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关系

合集下载

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观念产生较早,殷商时期人们把有意志的“天帝”看作宇宙的主宰,凡征伐、狩猎等重大人事活动,都要通过占卜来揣摩天意,再作决断。殷商时期的这种宗教思想,经孔孟升华为哲理性的天人观。
孔子维护“天”的至上尊严,主张以“天意”建立人间尊卑秩序,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天人思想,他首先论证了天赋道德论,进而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命题,这种“天”与人性、内心的统一,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求接近人与天的和谐。汉代董仲舒进一步肯定了“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事与自然规律有类别同形和序列的同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学说,这一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社会人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完全淹没在天道王权的体系之中。宋明理学继承了秦汉以来由董仲舒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论,程朱、陆王从唯心主义出发,主张“天理”与“心性”相结合,人性成为联结天和人的纽带,从而把“天人合一”改造为心性之学。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儒家通过内省本心达到与天的沟通、天理与心性的合一。尽管儒家所谓的“天”是道德化的或者是抽象的,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但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一种亲和与包容。道家从自然哲学立论,主张通过“抱一”、“体道”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观念上的回归自然虽然有消极顺从之嫌,可本质上表现了人是自然一部分的思想。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历史上互抗互补,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殊途同归,共同积淀成为中国人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今天,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挑战时,重温古人的天人关系思想,在崇敬前人对自然关怀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到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信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关系”

对_天人关系_的再认识

对_天人关系_的再认识
关键词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天人相分 和谐共生
2.儒家依“德”求人与自 然 合 一 。 从“ 天 人 合 一 ”理 论 自 身 演
循道依德的“天人合一”
变的过程来看,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阐述是较为完备的。在天人 关 系 上 , 孔 子 提 出 了“ 则 天 ”思 想 , 这 既 意 味 着 对 自 然 之 道 的 尊
道家坚持“道法自然”, 人要服从自然规律。老子著名的命题 导 致 的 严 重 后 果 , 是 我 们 回 头 探 析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中“ 天 人 相 分 ”
“道法自然”, 明确指出人应该效法天地自然之道, 按天地本来的 理论的最好契机。
状态生存。庄子也主张“从天之理”和“以天为师”。一句话, 天道
学术探讨
CANGSANG
对“天人关系”的再认识
郭丽娜
摘 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天人合一”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种程度上它 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于是, 人们纷纷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本文 从儒道两家循道依德的“天人合一”; 分中寓合的“明于天人之分”以及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天人合一”的角度去认识“天 人关系”, 力求探寻“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理论在新时期的融合。
运行法则有其客观必然性, 不受人事左右。对于人类社会来说, 理, 是一种直观性的体认和感悟, 这很容易引申出把人物化, 完
社会致乱的原因在于社会内部, 与自然天象无涉。到了东汉, 王 全放弃人的主体性, 放弃人作为自然界的对立面而投向自然, 投
充举起“疾虚妄”的大旗, 批判谶纬神学, 提出了“自然之道, 非或 向“天”的怀抱, 而不能对自然的价值给予深入而全面的探究。
为之”的莫为说, 主张将天道与人道区分开来。为了反对君权神

从荀子的天人关系思想看其所蕴涵的生态思想

从荀子的天人关系思想看其所蕴涵的生态思想

资源·环境-26-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1期(总第501期)从荀子的天人关系思想看其所蕴涵的生态思想白雪晴(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0)[摘要]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令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荀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以其独具特色的天人关系思想吸引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其中所蕴涵的生态内涵也值得挖掘。

在荀子天人关系思想中,“天人相分”明确了“天”与“人”不同的职责;“制天命而用之”说明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为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传统思想支撑。

[关键词]荀子;天人关系;生态[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1 荀子的天人关系思想1.1 荀子的“天”荀子对“天”的理解是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荀子和其他思想家的区别。

在《荀子》中,他阐述了“天”的涵义。

第一,自然之天,即“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眼中,“天”代表了一切自然现象,比如日月、四时、阴阳等。

且其进一步认为,作为自然界代表的“天”没有自己的意识,自然变化、万物生长都是自然发生的,即“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谓之天职”。

此外,这种变化具有客观性,不受制于人的主观意志。

第二,人的自然禀赋,包括人的形体、感官等。

“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

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这里的“天情”、“天官”、“天养”、“天政”分别指人的性格、人的感觉器官、自然供应给人的生活资料以及自然对人的制约,荀子认为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

1.2 荀子的“人”在荀子眼中,人具有思维,不是被动地接受“天”的意志和思想。

荀子的天人关系

荀子的天人关系

荀子的天人关系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天啊,就像一个超级固执的大老板,有着自己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才不管地上的凡人是圣君尧还是暴君桀呢。

它就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转着,就像火车沿着铁轨,雷打不动。

人在这天面前,一开始就像个小蚂蚁面对大象。

天要是发个小脾气,来点洪水啦、地震啦,人就像风中的树叶,瑟瑟发抖。

可是荀子偏不这么想,他觉得人虽然渺小,但也不是完全只能干瞪眼。

人就像个调皮的小工匠,虽然不能改变老天这个大工厂的整体框架,但可以在自己的小角落里捣鼓点东西。

比如说,天会下雨,这是老天的安排。

但人可以像个聪明的小鼹鼠,打个洞把雨水储存起来,这就是人利用天的规律来为自己谋福利。

天有四季,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摩天轮,不停地转啊转。

人呢,就像在摩天轮里的小乘客,虽然不能让摩天轮停止转动,但能在不同的季节里做不同的事,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就是人的智慧。

荀子觉得人要是一味地把所有事情都推给天,那就像个懒汉,自己不干活,还怪老天爷不赏饭吃。

老天可不会因为你懒就把粮食送到你嘴边,它就像个严厉的监工,只负责提供原材料,怎么加工就看人的本事了。

人要是能好好对待天的规律,那就像和老天达成了一个默契的合作。

就像两个人跳舞,天按照它的节奏来,人也跟上这个节奏,然后跳出一场美妙的舞蹈。

但要是人乱来,不遵循天的规律,就像跳舞的时候乱踩脚,那肯定会摔得鼻青脸肿。

天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里面装满了各种规律的宝贝。

人就像个寻宝者,要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宝贝找出来,然后发挥自己的创意,把这些宝贝变成自己生活中的财富。

虽然天的力量无比强大,但人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人就像一颗倔强的小草,即使天会有狂风暴雨,但小草依然能在缝隙里顽强地生长。

在荀子的天人关系里,人不是完全被天掌控的小木偶,而是有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小机灵鬼。

只要人肯动脑子,像个聪明的小魔法师一样,就能在天的大舞台上表演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节目。

我们可不能小瞧自己在这个天地间的作用,要像个勇敢的探险家,在天的规则里探索出属于人类的美好生活之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以王弼的天人观为例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问题,它关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之为人存在的依据,为人的生命层次的提高提供理论上的回答。

天人关系的哲学命题可概括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三种。

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是中国哲学一直遵循的思想主线,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

天人和谐是中国哲学追求的共同理想,但是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特点突出的表现为“玄学”,玄学的产生是具体的时代的产物,玄学致力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力图实现天道与人道的完美统一。

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天人观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宗教神学色彩的天人观有着截然不同的进路,呈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天人关系,为后来的天与人的贯通提供了借鉴,也为当时的人们摆脱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

本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介绍天人关系问题的理论背景,先秦两汉时期的天人关系的发展进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的形成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着重阐释王弼的天人观,王弼认为名教本于自然,建立了自己以“无”为主的哲学体系,用“无”取代了“道”,落实到实践层面上,提出了“崇本息末”、“体用不二”与“得意忘言”的方法论,力图实现儒与道的贯通,他的这种理想成为当时人们的共同愿望,为后来的竹林玄学与西晋玄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条思路。

最后,王弼的天人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论证“天人合一”为解决人的生存困境与生存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也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天人观玄学自然与名教贵无论崇本息末一.引言哲学关注的是人,力图解决的是关于人的一切问题,包括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继而继续追问,人从哪里来,人又要到哪里去,人的终极目标在哪里,人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构成了每个哲学家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对于它们的回答是哲学家们自身的理论素养与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天人关系”的当代建构路向——从天人二分到天人合一

中国“天人关系”的当代建构路向——从天人二分到天人合一
天’ ꎮ”
[6]308-309
从他的论述中ꎬ可以看出大致有三

种意义的“ 天” :广义上的自然之天、原始信仰意
“ 天人合一” 的价值学说体系ꎮ “ 中国哲学史上的
他主张天与人相通ꎬ人性乃‘ 天之所与’ 人之
性善有天为依据ꎮ” [7]7 而荀子在“ 天人关系” 上提
出了“ 明于天人之分” 的主张ꎬ他看到了“ 天” 的自
裁注解:“ 颠者ꎬ人之顶也ꎬ以为凡高之称ꎮ” 意思
性ꎬ尊重他者的生存权利ꎬ谋求人与人、人与自然
就是说:天是颠的意思ꎬ表达着至高无上的含义ꎻ
和谐共生的整体发展ꎮ
而颠是人头顶的意思ꎬ也被看作是一切高处的称
一、“ 天人合一” 的传统审视
在中国思想史上ꎬ“ 天” 是最重要的思想范畴
之一ꎬ在« 易 经» « 尚 书» « 春 秋» 等 元 典 中ꎬ 都 有
味的人格天、哲学意义的形上天ꎮ
然属性ꎬ 强 调 要 “ 制 天 命 而 用 之 ” ( « 荀 子 天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2015MZD014)
作者简介:袁玖林(1989— ) ꎬ男ꎬ江苏沭阳人ꎬ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ꎮ
25
五义:曰物质之天曰主宰之天曰运命之
天曰自然之天曰义理之天ꎮ”
[5]35
含义十分丰富ꎬ有自然之天、主宰之天、义理之天
载的:“ 天” 最初所具有的含义是主宰之天ꎬ也即
等ꎮ 虽然各个时期“ 天” 的含义有所不同ꎬ但天与
人格神ꎮ 冯友兰在« 中国哲学史» 中对“ 天” 的概
人的现实生活总是息息相关的ꎮ “ 事实上ꎬ人们
念进行了细致的区分:“ 在中国文字中ꎬ所谓天有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天下自然物和人间社会一体,天下自然物是宇宙的完整组成部分,而人类是这个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人关系是宇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宇宙与人类共同发展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天下自然物与人类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只有通过遵守天人关系的规律,才能保持宇宙的平衡,从而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

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只有遵守天人关系的规律,才能获得天地和谐,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天人关系的规律是建立在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上的,只有恪守这种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

天人关系的规律还包括礼仪、道德、法制等方面,即人们要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秩序,坚持正义和善良的道德准则,以及遵守法律和法规。

古代中国哲学家们认为,只有遵守天人关系的规律,才能保持宇宙的和谐,才能让人们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秩序,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尊重他人,有礼貌,有道德,有正义,遵守法律和法规,做到尊重社会秩序,和谐宇宙,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只有遵守天人关系的规律,才能让人们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

只有恪守这种和谐的关系,才能保持宇宙的和谐,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专题二:“叩天问地”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讨论的主要问题
天人关系讨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 置,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 意义的关系问题。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形成 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天人相分,天 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相分
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各有不 同的职分:自然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 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 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 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
1、“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对,西方哲学 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天人相分”。这一思想不 但表现在哲学上,也表现在科学上。从哲学上 来说,这种自然和人对立的思想发展成为主客 二元对立的思想,这个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割裂 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从科学上,天人相分的 观点,把自然界作为一个独立的外在世界,把 自然作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对象,那么 人就可以驾驭自然,战胜自然,发现规律为人 类所用,这种现象导致了科学的发展。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 起……天能生物, 不能辨物也;地 能载物,不能治 人也”——《礼论》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天行有常,不 为尧存,不为 桀亡”
——《天论》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大天而思之,孰 与物畜而制之;从 天而颂之,孰于制 天命而用之。”
——《天论》
最尊也”。
家、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一切臣民都应 该服从,从而使统治 者的地位更加神化。
“唯天子受命于 天,天下受命于 天子”。
天人感应——“灾异谴告”
“天人感应”还表 现在人类社会的治 乱与天道运行之间 的关系上。具体来 说,人类社会的治 乱兴衰会影响到天 道的运行;反过来, 天也会通过灾异或 者是祥瑞来体现它 对人间社会治理情 况的评判。

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

中西哲学天人关系观的区别
西方文明也主张博爱,但他们推行的是竞争法与斗争 论。在人的社会活动中采取不惜一切手段,把别人击倒, 取而代之,进而消灭之,使自己成为行业垄断者,天下霸 主这种竞争法原自于而是以海盗式的侵略、掠夺行为;斗 争是他们在抢劫中所形成的天性。 “天人合一”是在以农为本的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形 成的。农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要实 观人类社会的和平相处,和谐发展,而每一个人要有“兼 爱、兼利” 的思想。树立利他人之事则为,害人、损人 之事则止的行为准则。抛弃那些“竞争论”、“ 斗争 说”,才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在今天生态惨遭破坏的严峻事实面前,儒家“天 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意蕴不啻是一剂 难得的济世良药!
我们必须看到,自然界是一个按照自身客观规律 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以尊重客 观规律为前提,否则必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 发展。只有保持“天人合一”的崇高道德境界, 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所面 临的困难抉择。
进入古代文明社会后,人的自立性有所抬头、“天” 与“人”的区分逐渐为人们所掌握 。 人们头脑中自然地形成了一种“自然生命”的理 念,即人的存在从属于整个自然世界(包括所属的 社会群体及其规范)
“天”与“人”在根底上仍是相合而不分的。
与之相比照,“天人相分”的观念出现较晚,大致 与商品经济及工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 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人的自主性能获得了显 扬。人类改造自然的作用得到凸显。 “自觉生命”的理念取代了“自然生命”,人 意识到自己作为有灵性的生物不同于一般的自然 物。
人依天而存在,天借人以开显
“唯天为大,唯人为灵”
人依天而存在:表明自然是人的本根,
人的生存取资于自然, 人的活动取法于自然, 人的由来推原于自然, 人的终极归宿于自然, 自然之为“大”,人必须依倚自然而存在。

荀子的天人关系

荀子的天人关系

荀子的天人关系荀子,这位古代的智者,对于天人关系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简单讲,就是天和人之间的那种关联,那种相互的影响。

这就好比是一场微妙的舞蹈,天是舞台,人是舞者。

荀子认为啊,天有它自己的规律,春夏秋冬,风雨雷电,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就像太阳每天升起落下,月亮有阴晴圆缺,谁也改变不了。

咱们人能做的,不是去妄图改变天的运行,而是要顺应它。

这就好像你在一条大河里划船,水流的方向和速度你控制不了,但是你可以根据水势调整自己的划船方式,对吧?有人可能会说了,那既然天这么强大,咱人不就啥也干不了,只能听天由命啦?嘿,这可就大错特错啦!荀子告诉咱们,人有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咱们可以利用自然,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比如说,我们知道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就是我们对天时的巧妙运用。

咱们想想看,要是没有人类的努力和智慧,能有现在这丰富的粮食、漂亮的衣服、舒适的房子吗?肯定不能啊!这就好比给你一块荒地,你要是啥也不干,它永远就是块荒地,长满杂草。

但你要是辛勤耕耘,施肥浇水,它就能变成一片丰收的田野。

荀子还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啥叫主观能动性?就是咱们主动去思考、去行动的能力。

天不会主动给我们送来美味的食物、温暖的衣服,这都得靠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

比如说,遇到旱灾了,咱们不能干坐着等天下雨,得想办法去挖井取水,去寻找其他的水源。

遇到洪水了,不能只知道抱怨老天不公,得赶紧修筑堤坝,保护家园。

这就像是在战场上,敌人可不会因为你害怕就放过你,你得勇敢地拿起武器,去战斗,去保卫自己。

再看看咱们现在的生活,科技越来越发达,这都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飞机能在天上飞,汽车能在路上跑,手机能让咱们随时和远方的人联系。

这些难道是天赐予我们的?当然不是!这都是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出来的。

所以说啊,荀子的天人关系论,告诉我们既要敬畏天的规律,又要发挥人的能力。

这就好比走路,一只脚要稳稳地踩在规律的基石上,另一只脚要勇敢地迈出探索的步伐。

天人关系的四种观点

天人关系的四种观点

天人关系的四种观点
1. 天人一体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天和人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天是人类活动的依据和指导,人是天命的体现和实践者。

天人一体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类应该顺应天时地利,与自然共生共荣。

2. 天人相异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天和人是具有不同属性和地位的存在,天是超乎人类的存在,人类只是天的下属和被支配者。

天人相异观点强调人类应该顺从天命,不违背天理,以避免祸患和灾难。

3. 天人对立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天和人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天是人类的敌人或竞争对手。

天人对立观点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克服天的限制和压迫,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4. 天人相恋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天和人是相互吸引、相互追逐的存在,天和人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和互惠互助的关系。

天人相恋观点强调人类应该与天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种观点在一些宗教和哲学体系中有所体现,例如道家的天人合一观。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天人关系”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论争的主题之一。

与思孟学派“物我不分”、“天人不二”的思想有所不同,荀子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以下引《荀子》只注篇名),在物我之间、天人之间划分出一条界限来,区分物我,严别天人,把“天”当成一个存在于人伦社会之外的客观对象。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是以“分”为前提的,由“分”而和,由“分”而合,由分而“参”。

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天论》)在荀子看来,“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阴阳风雨、四时变化,都同属于物质世界,即所谓“万物同宇而异体”(《富国》)。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论》荀子把一向被人们当作神来崇拜的“天”当作按照自身规律不断运动变化着的自然。

荀子认为自然界中各种怪异现象亘古有之,都是天地、阴阳矛盾运动的表现,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由此出发,荀子反对用祭祀来求雨解旱,反对“卜筮然后决大事”(《天论》)。

在荀子看来,天有天职,人有人职,人事的吉凶休咎从根本上说,并非取决于天,把人类的福祉寄托在所谓“天”的身上,实在是一种盲目无知的徒劳之举。

荀子的天人观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第一次冲决了天命神学的堤坝,抹掉了“神”和“天”的神秘主义色彩,给天人关系以唯物主义的解说。

荀子主张在破除人的迷信和无知的同时,消除人的自卑,确立人的自信,凸显人的主体性,从而恢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尊严,在更高层次上求达天人之间的和合统一。

一方面,荀子认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论》),人类从属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类生灵,人依赖自然,不能逃遁也不能超越自然,人不可以“与天争职”(《天论》)。

另一方面,荀子认为人在“天”的面前并非一个可怜的被动的存在,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天论》)。

基本矛盾名词解释

基本矛盾名词解释

基本矛盾名词解释中国哲学的基本矛盾是天人关系问题,即天与人或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实,不仅中国哲学如此,一切哲学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根本的优越性,但是这种优越性并没有也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在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矛盾,其基本矛盾还是表现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矛盾同一性,指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同一是无差别、无对立、无差异的整体。

它是矛盾着的各种对立面的统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结合。

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事物如果不再有对立面,就不再是矛盾的。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则渐修,因难随顺。

”中国古代大儒对“同”、“和”的思考,提示了他们“同而不和”的重要观点。

从辩证法角度讲,“同”与“和”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双方的和谐统一,是一切事物和谐发展的条件。

只有“同”而没有“和”,一定不能使事物协调发展;只有“和”而没有“同”,必然导致矛盾激化和不和谐。

就历史发展过程看,对立面的“同”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量变到质变的过渡,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飞跃。

因此,对立面的“和”是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质变。

所以,矛盾双方(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即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事物运动的一种形式,是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具体体现。

这种转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即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方式。

这些条件和方式中,最根本的是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是矛盾的根据,外因是矛盾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有些人错误地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起来,认为同一性就是和谐,斗争性就是对抗,其实不然。

矛盾的同一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并非只有斗争性才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论中西文化的 “天人关系”(一)

论中西文化的 “天人关系”(一)

论中西文化的“天人关系”(一)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天人关系论文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

“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关系”论述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孑L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也许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修德进业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它可以对人们提高其作为“人”的内在品德方面贡献于社会;道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减损欲望基础上的自然主义,它可以对人们顺应自然、回归人的内在本性方面贡献于社会。

儒家的“仁论”和道家的“道论”哲学以及它们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贡献于今日人类社会。

这就是说,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可以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形上层面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一部分。

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天人本是合一的。

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人类行动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分析刘禹锡的天人关系理论

分析刘禹锡的天人关系理论

分析刘禹锡的天人关系理论在《天论》中,刘禹锡全面而辩证地阐明了天人关系,在丰富天人关系理论的层次与内涵方面都超过了前人,从而为先秦以来的天人关系之争做了一个较为圆满的总结。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史上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的核心命题。

所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就不仅仅是司马迁个人的抱负了,而是众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共同理想。

在先秦,周公、孟子等人倡导"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统一;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著名论断。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王充对董仲舒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恢复了荀子的"天人相分'的思想。

到了魏晋时期,天人关系以自然和名教的关系表现出来,王弼倡导"贵无论',主张"名教出于自然';嵇康、阮籍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最后,在郭象的"独化论'的中,实现了名教和自然的完全统一。

到了中唐后期,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就"天人之际'的问题进行了辩论。

韩愈坚持了唯心主义的"天人感应'论,柳宗元为了反击韩愈作了《天说》一文,提出了"天人不相预'的主张。

但是柳宗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天与人完全分割开来。

刘禹锡看到了柳宗元的《天说》"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

因此,刘禹锡续作了《天论》上、中、下三篇,独创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阐明了自然和人的辩证关系,深化了"天人之际'的论辩。

1 "阴骘之说'与"自然之说'刘禹锡在《天论》中,首先对先秦以来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各种争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区别开了"古之言天'的两个对立的哲学派别和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有神论的"阴骘之说'和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自然之说'。

天人关系的基本内涵

天人关系的基本内涵

天人关系的基本内涵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涵盖了许多方面的意义和内涵。

它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哲学观念和价值观。

天人关系的基本内涵包括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命人事、天人感应等。

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被视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受制于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目标之一。

天人相应是天人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人的行为和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相应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被认为是宇宙的缩影,人的行为和世界的运行是相互关联的。

人的行为会影响自然界的运行,自然界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生活。

因此,人应该遵循天地之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命人事是天人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人的命运和人的努力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被认为是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但同时也受到天命的限制。

人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也要接受命运的安排。

人应该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同时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命运的安排要有所顺从。

天人感应是天人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指的是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神灵之间有一种亲近的关系。

人通过祭祀、祈祷等方式与神灵沟通,寻求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人应该虔诚敬畏神灵,与神灵保持良好的关系。

天人关系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哲学观念和价值观。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相互关联,人与神灵的亲近关系。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之一。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天人关系的优秀传统,积极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他人,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司马迁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

司马迁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

司马迁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1 《史记》记载的司马迁天人关系司马迁——西汉文学家、史学家。

他的最著名的成就莫过于《史记》这本巨著,其中也记载了他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史记》中提到,司马迁认为:“太阳、月亮以及其它星体的运行掌控整个世界。

他们掌控世界的规律,对人类的生活具有深远影响。

”司马迁把太阳、月亮以及其他星体称为“天人”,认为它们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人类应该依附它们而生活。

司马迁还提出了“九天之政”的概念,认为人类需要依附九颗星体并遵行它们带来的秩序,这样才能使世界保持和谐,从而保证人类可以和平安居乐业:“凡可改变日月星辰的事物,必由于不可设计之故,能使万物和谐并得宁平的益处”。

2 司马迁关于自然的敬畏司马迁认为人类应该依附天人而生活,这一观点源于司马迁本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把天人比作“神佛”,认为天人对人类有着神圣的意义。

他知道自然界拥有比人类更高的能力,如果人类不敬畏自然,有可能会招致自然力量的复仇。

为了保护自己,司马迁指出,人类只有尊重和保养自然,方能得到自然界的容纳,这一原则也成为今天我们尊重自然的最佳标准。

司马迁的这一观点,虽然出现在很早的时候,但他的思考却也深刻地影响了当今哲学家们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3 总结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及史学家,他被视为中国古代史学家中的先祖。

他从《史记》中记录了他对天人关系的思考,他认为太阳、月亮以及其它星体是天人,它们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应该依附它们而生活,同时引入“九天之政”的理念,认为人类应该遵守地球的规律,以保持和谐而使世界宁静。

司马迁的思想也影响了当今的社会,使人们能更好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专题二: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主要讨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由此并进一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关系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天人关系”问题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

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时,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

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的更彻底:“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常言道:如果做学问不讨论天人关系,那就不能叫做学问。

今天我们通过天人关系的学习,可帮助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大宇宙观念,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即面向“人”,关注人的命运和处境,把伦理道德作为哲学思考的重点,并且把道德观与世界观、认识论交织在一起,确立“人道”和“天道”的关系。

总体上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天人相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相分这个观点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是荀子。

荀子是先秦儒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哲学家,他虽然被认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儒,但是,很显然他和孔子、孟子不同,而且在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上地位都不是很高,常常被认为是儒家的歧出,也就是说是一个离经叛道者。

譬如说,在人性问题上,儒家的主流是主张人性善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同样在天人关系上,主流的儒家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但是荀子则主张天人相分的思想。

在历史上,荀子的思想曾经在文革时期得到重视,因为从哲学的党性原则,即唯物和唯心的角度来讲,荀子被划分在了唯物主义的阵营,而且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今天要讲的关于天人相分的观点。

(一)天人各有其职荀子认为,自然界(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自然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

荀子说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在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上,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这种历史形成的差异不是短期能够统一的,所以,建立一种超越种族和宗教的生态文化系统,统一地球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真正摆脱狭隘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未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孔子维护“天”的至上尊严,主张以“天意”建立人间尊卑秩序,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天人思想,他首先论证了天赋道德论,进而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命题,这种“天”与人性、内心的统一,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求接近人与天的和谐。汉代董仲舒进一步肯定了“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事与自然规律有类别同形和序列的同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学说,这一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社会人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完全淹没在天道王权的体系之中。宋明理学继承了秦汉以来由董仲舒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论,程朱、陆王从唯心主义出发,主张“天理”与“心性”相结合,人性成为联结天和人的纽带,从而把“天人合一”改造为心性之学。
关键词: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哲学家把天理解为自然,于是天人关系即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相应的哲学观点大致分为两派。一部分人,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当代西方某些环境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现代文明,回到原始时代,与这种思想是一致的。另一部分人,例如战国时代的荀子、唐代的刘禹锡等,肯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显示出开发自然的进去精神。中国古代哲学家讨论天人关系,目的在于寻求人生目标。当代某些学者从战略上研究社会发展机器与环境关系,也利用类似的方法论原则。如强调按照环境的约束条件或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目标来规划社会发展,确立相应的价值观念等。这种方法原则是环境条件乃至生态规律对社会和人生目的制约作用的反映。如果由于知道思想不同,或对天人关系的实际状况的判断不一致,采用上述方法论原则并不一定导致相同的结论。
“天人合一”观念产生较早,殷商时期人们把有意志的“天帝”看作宇宙的主宰,
凡征伐、狩猎等重大人事活动,都要通过占卜来揣摩天意,再作决断。殷商时期的这种宗教思想,经孔孟升华为哲理性的天人观。
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对立,中国古代哲学中还有天人相分的一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是分属不同范畴的问题。荀子强调天人相分,认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职责。荀子提出“天人相分”,一方面把天解释为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天道自然不能干预人事,人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荀子区别天和人,否定了自然变化和社会治乱的联系,确立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念;同时,把人从天命主宰之下解放出来。可以说“天人相分”哲学命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突破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论,既承认客观规律的作用,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关于天人关系有下列几个观点 1老子认为“顺天而无为” 2孔子认为“顺天而有为” 3荀子认为“制天而用之” 4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关系.5宋朝理学家朱熹则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被称为天人关系。东方民族习惯于或者说更擅长于将“天”与“人”置于一个彼此相连的大系统中,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道”、“气”等哲学命题,都体现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有三种表现形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天人合一论”;以庄子为代表的“天人交融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天人相分论”。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心道德要求,使人们致力于向内修身养性,而不是向外探索自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虽希冀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却成为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庄“天人交融”思想更为深刻。老子建立的天人关系是基于无为状态的与天和谐的理想。庄子以“气”作为沟通天人的物质基础,认为天地、物、人都是阴阳之气的对立与合成,故日“通天下一气耳”。这种人和自然交融的观念是对人和自然默契关系的肯定,但是?,这种肯定是建立在否定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要求人无条件地顺从自然。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一个最突出的
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儒家通过内省本心达到与天的沟通、天理与心性的合一。尽管儒家所谓的“天”是道德化的或者是抽象的,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但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一种亲和与包容。道家从自然哲学立论,主张通过“抱一”、“体道”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观念上的回归自然虽然有消极顺从之嫌,可本质上表现了人是自然一部分的思想。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历史上互抗互补,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殊途同归,共同积淀成为中国人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今天,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挑战时,重温古人的天人关系思想,在崇敬前人对自然关怀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到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信念。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古今中外长期思考并试图解答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本质上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信念。然而,这种建立在感性认知基础上的合一理念,其思想前提是对自然的无知与无奈,在理论层次上停留在非理性的认知水平,它不提倡、甚至反对探索自然,正如荀子所谓“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西方的主客二分信仰是对主客合一理念的否定,它宜扬人类应当依靠理性和科学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而成为自然的主人。在高扬理性的旗帜下,激发了人类探索和征服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这种把人的理性提高到至高无上、支配一切的思想,实质是把人与自然绝对地对立起来,结果必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20世纪6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面对扑面而来生态与环境问题,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把研究引向了深人。但是,最终能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因此,建构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理念,是人类摆脱生存困境,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选择,即人类必须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相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的价值,建构人类应共同遵循的生态伦理道德。比如平等互爱原则、保护互利原则、代与代的平等原则、经济和社会活动生态化原则等等,在此基础上,确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即科技的运用应以人文价值为导向,建立合理的科技发展绩效评价规范与制度和政策约束机制,对科技发展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关系”
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哲学观点。天人关系中,天是指客观规律,而人则是主观能动性,天人关系就是要求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老子的“无为”并不是真的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放任自流,而是要求君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很高的统治艺术;而顺天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制天则是要求我们要掌握规律,后两者都是强调我们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