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__笔记

合集下载

文言文总复习《口技》《与朱元思书》《满井游记》

文言文总复习《口技》《与朱元思书》《满井游记》

《口技》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课下注释:(1)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会:适逢,正赶上。

(3)厅事:大厅,客厅。

(4)施:设置,安放。

(5)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

(6)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7)团坐:围绕而坐。

(8)少顷:一会儿。

(9)但闻:只听见。

但,只。

(10)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

坐,通“座”。

(11)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12)呓语:说梦话(13)既而:不久。

(14)抚:抚摸,安慰。

(15)乳:喂奶。

(16)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17)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18)是:这。

(19)一时:同时。

(20)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毕:全、都。

(21)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22)默叹:默默地赞叹。

八年级上册语文12课与朱元思书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12课与朱元思书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12课与朱元思书笔记一、作者介绍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入南朝梁,初为郡主簿,后为建安王伟记室,迁国侍郎。

他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遭焚书之罚。

一生以文学名世,为时人所重。

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二、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语句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三、主旨概括本文主要描绘了富春江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画,是六朝山水小品的佳作。

作者通过描绘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体现了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名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憎恶。

四、重难点导析本文描写山光水色的层次如何?答:本文写景的层次分明。

先写“异水”,再写“奇山”,最后写“声音”。

由“异水”到“奇山”再到“天籁”,从总体到局部,由形到声,从静态到动态,使文章呈现出层层深入、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

本文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答:本文写景多采用白描手法。

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句。

写景时远近交错。

如写“游鱼细石”用俯视,写“夹岸高山”用仰视。

动静结合,如一“争”字让江水人格化,使江水充满生机;一“急”字写出了江流的气势,从动中更见其静。

视听并用,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视觉描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听觉描写。

总之,《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出色的山水游记小品。

作者抓住了这百里富春江山水风光最具特色的景物进行描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五、写作特点1.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2.运用多种手法,绘形绘色,状物传神。

3.意境清新隽永,景中含情。

4.文字精美,笔调随景而多变。

5.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厌倦。

6.句式整齐而有变化。

7.语言精警,耐人寻味。

8.文字清秀美丽。

9.音韵和谐优美。

八上语文第12课笔记

八上语文第12课笔记

八上语文第12课笔记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山水小品,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笔记:
一、文学常识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本文是吴均的骈文代表作。

二、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三、文章结构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之清澈透明。

第三段:写“奇山”,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山之高峻雄奇。

四、写作特色
1. 骈体文:文章基本上遵循骈赋的写作特点,全篇以骈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2. 动静结合:作者在描写山水时,将静态的山和动态的水相结合,使景色更具活力。

3. 视听结合:作者通过描写听到的泉水声、鸟叫声和看到的青山、绿水,让读者身临其境。

4. 情景交融: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五、重点语句
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句话通过描写枝干纵横交错,遮蔽了天空,在白天也显得昏暗的景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树木的繁茂。

与朱元思书的笔记整理

与朱元思书的笔记整理

与朱元思书的笔记整理《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写的一篇写景小品文,主要描绘了作者乘船所见的富春江美景。

以下是关于《与朱元思书》的笔记整理:文章结构: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然后分别从“水”和“山”两方面进行详细描绘。

最后一段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写水之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水的清澈和宁静,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毫无阻碍。

写山之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

”这里通过视觉效果(生寒的树木)和拟人手法(负势竟上、互相轩邈)来表现山的峻峭和生机。

修辞手法:文章中多次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就是对偶和夸张的结合,形象地描绘出江水湍急的景象。

主题思想: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富春江美景的描绘,作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表现手法:文章主要采用白描手法,用简练的文字形象地描绘出富春江的美景。

同时,文章还通过对比和烘托等手法,突出了富春江的美。

名句解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写作特点:文章语言简练、生动,用词精准、传神。

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绘,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之中。

此外,文章的结构也非常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以上是关于《与朱元思书》的笔记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笔记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笔记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笔记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的相关笔记:第十二课:《与朱元思书》一、作者简介吴均(469-520 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二、主题思想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文章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清”和“急”的特点,然后分两层来写。

第三段:写“奇山”。

先写山高,再写山的连绵,最后写山的奇异。

四、写作特色1. 总分结构,脉络分明。

2. 动静结合,摇曳多姿。

3. 视听结合,形声兼备。

4. 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地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

5.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景物特点更鲜明。

五、重点词语解释1.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2.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3. 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4.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

许,表示约数。

5. 天下独绝:天下独一无二。

绝,极。

6.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碍,阻碍。

7. 急湍甚箭:急流比箭还快。

湍,急流。

8. 猛浪若奔:汹涌的浪涛像飞奔的马。

奔,奔马。

9. 负势竞上:(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10. 互相轩邈: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11. 泉水激石:泉水冲击着石头。

12. 泠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13.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

好,美丽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②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是“急湍
甚(于)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12.对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 和山变成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船)随着江流 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28.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 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 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 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 蝉鸣。穷,穷尽。 29.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 相对。绝,停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4.文题解读
“与”,给。朱元思,作者的友人。
“书”,书信。题目表明本文是作者写
给友人的一封书信。文题简洁明了,让
读者一目了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 堂笔记 (共53张PPT)人教部编版
3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 昼,白天。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 疏的枝条。交映,互相遮掩。交,互相。 37.见:看见。 38.日:太阳,阳光。

整理《与朱元思书》笔记

整理《与朱元思书》笔记

整理《与朱元思书》笔记《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

这篇文章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春江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画,是六朝山水小品的佳作。

以下是我对《与朱元思书》的笔记整理:1. 主题和内容: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富春江至桐庐一百余里的水路上的所见所感。

文章通过对山光水色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厌倦。

2. 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如骈散相间、清新隽永等。

其中,骈体文的运用使得文章节奏感强,形象生动;散体则使得文章更加自然流畅。

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有趣。

3. 语言特色:《与朱元思书》的语言特色十分鲜明。

首先,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得文章更加整齐、有节奏感。

其次,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流畅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文章中还运用了一些古文词汇和典故,使得文章更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4. 人物形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吴均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出现,通过他的视角和感受来描绘山水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

这个旅行者的形象不仅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形象代表,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5. 文化内涵:《与朱元思书》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更是一篇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文章。

首先,它表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其次,文章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厌倦,表达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由、独立、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最后,这篇文章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八年级上册语文12课《与朱元思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12课《与朱元思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12课《与朱元思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12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一、知识点框架1. 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他的文章风格清新,多描写山水景物,被称为“吴均体”。

2. 文体知识- 骈文,又称“骈体文”,是一种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的文体。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3. 字词解释- 重点实词:风烟俱净(都)、从流飘荡(跟、随)、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天下独绝(独一无二)、急湍甚箭(比箭还快)、猛浪若奔(飞奔的马)、负势竞上(凭借)、互相轩邈(高,这里作动词用,向高处伸展;远,这里作动词用,向远处伸展)、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转不穷(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鸢飞戾天(至、到达)、经纶世务(筹划、治理)、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 重点虚词: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则”,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便”);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以”,介词,可译为“用”“把”)。

4. 句子翻译-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5. 课文内容理解- 文章结构:总分结构。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分写“异水”,从水的清澈和湍急两个方面进行描写。

第三段分写“奇山”,从山的高峻、山势和山林的美妙等方面进行描写。

-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二、思维记录1. 文言文学习思路- 多读多背: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很重要,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表达方式,有助于理解文意。

与朱元思书重点笔记

与朱元思书重点笔记

与朱元思书重点笔记《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骈体文,该文描绘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画,是六朝山水小品的佳作。

以下是《与朱元思书》的重点笔记:1.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净尽。

风烟,指雾气。

2. 天山共色:江水呈青白色,山呈碧绿色,两座山连成一线,如同一条绿色的长龙蜿蜒曲折。

3. 从流飘荡: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4. 任意东西:随着自己的意愿往东或往西。

任意,随着自己的意愿。

5. 一百许里:一百里左右。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6. 天下独绝:天下独一无二。

绝妙的意思。

7. 水皆缥碧:江水都是青白色的。

8. 直视无碍: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景色,毫无阻碍。

9. 急湍甚箭:急速的浪花像箭一样快。

10. 猛浪若奔:凶猛的浪花像飞奔的马一样。

11.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2. 互相轩邈:仿佛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13. 泠泠作响:水声清越,如同美妙的音乐。

14. 嘤嘤成韵:鸟鸣声此起彼伏,如同美妙的音乐。

15.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声长久不断,猿声百叫不休。

转,通“啭”,鸟鸣声。

穷,停、尽。

叫,叫。

绝,停、止。

16. 鸢飞戾天者:至高至远至凶猛的鹰。

戾,至、到达。

17. 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自己心中的追求和欲望。

息,平息、满足。

18.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国家大事的人。

经纶,筹划、治理。

世务,国家大事。

者,……的人。

19.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窥,看。

谷,山谷。

忘反,流连忘返、忘记了回来。

反,同“返”,返回。

20. 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在上边遮蔽着。

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遮盖。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本次语文课我们学习的是《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这是唐代文人白居易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第一部分,白居易开场白跟朱元思寒暄,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晚节的忧虑。

第二部分,白居易正文中先回忆一下当年的故事,表达了对友谊持续的珍视,感性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友情的珍贵。

第三部分中,白居易谈到对自己人生的看法,表露了对自己晚节不保的不安,感性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也就是说,在这个部分,白居易暗示朱元思:“要珍惜眼前的生命,要珍惜和好友在一起的时光。

”第四部分中,白居易透露了他和友人谈论近来局势的内容。

说到了国内一些状况的严重性,代表了白居易对国家和朝野的焦虑和忧虑。

白居易还提到:可以微言大义,“发一起微信,说不定也能让我们周围的人思考国家大事,然后乘风破浪,努力提高自己,提高国家的文明水平。

”第五部分是给朋友们的建议,说到“如果你能写好文章,也请你写。

”既引导了朋友们关注国家事,又希望朋友们能在写作中培养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特长,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第六部分,白居易以“断肠人在天涯,难冀故人重”结束了这封书信,表达了自己对朱元思的思念之情。

也诱导着朱元思基于长久同窗之谊,与白居易加强联系,合作文学创作,以治愈彼此心中的不安。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珍惜友谊,关注政治,自我提升”,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感悟到了友情、人生、国家大事、文学创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文人笔下唯美的语言风格,真实、朴实、生动、婉转而又优美。

这样的文章是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的,让我们从中体悟人生哲理、文学思维和国家情怀等方面,做出自己更好的选择。

除了以上内容,这篇文章还有一些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珍惜友情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友谊的力量可以伴随我们成长,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支持我们。

在这篇文章中,白居易反复强调了朋友间的关系和感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保护。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12.《与朱元思书》
课堂笔记
2019年9月9日
1.体裁:书信、骈文(四六文、骈四俪六)
2.作者: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其诗文被称为“吴均体”。 3.阅读提示:本文是吴均给友人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 ,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也写出自己面对 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 于天地大美之中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课堂笔 记
13. 与《三峡》“有时朝发白帝,暮 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写水流湍急有异曲同工之 妙的句子是: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课堂笔 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课堂笔 记
14.修辞 (1)夸张:千丈见底——(突出水之 清澈,自然引出“游鱼细石,直视无 碍”。)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课堂笔 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课堂笔 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嘤成韵。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清越泠泠的 响声;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嘤 嘤,和谐动听。】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课堂笔 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课堂笔 记
4.文题解读
“与”,给。朱元思,作者的友人。 “书”,书信。题目表明本文是作者写 给友人的一封书信。文题简洁明了,让 读者一目了然。
5.注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皆缥( piǎo)碧

互相轩邈( miǎo)
急湍( tuān )甚箭 泠泠( líng )作响
嘤嘤 ( yīng )成韵 千转( zhuàn)不穷

鸢(yuān)飞戾( lì )天 窥( kuī )谷忘反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共53张PPT)(1)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共53张PPT)(1)

23.激:冲击,撞击。 24.泠(líng)泠作响:发出清越泠泠的声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25.好:美丽的。 26.相鸣:互相和鸣。 27.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8.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 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 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 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 蝉鸣。穷,穷尽。 29.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 相对。绝,停止。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4.修辞 (1)夸张:千丈见底——(突出水之 清澈,自然引出“游鱼细石,直视无 碍”。)
(2)比喻、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比射 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夸张地写 出了猛浪狂奔的气势,突出水急“的动态 美,真是动人心魂,气势不凡。)
(2)拟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 指,千百成峰。——(“负”“竞”“轩 ” “争“指”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原来静止的崇山峻岭写活了,无生命的山 无不奋发向上,写出了山势之“奇“)
3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 昼,白天。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 疏的枝条。交映,互相遮掩。交,互相。 37.见:看见。 38.日:太阳,阳光。
7.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 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 回)
(3)对偶: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 韵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5.艺术手法 (1)以声衬静(以动衬静):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绝。(从听觉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 山间泉流、鸟鸣、蝉叫、猿啼的声响,合奏出一支 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以声音衬托出山林之寂静)

007《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整理笔记

007《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整理笔记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整理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注释:①都②同样的颜色③顺、沿④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翻译: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注释:①从②左右③独一无二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①都②青绿色③急流的水④胜过⑤飞奔的马翻译: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的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注释:①耐寒常绿的树②凭借③争逐④向上⑤比高远⑥笔直地向上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高山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释:①冲②发出③声响④和谐之声⑤转:同“啭”,鸟婉转地叫⑥不绝翻译: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注释:①老鹰②到③停止,平息④处理国家大事⑤看⑥返回翻译: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

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①树枝②稀疏③互相④掩映翻译: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的阴暗。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课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课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课笔记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的笔记,供您参考:一、作者介绍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

字叔痒。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他出生在贫寒家庭,性格耿直,仕途上受到了挫折,因此更加专注于文学创作。

他的文章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二、词语解释1. 风烟俱净:全,都。

2. 从流飘荡:随着江流飘荡。

3.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4. 一百许里:余。

5. 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6. 天下独绝:极顶。

7.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8.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9.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三、课文内容理解1. 本文主要描写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文章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峰、水流、泉水、好鸟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

3. 作者在描写山水时,不仅注重景物的形态美,还通过寓情于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和思考。

4.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练优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重点语句分析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这句话描绘了富春江上空的风光,表现出山水相连、浑然一体的美景。

“风烟俱净”写出江面上的清新宁静,“天山共色”则表达出天空与山峰同样颜色的奇妙景象。

“从流飘荡”和“任意东西”则表现出作者随波逐流、自由自在的心境。

2. “急湍甚箭,孟浪甚战。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急流迅疾的特点。

“急湍甚箭”将急流比作箭矢,形容水流迅疾,“孟浪甚战”则将巨浪比作战马,形容波浪高大汹涌。

3.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山间清泉和鸟鸣的美景。

“泉水激石”和“好鸟相鸣”形成了对仗,“泠泠作响”和“嘤嘤成韵”则分别形容了泉水声和鸟鸣声的美妙和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共53张PPT)(完美版课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堂笔记 (共53张PPT)(完美版课件)

3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 昼,白天。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 疏的枝条。交映,互相遮掩。交,互相。 37.见:看见。 38.日:太阳,阳光。
7.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 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 回)
30.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 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为鸢 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 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31.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 会平息名利之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32.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国家大事的人。 经纶,筹划、治理。世务,国家大事。 33.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 忘返。窥,看 。反,通“返”,返回。 34.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 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上面。 蔽,遮蔽。
11.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应是“( 我乘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是“急湍 甚(于)箭”】
12.对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 和山变成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船)随着江流 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8.一词多义 1、息:望峰息心(平息)奄奄一息(气息)生 生不息(停止) 2、直: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 3、上:横柯上蔽(在上面)负势竞上(向上)
4、绝:沿溯阻绝(断绝)猿则百叫无绝/哀 转久绝(消失)绝山献多生怪柏(极)天下独绝( 绝妙的、独一无二的)
5、百:一百许里(数词,十个十)百叫 无绝(极言其多)

初二语文第五课笔记

初二语文第五课笔记

初二语文第五课笔记一、课文概述本课是初二语文课本的第五课,题目为《与朱元思书》。

这是一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写的骈体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在这封书信中,作者生动描绘了自己乘船游览富春江时的所见所感,展示了富春江水光山色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二、重点词汇湍:急流。

柯:树木的枝干。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奇山异水:美丽的山和特殊的江水。

天下独绝:天下独一无二。

急湍甚箭: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没有障碍。

争高直指: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指向天空。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不在劳力:不必耗费心力。

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窥谷忘返: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三、重点语句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这句话描写了作者乘船游览时的总体感受,展现了一幅空灵清新的山水画卷。

“风烟俱净”描绘了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的天空,“天山共色”则表现了天空与山峦融为一体,共同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则表达了作者随波逐流、任凭江水载浮载沉、自由自在的心境。

2、“急湍胜箭,猛浪若奔。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急速的水流比作射出去的箭,将汹涌的波浪比作狂奔的骏马,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上水流湍急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昂与豪情。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描绘了山间清泉激石、鸟鸣成韵的美丽景象。

“泠泠”和“嘤嘤”这两个拟声词的使用,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泉水的声音和鸟儿的歌唱,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这句话是作者游览富春江后的感慨。

“鸢飞戾天者”指的是追逐功名利禄的人,“望峰息心”则表达了这些人看到美丽的山峰后,会平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经纶世务者”指的是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窥谷忘返”则表达了这些人看到美丽的山谷后,会忘记世俗的烦恼和责任。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笔记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笔记

古代君子礼仪“嘿,你知道古代君子礼仪吗?那可老厉害了!”有一天,在学校里,我和小伙伴们讨论起了古代君子礼仪。

我就想啊,这古代君子礼仪到底是啥样呢?就好比我们现在,见到老师要问好,那古代君子见到长辈肯定也得恭恭敬敬地行礼吧。

比如说,早上起来,看到爸爸妈妈,我们会说声“早上好”,古代君子见到父母说不定会深深作揖,说上一句“父亲大人、母亲大人,早安。

”这多有礼貌呀!古代君子礼仪不就是教我们要懂礼貌,尊重长辈嘛。

我们也应该像古代君子一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哇,古代君子礼仪真的好棒哦!”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公园玩。

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大家都赶紧跑过去帮忙。

这让我想到古代君子肯定也会这样做。

就像那个“子路借米”的故事,子路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不惜走很远的路去借。

我们帮助摔倒的小朋友,不也和古代君子一样有爱心嘛。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像古代君子一样,乐于助人,那这个世界得多美好呀!“哎呀,古代君子礼仪感觉好高深呢。

”有一回,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关于古代礼仪的书。

我就好奇地翻看起来。

里面说古代君子吃饭的时候也很有讲究。

不能大声咀嚼,不能挑食。

这就跟我们现在在学校食堂吃饭一样呀,我们也不能浪费粮食,要文明用餐。

古代君子礼仪真的是处处都有学问呢。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古代君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嘿,古代君子礼仪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呢。

”上次去奶奶家,奶奶给我讲了很多古代的故事。

其中就有关于君子礼仪的。

奶奶说古代君子说话都很有礼貌,不会说脏话。

我就想,我们平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呀。

不能随便骂人,要学会用文明的语言和别人交流。

就像古代君子一样,用优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别人才会喜欢我们呀。

“哇塞,古代君子礼仪太厉害了吧!”有一次,我们班级组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大家都给老人带去了礼物,还为老人表演节目。

我觉得这就有点像古代君子关心老人。

古代君子会经常去看望长辈,给他们送礼物,陪他们聊天。

我们也应该像古代君子一样,关爱老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一、富春江的美景
二、主题
1、中心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作用:以大自然的幽美安宁与世俗社会的喧嚣繁杂形成对比,含蓄的否定了这世俗社会,表达作者厌弃世俗,寄情山水,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2、中心: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情怀(其余见上)
文言知识积累
1、理解词类的活用:
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动词,向东向西);
猛浪若奔
奔(动词—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
上(名词—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动词,向高处远处伸展);
横柯上蔽
上(名词—状语,在上面)。

2、通假字: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