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例药源性精神异常文献分析
基于FAERS数据库对艾司唑仑及阿普唑仑不良反应的研究
基于FAERS数据库对艾司唑仑及阿普唑仑不良反应的研究龚宗玉;邓秋;蔡应谭;周平【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4(17)14【摘要】目的挖掘艾司唑仑及阿普唑仑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风险信号,为两种药物的临床选用及使用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04年第1季度—2023年第2季度FAERS数据库中与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相关的ADR报告,经过去重后,采用MedDRA词典对其进行统计,并获得对应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采用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信号挖掘,并统计结果。
结果共检索到以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 30149例,其中艾司唑仑ADR 86例,阿普唑仑ADR 30063例。
艾司唑仑的ADR报告中,性别无明显差异,阿普唑仑的ADR报告中男11244例(37.40%),女16370例(54.45%)。
ADR报告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65岁,上报最多的年份分别是2019、2020、2018、2013、2014年,主要的上报国家为美国,主要的上报人群为医师。
ADR报告中,严重报告24051例(79.77%),ADR发生时间以用药30 d内为主。
两种药物ADR以精神病类、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为主,但艾司唑仑的ADR信号还提示了心律失常、心悸信号,阿普唑仑的ADR信号提示了药物血药浓度异常、出生后生长受限、获得性无巨核细胞的血小板减少症等特殊信号。
结论临床应用艾司唑仑及阿普唑仑时,应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命体征,特别是特殊人群,如合并妊娠、心脏病、紫癜等疾病的患者,若发生相关的ADR临床表现,及时停药,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才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总页数】5页(P6-10)【作者】龚宗玉;邓秋;蔡应谭;周平【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相关文献】1.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拉米夫定妊娠相关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2.基于FAERS数据库的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3.CDK4/6抑制剂不良反应评估:基于FAERS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4.靶向IL-6药物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基于FAERS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5.儿童应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基于FAERS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00例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致白细胞减少的回顾性分析
收 稿 日 期 :2017-03-10 作 者 简 介 :王 仙 凤 (1979-),女 ,浙 江 云 和 人 ,本 科 ,主 管 技 师 。
第 6期 王仙凤,等:500例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致白细胞减少的回顾性分析
77
临床 上 使 用 抗 精 神 病 药 物 可 造 成 众 多 不 良 反 应,如癫痫、锥体 外 系 反 应、肝 脏 损 伤 等 。 [1] 目 前 发 现 ,此 类 药 物 还 可 抑 制 造 血 系 统 、造 成 外 周 血 的 白 细 胞减少 。 [2] 白细胞减 少 后 会 影 响 免 疫 系 统,导 致 感 染或引发 感 染 扩 散,严 重 者 甚 至 引 发 感 染 性 休 克。 本文 收 集 500例 各 类 精 神 病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回 顾 性分析这些患者服 药 后 白 细 胞 减 少 的 特 点,旨 在 为 临床提供参考。
398例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3 4 ADR 主要的临床表现 本统计结果显示ꎬ抗菌药物不
21 23% ) ꎻADR 累及系统以消化系统居多( 占 49 以上(57 49% ) ꎬ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斑丘
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ꎮ
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或器官ꎬ但皮肤及其附件位居首位ꎬ占总
况ꎬ促进精神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ꎮ 方法 收集我院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上报的与精神药品相关的 ADR 报告 398 例ꎬ分别
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相关药物品种、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等进行统计
和分析ꎮ 结果 发生 ADR 患者中ꎬ女性患者居多ꎻ年龄在 18 ~ 30 岁
的患者较多ꎻ共涉及相关药品 41 种ꎬ以奥氮平引起的 ADR 最多( 占
极遵循世卫组织“ 能口服不肌注ꎬ能肌注不静脉” 的用药原
则ꎮ
398 例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陈思思1 ꎬ钱丽梅2 ꎬ王 俊1 (1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药剂科ꎬ浙江湖州 313000ꎻ2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药剂科ꎬ浙江杭州 310013)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情
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
明书用药ꎬ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ꎮ 作为药学工作者ꎬ
反应 〔1〕 ꎬ而药师对于把控患者的用药安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
ADR 的危害性和监测意义ꎮ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交代和用药
理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 本文将对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我们 应 该 做 好 ADR 的 宣 传 和 培 训 工 作ꎬ 使 医 护 人 员 了 解
〔6〕 董迪ꎬ崔蔚ꎬ陈宁ꎬ等 我院头孢菌素相关用药安全问题分析〔 J〕
中国药师ꎬ2017ꎬ20(1) :121 ̄123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血小板影响
PART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唐巧云,黄 丽,罗圣平,谭秋红. 264例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 监测, 2017, 14(1):41-44. [2] 胡梅园. 400 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品不良反应[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 18(6):850-852. [3] 奚 鑫,黄贵丽,杜 倩.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分析[J]. 重庆医学, 2019,48(17):2988-2991. [4]戚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1例[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1,30(6): 2988-299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对血小板的影响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主要内容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合分析 三、 结论与小结 四、参考文献
03
PART1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DITP)是指用药后血小板计数(PLT) 下降至正常范围以下的疾病。
抗感染药物导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所占比例最高;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导致的ADR 主要为血液系统反应、全身性过敏反应和皮肤黏膜过敏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血小板有双向作用,既可以减少血小板,也可增加;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规律:男性、≥60岁、联用氟康唑或氟喹
诺酮类药物更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多于10d内恢复正常。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 thrombocytosis, ST)是指无骨髓及外骨髓增殖性疾病,由其他原 因引起的血小板增多
DITP通常起病急骤,PLT往往少于20×109/L, 易合并出血,轻者表现为瘀斑、黏膜出血,严 重者可有黑便、血尿及其他内脏出血症状,甚 至可威及生命
抗癫痫药及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有效
·学术交流·抗癫痫药及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有效率的评估:国内文献网状Meta分析陈海涵,金卫东摘要: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抗癫痫药及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的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数据库中抗癫痫药及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
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对纳入文献进行治疗评价,使用RevMan5.4及R软件的gemtc包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29项研究,包含14种干预措施,总样本量为17775例。
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方面,排名前三的药物分别为丙戊酸盐+托吡酯、拉莫三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及奥卡西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结论:抗癫痫药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提高双相躁狂的临床疗效,其中丙戊酸盐联合托吡酯在所有药物疗效指标中排名最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抗癫痫药; 碳酸锂; 双相躁狂; 网状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2)06 0483 05Evaluationofeffectivenessofantiepilepticdrugsandlithiumcarbonateinthetreatmentofbipolarmania:networkMeta analysisofChineseliterature CHENHai han,JINWei dong.ZhejiangChineseMedcialUniversity,Hangzhou310053,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efficacyofantiepilepticdrugsandlithiumcarbonateinthetreatmentofbipolarmaniabynetworkMeta analysis. Method: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ofantiepilepticdrugsandlithiumcarbonateinthetreatmentofbipolarmaniaweresearchedfromCNKI,Wanfang,CQVIPandotherdatabases,andtheliteraturewasfromself builtdatabasetoDecember31,2021.ThequalityoftheincludedliteratureswereevaluatedaccordingtotheCochranebiasriskassessment,Revman5.4andthegemtcpackageofRsoftwarewasusedforanalysis. Results:Onehundredandtwenty ninestudieswereincluded,including14kindsofinterventions,withasamplesizeof17775cases.TheresultsofnetworkMeta analysisshowedthatintermsofeffectiverate,thetopthreedrugscombinationswerevalproates+topirmanate>lamotrig ine+atypicalantipsychotics>oxcarbazepine+atypicalantipsychotics. Conclusion:Antiepilepticdrugscom binedwithatypicalantipsychoticdrugscanimprovetheclinicalefficacyofbipolarmania,andvalproates+topirmanaterankfirstwithgoodclinicalapplicationvalueinallthedrugefficacyindicators.Keywords: antiepilepticdrugs; lithiumcarbonate; bipolarmania; networkMeta analysis作者单位: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陈海涵);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金卫东)通信作者:金卫东,E Mail:wdjin@163.comDOI:10.3969/j.issn.1005 3220.2022.06.018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D)是一种高致残、高复发的重型精神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最易致残的疾病中排名第12位[1]。
【毕业论文选题】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中药起源于中国。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
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中药的优点是副作用小,缺点是见效慢。
但是总的来说中药是我国的精髓。
在这个世界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下面是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供大家参考。
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一:1、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2、TRIPs协议的药品专利制度与中药专利保护3、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4、从ADR报告谈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对策5、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探讨6、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7、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8、中药治疗硬皮病文献分析9、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10、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11、《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12、-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13、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14、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15、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16、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17、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118、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19、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20、论中药的专利保护21、论中药的双向调节22、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23、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24、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25、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6、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27、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28、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29、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30、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3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3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33、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34、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35、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36、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37、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38、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39、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40、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41、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42、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43、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244、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45、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46、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48、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49、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50、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二:51、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52、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53、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54、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55、中药药源性疾病成因及防治方法探析56、大黄素等中药单体对HT-29细胞TLR4表达及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57、中药斗谱编排规则与京深两地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探讨58、背部排罐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6例观察59、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60、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与CVB3对乳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体2表达的影响61、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62、不同药性清热中药体外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效果及分析63、中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64、直肠滴入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65、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66、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临床研究367、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预防68、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69、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70、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71、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72、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73、研究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方法74、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75、一种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中药药性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的新方法76、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77、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30例观察78、不同性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影响79、当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80、扫描电镜应用于植物类中药鉴定的研究进展81、中药创新的源泉--有效部位及其制剂82、中药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观察与护理83、中药结合抗生素联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84、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85、小包装与散包装中药饮片的利弊86、活血化瘀中药对老年耐药细菌性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87、中药配合催眠法治疗失眠88、中药解毒生肌膏治疗大鼠糖尿病足的实验研究89、中药肾区渗透控制多囊肾病(PKD)进展124例疗效观察90、中药2号方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91、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分析及战略选择92、中药抗真菌颗粒内服治疗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493、中药复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94、-种基于热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95、复方中药对运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96、有毒中药饮片炮制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97、自拟中药方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98、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骨吸收与骨形成影响的研究99、中药企业专利保护与品种保护研究100、复方中药制剂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三:101、中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45例疗效观察102、中药足疗对早期糖尿病足干预的护理研究103、米非司酮配合中药终止早孕362例的观察104、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105、中药不良反应引发因素与临床药学服务预防对策106、中药加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预防效果观察107、中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108、慢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对策109、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110、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降糖中药制剂中含有的西药成分111、中药对猪蓝耳病的预防试验112、中药912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11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114、中药剂型改革探讨115、EMT模型大鼠低妊娠功能及中药治疗机理的研究5116、益气健脾中药小肠隐窝干细胞分子药理研究117、中药临床试验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探讨118、论完善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法律制度之探析119、中药专利保护若干问题研究120、中药发明的创造性审查的研究121、中药国际市场环境分析及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122、中药化学实验室实习生培养的几点建议123、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124、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125、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126、益气滋阴中药配方颗粒对糖耐量低减干预的观察127、中药浓缩液代替择期胆囊术前留置胃管临床分析128、中药RHU抽提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129、中药的专利保护130、浅论中药发明专利的保护131、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132、中药防治小儿喉乳头状瘤病复发的疗效分析133、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和进展134、中药滋阴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副反应的对照研究135、多种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136、中药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137、中药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138、27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139、调颈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各型颈椎病280例140、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141、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6142、中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143、中药外敷加理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144、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145、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146、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147、中药复方与氟西汀治疗影响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分析148、中药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149、中药熏洗坐浴与盐水坐浴用于肛肠病人术后的疗效观察150、中药配合护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8例中药毕业论文题目四:151、浅析中药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及对策152、中药灌肠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153、中药的压榨处理对汤剂质量的影响154、中药注射引起临床反应的原因分析155、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及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156、化瘀涤痰通路中药调控肾上腺髓质素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157、中药通光藤活性成分的研究158、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159、中药进入美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60、基于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技术创新研究161、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临床研究162、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评价及护理163、中药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164、门急诊病人静脉输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7165、中药外敷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的护理166、中药热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67、超声中药透入促进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168、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169、中药对慢性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170、几种中药成分及其复方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活性的研究171、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及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172、血管老化相关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与益气活血中药的干预作用8。
氨苯砜综合征1例
氨苯砜综合征1例发表时间:2013-01-17T15:23:47.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张玉强[导读] 氨苯砜综合征于1951年由Allay及Barnes首先提出,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损,溶血、贫血、粒细胞减少等。
张玉强(云南省屏边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屏边 661200)1 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
农民。
1月前确诊为“麻风病”,服用“氨苯砜(DDS)”、“利福平”24天,麻风病症状好转。
但自1周前出现乏力、厌油,咨询县皮防院医生后停服上述药物症状无好转。
化验发现轻微肝功能异常,于2012年8月30日以“药物性肝损伤”收住我院内科。
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先后出现全身皮疹、高热、贫血、低蛋白血症。
经会诊后于2012年9月8日转入我科。
转入时情况:T37.3℃ P72次/分R20次/分BP80/4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潮红,散在粟粒样丘疹,压之褪色。
双侧颌下、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成串肿大,有压痛,无粘连。
双侧眉毛后段稀疏。
颜面稍浮肿。
颈软,双肺呼吸音粗糙,无啰音。
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肝大,剑突下3cm,右肋缘下1cm处可触及,质软,表面光滑,边缘钝,无压痛。
脾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存在。
四肢远端凹陷性浮肿,以双下肢为甚。
实验室检查:全血常规:WBC 33.5×109/L↑ 分类百分比计数:N43.7%↓ L39.9% M14.6%↑RBC2.18×1012/L↓ Hb69g/L ↓PLT344×109/L↑ 肝功能:ALT177.3u/L↑ AST51.1u/L↑ ALP459.8u/L ↑GGT290.99u/L↑STP51.8g/L↓A21.5g/L↓G24.3g/L↓A/G0.88 STB18.7umol/L↑CB11.6umol/L↑UCB7.1umol/L CHE3747u/L↓TBA5.32umol/L 肾功能:BUN11.34mmol/L↑Scr108.06umol/L↑UA684.7umol/L↑CysC2.02mg/L↑ 心肌酶学:LDH695.17u/L↑HBDH667.7u/L↑CK49.38u/L CK-MB25.6u/L↑电解质、血糖、血脂、X线胸片、腹部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我院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发表时间:2020-12-24T01:42:18.252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4期作者:邢新静孙振国[导读]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山东省沂南县中医医院山东沂南 276300)【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11月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ADR报告236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36例ADR报告中,男112例,女124例,女性略多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ADR发生比例较高(46.61%);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的比例最多(71.61%) ,其次是口服给药(19.07%);引起ADR的药物主要以抗感染药物为主(61例,25.85%),其次是中药注射剂(50例,21.19%);ADR主要累及皮肤及消化系统,分别占35.17%、21.61%。
结论:应加强老年患者用药和静脉途径给药的 ADR 监测,将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作为 ADR 重点监测药物,以降低 ADR 的发生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4-0223-03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
药品在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的同时,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现对我院2019年上报的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进而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11月上报到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236例,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对发生ADR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转归等信息加以统计分析。
168例百乐眠胶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168例百乐眠胶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彭丽丽;范燕;刘巍;郭雪;胡军【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年(卷),期】2018(15)11【摘要】目的分析百乐眠胶囊的不良反应文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2006~2017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收录的百乐眠胶囊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临床应用文献29篇,涉及病例报道168例;女性患者数量为男性的1.54倍,32~65岁患者居多,不良反应多表现为胃肠系统损害、精神及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表现有恶心、口干、便秘、食欲下降、乏力、过度镇静、药疹等,有肝功能异常的个案报告.结论应注意百乐眠胶囊的安全用药,规范和完善百乐眠胶囊药品说明书中安全性内容,以促进药品的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总页数】4页(P674-676,681)【作者】彭丽丽;范燕;刘巍;郭雪;胡军【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2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2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2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2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94.11【相关文献】1.血栓通(注射剂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其与兰州地区药物不良反应类比 [J], 孟敏;高琲;萨日娜;杨岩;于静;葛斌;贾坤英2.厄洛替尼致消化系统严重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J], 周冉;方玉婷;苏丹;李民;沈爱宗3.190例万古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J], 孙宝;白延宁;张媛媛;乔逸;杨志福4.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不良反应个案报道文献分析 [J], 伍莉;宋良玉;张惠;唐志立;唐捷;胡晓燕5.垂体后叶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J], 谢晓燕;夏旭东;杨雪;李清芳;刘翠丽;陈世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itapex糊剂对164例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观察
2 0 1 3 年第 1 期
5 5
期, 病 机正 虚 以 肾阳虚 , 标 实痰 浊 、 水饮、 瘀血 为 主 , 故 方 用君 药桂 口服 中药 不仅 能协 同抗 感染 , 促进 痰液 排除 , 并 且还 可补充 电解 质 枝、 附子 相合 , 温 阳救逆 , 温补脾 肾之 阳 , 已绝水下 之源 。臣药茯苓 、 和防止 电解质紊 乱 。所 以我 们认 为 , 在 西药治疗 的基础上 , 辨证 加 猪苓相 配 , 共起 利小便 , 伐 肾邪 。佐药蝉 蜕 、 苏 叶、 杏祛风 宣肺 , 提壶 用 中药配合 治疗 , 是正 确 的思路 , 值得 进一步研 究 。 ’ 揭 盖助 消肿 , 肺 为水之上 源 , 调 肺 以制水上 之源 ; 芡实、 怀 山药 益 肾 参 考 文献 1 】李 家泰 .临床 药 理 学 【 M ] .第 2版 .北 京: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涩精 , 减 少 精 微 渗漏 ; 酒军、 水 蛭粉 为抵 当汤 之意 , 助君 臣排毒 泄 【 浊, 逐 瘀通 络 , 以保 护 肾脏 ; 使 药 怀 牛膝 、 地龙 引火 下行 , 活血 通络
1 3 8 例 根尖 阴影 消 失 . 。 牙丧 失 的 报 告 。 对2 0 1 1 . 1 — 2 0 1 1 . 6月 口腔 内科 门诊 的 1 6 4例 根尖 年 内 复诊 , 炎 的患 牙 采 用 v i t a p e x 糊 剂来 代 替 醛 ,酚 类对 根 管进 行 消 毒 , 均 3 讨 论 取 的 了很 好 的疗 效 , 现将 相 关研 究 报道 如 下 。 急 性根 尖 周炎 多 由于牙 髓病 变 致 使 牙髓 组 织 大 部分 或 全 部
药品不良反应216例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216例报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一般规律及特征,为adr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16例adr报告,按年龄分布、给药途径、药品类型、adr状态、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dr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以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居首;216例adr中涉及抗菌药物和中成药居前2位,其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发生频次较高;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
结论:应加大临床adr 监测和报告力度,做好adr知识宣传,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 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合理用药药品具有双重属性,既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消除疾患,也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不适。
这种不适有时是轻微的、一过性的,有时候是严重的,对身体产生超过原患疾病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药源性疾病。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adr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汇总,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警戒信号,达到有效预警和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为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因素,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对2009~2011年上报的21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开展。
临床资料2009~2011年共收到各科室报告的adr 216例。
对报告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dr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男性患者114例(52.78%),女性患者102例(4722%);在年龄分布方面,各年龄段患者均有adr发生。
见表1。
adr状态:一般的不良反应为196例(9074%),严重的不良反应20例(926%);其中新的药品不良反应6例,严重1例,一般5例。
不良反应结果:216例adr报告中,治愈146例(6759%),好转70例(3241%),有后遗症0例,死亡0例。
临床药师对我院2022年度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以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建议
临床药师对我院2022年度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以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建议前沿: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与医生、护士共同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保护患者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2022年1—12月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的目的。
一、我院2022年全年一共上报126例不良反应。
(一)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多2022年我院上报有1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其中6例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症状是身体痒、部位红肿等。
1例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反胃呕吐。
1例不良反应是引起患者心悸。
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例不良反应引起患者发热,头孢噻肟钠1例药物热,1例不良反应:寒战、胸闷。
阿莫西林那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引起皮疹两例。
(二)中成药针剂不良反应多2022年上报了5例不良反应,心内科反映2022年科室给4名患者使用香丹注射液都存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过敏、发痒。
医生发现后立即停药,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逐渐好转。
现在该科室基本上停止使用香丹注射液。
另外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发生1例引起患者头痛的不良反应。
(三)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品不良反应较多。
2022年我院上报44例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品不良反应,其中丙戊酸钠缓释片引起3例血小板减少,利培酮分散片引起5例白细胞减少,阿普唑仑片引起3例乏力、困顿。
(四)、治疗结核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多。
2022年我院上报6例治疗结核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乙胺丁醇片引起尿酸升高2例,吡嗪酰胺片引起尿酸升高1例,异烟肼片引起白细胞降低2例,怀疑联合用药异烟肼片和利福平胶囊引起1例白细胞降低的不良反应。
二、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一)药品因素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1)药品的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中成药注射液生产质量有待提高,中成药注射液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提纯不当使药物杂质过多,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6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6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1~12月精神科出院病历6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 600例住院患者中12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单用药、二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83.3%、16.7%。
临床使用头孢菌素、青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主。
给药方法为静脉给药为主(79%),给药频次以2次/d为主。
大部分为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76.2%),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15ddd。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历36份,占被抽查病历的6%。
结论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待改进。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值得高度重视。
[关键词]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单用药;二联用药;精神科[中图分类号] r969.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55-02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亦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1],为了解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笔者做此调查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查2010年1~12月精神科出院病历600份,其中,男421份,女179份。
1.2 方法按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规范登记表,记录患者病历号,主要诊断,住院天数,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及所用抗菌药物的名称、规格、给药方案,用药天数,是否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600份病历中,应用抗菌药物126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抗菌药物单独用药105份(83.3%),二联用药21份(16.7%),使用频度处于前10位的依次是头孢他定、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胶囊、青霉素钠、阿洛西林钠、阿奇霉素分散片、诺氟沙星胶囊、庆大霉素注射液、罗红霉素胶囊。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8期)》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8期)》第一篇: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8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8期)警惕头孢拉定导致血尿编者按: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期通报为头孢拉定安全性问题专刊。
头孢拉定是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用药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于202x年9月,在第九期《通报》中对其引起血尿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通报。
此后,我中心一直高度关注该品种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与用药相关的血尿。
目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头孢拉定引起血尿问题依然突出。
为使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了解此情况,本期以专刊再次发布信息通报,旨在提醒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应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其严重不良反应;相关生产企业应对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评价该品种的效益/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同类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继续关注该品种的安全性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从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警惕头孢拉定导致血尿头孢拉定(cefradine),为第一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情况202x年9月,由于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的病例报告日趋增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于第九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对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相关安全性问题进行通报。
(一)药品不良反应第九期信息通报时的情况1.通报时国家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情况截止到202x年6月30日,国家中心共收到有关头孢拉定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450余份,其中有关血尿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10余份,占14.50%。
热断层扫描技术(TTM)对亚健康的评价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热断层扫描技术(TTM)对亚健康的评价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目的:探讨热断层扫描技术对亚健康的评价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316例受试者依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 分为亚健康组164例,健康对照组152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热断层扫描,选取脑部、脊椎及肾部的热源值进行比较,其中亚健康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虚两个证型,其中阳虚组79例,阴虚组85例。
阴虚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并对症调理,阳虚组给予金匮肾气丸并对症调理。
干预2月后重复测量TTM,分析TTM值的变化。
结果:亚健康人群在脑部及颈椎热源值明显高于健康人,经过中药干预后可以降低热原值,使热原值接近正常人。
而肾区热原值低于正常人,经过中药干预可以提高热原值,但是两个月的治疗还不能够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研究与中医传统理论非常贴近,进一步说明热断层扫描系统检查数据的变化可以作为量化亚健康治疗效果的指标。
标签:亚健康热断层扫描技术(TTM)中医辨证本文系统分析了依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 分为亚健康组的164例,健康对照组的152例查体人群的热断层扫描系统(TTM)的检查结果,对其在脑部、脊椎及肾部的局部热源值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热断层扫描技术(TTM)对亚健康的评价作用及其临床应用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来自青岛市市立医院查体人群,且同意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依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分为亚健康组164例,健康对照组152例。
男98例,女66例,平均年龄52.1岁;健康对照组152例,男83例,女69例,平均年龄54.8岁。
亚健康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虚两个证型,其中阳虚组79例,阴虚组85例。
1.2 实验仪器及原理本研究使用的仪器为北京贝亿集团研制的TSI-21型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分辨率:0.05℃,扫描时间:≤5s/幅,测量精度±0.05℃。
1.3 检查方法及条件在室温20℃~24℃的环境下,所有受试者暴露双下肢,平衡10min,取双下肢前位、后位,调整聚焦并扫描,图像清晰后冻结存储,对每一幅图像的异常热源进行断层取值,并测量温度,以备分析诊断。
闭合性胸部创伤中DR与CT检查的应用评价
闭合性胸部创伤中DR与CT检查的应用评价发表时间:2017-10-20T16:17:11.1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7期作者:陆运甫[导读] 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使用CT和DR检查准确性良好,但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漏诊及误诊。
贵州省骨科医院 550007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DR与CT检查的应用评价。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闭合性胸部患者164例,按照病例编号分为甲组和乙组。
其中甲组采用DR进行检查,乙组采用CT进行检查。
两组患者通过病理检查并作为检查标准,对DR和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定。
结果:通过两组患者分别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乙组显著优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使用CT和DR检查准确性良好,但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漏诊及误诊。
关键词:闭合性胸部创伤;DR检查;CT检查闭合性胸部创伤由暴力原因或者车祸造成胸腔的骨折、气胸、挫伤或者肺部损伤。
出现该病症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否则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闭合性胸部创伤较多使用DR及CT进行诊断。
再结合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为了提高对闭合性胸部创伤诊断准确率,特进行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的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病例编号分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男性患者56名,女性患者25名,年龄为32-46岁,平均年龄为(39±6)岁;车祸伤31例,坠落伤29例,因暴力受伤21例。
乙组男性患者53名,女性患者28名,年龄为35-49岁,平均年龄为(42±7)岁;挤压伤25例,坠落伤16例,车祸伤4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方法甲组采用DR进行诊断,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PHILIPS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空间分辨率超过3.4LP/mm,X光管电压120千伏,功率80千瓦。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分析
“病 例 报 告 ”栏 目 中 的 第 1, 4, 7, 10… 篇 进 行 研 读 分 析 , 统 计
严重 ADR
严重 ADR 的报道。
构成比( %)
例数( n) 总计( n)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74
76
100
84
88
100
522
34
结果21文献的数量对每一时间段发表在所选的5种药学期刊上篇名含不良反应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图22文献的类别及其构成比对每一时间段发表在所选的5种药学期刊上的相关文122所述方法进行分类统计计算每类文献在该时间段内占所检索文献总数的构成比图23严重不良反应报道的数量及其构成比对每一时间段发表在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病例报告栏目中严重adr报告的数量及其构成比进行统计1可见20002005年篇名含有不良反应的文献仅在所选的5种药学期刊上就有543篇其中以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报道数量最多达204篇占总数的3757
ports, as the basis of ADR research, still have the largest number of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accounted for 48.62%
on average. The number of research literature accounts for 9.33% during 2000 to 2002 and rise to 20.92% during
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对器官功能产 时 间 延 长[3]。 对 2000~2005 年 共 32 期
表 各时间段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道的数量统计
关于精神病的文献近五年
[1]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体质量、糖脂代谢、内分泌的影响[J]. 徐勇,蒋志锋, 何泽民,胡庭刚. 临床误诊误治. 2020(01)[2]抗精神病药物与心源性猝死风险因素[J]. 刘胤钊,张向荣.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 (06)[3]2013—2016年134例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案例的回顾性分析[J]. 史程,李立亮,叶永红,李凯,孙大明,姜宴.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S1)[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肥胖的机制研究进展[J]. 施凯,陈京红,崔东红.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 (04)[5]亟待关注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转归预测因素[J]. 陆峥,吴佳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12)[6]社会工作视野下精神病患的增权与伦理困境[J]. 武扬帆. 现代商贸工业. 2021(13)[7]社区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危险性现状调查分析[J]. 郑美春. 中国乡村医药. 2021(06) [20]西方社会精神病观的流变[J]. 刘慧雯. 东西南北. 2020(03)8]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脑梗死后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 田秀丽,梁燕华,张娟芝,马秀莲. 西南国防医药. 2021(05)[9]湖南省15岁以上人群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 周晓璇,李彬,盛晴,王东欣,刘学军,肖鹏飞,刘秀兰. 医学综述. 2021(10)[10]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常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特征[J]. 马杰,吉冰,李琨.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0(04)[1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白细胞作用的临床统计分析[J]. 吕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2)[12]精神病患者血常规参数的临床研究[J]. 李琨,吉冰,马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15)[13]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 梁超胜.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8(10)。
26498549_对比分析阿戈美拉汀片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伴失眠症状的效果
2092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1年12月第8卷第12期December.2021,Vol.8,No.12对比分析阿戈美拉汀片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伴失眠症状的效果王敏 房贤锐(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烟台,265200)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阿戈美拉汀片与帕罗西汀片分别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 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采用阿戈美拉汀片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及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抑郁症;失眠;阿戈美拉汀;帕罗西汀;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oComparetheEffectofAgomelatineTabletsandParoxetineTabletsi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withInsomniaSymptomsWANGMin,FANGXianrui(YantaiPsychologicalRehabilitationHospital,Yantai2652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comparetheefficacyofagomelatineandparoxetinei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atientswithinsomnia Methods:Atotalof96patientswithdepressionandinsomniaadmittedtoYantaiPsychologicalRehabilitationHospitalfromAugust2018toAugust2019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 Accordingtothenumbertablemethod,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48patient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paroxetine,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agomelatine 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wasusedtoevaluatethechangesofsleepqualitybeforeandafternursingbetween2groups,and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HAMD)wasusedtoevaluatetheim provementofdepressionbetween2groups,andthetreatmentefficiencybetween2groupswerecompared Results:Aftertreatment,thesleepqualityof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Theimprovementeffectofdepressionin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 encebetween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Theeffective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95 83%,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68 75%),andthe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Conclusion:Agomelatinetabletsfor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atientswithinsomnia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ymptomsofinsomniaanddepression,which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Keywords Depression;Insomnia;Agomelatine;Paroxetine;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scale;HamiltonDepressionScale中图分类号:R338 63;R749 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1.12.016 精神疾病的发生与生物节律紊乱密切相关,患者常出现日间疲乏、心境抑郁、肌肉骨骼疼痛、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1 2]。
什么是药物滥用,常见的药物滥用
以维生素A为例,小儿一次用量超过30万单位(约为浓缩鱼肝油69 ),成人超过50万单位,就可能引起急性维生素A中毒,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等。滥用维生素D,同样也可以引起中毒。若小儿每日服2万单位,连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可导致高钙血症、异位钙化和纤维性骨炎。
7、药物联合应用上的滥用
等,也具有依赖性特性。
什么是精神活性物质?
来自体外的,可显著影响动物和人的精神活动的各种物质。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等);情绪(激情,心境等);意识(环境意识,自我意识,人格等);意志与行为(意向如食欲、性欲等本能活动,动机,兴奋状态,刻板行为等)。
什么是多药滥用?多药滥用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多药滥常见药物有哪些?
药物的联合应用在某些情况下(如为了取得协同作用,抵消副作用,延续耐药性的产生等)是必要的。但药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药物联用后往往并不是各起作用互不影响,而是在药理或理化方面产生相互作用,以致可能引起种种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联用的药物愈多,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愈大。据有人统计,当联用5种以下的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而联用20种以上的药物时,发生率可上升为45%。
5、激素及其他药物的滥用
有人以雄性激素睾丸酮为补品,但却不知应用过多,效果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性功能,反而使性功能减退、生殖器官萎缩。雌性激素: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卵巢的退化、萎缩。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与皮质功能亢进症相类似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满月脸(面胖)、骨质疏松、脱钙、溃疡、尿糖、精神异常、多毛、痤疮、踝部水肿、阳痿、月经障碍等。
耐受性是指需要不断提高药量,才能维持原来的药效。例如:吗啡常规治疗皮下注射量为10mg,而吗啡成瘾者在2.5小时内可耐受静脉内用药2.5g。成瘾者对较小剂量的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初期会有耐受,但耐受是有限的。这类药物所致的缩瞳和便秘作用几乎不产生耐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增一址u∞m耵rted
Weipu full—text database from 2001
2008
were
indexed, increased
【Resrlts】
Weather咖1 getⅡm
8嗍this
to
disease.Abnormal mte
w矗s
pml彻|ging the
朗Ili锄medicine,h0嘲姗and他laled蛳.【G咖d啦幻璐】We
Vel'Sedrugreac源自ions,ADR)范畴。药源性精神异常
对164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及药品 种类予以分析。 2结果 2.1患者基本情况分布 164例患者中,男95例(占57.9%),女69例 (占42.1%)。男性所占比例略大于女性;患者年 龄15—93岁,平均40.3岁(表1)。
[4]刘丽娟,郭强,病人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解放军医
院管理杂志,2004,11(5):247—248.
[5]c0衄|l%N,QIIir衄∞删,Bilbao
tim 0f∞in
Paeient
A,ef
a/嘶dopn唧and
valida-
作,只要掀动患者身下的床单,即可摆好体位,使
用脚踏开关可使床停止悬浮,此时,床内的小颗粒 便牢固地固定患者在所需要的姿势,便于固定体 位,减少了工作量。 因此,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护理治疗中应 用悬浮床很有必要,一方面减少了创面加深、感染 的发生率,另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压疮及各种导管 脱出的发生。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了定质、定量、
过程发生改变,突出表现在其药物清除能力减弱,
容易导致药品在体内蓄积而引发ADR,故慢性肝病 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期间,要严密观察。 由于引发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
(责任编辑:段姚尧)
万方数据
a
should pay attention
cloee eye
011
脚WOI也:Dnlg-induced
diseases;Spirit
abnormity;Adverse地refl面oiis
药卫生期刊,以“精神异常”、“不良反应”为关键 词检索,从中筛选文献58篇,共计164例。
1.2方 法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药物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 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药源性疾病是医源 性疾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属药物不良反应(ad.
satisfaction
ques
lionnaire[J].Ine J QIIal Health
Cale,2005,”(6):465—472. [6]黄云飞,陈娟,陈爱,等.流体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观察 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5,儿(8):622—623. [7]焦首君.悬浮床应用于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护理[J].解放军护 理杂志,2005,22(1):69. [8]游贵方,李纯兰,梁履华,等.悬浮床治疗小儿重度烧伤23 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6):52. [9]魏丽君.严重烧伤病人应用流体悬浮床的特殊观察与护理70 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3):19—20.
摘要:
道的药物不良反应致精神异常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免疫功能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激素及其
相关药物为主要药物;中年男性多于其他人群;用药时间延长发生率高;静滴为主要给药方式。【结论】重视药 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蛐-'tiolls,ADR)的监测,提高对药源性精神异常的警惕性。
d以上发生率达57.93%,因此若患者长期服药
且伴随情绪、精神异常情况的发生,应及时查明原 因,如因用药引起,应及时停用或改用其它药物。
万方数据
武警医学院学报
・694・
Aeta Aeademiae Medieinae
第18卷第8期2009年8月
Q礓
Voi.18
No.8
Aug.2009
学等相关知识,从而使自己不断提高。
表1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的患者可出现性格改变、抑郁、烦躁、幻听、幻觉 等表现,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有必要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药 源性精神异常的文献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以了 解药源性精神异常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合理用药 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 库,并查阅原文,对2001—2008年收载的中文医
10
3.3
ADR与药物
本文资料显示164例药源性精神异常共涉及10 大类38种,最易发生精神异常的药物是影响免疫 功能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激素及其相关药物,此 三类药物发生药源性精神异常的几率分别为 35.37%、34.15%及15.85%,远远大于其它药物。 其中种类最多的是抗微生物药物,共涉及16种, 而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药源性精神异常所占比例最 多。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 进人脑组织,阻断抑制性中枢神经介质与氨基丁酸 与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易出现 上述反应【2】。通过观察分析,我们认为在使用该类 药物的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症状,做到 早发现、早处理,对较重症者应及时停药并加以治 疗,以免导致严重后果。 164例文献中发生例数最多的药物为干扰 素b】,共58例占35.37%。 (下转第694页)
武警医学院学报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第18卷第8期2009年8月
Q礓
V01.18
No.8
Aug.2009
论著
164例药源性精神异常文献分析
陈 蓉(天津市天和医院药剂科,天津300050)
【目的】探讨药源性精神异常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检索2001—2008年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报
【中图分类号】1069.3
【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精神异常;药物不良反应 【文章编号】
1008.504l(猢9)∞羽舢
of
D川g-induced spirit abnormity:fiterature analysis of 164
CHEN
eases
Rong(n私I内mllt
W瑚xmaey,"Uanjin骶anhe Hospital,Tmnjin 300050,China)
【收稿日期】2008—11一ol“修回日期】2009—03—30
【作者简介】陈蓉(1973一),女,籍贯天津,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 医院药学工作及研究。
万方数据
第18卷第8期2009年8月
V01.18 No.8
武警医学院学报
Aeta Academiae
地.2009
Medieinae哩陋
・691・
dnIg-访duced spirit abnonnity.
tll啪py
dlllBtion.The main
dru伊induced spirit abnormity
including hmnune funLtlon intruder,anti-microor- ADR inspection and keep
性慢波,提示大脑皮层广泛受损,且文献提供的58 例患者原发疾病为慢性乙型肝炎,因慢性肝病患者 由于肝脏的病理状态而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7.2—23. [2]杨学平,惠钧光.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精神异常[J].中国误诊学 杂志,21308.8(26):6546. [3]国香云,马晓静,张春花.干扰索致精神异常58例的临床分析与 护理[J].现代护理.2004,lO(5):473.
定时、定人的护理服务,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天 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了患者的舒适 度,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应用悬浮床可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并发症发
生率和减少了工作量。悬浮床是护理治疗大面积烧 伤患者较为理想的医疗设备[8]。有研究显示,主要 是因为悬浮床通风、洁净,能有效调节、保持患者 的热平衡,床体产生的悬浮力能减轻患者背、臀部 受压,并使其多部位受力均匀,为患者提供了一个 良好的治疗环境,从而避免创面加深,预防压疮的 发生【9]。其次,悬浮床产生的热气流对烧伤创面具 有持久的烘干作用,能迅速吹干创面,减少渗出, 促进成痂,预防感染,加速愈合。再次,悬浮床操 作简单、方便,需要调整体位时,单人就可完成操
【参考文献】
[1]方之扬,吴中立,高学书,等.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80. [2]常致德,张明良,孙永华,等.烧伤创面修复与全身治疗 [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20. [3]刘嫣,曹建文,病人满意度若干问题浅析[J].中国医院管 理。2005,25(2):51—52.
63 d,10
d以上为高发阶段(表2)。164例患者经
停药并对症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 2.4所用药物 164例ADR药物共涉及10大类38个品种,其
表3 ADR与药物
3讨论 3.1年龄与性别 164例药源性精神异常患者,30~50岁年龄段 发生几率最高,共96例(占58.54%),说明中年 男性发生药源性精神异常的几率更大,这可能与人 群分布结构和接触药品机会有关。 3.2给药途径与时间 结果表明静脉给药引起的药源性精神异常占 92.07%,因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静脉注射液 的pH值、渗透压、不溶性微粒、内毒素等都可能 成为引发ADR的因素,故静脉给药时应全程严密 监测,减少ADR的发生。结果表明随着用药时间 的延长药源性精神异常的发生率升高,尤其用药
2.2给药途径 在164例病例中口服给药13例占7.93%,静 脉给药151例占92.07%。
2.3
中影响免疫功能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激素及其相 关药物构成比最高,使用干扰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 发生ADR的频次最高‘1’(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