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教案9

合集下载

《巍巍中山陵》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先烈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山陵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中山陵的建筑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1)让学生浏览教材,找出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讲解与分析(1)教师讲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强调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分析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如陵墓的布局、雕刻艺术等。

(3)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中山陵,如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民族精神等。

4.案例分析(1)展示中山陵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建筑之美。

(2)引导学生分析中山陵的建筑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的关系。

5.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山陵的文化价值。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后作业2.调查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讲解分析、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尊敬先烈。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关于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中山陵在设计上有哪些独特的建筑特色吗?学生1:老师,中山陵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风格。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2)以实地考察为手段,培养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引导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当下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及建筑风格;(2)中山陵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中山陵建筑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2)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和欣赏中山陵的建筑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2)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建筑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2)引导学生欣赏中山陵的建筑美。

4. 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中山陵,增强直观感受;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及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实地考察: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中山陵的图片及建筑细节图片;2. 文字资料:关于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的介绍性文章;3. 实地考察:安排实地参观中山陵的机会。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教师提前准备图片素材和文字资料;(2)安排实地考察的时间和地点。

2. 教学阶段:(1)导入新课,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建筑特点;(2)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4)教师详细讲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5)引导学生欣赏中山陵的建筑美。

3. 实地考察阶段:(1)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中山陵,增强直观感受;(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2)学生展示自己的考察心得,交流感悟。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教案: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中山陵的壮丽和历史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详细信息。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中山陵的感受和认识。

5.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中山陵的历史文化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中山陵的建筑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布局、建筑风格等。

2.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山陵的建筑艺术。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布局、建筑风格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中山陵建筑艺术的感受和认识。

5.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中山陵的建筑艺术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第三章:中山陵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如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中山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如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中山陵的背景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掌握中山陵的建筑背景和历史意义。

1.2 教学内容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介绍中山陵的建筑背景中山陵的历史意义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中山陵的建筑背景。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山陵的了解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中山陵的建筑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

掌握中山陵的主要建筑和布局。

2.2 教学内容中山陵的建筑特点中山陵的设计理念中山陵的主要建筑和布局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中山陵的主要建筑和布局。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山陵建筑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2.4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章:中山陵的文化价值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山陵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掌握中山陵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3.2 教学内容中山陵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中山陵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中山陵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中山陵的文化价值。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山陵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感受。

3.4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章:中山陵的保护与传承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山陵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掌握中山陵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意义。

4.2 教学内容中山陵的保护工作中山陵的传承意义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中山陵的保护工作和传承意义。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了解中山陵的保护措施。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山陵保护与传承的理解和感受。

4.4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中山陵的教育意义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山陵的教育意义。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学重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教学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和布局,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

122 教学难点理解中山陵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精神价值。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中山陵的相关知识,包括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等。

1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中山陵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133 阅读分析法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分析其中的关键信息和表达方式。

14 教学资源141 教材文本《巍巍中山陵》的课文内容。

142 多媒体资料中山陵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143 相关文献有关中山陵的历史研究、文化解读等文献资料。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中山陵的图片或讲述孙中山的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5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中山陵的概况。

153 精读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深入探讨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布局等。

15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山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

155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重点知识。

15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公开课《巍巍中山陵》教案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公开课《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学目标1. 把握中山陵的建筑特征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 学习文章是如何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洁、生动。

教学重点把握中山陵的建筑特征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洁、生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把握中山陵的建筑特征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 学习文章是如何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教学重点把握中山陵的建筑特征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流程:一、走近孙中山⒈板书课题⒉检查字词⒊你所了解的孙中山二、走近巍巍中山陵⒈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逝世。

有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根据胡汉民的说法,孙中山还曾说过“他日我辞世后,愿向国民在此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病危之时又对汪精卫等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

”从未有过厚葬要求。

⒉国民政府葬事筹备处从选址到花费,在四年多时间里,花费白银100多万两(仅美国造的铜棺就达1.5万两),占地6500多亩,折合大洋400多万。

有人认为:经济萧条,此项花费实属惊人,劳民伤财;有人认为,陵墓修得雄伟宏大才能彰显孙中山先生不朽的功绩。

三、走进巍巍中山陵⒈对话葬事筹备处:⑴中山陵为何会选址南京钟山?这是孙中山的遗愿(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感)①正是钟山的这些地理和人文环境,才使孙中山选择这里;②用钟山雄伟的壮观的气势来衬托中山陵的“巍巍”。

⑵中山陵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会选择吕彦直的方案的?密封评议,竞争入选。

注重和谐协调;弘扬民族文化;追求形神兼备。

⑶吕彦直的设计占尽优势,可见设计方案的竞争非常激烈,而设计方案的实施又是如何呢?(“陵园工程…余万元”;列数字;列举说明中山陵从动工到竣工耗时之久、占地面积之大、使用经费之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山陵建筑的“巍巍”以及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中山陵的历史背 景和建筑特点。
掌握中山陵的地理环 境和周边景观。
了解中山陵在中国近 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和意义。
05
作业布置
作业一: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总结
总结词
总结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包括外观、内部结构、装饰等方面。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总结出其外观、内部 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特色,并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总结。
作业二: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分析
总结词
分析中山陵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和 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我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 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我注重因材 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 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师自我评估
总结词
教学相长、持续改进
详细描述
在完成《巍巍中山陵》的课堂教学后,我进 行了自我评估,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我认为自己在引导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课堂节奏的把握 和教学难度的层次上还有待提高。未来,我 将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
重点2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点。中山陵的建筑风格独特, 设计精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
重点3
中山陵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中山陵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见证,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文化意义和价值是 本课的重点之一。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爱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山陵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中山陵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

2. 教学难点:中山陵建筑艺术风格的分析和解读。

培养学生对中山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环境布局。

学生分享对中山陵的了解和印象。

2. 教学新课:教师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3.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山陵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关注学生对中山陵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爱护意识。

2. 作业评价: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绘画作业,让学生表达对中山陵的感悟和认识。

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资源: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包括建筑外观、环境布局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图片。

2. 视频资源:播放关于中山陵的纪录片或介绍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山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关于中山陵的资料,包括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2)学会欣赏和评价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中山陵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三、教学难点1. 中山陵建筑风格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山陵的相关图片、资料和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对中山陵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欣赏评价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中山陵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中山陵的美。

5.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对中山陵的认识,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出中山陵的画面。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山陵的历史文化价值。

7. 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成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感受。

2. 开展历史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教案:《巍巍中山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巍巍中山陵》。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中山陵的雄伟建筑和悠久历史。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培养对祖国名胜古迹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名胜古迹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引入:展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猜猜这是哪个地方。

教师简介:中山陵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的紫金山南麓。

它是一座雄伟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中山陵的课文。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精讲点拨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中山陵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中山陵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课题:巍巍中山陵1. 建筑特点:雄伟壮观、设计独特2. 历史背景: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一生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查找有关中山陵的资料,了解中山陵的更多历史背景。

2.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中山陵”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对中山陵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建筑的尊重之情。

教学重点:1. 中山陵的基本信息。

2. 中山陵的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山陵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向学生介绍中山陵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等。

2.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3. 引导学生思考中山陵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中山陵的建筑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历史建筑的尊重之情。

1. 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2. 中山陵建筑艺术的价值。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山陵的建筑艺术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山陵建筑特点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牌坊、祭堂、墓室等。

2. 引导学生分析中山陵建筑风格的艺术价值,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对称与和谐等。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山陵建筑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中山陵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1. 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贡献。

2. 中山陵建设的历史背景。

1.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贡献。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山陵历史背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文献资料。

教学过程:1. 向学生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如辛亥革命、民主思想等。

2. 通过展示图片和文献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山陵建设的历史背景。

3. 引导学生思考中山陵对于孙中山先生的意义,以及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巍巍中山陵》课堂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课堂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课堂教案设计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及其意义。

2.掌握中山陵的形象表现和写作方法。

3.学会欣赏中山陵艺术形象,提高审美素养。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及其意义。

2.沉浸式体验中山陵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中山陵艺术形象的表现和写作方法。

4.学生表达中山陵的个人感受和体会。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在黑板上写下“巍巍中山陵”,让学生猜测此处是什么,并谈论一下此处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

2.教学活动活动一:中山陵文化内涵的解读让学生感受中山陵的巨大气魄和庄严肃穆的气息,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和意义,通过一系列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山陵建筑、雕塑、博物馆等具体情况,让学生对中山陵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二:中山陵艺术形象的表现和写作方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中山陵诗歌、散文及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山陵艺术形象的表现和写作方法,并给学生一个自由创作的时间,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中山陵形象。

活动三:学生表达中山陵个人感受和体会学生在学习了一系列中山陵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后,可以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表达,例如绘画、演讲、视频等。

3.小结与评价在本节课的询问学生对于此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并分享学生表达的中山陵个人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1.课堂导入:在黑板上写下“巍巍中山陵”让学生猜测,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猜测能力。

2.教学内容:黑板、图片与视频介绍、小组讨论、自由创作、演讲、绘画、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式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小结与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程的认识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教学评价本教案针对中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进行了综合性的培养。

通过本课的实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山陵,对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及其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对中山陵艺术形象的表现和写作方法有了很好的启发。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中山陵的壮观景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1. 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中山陵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三、教学难点:1. 中山陵建筑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2. 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3. 合作探讨: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欣赏评价:学生欣赏中山陵的图片和视频,提高审美情趣。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2. 搜集更多关于中山陵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比较法:引导学生将中山陵与其他文化遗址进行比较,加深对中山陵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中山陵的相关课件,展示中山陵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教材:准备七年级下册的《巍巍中山陵》课文。

3. 参考资料:搜集关于中山陵的历史、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资料。

4.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

(2)运用比较分析法,使学生认识中山陵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中山陵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与中山陵相关的图片、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了解中山陵的背景知识。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建筑特点。

(2)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中山陵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如布局、结构、装饰等。

(2)分析中山陵的艺术价值,如雕塑、绘画、建筑风格等。

4. 案例分析(1)对比分析中山陵与其他古建筑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山陵的独特性。

(2)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山陵在我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中山陵建筑布局图。

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中山陵的了解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比较中山陵与其他著名陵墓的异同,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

(2)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中山陵在陵墓建筑中的独特风格和意义。

2. 文化传承(1)引导学生探讨中山陵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尊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尊重。

2. 教学难点:中山陵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的解读。

学生对保护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山陵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简要介绍中山陵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关于中山陵保护与修复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意义。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深入了解中山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度和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表现。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关注彼此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4、感受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和空间顺序。

(2)品味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难点理解中山陵的建筑设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中山陵的视频或展示几张中山陵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巍巍中山陵》这篇课文,领略中山陵的雄伟壮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山陵的哪些方面?(三)精读课文,分析建筑特征和空间顺序1、分组讨论:中山陵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中山陵的?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中山陵的总体特征是“巍巍”,即高大雄伟。

文章是按照由南往北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依次介绍了中山陵的入口、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3、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中山陵各个部分建筑特征的语句,进行分析和品味。

(四)品味语言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

2、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体会。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文中准确、生动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五)探究内涵1、思考:中山陵的建筑设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它体现了孙中山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3、明确:中山陵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精神,如博爱、民主、平等。

(六)拓展延伸1、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山陵的建筑布局和设计特色。

难点:理解中山陵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4、教学资源教材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网络资源5、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课堂讨论总结归纳作业布置6、教学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中山陵的特点。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和总结中山陵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山陵这一伟大的建筑工程,激发学生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深入分析中山陵的建筑布局和设计特色,包括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筑的位置、形状、结构和装饰。

让学生理解这些建筑元素如何共同构成了一个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整体。

12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山陵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

中山陵不仅是一座陵墓,更是孙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要引导学生从建筑的表象深入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中山陵的相关知识,包括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2巍巍中山陵》word教案 (9)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2巍巍中山陵》word教案 (9)

巍巍中山陵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2.学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朗读讨论点评归结讲练结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3、了解课文介绍说明中山陵的总体思路,感受中山陵园的“巍巍”气势,产生对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朗读讨论点评归结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切合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导入。

穿插孙中山介绍、中山陵设计者介绍,中山景点图片展示二、出示教学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明确: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1、读准字音叱咤风云chì zhà南麓lù断垣颓壁 yuán 突兀 wù丘岗坡陀tuó草莽mǎng山巅 diān 巉岩chán嵯峨 cuō淳朴chún奠基 diàn 深邃suì灵柩 jiù枝繁叶茂莽苍mǎng 庄严肃穆竣工jùn 牌坊fāng琉璃liúlí镌刻juān龟趺fú晨烟夕雾嵌qiàn 隐约参错cēn cuò栩栩如生xǔ瞻仰zhān穹隆qióng lóng2、学习说明文“十五字”法: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通过预习,你能在文中为十五字找到相应的答案吗?明对象⏹--------中山陵⏹抓特征⏹--------巍巍(高大)⏹理顺序⏹--------空间顺序⏹找方法⏹-------列数字等⏹品语言⏹-------准确、生动3、巍巍:形容高大。

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2.学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重难点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征,有重点地说明事物,揣摩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领会的写作思路。

以上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的笔墨,去瞻仰一下中山陵。

(板书课题。

)2.介绍。

刘叙杰,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

二、自主学习师:本文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

朗读或男女生分角色读。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4.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5.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6.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7.文章第7—1l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O.25
课题:巍巍中山陵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的结构。

二、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对于孙中山这样举世景仰的伟大的革命家,他逝世后,如果请你设计他的陵墓,你认为,将他葬于什么样的地方,建造怎样的陵墓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发言、交流)
(出示一组紫金山、中山陵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目标展示】
1.学习本文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的说明结构。

2.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学习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新知研习】
(一)释题:
巍巍,高大的样子。

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这两个字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二)阅读探究
(1)钟山的地形、环境能烘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吗?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

(主要见课文第二节)
明确: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

(2)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联系《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课)
明确: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

“密封评议的方式”,避免了后门、人情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如下特点: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注重和谐协调),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弘扬民族精神),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追求形神兼备)。

(3)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明确:中山陵的设计将三区名胜连为一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值得称道”。

陵园大道及周围栽种的树木浓翠蔽日,莽苍深邃,象征了孙中山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不朽业绩,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之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4)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

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归纳总结】
全文无论是在陵墓的选址还是其竞选的方式,都突出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而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

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巩固拓展】
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二
【预习指导】
假如让你当中山陵的讲解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这幅图解说清楚。

四、板书设计
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
钟山的地形、环境
巍巍陵园的设计方案
中山陵的总体设计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O.26
课题:巍巍中山陵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主体部分对大平台、祭堂、墓室的说明。

二、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学生出示所画示意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2.假如让你当中山陵的讲解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这幅图解说清楚。

【目标展示】
1.学习本文按时间先后及空间位置的变化来介绍对象的方法。

2.了解主体部分对大平台、祭堂、墓室的说明。

3.体会文中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新知研习】
(一)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
明确: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
(二)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中山陵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人民对中山先生的怀念及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的?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
明确:文章运用数字介绍了陵门、祭堂、墓室的高度和深度,石阶的级数,具体说明了建筑的高大宏伟。

你认为有哪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
墓室入口明间的檐下:中山先生手书“博爱”
陵门:“天下为公”
祭堂:遗着《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山先生遗像
墓室:中山先生卧像
(三)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明确: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中山陵的。

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四)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简明。

表现在大量运用确凿的数字进行说明;充分运用限制词、修饰语。

本文虽然是一篇介绍中山陵的说明文,但是语言生动优美,请你找出这样的句子,朗读它,并在句子旁写好批注。

如描写平台所见景象时,运用描写性语言和比喻、对偶等修辞,用语生动,蕴含深情,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

【归纳总结】
文章运用描写性语言和比喻、对偶等修辞,用语生动,蕴含深情,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

【巩固拓展】
介绍中山陵,作者采用了()
A.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

B.以作者的行踪为主的空间顺序。

C.以建筑先后的时间顺序。

D.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

5.文章开头介绍中山陵的地理环境是为了()
A.说明孙中山独具慧眼。

B.说明此地确是罕见的风水宝地,最宜于安葬伟大人物。

C.渲染气氛,说明中山陵环境与陵园表现的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和谐一致。

D.具体表现祖国山河多姿多彩,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预习指导】
预习《凡尔赛宫》,说说你所知道的凡尔赛宫。

四、板书设计
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
南北中轴对称,三处风景区联为一体
总体特点: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
总体介绍:
总平面布局:南:石牌坊、墓道
北:陵门、墓室
依次介绍:南石牌坊、墓道、守陵卫士驻所、陵门
石阶、碑亭
平台、石阶、祭殿

祭堂
墓室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