复旦大学投毒案事件的反思
无法承受生命之轻---复旦投毒案反思
无法承受生命之轻--反思复旦投毒案在复旦大学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这个案件震惊了整个社会。
本该如此美好的生活却来不及享受,原本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他,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对于整个事件我们不仅感到惋惜,感到伤心,而更多的是要得到反思,为什么会发生如此荒唐之事?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不能多点尊重与赞赏,而是嫉妒呢?黄洋,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于2013年4月16日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不治身亡。
警方表示,在发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份,并锁定同寝室某同学有投毒的嫌弃。
这种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的情况,谁能承受的了。
而事情发生的原因却是因为琐事与其关系不和,事先预谋将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大家都很清楚,被害人与当事人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是生活上的一些小摩擦,却酿成大祸。
为什么一点小摩擦会驻成如此悲剧值得我们深思。
林某,少有人相信他会毒杀室友,因为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积极规划人生,在公共场合略带羞怯,但在自己的圈子里擅长沟通合作的瘦高男生。
和林某相处的很多人从未留意过他的另外一些特征;用独特的方式处理和异性沟通上积累的挫败感,在网上习惯用极具攻击性的侮辱性语句,常把家庭,故乡小心的隐藏在与人交流的话题之外。
而迥然相异的两面在内心长期煎熬,发酵。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心理的极度扭曲,难以抑制的愤怒,错误的发泄方式,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从这一点可以推出现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不小的问题,而一些大学生不会处理问题,不知道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发泄,做事过于计较,缺乏包含心,就存在有些同学总觉得同学说话过于针对自己,看不起自己;习惯用消极的方面思考问题,而我们不正确的解决出现的矛盾也是发生类似事情的突出原因。
人与人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这是正常的,因为人与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应该化矛盾为玉帛,用我们的诚意打开对方的心扉,双方后退一样。
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发的思考
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发的思考摘要: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发布官方微博,2010级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洋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不治身亡。
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
并锁定同寝室某同学有投毒的嫌疑。
2013年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与黄洋同宿舍)依法批准逮捕。
关键词:大学生死亡,同学作案,琐事引发案件,近年类似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
正文: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4月1日,因生体不适住院,后来警方在其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经警方调查,锁定作案嫌疑人为黄洋同宿舍同学林某,并于4月25日将林某依法逮捕。
两位风华正茂的学子,本是前途无量,却一个离我们而去,一个进入高墙!着实令人悲哀,愤怒与无奈,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随着嫌疑人林某被捕,他所交代的杀人动机为“和死者黄某因生活琐事引起不和,心存不满”。
动机一经曝出,引发公众惊愕,包括林某家人在内很多人都表示怀疑,他们“不理解”和“不相信”复旦大学的一名校高材生会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毒杀舍友。
因为林某不但成绩优异,并且在网络上发布过不少类似“医学是神圣的!”和“医乃仁术,爱心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的微博。
一方面在立志救人,一方面却谋划实施投毒的“双面性格”也让公众无所适从,不少人感性上很难接受林某就是杀人嫌疑人。
呜呼哀哉,一位应该救人于生死的高学历医务人员,本应认真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但却因为一些琐事将同宿舍同学投毒杀害,着实让我无法理解,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高学历人才却心理不健康,甚至有些是多面人格!毒杀案因“特殊”引关注,但我们更应重视背后的普遍问题,因为近年来在学校中因琐事引发的血案有些数不胜数!1994年,清华大学才女朱令,生了怪病,后经确诊为铊中毒,造成100%伤残,至今该案因缺少证据不能直接断定是其室友投毒,成为悬案。
复旦投毒案事件始末
复旦投毒案事件始末篇一: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发的思考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发的思考摘要: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发布官方微博,2010级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洋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不治身亡。
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
并锁定同寝室某同学有投毒的嫌疑。
2013年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与黄洋同宿舍)依法批准逮捕。
关键词:大学生死亡,同学作案,琐事引发案件,近年类似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
正文: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4月1日,因生体不适住院,后来警方在其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经警方调查,锁定作案嫌疑人为黄洋同宿舍同学林某,并于4月25日将林某依法逮捕。
两位风华正茂的学子,本是前途无量,却一个离我们而去,一个进入高墙!着实令人悲哀,愤怒与无奈,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随着嫌疑人林某被捕,他所交代的杀人动机为“和死者黄某因生活琐事引起不和,心存不满”。
动机一经曝出,引发公众惊愕,包括林某家人在内很多人都表示怀疑,他们“不理解”和“不相信”复旦大学的一名校高材生会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毒杀舍友。
因为林某不但成绩优异,并且在网络上发布过不少类似“医学是神圣的!”和“医乃仁术,爱心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的微博。
一方面在立志救人,一方面却谋划实施投毒的“双面性格”也让公众无所适从,不少人感性上很难接受林某就是杀人嫌疑人。
呜呼哀哉,一位应该救人于生死的高学历医务人员,本应认真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但却因为一些琐事将同宿舍同学投毒杀害,着实让我无法理解,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高学历人才却心理不健康,甚至有些是多面人格!毒杀案因“特殊”引关注,但我们更应重视背后的普遍问题,因为近年来在学校中因琐事引发的血案有些数不胜数!1994年,清华大学才女朱令,生了怪病,后经确诊为铊中毒,造成100%伤残,至今该案因缺少证据不能直接断定是其室友投毒,成为悬案。
复旦投毒案给我们留下的思考
“复旦投毒案”给我们留下的思考一个人的成长或许总要经历鲜血淋淋,仿佛走在古老的栈道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安全抵达。
林森浩之案,终于告一段落,他带着所有人的目光,大多是鄙夷和愤恨,终于去到了那个所有人或早或晚都会去的地方。
在当年案件败露之后,林森浩是平静的,没有惶恐,更多的是接受的态度,这个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逻辑清晰,思维灵敏,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那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在法庭上说,我该到了偿还的时候了,他所谓的偿还就是一命抵一命,拿自己的命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错。
这件事情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就是因为林森浩复旦大学硕士的头衔,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从贫困迈到富裕,从底层走向高层的路上迷失了。
审讯时林森浩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是对自己的投毒动机却是支支吾吾,说这是他开的愚人节的玩笑,这个原因实在是不足以落脚,反观事实,林森浩虽家境殷实,积极上进,学识丰富,但是性格内向安静,并且恋爱受挫,在事发前他与黄洋闹矛盾,互删了qq,听到舍友说要在愚人节捉弄自己,这无疑都是事件的导火索。
饮水机是宿舍的人平摊的,但是林森浩以自己喝水少为由拒绝,从这些方面看,林森浩的性格更加立体。
总结原因缺乏包容,斤斤计较,学业压力,生活空间缩小,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冲突,等等这些都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人类对性格的了解还处在初步阶段,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认为人的性格是复杂的。
目前为止有关性格知识方面的理论探索还不足以指导学生形成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健康性格。
性格悲剧在现实生活中累见不鲜,复旦大学投毒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
从性格分析的角度,作者认为要让类似林森浩的悲剧不再重演,需要首先深刻反思一下国内的教育。
为什么要反思教育呢?认为林森浩是失败的教育的牺牲品。
直接责任是林森浩的母亲在他早期成长的过程中满足了他的物质需要却没有满足他的心理需要。
间接责任是国内缺少正确的亲子教育知识方面的引导。
复旦投毒案的反思
从复旦投毒案看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惨遭室友投毒,于3月1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在医院不幸去世。
面对这样一个风华正茂的医学准博士,不是死在学校实验室里,也不是死于医院手术台上,而是死于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之手,悲愤填膺,却深感吐槽无力。
经常看新闻,看着很多的生命逝去,总有一种悲天悯人之感,而看到年轻生命因非暴力原因的逝去时,只有感叹人世的险恶,人心惟危也。
回顾近年,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大学两起铊盐投毒案,到2004年马加爵案、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
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让我们震惊。
这不禁让人发问:如今我们的学生是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到如今,成就当然斐然,但教训却也历历在目。
学子们奥数水平上升了,琴棋书画精通了,考试成绩上升了,高等学府进去了,但独立能力下降了,承受能力下降了,包容心变小了。
学会了好高骛远,却不会脚踏实地;学会了急功近利,却不会修身养性;可以独来独往,却不会相安无事。
这些都是中国教育片面重视知识教育,造成德育教育的缺失。
那么,究其根源,到底为什么会使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软肋呢?一、家庭的道德修养教育缺位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得家庭德育教育滞后。
当今的青少年,尤其是城镇家庭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一生下来就被家长娇着宠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心胸狭隘,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状态,其明显的表现就是除了关心自己,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溶不到学校和社会大家庭中去, 自己占一点小便宜可以,但吃一点小亏那是绝对不行的,甚至别人哪个方面比自己强都成了心里过不去的坎。
家长平时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没能起到正面作用。
你可以看到,孩子使劲摇晃刚栽植的行道树、采摘道旁花草,家长站在一旁却熟视无睹,公交车上,孩子为别人让了座,却引来家长不停地责备,这虽然是生活中不经意的点滴,对孩子的成长却影响很大。
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
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写作佳苑05-26 0631作文素材: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事件回放】2013年4月1日早上,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在宿舍喝了一口饮水机中的水,觉得味道不对,以为水过期了。
为了避免别的同学喝到,他倒掉剩余的水,并清洗了水桶。
当天下午,黄洋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
医生以为是肠胃炎,就给他做了抗菌的点滴治疗。
没想到,黄洋的情况逐渐恶化,并出现了肝肾衰竭的症状。
4月8日,黄洋陷入昏迷,生命垂危。
4月9日,警方介入调查,在黄洋宿舍饮水机残余饮用水中找到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但此时,毒药已经严重损毁了黄洋的肝肾。
4月16日,黄洋与世长辞。
,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黄洋的室友林某,并将其带走调查。
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和黄洋关系不睦,心存不满,经过预谋,在3月31日中午,将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到寝室,注入饮水机,最终夺去了黄洋的生命。
【观点】○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评论:令人恐怖的不是有毒物质,而是人心。
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案,到2004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
○人民日报微博在其知名栏目“你好,明天”对此事发表评论:教育的本质是爱与责任,一颗冷漠的心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要成才,先成人,这句话对教书育人的学校和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非常重要,对在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而言更为重要。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评论说:从披露的案情看,投毒的水桶至少是寝室同学的公共饮水源,受害对象明显具有不确定性。
从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他人生命是何等的漠视,折射出生命教育在年轻学生群体中的严重缺位。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一个人的学历代表他的学习经历,而无法反映他的人格、身心状况,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
复旦投毒案心得体会5篇
复旦投毒案心得体会5篇复旦投毒案,指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投毒案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投毒案心得体会1今天,我看了一则新闻,是复旦大学投毒案。
我感到很震惊。
林森浩,一名堂堂医学院硕士生,竟然做出那么违背常理的事情。
他在自述中说:“可能是从小都没有人告诉他,也没有人专门强迫他,所以他现在才会做出那么愚蠢的事情。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关注的基本上都是成绩。
但并没有想一想,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犯了错误没事,但要勇敢的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过错。
就像林森浩,他本来有两次机会。
第一,他投完毒他和黄洋讲你别喝,里面有毒,是我想和你开个玩笑。
第二,在黄洋喝了药住院以后,可积极跟医生讲。
说想和他开个玩笑下了这样一个毒,配合医生的治疗。
但林森浩都没有把握住。
因为他没这个胆量。
要是他把握了其中的一次机会,那黄洋就不会死,他自己也不会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不光要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美。
我们要把心灵美这颗种子种在心里,要他扎根,发芽。
我们都是一颗颗小草,只有小草健康的成长,我们才能永远的生活在美丽的春天。
所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有那么一个春天。
心里有了春天,自然也就会朝着春天去努力。
为了祖国的春天,我们一起加油吧!投毒案心得体会24月16日,复旦投毒案受害者黄洋的逝世,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黄洋所中毒中含有的N-亚硝基二甲胺是一种怎么样的化合物?他生命的最后15天又是怎么度过的?N-亚硝基二甲胺,又称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学品,气味与味道很弱,外观为黄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醇、醚等,是一种有毒物品,具有强肝脏毒性,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内。
大学生杀人案件反思
大学生杀人案件反思药家鑫恶意杀人事件带来了大量社会舆论,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就此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起恶意杀人事件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学生杀人案件反思,欢迎参考。
大学生杀人案件反思篇一 014年5月7日,复旦大学177名学生联合签名的《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求信》寄往上海高院,与请求信一块寄出的还有一份《声明书》,建议给林森浩一条生路,让他洗心革面,并在将来照顾受害人黄洋的父母。
这封请求信和《声明书》让一年前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再起波澜。
想到近几年发生的多起大学生杀害室友、同学案,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怎么了?正是青春好年华,本为同路逐梦人,何以相煎如斯、相残至此?事发后,在人们一致讨伐凶手残忍的同时,以复旦为首的高校成为了大家指责的对象。
很多人认为出现这样的事情是高校教育的失败。
诚然,高校对于类似案件的发生难辞其咎,但静心考量,这又岂是高校一家之过?我们的大学生不是生活在高校的真空,而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活生生的人,尤其是在网络、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对大学生的言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联系近期社会频发的无端伤人案,似乎整个社会都充满着急躁,这种风气又怎能不影响大学生的心态?大学生投毒案发生在高校,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社会心态的一种弥漫。
青年的教育问题绝非高校一方之责,在类似案件发生后对高校的过分指责本身就是在以一种片面、过激的言论影响青年学子对事件的全面认知。
我们应该做的不止是让青年人发现问题,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包括青年本人多方联动,才能为青年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成才。
其实从绝对比例上来说,无论是社会上的无端伤人案还是学校的学生投毒案,从发生几率上来看都是小概率时间,他们在整个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也微乎其微。
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除了案件本身的恶劣性质之外,媒体的宣传报道同样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复旦投毒案心得体会
复旦投毒案心得体会投毒案心得体会1今天,我看了一则新闻,是复旦大学投毒案。
我感到很震惊。
林森浩,一名堂堂医学院硕士生,竟然做出那么违背常理的事情。
他在自述中说:“可能是从小都没有人告诉他,也没有人专门强迫他,所以他现在才会做出那么愚蠢的事情。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关注的基本上都是成绩。
但并没有想一想,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犯了错误没事,但要勇敢的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过错。
就像林森浩,他本来有两次机会。
第一,他投完毒他和黄洋讲你别喝,里面有毒,是我想和你开个玩笑。
第二,在黄洋喝了药住院以后,可积极跟医生讲。
说想和他开个玩笑下了这样一个毒,配合医生的治疗。
但林森浩都没有把握住。
因为他没这个胆量。
要是他把握了其中的一次机会,那黄洋就不会死,他自己也不会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不光要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美。
我们要把心灵美这颗种子种在心里,要他扎根,发芽。
我们都是一颗颗小草,只有小草健康的成长,我们才能永远的生活在美丽的春天。
所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有那么一个春天。
心里有了春天,自然也就会朝着春天去努力。
为了祖国的春天,我们一起加油吧!投毒案心得体会24月16日,复旦投毒案受害者黄洋的逝世,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黄洋所中毒中含有的N-亚硝基二甲胺是一种怎么样的化合物?他生命的最后15天又是怎么度过的?N-亚硝基二甲胺,又称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学品,气味与味道很弱,外观为黄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醇、醚等,是一种有毒物品,具有强肝脏毒性,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XX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内。
20XX年4月1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
20XX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洋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复旦大学投毒案侦查。
复旦投毒案-反思-绝不止于判决的结果
复旦投毒案:反思-绝不止于判决的结果2月18日,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中国青年报)此案的判决结果是法律正义的结局但并无力救赎青春的残局。
我们知道:司法审判,往往是建立在残酷的结局之上,它能抚平公义的创伤,却无法为校园的青春疗伤治毒。
因此,我们对这件事的反思,绝不止于判决的结果。
我们放眼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大环境,类似的伤害并不鲜见,若有心去统计,便会发现,人格畸变和戾气弥漫造成的灾难,在高校时有发生,无论是互害还是自残,这都是青春中毒的结果,可我们往往只为其制造的恶劣后果而痛心遗憾,却很少去筛查让青春中毒的土壤!中国的教育,历来的宏愿,都在于“知识改变世界,教育创造人生,这样的逻辑并无不妥,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也就是教育的底线:那就是培养“对社会无害的人”。
随着高知人才破坏力的显现,透过复旦投毒案,或是到了反思如何改造我们教育土壤的时候了。
我们也曾经为校园的学生,我们感知到,在应试思维的缠绕下,成长于教育土壤上的青春,往往被异变为学习的工具、知识的载体,而忽视了人格的塑造、心智的培养,当教育无视人的存在,人性的畸变和垮塌又怎能避免。
教育面向的是人,而不是用知识锻造和萃取材料的工厂。
我们拥有的高知人才就好比锻造出来的核原料,如果利用的好,它的能量可以造福人类,而若失之偏颇,它将制造毁灭世界的灾难。
不同的是,核材料是没有生命的,而高知人才是有灵魂的,更重要的是,人才是靠人格和心性控制的。
由此可见,塑造好高知人才的人格和心性,不仅仅是确保知识能量用于正道的保障,更是抑制其破坏性的开关。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悲剧,实际上是提醒我们,高知识人才的双刃效应,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林森浩也许不是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但却是精致的破坏性能量。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1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摘要: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复旦投毒案震惊了整个社会,这件事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谁酿成了这场悲剧!他人的生命应是既神圣又要受到我们尊重的。
为什么生命又得不到保护,得不到尊重,屡遭践踏。
本文就复旦大学投毒案展开,分析了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和处理矛盾的方式,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投毒心理扭曲正确发泄尊重生命一、案件背景2013年4月15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该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2010级)黄洋,于2013年4月1日因身体不适入院,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于16日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不治身亡。
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
并锁定同寝室某同学有投毒的嫌疑。
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
4月12日,警方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林某存在嫌疑并被依法刑事拘留。
16日下午,复旦大学将其新浪微博官方账号的校徽换成黑白色,发布通报:“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二、高校杀害同学案件举例朱令铊中毒案,清华才女大学生朱令于1994年12月11日晚上在北京音乐厅参加演出之后,于次日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此案至今未破。
2004年在马加爵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报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
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
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学生发生口角致室友死亡。
复旦大学投毒案分析与反思
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 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4· 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2013年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
2013年6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出具《上海市公安局
鉴定意见通知书》,诊断称林森浩无精神异常。
2013年10月3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披露,市检察院二分
案情分析与反思
复旦投毒案
目录
1.复旦投毒案回顾 2.事件反思 3.问题思考
复旦大学投毒案事件回顾
【事件回顾】
4月1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身体不适, 送至医院就诊。医院未查明病因。 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黄洋所在的寝室饮水机中发现了 残留的有毒化合物成分。 4月13日,犯罪嫌疑人林某被警方带走 ,其作案动机仍在调查。 4月15日,复旦大学微博发布通告称,黄洋病重住院,其寝室 饮水机疑似遭到投毒。 4月16日下午黄洋抢救无效死亡
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
对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曾评论道:‚我们的
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 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问题思考
一场投毒案折射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单薄,还是 学校的缺失? “ 前生回首今生缘,数载同窗情谊坚。” 同窗之谊从古 代传颂至今,为何屡屡出现“同室操戈”的现象?复旦大学 投毒案引发热议,有人说最可怕的不是毒药,而是人心。 本事国家栋梁之才的天之骄子们,又因何走上不归之路?
除了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之外,一些天之骄子为了一些琐事做
对林森浩事件的反思
对林森浩事件的反思2013年4月16日,上海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生黄洋同学因急性肝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后来发现是其舍友林森浩投毒所害。
林森浩在与黄洋的相处过程中,因琐事对其不满,并怀恨在心。
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森浩将实验室剧毒药品带至寝室,并投入饮水机中,导致黄洋中毒。
从林森浩投毒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并无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最后竟然酿成如此悲剧,在我看来有一下几个原因:一是林森浩自己性格方面的缺失,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记者的采访,林森浩非常平静,对同学的死亡无动于衷、毫无忏悔。
央视记者称他很冷酷,叙述投毒的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在进行一个实验,而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没有了对人应有的尊重,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做人的底线,再高的智商和学术水平,也很难保证以后不会出问题;二是室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三是林森浩法律意识的缺失。
近些年来,大学寝室里发生多起命案,以至于让人发出“多谢舍友不杀之恩的感慨!”在我看来,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换位思考,并缺乏沟通的能力。
一旦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酿成悲剧。
因此,为了以后不发生这样的悲剧,我们应该学会多与他人沟通,与其他同学培养良好的关系,并多换位思考,及时将生活中的小事和矛盾化解。
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坚决不做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如果与他人有什么化解不开的矛盾,则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千万不能一时冲动,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定的缺陷,不可能十全十美。
但只要我们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多与他人沟通,就一定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并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学生活!。
复旦大学投毒案给国人带来怎样的震惊和反思?
复旦大学投毒案给国人怎样的震惊和反思?
蒋成博
4月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报:中毒入院的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目前警方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存在嫌疑,并将其刑拘调查。
刚刚考上博士研究生的黄洋就这样走了,他的惨死,给国人怎样的震惊和反思呢?
我们震惊万分的是,室友之间不是亲同手足,不是友好相处,不是相互关心,不是相互帮助,而是自相残杀,问题究竟在哪里?难道仅仅在那位投毒的学生嫉妒室友或心理变态吗?
我震惊万分的是,投毒学生哪来的那么多剧毒药物?如果是从复旦大学实验室中悄悄偷出来的,说明复旦大学实验室对药物的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投毒学生的老师、实验室管理者、学校相关领导等人罪责难逃。
震惊之余,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否出了问题?否则,为什么教出投毒杀害室友的学子?毫无疑问,在此案中,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使得金钱万能或拜金主义的经济意识成为社会发展主流,举国上下一切向钱看,以至于长期忽视对学生们基本伦理道德的教育,不少人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人味尽失,稍不如意便大打出手,伤人害命。
我们现代中国已经用污染环境换发展走到了危险的边缘:我们用污染土壤换发展,使全国10%——20%的耕地被重金属污染;我们用污染水源换发展,使全国90%以上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们用污染大气换发展,使几乎13亿中国人难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难道我们还要用丧失人性、心灵污染或道德沦丧换发展吗?
2013年4月17——18日
1。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用尊重、理解、宽容的心
看世界
看过对林某的采访,感觉很理性很睿智的一个小伙子,真的很为他惋惜。
通过林某与黄某现在的结局,我想说的是: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长经历,我们应该以尊重为基础,以理解为目标,用宽容的心看待人和事。
现在的社会城乡差距很大,生活宽裕家庭成长起来的阳光男怎么会知道贫困家庭生长起来的支柱男的重担。
衣食无忧的环境、张扬活泼的个性或许会给身边人带来压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矛盾本不应发生。
公共场合,要在意他人的理解,不能随心所说。
从环境条件来看,条件好的家庭更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尊重、礼貌、宽容的对待社会。
生活中的人们谨言慎行是第一要则。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复杂思想有丰富的情感。
生活中的经常会说出伤害感情的话语,我经常告诉自己那些都是一时的气话,并不是真实的感情。
因为理解,因为爱,我想对有些事应该充耳不闻的。
因为爱,因为理解我们应该少说、不说让对方伤心的话语。
我经常在想人为什么活着?因为财富吗?好像不是。
现在的中国社会缺少正能量,让人们迷失了心智,缺少光明的航标。
复旦大学投毒案事件的反思
复旦大学投毒案事件的反思3月31日中午,林某将其做试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4月1日晨,黄某引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治疗无效与16日下午去世。
4月11日,上海警方文保分局接到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
警方经现场勘察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某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透露,已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有重大嫌疑。
上海黄浦区检察院也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看完此事件后,不禁扼腕长叹,不论投毒者杀人动机如何,是“故意”还是“误伤”抑或其他,是对被害人的优秀羡慕嫉妒恨也好,或是心理扭曲导致的极端行为也罢,单是其对寝室内饮水机投毒这一行为,就令人唏嘘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恨,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痛定思痛,在思考:扭曲的人心其实比毒药更可怕!毒药明晃晃的告诉我们,我是毒,不要碰我!它再可怕,也不会自动跑到人的嘴巴里,而那颗扭曲的,外表却看不出来的有什么异样的人心,却在暗处透着阴森的冷气,让人不寒而栗,让人防不胜防。
关于此事件,众说纷纭。
某观点:认为此人心理有问题,认为大学应该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
一些社会人的观点,中国的大学教育失败,人格教育缺失。
某观点:某些教授又搬出几千年说死人都不会变的真理,什么XX的心态,什么自我修养,什么儒家伦理道家辩证等等不一而足。
结合自己的感受及中国高校那些不寒而栗的悬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1)寝室关系。
过去几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案、吉林农大郭力维案,甚至是19年也未能破案的清华大学朱令案。
众多校园惨案让人深思:同窗之谊,古来传诵,是什么原因让“睡在我上铺的ta”,竟成为生死仇人?现在大学生的寝室关系已绝不是十几年前那样单纯而美好的“兄弟姐妹”一样的友谊关系。
复旦高才生毒杀室友引发的反思
复旦高才生毒杀室友引发的反思“复旦投毒案”被告人一审被判死刑——复旦高才生毒杀室友引发的反思“对这个判决,我有点意外,我之前个人预测的是死缓。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姚建龙教授说。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月18日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因舍友林森浩投毒死亡,年仅28岁。
检方认为,被告人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
林森浩到案后虽能如实供述罪行,尚不足以从轻处罚。
怎么看待“复旦投毒案”?本案给我们哪些启示?大学生宿舍关系如何处理?如何防止宿舍摩擦导致恶性犯罪事件发生?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毒性思维”引发的冲动法庭上,说及投毒缘起,林森浩供述,黄洋曾戏称欲在即将到来的愚人节“整人”,便产生整黄洋的念头,并由此实施投毒行为。
他说,自己和黄洋关系一般,且无直接矛盾,只是彼此间“有些看不惯”。
在他看来,黄洋聪明,勤奋好学,很优秀,但有点自以为是。
“‘复旦投毒案’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大学宿舍投毒案。
”姚建龙说,“尽管林森浩已经成年,但因琐事纠纷而毒杀同窗室友,这样的杀人动机令人费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森浩的不成熟。
”姚建龙解释说,林森浩一直在学校学习,还没有跨出校门进入社会,社会经验与社会交往技能欠缺,社会化尚未完成。
林森浩因成绩优异保送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其成长可谓一帆风顺,这样的学生往往具有青少年叛逆期延后或隐匿的特点,通常缺乏挫折体验,心理发育往往也不成熟。
从这个角度看,这起案件属于典型的青少年犯罪范畴。
提及“复旦投毒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燕想到了一个词“毒性思维”。
“就是对自己认为不好的事情反复咀嚼。
刹不住车,越想越坏。
有些芝麻大的事情就被放大成西瓜大,最后根深蒂固。
”许燕认为,毒性思维如果无法调整,对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在内心会放大处理,一旦爆发,容易使人的行为失控、冲动,做事情就不考虑后果。
复旦投毒案原因分析
篇一:《关于复旦投毒案的几点思考》关于复旦投毒案的几点思考---- 浅谈大学生心理教育《摘要》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
对国人的教育更为重要,教育是一件极为重要又严肃的问题。
在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竞争力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制造机械,而是在造成人。
我们在注重教育成才的同时,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
增强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增强国家竞争性人才的前提,是一个国家提高竞争力不可缺失的。
《关键词》教育的缺失,心理教育,人才的培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现如今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繁华的都市生活迷乱的人们的眼睛,我们在注重物质生活的时候却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教育,近年来多次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案件一次次让人警醒,比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药家鑫开车撞人又将伤者刺八刀致其死亡;复旦大学黄洋中毒案本文将从复旦投毒案简析教育的缺失。
一、复旦大学投毒案事态发展(1)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的过程2013年4月1日,早上黄洋喝下寝室内饮水机内的水,发现水的味道不对,认为水过期了,特意将过期的水倒掉,把桶刷干净。
到十点多,黄洋开始有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被导师和同学送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院初步诊断认为是吃坏了东西,按照胃肠炎给予输液治疗。
最终在医院治疗无效死亡。
嫌疑人林森浩在法庭上透露,他就是想趁“愚人节”整黄洋一下,未预料到后果。
林森浩说,他看到黄洋在宿舍说,愚人节要到了,他要整人。
“他拍着别人的肩膀,得意洋洋的,我觉得那我就整你一下。
以前,听说过有人用这个毒物搞同学的事情,没有想到有这个后果。
”林森浩还说他看过报纸上刊登过类似的事件,“好像是清华大学。
那件事情没有被查获,所以我就做了。
”林森浩说3月30号晚上,他看到饮水桶是空的,于是将毒物投入饮水桶,“黄洋的水杯是白色的。
黄色液体放进去很明显。
所以投入饮水桶里。
”案发后,林森浩说,他查过毒物的性状,有侥幸心理,认为这是个病程,黄洋不会死。
对复旦中毒案的反思
近日,复旦大学林某因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使用实验室药品毒害黄某,最终致其死亡。
从马加爵事件,到复旦投毒案,越来越多的校园案件令人反思。
如何筑建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引导学生疏导情绪?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上海新航道教学校长张登-从幼儿园到大学匹配完善的心理咨询队伍,且由专业机构组织定期研讨与导师制培养,保证心理辅导者有质量和数量;公关介入改造心理咨询在大众中的形象,如大量忧郁症患者拒绝承认并治疗,因害怕社会排斥。
风华文学社毕红昌-复旦投毒案只是学校案件的冰山一角,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心理扭曲。
个人认为,根源多在于学生的交际和压力两方面。
筑建学生心理健康要从减轻学生压力和引导学生交际出发,从根源上为学生心理健康创造好的发展环境。
影视122团支部- 我觉得,最该被重视的是学前教育阶段以及每个成长的转折点。
人之初,性本善。
不要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就否定了这个人的全部。
舍友相处做到-1.当你在大声讲话的时候,是否注意到有人在睡觉。
2.当几个人一起在热闹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忽略了其他人。
底归根结底还是舍友之间不投脾气,学校往往简单地按照班级、专业将学生分到不同宿舍,并没有注意到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性格、作息,以及交流方式的同学的需求,只增加心理辅导的力度其实效果并不会太明显,心理问题,在疏不在堵,想要解决问题,还要回归与同学朝夕相处的舍友、宿舍问题上。
与暖安城-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如何和别人相处应该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课。
面对恶意不再是无理智的赤裸裸的宣泄,而是学会友善为邻,把这些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投毒案事件的反思
3月31日中午,林某将其做试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4月1日晨,黄某引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治疗无效与16日下午去世。
4月11日,上海警方文保分局接到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
警方经现场勘察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某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透露,已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有重大嫌疑。
上海黄浦区检察院也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看完此事件后,不禁扼腕长叹,不论投毒者杀人动机如何,是“故意”还是“误伤”抑或其他,是对被害人的优秀羡慕嫉妒恨也好,或是心理扭曲导致的极端行为也罢,单是其对寝室内饮水机投毒这一行为,就令人唏嘘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恨,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痛定思痛,在思考:扭曲的人心其实比毒药更可怕!毒药明晃晃的告诉我们,我是毒,不要碰我!它再可怕,也不会自动跑到人的嘴巴里,而那颗扭曲的,外表却看不出来的有什么异样的人心,却在暗处透着阴森的冷气,让人不寒而栗,让人防不胜防。
关于此事件,众说纷纭。
某观点:认为此人心理有问题,认为大学应该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
一些社会人的观点,中国的大学教育失败,人格教育缺失。
某观点:某些教授又搬出几千年说死人都不会变的真理,什么XX的心态,什么自我修养,什么儒家伦理道家辩证
等等不一而足。
结合自己的感受及中国高校那些不寒而栗的悬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1)寝室关系。
过去几年发生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案、吉林农大郭力维案,甚至是19年也未能破案的清华大学朱令案。
众多校园惨案让人深思:同窗之谊,古来传诵,是什么原因让“睡在我上铺的ta”,竟成为生死仇人?现在大学生的寝室关系已绝不是十几年前那样单纯而美好的“兄弟姐妹”一样的友谊关系。
大多都个性很强,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发泄都属于有损发泄;对自己行为负责意识差,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接纳,不能客观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只能看到不如别人的自己。
在大学生活两年多了,和寝室的同学相处较融洽。
在这里,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们寝室的相处经验。
“交流是最有魅力的”,同住屋檐之下,磕磕绊绊是在所难免的,当和室友发生摩擦时,不要将小事恶化,过后一定要进行沟通,万不能自生闷气,使得关系恶化;大家都是只身一人在异地求学,缘分将我们聚在一起,多一份理解,少一分争执;多一份贴心,少一分冷漠,四年大学时光是如此的宝贵,我相信毕业之际,最让我们不舍的还是睡在我们上铺的ta。
(2)善良、竞争。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学生竞争的是成绩,职员竞争的是业绩,官员竞争的是政绩,小至小学,大至大学,再到全社会,哪个角落没有竞争?
优秀不是错,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话,不应该用在当今的大学生乃至研究生身上!一个高校的研究成长之路是多么的艰辛与曲折,历经多少寒窗苦读!而那个嫌疑人同样也受过多年的高等教育,相信他这些的年求学经历早已让他自己学富五车,只是成才并没有同时成人,以致用如此扭曲的丑恶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室友,既害了别人也害
了自己。
一个善良的人,是不会做出损人利已的事情的,即使再多的诱惑与竞争,他也会用一个良好的心态来权衡,除非嫉妒心已变质为恶毒,早已让你的与人为善抛之云外。
有竞争就会有输赢,有人赢,自然就会有人输,今天你赢,明天不见得你仍然会赢,然而,如果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就有一颗兼具正直,爱心、同情心、慈母心、宽容心、善心、温柔心、热心于一身的美德。
即使你不完全具备这些品格,但你拥有一个好心态,也总不至于与人为恶,输赢并不是一辈子的事,但善良却能让人受益终生,让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
(3)教育。
中国式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是有目共睹的,从小学的排名次排座位延续高中大学,周而复始,考100分的优秀,考10分的人差劲。
教育只强调分数、特长,这一切都在心理上给了孩子们一个暗示:要处处比别人强。
一直以来就被重复式的进行心理和惯性思维的培养,这种阴影尤其在敏感的人身上是挥之不去的。
家长和老师都极力追求将自己的孩子、学生打造成“全才”,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占用了学生的大多数时间,然却忘记了如何教会孩子在团队中协作,如何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潜移默化中,冷漠、自私已成许多孩子的一个通病。
从而出现了很多高智商,低情商的90后。
常说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现有的教育体制依然是“分数挂帅”,虽然体育成绩逐渐纳入一些升学考试当中,但是德育成绩被完全忽视。
当下,德育成绩更应该纳入升学考试当中,而且应该涵盖整个儿童、青少年乃至青年期,将人际关系、挫折教育、包容心、应对能力、社会责任作为一个考核内容,将青少年健康心理、人格培养作为必修课,让大家在潜意识里有一个底线: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东西不能碰。
死者已矣,作为生者,只希望能够早日破案,让案件真相大白,严惩凶手,还他们一
个公道,还我们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不要让悲剧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