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熟悉秋天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3.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1.听说能力的培养。
2.词汇和句子的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
1.学生在理解思维和表现能力上的提高。
教学内容
1. 导入环节(5分钟)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美丽的季节,你们知道秋天有什么特点吗?
2. 学习新知(30分钟)
1.展示秋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秋天的特点,如凉爽、风大、叶子变黄、果实成熟等。
2.通过板书、图片等资料,教授一些秋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如金黄、树叶、风筝、栗子等。
并请学生模仿教师的发音,并加以练习和记忆。
3. 操作练习(30分钟)
1.口语练习:教师为学生设计五个口语表述情境。
例:描述树叶变黄、风筝在秋天里飞舞等。
并请学生进行模仿和表演。
2.绘画练习: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方式,表现出秋天的某一特点或某种风景。
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展示。
4. 总结反思(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秋天作品,并听取同学们的观点和意见,总结掌握的新知识,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秋天的图片和资料。
2.教师准备板书工具。
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学生表现认真、积极参与、能够介绍和描述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作品展示: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能够表现秋天的某种特点或某种风景。
参考文献
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叙述秋天的景色及丰收;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秋天的特点及景色的描述;
2.通过教师指引,培养学生对秋天自然的领悟。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秋天的景色及特点;
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问答法
3.实物展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秋天》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秋天的特点。
2.学习
通过讲解和展示实物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秋天的景象。
通过问答互动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听读练习
通过听读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口语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秋天的景象,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点。
4.结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秋天有更深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评估
1.通过观察学生的听写情况,考察学生对秋天的理解程度;
2.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秋天的理解深度。
教学资源
1.课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
2.实物模型:秋天的落叶、果实等
教学扩展
1.带领学生参观秋天的校内景点,加深对秋天的理解;
2.播放相关的关于秋天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体验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1、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2、你能说说秋天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么?(太阳更红更娇,空气更甜更好)3、为什么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今天,我们就跟着秋风信使,一起到秋天里去看一看,瞧一瞧吧!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1、自由读课文2—6小节,看看我们的秋风都到了哪此地方?2、秋天一到,秋风习习,你知道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田野、小路、果园)⑴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⑵看来,这秋风可真调皮,你能来读一读么?⑶指名朗读3、其实,调皮的秋风还去了许多地方,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默读3-5小节)⑴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说)⑵相机,秋风飘到果园,果园里的其它果实又会怎么样呢?⑶出示:嚷着冷了,。
(练说)⑷看哪,果实们多么快乐,一个个咧着嘴笑呢,谁来读读第4小节,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快乐!4、看到果园里硕果累累,田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谁来读读第5小节。
⑴你知道玉米的烦恼是什么?你有烦恼么?可是秋风一到,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忘记烦恼的玉米,和他一样把烦恼也忘掉吧!(指读,齐读)5、秋天,实在是太美好了!看着这美丽的秋天,你想说些什么?(男女生分小节读2-5小节)三、深入理解课文意蕴1、我们的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课文: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能够通过朗读、听讲、绘画等多种形式理解秋天的特征和变化;
•能够认读生字词“枫叶”、“丰收”、“飘落”;
•能够用简单语句表述秋天的景色和变化。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秋天来了,树木变红了、变黄了,叶子掉了一地,秋天的景色如何?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们探究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目标导学
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呈现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
3. 看图说话
向学生呈现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们发表自己对秋天的看法,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同时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技巧和语感。
5. 引导思考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们深入思考秋天的主题,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进行思考和交流。
6. 词语认读
教师通过口头教学、展示词卡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枫叶”、“丰收”、“飘落”。
7. 绘画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以秋天为主题进行绘画活动,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验秋天的美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感知和情感。
2.通过歌曲、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季节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秋天的特点,如凉爽的天气、丰收的季节等。
2.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和景色,如稻谷、玉米等。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季节感知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对秋天的整体观念。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展示有关秋天的图片。
2.CD播放器并准备好秋天相关的歌曲。
3.一些代表秋天的物品,如稻谷、玉米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老师播放秋天相关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摇摆身体,引入秋天的氛围。
2. 导入(10分钟)•老师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秋天会做些什么事情,简单谈谈自己在秋天的感受。
3. 学习(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秋天》这首诗歌,讲解其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老师向学生展示秋天的常见物品和景色,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4. 拓展(10分钟)•分组让学生合作,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场景。
•老师播放秋天相关的视频,增加学生对秋天的直观感知。
5. 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秋天的特点和景色。
•鼓励学生回家后多观察秋天,增进对季节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引导学生感知和了解秋天为主,通过图片、诗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秋天有直观的印象。
但在教学中,某些学生可能对季节的概念不够明确,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季节的认知。
同时,在拓展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游戏或实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感知和了解秋天这个美好的季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会描绘秋天中的树叶和果实。
3.掌握汉字“叶子”、“果实”的读音和书写。
4.学习使用“落”、“长”、“黄”等形容秋天景象的词语。
二、课程重难点1.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掌握汉字“叶子”、“果实”的读音和书写。
3.使用“落”、“长”、“黄”等形容秋天景象的词语。
三、课程内容1.秋天的变化学生们应该已经体验到秋天的气温变化和植物的变化。
看看教室里和外面的植物,询问学生他们所注意到的变化。
2.秋天景象的词语作为一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景象。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学生们需要注意和明确秋天的一些特点,如枫叶变黄、树叶落下来等等。
学习并使用形容秋天的词语,如“落”、“长”、“黄”。
3.描绘秋天中的树叶和果实教师向学生出示树叶和果实,让他们观察并描绘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4.学习汉字“叶子”、“果实”的读音和书写教师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书写汉字“叶子”和“果实”,并让他们练习读音。
四、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贴在墙上的图片来展示秋天的景象和植物,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2.单词讲解法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秋天相关的单词,如汉字“叶子”、“果实”、形容秋天的词语等,让学生掌握单词的读音和书写。
3.模仿法教师可以模仿秋天里树叶和果实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跟着做一些艺术练习,如画秋天的图画、做秋天的手工制作等。
4.组合法教师可以将所有教授的内容组合起来,让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理解秋天的变化和景象。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秋天”。
2.教师通过展示和询问的方式,介绍秋天的气候变化和植物的变化。
第二步:学习秋天中的词汇1.教师向学生讲解秋天的词汇,如“叶子”、“果实”、“落”、“长”、“黄”等形容秋景的词语。
2.通过图片展示法或单词讲解法让学生学会这些词汇的发音和书写。
第三步:教授阅读、听讲技巧1.读一段文字,让学生仔细聆听,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象。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5篇)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5篇)《秋天》其次课时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之美,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对秋天的感受么?2、(出示第一小节)是呀,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娇更红,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谁情愿来读一读?指名同学朗读。
3、过渡:为什么秋天的太阳更娇更红,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呢?让我们跟着,一起走进秋天,去瞧一瞧,看一看吧!二、精读课文细细品尝过渡:淘气的秋风和我们玩起了迷藏,你们知道它都躲到过什么地方吗?(一)秋风吹过田野、小路、果园,它使田野和果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自己默读课文的3-5小节。
1、田野(1)出示第三小节,这小节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字词?(2)稻穗儿熟透过“熟”字你仿佛发现稻田里怎样的景象?蝉声儿消从“消”字你感受到了什么?野菊花香一个“香”字,你仿佛又发现了什么?(3)多么美的一幅田野秋景图啊,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小节,把它留在我们的心里。
2、田野里还有哪些变化?(1)玉米举着红樱乐了,遗忘了夏天的苦恼,你能说说玉米的苦恼么?(2)高粱红着脸儿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高粱酿出了什么歌?(3)谁情愿来做做忘忧的玉米和高歌的高粱?指名朗读3、果园(1)秋风来到果园,它给果实换了衣衫,谁来读读这一小节?(2)你感觉这个果园怎么样?指名再读。
(3)除了这些果实,还有什么其他的吗?用这样的句式说说。
其实这样把苹果和葡萄当作人来写,我们就叫做拟人句。
谁再来造造其他的句子。
(4)果实们多欢乐,一个个咧着嘴笑呢!我们一起来共享他们的欢乐,齐读第4小节。
(二)讲读课文第6小节1、这么迷人的秋景都是谁的功劳?为什么?(秋天很多果实成熟了,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
它们凹凸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这都得功归于秋风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2、看着这一片片成熟的庄稼,你想到了什么?(人们的汗水没有白流,他们在盼望的田野上结出了硕果,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闪烁!)3、齐读第6小节(三)回归整体齐读品尝1、学到这里,你能明白为什么秋日更红更娇,为什么秋天的空气会更甜更好吗?(秋日红,由于枫叶、红缨、红苹果、柿子、红枣……衬托的;由于人们丰收兴奋的红脸衬托的;由于秋高气爽,日头红……空气甜,是由于空气中充满着桂花和野菊花的花香;由于高梁酒香甜的酒气;由于果实那甜甜的味道;由于丰收使得人们心中甜丝丝的……)是啊,多么迷人的秋天,同学们理解得真不错。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秋天》第二课时(教案)5
1.秋天【教学目的】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词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诙谐“了、子、人、大〞四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几节,认识自然段,拓展阅读关于秋天的童谣诗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教师让你们到生活中去找秋天,你们找着了吗?生:找着了!我在黄叶中找到了秋天。
师:对,秋天来了,树叶穿上了黄颜色的衣裳。
生:我在瓜果飘香中找到了秋天。
师:是呀,在秋天里,我们可以吃到好多丰收的果实。
生:我在同学们都穿上了长袖的校服中找到了秋天。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天气凉了,同学们都穿上了长袖的校服。
同学们,你们看!教师也去找秋天了,看看我找到的秋天吧。
看!荔枝公园、笔架山、莲花山的叶子变黄了,秋风一吹,一片片叶子从树上渐渐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天气凉了,同学们穿上了秋季的校服。
我们校园上方的天空,那么高那么蓝。
瓜果成熟了,一个个像红灯笼一样,挂满了枝头。
孩子们,秋天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秋天。
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小手跟教师一起板书课题。
请齐读课题:1.秋天。
生:1秋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54页,自己出声朗读课文,这可是咱们第一次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借助拼音拼一拼、读正确,谁要是一字不落地读下来,谁就是最棒的。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时间到!生:抬起头,挺起胸。
师:如今,请同学们先竖起耳朵听教师读,眼睛看课本,仔细检查,看看刚刚是不是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了。
师范读,生听读。
师:大家都读准确了吗?生:读准确了。
师:接下来的时间,请同桌互读。
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同桌读不准的字音,你就帮帮他。
开场吧!三、认识自然段师:同学们,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自然段组成的。
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空两格,就是空出两个字的位置,你们看,这里的每一个自然段开头都空两格。
《秋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风景,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秋天的景象。
2.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
3.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其能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教学重点理解秋天的特点和风景,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秋天的景象。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材、挂图3.实物道具(秋叶、枯叶、枫树叶等)4.课堂练习题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什么?”2.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认为秋天有什么特点。
3.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播放秋季音乐。
步骤二:授课(25分钟)1.朗读课文:老师课堂朗读,学生跟读,注意与音乐的配合。
2.分析课文:询问学生秋天有哪些特点?3.教授生字词和句型:①枫树:介绍枫树的特点,分发枫叶让学生观察,描写枫叶的形状和颜色,在与枫叶相应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学会词语“枫叶”。
②黄:教授生字和词语“黄”,应用在描述枫叶颜色上。
③红:引导学生描述红枫叶的颜色,并学会词语“红”。
④落下:描述枫叶飘落在地上的形象,学习词语“落下”。
⑤叶子:引导学生熟悉秋叶的特点,并学习词语“叶子”。
⑥天空:引导学生透过课本中的图片,感知秋天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⑦小道:教授句型“一条小道”,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路,感受秋天的气息。
4.学生自读课文。
步骤三:展示(15分钟)1.展示老师带来的秋叶、枯叶等道具,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
2.教师用挂图展示秋天的景象,与学生进行互动,按照课文描述秋天,体验秋天的气息。
步骤四:练习(15分钟)1.个人练习:发放习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
2.分组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扩大视野和实践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此课时主要围绕“秋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锻炼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课堂气氛、教材、实物道具等方式,使学生感官切身地体验秋天的气息,从而加强学习的记忆和体验。
课文(一)1秋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秋天》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首现代诗。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教学本课,要注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
他们对朗读和识字的兴趣较浓,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气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2.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秋天(2)引导学生交流:你们知道秋天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喜欢秋天吗?2.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熟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跟读课文,模仿教师的朗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象?(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中描绘了金黄的树叶、南飞的大雁、丰收的果实等秋天的景象。
(3)教师提问:你们喜欢这些景象吗?为什么?(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景象都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所以我们喜欢秋天。
5. 朗读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表情。
(2)学生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6. 总结拓展(1)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秋天的景象?(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秋天还有落叶纷飞、菊花盛开等许多美好的景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学期精品教案-秋天(第二课时)
一、词语对对碰
1.摘果实游戏。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2.找部首游戏。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拓展延伸】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写字小讲坛】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秋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研究两个生字。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
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秋色。
2.齐读课题。
二、复词语1.摘苹果游戏—读二类字。
2.带拼音词语。
3.去掉拼音的词语。
三、品读课文(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四周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诵课文的第1天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后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1.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凉”“黄”要读重音。
指导读句子。
2.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课件播放树叶飘落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秋天一吹就飘落下来了。
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2)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一片片”是很多片)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天文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语言。
出示图片:鱼、花、书、鸟等引导:很多条鱼,我们就可以说---一条条鱼……小结:当前我们语言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想象情境,指点朗诵。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XXX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3.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天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旁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第二天然段一边想象画面吧!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天然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秋天的生命万象,感受秋天的气息。
2.能听懂、朗读和模仿《秋天》的歌谣。
3.能够认真观察然后用简明的语言形容出秋天的景色。
4.能够初步体验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气息1.听取学生对于秋天的感受,例如:“秋天来了,扫去了夏天的炎热;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2.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比如桂花、菊花、银杏等,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气息。
2. 《秋天》歌谣1.引领学生听歌,并尽可能让学生边听边跟唱,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感受秋天的气息。
2.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并模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模仿乐谱里面的音符节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 描写秋天的小诗1.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感受秋天的自然景象,例如: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桂花香浓、菊花金黄等。
2.引导学生用自己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秋天,老师可以先带头展示一些例子。
3.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自由创作有关秋天的小诗。
1. 引入让学生对于秋天的感觉进行简单的交流,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他们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2. 活动1:学习《秋天》歌谣1.让学生听歌,并尽可能让学生边听边跟唱,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感受秋天的气息。
2.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并模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模仿乐谱里面的音符节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 活动2:描写秋天的小诗1.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感受秋天的自然景象,例如: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桂花香浓、菊花金黄等。
2.引导学生用自己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秋天,老师可以先带头展示一些例子。
3.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自由创作有关秋天的小诗。
4. 活动3:汇报作品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小诗,可以配合音乐或者诗歌的朗读等形式进行表述。
四、教学评价1.教师在活动1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跟唱水平。
2.在活动2中,评价学生对于秋天自然景象的理解深度和描述的简明程度。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秋天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秋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学习秋天的常见植物和动物。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秋天的叶子、果实、动物等。
2. 教具:投影仪或黑板。
3. 教材:相关的教科书或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与秋天的特点进行关联。
探究(15分钟):1. 介绍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如天气变冷、树叶变黄等。
2. 展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秋天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拓展(15分钟):1. 分小组让学生合作,每组选择一个秋天的植物或动物进行研究。
2.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该植物或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3.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研究的植物或动物,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
总结(10分钟):1. 回顾学生的研究成果,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察。
2. 整理学生的观点,总结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影响。
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附近的秋天景色,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变化和感受。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多加观察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探究、拓展、总结和作业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描述、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秋天诗歌。
3.学习秋天的特点和食物。
4.发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秋天诗歌的朗读。
2.掌握秋天的特点和食物。
3.发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活动11.教师课前为学生拍摄秋天的照片或挂上秋天的画。
2.教师请学生围着画或照片看,引导学生感受和描述秋天的颜色、气味和声音。
3.学生介绍他们看到或想到的秋天的食物。
活动21.教师呈现诗歌《枫树》。
2.教师朗读诗歌并引导学生跟读。
3.教师解释诗歌中的词语和意思。
4.学生自己读诗歌。
活动3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秋天”两个字。
2.教师请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和秋天常见的食物,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喜欢的秋天的特点和食物。
活动41.学生和教师一起发散思维,将秋天与其他事物进行联系和比较。
2.学生和教师一起举例说明秋天与其他事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3.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秋天的特点和秋天的食物。
活动51.教师组织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喜欢的秋天的特点和食物。
2.学生分享自己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通过课堂上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秋天的特点和食物,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秋天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情趣。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2、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出示:我会读〉黄澄澄、池塘、梧桐树、藏在底下、当做、催2、轻声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地方的美丽景*。
[板书:天空稻田池塘]二、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选择:先来欣赏哪个地方的美景?1、秋天的天空。
1)自由读,读后,你觉得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板书:高、蓝]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多么)3)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出示:我知道〉天很高,很蓝。
蓝天上飘着白云。
天那么高,那么蓝。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4)朗读。
2、秋天的稻田。
1)自由朗读,说说体会。
从()这个词(句)中,我感受到了()。
[板书:大、美]2)感情朗读。
3、秋天的池塘。
在池塘的周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读一读,找一找。
[板书:落叶]这些落叶实在太漂亮了,那水中的小鱼,岸边的蚂蚁,空中的燕子[同时贴上这些动物的图片]看见这些落叶,会把它当做什么呢?1)自由读三、四两段,完成练习:〈出示:我会说〉()把落叶当做()。
2)指名回答。
[板书:——伞——运动场——电报]3)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喜欢谁就扮演谁,选择书上写你的那句话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4)采访活动:秋姑娘送给了你们这么好的礼物,你们难道不想对她说些什么吗?小鱼:你想对秋姑娘或对这顶伞说什么吗?蚂蚁:你呢?燕子:你能告诉大家这封电报上都写了什么内容?5)想象:还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又会把落叶当做什么?请你模仿书中的句子说一说:〈出示:我也会〉有的落在(哪里?),(谁?怎样做?),把它当做(什么?)。
4、感情朗读全文,感受秋天的美。
三、小结,拓展延伸。
秋姑娘送给我们如此美丽的景*,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那小朋友们准备回送给秋天什么礼物呢?四、作业。
〈出示:日积月累:〉1、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秋天的特点和秋天的颜色。
2. 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秋天的颜色。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
3.能够分辨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
3. 知识点分析1.秋天的特点:天气转凉,空气清新,白天温暖,夜晚凉爽。
2.秋天的颜色:柿子橙,银杏黄,菊花黄,枫叶红,种子棕等。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1.介绍本课名字——秋天。
2.询问学生对秋天的了解。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
2. 教师讲授(10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教具,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
2.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
3.利用情景描述,让学生了解秋天的颜色。
3. 学生小组互动(10分钟)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描述秋天的特点。
2.互相分享描述结果,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和修正。
3.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发言,描述自己小组的结果。
4. 教师引导,集体总结(10分钟)1.点名学生,让他们回答问题2.教师引导,总结秋天的特点和颜色。
3.教师提问,让学生自由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5. 练习和巩固(10分钟)1.看图识物,让学生辨认常见的秋天物品。
2.根据老师给出的单词,让学生配对相同的颜色。
6.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肯定学生的表现。
3.安排下一节课内容。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以及教师引导和学生小组互动的方式,了解了秋天的特点和颜色,同时也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特点。
通过练习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加深理解,同时也能分辨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
整个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会写“了、子”2 个字和横撇 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结合生活观察,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
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
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
要先写长横,再写“人”。
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
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
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树叶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
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
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
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美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授课教师:领导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