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质的分类与利用 第3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1课时)【温故知新】1、物质的性质包括性质和性质。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
3、化学性质是在发生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探究新知】(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按颜色分:和。
练习:下列物质,哪些是有色,哪些是无色的?A. CuSO4B. KNO3C. CuSO4.5H2OD. CuO E . Cu(OH)2 F.NaCl2、按物质状态分,有哪几种状态?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纯净物可以分为和。
4、单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
按照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和。
思考: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5、化合物:由元素组成的,如可分为化合物和化合物。
6、氧化物是指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定含元素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如非金属氧化物,如7、无机化合物是指8、有机化合物是指(除以外)讨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二)常见的物质物质的分类体系{练习:1、根据上述物质的分类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8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中。
2、汽水中含二氧化碳(CO2)、水(H2O)。
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金属单质B.都是非金属单质 C.都是氧化物D.都是碱3、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三氧化二铝B 、冰水混合物、空气C 、可口可乐、纯净水D 、石油、海水 4、下列物质中前者包含后者是的( ) A 、纯净物、混合物 B 、单质、纯净物 C 、化合物、氧化物 D 、酸、盐5、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 A .观察颜色 B.称量质量 C. 加稀硫酸 D.用磁铁吸6、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下列几组物质间的不同之处: (1)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2)二氧化碳,水和硝酸钾: (3)氧气和二氧化硫: (4)食盐和碳酸钙:7、下列单质中,性质明显与另外三种不相同的单质是( ) A 铁 B 银 C 金刚石 D 铜8、吸烟有害健康,是因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 10H 14N 2)等有害物质。
物质的分类(第三课时)
2、胶体的分类
根据胶体中分散剂的状态分
液溶胶 胶 体 的 分 类
淀粉胶体、豆浆、蓝黑墨水、 牛奶、血液
大气中的飘尘、 气溶胶 工厂废气中固体悬物、 矿山开采的粉尘、烟、云、雾
.
固溶胶
有色玻璃
一些纳米材料
烟水晶
按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等 分 散 质 分 粒子胶体:Fe(OH)3(胶体)等
①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胶体的聚沉)和豆浆牛 奶、粥、明矾净水,都跟胶体有关。 ②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 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 ③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 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 FeCl3溶液用于 伤口止血。 ④自然地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 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 发生聚沉。 ⑤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业利 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
光线 透过树叶间 的缝隙射入 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夜空 密林中
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
【科学探究】 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液体还是红褐色 泥水
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结论:1、胶体和溶液都属于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属于
不稳定的分散系。 2、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3、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空隙,浊液分散质粒子则 不能透过滤纸。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粒子大。
4、胶体的性质 (3)布朗运动
在胶体里,胶体粒子不断地进行无规则 运动,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 使该胶体微粒保持悬浮状态,并不容易沉 降,这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3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淀粉胶体 和食盐溶液
半透膜 蒸馏水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练习、从①渗析、②聚沉、③电泳、④丁达尔效应,将正确 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填序号): (1)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__④___; (2)在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这种现象叫作__②___; (3)用半透膜把胶体中的NaCl分离出来的方法叫作__①___; (4)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 尘,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__③____。
注意:胶体本身是不带电的, 带电的是胶粒!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2、 胶体的性质——胶体的聚沉(补充)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2、 胶体的性质——胶体的聚沉(补充)
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当稳定性条件被破坏,胶粒就会聚集成为较大
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来,即形成了悬浊液。
措施
加入酸、碱和盐等电解质溶液 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弱酸: H2CO3 H3PO4 HF CH3COOH
五、碱的分类
可溶性碱: KOH NaOH Ba(OH)2 Ca(OH)2 NH3·H2O 难溶性碱: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一元碱: KOH NaOH NH3·H2O 二元碱: Ba(OH)2 Ca(OH)2 Cu(OH)2 Mg(OH)2 多元碱: Fe(OH)3 强碱: KOH NaOH Ba(OH)2 Ca(OH)2 弱碱: NH3·H2O 所有难溶性碱
四、酸的分类
含氧酸: H2SO4 HNO3 H2CO3 H3PO4
无氧酸: HCl H2S HBr HF 一元酸: HNO3 HCl HF CH3COOH 二元酸: H2SO4 H2CO3 H2S 多元酸: H3PO4
物质分类(第三课时)
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 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 斑点直径需<0.4cm
5、取展开剂 不能粘到试管壁上
6、展开
7、显色
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 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1cm,不能 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
试 样 点
约2cm
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
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要点 (1)配制混合液 (2)点样 (3)层析
纸上层析法分离色素
纸上层析法是一种用于分离色素的方法。
应用了毛细管现象。
一、纸上层析法基本原理
滤纸对于被分离物中个组分的吸附能力不 同,那些容易被滤纸吸附的成分移动得慢, 难被滤纸吸附的成分移动得快,于是它们 在相同时间内在纸上移动的距离不等,混 合物得到了分离。
二、操作方法
1、配制试样溶液 1.5cm×20cm 2、裁纸 3、画原点 4、点样实验 流程Βιβλιοθήκη 四、实验操作要点及实验注意点
红 蓝墨水 分离 有机溶剂
裁纸 点样
展开
红
蓝
显色
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操作步骤: 研磨、取液、点样、层析
用圆滤纸改进实验的实验现象
菠 菜
5分钟
15分钟
青 菜
5分钟
20分钟
1.1.1 物质的分类(分层练习)(解析版)高一化学同步课件沪教版2020必修一
第一章化学研究的天地1.1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CO2属于A.碱B.碱性氧化物C.酸D.酸性氧化物【答案】D【解析】CO2是由C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D。
2.碳可形成许多独特的物质,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甲烷B.碳纳米管C.足球烯D.石墨【答案】A【解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烷是CH4,是化合物,碳纳米管、足球烯、石墨都是由单质所构成的物质,故选A。
3.不锈钢由于其抗腐蚀性好,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用途,不锈钢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氧化物【答案】C【解析】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不锈钢中除含铁外,还有C、Cr、Ni等,属于混合物。
答案选C。
4.建盏是建阳区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成分之一Fe2O3的物质类别是A.酸B.碱C.盐D.氧化物【答案】D【解析】建盏的成分之一Fe2O3,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物质类别是氧化物;答案选D。
5.氢氟酸是HF的水溶液,HF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从组成和性质划分,HF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答案】B【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为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因此HF属于酸,答案选B。
6.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
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B.HNO3是一元酸、强酸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D.Na2O是碱性氧化物【答案】A【解析】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都是从组成上考虑的,A符合题意;B.HNO3是一元酸是从组成上考虑的,HNO3是强酸、挥发性酸是从性质上考虑的,B与题意不符;C.Mg(OH)2是二元碱是从组成上考虑的,Mg(OH)2是难溶性碱、中强碱是从性质上考虑的,C与题意不符;D.Na2O是碱性氧化物是从性质上考虑的,D与题意不符;答案为A。
物质的分类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概念和物质的分类;2.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3.能够将物质进行分类。
二、教学重难点1.物质的分类方法;2.物质的分类准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物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的认识和分类意识,提出问题:你能够根据这些物质的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吗?请你进行尝试。
2.知识讲解(30分钟)(1)概念解释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物质的概念,即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性质和特征。
(2)物质的分类方法教师介绍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包括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1)按照其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2)按照其组成成分进行分类。
(3)物质的分类准则教师介绍不同物质分类准则的对比,以帮助学生理解。
3.示范和讨论(20分钟)(1)示范教师以食物为例,对不同食物进行分类,并向学生展示分类过程。
(2)讨论学生根据示范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结果,探讨不同的分类准则和分类结果的理由。
4.实验分组(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
5.实验(30分钟)学生根据小组分工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报告汇总和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总实验结果,并向全班展示实验报告,让其他小组评价和提出问题。
7.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准则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问题、知识讲解、示范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准则。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每个环节的充分参与和对内容的理解。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加强归纳总结的能力。
初中化学第三课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第三课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志性质。
2. 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与标志性质。
2. 化学物质分类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课本。
2. 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3. 备课提纲、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或图表引入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标志性质,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讲解:教师介绍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按照物质的性质分类,并指导学生了解每种分类方法的标志性质。
3. 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与总结。
4. 讲解: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常见的化学物质分类及
其特点。
5. 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观察、识别和归纳化学物质的分类,促使学生将理论
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志性质,能够识别常见的
化学物质分类,并了解其特点。
六、作业布置
1. 回答《化学》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2. 收集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名字及其性质,做成一个小总结。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于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志性质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需要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1地球的结构1.2地球上的资源1.3地球上的气候2.第二单元:奇妙的生命2.1生物的分类2.2生物与环境2.3生物的适应与进化3.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3.1物质的状态3.2物质的变化3.3物质的性质4.第四单元:技术与生活4.1技术的发展4.2技术与生活4.3技术的利与弊5.第五单元:宇宙探索5.1宇宙的奥秘5.2太阳系5.3宇宙探索三、教学安排1.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第1课时地球的结构教学过程:1.1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1.2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1.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的结构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作业:绘制地球结构示意图。
第2课时地球上的资源教学过程:2.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
2.2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2.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作业: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
第3课时地球上的气候教学过程:3.1引导学生观察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2讲解气候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3.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作业: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2.第二单元:奇妙的生命第4课时生物的分类教学过程:4.1引导学生观察生物,了解生物的分类。
4.2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4.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分类的意义。
作业:绘制生物分类图。
第5课时生物与环境教学过程:5.1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2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
5.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现象。
作业:调查学校附近的生物与环境。
第6课时生物的适应与进化教学过程:6.1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第课时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探究二] 影响铁生锈速率快慢的因素 乙同学说:妈妈常说菜刀沾有盐水生锈更快。这种说法对 吗?同学们广泛查阅资料。 资料一:导电性强的溶液都可加速铁的生锈。 资料二:海上航行的轮船在与海水接触的部分镶嵌一锌 块,能有效降低钢材被腐蚀的速率。 (3)将上述A装置中的蒸馏水改为下列液体中的___A___(填序 号),可使铁生锈的速率加快。 A.硫酸钠溶液 B.无水乙醇 C.蔗糖溶液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图222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解析】 在化学反应中还原剂能夺取氧化物中的氧,具有 还原性。实验中的变量是水分,湿棉花有水分,放干燥剂 的试管中没有水分。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氧气。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对物质的鉴别分析不完整致错 [2015·德阳]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 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 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 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 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错解】 (2)Na2SO4、MgCl2 【错因分析】 ①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氯 化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和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氯化 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和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可知,原粉 末中可能含有CaCO3、FeCl3、MgCl2、NaOH;②根据碳酸钙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会生成氯化铁的黄色溶液可知,原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 FeCl3、NaOH;③根据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 钡沉淀,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 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只从鉴定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分析 致错。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3)金属氧化物:CuO ________
CO CO2 H2O H2O2 (4)非金属氧化物: ________
(5)酸:H ________ 2CO3
(6)碱:Cu(OH) ________ 2 (7)盐:CuCO ________ 3
第二课时
1、将下列物质分类 ⑴水银 ⑵空气 ⑶氯化钾 ⑷五氧化二磷 ⑸糖水 ⑹硫粉 ⑺氮气 ⑻碳酸钙 ⑼甲烷 ⑽生石灰 ⑾一氧化碳 ⑿稀盐酸
(2)(5)(12) 混合物:____________
物质
纯净物
1)(6)(7) 单 质:( ____________
(3)(4)(8)(9)
化合物: ___________ (10 )(11)
(1)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 的铁制造,而不直接用铁制造?
(2)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不宜用 银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两种原因。
(3)民航客机为什么很多部件用铝制造?
(4)用铁锅炒菜为什么比铝锅要好?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1
2
3
第一课时
1、现有①纯净的空气 ②液态氮 ③硫 磺 ④矿泉水 ⑤干冰 ⑥胆矾晶体 ⑦高 锰酸钾加热充分分解后的固体残留物 ⑧碘酒 ⑨浓硫酸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类: 氯化钠 硫酸 氧气 醋酸 氯气 高锰酸钾 (1)按颜色 有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状态 固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类教案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教案高中化学
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分类原理,能够根据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案、幻灯片、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初步引入:请学生谈谈平常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有哪些,这些物质都有什么特点?
2.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物质的分类。
二、概念讲解
1. 讲解什么是物质的分类,为什么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类。
2. 介绍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如按物质的组成分类、按物质的性质分类等。
三、分类实验
1. 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观察结果进行
分类。
2.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归纳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四、拓展应用
1.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物质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 讨论物质的分类方法是否存在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分类物质。
五、归纳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实际应用。
2. 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加深对物质分类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
应用。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1.1物质的分类(参赛)
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首届“课件大赛”参赛作品
导学案完成情况评价
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首届“课件大赛”参赛作品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书店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 就找到你需要的书? 书店管理员将图书按图书科目进行了分类
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首届“课件大赛”参赛作品
分 碱 酸 盐
D
酸性氧化物
类 组合
A B C D
碱性氧化物
纯碱 烧碱 苛性钠 苛性钾
盐酸 硫酸 醋酸 硫酸
烧碱 食盐 硝酸 苏打
氧化铝 氧化镁 过氧化钠 氧化钠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硫酸酐
2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首届“课件大赛”参赛作品
恭喜你获 得2分
2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首届“课件大赛”参赛作品
分散系分类
(2)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分: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实 例
•液 •固
9种分散系
•液 •固
15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首届“课件大赛”参赛作品
课堂检测
别人能够做到的, 你就同样能够做到!
16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首届“课件大赛”参赛作品
我能行!
试 试 你 的 运 气
1 5
2 6
3 7
4 8
17
课内探究二:7、8、9(四组C2展示)
1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首届“课件大赛”参赛作品
高效点评 面对胆小——有胆量才有机会
课内探究一:(五组A1点评)
课内探究二:1、2、3(六组A1点评)
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一节 第3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视频:渗析
视频:胶体的过滤
小结:分散系Fra bibliotek溶液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1n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外观
均一、透明
1nm~100nm
分子集合体 或有机高分子
多数均一、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能否通过滤纸
能
介稳性 能
是否具有
丁达尔现象
无
有
能否发生电泳
不能
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浊液
>100nm 许多分子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3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硫酸铜微观粒子(Cu2+ 、 SO4 2-)分散在水中
CuSO4水溶液
泥沙微粒分散在水中
泥沙悬浊液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空气 云、雾
实例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CuSO4溶液 泡沫塑料
Cl
-
Cl-
Cl-
Cl-
Cl-
Cl-
Fe3+
Fe3+
Cl-
Fe3+ Fe(OH)3 Fe3+
Fe3+ Fe3+
Cl- Cl-
Cl- Cl- Cl-
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分散系中的离子而带电,胶粒带电但胶体不带电。
思考: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
原因一: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拆(主要原因) 原因二: 布朗运动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物质的分类》教案3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材分析一、学生的认知分析:学生通过1~9年级课程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懂得了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分类,饮食方面知肉类、水果、蔬菜类;用钱方面懂得将零散钱整理分类存放;城市中垃圾分类处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等一系列的分门别类思维锤炼,学生对物质的分类已有相当的认知。
学生喜欢在一个民主、平等、热烈下创设的情景中实行学习、研讨与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刚刚他讨论是很激烈的,一旦站起来,就难以“启齿”,除了紧张、胆小之外,还有很大水准上“不想回答”。
我想,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需要平等、自由、博爱。
这也算是21世纪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吧!新旧教材的比照分析:旧教材中没有这个局部内容,但相信学生还能够轻松掌握,游刃有余。
三、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与技能①理解虽然物质世界纷繁复杂,但能够通过度类方法加以理解的原理,通过度门别类的研究,可知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②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化学物质实行不同的分类。
③常用分类方法: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对事物分类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提升科学探究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的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将所学分类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知识结构①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但能够使物质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能够通过度门别类的研究。
②理解物质的变化规律,而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可见分类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交叉分类法③知识结构: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四、教学过程(一课时)【实践活动】★请你把课桌的学习用具、用品整理下,想一想,用了什么分类方法,制作一张分类图,然后看看别的同学的与自己的有什么异同。
【总结与体会】五、教学流程图交叉分类法实例操练 (学生活动) 树状分类法实例操练(学生活动)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材分析本局部提出了分散系的的概念,其内涵就是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课题4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第3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相对原子质量,理解了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掌握了如何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计算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方法。
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是将化学从定性的描述转化为定量的计算的一个开始,既是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应用,又是对化学计算的初步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分子的性质,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知道了元素的概念及其意义,能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与分类,能查阅元素周期表,掌握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时也具备了宏微结合、模型认知等方法,初步接触了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等化学观。
但缺乏完整地知识体系和严谨地科学探究思维。
在技能方面,学生初步还只能定性的对化学现象等进行描述,并不具备用相关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评价目标】1. 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诊断和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有关化学式计算的问题,能依据已知条件进行化学式的变式计算(探究水平)。
2. 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诊断与发展学生对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知识的认知水平,诊断与发展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方法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
3. 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变电线 C ) 路短路, 这是利用了石墨的(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导电性 D.润滑性 2.人们把活性炭放入红糖(含有某种色素)溶液中 来制取白糖,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C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吸附性 D.不可溶性 3 .轻轨电车是近年来新型的交通工具,具有无污染 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 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 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 认为该接触点上的材料的选用较为合适的 ( B ) A.金刚石 B.石墨 C.铝 D.铜
硫
碳 磷
三、区别金属与非金属填P45 金属 非金属
颜色 延展性 可锻性 硬度 导电性 导热性 密度 熔点 有金属光泽、 大多数银白色 良好延展性 有可锻性 一般硬度较大 良好的导电体 良好的导热体 密度高 熔点高
不具金属光泽、 有多种颜色 无延展性 无可锻性
硬度不一致 一般导电能力差 一般导热能力差 密度低 熔点低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三)
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下列是一些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样品,你 能区别哪些是金属?哪些是非金属?
金属与非金属
铜
银
金
锡
铁 汞
铝
碳
碘
硫
红磷
硅
名称
金属的外观及性质 外观 其他性质
铝 金
铁 锡
银白色 金属固体 金黄色 固体 银白色 固体 银白色 固体
你知道?
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 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二种原因。
1、银是重金属,易发生重金属中毒; 2、银易和空气中的H2S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
3、银太贵,银太软。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 造,而不用锡制造?
因为锡较软,能用小刀切削,镀锡的铁使铁不会 被腐蚀(锡的化学性质稳定),而且锡无毒。
注意点:
(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 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 金属石墨也能导电,也能导热。
(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 一般都是固态。非金属在常温,除 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
根据介绍的内容,请你说出这是哪种物质? 1.身着银装,导电又导热,家庭装修不可少,变成 离子后能补血 2.色泽鲜亮招人爱,不怕烈火耐酸碱,人们常往身 上戴,全加两点更值钱。
三、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性质 决定 用途 资料连接 钛由于具有其优良特性被称为继铜、铁、铝 后的“第四金属”,成为金属中的新秀。钛及钛的化合 物、合金究竟有哪些特性?钛以及钛合金有哪些用途呢?
纯钛是银白色的金属。①钛的密度为 ①钛合金制成飞机比其 4.54g / cm3 ,机械强度与钢相当,比 它金属制成同样重的飞 铝大两倍,比镁大五倍。 ②钛在常温下,机多载旅客100多人。 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的致密的氧化物 ②被广泛用于制医疗器械, 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作用, 制各种人造关节、头盖骨, 表现出强的抗腐蚀性。因此,一般金属 主动心瓣、骨骼固定夹。 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变得千疮百孔而 钛却安然无恙。③钛可以和多种金属形 ③制成的潜艇,既能抗 成合金。钛加入钢中制得的钛钢坚韧而 海水腐蚀,其下潜深度 富有弹性。又能抗深层压力, 同时, 比不锈钢潜艇增加80% 。 ④钛无磁性。 ⑤ 钛具有“亲生物“’ 性。在人体内,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蚀且 ④不会被水雷发现,具 有很好的反监护作用。 无毒,对任何杀菌方法都适应。
资料连接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单质碳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种存在形式:金刚石、石墨, 还有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碳和炭黑等。 金刚石无色透明,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 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 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 和少量杂质构成的。木炭具有吸附能力,能吸附气体或 染料等微小微粒,常用它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 的色素,也可以用它吸附有臭味的物质。活性炭的吸附 能力比木炭还强,防毒面具里就是用它来吸附毒气的, 焦炭常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铁。炭黑可以用于制造颜 料。
性质
决定Βιβλιοθήκη 用途你来分析?A、民航客机的机身一般是以铝合金为材料的,这 种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B、许多国家对中国使用铁锅有较高的评价,并提倡
使用铁锅,你认为这样使用有什么好处? C、银的电阻率在觉金属中位居第一,铜位居第二, 银和铜都是较好的导电材料。但是日常生活中却采 用铜作为导线的内芯而不是用银,你认为原因有哪
质轻、延展性、导电性、 导热性好。
延展性、导电性很好。 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稳定) 有铁磁性,纯铁较软, 含杂质时较硬。
锡很柔软,用小刀能切开它。常温下 富有展性。特别是在100℃时,它的 展性非常好,可以展成极薄的锡箔。
非金属的外观及性质
名称 溴 外观 其他性质 红棕色 熔点-7.2℃, 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非金属单质。 液体 黄色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固体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黑色 碳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CO, 固体 完全燃烧生成CO2。 红色 磷常见有红磷和白磷, 固体(红磷) 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
还有其他方法吗?
1)放在光照处,根据颜色可分辨,具有特殊 金属光泽的是金属单质,反之是非金属单质。 2)手拿单质在火边烤,根据导热性可分辩, 手感到单质发烫的,具有导热性是金属, 反之是非金属。
(3)用硬物单击单质,可根据可锻性来分 辨,可锻的是金属,重击后碎裂的是非金属。 (4)用力拉单质,可根据延展性来分辨, 伸长的是金属,发生折断的是非金属。
些?
D、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铁制造,而不
用锡制造?
根据金属的特性列举它们的用途:
金属 特性 用途 装饰品
金
银 锡 铁
见书本P46
非常优良的导体, 较柔软。 熔点低 易导热,是人体合 成血红蛋白的必需 元素。
优质导线
制保险丝 制铁锅
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 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 答:做导电性实验,能导电的是金 属,不能导电的是非金属(石墨除 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