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进展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进展
腔的残余瘤体进一步灭活,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有文 献报道, 病损内手术采取骨水泥填充的术后整体复发率为
1 3 ~2 5 _ 1 ¨ ; R o c k 等报道, 简单的病灶刮除, 局部复发 可降到 1 O [ 1 。康 肖等| _ 】 。 对 1 1 3 例 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 的研究中显示, 采取瘤腔灭活植骨术后复发率为 1 9 . 5 , 采
G C T约占G C T总数 的 5 0 , 位于长骨干骺端, 往往涉及到 治疗局部无法行手术治疗的, 亦或是位于脊柱、 骨盆等部位 软骨下骨, 有时是靠近关节软骨。通常认为, 利用骨水泥治 无法切除干净的 G C T 。有相关文献报道, 中等剂量的射线 疗时, 热烧伤或微动理论会造成软骨退变或破裂, 导致骨关 ( 4 0  ̄5 5 G y ) 在治疗 G C T取得不错 的效果, 5 年复发率控制 节炎的发生。F r a q u e t 等_ 】 在对 3 o 例患者平均 6 . 4年的随 在 6 2 -9 o N之间 ] 。但放疗与 G C T的肉瘤恶变具有 访结果中显示 , 只有 2 例发生关节退变; v o n S t e y e r n 等_ 1 阳在
中图分类号 : R7 3 8 . 1 文献标识码 : A
0 3 0 0 0 1 )
C o p p e r 1 8 1 8年第一 次描述 了骨 巨细胞瘤 ( g i a n t c e l l t u m o r , G C T ) , 后来 N e l a t o n描述了它的侵袭性 , V i r c h o w揭 示了它的恶性潜能 。G C T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约 5 ,
a n a c c i I、 Ⅱ的 G C T , 瘤体切 除多适用于 C a m a p a n a c c i I I I 的
2020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进展盘点(全文)
2020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进展盘点(全文)【摘要】本文总结盘点了2020年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原发骨肿瘤、骨转移癌、骨肿瘤切除后重建、软组织肉瘤及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等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骨肿瘤;软组织肿瘤;治疗;进展在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近些年内科治疗发展迅速,但外科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2020年,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涌现出很多研究,为改变临床实践和指南更新提供了依据。
本文总结了2020年度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
01CSCO相关诊疗指南发布2020年4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联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在线上发布了2020版《CSCO 经典型骨肉瘤诊疗指南》和《CSCO骨巨细胞瘤诊疗指南》。
不同于政府规范,学会发布的指南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吸收学科的最新进展,同时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等方面。
制订指南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规范我国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提高我国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整体诊治水平。
02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中轴骨恶性肿瘤的治疗仍具有挑战性,尤其是中轴骨尤文肉瘤的治疗挑战性极大,手术治疗及其对肿瘤学预后的影响存在争议,三项最新研究与此相关。
Andreou等[1]报道了Euro-EWING99研究中治疗和随访的180例骨盆和骶骨尤文肉瘤患者,发现骶骨肿瘤患者比骨盆肿瘤患者的预后更好。
骶骨肿瘤患者接受手术联合放疗与单独接受放疗的肿瘤学预后相似,与此不同的是,骨盆肿瘤患者接受手术联合放疗后有更好的肿瘤学结果。
另外,接受骨盆受累骨完全切除(髋臼肿瘤的I-II-III型切除)的患者生存率更高,提示对于这些患者给予包括彻底手术切除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
另一项研究显示,接受骨盆尤文肉瘤切除后(如Andreou等[1]报道的彻底切除)髋关节移位重建的患者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更好的功能结果[2]。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解 剖 特点 使 其 在 治 疗 策 略 的选 择 上 有 所 差 异 , 理 使 用 不 合
同治 疗 方 法 对 于 提 高 肿 瘤 控 制 率 和 降 低 并 发 症 方 面 有 重
要 意 义
骨 巨细 胞 瘤 恶 变 率可 高 达 1 %~ 0 、 放 疗对 于脊 柱 骨 5 2 %… 。
( 四 军医 大 学 西京 医 院 骨 肿瘤 科 7 0 3 陕 西省 两 安 市 ) 第 10 2
d i1. 6 6i n10 — 0 X2 1.8 0 o :03 9 .s. 4 4 6 . 00 . 9 s 0 0 2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7 8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4 6 2 1 一 8 0 9 — 3 1 0 — 0 X( 0 O)0 — 6 4 0
脊 柱 骨 巨细 胞 瘤 是 常 见 的脊 柱 肿 瘤 , 其综 合 治 疗 【 ・ 卅
包 括 外科 切 除手 术 、 脉 介 入 栓 塞 治 疗 、 射 治 疗 、 动 放 冷冻 外 科 、 学 治 疗 等 。 四肢 骨 巨 细胞 瘤 不 同 . 柱 病变 必 须 在 化 与 脊 考 虑 到最 大 限度 保 存 神经 功能 的基 础 上 进 行 肿 瘤 控 制 , 换 言 之 , 为 一 个侵 袭 性 病 变 , 要 在 肿 瘤 控 制 、 经 功 能 保 作 需 神 存 及 脊柱 功 能 重 建 之 间找 到 理 想 平 衡点 脊 柱 不 同 节段 的
的增 加 使 得 局 部 控制 降低 8 %左 右 。 因此 , 脊椎 切 除 辅 助 全
术 后放 疗 是 目前 对 于 颈椎 骨 巨 细胞 瘤 治 疗 的 合 理选 择 I 。
骨巨细胞瘤icds标准
骨巨细胞瘤ICD-10诊断标准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ICD-10编码为M8717/1。
以下是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遗传因素和治疗方式等方面。
1.临床诊断骨巨细胞瘤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疼痛通常为间歇性,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加剧。
肿瘤通常位于长骨干骺端,特别是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
临床诊断需要考虑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病史。
2.影像学检查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为骨端偏心位、溶骨性、囊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病灶呈肥皂泡样改变。
X线表现为骨端偏心位、溶骨性、囊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病灶呈肥皂泡样改变;CT能显示骨皮质变薄无膨胀,病灶呈肥皂泡样改变,溶骨区内有间隔或斑点钙化影;MRI表现病变部位骨端偏心位溶骨性病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其间可见条带状影,部分病例可见线状分隔。
3.病理学诊断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学表现为骨端偏心位、溶骨性、囊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病灶呈肥皂泡样改变。
镜下可见肿瘤由许多相互交错的片状或条状瘤细胞组成,这些瘤细胞由薄而弯曲的纤维分隔开。
肿瘤细胞的核大小不一,染色深,形状不规则,可见核仁。
部分病例可见瘤细胞多核现象。
4.遗传因素骨巨细胞瘤与遗传因素有关。
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以增加患骨巨细胞瘤的风险。
这些基因包括P53、COL1A1和RANKL等。
因此,遗传因素也是骨巨细胞瘤诊断的一部分。
5.治疗方式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药物治疗等。
手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主要方法,切除肿瘤并重建骨骼的稳定性是必要的。
对于不能切除的肿瘤或复发的肿瘤,可以采取放疗或药物治疗等辅助治疗措施。
总之,骨巨细胞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遗传因素和治疗方式等方面。
对于每个患者,应该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骨巨细胞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溶 骨活动为特征 的交 界性骨肿瘤 [ 1 ] 。该肿瘤 在 欧美发病 率
约为 5 %, 而在美 国人 口中 C K 2 T B 约 占 所 有 良 性 肿 瘤 中 的
骨巨细胞瘤 ( g i a n t c e l l t u mo r o f t h e b o n e , G C TB ) 因 病
一
、
基 因表 达谱
变 部位有局部侵袭骨质 的趋势而 通常被认 为是一 种 以局部
Gc T B的发生和发 展是一 个多 基 因、 多 阶段 的过程 , 基 因表达 的差异性分析 即基 因表达谱 为进一 步研究 G C T B病 理生理过程提供一个 可行 的技 术手段 。且 随着快 速减 法杂 交( r a p i d s u b t r a c t i v e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 R A S H) 、 实时定 量 聚合酶 链 式 反应 (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r e a l - t i me p o l y m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
析, 发现 了 2 0 种 表达上调 的基 因及 1 2种 表 达 下 调 的 基 因 ,
有一定 的研 究 , 但是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研究清楚 。以前 对
于 G C T B的研究 仅局 限于形 态学 、 病理 学或蛋 白质 组学 等 方面, 近几年随着研 究技 术 的进 步 , G CT B的基 因组 学研 究 有 了许 多新 的发 现 , 这些 新发 现对 揭示 其发 病机 制 意义 重 大 。而该领 域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研 究方面 : 基 因表 达谱 、 基 因突变 、信 号通路 、 基 因转染 。这 些研 究有 助 于找 出关键致病基 因 , 为从基因水平上早期诊断筛查及治疗提供
【疾病名】骨巨细胞瘤【英文名】giantcelltumorofbone【缩写】【别..
【疾病名】骨巨细胞瘤【英文名】giant cell tumor of bone【缩写】【别名】osteoclastoma;破骨细胞瘤【ICD号】D48.0【概述】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 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
是由骨髓间质细胞分化而来的,以单核细胞为主要成分的溶骨性肿瘤,又称破骨细胞瘤(osteoclastoma)。
骨巨细胞瘤是骨的良性病变,通常单发并且有局部侵袭性。
也有人认为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潜在恶性的肿瘤。
此肿瘤既非完全良性,也非完全恶性,而是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其侵袭程度表现不一,有的巨细胞瘤经过相对简单的手术就可获得长久的控制,而有的巨细胞瘤却可出现播散转移。
对具体的巨细胞瘤患者而言,通过分析其临床、影像和组织学表现来判断预后是很困难的,并且也是很不确定的。
自Jaffe于1940年首次描述该肿瘤以来,对其认识不断深化:该肿瘤具有较强侵蚀性,对骨质有很大溶蚀破坏作用,但极少有反应性新骨生成及自愈倾向;可穿过骨皮质形成较大的软组织包块;采用通常的刮除法复发率甚高;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但肺转移灶常生长缓慢甚至不需要治疗,即所谓良性转移(benign metastasis)。
基于上述特征,多数学者将其列为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肿瘤。
美国骨骼肌肉肿瘤学会1980年提出的骨肿瘤外科分期系统(surgical staging system)中,将骨巨细胞瘤正式列为低度恶性肿物。
【流行病学】根据西方国家的统计资料,骨巨细胞瘤并不多见。
据美国统计约占全部骨骼肌肉系统肿瘤的10%,中国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为高,占骨肿瘤的14%~16%。
骨巨细胞瘤最常见于20~40岁,另一个高峰年龄为55~65岁,不到10%的骨巨细胞瘤发生于未成熟骨,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骨巨细胞瘤的原发部位几乎都发生在骨骺,随着病灶的扩大逐渐侵及干骺端。
假如病变局限于干骺端而不波及骨骺,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几乎不能成立。
骨巨细胞瘤生物学研究进展
多核 巨细胞 。Z e g …应用 R A转移吸附技术 、 定量反 hn 等 N 半 转 录聚合酶链反应 ( T C 、 R P R) 荧光 原位杂交 ( IH) 免疫组 FS 、
化等方法对 G T组织 中 V G 的 基 因转 录水平 进 行评价 。 C EF 结果表 明 : 3个 V G E F的 主 要 亚 型 11 15 19在 所 有 被 调 2 、6 、8 查 的病 例 中均 有 表 达 ,2 亚 型 的 表 达 最 为 丰 富 。 通 过 FS 11 IH 及 免 疫 组 化 手 段 , E F在 梭 形 间 质 细 胞 、 VG 圆形 巨 噬 细 胞 、 多
的限 制 点 。这 些 限 制 点 是 调 节 细 胞 增 殖 的 关 键 点 , 时 它 们 同
又受到细胞 内外 各种 因素 的调节 。这 些 信号作 用 于细胞周
期 基 因调 控 系 统 中 的 某 些 基 因 , 细 胞 周 期 素 、 胞 周 期 素 如 细
依赖性激酶 ( D ) C K抑制 因子 ( D I 等。细胞 周期 素 C K及 D C K) 主要通过与 C K结合使之构象 发生改变 或特异性 位点磷 酸 D 化 , 活或抑 制 C K 的活性 , 响细胞 周期 。K um n等应 激 D 影 az a 用聚合酶链反应 ( C 和免 疫组 化法研 究 3 P R) 2例 长骨 G T C, 发现 G T中细胞周期 素 D1和 D C 3基 因仅有 低水 平 的表达 , 其蛋 白过度表达主要在多核 巨细胞 胞核 中 , 而很 少在单核 细
统计学意义 。
3 G T与 细 胞 增 殖 C
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诊断标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是一种罕见但重要的骨肿瘤转移形式。
通常,普通的骨肿瘤具有相对固定的转移途径,即通过直接扩散或血行途径进行转移。
然而,骨巨细胞瘤却表现出与其他骨肿瘤不同的特点,它有时会在原发病灶与远隔部位之间跳跃性地进行转移。
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使得临床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复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概述骨巨细胞瘤及其跳跃转移的定义和特征。
我们将讨论骨巨细胞瘤的概念以及它与其他类型肿瘤之间的区别。
随后,我们将详细解释跳跃转移的定义和发生机制,探讨其可能导致典型临床表现出现于远离原发灶部位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影像学特点。
通过X 光摄影、CT扫描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我们将分析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在这些影像学检查中的显示特点,以便提供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的依据。
然后,我们将介绍目前用于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诊断的标准和评估方法。
我们将简要介绍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中关于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的诊断标准,并深入探讨定量指标评估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及其解释。
此外,我们将强调影像学与组织学诊断相结合的重要性,以提升对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的正确诊断。
最后,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我们对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诊断标准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
我们还将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以促进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该诊断标准。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的诊断标准。
通过对定义、特征、影像学表现以及评估方法的详细讲解,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这将有助于提高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的早期诊断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手段。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中应用诊断标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 骨巨细胞瘤跳跃转移的定义和特征2.1 骨巨细胞瘤概述骨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在骨骼系统中常见。
它通常出现在骨负重区域,如长管骨、脊椎和髂骨等。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你知多少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抑制骨巨 细胞瘤的生长和扩散。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杀灭肿 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患者自身 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04
骨巨细胞瘤治疗 方法的比较与选
择
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手术切除:治愈率高,但创伤大、恢复期长 药物治疗:副作用小,但疗效不稳定、易复发 放疗:对局部控制较好,但可能引发并发症 化疗:对全身控制较好,但副作用较大
06
骨巨细胞瘤治疗 的前景与展望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进展
免疫治疗:利用患者自身的 免疫系统攻击肿瘤,提高治 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基因治疗:通过修改或替换 肿瘤细胞的基因,从根本上
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针对骨巨细胞瘤 的特定分子靶点,开发更精 确的治疗药物。
联合治疗:结合多种治疗方法, 如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
03
骨巨细胞瘤的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肿瘤,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手术方法:刮除病灶、关节置换、截骨等 手术风险: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术后护理:定期复查、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
添加 标题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骨巨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激素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添加 标题
治疗目的。
添加标题
放射治疗可以单 独使用或与其他 治疗方法联合使 用,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的副作 用包括局部皮肤 损伤、骨髓抑制 等,需要在治疗 过程中密切观察
并及时处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及进展(综述)
作 者 单 位 :1安 徽 医科 大 学 附 属 省 立 医 院 . 聂 冬 梅 , , 主 任 医 师 女 副 2 0 - 5 1 收 稿 . 0 8 0 — 3 修 回 080— 5 20-6 2 合肥 2 0 0 30 1
常见 的部位是膝关节 , 最好发的单块骨是股骨远端 , 其次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 。 3 影像 学表 现 31 X线表现 传统 x线诊断骨 巨细胞瘤已积累 . 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 x线平片是巨细胞瘤最具诊 断价值的放射学检查手段。① 长管骨 : 典型 x线表 现 为骨 端偏 心性 、 骨性 、 胀 性骨破 坏 , “ 泡 溶 膨 并呈 皂 样” 改变。 病灶多为单发 , 边缘清楚 , 无明显硬化 。 破 坏区可达软骨下骨, 病变周围骨皮质变薄 , 当肿瘤较 大并有侵袭性者 , 出现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及周 围 可 软组织肿块 , 但很少有骨膜反应 , 当出现病理骨折时 可见骨膜反应 。肿瘤延长骨横径侵及 的范围往往大 于延长径侵及的范围。过去常把 由于肿瘤生长不均 匀形 成 的多 发骨嵴 而 出现 的“ 泡样 ” 变认 为是 骨 皂 改 巨细胞瘤的典型表现 , 其出现率为 5 %~ 7 现在 0 6 %, 越来 越 多 的 报道 认 为 以往 的报 道 过 分 强 调 了 “ 泡 皂 征” 作为诊断骨巨细胞瘤特征性表现嘲 。骨巨细胞瘤 侵及 的典 型部 位 是长 骨 的 骨骺 及 干 骺 端 区域 , 原 其 发部 位 几 乎都 发 生在 骨骺 , 随病 灶 扩 大逐 渐 侵 及 干 骺端 , 如病 灶 局 限 于 干骺 端 而不 破 坏 骨 骺 , 巨 细 骨 胞瘤诊断几乎不能成立。个别病例为非骺性骨巨细 胞瘤[ 6 1 。赵绘萍等报道 1 例骨巨细胞瘤未侵及骨骺 , 仅 局 限于 胫 骨上端 t。而少 数骨骺 未 闭合 的病 人 , 7 ] 肿 瘤可 自干骺端穿过骺板侵及骨骺[ ② 短管骨 、 5 1 。 扁平 骨及不规则骨 : 长骨以外部位的骨巨细胞瘤在 x线 片上无特征性表现 , 与其他溶骨性病变无区别。手 、 足骨及 中轴骨 患者 发病 年龄 相对 轻 于长 管状 骨发 病 患 者 。其 特点 是 多发 病灶 比例 高 ; 文献 上 有 多 中心 骨 巨 细胞 瘤 报道 , o 报 道 1 Ks 例第 一 、 二胸 椎 和 骶 骨 多发性骨巨细胞瘤[ 8 1 。须强调的是 , 手部病变多位于 掌 骨 头 或近 节 指 骨 的基底 部 , 膨 胀 性 改 变 比长 管 其 骨更 明显 。扁平 骨及不 规则 骨 主要 呈溶 骨性 改变 , 膨胀程度不明显。 脊柱发病累及骶骨椎体为主 , 体 积 通 常 巨大 , 泛切 除也 易 复发 。 广 骨 巨细胞瘤虽有典型 x线表 现 ,但对骨髓 内、 骨皮质及关节、 软组织侵犯情况不易作出准确判断 , 对 显示 中轴 骨及 不 规则 骨 的病灶 也不 尽理 想 。 3 C . T表现 C 2 T具有可摄横 断面及密度 高对 比 的优点 , 克服 了 x线片前后重叠的缺点 , 对周 围软 组织情况及骨质破 隋况可更加细致 的观察 。 T有 C 利于估价 : ①观察病灶 内情况 : 溶骨性破坏 的膨胀程 度 , 写 不 均 匀生 长 引起 的多 房 样 改 变及 边 缘 部 梁 描
骨巨细胞瘤治疗进展
[9]
MendetlIlall
tumor
wM,刀。眦ki RA,ScarbomlIglI
MT,et
aI.Gi¨t ceu
of
bone[J].Am J Clin
Oncol,2006,29(I):96驷.
[10]牛晓辉,蔡伯,郝林,等.冷冻异体骨移植治疗肢体骨巨细胞瘤骨缺
a1.Gi柚t ceU
tumor
ca∞report[J].cases J,2009,2(1):74. [4]
wang Y,Honda K,suzuki s,et aJ.Giant skull
ceII tumor 8l
tIle lateml
ba∞[】].Am J 0tolaryngol,2006。27(1):64-67.
4.1.2.3 panacci
鲥em0
tion
M,AvIlet
s,Albe曲ini
M,et a1.Histogenetic characteri豫.
0f画ant ceUtumor 0fbone[J].clin 0rthopRelat Re8,2008,466
(9):208l捌1.
[2]
Riddle ND,Yamauchi tIle
l
诊断基本都能明确。鉴别诊断主要与有相似影像学表现的动 脉瘤样骨囊肿(ABc)及溶骨现象严重的恶性肿瘤相鉴别。病 理检杳就注意与一些含多核巨细胞的病变鉴别,如骨母细胞 瘤、软骨母细胞瘤等。 4治疗 GCT的治疗目标是清除肿瘤,减少复发与远处转移,并最 大限度地保留肢体功能。因其具有多变的难以预测的生长行 为,所以治疗问题不少,主要是术后复发与转移问题。 4.1手术: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介绍如下: 4.1.1病损内切除:肿瘤囊内刮除植骨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 的术式,其主要适应证是瘤体尚未突破骨皮质的患者。但因单 纯刮除植骨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可达27%一54%,有的甚至 可达75%,所以近年来很少单独应用,常辅以物理或者化学的 手段,以尽可能彻底的清除残存瘤细胞,以期降低复发率。这 些措施包括:冷冻、过氧化氢烧灼、骨水泥填充、高速磨钻等。 4.1.1.1冷冻治疗:自Marcove等于1964年首次应用液氮冷 冻技术治疗肺癌股骨转移以来,冷冻治疗已广泛用于骨肿瘤的 治疗。Malawer研究10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包括16例复 发患者,给予囊内刮除、液氮冷冻治疗,平均随访6.5年,在首 次治疗的86例患者中复发率仅为2.3%,总复发率为7.9%。 其治疗机制是利用低温杀灭未能完全去除的肿瘤细胞。液氮 所致的低温可致细胞脱水,增加细胞内的电解质浓度,使细胞 膜破裂、蛋白变性,从而破坏肿瘤细胞。冷冻治疗的并发症有 术后肿瘤恶变、组织坏死、病理性骨折‘61等。 4。1.1.2骨水泥填充:骨水泥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在聚合过程中,其单体的细胞毒性、聚积时释放的热量能使 肿瘤组织变性、坏死。有研究证实,其反应时的热效应可使骨 皮质深部2—3 mm产生坏死。capanm等随访了187例接受骨 水泥填充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 7%。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果 不同,还有些小样本的随访结果甚至为0。但如果病变复发或 者发生骨折,骨水泥取出较困难。另外,由于骨水泥与骨的弹 性模量有较大的不同,可能引起骨性关节炎,关节退行性变与
骨巨细胞瘤治疗进展
Treatment progress on giant cell tumors of bone LIANG
Hospital,La n zhou 730050,Gansu,China
Department ofBone and Soyt Tissue Tumor,Gansu Ca n cer
ABSTRACT Giant cell tumors (GCT)of bone is benign bone tumors with aggressive and osteolytic activity.As traditional
m etastatic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will bring new hope of treatment f or giant cell tum or of bone,due to lower the reeurrenee
rate.Chemotherapy is mainly used in the treatm ent of m etastasis and malignant bone tumor.Radiotherapy for recurrent or un—
ment of new drugs are still be needed to treat patients with giant cell tum or of bone and also bring about m ore hope.
KEYW ORDS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Surgical procedu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adjuvant; Review literature Zhongguo Gu Shang/China J Orthop Trauma,201 8,3 1(3):292—296 www.zggszz.con
脊柱骨巨细胞瘤治疗进展
对 于脊柱 G C T行边界 或广泛 的整块切 除来 防止局 部复
发I 8 ] 。近年来, 随着脊柱肿瘤外科的发展, 逐渐在 E n n e k i n g 骨肿瘤分期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脊柱肿瘤的外科分期方法, 如 WB B和T o m i t a 分期系统r g , 为整块切除手术设计提供 了基础 , 对大部分胸、 腰椎G C T可以做到整块切除。 F i d l e r c ] 对9 例胸、 腰椎 G C T行整块切除, 仅1 例复发( 1 1 . 1 ) 。但 是, 由于脊柱部位毗邻重要的脏器和血管神经结构, 整块切 除手术难度大, 风险高, 术后常常出现神经功能缺失。C l o y d
实用骨科杂志
第 1 9卷 , 第 2 期, 2 0 1 3年 2月
文章编号 : l 0 O 8 —5 5 7 2 ( 2 0 1 3 ) 0 2 —0 1 3 9 —0 4
脊柱骨 巨细胞瘤治疗进 展
周明, 杨 惠林 , 陈康 武
( 苏 州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骨 科 , 江 苏 苏州 2 1 5 0 0 6 )
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 理论上有治愈的可能。 有学者建议,
发性骨肿瘤, 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多见于 2 O ~4 0岁患者, 女 性较男性多发( 1 . 5 : 1 ) _ 1 ] 。 与欧美国家相比, 我国G C T发病 率稍高, 约占全部原发性骨肿瘤的 2 0 %r 2 ] , 但发生于脊柱的 骨巨细胞瘤少见 ] 。由于肿瘤侵袭性生长并容易复发, 部分 肿瘤还会出现肉瘤变和肺转移, 目前公认为半恶性或潜在恶
中图 分 类 号 : R7 3 8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骨巨细胞瘤( g i a n t c e l l t u m o r , G C T ) 是一种较常见的原
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进展
C h i n J S u r g O n c o ,D e c . 2 0 1 3 , V o 1 . 5 。 N o . 6
・3 77 ・
综 述 与 讲座
骨 巨细 胞 瘤 的 临床 治疗 进 展
刘 潭, 陈卫 东, 商冠 宁
数据显示骨巨细胞瘤 发病 率稍高于 WH O数据 , 约 占所 有 良性 骨肿 瘤 的 2 0 %, 骨 巨细胞 瘤 发病 年 龄 多 在2 0~ 4 0岁 , 女 性 较 男 性 更 为 常 见 。5 0岁 以上 的 骨 巨细胞 瘤 约 占 9 % ~1 3 %, 2 0岁 以下 骨 巨细 胞 瘤 很少见 , 1 4岁 以下 的患 者仅 占 1 %一 3 %L 4 ] 。骨骺 未
文章编号 : 1 6 7 4— 4 1 3 6 ( 2 0 1 3 ) 0 6— 0 3 7 7— 0 3
骨 巨细胞 瘤是 常见 的侵 袭性 原 发 骨肿 瘤 , S a l e r . n o 与S z e n d r o i 等¨ 统计 发现 , 8 0 %左右 的骨 巨细 胞
瘤 表 现为 良性 骨肿瘤 。骨 巨细胞瘤 的发 病 高发 于强 壮年 , 会严 重影 响患 者 的 肢 体 功能 和 身 心 健康 。因 此, 对 于骨 巨 细胞瘤 的治 疗至关 重 要 。 目前 , 骨 巨细
闭 的患 者 更 加 少 见 , 只有 1 . 8 %, 在诊 断 发 生 于 1 4 岁 以下 的骨 巨细胞 瘤 要 特 别 慎重 , 应 注 意骨 骺 闭合 前 的溶骨 性病 变 的可能 。由于骨 骺未 闭 的患者 较少 见, 所 以许多 学者甚 至认 为 , 骨骺 闭合 前 的溶骨性 病
骨巨细胞瘤与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别和治疗进展
X 线平片
ABC
左侧股骨远端见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未见硬化缘,远端股骨外侧见 骨皮质掀起,周围并软组织肿块影,肿块上缘见纵行小片状骨膜反应
CT平扫+重建
GCT
左侧股骨下端外侧髁可见囊状 低密影,偏心膨胀性生长,边 界尚清,可见硬化边形成,骨 皮质变薄,局部外侧缘骨皮质 连续性中断、骨质缺损,周围 未见骨膜反应
多发液-液平面
治疗
骨巨细胞瘤
•外科手术 1、病灶扩大刮除联合骨水泥 2、节段截除广泛切除
•药物辅助治疗 1、双膦酸盐 (唑来膦酸、帕米膦酸盐)
2、狄诺塞麦(deno骨囊肿
•营养血管栓塞 •病灶刮除 •手术切除 •自体骨移植
X 线平片
GCT
定义
病因
好发年龄 好发部位
组织学特征
影 X线平片 像 CT 学 MRI
骨巨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起于骨骼非成骨性结缔组织的 一种从骨内向骨外膨胀性生长的骨性
原发性骨肿瘤
血性囊肿
病因不明,50%以上的病例在发 病前有损伤史
20~40岁成年人
可能与外伤后动脉损伤、静脉回流障 碍和动静脉畸形有关
10-20岁青少年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疗效:Tse教授报道44例GCT,术前2疗程及肿瘤切除术后3个 月持续双膦酸盐治疗,经过48个月的随访,其复发率由对 照组30%(6/20)降至治疗组4.2%(1/24)
狄诺塞麦
原理: 对RANK配合体(一种骨吸收过程中必需的信号物质)具有靶向 性灭活作用,通过对其的灭活作用而延缓骨吸收进程。
X线与CT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X线与CT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摘要:骨巨细胞瘤是临床常见的骨肿瘤之一,具有高侵袭性、高复发率的特点。
本文研究骨巨细胞瘤的X线及CT表现,为骨巨细胞瘤的确诊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又称之为破骨细胞瘤,主要发生在长骨的表面,对人体的局部带有一定的侵袭破坏性,占所有良性的骨肿瘤的比例约为13%-20%,其发病率仅仅是低于骨软骨瘤和骨肉瘤[1]。
部分肿瘤会出现恶化倾向发生肺转移,引起呼吸功能障碍,造成呼吸困难,破坏肺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骨巨细胞瘤复发率极高,部分良性的骨巨细胞瘤在多次复发后也会发生恶变,从而转变为恶性肿瘤。
肿瘤的发现通常是通过医学影像进行诊断,因此研究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国外研究现状据统计,骨巨细胞瘤在美国的比例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的5%、占所有成人良性骨肿瘤的20%[2]。
而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在影像学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对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影像诊断标准和影像模型建立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比如,一些研究对病变的形态学特征、轮廓特征、局部骨质改变、软组织肿胀等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同时,还有研究采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建立了影像模型,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病变进行溯源诊断和预测。
在影像诊断基础上,Aneta对35例曾接受地诺单抗治疗的GCTB患者在治疗期间观察肿瘤进展情况,得出了其1年内的无进展率达92.8%,而地诺单抗就为晚期不能手术治疗的GCTB患者提供了条件[3]。
Tsukamoto等介绍了一例继发性mGCTB,地诺单抗治疗开始后滞后时间为六个月。
当时进行的CT扫描显示边界不清的成骨细胞肿块增大,活检证实为高级别肉瘤[4]。
Averill等人发现只有3%的病例发生在手部,0.32%发生在腕骨,通常比其他部位出现的患者更年轻,复发比其他部位更快,发病率手部骨骼GCT的多灶性表现为18%,刮除术治疗的手部GCT复发率为87%。
骨巨细胞瘤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含量 流式 细胞仪分析等现代技术来 进行预后评 价的研究 , 丰
富和发展了 G T的病 理学评 价方法 和内容 。 C 1核 仁组 成区嗜银 蛋白( . A N ) OR 染色计数 此项技 术 发展于上世纪 8 0年代 末 9 0年代 初 , 其揭示 了肿瘤细胞核仁 内 r A 的转 录活跃 水平 ,肿瘤 细胞 核仁 与其生 物 学行 为 DN 的关系 ,由此认为其对 G( 的预后 评价有一定 意义 。然 而 近年在 G T方面鲜有 报道 , C 加之检测 的成 本高 , 限制 了其 临
2 流式细胞 仪分析 D . NA含 量
DN 含量实 质上反 应 A
颇具特征性 , 目前仍是 四肢 G T的首选检查手段 。但 x线平 c 片对骨髓 内、 骨皮质及软组 织的侵犯情况 以及脊柱等深在 部
位的 G T不易作出准确 的判 断。C C T扫描较 X线更 为全 面、
肿瘤细胞 的增殖活性 , 有研 究表明原发 与复发 GC T的 D NA 含量有明显差异[ , 前穿刺 活检 DN 含量 分析有 助于 对 2术 ] A C T侵 袭性 和复发 的预测 。但 也少 数学 者认 为 D 多学者 采用 免疫 组 织化 学 、 子生 物学 、 N 分 D A
着重要 的作用 , 与临床侵袭性相关[ 。另有学 者提 出组 织蛋 白酶 K是破骨 细胞 质子泵 的调节 酶 , G T产 生侵蚀 的重 是 C 要酶L 。其他 , 8 ] 亦有提 出尿 激酶 型纤维 蛋 白酶原 激 活剂 、 抑 制剂及其受 体 、 白细胞介素一 6在复发与转移 患者 中呈 异常表
维普资讯
・
6 ・ 8
Ce ta iaM e ia o r a ,0 7, o No 1 nrl Chn dclJ u n l2 0 V L3 1, .
骨巨细胞瘤疾病研究报告
骨巨细胞瘤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骨巨细胞瘤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肿瘤科,骨科病症体征:肩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疾病介绍:骨巨细胞瘤常称良性骨巨细胞瘤或破骨细胞瘤,它是比较多见的原发骨组织肿瘤之一,其主要组织成分为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比较瘦小的梭形或圆形的基质细胞,近十数年来对它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它是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生长活跃的肿瘤,经过搔刮治疗以后,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可能复发,甚而恶变,并发生远处转移,部分病例因局部感染,外伤或经久不治而发生恶变,另有一小部分病例,其组织形态一开始就有趋向恶性的征象,或基本上是一种含有多量巨细胞的恶性巨细胞瘤,因此,把它们一律称为良性骨巨细胞瘤不符实际,而且给大以不应有的假安全感症状体征: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已在病理中述及。
患者多为20一40岁的青壮年,占总数的80%以上。
男女发病宰相等。
50%以上的病例在发病前有损伤历史。
肿瘤生长活跃,平均病期为10个月左右。
最早期的主诉为疼痛,其次为肿胀。
疼痛不剧烈,无碍睡眠。
约有16%的病例系因发生病理性骨折才去医院诊治。
在X线照片上,典型骨巨细胞瘤呈肥皂泡沫样的囊肿样阴影,早期位于长骨骨端的一侧,逐渐向中心扩张,最后整个骨端和部分干骺端发生破坏,并向周围扩张,但肿瘤极少穿透关节软骨面。
肿瘤周围骨壁清晰整齐,与骨干连接处可能有少量的骨质微密。
在囊肿样透明阴影内,无钙化点或新生骨质。
偶尔发生自愈或半自愈现象,大多由于病理性骨折和肿瘤内部大量出血所致。
在临床实践中,典型肥皂泡沫X线征象较为少见。
多数病例呈周围骨壁扩张,界限清晰,但无骨间隔的囊肿样征象,病理骨折后溶骨性变化的发展尤为显著,须与中心型骨纤维肉瘤鉴别。
在极大多数病例中可根据病历、临床和X线征象作出诊断。
但组织切片检查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中十分重要,它对处理的决定和预后的测知起指导作用。
因此,病理检查应尽量做到彻底、广泛、仔细。
只凭一小块组织检查的结果来推断整个肿瘤的性质,很难达到正确的分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骨巨细胞瘤虽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和潜在恶性。
据统计,骨巨细胞瘤患者80%左右表现为良性过程,25%~50%的患者治疗后会复发。
少数患者会出现“良性肺转移”,极少数患者则在多次复发或放疗后发生恶变。
骨巨细胞瘤的组织起源目前仍不确定,病理及影像分期并不能预测临床结果,因此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许多争议,其预后也仍有较多未解决的问题。
目前,骨巨细胞瘤仍是骨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论文就其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手术; 栓塞; 双膦酸盐doi:10.3969/j.issn.1674-4136.2013.06.011文章编号:1674-4136(2013)06-0377-03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侵袭性原发骨肿瘤,Saler⁃no与Szendroi等[1⁃2]统计发现,80%左右的骨巨细胞瘤表现为良性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的发病高发于强壮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身心健康。
因此,对于骨巨细胞瘤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手段众多,但都存在不足之处,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就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1 流行病学现状及临床特点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根据WHO的统计:骨巨细胞瘤占原发骨肿瘤的8.63%,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18%左右。
Haque等[3]统计数据显示骨巨细胞瘤发病率稍高于WHO数据,约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20%,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较男性更为常见。
50岁以上的骨巨细胞瘤约占9%~13%,20岁以下骨巨细胞瘤很少见,14岁以下的患者仅占1%~3%[4]。
骨骺未闭的患者更加少见,只有1.8%,在诊断发生于14岁以下的骨巨细胞瘤要特别慎重,应注意骨骺闭合前的溶骨性病变的可能。
由于骨骺未闭的患者较少见,所以许多学者甚至认为,骨骺闭合前的溶骨性病变无需与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但也不乏此类的个案报道[5]。
骨巨细胞瘤病变原发于骨骺,可延伸到干骺端并累及骨干,好发于四肢长骨远端,超过一半位于膝关节周围。
除四肢长骨外,脊柱、骨盆、骶骨、手骨、颌骨、颅骨、足骨等也时有报道。
临床症状因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差异而有不同,良性巨细胞瘤病程缓慢,早期症状轻微,局部间歇隐痛及肿胀,病变进展者有局部肿胀变形、关节活动受限等。
生长活跃的巨细胞瘤,初期同良性巨细胞瘤类似,但可自发的或于外伤后生长迅速,间歇性痛转变为持续性。
恶性巨细胞瘤可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初期即生长迅速,症状出现早,疼痛剧烈;另一种为肿瘤已存在数年,生长缓慢,近期突然生长迅速,由隐痛转为持续性剧痛。
所以当疼痛性质改变,由间歇转为持续时要警惕恶变可能。
恶性巨细胞瘤全身症状明显,贫血、消瘦,很快出现恶病质。
特殊部位肿瘤有特殊症状,发生于骶骨者可有尿潴留,发生于颅底者有颅神经受累表现,位于脊柱者可出现脊神经或脊髓压迫症状,甚至截瘫。
多数骨巨细胞瘤患者有外伤史,所以认为外伤可促使肿瘤生长加快,加重症状促使患者注意,外伤可能是诱因而非病因。
2 病理组织学与影像学分级虽然对于骨巨细胞瘤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但万方数据是对于其组织学特点上的认识比较一致。
研究表明骨巨细胞瘤主要是由多核巨细胞、组织单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组成[6]。
多数学者的研究显示多核巨细胞、组织单核细胞属于非增生活跃的肿瘤细胞,增生活跃的细胞被称为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这些基质细胞决定了肿瘤的性质,它们产生骨保护素配体等物质,刺激多核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吸收,因此富含巨细胞的肿瘤多会发生骨溶解[7]。
由此可见,多核破骨样细胞和单核细胞都是骨巨细胞瘤的反应成分,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才是代表肿瘤的新生物成分,表达骨巨细胞瘤的特征。
因此,虽然多核巨细胞的出现可以提示骨巨细胞瘤,但并不是其特有的组织学表现,应当与动脉瘤样骨囊肿、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软骨细胞瘤、继发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棕色瘤以及骨巨细胞含量丰富的骨肉瘤等疾病相鉴别。
Jaffe等人于1940年按骨巨细胞瘤组织学上基质细胞的分化程度、巨细胞形态及数目多少等表现将其分为三级:Ⅰ级属良性肿瘤;Ⅱ级为中间型,介于Ⅰ、Ⅲ级之间;Ⅲ级属恶性肿瘤。
但是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并不完全和组织学特点一致,Ⅰ级骨巨细胞瘤也有可能发生恶变。
所以Enneking和Campanacci等[8⁃9]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骨巨细胞瘤临床分级方法。
Enneking等[8]的外科分期:Ⅰ期骨巨细胞瘤以良性的方式生长,但不能排除会进一步的发展;Ⅱ期的表现仍在良性范围内,但是已经表现有骨内的低度增生活性,相比Ⅰ期有恶化的趋势;Ⅲ期则已经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特征,出现侵袭性生长,周围的软组织亦有反应。
Campanacci等[9]依据X线表现,将骨巨细胞瘤分为3期:Ⅰ级骨巨细胞瘤在X 线片中表现为边界明显的局限性骨肿瘤,对周围骨组织无明显的侵犯,属于静止期;Ⅱ级边界仍清晰,但可观察到其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皮质变薄并膨胀,这属于骨巨细胞瘤的活跃期;Ⅲ级骨巨细胞瘤边界已难以分辨,病灶呈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发展迅速,可有骨皮质穿破,软组织受累,甚至发生病理骨折。
猿摇骨巨细胞瘤的治疗现状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原则是———治疗或控制局部疾病,保存患肢功能。
但是其治疗方式一直未能达到统一。
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包括病灶刮除残腔充填、节段截除、动脉栓塞、化疗、放疗等,近年来关于双膦酸盐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研究有所进展,干扰素治疗的研究也逐步展开。
3.1 外科治疗 病灶刮除、植骨是治疗骨巨细胞瘤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病骨最大破坏横截面在50%以下或者受累关节面的破坏在25%以下时,给予病灶刮除、植骨填充即可;对于病骨最大破坏横截面达到50%~80%或者受累关节面的破坏达到25%~50%时,由于发生病理骨折的风险加大,应联合应用内固定。
Campanacci等[9]研究发现,部分骨巨细胞瘤经过简单刮除植骨,局部复发率非常高,而对于病灶累及软骨下骨的患者,广泛刮除时经常会损害到邻近关节面,造成患肢功能障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一些新的辅助性措施的应用逐渐展开。
这些措施使病灶边缘产生近似广泛刮除的坏死区域,但不会破坏周围骨性结构,达到广泛刮除与保存患肢功能的目的。
这些措施包括:液氮、酒精、骨水泥、高速磨钻、石炭酸、氯化锌等等。
Black⁃ley等[10]研究报道在病灶刮除后辅以高速磨钻磨除的方法,能使局部复发率达到了令人满意的12%左右。
病灶扩大刮除联合骨水泥被认为是治疗骨巨细胞的优先选择方案,其费用低廉、术后恢复期短,而且在X线片上的低密度显影使得肿瘤复发病灶极易识别。
骨水泥聚合过程由于其本身材料细胞毒性以及聚合时释放的热量,可使骨皮质深部2~3mm 产生坏死,能使肿瘤组织部分或全部变性、坏死,起到局部抗肿瘤的作用[11]。
对于病骨破坏较大、关节面破坏超过50%、桡骨和尺骨远端以及其他非承重骨的骨巨细胞瘤,另外包括恶性骨巨细胞瘤,节段截除广泛切除是比较适宜的方法。
对于掌、指(趾)骨的骨巨细胞瘤,虽然极少见,但由于手术操作较困难,复发率较高,所以也建议切除或截指(趾)治疗。
广泛切除可明显减少骨巨细胞瘤复发,Campanacci等[9]统计,病灶内刮出和边缘切除后的骨巨细胞瘤均有一定几率出现复发,广泛切除后基本不出现复发。
但是肢体肿瘤广泛切除有时会涉及关节,术后患肢功能受限,需要进行相关的重建手术。
3.2 双膦酸盐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溶骨性破坏的病变,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盐、帕米膦酸盐等)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达到控制病变的作用。
Tse等[12]称:将双膦酸盐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针对骨巨细胞瘤使用,可以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
其治疗方案一般为术前1~2次,术后4~6次,1次/月。
由于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决定了骨肿瘤的性质,富含巨细胞的肿瘤通常都会发生骨溶解,而双膦酸盐通过在细胞内的积聚,诱导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限制骨破坏的效果[13]。
双膦酸盐的抗破骨细胞作用及其对肿瘤万方数据基质细胞的诱导凋亡使其成为骨巨细胞瘤辅助治疗方法的有力选择。
3.3 动脉栓塞 骶骨的骨巨细胞瘤约占骨巨细胞瘤的2.5%,骶骨以外的脊柱骨巨细胞瘤约占2.9%[14]。
这些位置的骨巨细胞瘤在手术治疗中经常会造成大量出血,或者会造成周围重要结构的副损伤。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传统手术方法难度大,操作困难,难以做到广泛切除,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都较其他部位高,因此现在的一些观念推荐首次手术即做椎体切除重建,以防止复发。
术前行动脉栓塞,可有效地降低术中出现大出血的风险。
瘤体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既可以术前使用减少术中失血,也可以单独使用,减小肿瘤体积。
骶骨和一些脊柱的骨巨细胞瘤难以达到广泛切除,连续动脉栓塞治疗可能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一般在栓塞后3耀4个月后疼痛减轻,数年后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Lin等[15]应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认为可单独应用或联合其他方法应用,以作为手术切除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
3.4 其他治疗 对于骨巨细胞瘤,传统观念认为化疗的缺点明显大于优点:不敏感、副反应大、免疫抑制、疗效差。
近年来在实验中发现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的克隆增殖有明显的抑制,这表明化疗对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仍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16]。
目前,化疗主要应用于发生肺转移的骨巨细胞瘤患者,但疗效仍未取得一致性的临床结果。
放射治疗在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中主要应用于脊柱、骶骨等手术复杂且困难的部位,效果明显。
Ruka 等[17]随访研究显示,骨巨细胞瘤患者放疗后5年局部控制率大于80%。
不过放疗容易引起恶变,有继发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可能。
许多学者认为初次使用放疗,复发时再次放疗或刮除治疗,容易造成肿瘤的恶变,复发后不可刮除,更不可能二者兼用。
刘刚等[18]随访研究显示,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
有研究表明[13],干扰素可抑制骨巨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其S期细胞比例,降低DNA合成能力,抑制肿瘤细胞内增殖蛋白,诱导瘤细胞凋亡,直接发挥其抗肿瘤效应,可能成为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新选择。
源摇结论骨巨细胞瘤作为常见骨肿瘤,其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外科治疗理念的逐渐成熟,骨巨细胞瘤患者有了较多的机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仍旧是最有效的手段,双膦酸盐及栓塞治疗等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为临床治疗骨巨细胞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骨巨细胞瘤的疗效。
参考文献:[1] Salerno M,Avnet S,Alberghini M,et al.Histo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J].Clin Orthop Res,2008,466(6):2081⁃2091.[2] Szendröi M.Giant⁃cell tumour of bone[J].J Bone Joint Surg Br,2004,86(1):5⁃12.[3] Haque AU,Moatasim A.Giant cell tumor of bone:a neoplasm or a reactive condition[J].Int J Clin Exp Pathol,2008,1(6):489⁃501.[4] Murphey MD,Nomikos GC,Femming DJ,et al.From the archives of AFIP.Imaging of giant cell tumor and gia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 of bone: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graph⁃ics,2001,21(5):1283⁃1309.[5] Gardhe A,Sankhe A,Aeron G,et al.Epiphyseal giant cell tumour in an immature skeleton[J].Br J Radiol,2008,81(963):e75⁃e78.[6] Olivera P,Perez E,Ortega A,et al.Estroge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gi⁃ant cell tumors of the bone[J].Hum Pathol,2002,33(2):165⁃169.[7] Huang L,Xu J,Wood DJ,et al.Gene expression of osteoprotegerin ligand,osteoprotegerin,and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appaB in giantcell tumor of bone:possible involvement in tumor cell⁃induced osteo⁃clast⁃like cell formation[J].Am J Pathol,2000,156(3):761⁃767.[8] Enneking WF.A system of staging musculoskeletal neoplasms[J].Clin Orthop Relat Res,1986,(204):9⁃24.[9] Camparacci M,Baldini N,Boriani S,et al.Giant⁃cell tumor of bone [J].J Bone Joint Surg Am,1987,69(1):106⁃114.[10] Blackley HR,Wunder JS,Davis AM,et al.Treatment of giant⁃cell tumors of long bones with curettage and bone⁃grafting[J].J BoneJiont Surg Am,1999,81(6):811⁃820.[11] Fraquet N,Faizon G,Rosset P,et al.Long bones giant cells tumors:treatment by curretage and cavity filling cementation[J].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2009,95(6):402⁃406.[12] Tse LF,Wong KC,Kumta SM,et al.Bisphosphonates reduce local recurrence in extremity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a case⁃controlstudy[J].Bone,2008,42(1):68⁃73.[13] 郑小飞,尹庆水,杨传红,等.磷酸盐诱导骨巨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3):219⁃222.[14] Fidler MW.Surgical treatment of giant cell tumors of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report of nine patients[J].Eur Spine J,2001,10(1):69⁃77.[15] Lin PP,Guzel VB,Moura MF,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sacrum treated with 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J].Cancer,2002,95(6):1317⁃1325.[16] 张志才,邵增务.骨巨细胞瘤辅助性化疗现代观点[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28(1):5⁃7.[17] Ruka W,Rutkowski P,Morysiński T,et al.The megavoltage radi⁃ation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difficult gi⁃ant cell tumors of bone[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0,78(2):494⁃498.[18] 刘刚,蒋电明,郝杰,等.恶性骨巨细胞瘤的诊治与随访[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4):205⁃208.[收稿日期:2013⁃07⁃13][本文编辑:李筱蕾]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