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7—乘法运算定律(有答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含答案)

×25。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
第 3 课时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一、填一填。 125×48
=125×( × = = =
125×48
) =125×( + ) = = =
320÷5÷8=320÷(
)
720÷(72×5)=720÷
二、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或除法运算性质?选一选,填一填。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得出:○=120;□=○÷2,□=60。
第 4 课时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一、> = < > =
二、1.B 2.B 3.A
三、2277 2550 35 6 8900 6400
四、230×85+270×85=42500(元)
五、1100÷44=25(元)
六、39×23+23×21=1380(m2)
七、1111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一课一练试题
第 1 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1)
一、先计算,再填空。
1.30×14=
14×30=
30×14 14×30
2.(80×2)×5=
80×(2×5)=
(80×2)×5 80×(2×5)
二、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在 算定律。
1.28×33=33×
(
五、(易错题)乐乐家住在 16 层,距地面 45m,她每天要乘电梯上下两个来回,她一个 星期(5 天)乘电梯上下多少米?
六、要使下面算式中 5 个数的积的末尾有 6 个 0, 里最小可以填几? 8×10×5×25×
第 2 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2) 一、(新知导练)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5+65)×13 35×13+65×13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乘法运算定律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乘法运算定律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乘法运算定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12×(+ )=12×+12×=3+4=7,这是根据()计算的.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结合律2.54×42=(54÷6)×_____,横线上填()A. 42÷6B. 42×6C. 54÷63.7.8×101=7.8×100+7.8×1运用的是乘法()A. 结合律B. 分配律C. 交换律 D. 结合率和交换律4.12×(+ )=3+4,这是根据()计算的.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结合律 D. 加法结合律5.(ab)c=a(bc)表示()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结合律 D. 加法交换律6.简便计算25×28=()A. 25×20×8B. 25×20+8C. 25×4×77.在算101×99时,小明是这样算的:101×100﹣101×1=….他是运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8.125×97×8=97×(8×125)依据的是乘法的()A. 交换律B. 结合律C. 分配律 D. 交换律和结合律9.101×25的简便算法是()A. 100×25+1B. 100×25+100C. 100×25+2510.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的是()A. 64×101B. 125×66×8C. 352×5×211.(x+y)+z=x+(y+z),这道算式运用()A. 加法结合律B. 加法交换律C. 乘法交换律12.(a+b)+c=a+(b+c)运用了加法的()A. 结合律B. 分配律C. 交换律和结合律13.125×7×8=7×(125×8)这是运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4.(125+a)×8=1000+8a应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结合律 D. 加法结合律15.101×125=()A. 100×125+1B. 125×100+125C. 125×100×1D. 100×1 25×1×125二、填空题1.45×(20×39)=(45×20)×39,这是应用了________律.2.17×25×4=17×(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律.3.0.3×0.4×0.25=0.3×(0.4×0.25)运用了乘法________运算定律.4.24×a+a×35=(24+35)×a,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________ (在横线上填上“对”或者“错”)5.48×99=48×100﹣48,这是运用了________律,用字母表示是这个运算律________.三、计算题1.简算.37.39﹣(17.39﹣13.65)=0.97×101=2.简算4.3×3.8+5.7×3.8 0.27×99+0.27 4.5×102.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5×2.8+95×0.7221.21÷3.5﹣0.21÷3.5.4.简算:3.65+3.65×1.2﹣1.25.简便运算:3.85×99; 2.9×101; 1.3×18+1.3×8+1.3×4.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再把两个和相加,符合乘法分配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0的性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

2、0的相反数是0,即-0=0。

3、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分类指导举一反山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分类指导举一反山

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分类指导 举一反三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也合用三个数连续相加。

用字母表示:a+b=b+a例:16+23=23+16做一做:75+168+252 65+73+135 88+75+12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例:(22+58)+42=22+(58+42)=22+100=122做一做:425+14+186 186+38+62 155+657+2453.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时,加括号可以使计算过程更清晰。

例:343+452+148+257=343+257+452+148=(343+257)+(452+148)=600+600=1200做一做:63+71+37+29 67+25+33+75 129+235+171+165二、连减的简便计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例:342-28-172=342-(28+172)=342-200=142做一做:868-52-48 400-256-44 500-257-34-1432.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例:198-75-98=198-98-75=100-75=25做一做:425-74-25 515-128-215 534-257-34-1433.“同级运算”中的数字搬家。

加减法属同一级运算,交换加数或者减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通常排在第一个位置上的数字不动,后面的数字在搬家时一定要带着符号搬)用字母表示:a-b+c=a+c-b例:384-59+16=384+16-59=400-59=341做一做:528-64+72 672-36+28 342-87+584.减号后面加括号,加变减,减变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精品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精品课件

(2)545 – 167 – 145 =545-145-167 =400-167 =233
(3)487 – 187 – 139-61 (4)169-25-25-50
= (487 – 187) – (139+61) =169-(25+25+50)
=300-200
=169-100
=100
=69
四 巩 固 练 习 教材P22T3
六拓展练习
你能试着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数 学问题吗?
1+2+3+4+……+99+100 =(1+100)+(2+99)+……+(50+51) =101×50 =505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运 算 定 律
第3课时 连减的简便计算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竞赛: 第一组(男生做) 136-65-35 362-87-113 545-149-251
二探索新知
234-66-34 =168-34 =134(页)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二探索新知
小结: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
去这几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66+113+87+34
= (66+34) +(113+87)
=100+200
答:一共花了300元钱。
=300
四巩固练习
教材P22T1 优翼

人教四下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四下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2)——乘法分配律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2)——乘法分配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7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3)—— 乘法分配律
R·四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推进新课
参加这次植树活动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列式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1)(4+2)×25 (2) 4×25+2×25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 以先把他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结果不变。
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能用a、b、c三个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a+b)×c=a×c+b×c 或a×(b+c)=a×b+a×c
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28+36×28= (64+36) × 28
( √)
2. 观察下面的竖式,说一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
25 ×1 2
50 250
30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12=25×2+25×10
随堂练习
分别说说上面两道算式所表 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4×25+2×25:先算挖坑种 树和抬水浇树的各多少 人,再算总人数。
(4+2)×25:先计算每 组多少人,再算总人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讲义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讲义
四、验收(掌握了简便方法的技巧,就能又对又快地计算一些计算题,限时5分钟比赛你能做多少道?)
8+23+9145×3×225×23×413+97+100
280÷5÷2125×5×8160÷48210÷3÷7
123-(17+23)179-51-49324+89+76+111
45×4×2×25167+102167-102167-98
小结: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审题,加法和乘法运算律不是对所有题目都适用,比如乘法结合律它只适用于连乘的题目,像25×4÷25×4和25+16×4就不适用,一般按顺序做,有些题目也无须改变运算顺序,只要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就比较简便,就不要再弄巧成拙了。
三、简便计算的题型有:
第一种:
(300+6)×12 25×(4+8) 125×(35+8)(13+24)×8
四、连线
25×(100+4)25×100+25×4
375×102-375×225×4×11
25×11×4(300-75)-(123+77)
300-123-75-77375×100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58+262+138(2)486-(186+59)-41(3)181+2564+2719
(4)35×201 (5) (40+8)×25 (6)46×12+54×12
5、1250÷(25×5)=1250÷25×5()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7~3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1.将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本单元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

3.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4.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其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建议用7课时教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教材第17页例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一、单选题1.41×25的简便算法是()A. 40×25+1B. 40+1×25C. 40×25+252.用简便方法计算25×3×4×5=()A. 1500B. 630C. 600D. 7303.用简便方法计算()39×5×2=A. 1000B. 270C. 390D. 3704.下面的3个算式中,与“12×2+12×3”得数相等的算式是()A. 12×2+12B. (12+2)×12C. (2+3)×125.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78×85×17=78×(85×17)B. 28×101=28×100+28C. 125×16×25=125×8+8×25D. 496-78-22=496-(78+22)二、判断题6.(99×125)×8=99×(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7.火眼金睛判对错.28×29+29×2=29×28×2 ()8.125×4×25×8=(125×8)+(4×25) ()9.98×16=(100-2)×16=100×16-16=1600-16=1584 ()10. 45×32×45×68=45×(32+68)()三、填空题11.用简便方法计算24×25×2=________12.计算329+912后,可以用________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13.用简便方法计算.25×136+264×25=________14.用简便方法计算73×39+27×39=________15.用简便方法计算104×25=________四、解答题16.计算:869+242+758=?我这样算①869+242+758=1111+758=1869我这样算②869+242+758=869+(242+758)=869+1000=186917.放学了,小东和丽丽同时从学校出发,小东向西走,每分钟走65米,丽丽向东走,每分钟走70米。

乘法运算定律习题(有答案)-数学四年级下第三章运算定律第2节人教版

乘法运算定律习题(有答案)-数学四年级下第三章运算定律第2节人教版

第三章运算定律第2节乘法运算定律
习题

5、用简便方法计算:52÷5+53÷5+54÷5+55÷5+56÷5
6、应用题
(1)学校给1-6年级新购进一批羽毛球拍,每个年级有8副,每副球拍的价格是125元,学校购进这批球拍一共用了多少钱

(2)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相距125千米的两地相对出发,甲每小时行17米,乙每小时行13米,4小时后两人还相距多少千米
(3)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参加表演的男生有360人,参加表演的女生有320人,每行站20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站几行
(4)同学们参加植树,四年级有5各小组,每组6个人,一共要植树42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

【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专项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专项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专项训练题(附答案)参考答案1.D【解析】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为a×b=b×a,A,B,C都是错误的算式。

2.A【解析】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为a×b=b×a,由此可知A为乘法结合律,B为乘法分配律,C为乘法交换律。

3.B【解析】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为a×b=b×a,所以可知答案为B。

4.C【解析】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为a×b=b×a,由此可以知道为乘法分配律。

5.C【解析】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为a×b=b×a,75×102=75×(100+2)=75×100+75×2。

6.C【解析】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示为a×b=b×a,由此可以知道125×(80+40)=125×80+125×40为乘法分配律。

第6讲 乘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精编讲义(人教版)

第6讲 乘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精编讲义(人教版)

第6讲乘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讲义)(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a×c +b×c。

4、除法的运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b,c均不为0)。

(2)在连除运算中,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 ÷d=a÷c÷b÷d)(b,c,d均不为0)。

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时,因数要与两个加数分别相乘。

2、两个数相乘,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算,也可以用乘法结合律简算,要依题中具体数据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3、当乘、除混合运算中不具备简算条件时,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易错一】()2510012510025⨯-=⨯-运用的是( )。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解题思路】等式的前面是25乘100与1的差,等式的后面是25先乘100,再乘1,最后再相减,因此对每个选项的定律进行分析并选择即可。

【完整解答】A .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 .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C .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

故答案为:C【易错点】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易错二】下列算式与“280÷35”不相等的是( )。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及答案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和心思
不舍你的过往
和过往的你
记挂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谢谢喜欢--------------------
三、1.95×4+325×4=1680(元) (95+325)×4=1680(元)
2.78×(70-20-20)=2340(元) 78×(70-20)-78×20=2340(元)
---------------------赠予---------------------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2.一个服装店一天卖出70件运动服,上午卖出20件,每件运动服78元。照这样计算,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元?(用不同方法解答)
参考答案
一、28×4+25×4 9×7+9×6
33×2+25×2 15×(24+12)
32×9+47×9 6×(47+53)
(13+7)×10=13×10+7×10 7×(3+7)
(13+□)×10=□×10+7×□ 3×7+7×7=□×(□+□)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8×75 101×83 99×83 7×75-7×25
88×27+27×12 87×53+87×47 150×45-45×50
三、应用题
1.一件毛衣95元,一件呢大衣325元。现在各买4件。买毛衣和呢大衣共用多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运算定律(例7)-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运算定律(例7)-优质课件
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பைடு நூலகம்
一、复习引入
问题: 1. 我们已经研究了乘法的哪些
运算定律? 2. 对于运算定律的研究,我们
已经积累了哪些经验? (教师引领学生回忆学习过程: 初步发现规律; 枚举中验证规律; 比较中概括规律。)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 1.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2. 要想解决问题,需要用到哪些
=150
=150
2. 谁能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
(先算出每一组植树的有6人,再乘25个组,
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
3. 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分别算出25个小组挖坑、种树的人数和25个小组抬水、浇树
的人数,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树的人数。)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三)枚举验证,比较概括规律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222021/7/222021/7/222021/7/227/22/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22日星期四2021/7/222021/7/222021/7/22
条件? 监控: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 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二)独立解决,思考不同方法
问题:
1.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
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4+2)×25 4×25+2×25
=6×25
=100+50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乘法运算定律(含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乘法运算定律(含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乘法运算定律(含答案)⼈教版…○……___班级:__…○……绝密★启⽤前⼈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课时练习考试时间:4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1.下⾯的计算应⽤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 .25×9×4=(25×4)×9 B .23×35=35×23C .36×19+36=36×(19+1)D .99×70=(100﹣1)×702.与28×49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A .28×50-28B .28×50+28C .28×40+93.101×76的简便算法是() A .100×76+1B .100×76+100C .100×76+764.⽤简便⽅法计算76×96是根据().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D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5.⼩军把5×(□+3)错算成了5×□+3,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A .12 B .5 C .10 D.15⼆、填空题6.32×4×25=32×(4×25)运⽤的运算律叫____。

7.⼏个数连乘时,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_________。

8.44×125=125×40+125×4这是运⽤了乘法 _____ 律。

9.根据运算定律,请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

(1)2000÷125÷8=2000÷(125________8)(2)347-(47+196)=347________47________196(3)25×15×6×4=(25________4)________(15________6)(4)102×34=(100________2)________34=100________34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410.⼀个游泳池长50m ,若⼩林游了2个来回,则⼩林⼀共游了_____m 。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整理复习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整理复习总结

选一选:
40×(8+25)=40×8+40×25,这是用了
( C ),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选一选:
61+72+39+28=(61+39)+(72+28)运用
了( C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选一选:
56÷ (5×7)=( C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420÷21 = 420÷7×3 (×)
(2)125 ÷(8×2)= 125÷8÷2 (√ )
(3)483-(83+17)= 483-83+17 (×)
(4)56+a+44 = a+(56+44) (√ ) (5)101×43-43 = 100×43 (√ )
A.56÷ 5×7 B.56÷ 7×5 C.56÷ 5 ÷ 7
乘法中的简便运算
1、拆数法,例如4×25=100 8×125=1000
25×24
56×125
28×25
2、扩数和缩数,通常会遇到例如103 99等
等一些与整百整千十分接近的数字,把这些
数字才分为100+3或者100-1之后,再与另一
个因数进行乘法运算,会更加简单。
下面每道题的计算都有错误,请改正。 122-36+64
=122-(36+64) =122-100 =22
720÷(8×3) =720÷8×3 =90×3 =270
二、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99+189+11 (2) 546-127-373
二、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b )c=a (bc )表示( )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分配律
C .乘法结合律
D .加法交换律 2.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的是( )。

A .64×101
B .125×66×8
C .352×5×2 3.(36+64)×25=36×25+64×25是根据( )。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4.下列算式中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的是( )。

A .125×11×8
B .125×40+125×8
C .32×101-32 5.下面等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 .6+74+6=6+(74+6)
B .8×9×125=125×8×9
C .45+23+77=45+(77+23)
D .99×99+99=(99+1)×99 6.4425011420()5⨯=⨯⨯运用了( ),44250425040250⨯=⨯+⨯运用了( )。

A .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
B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C .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
D .以上都不对
7.下面算式正确的有( )。

①47575357100++=+ ②25362549⨯=⨯⨯ ③1021002Q Q ⨯=⨯+
④()41833674183367-+=-+ ⑤39078390392()÷=÷⨯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④⑤ 8.下列算式与“280÷35”不相等的是( )。

A .4÷(70÷
35) B .280÷7÷5 C .280÷(7×5) D .4×(70÷35)
二、连线题
9.连一连。

26×b =b×26 加法交换律
(17×8)×125=17×(8×
125) 加法结合律
3000+2000=2000+3000 乘法交换律
(a +b )×
c =ac +bc 乘法结合律 85×c -15×c =(85-15)×c
23+18+42=23+(18+42) 乘法分配律
三、填空题
10.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18a a ⨯=⨯____ 12545⨯⨯____=____845⨯⨯
4×(____×
15)=(____×25)×15 47258⨯⨯⨯=(____×____)8(7)⨯⨯ 11.填一填。

825⨯(________)258⨯ 1206⨯(________)6120⨯
708⨯(________)870⨯ 1423⨯(________)2314⨯
我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________)的位置,(________)不变,这叫做(________)。

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_)。

12.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并在括号里写出运用的运算定律。

38+56+44=38+(______)+44) (_______)
54×43+57×54=54×(______)+_____ ) (______)
26×8×125=26×(______)×
_____) (______) 78×101=78×_____+78 (______)
13.观察下面的竖式,在竖式的计算过程中运用了(______)律,用横式表示右边竖式的计算过程是(__________)。

14.()81369819369+÷=÷+÷ ()1212211121112211+÷=÷+÷ 观察上面的算式,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这样的算式:(________)。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上面的规律:(________)。

四、脱式计算
15.计算与巧算。

864+673+136+327 9999+999+99+3
1875-364-236 125×25×8×4
16.计算。

(1)125718⨯⨯ (2)1242431⨯÷ (3)287287⨯÷⨯
17.用简便方法计算。

58×34+66×58 125×16 25×(17×4)
23×134﹣34×23 35×98 78×99+78
五、解答题
18.某品牌鞋店购进一批球鞋,具体情况如下表。

(1)这批球鞋一共有多少双?
(2)如果每双球鞋的进价是98元,以每双120元的价格售出,那么这批球鞋全部售完可以赚多少钱?
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社会爱心人士为实验小学捐赠了24箱一次性医用口罩(每箱有40盒,每盒有50只),共捐赠了多少只一次性医用口罩?
20.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一种是《安徒生全集》,每套125元,一种是《格
林童话》,每套56元,学校打算每种书买3套。

一共要花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
21.学校买来篮球、排球各15个,篮球每个92元,排球每个58元,共用多少元?(用两种方法做)
22.一个游泳池长50米,小明每次都游7个来回.他每次游多少米?
23.小明家距离学校768米,小军每天上学要走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去离家1536米的李红家,要走多少分钟?
24.图书馆有《科普知识》和|《童话故事》各25套。

其中《科普知识》每套8本,《童话故事》每套12本。

这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
25.动物园里面有25只熊猫,每只熊猫每天吃13千克竹子,照这样计算,这些熊猫4天一共吃多少千克竹子?
26.小琪家离学校650米,她每天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一次。

那么她一个星期(5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要走多少米?
27.爸爸给单位50个工友每人买了1箱苹果和1箱梨。

(请用两种方法解答)
(1)买这些水果共需要多少元钱?
(2)买苹果比梨多用了多少元钱?
28.在美丽新农村建设中,某村把大棚蔬菜生产作为发展“一村一品”的重点项目,李叔叔建了两个蔬菜大棚,每平方米造价都是25元。

李叔叔这两个蔬菜大棚的总造价是多少钱?
29.书店蒙老板带3000元去书城购买新书,他要购买《海底世界》和《西游记》各38本,蒙老板带去的钱够吗?
30.水果店。

梨:45元/箱;香蕉:55元/箱。

(1)买18箱梨和18箱香蕉,一共要付多少元?
(2)买46箱香蕉比46箱梨要多花多少元?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D
6.B
7.C
8.A
9.
10.18 8 125 25 4 4 25
11.= = = = 因数 积 乘法交换律 a×b=b×a 12.56 加法结合律 43 57 乘法分配律 8 125 乘法结合律 100 乘法分配律
13.乘法分配 45×42=45×40+45×2
14.()125200251252520025+÷=÷+÷ ()a b c a c b c +÷=÷+÷(c 不为0) 15.2000;11100
1275;100000
16.(1)71000;(2)96;(3)49
17.5800; 2000;1700;
2300;3430; 7800
18.(1)1000双
(2)22000元
19.48000只
20.543元
21.2250元
22.700米
23.24分钟
24.500本
25.1300千克
26.6500米
27.(1)2000元;(2)300元28.10000元
29.钱够
30.(1)18×(45+55)=1800(元)(2)46×(55-45)=46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