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学习目标(补充) (1)
生理心理学
1、生理心理学被认为是心理学、信息科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1)脑立体定位技术(2)脑损伤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可逆损伤(扩布性损伤、神经化学损伤、冰冻损伤)(3)刺激法(4)电记录法(5)生物化学分析法(6)分子遗传学技术(7)脑成像技术3、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异同:(1)相同:在研究对象上是基本相同的,都是探讨心脑关系的(2)不同:①研究方向上,生理心理学侧重于生理过程对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范围比较广;而心理生理学只要研究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对生理活动、尤其是对植物神经及其支配的内脏器官的影响,范围相对较窄。
②实验对象上,传统生理心理学多用动物做实验研究,很少用人作被试;心理生理学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人作被试。
③在实验方法和记录技术上,生理心理学可以采用多种仪器、多种方法和技术;心理生理学主要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身体反应的六种主要指标。
4、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
5、顶叶损伤病人表现出来的感觉和注意障碍被称为对侧疏忽综合症。
6、定向反射:指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将感官朝向刺激物,试图探明它“是什么”的反射。
7、正诱导:指皮层某一区域的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该区域邻近部位或同一区域的兴奋过程;负诱导:指皮层某一区域的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该区域邻近部位或同一区域的抑制过程。
8、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信息的结构或装置。
9、适宜刺激:用某种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只需要极小的强度(即感觉阈限)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
这一能量刺激形式或种类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10、不同种类感觉的产生,不但决定于刺激的性质和被刺激的感受器,也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大脑皮层的终端部位。
11、刺激的强度:可以通过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及其所兴奋的神经纤维的数目多少来编码。
12、感受器的适应: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经常看到刺激虽然仍在继续作用,但神经纤维上的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生理心理学原理
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
3.《心理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神经系统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上有三条显著的沟裂,将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区,称为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四个语言中枢:1视觉性语言中枢2听觉性3书写性4运动性。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
条件反射的原理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反射活动。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他是组成整个神经系统的最大基本单位。
由突体和突起组成。
4.、《注意》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三种基本功能是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与注意的稳定生相反的品质是分心。
5、《感觉》一般地可以把感觉分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有视觉、听、嗅和味觉。
内部感觉有肤觉、内脏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特征:1.整体性。
2.选择性。
④知觉的理解性⑤知觉的恒常性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歪曲的知觉(对于物的的) 1.视错觉2.形重错觉3.运动错觉4.时间错觉5.方位错觉(对于人的)1首因效应2近因3光环4刻板(效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导论——第3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
沈政、林庶芝《⽣理⼼理学》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导论——第3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理⼼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科学与社会价值⽣理⼼理学是⼼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是⼼理科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脑关系是⽣理⼼理学研究的核⼼命题,该命题的研究进展不仅对⼼理学其他分⽀学科的发展产⽣重⼤影响,对于认识论和哲学的理论发展也具有重⼤意义。
(⼀)⼼-⾝关系⼼⾝关系的科学命题不仅是⼼理⽣理学的基本命题,也是哲学的基本命题。
早期⾃然哲学式的⼼-⾝关系理论研究⽐较肤浅。
随着科学的发展,⼼-⾝关系的探讨逐渐为⼼-脑关系的命题所取代。
(⼆)⼼-物关系⼼⼀物关系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既是⼼理学的命题,也是哲学的第⼀命题。
⼼理学从具体的外界物质刺激与个体意识之间的制约关系中,探讨个体⼼理活动的规律。
随着新⽅法和新理论的产⽣,研究表明⼈类的意识活动是外界物质过程与脑这⼀特殊物质相互作⽤的产物。
(三)⼼-脑关系神经科学是近四⼗多年来形成的⼀门综合科学,它囊括了脑研究的许多理论和技术。
信息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综合科学,它的⼀些理论概念对现代脑研究产⽣了巨⼤启发作⽤。
⽣理⼼理学必须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中吸收新理论与新技术等新成果。
⼆、⽣理⼼理学的基本理论(⼀)脑机能定位论与等位论的统⼀性原理1.脑机能定位理论(1)1811年,贝尔根据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将其分为⼤脑和⼩脑。
这⼀发现成为脑机能定位理论的发端;(2)1861年,布罗卡发现了位于额叶的“⾔语运动中枢”,1874年,维尔尼克发现了语⾔感觉区。
临床观察法、⼿术切除法、电刺激法、解剖学和组织学法,是脑机能定位理论所依靠的主要⽅法;(3)20世纪40~50年代,苏联关于⼤脑⽪层是条件反射暂时联系赖以形成基础的观点、现代神经⽣理学关于脑⼲⽹状结构是睡眠与觉醒中枢的理论以及60年代根据割裂脑研究提出的⼤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理论观点,都可以看作是脑机能定位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生理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生理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生理心理健康的概念与重要性;b. 掌握生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c. 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d. 掌握提升生理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 情感态度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意识;b.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乐观心态;c.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d.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保持自信和自尊。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生理心理健康的概念及重要性;b. 压力源和分类;c. 生理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a. 如何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b. 如何提升生理心理健康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生理心理健康a. 生理心理健康的概念及特点;b. 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压力源和分类a. 压力的概念及常见的压力源;b. 压力的分类和影响。
3. 生理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a. 锻炼和运动对生理心理健康的益处;b. 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c. 放松和休闲方式的选择;d.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讲述一个生理心理健康故事,引发学生对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2. 学习a. 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问答等方式,介绍生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b. 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源及应对方法,并做汇报;c. 指导学生掌握提升生理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演练a. 带领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测试,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b. 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计划,并进行实践。
4. 总结a. 整合学习内容,总结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提升方法;b. 鼓励学生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2.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继续关注和维护自己的生理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育教案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状态。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时:28学时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1.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心理学类课程。
该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基础课,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使学生理解神经系统基本活动规律,掌握心理活动的基本生理机制,要求学生在学完此门课程后能够将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现实问题相结合。
2.本课程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对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学习、言语和思维、本能和动机、情绪和情感以及人格的生理机制进行介绍,同时对该领域当前研究的焦点也进行适当介绍,侧重于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介绍。
3.本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一学期授完,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任课。
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性课程,务使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了解心理发展的生理机制,为后续的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以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依据现代师范教育要求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力图在课程改革的视野下将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统一于本课程。
2.本课程主要由两大模块构成,即基本研究方法和神经系统解剖基础,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进展,理解心理活动的基本生理机制。
每周2课时,共28课时,计2学分。
3.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实践教学。
在教师讲授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分析反思见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心理问题等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4.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学生掌握情况。
试题的编制,按照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问答题,以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40 :45 :15 分布。
《生理学基础》教案(多场合)
《生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思考、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生理学基本概念:生命现象、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生理系统等。
2.细胞生理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与调控等。
3.神经生理学:神经元与神经组织、神经信号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控等。
4.感觉器官生理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5.心血管生理学: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系统、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的调节等。
6.呼吸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肺通气、气体交换、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7.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消化系统的调节等。
8.泌尿生理学: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水盐平衡与调节等。
9.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激素的作用与调节、内分泌系统的疾病等。
10.生殖生理学: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殖细胞的、受精与胚胎发育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理学知识。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生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思考、创新能力。
3.讨论法:针对生理学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生理学知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结果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生物学和心理学相互作用的领域,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深入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生物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以及了解不同生理和心理状况对个体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三、授课内容
1. 神经科学基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传导。
2. 感觉与知觉: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觉 的机制。
3. 内分泌系统与行为: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荷尔蒙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4. 学习和记忆:基本学习原理、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记忆类型、记忆编码和检索的机制。
5. 情感与情绪:情感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情绪的定义、分类和身体反应、情绪的调节和管理。
6. 睡眠与节律:睡眠的五个阶段、睡眠的睡眠周期、睡眠的影响因素、睡眠障碍、节律的定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课程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综合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作业、论文和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40%。
六、参考书目
1. 杨婧《生理心理学》
2. Andrew P. Wickens《生理心理学基础》
3. W. Penfield和T. Rasmussen《大脑皮层功能》
4. S. Pinel《生理心理学》
上述内容仅为大纲,如有需要,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增加或删改部分内容。
《生理学》授课计划
《生理学》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机制,从而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本课程将涵盖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学知识,包括消化、循环、呼吸、神经、内分泌等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生理学教育。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各个器官的功能、作用及相互关系。
2. 了解人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调节机制。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部分:绪论1. 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3. 人体各大系统的概述第二部分:消化系统1. 口腔和食管的功能2. 胃和小肠的消化过程3. 大肠的排泄过程4. 消化酶和激素的作用5. 饮食习惯与消化健康的关系第三部分:循环系统1. 心脏的泵血功能2. 血管系统的功能与调节3. 血液凝固与血栓形成4. 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第四部分:呼吸系统1. 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2.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控制3.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生理意义4. 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第五部分:神经系统1.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结构与功能2.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传递过程3. 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基本功能4. 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第六部分:内分泌系统1. 下丘脑-垂体-靶腺的激素分泌机制2. 内分泌系统与生长发育的关系3.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调节的关系4. 内分泌系统的病理生理第七部分:课程总结与答疑对本课程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生理学的奥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式教学: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生理学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生理学相关话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理学现象和机制。
生理心理学~简答题
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分三种类型:简单型、复杂型、超复杂型。简单型感受野面积较小,引起开反应和闭反应的区均呈直线型,两者分离形成平行直线,但两者可以存在空间总和效应;复杂型感受野较简单型大,呈长方形且不能区分出开反应与闭反应区,可以看成是由直线型简单感受野平行移动而成,也可以看成是大量简单型皮层细胞同时兴奋而造成的;超复杂型感受野的反应特性与复杂型相似,但有明显的终端抑制,即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效应。总之,简单型的细胞感受野是直线形,与图形边界线的觉察有关;复杂型和超复杂型细胞为长方形感受野,与对图形的边角或运动感知验证明?
答:1917年,美国学者拉施里着手研究动物联想式学习的脑定位问题,以寻求一些脑结构在联想学习中的作用,即脑的机能定位关系。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大脑的等位性、整体性机能原则,只要10%-50%的大脑皮层损坏,动物学习行为就受到影响。其动物学习障碍与损毁皮层部位的大小成正比。损毁50%皮层就使动物完全丧失学习能力。
6、索科洛夫的朝向反应及如何解释(匹配理论)?
答:索科洛夫在朝向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它是一个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功能系统。这一功能系统的最显著特点是它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之间的不匹配,是这种反应的生理基础。具体地讲,这种机制发生在对刺激信息反应的传出神经元中,在这里将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模式和中间神经元保存的以前刺激痕迹的模式加以匹配,如果两个模式完全匹配,传出神经元不再发生反应。两种模式不匹配就会导致传出神经元从不反应状态转变为反应状态。不匹配机制引起神经系统反应性增加的效应可以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结构和功能环节上,其结果是大大提高对外部刺激的分析能力或反应能力。
生理心理学论文(5篇)
生理心理学论文(5篇)生理心理学论文(5篇)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对于高校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学校这个环境下,而学校属于乐观团体,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有利于培育和进展他们的乐观力气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
很多人认为,家长的天职是从小重视孩子的成长,培育孩子的优良品行,因而这也是高校生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乐观因素。
再者,现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高校生的思想道德。
二、当代高校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近年来,高校生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同学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其中许多人都是由于在心理方面产生了缺陷而造成的。
此外,高校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高校一班级同学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如在和新同学的交往中可能消失摩擦,自己很难学会料理起居生活等;二班级同学消失的问题有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困扰,对生活的向往等;三班级同学集中在自我表现进展、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和学习时间安排等;四班级同学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将来进展等。
(一)自我调整力量弱带来的弊病很多高校生都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第一,心情障碍。
在高中阶段,很多高校生都是抱着一种考取名牌高校的心态学习,他们努力奋进,有人生目标。
而在高校阶段,许多人认为已经到达了安静的港湾,是时候休息和调整了,于是就会产生许多不良心情。
其次,社会性退缩。
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进展,许多高校生宁愿宅在宿舍,跟同学不停聊、微信,也不情愿加入同学会、同学社团,躲避现实。
这样就使得高校生与人交往的力量大大下降,学习力量和生活力量在退缩和孤独中减退。
(二)孤独型与焦虑型的人格缺陷孤独型人格源于对被拒绝的恐惊。
回避亲热关系,甚至否认自己需要别人的关怀,导致性格冷漠,对生活缺乏热忱。
这样的高校生往往表现得比较孤傲和显得不合群,很难和别人深交,并且在有人盼望走进他的内心的时候,表现出回避性的特点。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一)引言概述: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生理过程对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的科学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于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正文:一、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1. 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的基本原理2.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的作用3. 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机制4.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衰老对行为的影响5. 神经科学技术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二、感觉与知觉1. 感觉系统的组成和感知过程2. 感官器官对于不同感觉的作用3. 感官适应和感知细节的能力4. 感觉错误、注意力和意识对知觉的影响5. 感觉与知觉研究的应用领域三、意识1. 意识的定义和作用2. 意识和觉醒的关系3. 意识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4. 潜意识和非意识过程的研究5. 意识障碍和意识状态的调控机制四、学习和记忆1. 学习的定义和类型2. 焦虑和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 记忆过程的分类和特点4. 记忆存储和提取的机制5. 记忆障碍和增强方法的研究五、动机与情绪1. 动机的概念和类型2. 情绪的定义和产生机制3. 情绪表达和识别的方式4. 情绪对行为和认知的影响5. 动机与情绪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总结:本文总结了生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和记忆以及动机与情绪等五个主要领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是如何与生理过程相互作用的。
这些知识对于心理学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及复习材料
第一章行为神经科学的起裂脑1.胼胝体是连接大脑两边相应部分的大束神经纤维。
2.癫痫病人一边脑的过度活动,会通过胼胝体传递到大脑的另一半,于是大脑的两边都进行着强烈的活动并彼此刺激,导致泛化的癫痫发作。
3.切断胼胝体的神经外科手术(裂脑手术)可以极大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
4.大脑半球会从对侧身体接受感觉信息,也控制对侧身体的运动。
5.感觉信息交叉表征的一个例外是嗅觉系统。
当一个人用左鼻孔嗅一朵花时,只有左半球接收到了这种嗅觉信息。
6.裂脑人人格方面也存在分裂。
研究目标:解释所研究的现象。
采用还原的解释,用简单的术语解释复杂的现象。
如及肌肉细胞膜的变化,特定化学物质的进入、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解释特定的肌肉运动。
行为神经学的生物学渊源1.笛卡尔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主张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机械实体。
要理解世界,只有理解它是怎么运作的。
这类反应不需要心理的参与,自动的发生,称这些反应为“反射”。
他是二元论者,每个人都有心灵,不受宇宙规律支配的独特的人类属性。
他第一个提出人类心灵和其纯粹的物理居所——脑的联系。
心灵控制身体的运动,身体通过感官提供环境中的信息给心灵。
2.缪勒:提倡实验技术应用于生理学,而不仅仅是观察。
只有实验的方法移走或隔离动物的器官,检验他们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尽管所有的神经承载着相同的电冲动,但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信息。
开始了直接对脑进行实验的阶段。
实验性切除:切掉一块脑,观察动物不能够在做什么。
布洛卡将实验性切除原则应用于人脑,观察中风导致的脑损伤病人的语言功能,发现布洛卡区。
(前额叶制定运动的计划)。
4.赫尔姆霍茨:能量守恒定律,颜色视觉和色盲理论,发明了检眼镜,研究了听觉,音乐。
第一个直接试图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科学家,大约每秒27米,神经传导的不只是简单的电信息。
5.达尔文强调有机体的特征,结构、色彩、行为都有功能意义。
有机体的特征都是有功能的,要理解行为的生理基础,必须理解这些行为完成了什么。
高中生物心理教案
高中生物心理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神经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
3. 知道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神经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
教学方法:
- 讲解
- 实验演示
- 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例子或问题,引起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兴趣。
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
1. 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 神经系统的功能:接收、传导、处理和传递信息。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加深他们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神经系统在人体内的作用,如控制运动、感知外界刺激、调节内部环境等。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通过课后阅读和实践来深化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和实践任务,加深学生对神经系统的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了他们对神经系统的认识和兴趣。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探讨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神经系统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课程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3、分析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
4、理解心理学在日常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范围和方法。
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介绍神经元、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3、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情感、动机和情绪,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和情感调节等。
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和社会行为,包括人格理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等。
6、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包括胎儿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
7、心理病理学:介绍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8、心理学应用:介绍心理学在教育、工作、咨询等领域的应用。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36学时,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授课部分每周安排两次,每次2学时;实践操作部分每周安排一次,每次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心理学导论(4学时)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4学时)3、认知心理学(6学时)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6学时)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6学时)6、发展心理学(4学时)7、心理病理学(4学时)8、心理学应用(4学时)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阅读论文和完成课后习题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具体考核标准如下:1、平时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表现和阅读论文质量进行评价。
生理心理复习答案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有几题答案真心找不到了,答案仅供参考)(2012-2013-2)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理心理学 P1生理心理学是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机制的科学。
二、简答题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举例说明 P5①脑立体定位技术②脑损伤法(包括: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点解损伤、药物损伤、扩布性损伤、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③刺激法(包括: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④电记录法⑤生物化学分析法⑥分子遗传学技术⑦脑成像技术第十三章精神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指从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对其靶细胞产生兴奋或者抑制效应的化学物质。
2.神经调质神经调质是指一些自身不直接触发所支配的细胞功能效应,但可以调制传统递质活动的一类神经活性物质。
二、简答题1、简述药物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作用效果:①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②影响神经递质的贮存和释放;③影响受体功能;④影响神经递质重摄取或降解。
影响因素:①机体因素②药物因素③其他因素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一、名词解释1.警觉网络 P16①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景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参与选择性注意);②上行多巴胺系统行为激活,将动机转化为动作);③上行胆碱能系统(提高信噪比,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④上行5-HT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
2.定向网络 P21①顶叶(与注意定向有关,损伤后破坏了对同侧注意摆脱的能力);②中脑上丘(损伤影响视觉定向,破坏了有效线索引导行为定向的作用);③丘脑枕核(损伤患者或猴子在隐蔽定向任务上表现困难)。
3.执行网络 P24①额叶的一些区域包括扣带回参与注意的执行;②额叶损伤不能维持注意;③额叶可能对目标的权重选择有重要作用。
4.对侧忽视综合症 P21不能对出现在脑损伤对侧空间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既表现出来的感觉和注意障碍称为对侧忽视综合症。
或者脑损伤后在感觉性输入和运动性输出的密切关系中产生的,患者不能注意到从对侧来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
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生理心理学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的视野和方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自身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科学家们延伸了这个领域,给这个领域起了很多名称,如生物心理学(Biopsychology),行为神经科学(BehavioralNeuroscience),行为脑科学(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等,这些名称也都反映出揭示行为的脑机制的基本目标。
这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将行为水平的研究方法渗透到神经生物学微观领域,同时将神经生物学研究方法渗透到心理学领域。
从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心理行为现象展开研究。
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21世纪中国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
我国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正密切地关注心身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
与此相配合,该专辑收录了19篇文章,内容涉及应激、精神疾病、抑郁、成瘾、认知神经科学、和学习记忆等多学交叉性研究,从不同侧面概述了国内外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
行为的动机和情绪,睡眠和觉醒,学习和记忆,语言和思考的心理过程,感觉和知觉过程,以及心理障碍等问题的生理机制。
心理生理学方法(一)电生理测量方法神经系统活动时,我们可以在体表或者神经元上记录到电信号,这种电信号为我们推知个体心理话动的生理机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脑电某某某、脑磁某某某及多导生理记录仪是记录电生理信号的有效技术。
1.脑电某某某和脑磁某某某脑电某某某(electroencephalography,简称EEG )通过在头皮表面记录大脑内的电生理活动情况获得。
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由此形成极化状态。
心理课教案初中生物
心理课教案初中生物课程目标:1.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
3.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释和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3. 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技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3. 个体心理学: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调节等。
4. 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冲突处理、团队合作等。
5. 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
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老师介绍理论知识,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体验和感受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合作。
教学流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出心理学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呈现:依次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内容。
3.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进行讨论。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给定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心理学体会和感悟。
6. 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应用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评价方式:1. 参与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能力。
2. 作业表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和案例分析的质量。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4. 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考核。
教学资源:1. 教材:适合初中生的心理学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展示PPT。
3. 案例材料:收集和整理适合学生分析的心理学案例。
4. 角色扮演道具:为学生准备不同情景的角色扮演道具。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理心理学》,希望能帮助到您!
内容简介
《生理心理学》(第六版)整合了生理心理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生理心理学感知觉系统、睡眠、情绪及心理障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设有大量丰富的图表和实例,使生理心理学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俗易懂。
学习目标。
每章都以一列学习目标开始。
序言。
序言中包含神经系统失调或有关神经科学某一问题的个案的描述。
结语。
结语在每章的最后,包括对序言中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或使用读者在本章中学过的术语进行讨论。
小结通常在每章各个部分之后,不仅提供有用的回顾,而且可以将每章分成易于处理的组块。
思考题一般附在小结之后,为读者提供一个思考前面已经学过的内容的机会。
主要术语的定义印在术语第一次出现处附近的页边。
关键概念。
在每章的结尾提供一个快速复习的关键概念清单。
作者简介
Neil R.Carlson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现为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其一直致力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
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心理学:
行为科学》和《行为心理学》等畅销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特征、重要性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调整积极情绪、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心理健康?2. 心理健康的特征和重要性3.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4.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三、教学重难点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是本课的重点,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特征、重要性等知识点,向学生传递相关信息。
2. 研讨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相关知识。
五、教学手段1. PPT课件:辅助教师讲解和展示相关知识点。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3. 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心理健康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 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15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并向学生阐释心理健康的特征和重要性。
3. 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汇总讨论结果。
4.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和总结如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点。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做一次课程总结并让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提醒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生也更加关注自身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心理学学习目标(补充)After completing the chapter, each student should be able to:第1章生理心理学起源∙对比(Contrast)身心问题的一元论和二元论观点。
∙解释为什么意识不是整个大脑的普遍特征(property)。
∙比较概化和还原的过程。
∙举一个模型系统的例子。
∙解释特殊神经能量概念。
∙解释怎样的功能概念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Explain how the concept of functionalismderives from Darwin's evolutionarytheory)。
∙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心特征,包括:ö自然选择ö选择性优势ö突变∙解释在生理研究中为什么动物权利支持者反对使用动物。
∙描述动物研究中在疾病治疗方面的5项进展。
∙略述生理心理学家的职业机会。
第2章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大部分神经元具有的四个结构特点。
∙对比多极、双极和单极神经元。
∙描述神经细胞中的蛋白质所发挥的各种作用。
∙描述神经细胞的内部结构。
∙解释胞吐过程。
∙对比顺行和逆行轴浆运输。
∙描述大脑神经胶质细胞履行的四种功能。
∙解释吞噬过程。
∙比较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和雪旺氏细胞的解剖和功能。
∙解释血脑屏障的功能意义。
∙说明科学家是如何测量轴突静息膜电位的。
∙解释术语:扩散。
∙解释术语:静电压。
∙解释离子力量导致的静息膜电位。
∙描述动作电位产生时膜电位的变化。
∙解释动作电位的离子跨膜运动。
∙解释为什么动作电位发生在“全或无”法则后。
∙区分(Differentiate)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解释配体和结合位点之间的关系。
∙描述突触间隙的结构。
∙解释钙离子对突触传递的重要性。
∙对比离子型受体和代谢型受体。
∙说明神经递质-依赖性离子通道的四种类型。
∙描述突触间隙递质活动的终结过程。
∙描述自受体的功能。
∙对比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前易化。
∙定义(Define)缝隙连接。
第3章神经系统结构∙定义和使用(use)神经解剖学方向的术语,包括ö前部与后部(嘴端与尾端)ö背侧与腹侧ö外侧与内侧ö对侧与同侧∙定义和使用大脑的各面,包括:ö横截面或额状面ö水平面ö矢状面∙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描述大脑内的血流。
∙命名(Name)和描述围绕着大脑与脊髓的三层脑膜。
∙描述脑脊液在脑室内的流向(从侧脑室至第四脑室)∙命名大脑的主要部分,包括:ö端脑(Telencephalon)ö间脑(Diencephalon)ö中脑(Mesencephalon)ö后脑(Metencephalon)ö末脑(Myelencephalon)∙确定(Identify)组成前脑的主要结构,包括:ö大脑皮层ö沟、裂和回ö大脑皮层分区ö初级视皮层ö初级听皮层ö感觉联合皮层ö运动联合皮层ö前额叶皮层ö胼胝体ö边缘皮层ö基底神经节ö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确定间脑的主要结构,包括:ö丘脑ö下丘脑ö垂体∙确定中脑的主要结构,包括:ö顶盖ö被盖(网状结构,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红核,黑质)∙命名后脑(hindbrain)的各部分。
∙确定后脑(metencephalon)的主要结构: ö脑桥ö小脑∙确定末脑的主要结构:ö延髓ö脊髓∙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命名12对颅神经。
∙命名自主神经系统(ANS)各部分。
∙区分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第4章精神药理学∙定义术语:精神药理学。
∙描述和对比各种给药途径。
∙定义治疗指数的含义。
∙说明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怎样影响药效。
∙对比耐受和敏感化。
∙定义安慰剂效应。
∙区别(Differentiate)激动剂效应和拮抗剂效应。
∙比较药物对突触活动可能发挥的各种作用。
∙定义和比较直接激动剂和反向激动剂(或间接拮抗剂)。
∙解释非竞争性结合的概念。
∙解释终结递质效应的两个过程。
∙描述递质乙酰胆碱(ACh)的活动,包括:o合成o促进ACh释放的药物o ACh作用的终止o与ACh结合的受体o阻断ACh活动的直接拮抗剂∙命名构成单胺类神经递质的4种化学物质。
∙描述单胺类的合成途径。
∙描述脑内多巴胺的解剖通路。
∙命名多巴胺受体。
∙解释多巴胺可能如何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
∙描述去甲肾上腺素活动或效应的合成、释放并终止。
∙描述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的解剖通路。
∙描述可能与大脑血清素活动相关的行为。
∙说明血清素的合成途径。
∙描述抑制5-羟色胺重摄取药物的治疗价值。
∙比较谷氨酸和GABA对神经元功能的作用。
∙命名四种谷氨酸受体。
∙描述甘氨酸突触后效应。
∙描述阿片受体活动的行为效应。
∙命名某种化合物,它可能是四氢大麻酚(THC)受体的一种内源性配体。
∙描述一氧化氮对神经细胞功能的作用。
第5章研究方法与策略∙说明实验消融术(experimental ablation technique)的原理。
∙说明消融术如何用来确定大脑功能的。
∙定义脑毁损。
∙解释红藻氨酸如何产生脑毁损。
∙描述可逆性毁损术的原理。
∙描述立体定位术。
∙解释脑组织学过程,包括:o灌注o固定o切片o染色∙比较所使用的顺行标记神经元和逆行标记神经元的方法。
∙描述免疫细胞化学法的原理。
∙比较用于提供活体人脑图像的技术。
∙对比微电极记录法与粗电极记录法。
∙说明放射自显影术如何提供脑细胞代谢活动信息。
∙解释研究者如何使用Fos蛋白以确定(identify)各个脑区神经元活动。
∙比较两种脑可视化技术: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和PET。
∙描述微透析技术的原理。
∙说明潘菲尔德(Penfield)如何使用电刺激技术研究人类大脑皮层的功能。
第6章视觉∙描述感觉换能的一般过程。
∙解释决定感知光线颜色的三个维度。
∙比较两种类型的光感受器。
∙解释眼睛组织如何产生视网膜盲点。
∙说明视网膜的局部解剖。
∙解释视网膜细胞是如何对光线传导(或换能)的。
∙解释光感受器超极化是如何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的。
∙描述从眼睛到大脑皮层视觉神经通路。
∙解释感受野的概念。
∙描述视网膜上ON、OFF和ON/OFF神经节细胞的含义。
∙解释和对比由杨(Young)和赫林(Hering)提出的色觉理论。
∙区分发现在灵长类视网膜上的四种类型的光感受器。
∙说明三种类型的色觉缺陷。
∙解释从光感受器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颜色的神经编码(neural coding of color)是如何变化的。
∙描述纹状皮层的解剖。
∙解释休贝尔(Hubel)和威塞尔(Wiesel)研究知觉生理学的方法。
∙比较一个简单皮层细胞与一个复杂皮层细胞的感受野。
∙定义空间频率。
∙解释皮层神经元如何在视野内对空间频率编码。
∙描述某些皮层细胞对纹理梯度(texture gradients)的敏感性。
∙解释模块化组织(modular organization)的概念。
∙说明纹状皮层的模块化组织。
∙在单位感觉模块内所完成的功能,包括:o在细胞色素氧化酶块内。
o在细胞色素氧化酶块外。
∙解释眼优势。
∙解释从眼睛到视皮层进行分析的两条通路(streams)。
∙比较小细胞(parvocellular)系统和大细胞(magnocellular)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定义外纹状皮层。
∙解释V4区在色觉中的作用。
∙解释下颞叶皮层(inferior temporal cortex)如何在形状知觉中发挥作用。
∙描述人类视觉联合皮层损伤的结果,包括:o统觉视觉失认症o面孔失认症∙描述V5区与运动知觉联系起来的证据。
第7章听觉∙命名声音的三个物理维度。
∙解释为什么耳被认为是分析器官。
∙解释声波是如何被传送到内耳耳蜗的。
∙命名构成科蒂氏(Corti)器的结构。
∙描述纤毛将声波转换成神经电位的作用。
∙绘图:听觉信息从耳到皮层的传导通路。
∙解释为什么在Corti器的内毛细胞对听觉是至关重要的。
∙解释拓扑组织(tonotopic organization)的概念。
∙说明不同的声音频率振动在基底膜不同的区域。
∙寻找支持音高的地点编码的证据。
∙说明编码频率至少要低于200Hz。
∙说明听觉系统怎样对声源定位,包括:o到达时间o相位差o强度差∙描述听觉系统的行为功能。
∙描述前庭系统的功能。
∙解释涉及前庭系统的晕动病(motion sickness)。
∙区别构成躯体觉(somatosenses)的几种感觉。
∙命名激活皮肤感觉的各种刺激。
∙区分存在于有毛发皮肤与无毛发皮肤内的皮肤感受器。
∙解释帕奇尼小体如何传导机械刺激。
∙解释触觉适应的过程。
∙命名两类对皮肤温度变化感知的触觉感受器。
∙命名激活痛觉的各种刺激。
∙绘图:躯体感觉通路,包括:o脊髓丘脑束o背柱系统∙列举痛觉感受器。
∙描述幻肢现象。
∙说明电刺激大脑如何产生疼痛缓解。
∙从口味(flavor)中区分味道(taste)。
∙列出四种基本味质(taste qualities)。
∙根据味质说明味觉感受器在舌头上的分布。
∙解释钠通道阻滞剂阿米洛利(amiloride)对味觉的作用。
∙描述甜味感受器与苦味感受器相似之处的证据。
∙说明鲜味(Umami)味质。
∙作图:味觉信息到皮层通路。
∙描述嗅觉刺激的性质(nature)。
∙描述嗅觉系统的神经组织。
∙解释为什么气味识别是嗅觉小球空间激活的功能(Explain why odor recognition is afunction of spatial activation of glomeruli)。
第8章睡眠与生物节律∙描述睡眠时的电生理记录方法。
∙区分一个觉醒的人脑电图(EEG)两种基本模式。
∙比较同步化与去同步化。
∙描述睡眠过程中记录的脑电图波形的变化。
∙描述人类存在一个90分钟的基本休息-活动循环的证据。
∙区分REM睡眠和慢波睡眠。
∙比较REM睡眠和慢波睡眠时的心理活动(mental activity)。
∙解释睡眠是一种适应性行为的假说。
∙描述不支持睡眠作为一种适应性行为假说的证据。
∙解释睡眠被认为是一个恢复性过程的假说。
∙描述人类睡眠剥夺的影响(effects)。
∙解释大脑在睡眠第4阶段休息的概念。
∙描述大鼠睡眠剥夺的影响。
∙列举支持体育锻炼与睡眠相互作用的证据(List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idea that physical exercise interacts with sleep)。
∙描述心理活动的增加需要增加睡眠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