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

合集下载

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启示

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地方。文章分析了 新家 坡高职 教育模式的 特点 和我国 现阶 段高职 教育中 存在的普遍性问
题, 并 依 据 新 加 坡 的 高职 教 育特 点 , 对 我 国 的职 业教 育 在 某些 方 面 的 改进 提 出 了一 些 适合 我 国 国情 和 职 业 教
育 现状 的 方 法 和措 施 。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普遍采用双轨制模式 ,大三 时将 学生分 为 A、 B两组 ,第一学期 A组先上方 向性 强化课程 , B组 中一半
这 已成为学生加速 了解项 目, 快速获得项 目经验 的有效途径 。 同
是校企长期合作成 为可 能。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中存 在 的 问题
时也促进 了跨学科 的合作 和各部 门间的知识 和经验分享 。A E S
系统极大地拓 宽学 生视 野 , 增进项 目合作可能 , 实现了共 赢。
3 . 无 界 合作 — — 促 进 各 专 业 共 荣
我 国职业 教育虽然起步较 晚 , 但是 自“ 十一五 ” 规划 纲要实
施以来 ,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关注下 , 在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 的 大力推动下 , 我 国职业教育体系不 断完 善 , 办 学模 式不断创新 ,
进入 了快速发展 阶段 。至 2 0 1 0年 , 全 国职业 院校 在校生 已达
么政策性障碍 。 他们认为学校接收一个企业人作为教师 , 实质是
给学校添加 了一座和企业合作 的桥梁 。 同样 , 教 师从学校跳槽到 企业 , 也会给学校 和企业合作开辟一条新道路 。 很多校企愿意把 项 目交给南洋理工学院的原 因是他们非常 了解 曾经 的同事或者 合作者 的能力和实力 ,学校 中拥有这样高水平 的项 目制作 团队

新加坡职教特色引发的思考

新加坡职教特色引发的思考

途转换 轨道 , 失败 后 重新 起 步 , 取最 好 的表 现 。 在 争
新加 坡小 学分 为标准 班和基础 班 ( 、 快 慢班 ) 实行 分 , 层式 教学 , 生可 以根 据学年 成绩好 坏递 升或下 降 。 学
新加 坡从 小学 阶段就 开始对 学生 的学 习能力和 学习
发 计划” 通过实施 人 力 资源 发 展 计划 , 步 提 高劳 , 逐
20 0 9年 l O月
石 家 庄 职 业 技 术学 院 学 报
J un l fS ia h a g Voain l c n lg nttt o r a hj z u n ct a h oo y Isiue o i o Te
Oc . 00 t2 9 VO | N O. I21 5
速 发展 进程 中的主力 军 。 二、 新加 坡职 业教育特 色
1 以人 为 本 , . 因材 施 教 的 教 育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概 况
新加 坡 自 1 6 9 5年独 立 以后 , 政府 对教育 加大 了 扶持力度 和改革 力 度 , 坚持 精 英教 育 和 职业 教 育两
新加坡 职业教 育 主要 包括 三个层 面 : 职前 教育 、 在 职培训 、 失业培训 。一般 职 前教 育 的年 龄在 1 ~ 3 1 8周 岁 , 五 年 制 中学 教 育 阶段 就 设 有 普 通 工 艺 在 课, 中学 毕业 后 , 8 %的学 生 进 入 理 工 学 院 和工 约 0 艺教育 学院接 受专 门化的职业 教育 。新加坡 职业教
培训。
兴趣 进 行考察 , 结合小 学毕业 考试成 绩 , 学生分 流进 行 中学 特别 / 快捷 课 程 、 通 ( 术/ 2 ) 程 进行 普 学 3艺 课 学习 。不 同的 中学课 程 学 习对 应 不 同 的发 展方 向。 这种 分流不 会 出现任何歧 视性层 级概念 , 反 , 以 相 可 适应 不 同智 力水平 、 同知识水 平 、 同兴趣 的学 生 不 不 进行 自我 规划 。因为不 同 中学课 程学 习后 都可 以参 加相 应水 准 的考试而有 机会进 入高 一级 的学校进 行 学 习 , 至大学 。新加 坡整体 的教育 体系 是完备 的 , 直 是 以人 为本 、 以人人成 才为 目标 的。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
吕立 刚1 王 玉银
( 1 宜 兴 市 中 等 专业 学 校 ; 2 宜 兴 市 和桥 中等 专 业 学 校 , 江苏 宜兴 摘 要 :文 章 通 过 分 析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 其 与 经 济 2 1 4 2 1 1 )
职 业教 育 则 是 将 配 合 企 业 需 求 , 培 养人 力 资 源 , 为 经 济发 展 提 供 重要 保 障 作 为 办 学 宗 旨。 通 过4 O 多 年 的改 革 发 展 , 新 加坡 政 府、 企业、 职 业 院 校 三 者 之 间 已建 立 了 一 种 相 互 支 持 、 相 互 促 进、 互 惠 共 赢 的 亲密 关 系 。 如今 . 新 加坡 职 业教 育提 出了“ 以明天 的技 术 . 培 训 今
重要启示 。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体 系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 对 象 分 为 三类 : 一类是职前教育 , 招 收 的学 生 年 龄 1 3 ~ l 8 岁: 另 一类 是在 职 培 训 . 招生对象年龄1 9 ~ 6 2 岁: 还 有 一类 是 失 业 培 训 , 招 生 对 象 年 龄也 是 1 9 6 2 岁。 新 加坡
教 育 都 配 合 经 济 战 略 目标 的 调 整 变 化 核 心 理 念 。 有 效 开 展 多 层 次 的职 业 教 育 和技 能 培 训 , 让 劳动 者的知识 、 技 能 更 新 与世 界科学技 术进展 同步 , 以 适 应 经 济 发 展 的需 要 。 ( 详 见
表1 )
表1 新 加坡 职 业 教 育 与 经 济 发展 关 系表
天 的人才 , 为未来 服务 ” 的 目标 , 旨在 使 职 业 教 育 不 是 消 极 地等待 经济发 展的召唤 , 而 是 以一 种 超 前 的 眼光 。 针 对 未 来 的技 术 发 展 , 尽可 能组织超 前性 的专业 培训 , 从 而 能 够 主 动 地 为 产 业 结 构 提 升 和 国 民经 济 水 平 提 高 提 供 重 要 的 人 力 资 源保 障。 ( 一) 职 业教 育与 国 家经 济发 展 紧 密配 合 。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历 程 , 就 是 不 断 适 应 国 家 经 济 工 业 化 和 现 代 化 发 展 要 求 的 历 程 .职 业 教 育 理 念 紧 随 经 济 发 展 形 成 转 变 。真 正 做 到 了 与 时 俱 进 。 新 加 坡 1 9 6 5 年 独 立 后 , 大约 每1 0 年就进 行一 次经 济战 略调 整 , 每次 调整 , 职 业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2构 建 教 育 “ 交 桥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与 普 通教 育 实践 , 学理论 , . 立 。 后 不仅 能提高学 生 的积 极性 , 更体 现
双力齐发
理论服务实践的教学理念。例如 : 南洋理工学院进行
打破原有模式 , 任课教师让学生 根据 自 新加坡 18 年开始 实行 中学分流制 度 , 91 通过 国 项 目教 学时 , 家统 一会考 ,将相 当一部 分学生分流到职业技术 教 身项 目先提 问题再 由教师进行讲解 , 体现创新性。 5学校 、 . 企业无缝对 接 。 业技术教育与 市场需 职 育, 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技 术教育双力齐发 。学生初 中 毕业 后 , 新加坡有初级学 院 、 理工学 院及工艺 教育学 求 双 向 互动 新加坡职业 院校 的校企结合 ,包括课程设 计征 院 3类学校可供学生选择 。新加坡构建 了“ 立交 桥” 聘请 企业工程 师到校讲 课 , 让学校老 式的教育体 系 ,使普通 教育和职业技术教 育互相衔 求企业 的意见 , 师到企业工作 、 学生到企业实 习 、 让 校方和企业一 同 接沟通 , 条条道路通 大学。譬如 , 想继续深 造的理工 把教 学院或艺术学 院毕业 生可直接报考新加坡 及欧美 国 开发实验室等 。这 种新型 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 学 给学 家的大学读本科 。工艺教育学 院成绩优 异 的学生可 学和工厂 紧密地结合起来 , 校按 工厂模式办 , 转入理工学 院继续修读文凭课程 。初 级学 院或高 中 生一个 工厂式的学 习环境 ,让学 生通 过真实 的生产 学 教 与职 业学 ( ) 的学生也 是双 向流动 的 , 院 校 入学 两年 和实 际的项 目设计 , 到知识 和技能 。新加坡 的“ 是真正意义上 的校企合作模式 , 能最 大限度 后 ,初 级学 院成 绩 跟不 上 的学 生可 以 转入 职 业学 学工 厂” ( ) 院 校学 习技 能 , 工艺教 育学 院成绩好 的学生 也 可 地培养学 生的动手 能力 ,体现 职业 岗位技能培训本 学生毕业后立 即可以上 岗, 独立 承担生产 以进入初级学 院学习 , 为报考 大学 做准备 。据悉 , 一 位 的精 神 , 些优等生高 中毕业后选择先进行 技术培训而不急 于 或设计任务 。 新 加坡的职业 院校还 根据经济发展 和工商 企业 报考名牌大学。 及 紧跟经济 3 开辟绿色通道 ,职 业技术教 育教师 真正做 到 对人 才的需要 , 时调 整专业和课程设 置 , .

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教理念和办学模式的思考

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教理念和办学模式的思考

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教理念和办学模式的思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代表性地向世界彰显了新加的坡职教理念和模式,其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一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超前意识,人才培养紧密贴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用开放性的世界眼光办教育;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高度重视校园组织文化建设。

当前,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标志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6号文强调高职教育要“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要加强“校企合作”,“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学习、研究和借鉴NYP的职教理念和经验,对我们找准定位、理清思路,结合自身特点,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将有很大的益处。

一、“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TM)”办学理念“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TM)”是NYP前院长林靖东先生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等西方发达国家先进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实际而创新提出的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

教学工厂直观地说就是以办企业的模式办学校,是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由“模拟”到“模仿”到“融合”,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现有的教学系统中全方位营造工厂式的教学实践环境,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开发型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学院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1. 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开发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是教学工厂办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或者说是支撑。

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在教师的主持和指导下,学生以小组轮换的方式参与完成。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历经了数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和体系。

该模式主要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规划和管理、为职场需求定制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及重视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发展支持等。

这些特色保证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助推了该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可以给中国职业教育带来一定启示。

首先是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年来一直缺乏政府的真正支持和引领。

新加坡政府在职业教育规划和管理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计划,如职业教育与培训法规、白皮书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帮助新加坡把职业教育理念贯彻到实践中,促进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职业教育与职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新加坡职业教育旨在解决本地职场的工作技能短缺和人才缺口问题,为此,该国的职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标准和工作技能证书,并与教育实践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这种实践性强、聚焦需求的职业教育方式对中国职业教育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借鉴,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

第三是注重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发展支持。

新加坡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为学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这种精耕细作的职业教育方式,十分注重学生的特点和个人需求,细心塑造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方向,这为中国职业教育带来的借鉴是注重学生性格和自我认知的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

总之,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启示。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注重政府政策引领,推进企业与教育机构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加强学生个性化教学,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血脉。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

在短短的建国六十年以来,新加坡从自然资源匮乏的落后岛国变为亚洲人均GDP排行首位的经济大国,职业教育被视为其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武器”。

新加坡在建国后,其职业教育体系始终在国家经济背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能够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横纵相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在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首次从政策层面指出职业教育不是教育的一个层次分支,而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教育类型。

但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其体系外部存在不能够适应国民经济结构的更迭、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内部存在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不畅、纵向衔接不通等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与新加坡同为亚洲国家,拥有较为相似的经济发展历程,因此,对新加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能够对类型教育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概述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其职业学校主要由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应用型大学等三部分构成。

在小学离校考试后,学生根据考试成绩分别进入特别课程班、快捷课程班、普通学术课程班和普通技术课程班,前两种班级学制为四年,后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任睿文,徐涵摘 要: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职业教育快速平稳发展的基础。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经过以生存为导向、以提升自身吸引力为目标和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三个发展阶段后,呈现出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体系内部纵向衔接灵活且顺畅、各阶段过程完善、与国际接轨等特点。

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在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提高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国家对劳动力层次结构的适应性、将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体系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相关招生考试制度等方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摘要]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技术教育,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

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新加坡高职发展经验和教学特色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高职特色启示新加坡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于1996年升级为发达国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本文从新加坡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和成功经验出发,寻找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思路和经验。

一、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发展特色其一,建立专门指导的政府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高职教育行政领导体制。

新加坡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专门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机构。

如1973年设立工业训练局,主要负责职业专科学校和26个技能发展委员会。

1979年设立工艺与训练局,1992年建立工艺教育学院,管理10所工艺教育学院。

新加坡大学和高职统一归教育部管理,各领导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①。

其二,加大经费投入,设立技能发展基金。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增加高职教育投入。

每年投入1000多万新元给生产力局用于培训,每年拨款工艺教育学院1亿新元以支付费用。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一项政策,即从1979年起,通过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

政府规定,企业要为工资每月不满750新元的职工向国家缴纳相当于该职工工资1%~4%的技能发展基金,由生产力局掌握此项基金。

政府的巨额投资,独特的筹集办法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②。

其三,加强立法,发展高职技术标准和证书制度。

新加坡政府通过立法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

新加坡拥有严密的考试制度,所有技术经考核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有职业证书者方可谋求职业,把职业技术等级与待遇挂钩。

新加坡政府鼓励职工参加学习,把职工培训纳入国家教育制度,把获得一级技工证书认定为大学毕业水平。

新加坡职业教育概况

新加坡职业教育概况

(四)、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系统
在新加坡的很多的职业学校中,都有一套完备 新加坡的很多的职业学校中, 的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 ),所有教学内 的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AES),所有教学内 ), 习题、与解答、项目的制作过程、制作心得、 容、习题、与解答、项目的制作过程、制作心得、 学习建议都会在这套系统当中, 学习建议都会在这套系统当中,学生可以随时随 地进入系统,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地进入系统,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很多的课程 以电子的方式, 以电子的方式,系统里给学生自学而不占用理论 课时。 课时。
以工艺教育学院取代职工局
1992年4月1日,将工业与职业训练局改为工艺教育学院,并在其后的五、六 年 月 日 将工业与职业训练局改为工艺教育学院, 在其后的五、 与职业训练局改为工艺教育学院 年内,新建了七所工艺教育学院,并赋予工艺教育学院新职能 工艺教育学院新职能, 年内,新建了七所工艺教育学院,并赋予工艺教育学院新职能,旨在通过它提 供优秀的工艺教育和训练环境,为新加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供优秀的工艺教育和训练环境,为新加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从而提高新加坡 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新加坡高职的特色
一、 人本教育 二、高效务实 三、教学工厂 四、自主学习
(一)、人本教育
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道德教育
多元的文化融合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77%的华人, 的华人, 多元的文化融合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 的华人 14%的马来人,8%的印度人,1%的欧亚混血人。其国内自 的马来人, 的印度人 的印度人, 的欧亚混血人 的欧亚混血人。 的马来人 认资源极其匮乏你,所以新加坡政府很明确, 认资源极其匮乏你,所以新加坡政府很明确,教育是立国之 而且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而且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教育 始终,渗透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始终,渗透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强 化 .优 化荠 教 育效 槊
05
这些 多 痉次 多粪 别 的学 习 .培 枷 形 式既 保 证 了职 业 技 术教 育 的 的 再 教 育 广 泛 性 .也 保 证 了教 育 与经 济 发展 的协 请 性 与 适应 性
行 各 业 以及 社 会 团体 参 加速 城 计 划
_ 练班 这 种 重视 职 工 培 计 与救 育 的做 法 在 当时 的 发 展 中国 家 i ) 1 {
国土 面 积小 .自 然 资源 极 为 有辗 的现 实情 况 决 定 了新 力 坡 a 的 经 济发 展 必 须依 赖 人 九 R 有充 分 私 J 了现 有 的^ 九费 盘薄 毒 l 才可 能 开创 新 加坡 经 济发 展 的 无跟 前 集。 1 年 代初 新 加 坡 8 0
对 职 工 进行 广 泛 再 训练 ,以 设 立 工^ 基车 教 育 课程 为方 武 .发 动 各 鼓 励 他们 开 办 各种 学 习 和 政 府 倡导 开 展 了一 嗔 太 规 摸群 众 性 训练 计 划
政 府 的 工业 和 职 业训 练 局与 经 济 发展 局 主办 的 也 包括 由各 行 目前
新 加 皱 已经 名 j 羁发达 匿 家 之列 .但 是仍 旧狠 抓职 工 技术
业的 雇 主联 台 舍 商会
学会
工会 创 办 的 .甑 有 执 政党 武 教 育 不敢
而且 不 断 推 出嘶 的 举描
职业 技 术 教育 形 式是 复 活 多样 的 各 种 专利 技 程 ,新 加坡 各 高等 院 校 在职 业 技 术 教 育中 一 方面 向 社 会提 供 了 教 育 的机 会 .另一 方 面 也 为提 高 人 们的 文 化知 识 末平 做 出 了贡
术教 育学 院 报据 行 业发 展 的需 要应 运 而 生 .例 如 :造船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
全球职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与特点
多元化的教育机构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由工艺学 院、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ITE )、理工学院和大学提供职业
教育课程。
紧密的校企合作
政府鼓励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 ,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和培养方 案,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 紧密结合。
灵活的学分制度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 选择课程,通过学分制灵活完 成学业。
推动技术创新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的科技 创新做出贡献。
国际竞争力提升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与国际接轨,培 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提 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02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
合作形式多样
新加坡的校企合作模式包括企业与学 校合作开设课程、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等。
资金支持
政府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提供资金支持,包括拨款 、贷款和税收优惠等。
监管与评估
政府还负责对职业教育培 训机构进行监管和评估, 确保其教育质量和标准。
企业内训模式
企业自主培训
新加坡的企业内训模式主要是企 业自主开展培训,针对自身需求 和员工发展进行课程设置和培训
内容安排。
培训资源丰富
企业通常拥有丰富的培训资源和设 施,包括内部培训中心、在线学习 平台和外部培训机构等。
03
新科技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了新的教育工具和方式,如
在线学习、虚拟现实等,推动了职业教育培训的创新。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融合发展
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不再满足 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经验借鉴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经验借鉴
业 教 育 由 _ 艺 学 院 、理 工 学 院 和 大 学 三 部 分 构 7 1
育 的 学 分 管 理 制 度 .每 学 期 都 开 设 主 修 课 和 选
修 课 , 修 课 是 必 须 及 格 的 . 选 修 课 可 以 根 据 主 而 自 己 的 爱 好 和 兴 趣 选 择 . 选 修 课 不 及 格 可 在 一 年 之 内 参 加 补 考 或 重 修 , 保 证 修 完 学 分 。这 方 以 面 与 我 国 大 学 的 学 分 制 有 相 似 之 处 . 选 修 课 可 以 自 由选 择 .在 大 学 4年 里 必 须 修 完 相 应 的 学
业 或 非 从 业 人 员 . 取 对 分 数 没 有 严 格 的 要 求 录 从 就 业 来 看 .理 工 学 院 毕 业 的 学 生 可 以 进 入 大 学 深 造 . 可 以 直 接 进 人 社 会 就 业 . 择 是 双 向 也 选 的 。从 学 制 形 式 来 看 。 院 实 行 的 是 完 全 弹 性 教 学
课 教 师 全 都 有 科 研 项 目在 身 . 且 学 院 还 同 时 承 并 担 在 职 员 工 的 进 修 工 作 。 f1 学 。 新 加 坡 共 有 3 3大
所 公 立 大 学 , 程 以 商 业 、 程 管 理 、 药 、 用 课 工 医 实
科 学 及 生 物 化 学 等 为 主 . 学 生 已 不 满 足 于 学 点 大
业— — 知 识 主 导 经 济 几 个 阶 段 . 期 的 劳 动 密 集 早 型 产 业 使 得 新 加 坡 的 产 品 在 国 际 市 场 上 的 竞 争 力 受 到 削 弱 .所 以新 加 坡 的 职 业 教 育 起 步 较 早 建 国 初 期 .工 艺 教 育 局 负 责 对 在 职 人 员 进 行 培 训 .9 9 年 成 立 了 工 业 与 职 业 训 练 局 , 全 面 负 责 17 技 术 人 才 的 培 训 工 作 。 到 目前 为 止 . 加 坡 的 职 新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及成功原因探讨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及成功原因探讨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及成功原因探讨
口林植平
新加坡近 2 0年 来 经 济 保 持 高 速 增 长 .在 世 界 经 济 竞 争 力 排 名 中 名 列 前 茅 。 造 了 经 济 发 展 创
的 奇 迹 。很 多 学 者 认 为 , 行 “ 才 立 国 ” 略 , 推 人 战 尤
其 是 注 重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 新 加 坡 经 济 飞 速 增 是
本 ” 主 要 为 企 业 培 养 人 才 。学 生 毕 业 后 可 直 接 就 . 业 。 可 申 请 进 入 大 学 学 习 , 转 国 外 学 习 。 中 也 或 其
他 强 调 对 学 术 能 力 较 弱 的 学 生 进 行 技 能 培 训 的
政 策 。 新 加 坡 取 得 成 功 的 基 石 。 这 充 分 反 映 了 是
四 、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体 系 新
在 招 生 方 面 . 新 加 坡 的 理 工 学 院 招 的 是 初 中
毕 业 生 . 时兼 招 高 中 毕 业 生 。 就 是 主 要 招 通 过 同 也 新 加 坡 的 剑 桥 0 lv l 试 f 当 于 中 国 大 陆 的 中 e e 考 相 考 学 生 。 新 加 坡 的 教 育 升 学 制 度 如 图 1所 示 。 的 新 加 坡 学 生 在 读 完 初 中 . 就 是 参 加 0 e e 也 lv l
加 坡 国 际 企 业 发 展 局 、 tc i新 加 坡 1 司 、 Hi h ( a 公 VDL
书 墓@ 耋
图 1 新 加 坡 的 教 育 升 学流 程 图
( 加 坡 ) 司 、 et( 加 坡 ) 司 、 0 s新 加 坡 ) 新 公 F so新 公 B s( 公
司 。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

职业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
设施完备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包括各种实验 室、实训中心和模拟工作场所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设备更新
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定期更新设 施和设备,以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工具。
设施管理
新加坡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学 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合作与交流。
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和特点
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由政府、企业和私人机构共同参与, 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 机会。
课程设置灵活实用
新加坡职业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注重实践性和 应用性,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职 业技能和知识。
强调实践教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 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确保 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定期 对职业教育培训进行质量评估 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 改进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培 训质量评估,建立多元评价机 制,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
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 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
PART 04
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训对我 国的启示
加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对接
建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对接机制,确保职业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提高 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定期开展行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职业教育内容和培训 方向。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提供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共同培养 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 参加各种实践项目和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与启示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职业教育系统备受瞩目。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一个是紧密与行业结合,另一个是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

这两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与行业密切结合,这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新加坡高等教育机构与各大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行业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能够适应市场需要。

同时,新加坡政府也为各个行业制定职业标准和资格,这些标准和资格与课程紧密结合,满足了学生就业的需求。

通过这样的机制,新加坡职业教育培养出了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告诉我们,职业教育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紧贴行业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其次,新加坡职业教育系统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这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会接受严格的实现训练,他们会接受行业知名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操作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先进技术和操作技能,从而为其在就业市场上赢得更大机会。

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实践操作能够真正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水平,培养出更加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给我们启示,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为市场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

综上所述,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两个特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我们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将课程紧贴市场需求;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为市场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职业人才,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启示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备受关注,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概述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

该模式主要包括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

技术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胜任各种技术岗位。

而职业培训则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员工具备特定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需求。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政府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都给予了职业教育极大的支持,使得该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得益于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他们与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适应性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一方面,该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进行调整和更新的,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最实用的。

职业培训机构也会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培训,使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贴近实际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技术教育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接触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

而在职业培训方面,培训课程也都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3)多元化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实习。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路径。

(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从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分析与启示1. 引言1.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新加坡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工程技术、商业管理、医疗护理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与传统的学术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备受称赞,学校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

学校与行业密切合作,定期进行实习和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新加坡还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设备,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较为乐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

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就业压力大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加坡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

1.2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

通过职业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实用技能和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重影响。

只有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字数:214】2. 正文2.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包括:注重实践性教育。

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培养,强调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具备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

新加坡职业教育还注重职业化教育。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市场需求,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就业。

新加坡职业教育还具有国际化特点。

新加坡致力于发展国际化的职业教育,推动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和实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合 作 关 系 . 作 双方 存 在 着 利 益上 的协 调 与 相互 制约 , 种 制 约 合 这 显 然 并 非相 互 牵 制 与 对 抗 , 是相 互 协 作 、 同分 享 成果 。在 新 而 共
新加 坡 高 等 职 业教 育的 特 色
新 加 坡 的职 业 教 育 经 过 四 十 多 年 的 改 革 与 发 展 . 经 逐 步 已
教学 工 厂 新 加 坡 的 教 学 工 厂是 学 习 、 鉴 、 借 消化 、 吸收 德 国 “ 双
坡 的职 业 教 育在 四十 多年 的发 展 中 .逐 步 形 成 了协 调合 理 的 结 构 层 次与 相 互衔 接 、 互 沟 通 的上 升渠 道 。 而 保 证 了职 业 教 育 相 从 不 再 是一 种 终结 性 教 育 .学 生 可 以 在 不 断选 择 中 提 高 自己 的知 识 和 技能 , 现 终 身学 习 。 时 , 实 同 职业 教 育 的 办学 形 式 灵活 多 样 , 有全 日制 、 分 时 间制 、 部 岗前 培 训 和在 职 培 训 等 . 不 同层 次 的 为
新 加 坡
1 『

I教 学 £ l 奶 学 )l 如 育 + 芝 仃 筑 缴 院 q 他(私 教 机 , 句
不 断 推 进 . 年 多 来 . 界 人 士 对 高 职 教 育 所 处 的层 次 和 所 属 两 业




} 学 育3 )- 人校 t j

l 璋 学 ) = 工 院G _ q -


的类 型 有 了越 来 越深 刻 的认 识 我 国的 高 职 院校 也 应 借 此次 改 革 的契 机 . 职 业 院 校所 处 的 教 育 类 型 和 教 育 层 次 作 出 重 新 定 对 位 . 一 步 明确 所 培 养 人 才 的类 型 。 进 先 进 理 念 的 有 效 迁 移 新 加 坡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动 力 主 要 源 自其 能 够 对 发 达 国家 的高 等 职 业 教 育模 式 进 行 借 鉴 与 改 造 .从 而创 造 性 地 开 拓 适 合 本 国 国情 的 高 等职 业 教 育模 式 .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
一 一
女 希望不是绝望 。这是新加坡 南洋理工 学 院林 靖东 院长 的 ” 席 话 , 时也 代 表 了 新 加 坡 人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看 法 。究 其 同 原 因 就 是 新 加 坡 政 府 对 职 业 教 育 的高 度 重 视 。 新 加坡 政 府 每 年 2 的教 育 投 入 以支 持 教 育 发 展 和 训 5 练 ; 理 关 注 职 教 发 展 ,0 8年 , 出 3 设 立 基 金 奖 励 成 总 20 捐 0万 功 考 入 工 艺 教 育 学 院 的平 凡 学 生 。政 府 高 级 领 导 人 多 次 在 正式场合宣 传某些 成功 人士 早年 曾经 接受 的是职 业教 育 ,
1 新加坡 的国情与职 业教 育主导地 位的确 立
“ 新 加坡 , 业 教育 是梯 子、 桥梁 , 要 学 生努力 , 在 职 是 只 1 1 移 民的 历 史 产 生 了强 烈 的 忧 患 意 识 . 均 可 以 通 过 桥 梁 达 到 另 一 个 境 界 , 起 点 不 是 终 点 , 给 子 是 是 公 元 3世 纪 的 新 加 坡 被 中 国 人 称 作 蒲 罗 中 , 地 处 太 它 平 洋 与 印度 洋 航 运 要 道 一 马 六 甲海 峡 的 出入 口 。1 8世 纪 , 英 国 的史 丹 福 莱 佛 士 爵 士 以 其 战 略 眼 光 , 此 地 开 拓 成 为 将 个 英 国在 东 印 度 的 贸 易 中 转 站 , 后 大 批 移 民 涌 入 新 加 之 坡 , 而 形成 了新 加坡 多元 的 种 族 文 化 。 回 避 政 治 、 注 生 因 关 存 和 发 展 成 为 不 同 肤 色 的 种 族 共 同 的 愿 望 , 烈 的 忧 患 意 强 识时刻伴随着新加坡人 。 1 2 资 源 的局 限 引发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高 度 重 视 . 新 加 坡 国 土 面 积 有 限 , 源 谈 不 上 , 是 人 成 了 这 里 最 资 于 能 引 发 生 产 力 的 决定 性 因 素 。 当 每 一 个公 民都 成 为促 进 生 产 力 发 展 不 可 或 缺 的一 部 分 的 时候 , 英 教 育 重 要 , 业 教 育 更 重 要 , 是 宝 贵 的 。 精 职 人 新 加 坡 政 府 高度 重 视 教 育 的 发 展 和 投 入 , 其 优 越 的 制 造 以 业 、 务业 优 势 为 产 出 , 金 投 入 到 国 民 教 育 中 , 使 每 个 服 重 为 公 民最 大 限度 的在 有 生 之 年 都 能 为 经 济 的 发 展 极 尽 最 大 所 能 , 加 坡 政 府 制 定 了 政 府 、 主 、 工 和 教 育 组 织 的互 动 新 雇 员 机制 , 以足 够 的财 政 支 持职 业 教 育 训 练 , 极 鼓 励 公 民 树 立 积 终生学习 、 货架 寿命 的概 念 , 无 即使 是 在 经 济 转 型 时 期 , 也 能 通 过 政 府 的 干 预 , 育 部 门 的 培 训 和 努 力 , 时 的 帮 助 部 教 及 分 员 工 顺 利度 过 危 险期 , 新 进 行 人 生 定 位 , 求 社 会 稳 定 重 以 的持 续 。 而社 会 的 持 续 稳 定 , 而 又 为 投 资 和 融 资 创 造 了 进 个 良好 的社 会 环 境 , 精 英 人 才 的 引 进 打 造 了 一 个 广 阔 为 的 发 展 平 台 。 由此 可 见 , 业 教 育 是 在 这 里 是 教 育 的 重 中 职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新加坡教育体系是受到全世界学习的典范。

其教育政策的制定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交技能、领导才能、创新思维以及自律性,特别是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强劲表现,更是使新加坡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一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质量教育。

新加坡高度重视教育的质量,并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改革。

在校内教学方面,新加坡教育系统有不断改进的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自主研究和创新精神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在学校管理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门深入实施质量管理的考核机制,注重学生的全球发展。

第二点,新加坡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不同群体、不同优点和不同背景的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新加坡教育系统中,许多普通学生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却被视为希望的对象,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具备知识和才华的人士。

为此,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了不同孩子的差异性,使每个孩子都能发展得到自己的特长以及最好的学术和教育成就。

第三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

新加坡教育系统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为目标,特别注重学生对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加强实验实践等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更多的适应性。

第四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技术创新的应用。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国家,教育系统也在引领教育技术创新的世界。

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将学生引入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世界,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水平。

并且,新加坡教育制度通过创新的教育课程和方法,将学生送到实验室、绘画工作室或其他现场,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并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
作者:代承霞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1期
摘要新加坡经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其人才立国的政策是功不可没的,本文以义安理工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义安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及考核评价等方面。

分析新加坡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可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1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定位准确
新加坡的资源十分匮乏,1965年独立后经济快速发展取得瞩目的经济成就,能奇迹般地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行之有效科学务实的教育是功不可没的。

新加坡通过教育分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职业教育方向,从而避免人才的过剩与匮乏。

新加坡实行小学中学分流,小学为第一次分流,中学为第二次。

学生在学完4年中学后分流到初级学院、高级中学、理工学院和工艺学院。

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机会到更高一级的教育水平上学习。

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互联相通。

新加坡各层次教育直接的分流及相互转换,主要以证书考试或文凭课程成绩为依据,不另外进行招生考试。

这种制度打破了门户之见,既有利于克服歧视职教的旧观念,又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定位准确。

理工学院教育的目标即为新加坡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培养中层管理人士。

(1)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由政府通过经济发展局,人力局为导向。

比如新加坡近年来呈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理工学院设置了护理专业;根据新加坡的港口经济特色设置了海洋与近海工程专业;根据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飞机维护、修理和翻修的中心开设了航空科技专业。

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保证了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准。

(2)设立部门咨询委员会,由工业界督导专业建设,课程审查,考试监督等。

(3)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年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反馈,准确掌握学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初次就业薪酬等。

通过以上几方面使专业设置切合市场需求。

2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2.1 师资的选择
义安理工学院的专业教师采用征聘机制,要求教师至少拥有本科学历,有五年以上的工厂工作经验。

因此,义安的教师基本上都来自企业,他们不仅能为学生传授知识,也将其在企业的经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益匪浅。

义安理工学院要求教师每年至少有2周到企业“回炉”学习,通过“回炉”使教师一方面了解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回炉学习企业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培养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2.2 弹性的课程设置
义安理工学院对于学生三年的学习有着十分清晰的规划,在校学习分为三段式,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在每个学期均有学期项目训练学生的动手及应用能力。

以能力层次系统安排课程学习内容。

义安理工学院在课程结构上实行双轨制系统,例如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专业每一学年的课程都分成A、B两个独立的组合,其对应的学生也分成A、B两组,每一组修读不同的学科组合课程,同时并行,一个学期后,两组学生再交换课程学习。

通过双轨制系统从而提高场所资源利用率,减轻教师备课负担。

第三学年与前二学年的安排略有不同,在第六学期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别,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提供其为期六个月的企业实习。

对于将升入本科大学学习的学生,义安理工学院提供了在学术(下转第55页)(上接第33页)上进一步深化的学习课程和毕业设计,以适应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培养优秀人才。

课程结构以“宽基础、重实践、备专能、求创新”为导向,通过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应变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要求及转岗再就业的能力。

纵观义安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给人印象最深的、最有体会的是由课程经理对课程负责,由课程经理统筹课程的内容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实施方案,并负责该课程在整个教学期限内的实施,以保证学生技能的培养。

2.3 教学设计
义安的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灵活多样,在义安理工学院通识学院的示范课上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幽默风趣的言谈,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为教学过程的导师,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教学活动。

2.4 考核注重实效
义安理工学院的课程考核非常注重时效性,考核分为考试课程和非考试课程。

其非考试课程(例如企业实习),主要以学生实习报告和教师、企业对学生评估为主要形式。

其考试课程规定考试成绩最高权重不超过50%,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其课程教学形式有课堂教学、辅导课和实验课。

在考核中考试成绩占40%、统一测验占20%、日常实验操作占15%、实验
考核10%、教室辅导占5%、网上辅导占10%。

通过这种复杂的考核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成绩评估的公正性。

2.5 平衡及全面性教育
义安理工学院对学生实施全面性教育,强调均衡与深广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软技能,使学生建立自信,具有判断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企业精神,在义安理工学院每位学生在三年中都有一次机会到国外学习交流,通过海外侵濡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

3 有效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网络教育已成为义安专业教学的主体。

义安校园已全部覆盖无线网络,学生在校内随时随处可使用电脑手机高速上网。

义安“流动电子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学习平台,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资料库。

学生在义安的网站上可以查询到自己的课表,进行作业的提交,提问,讨论,考试。

这样不仅提高教学效率,缩短了科技的空间,而且也使新加坡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广泛利用。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我国高职教育兴起的时间较短,相对落后,经济与产业发展也存在自身特点,因此,研究分析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点,汲取国外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汪长鸣.新加坡职业教育成功因素分析.国外职教,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