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酸在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检测的临床研究
cne t f P 4 2 ±10 )f as e tshmi at k TA) a eh hs,h et ot t f A( . otn o A( .7 .2 0 t ni n e e c tc s( I w st i et i ecne Ⅱ' 28 L r r c i a h g w lh no 6
Cl i a n e tg t n o a a m a I s p o p a i i i i c l v s i a o fP l s y o h s h td c Acd i n I i n P t n s wi s h m i r b o a c l r a e t t I c e c Ce e r v s u a i h
磷脂酸 , 以定磷 方法测定。结果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I ) TA 组溶血磷 脂酸水平最高( . 42 6±10 ) o L .2 m l , / 脑梗死组溶血磷脂酸次之( .64 .5 / o L 对照组溶血磷脂酸( .4 0 6 ) ̄ o L 28 -1 1) ̄ l , - m / 12 ± .9 / l 。结论 : m / 溶血磷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溶血磷脂酸预警作用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溶血磷脂酸预警作用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短暂性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来探讨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合适的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中各自采用有机溶剂对实验对象进行抽提,并进一步分离出其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最后以定磷的方法进行测定。
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LPA水平最高,脑梗死患者组中的LPA水平次之,两组与对照组的LPA水平相比较,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血浆中的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所释放出的分子标记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预警作用。
【关键词】ICVD;溶血磷脂酸;预警;临床;研究据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资料所示,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每年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而缺乏急性ICVD早期标记物的检测就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溶血磷脂酸(LPA)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是一种细胞膜脂类衍生物,是目前已知的结构最简单的甘油磷脂。
LPA是磷脂生物合成早期阶段中的关键性前体,在体内信号传递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被称为多功能的”磷脂信使”。
LPA可以在凝血和血栓形成的早期由血小板而释放到血液中,这种生物学效应在临床早期就预示了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可以作为一个标志分子来指示血栓形成的启动。
由此可见,在临床早期诊断时,检测ICVD患者血浆里的LPA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可以作为血栓形成的早期预警分子。
近年来,研究发现的LPA在血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人们认识,更多的医疗研究人员也更加关注LPA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预警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下述研究来表明LP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所有检测对象从2007年10月~2009年5月共选取9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把符合条件的人员确定为研究对象并分组:(1)明确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者,为TIA组;(2)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发作者,为ACI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部收治的1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浆溶血磷脂酸平均为8.63umol/L,酸性磷脂平均为4.95u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3.15 umol/L和2.14 umol/L,组间差异显著(P<0.05)。
治疗后研究组血浆溶血磷脂酸降至 4.67 umol/L,酸性磷脂降至3.54 umol/L,前后差异显著(P<0.05)。
结论: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增高,治疗后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明显降低。
②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酸性磷脂水平可作为临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指标,并可通过此项指标对疗效和病情发展进行监测。
标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溶血磷脂;酸性磷脂;临床分析溶血磷脂酸是小分子物质,属于磷脂的一种类型,在磷脂生成的早期阶段中具有关键作用,在体内信号的传递中具有重要意义,有“磷脂信使”之称[1]。
正常健康人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含量较低,仅在凝血作用发生,凝血酶活化血小板后生成大量的溶血磷脂酸释放入血,此时血液中的磷脂酸水平迅速上升。
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含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血栓的形成具有预测价值。
因为溶血磷脂酸可在溶血机制的启动时由血小板生成释放入血,所以溶血磷脂酸可作为血栓形成的一个启动标志。
相关研究证实溶血磷脂酸和酸性磷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发展中至关重要[2]。
本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酸性磷脂含量进行检测,为从分子水平上对血小板的活化进行了解,明确标志性物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的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研究
伍期专;孙玉衡;黄世昌;姚存姗;郭红燕;唐朝枢;李振光;包鹤丘;李松
【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1(033)004
【摘要】@@ 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脂类的多功能信使.血小板在被凝血酶激活后释放大量LPA.同时LPA也可能反过来促进血小板聚集.【总页数】1页(P361)
【作者】伍期专;孙玉衡;黄世昌;姚存姗;郭红燕;唐朝枢;李振光;包鹤丘;李松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生化研究室;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生化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生化研究室;北京积水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04
【相关文献】
1.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的研究 [J], 杨荣金;宋李梅;王琰;马中锐
2.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J], 郑侨克;熊强;罗浩;黄蕾
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J], 刘南海;朱祖余;刘春棋;曾繁银;黄晓峰
4.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总磷脂与椎动脉峰时的临床研究[J], 郝树森;李军;高连生;杨晓玲;常宁;康红霞;张丽英;刘皇哲
5.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检测临床意义研究 [J], 苑振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溶血磷脂酸变化及意义
神经参 与 , 其末 梢感 觉感 受 器分 布在 舌 根 、 咽后 壁 、 前 腭 弓、 桃体 、 扁 软腭 , 通过 舌 咽 、 迷走 神 经 传人 孤 束 核 , 汇总末梢 感觉信 息 , 启动延 髓 网状 结构的 吞咽 中枢 , 经
三叉神经 、 面神经 、 迷走 神 经 、 舌下 神 经 到达 与吞 咽 有
或间接导 致吞咽 、 迷走 、 下神 经 的神 经 功能 障 碍 , 舌 因
此 出现假 性球麻 痹 , 导致 呛咳 , 咽困难 。 吞 中药离子穴 位透入治疗 的穴位选 择按 中医辨 证取 穴 。《 人腧 穴 针 灸 图经 》 出廉 泉治 “ 铜 指 口噤 , 根 急 舌 缩, 下食 难” 风府 系足 太 阳 、 脉 和 阳维 脉 之交 会 穴 , ; 督 可疏解脑 腑之 内风 , 针刺 二穴共奏益 脑开 窍 、 宣通 舌络
为 : 取早期 康 复训 练 的方 法 取得 一 定 的疗 效[ 。电 采 3 ] 流脉 冲 中药离 子穴位 透入疗 法与早 期康复 训练和 药物
控制 。脑 卒 中发 生后 , 往往 造成脑 实质的 出血或缺 血 、 缺氧 、 血和水肿 , 充 使双 侧 皮 质延髓 束 受 到损 害 , 接 直
[ 3 大 西 幸 子 , 启 良 .脑卒 中患 者 摄 食一 咽 障碍 的评 价 与训 练 口 ] 2 孙 吞 .
中 国 康 复 医志 。9 7 1 ( ) 12 1 9 ,2 3 :4 .
廉泉穴 内有舌静 脉 、 舌下 神 经。通 过 穴位 刺 激可 兴 奋 咽喉部肌 肉, 防止失 用性萎缩 ; 通过刺 激受损 部位 的脑 神经 , 其活性增加 ; 使 反复刺激 兴奋大 脑的高 级运 动 中
( 稿 20 -21) 收 0 71-4
溶血磷脂酸的检测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预警作用的探讨
溶血磷脂酸的检测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预警作用的探讨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检测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预防预警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为试验组,5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LPA含量。
溶血磷脂酸采用有机溶剂抽提,进一步分离出溶血磷脂酸,以定磷方法测定。
结果缺血性脑卒中试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LPA的含量分别为(3.32±0.19)umol/L和(1.14±0.27)umol/L(P<0.01)。
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明显增高,是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子。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缺血性脑卒中预警【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37-02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磷脂类信使分子溶血磷脂酸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
在正常人血浆中水平很低,一旦凝血过程发生时,血小板被凝血酶活化产生溶血磷脂酸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导致LPA水平大幅度增高。
因此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LPA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有可能作为血栓形成前的一种释放物,标志血栓形成的可能发生。
下面就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其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子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试验组,均为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标准,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60.2岁,对照组50例为我院健康体检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2岁~59岁,无临床病史及体征。
1.2 方法1.2.1溶血磷脂酸测定试剂购自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的测定用套装试剂及过滤器,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养 的 同种 异 体 NK 细 胞 杀 伤 U2 1细胞 的活 性 。 5 在 各 效 靶 比时 NK 细 胞 对 K5 2 U2 1细 胞 的 杀 伤 活 性 6、 5 两 两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0 ) 不 同 效 靶 比 之 间 .5 ; NK对 K 6 5 2细 胞 和 U2 1细 胞 杀 伤 率 的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5 ( O0 ) P< . 5 。表 明 NK 细 胞 对 两 种 细 胞 均 有 明 显 的 杀 伤 活 性 , 且 随着 效 靶 比 的 增 大 , 伤 活 性 不 断 升 高 。这 与 国 外 并 杀
性 密 切 相 关 以 NK 细 胞 杀 伤 作 用 的 敏 感 细 胞株 K 6 5 2作 阳
性对照 , 用 L 应 DH 细 胞 毒 释 放 法 检 测 不 同 效 靶 比 时 体 外 培
a y( T)i eurn l batmaJ .JN uo no,2 0 , p RI nrc re t i lso P] e ro el 0 5 go
3 2 N 细 胞 识 别 和 杀 伤 靶 细 胞 的 机 制 与 其 表 面 受体 的 特 . K
同种 异 体 NK 细 胞 在 体 外 对 神 经 胶 质 瘤 细 胞 有 杀 伤 作 用 , 杀 伤 活性 与神 经 胶 质 瘤 细 胞 表 面 NKG D 的表 达 率 有 其 2
关。 参 考 文 献
伤 活性 。
N 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 K
见 表 3 。
表 3 效靶 比 2 0:1时 阻 断 MI CA/ B和 ULB ~ 3分 子 P1
NK 细 胞 杀 伤 K52和 U2 1细 胞 的 情 况 ( 6 5 ± s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溶血磷脂酸变化及意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溶血磷脂酸变化及意义王幸;曹亚芹;谢全社;王建亭;史景柏【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08(011)00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溶血磷脂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及46例正常人的血清溶血磷脂酸水平.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的血清溶血磷脂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血清溶血磷脂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溶血磷脂酸增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检测其血清溶血磷脂酸水平可以作为该疾病的诊断、病情变化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总页数】3页(P30-32)【作者】王幸;曹亚芹;谢全社;王建亭;史景柏【作者单位】河南扶沟县人民医院内科,扶沟,461300;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30;河南扶沟县人民医院内科,扶沟,461300;河南扶沟县人民医院内科,扶沟,461300;河南扶沟县人民医院内科,扶沟,46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王幸;曹亚芹;苏怡凡;谢全社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变化及其意义 [J], 王幸;曹亚芹;谢全社;王建亭;史景柏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薛晶;崔建礼;张雨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意义 [J], 王秀华;高红富;陈学芝;李天月5.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张亮;赵仁亮;何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测定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意义
诊,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 95年第 四届全 国脑 血管 病会议 制订 的诊 断标准 , 龄 2 7 年 8~ 8岁 , 平均 5 . , 为首次发 病 ; 8 5岁 均 脑梗 死者 20例 ,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 1 1 ; 院就诊 时间为 3—4 h 平 0 例 入 8, 均 l. h 均 表现 为不 同程 度 神经 系统 症状 与体 征 ; 65 , 均正 规使 用 抗血小板药物及其它常规 治疗并 依病情 调整 方案 。对 照组来 源 于 20 0 6年 8月某单位 在职体 检职工 , 中男性 16例 , 其 0 女性 10 3
它 主要来源 于血小板 , 在血 栓形成 的早期 大量产 生 , 同时又 引起 血小板 的聚集并 进 一步 启动 血栓形 成 过程 J 。由于 血小板 堆 积形成 的白色血栓是 血栓形成 的早 期过程 , 继而发生纤维 蛋 白原 及红细胞堆积 形成 红色 血栓 ; 果体 内纤 溶 系统功 能正 常或 亢 如 进, 白色血栓或红 色血 栓就 可以 自行 溶解 , 这样 患者 的临床表 现 就可能是一过性 的, 即表现 为短暂性 脑缺血 发作 ; 如果体 内纤溶 系统功能低下或 已形成 的血栓较大而不 能溶解 , 那么就可能 导致
13 统 计 学 处 理 . 所 有 结 果输 入 S S 件 系统 进 行 分 析 , 均 P S软 以
数 ±标准差表示 ( ±s , ) P<00 .5为有 显著 性差 异 , 组问 比较 采
用 t 验。 检
2 结果
血栓形成而表现为各种 各样 的临床症状 及体征 J 。无 论是短 暂 性 脑缺血发作或脑 梗死其 早期 都存 在着 大量 的 L A释放 , P 因此 可以作 为体 内血栓形成启 动 的分 子标记 物而应 用于临床 _ 。由 】 J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溶血磷脂酸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溶血磷脂酸的临床研究陆景红;杨程;涂锋;陈建;云宗金;许辉;周颖;李宗友;王幼萌;许静;尚志红;王建华;汝宁;张艳【摘要】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和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酸性磷脂酸(acid phospholipids, AP)的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定磷方法测定LPA及AP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TIA组(30例)、脑梗死组(30例)、进展性脑梗死组(15例)和对照组(30例),对不同组血清LPA及AP水平进行比较,并将脑梗死(脑梗死组和进展性脑梗死组)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型3型,分析LPA及AP水平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结果 LPA水平在进展性脑梗死组最高(5.52±1.15)μmol/L, TIA组次之LPA(4.23±1.12)μmol/L,脑梗死组LPA水平较低(2.88±1.05)μmol/L,对照组最低LPA(1.22±0.67)μmol/L,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P进展性脑梗死组最高(6.14±2.10)μmol/L,脑梗死组次之(5.74±2.10)μmol/L,TIA组(3.20±1.96)μmol/L和对照组(2.24±1.06)μmol/L(P<0.05);脑梗死按神经功能缺损3型间LPA及AP水平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A是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可作为脑梗死的预警因子,尤其是进展性脑梗死的预警因子; LPA及AP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脑梗死诊断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0(031)009【总页数】4页(P1023-1026)【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溶血磷脂酸【作者】陆景红;杨程;涂锋;陈建;云宗金;许辉;周颖;李宗友;王幼萌;许静;尚志红;王建华;汝宁;张艳【作者单位】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和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指标——溶血磷脂酸
构最 简单 的甘 油磷脂 , 基本 分子 结构 为 l 油骨架 , s一 其 甘 其 n1
位为脂 酰链 , n 2位 为 1 s一 羟基 ( 血 由此 而得名 ) s一 溶 , n 3位为 1
磷 酸 基 团。L A极 性较 强 , 易溶 于水 , 与体 内多种 生物 学 P 较 参 作用 , 它是在 血 小板 激化 的过程 中释放 出来 的 [5 31 血磷 脂 -。溶
11 L A的 产 生 . P
的血 管收 缩物质 内皮素 ( T 1 的释 放 , E一 ) 因此 L A在 脑血管 痉 P
挛 中起 重要作用 。
、
近 2 来 , 血性 脑卒 中 的发病 率呈 逐 年上 升趋 势 。虽 0年 缺 然 溶栓疗 法对脑梗 死的治疗 比较有 效 , 但对 于治疗时 间窗 的要
求 过 于苛刻 严格 , 多数 患者 失去溶 栓 的最 佳时 期 , 大 而不 能应 用这 一方法 。此外 , 溶栓疗 法易导 致脑 出血 , 这一严 重的 、 可危
123 LA可启 动溶血 磷脂 酰胆 碱 乙酰 化 .. P 似 , 以它们 在功能上也 可能是类似 的 l 所 6 l 。
溶血 磷脂 酰 胆碱
是 血小板 活化 因子极为相 似的类 似物 , 两者分 子结构上 十分相
124 对 血 小 板 的 聚 集 作 用 LA比 血 栓 素 A TA .. P 2( X2)的作 用 更 强 主 要 是 因 为 血小 板 聚 集 形 成 白色血 栓是 血 栓 形 成 中的关 键 起始 步 骤 , 虽然 L A所引 起 的血 小板 分 泌并 不强 于 P TA , X 2 但实 际上 L A对血小板 的聚集作用更强 。 P 1 溶 血磷 脂酸在缺血性脑卒 中发生 中的其他作 用 . 3 131 LA与低 密度 脂 蛋 白( D ) 关 系 .. P LL 的
血浆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用, A 而 P是一种脑缺血的早期释放物 , 在缺血 2 4h内就产生 , 也是 一种脑缺 血的早 期标志物 。因此 , 检测 L A、 P对 缺血 P A 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观察有重要价值。
1 资料与方 法
11 临床资料 . 20 06年 1 1月至 20 07年 1 月在 我 院就 诊的 1
论
3 1 L A与缺血性脑 血管病 目前认 为 ,P . P L A可来源 于多 种 细胞 , 血液中的 L A主要来 源于激活 的血小板 , P 并引起血小板 聚集成为血液凝 固过程 中的早 期产 物 , 可 由成 纤维 细胞 和 也 血管平滑肌细胞 受刺 激后产生 』 。因此 , P L A在血栓 形成 早 期的反应 中起着重要 的调控作用 , 检测 L A有 可能预测 缺 故 P
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 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 指标 。
【 关键词 】 脑梗死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溶血磷脂酸 ; 总磷脂 【 中图分类号】 R73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5- 0 (08 0- 3- 23 34 20 )3 320 4 0 2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 括短暂性 脑缺血 发作 ( I ) TA 和脑 梗死( I ,I C ) TA是严重脑血管病 的先兆 , 是缺血 性脑卒 中最重
溶血磷脂酸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意义研究
溶血磷脂酸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意义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预警作用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设计: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者Ⅰ组;②急性脑梗死(ACI)者Ⅱ组;③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前期表现者Ⅲ组;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等相关危险因素而无前期表现者Ⅳ组。
分别检测LPA并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Ⅰ组20例,LPA异常9例;Ⅱ组167例,LPA正常组临床好转率(87.8%)高于LPA异常组(77.2%),LPA正常组临床加重率(4.55%)低于LPA异常组(11.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294例,LPA异常189例,经药物干预后发生脑卒中1例,对照组LPA异常164例,未经干预,发生脑卒中29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Ⅳ组121例,LPA异常79例,经干预后未发生脑卒中。
结论TIA病情的加重与LPA升高有关。
ACI病情变化与LPA呈明显的正相关。
LPA的预警作用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预警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资料表明,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年发病率约为250/10万,造成该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标记物的检测。
溶血磷脂酸(LPA)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笔者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本院符合以下条件者检测LPA并进行临床观察,旨在探讨:①LPA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警作用的可行性;②LPA值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情变化的平行关系;③LPA对TIA和ACI治疗的指导作用,并总结初步有效的药物干预方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所有检测对象均为我院就诊患者,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确立为研究对象并分组:①明确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者,Ⅰ组;②急性脑梗死(ACI)者,Ⅱ组;③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前期表现者,Ⅲ组;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等相关危险因素,而无缺血性脑血管病前期表现者,Ⅳ组。
溶血磷脂酸及酸性磷脂在脑血管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溶血磷脂酸及酸性磷脂在脑血管病中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溶血磷脂酸(lyso 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细胞间磷脂信使,主要产生于血栓形成过程中被激活的血小板,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
LPA在血栓形成早期的连锁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酸性磷脂(AP)是一种脑缺血的早期释放物,在缺血24 h内就产生,也是一种脑缺血的早期标志物。
因此研究LPA及AP致脑血管病的机制、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改善LPA和AP的水平对疾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酸性磷脂;脑血管病;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 phosphatidic acid,LPA)在动脉粥样硬化(AS)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它与血小板活化、轻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产生、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炎症细胞的活化和浸润、炎症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氧化应激、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活化、细胞的增生和凋亡调节、AS斑块破裂和栓子形成等事件紧密相关,决定了它在AS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和枢纽作用[1]。
酸性磷脂(AP)是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磷脂,在脑缺血后24 h内产生,亦可以作为脑缺血标志物,是由于缺血后氧自由基升高、释放,使得磷脂酶活性增高,导致AP升高,AP增高表明患者当前可能有供血不全,即供血不全导致活性氧水平增加。
因此LPA和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有重要的作用,是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预警分子。
1LP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1.1LPA与动脉粥样硬化Berg等[2]发现,血清中LPA含量增高是AS的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在AS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内皮细胞表达多种LPA受体,存在于血细胞和轻度氧化LDL中的LPA可通过活化Rho和Rho激酶信号途径诱导肌动蛋白应力纤维形成,内皮细胞收缩和细胞间隙形成等作用,使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破坏[3]。
溶血磷脂酸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病因学中的作用
#专家论谈#溶血磷脂酸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病因学中的作用伍期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34)关键词:磷脂酶A 类;脑梗塞;冠状动脉疾病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26(2003)02-0077-03溶血磷脂(lysophospholipid,LPL)要的是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和神经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 -phosphate,S1P)。
它们在空间结构上相似,生物学功能既有相同处,溶血磷脂酸有3种受体,S1P 有5表明:溶血磷脂酸是一种多功能的/磷脂信使0究者的重视,是因为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它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多种重大的疾病中,特别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中,酸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诊断学方面,血磷脂酸的释放特点,它有可能作为一个分子标记物,化,预警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另一个是病理机制方面,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1 溶血磷脂酸生成的特性1.1 溶血磷脂酸在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释放 在正常人的血浆中,脂酸水平很低,甚至检测不到。
但在血清中浓度可以达到5~20L mol P L 因为血清是经过凝血、血块退缩后生成的。
在凝血过程中,活化产生溶血磷脂酸。
释放到血清中,也表明,血小板在活化后产生溶血磷脂酸。
在109血小板中加入3U 酶,可产生大量的溶血磷脂酸。
在血小板被激活产生溶血磷脂酸的过程中,磷脂酶A2参加,也有磷脂酶D 等其他磷脂酶的参与。
产生的过程大概是:小板在受到刺激后,相关的磷脂酶活性增高,迅速产生大量的溶血磷脂酸。
1.2 所谓溶血磷脂酸的/预警0示。
它与一般的危险因子不同之处在于: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增高,就提示体内血小板可能处于活化状态,有形成血小板血栓(包括微血栓)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给预患者警示,合适的。
笔者提出LPL 的预警作用的时间与国外大致相同。
本实验室在1998始研究溶血磷脂酸,到1999年研究工作大致形成了较清晰的概念。
溶血磷脂酸在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 ] G nae reia L,Sae M ede c e 1C rba 3 o zlzTorc l J ls tn r L, n lwi J, t . ee rl x a bo df w n otTI ersin Acals S [ ] Nerl lo l ad p r o A d pes tsuo E P J . uo o
L A 水 平 明 显 高 于 其他 病 因 眩 晕组 及 健 康 对 照组 , 异 有 非 常 显 著 意 义 ( < O0 ) P 差 P . 1 。脑 梗 死 2 发 病 4 时 血浆 L A水 平 与健 康 组 周 P 对 照组 比较 均 无 显 著 意 义 ( 0 0 )但 发 病 2 时脑 梗 死 试 验 组 L A水 平 较 脑 梗 死 对 照 组 下 降 更 明显 , 异 有 非 常 显 著 意 义 ( P> . 5 , 周 P 差 P < O0 ) . 1 。结 论 血 浆 L A水 平 是 后 循 环 缺 血所 致 眩 晕敏 感 指 标 , 作 为 眩 晕 患 者 病 因 筛 查 常 规 检 查 项 目 , 为 临 床 应 用 抗 血 小 P 可 并
HT 的再摄 取作 用 , 高 了突 触 间 隙 中单 胺 类 递 质 的 提 含 量 。黛力 新 的药 理 作 用 是 两 种 成 分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要 表 现 在 其 可 提 高 突 触 间 隙 多 巴胺 、 主 NE及 5 一 HT等 多种 神经 递质 的含 量 , 整 中枢 神经 系 统功 能 , 调
Psq itce ie ,1 9 iua rineAf s 9 5,2 ( ) : 2 0- 11 ) 收 0 71-4
溶血磷脂酸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探讨
溶血磷脂酸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探讨章健;黄晓峰;刘页玲;罗江洪;刘南海;田克瑶;朱苏兰;黄旭华;马华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其中之一项或多项的体检者200名,检测其血压、血糖、血脂、血浆LPA含量.随访观察6个月,每月测定血浆LPA、血糖、血脂各一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记录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服药情况及治疗效果.以血浆LPA含量2.20 μmol·L-1为正常值的上限,分为LPA升高组与LPA正常组两组,以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要终点事件,以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其它急性血栓性疾病为次要终点事件.以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组,比较两组间血浆LPA含量及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结果: LPA升高组发生主、次要终点事件均高于LP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LPA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均高于LPA正常组,HDL低于LP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点事件发生组事件发生前LPA值明显高于无终点事件发生组,其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均显著高于无终点事件发生组,HDL低于无终点事件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压、血糖、血脂等卒中危险因素控制不良时,血浆LPA含量升高.血浆LPA含量越高提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他急性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越大.健康体检时检测血浆LPA含量有助于积极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value of lysophosphatidic acid(LPA)in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Methods: Totally 200 cases of patients over 50 years old were randomly selected, who had a disease with one or more symptoms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lipidemia.The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plasma LPA level of the patients 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 each month, lasting for 6 months.According to the normalcut-off value of plasma LPA 2.20 μmol·L-1,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LPA increased group and the LPA normal group.Occurr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as regarded as primary endpoint event and occurrenc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r other acute thrombotic diseases as secondary endpoint events.The plasma LPA,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the occurrence of endpoint events.Results: A higher incidence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ndpoint events was observed in LPA increased group(P<0.01), and LPA valu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TC, TG, LDL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LPA normal group, HDL was lower,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The content of plasma LPA before endpoint event occurre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ne endpoint event group, and LPA valu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TC, TG, LDL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e endpoint event group, HDL was lower,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Conclusion: Poor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other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can lead to the increasing of plasma LPA level.The higher is the plasma LPA level, the higher is the risk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other acute thrombotic diseases.To detect LPA level in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is helpful to treat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7)001【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溶血磷脂素类;脑梗死,急性;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作者】章健;黄晓峰;刘页玲;罗江洪;刘南海;田克瑶;朱苏兰;黄旭华;马华谋【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信丰 341600;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信丰 3416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都希望能够通过健康体检达到尽早预防疾病的目标。
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刘南海;朱祖余;曾繁银;黄晓峰;邱芳【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04(019)017【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仅于3天内发作者为TIA1组)]患者、9例反复TIA发作 (首次TIA发作3天后仍有发作者为TIA2组)患者,在发病3天内、2周、4周时定磷法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测定6例反复TIA发作患者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浆LPA水平,并与5例未抗血小板治疗者(对照组)作对照.结果①脑梗死组在发病3天内、2周时,TIA1组发病3天内及TIA2组发病3天内、2周、4周时血浆LPA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反复TIA发作患者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血浆LPA水平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LPA水平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PA可作为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指标;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当血浆LPA水平升高时,应积极抗血小板等治疗,LPA可作为疗效指标之一.【总页数】3页(P979-981)【作者】刘南海;朱祖余;曾繁银;黄晓峰;邱芳【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溶血磷脂酸测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治价值的研究 [J], 邓建中;齐进兴;陈品2.血浆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J], 黄荣宁;李文华;谭晓明;周祖文3.溶血磷脂酸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对疗效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J], 姚存姗;孟晓落;伍期专4.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J], 刘华;苏志强5.溶血磷脂酸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施保华;杜伟鹏;褚娜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溶血磷脂酸与短暂性脑缺血及中药的调节作用
溶血磷脂酸与短暂性脑缺血及中药的调节作用张小磊;万昀;苗明三【期刊名称】《中医学报》【年(卷),期】2010(25)1【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及中药的调节作用。
方法:分析LPA在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中的作用,LPA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血浆LPA水平在TIA临床中的意义,及中药对LPA的调节作用。
结果:LPA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可激发急性血栓形成时血小板的应答机制,TIA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明显升高,活血化瘀中药可降低TIA患者血浆LPA水平。
结论:LPA作为TIA预警因子,在TIA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中药通过干预LPA而防治TIA是新的思路。
【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溶血磷脂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药调节【作者】张小磊;万昀;苗明三【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743.31【相关文献】1.养血清脑颗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 [J], 楼小亮;詹细平;李晓萍;范华;谭建萍;陈南星;周征成;李欣弘;扬宏武2.步长脑心通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对D-二聚体和血清溶血磷脂酸影响研究 [J], 陈旭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3评分结合溶血磷脂酸的相关研究 [J], 崔永健;王晓莉;韩敬哲;魏琰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 [J], 鞠卫萍;周建华;郑福浩;吴喜娟;苘红好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溶血磷脂酸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研究[J], 张文芳;张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溶血磷脂酸检测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溶血磷脂酸检测
李玉山
【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
【年(卷),期】2005(26)2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的检测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方法对 436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不同时间进行LPA、AP检测,同时检测 TG、TC及测量血压。
研究 LPA、AP浓度的增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高血压、高血脂对 LPA、AP检测的影响。
结果脑梗死和暂时性脑缺血患者在发病24h、48h、72h之内LPA、AP均高于正常,7d后 LPA开始逐渐降低恢复正常,而 AP一直高于正常,LPA、AP的升高或降低与高血压、高血脂和头颅CT是否有病灶无明显因果关系。
结论LPA、AP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具有预警作用,是一个敏感的反应有无缺血性脑损害指标。
【总页数】2页(P27-28)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溶血磷脂酸;应用价值
【作者】李玉山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检测临床意义研究 [J], 于金三
2.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检测临床意义研究 [J], 于金三
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检测的临床研究 [J], 张建斌;李晓慧;张丽玲;吴丽丽
4.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检测临床意义研究 [J], 苑振新
5.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检测研究 [J], 桑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 2组患者T ESS评分比较( x s)组 别n2 周4 周6 周黛力新组 427 9 3 29 6 4 08 1 3 3阿米替林组4013 4 5 015 8 4 815 0 6 5 t5 966 376 10P<0 01<0 01<0 013 讨论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在缺血性卒中2周内伴有抑郁多达50%且其中不少为重度抑郁。
PSD 的发生机制可能有以下两种:(1)原发性内源性学说[2,3]:认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大脑损害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
病变损害去甲肾上腺素(NE)能及5-羟色胺(5-H T)能神经元及其传导通路,致使NE 及5-H T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
(2)反应性机制学说,即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脑卒中后的生理及心理平衡失调而致反应性抑郁状态。
黛力新为复方制剂,每片含有氟哌噻吨0 5mg 和美利曲辛10m g。
氟哌噻吨是多巴胺受体拮抗药,大剂量氟哌噻吨主要拮抗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降低多巴胺能活性;小剂量氟哌噻吨的作用却与之不同,它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多巴胺自身调节受体(D2受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多巴胺的含量增加。
美利曲辛可以抑制突触前膜对N E及5-H T的再摄取作用,提高了突触间隙中单胺类递质的含量。
黛力新的药理作用是两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其可提高突触间隙多巴胺、NE及5-H T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治疗PSD。
在不良反应方面二者可产生相互拮抗的效应,使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既往的抗抑郁治疗通常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但脑卒中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前列腺肥大等躯体情况,而且常服用降血压、利尿药等多种药物,加之脑卒中所致脑损害使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药物相互作用小的抗抑郁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黛力新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服用方便,依从性高,是治疗PSD的安全、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1] Galla Pos tstroke depres sion[J] H osp M ed,2001,62:268-273[2] Vogel CH Assessm ent and app roach to treatment in poststrokedepres sion[J] J Am Acad Nu rse Pract,1995,7(10):493-497 [3] Gonz alez Torr ecillas JL,Stan er L,M en dlew icx J,et al Cereb ralblood flow and port TIA depression Actaslu so ESP[J] Neur olPs iquiatrciene Afines,1995,23(2):52-57(收稿2007-11-14)溶血磷脂酸在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吴小炼 吴 潇浙江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桐乡 314500摘要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 P A)在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对103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 128例其他病因眩晕患者,5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浆LP A测定。
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分为脑梗死组、短暂脑缺血发作组(T IA组)。
脑梗死组随机分为脑梗死试验组、脑梗死对照组。
脑梗死试验组加用氯吡格雷0 75g qd。
结果 脑梗死组、T IA组发病3d内血浆LP 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眩晕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
脑梗死2组发病4周时血浆L P 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 05),但发病2周时脑梗死试验组L PA水平较脑梗死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1)。
结论 血浆L PA水平是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敏感指标,可作为眩晕患者病因筛查常规检查项目,并为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后循环缺血;眩晕;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441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5110(2008)02-0117-02眩晕是多个病因引起的常见临床表现,后循环缺血不是引起眩晕最常见病因,但延误诊断可发生严重后果。
而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少特异性, CT常因骨伪影干扰价值不大,M RI价格昂贵,尚难普及,后循环缺血确诊率很低[1]。
眩晕是后循环缺血主要表现,所以在眩晕患者中常规筛查对早期诊断后循环缺血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通过测定眩晕患者溶血磷脂酸(LPA)水平,以探讨其在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我院2004-04~2007-04住院及门诊眩晕患者,病程3d以内,排除炎症、肿瘤、急性心肌梗死及近期心绞痛发作者。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MR、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后循环缺血组,其他病因眩晕组。
后循环缺血组又分为后循环脑梗死组、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组。
后循环脑梗死组(脑梗死组)随机分为脑梗死试验组、脑梗死对照组。
脑梗死试验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4~75岁,平均(65 13 5 60)岁,治疗使用血栓通+氯吡格雷0 75g qd。
脑梗死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1~73岁,平均(63 09 5 31)岁,治疗仅血栓通。
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组(T IA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8~69岁,平均(58 38 6 24)岁。
其他病因眩晕组128例,男57例,女71例,年龄32~65岁,平均(54 12 6 17)岁。
健康对照组50例来自在本院体检正常人,男25例,女25例,年龄28~ 70岁,平均(53 61 7 11)岁。
1 2 方法1 2 1 标本采集:后循环缺血组、其他病因眩晕组患者,分别于发病3d内、2周、4周采集静脉血,健康对照组于体检时取静脉血。
1 2 2 LPA测定方法:试剂购自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
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ml置抗凝管中,离心取上清液,抽提磷脂成分,过滤浓缩分离,加入显色剂,于90 水浴放置5m in,然后于室温下放置35min后比色测定。
1 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 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定量资料数据用( x 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2 结果脑梗死组、TIA组发病3d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其他病因眩晕组血浆LPA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脑梗死2组发病4周时血浆LPA 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发病2周时脑梗死试验组LPA水平较脑梗死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见表1。
表1 各组L P A水平比较( x s, mo l/L)组别n发病3d内发病2周发病4周脑梗死试验组236 14 2 35*2 37 0 89 2 07 0 96脑梗死对照组206 27 2 65*5 73 1 68*2 23 0 86 T IA组606 50 2 07*2 46 0 792 28 0 74其他病因眩晕组1282 69 1 132 55 1 032 45 1 15健康对照组502 53 0 98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 01),与脑梗死对照组比较, (P<0 01)3 讨论LPA主要来自血小板和卵巢,正常人血小板血浆中LPA浓度很低,甚至检测不到,但在血清中其浓度可达5~20 mol/L,这是因为血清是经过凝血,血块退缩后生成的,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被凝血酶活化产生LPA并释放到血清中,从而导致血清LPA水平大幅增高。
因此血浆中LPA水平明显增高时则标志血小板已经被活化,凝血过程开始启动,有进一步形成血栓危险,是血栓形成的一个预警分子[2]。
血栓形成所产生LPA反过来促进血小板聚集[3]。
所以控制血浆中LPA含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病3d内后循环缺血组血浆LPA水平较其他病因眩晕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脑梗死发病4周时血浆LPA水平2组均降至正常水平,但氯吡格雷可使血浆LPA水平在发病2周时降至正常水平,与脑梗死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血浆LPA水平是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敏感指标,可作为眩晕患者病因筛查常规检查项目。
血浆LPA水平增高眩晕患者及时完成MR、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以免造成后循环缺血漏诊。
本研究中有2例后循环脑梗死病人,血浆LPA水平增高,但发病>6h检查M RI未见异常,直至第3d再次复查时才显示病灶。
MRI超过常规时间才显示病灶可能与小脑、脑干对缺血耐受性较好,发生梗死后显示缺血病灶时间要较大脑半球延迟。
血浆LPA测定为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结束了盲目用药状态。
氯吡格雷能快速、有效降低度血浆LPA水平,值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 曹勇军,刘春风 后循环缺血[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73-775.[2] 贺歆彦 溶血磷脂酸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13(1):63-64.[3] M oolenaar W H Lys ophosphatidic acid a m ultifunctional phosp-h oipid m ess enger[J] J Biol chem,1995,270(22):12949-12952.(收稿200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