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资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1)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出示《望天门山》
2.了解作者李白
3.感情朗读,背诵全诗。配课件音乐
.4.(1)出示课件:生字“断、楚、孤、帆”。说说书写这4个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3).写在《写字本》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每日课外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8.师点拨,理解“出”。
9.说说整首诗意,想象画面。
10.指导朗读。教师范读,跟课件读,指名读,男女分组读,齐读,师引读,师生配合读。
板块四
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过渡。2.播放视频:李白是什么情况下写的,说说诗人当时的感受?师讲解。
2.比一比,看谁最先把这首诗记住?①快慢赛读②轻重赛读③快乐读
3.你还学过李白的哪首古诗?
4.提示课题,理解“望”
板块二
二、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断、楚、孤、帆师运用字理识字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出示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精品】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
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天门景色美如画声声吟诵悟诗情——《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望天门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围绕本组专题“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而选编的。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天门山时,看到天门山的壮观美景而诗性大发,即兴所作。
这首诗主要写所见,融情于景,抒发赞美之情。
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描写山川的气势,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写行船时的感受。
这首诗歌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书写“断”字。
2、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及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中描绘的奇雄景象,背诵古诗。
3、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
【课前交流】一提到古诗,你马上想到的是哪位大诗人?(引出“李白”)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诗”(《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生看图吟诵古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也是这位“诗仙”李白所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板题、解题1、这首诗的题目叫——《望天门山》(师板书),看到题目,你猜猜古诗写的是什么?2、了解天门山,小结:看注释、看文中插图,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3、读题目,断节奏。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学习内容“天门山”,并能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两点方法“看注释、看课文插图”】二、初读、感知1、了解预习情况,请学生展示读,老师检查学生读的是否正确。
2、每一首古诗都有自己的旋律,那这首古诗的节奏如何?让我们来试试。
(请学生尝试读出节奏,之后再出示正确节奏)【设计意图:课堂上强化“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尝试自读古诗,初步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即:“字词正确”“断句正确”】三、再读、悟情1、画诗: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融入这幅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说课稿新人教版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朗读、讨论、描绘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个性化引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诗三首》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
1. 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望天门山》,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运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2. 审美与鉴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通过想象和描绘,感受诗歌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将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提高朗读、感悟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能够通过想象和描绘,感受诗歌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的美丽。
④ 诗歌朗读与感悟
1. 朗读技巧: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美感
2. 感悟方法:通过想象和描绘,感受诗歌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的美丽,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⑤ 诗歌创作练习
1. 创作主题: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2. 创作要求: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学习的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能够舒适地进行交流和讨论。此外,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一些与诗歌主题相关的装饰,如悬挂自然景观的图片或画作,以营造出有利于学习和感受诗歌氛围的教室环境。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歌描绘了诗人望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诗歌结构:诗歌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
3. 诗歌意境:诗人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门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天门山》,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3. 解读:教师逐句解读诗句,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背诵: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望天门山》,巩固学习成果。
5. 欣赏:教师通过图片或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望天门山》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杜甫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4. 诗歌意境: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2. 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3. 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写一篇关于《望天门山》的欣赏文章。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3)出示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
理解“两岸青山(分别指天门山南北两峰 )”、“出(出现、突出)”,出示诗句意思:小船在汹涌的江水中急速向前,两岸的青山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眼前。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难点名称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作者寥寥二十八言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美、波澜壮阔,也写出了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每个字都包含千言万语。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天门山分为南北两峰,学生知识受限无法正确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逐字讲解,理解古诗大意。
2.通过逐字推敲和想象,在读、听、观察中体会意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介绍作者(从爱好:饮酒、游山玩水两方面介绍)
写作背景:
师:公元725年,李白从四川出发到安徽,途中乘舟经过天门山,见水流汹涌,山势雄伟,风景秀丽,胸中有感,于是挥毫写下《望天门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一起去感受天门山的秀丽神奇。
(4)出示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孤帆(一只小船)”“日边来(从水天相接的地方驶来)”,出示古诗意思: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急速驶来
(5)出示整首古诗
出示第一二句中的四个动词“断”“开”“流”“回”,分析妙用。
(突出水流湍急,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能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李白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学过哪些李白的诗歌?诵读已学过的古诗。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李白及天门山的资料。
(课件二)3.师补充:一次,李白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天门山,眼前奇特伟美的景色勾动了他的吟兴。
于是,一首不朽的诗篇——《望天门山》在他那枝犹有神助的魔笔下诞生了。
(课件三)(师生共同欣赏。
)3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交流。
二、自主合作,体验意境。
1.自读诗歌,结合诗后注释,读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记号,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正音;读诗;提疑问。
3.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梳理出理解上的难点:中断至此回相对出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1.引导学习第一句。
(课件四)(1)理解“中断、开、至此回”。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3)总结学习方法:理解字词----串讲句意。
(4)指导想象水流撞击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情景。
小结:汹涌的长江水好像是从中间推开了天门山,碧绿的江水一路奔流向前,至此撞击到岩石上,激起回旋,更显得汹涌澎湃。
通过诵读(5)自由诵读,指名朗读。
表现这一壮观的景象。
2.学习第二句。
(课件五)(1)小组讨论学习,启发想象,理解“相对出、孤帆”。
(2)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3)想象在舟中望天门山。
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4)小结:一只轻快的小帆船从远处的红日之下顺流而来,它越驶越近,巨人一样挺立的天门山也越来越清晰地扑进我的眼帘。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新人教版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分析:《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诗人通过一系列动词“开”“回”“出”“来”,把天门山景物的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展现了楚江不可阻遏的气势;一个开字,把澎湃的江流那不可阻挡的气势,表现得形神俱足。
“回”----展现了江流激荡的雄姿;一个回字,既映衬出山势的险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
由“开”到“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长江流经天门时的壮观景象生动逼真、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
“出”----展现了蔚为壮观的景象;一个出字,把两山隔江对峙,争奇斗胜得景象写活了,给我们展现了蔚为壮观的动人景象:江水湍急,舟行轻快,两岸青山双双对对出来迎接,真是情意殷殷啊!“来”----展现了轻舟飞驶的动态。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山高水险,水流湍急,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飞驶而来,令人体察到乘舟人此时此地的畅快之感和愉悦之情。
诗人从“日边来”,带着满腔豪情而来。
这首诗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词义句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理解诗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是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新人教版
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①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12周2节学习目标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意与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学过李白的哪些古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2.简介诗人李白。
3.课件出示《望天门山》,理解课题。
二、初读全诗,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圈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给予评价。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新词。
3.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孤”字中“瓜”的竖提;“楚”字上边的“林”要写得扁些,捺变为点。
)4.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学生自学→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归纳)(1)中断:指天门山被江水隔断。
至:到。
回:回旋。
相对:互相面对着。
出:挺立,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
孤:单独。
日边来:从太阳旁边驶来。
(2)诗意: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由东流到这儿回旋汹涌。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出现在眼前,一叶孤舟从太阳那边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1.划分节奏,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学生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3.讨论:(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天门山、江水、青山、船、太阳)(2)如果让你提笔画下这幅美景,你觉得应该体现天门山和江水的什么特点?(天门山夹江对峙,险峻巍峨;江水碧绿,浩荡的江流被东西两面的天门山夹住,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三年级语文教案 望天门山【市一等奖】 (1)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前期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示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
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李白的《望天门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学习者分析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所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也要从感受古诗的语言美的同时要开始过渡感受古诗描写的情境美。
本课三首古诗描写的三个地方天门山、西湖、洞庭湖学生几乎都没有去过,所以学生要借助插图、图片,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去感受古诗的情境美。
我校注重国学经典诵读,学生在古诗词朗读,积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古诗归类,同一题材古诗的学习方法,触类旁通比较学习同类诗方面是一个短板。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感受古诗的情境美。
2.教学难点:总结写景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总结写景诗的方法。
技能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望天门山》学习方法建模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并比较异同。
思维目标1.用思维导图精讲《望天门山》总结学习写景诗的方法。
2.用双气泡图对比《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播放《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视频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学习古诗。
【精品】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
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诗人李白并不陌生,之前就学过他的诗篇《望庐山瀑布》,了解到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在理解古诗上,尽量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造情境和简笔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班的学生很喜欢古诗,读起古诗来很有韵味。
教学内容分析: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的课件。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一、猜字引课题1、出示祖国山水的视频,猜字游戏:出示甲骨文“天”、“门”、“山”三个字,生猜出后并板书。
板:天门山2、从天门山三个字,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
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
(板:望)全班读课题,师:“望”是什么意思?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生:向远处看。
师:再读课题,读出远看的感觉。
把“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二、初读知大意。
【精品】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
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1.师:同学们好,先来认一个字。
(出示甲骨文)生:人。
师:你们异口同声地说“人”。
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是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
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指很高。
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生:(恍然大悟)天。
(板书:天)2.师: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
认第二个字。
(出示甲骨文)生:门。
师:这是繁体字的“门”。
左边一扇,右边一扇。
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
(板书:门)3.师:这个字很形象,大家一看都知道什么字,读——生:山。
(板书:“山”)师:连起来读——生:天门山。
师:不像天门山,倒像是小山丘。
再读。
生:天门山师:这才像天门山,字表意,从天门山这三个字,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生:天门山很高很高。
师:(笑)很高很高的山可以叫“天山”呀!为什么叫天门山呢?(师强调“门”字)生: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很雄伟的山。
4.师:你们没看过天门山,但从天门山这三个字中想到的,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既有情趣,又有意象。
(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
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书: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
(板书:望)“望”是什么意思?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生:向远处看。
师:“望”字的甲骨文很传神,(出示)你们看,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抬头向远处看。
(生看后很惊讶)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读课题——生:望天门山。
师: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
(“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一)“诗是歌”,读出韵味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
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详案)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断、楚”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抹、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古诗。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
1. 出示李白的图片,认识李白。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歌。
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又富于想象,赢得了一代“诗仙”的美誉。
你学习过李白的哪些诗呢?大家一起来回忆背诵(出示李白的诗篇)教师谈话导课:李白是中国唐代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
他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天门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板书课题:望天门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望天门山》(齐读)2.读一读课题,大家快速思考一下题目的意思。
3.认识天门山: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
二、初读感悟,划分节奏。
1、读一读,想一想:聪明的你找找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2、划分节奏,学习朗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有关图片)2.指名读一读前两句。
3.认识楚江:楚江:即长江。
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1)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通过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前谈话:师: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
播放《春晓》,让学生说说这首歌,还知道什么?一、揭题1.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2.知道这么精彩的诗是谁写的吗?对李白你了解多少?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指名回答)二、读通诗文,学习生字,初悟诗意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底气不足呀。
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2.学习生字。
3.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我们去读读.找找.划划。
板书(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4.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
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
三、想象,领悟诗意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
这是——?(天门)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
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精品】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 (1)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的诵读古诗,积累默写。
能正确书写4个字。
2、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来合理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有感情的配乐朗诵。
培养学生想象、表达、朗诵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来合理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有感情的配乐朗诵。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网络、ipad教学过程:导入一、单元导入1、出示祖国图片,同时出现一段文字(六组元的单元导读)谈话:我们先欣赏几幅画。
欣赏完这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
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板书:李白,关于李白你知道多少呢?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朗诵古诗(一)自主合作朗读。
谈话:(大屏幕出示古诗)。
这就是李白的《望天门山》,整首诗节奏清晰、气势磅礴,朗朗上口,没有一个生字,所以大家一定会正确、流利的读好这首诗。
来吧,打开书第17课,朗诵这首诗。
老师建议(出示大屏幕)朗读建议:1、自己读古诗;2、小组四人合作轮读古诗;3、互相指导评价,试着画停顿,再读一读。
师:一会儿,我们一起朗读展示一下,刘老师从每个小组中分别选一个小朋友来朗诵比一比看!(二)展示交流。
师:(总结小组学习朗读的情况),看大屏幕,谁到大屏幕上用停顿符号画出这首诗的停顿。
好的,谁来给大家朗诵一遍。
我们认真的听,一会给他们评价评价。
(指2——3名朗诵,其他小朋友点评。
)三、学习诗意(一)独立合作谈话:如果诗人李白听到你的朗读他一定会很开心的,因为你和李白一样,眼前有一幅幅美丽的画。
到底这首诗描绘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我们一起来细细斟酌诗中的字词吧。
老师建议(出示大屏幕)学习建议:1、自己独立结合书中注释,词典、或者iPad资源包(图片、作者、写作背景、个别字义),来理解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12周2节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 uāngnóng mǒ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
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
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唐)苏轼(宋)
天然美热爱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