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其人格与风格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人格特点和创作风格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司马迁的人格非常刚正不阿。
他在撰写史书《史记》时,始终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原则,不偏袒不曲解历史事实。
他对历史间接的操守堪称楷模,在面对权贵和压力时也能坚守原则,从不妥协。
他深知历史的真实性对于后世的影响,因此毫不动摇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将历史真相呈现给世人。
这种刚正不阿的人格特点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历史学家和文人。
其次,司马迁的人格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一位史学家,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承载历史的责任。
他虽然在撰写《史记》期间受到了各种不良环境的局限,但他从不推卸,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历史的考察和记录。
他以身作则的精神,力求为后世留下一份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次,司马迁的创作风格独特。
他的文章流畅优美,铺陈有序,语言简练却意味深远。
他擅长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他具有极强的叙事能力,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通俗化地呈现出来,使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他注重描写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最后,司马迁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他坚持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剖析,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见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作品告诉我们,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历史,汲取历史的智慧,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指导当下的行为和决策。
同时,他的作品也对后世的历史学家和文人提出了要求:在撰写历史时要坚守真实、客观和负责任的原则,以及注重写作风格的优雅和生动,为历史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对中国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刚正不阿、责任感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指导意义。
不仅深受后世学者和文人的尊敬,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楷模。
读《报任安书》品司马迁的人格精神
读《报任安书》品司马迁的⼈格精神刚直不阿,留将正⽓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读《报任安书》品司马迁的⼈格精神司马迁因其⼀部《史记》,雄视千古,名垂青史。
真要读通《史记》,还真不能不读⼀读被誉为“百代伟作”、“千古奇⽂”的《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任安的⼀封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写信给司马迁,要他利⽤担任中书令的机会,“推贤进⼠”。
司马迁由于⾃⼰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直未能复信。
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回顾了⾃⼰为素不相识的李陵说句公道话,⽽遭受宫刑的全过程,⾃⼰为什么要忍辱负重。
该⽂的最⼤特点就是寓理于情,不仅以理谕⼈,更是以情动⼈,⼀股浓烈的、激荡的、深郁的冤情、悲情、幽情、豪情、真情、激情、愤懑之情、压抑之情、不屈之情、奋发之情,洋溢于字⾥⾏间,贯穿于⾏⽂始末,给⼈以强烈的⼼灵震撼。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说⼈话”正直公道之精神。
《报任安书》司马迁写道: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
⼏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那些只顾保全⾃⼰性命和妻室⼉⼥利益的⾂⼦们,便跟着挑拨是⾮,夸⼤过错,陷⼈于祸。
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起举杯饮酒,互相表⽰友好的感情。
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
虽是汉武帝的⾂⼦,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
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聊⾏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在《史记•太史公⾃序》中,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同时明确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道,⼈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
陈涉领导的这⽀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道统治。
浅谈司马迁的人格力量
第3期(总第46期)2005年6月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anxi R adi o &TV U niversity N o .3June .2005浅谈司马迁的人格力量□王鹏里(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山西 稷山 043200) 摘要:司马迁在1956年被录入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史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曲折的一生,蒙冤受辱,奋发立说,成就伟业,其人格魅力是我们应当汲取的精神食粮。
关键词:司马迁;汉武帝;《史记》中图分类号:I 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350(2005)03—0082—02 司马迁的《史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曾予以高度的评价,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与文学两个角度对《史记》作了中肯的赞誉。
的确《史记》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举,成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而司马迁的人格魅力无论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一、受辱发愤,百折不挠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当上了太史。
太史作为史官历来有世代相传的旧制,而且司马迁在此之前的任朗中时以其卓越的才华,不凡的学识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所以能继父任当了太史。
太史是皇帝最重要的历史顾问,是皇帝的近臣。
太史掌握国家的图书馆,这使得司马迁有了博览群书研读史料的大好机会。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处于雄心勃勃的汉武帝要大展宏图的时代,西汉王朝由无为而治转为励精图治,首先表现为对外政策上,开发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匈奴由和亲转为征伐。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征服了大宛,威震西域,趁此余威准备讨伐匈奴,以除边患。
当时缇侯单于刚刚即位,立足未稳,对汉兵压境甚为恐慌,于是派使求和,并把以前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
汉武帝对此很满意,也将扣留的匈奴使臣放了,并派苏武出使匈奴,互通友好。
司马迁的优秀品质
司马迁的优秀品质
司马迁的精神品质有严谨、实录、爱憎分明、有孝心、爱国、直言劝谏等。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的史书的典范。
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
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作的多半是记录。
比起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得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
客观的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
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心被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司马迁的憎恶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
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纪》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
我愿意把这种真概括为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走遍神州万水千山,以最近的距离去接触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纪》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
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
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一生却告诉我们记录者的力量。
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真实的呈现对于司马迁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
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它这种对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
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
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帐,但他所经历着的汉武帝却也着实考验者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如果司马迁活在今天,他也许会做一个记者,估计还会拿到普利策奖。
而如果他仍身在中国,他的处境恐怕会更加尴尬。
司马迁的人格精神探析
司马迁的人格精神探析田 平(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南阳473061) 一、崇高的理想,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司马迁生活在汉家盛世,亲自禀受了这个英雄时代的文化营养,他的胸中激荡着及时立功的浪漫主义豪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他在《报任安书》中说:“立名者,行之极也。
”“君子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用父亲的话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以孝之大者。
”他有感于时代的要求与父亲的教导,立志继孔子后写第二部《春秋》,这在当时是一般常人不敢想象的崇高目标。
因为在司马谈任太史令时,就曾想利用“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的便利条件,修著一部“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但未能如愿。
临终嘱咐司马迁:“余死,汝必为太史。
为太史,无忘吾所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1]先父的遗命,司马迁铭记于心。
从此,他开始着手准备,广泛搜集资料,进行长达20年的漫游,这对他的事业与生命来说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1]。
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北达长城内外的更多地方。
他实地考察风土人情、物产经济、名胜古迹,从不盲目相信、沿袭旧说,纠正旧载传闻。
如他在《魏公子列传》中说:“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
”他在《河渠书》中,考察了黄河决口的有关史实,戳穿了汉代官僚们宣扬的“天人感应”的谎言,批判了他们不顾国计民生的罪行。
司马迁这种“抱以五车书,劳以万里行”的经历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少有的,广泛的游览和实地考察,为其日后撰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游历使司马迁的人格更加成熟了,不仅锻炼了体质,更磨炼了意志,增强了承受险恶环境的勇气,也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形成了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史记的理想人格
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对传主的选择,在传记中注意人格描写,在论赞中表示自己的倾向等途径,有意识的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他的人格理想的形成受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影响,同时也受汉代前期的时代精神和他本人的经历的培育。
司马迁在传记文学中所寄托的人格理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史记》中塑造的100多个人物形象身上。
司马迁的人格理想在《史记》中突出表现为他所赞赏的四种人格类型。
一、爱国利民,“立功名于天下”司马迁遭受宫刑仍能坚持著史书,在史记中也多处表现他对功业方面的关注,体现出其人格理想中的功业观,经归纳,我认为存在以下两点;(一)把握机遇,积极进取,为国建功在写到孟尝君田文时,太史公着力赞赏他建立功业的道路.田文幼年就懂得寻找时机“自结明主”。
明了机遇对功业的重要性。
在一次父亲田婴对诸子的考核中,田文以机警锋利的言谈力挫众兄弟,脱颖而出,使父亲对其刮目相看,并一举取得太子地位,承袭封爵。
父亲的赏识和重用为田文建立个人功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实现“相门必有相”的人生信念,田文不惜舍家弃业招贤纳良,营谋壮大根据地薛邑。
随着食客队伍的日益壮大,田文距离自己成为齐国之“相”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最后终于功到事成,登上了齐国宰相之位。
身为社稷重臣,秉承着家族的荣光,田文取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个人功名。
田文的功业道路正是司马迁早期功业道路的翻版,司马迁也曾苦心经营,“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一心营职”,以求得重用,从而成就功名,光耀门楣。
太史公为田文作传,独独留意于他的功业之路,自是寄寓了自身的感慨。
其他如范蠡得越王勾践重用,子产得郑君重用,驺忌弹琴而齐威王拜相,萧何、张良得刘邦重用,蒙恬威震匈奴,得始皇推祟和信任等等,不一而足,处处都有太史公情感所系。
(二)忍辱负重,生有所获,死有所值司马迁认为,人不但有权力选择死亡,人更有权利选择存活,但活也要活得有价值。
没有特操、没有尊严的苟延残喘是无足提倡的,但为了完成未竟之事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一定要战胜死亡的困扰,顽强地活下去。
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共5篇)
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共5篇)第一篇: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近日一直在读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刚开始读时把它当做一种压力,因为一看到《史记》就想起“句读”,但是随着这几天的持续阅读自己似乎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看到司马迁的精神、风格与异于常人的情感精神。
这些都给笔者很大感触.在读此篇文章之前笔者对司马迁及《史记》也只有一些比较片面的认识,觉得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认为《史记》是一部比较全面的记载从三皇五帝之汉德一步史书。
看过的一些有关史记的书也大多是记载,而学过的教科书性质的更是仅限于从单篇文章角度思考或者点点标点。
而在读过本书后发现自己认识太过于浅显,本书作者的出发点则是另开蹊径,主要着重点是司马迁的风格与人格,从风格与人格出发思考以及成书的过程,而且作者认真的分析《史记》从史料出发真正做到“论从史出”。
不难发现现在的文章多是缺少自己的观点,总给人一种一味的沿袭丝毫没有创新的感觉,李长之的文章就恰恰走出这个弊端,文章生动活泼角度也很新颖,把司马迁从史学家的定位中拓展到史学家、文学家、抒情诗人、思想家、批评家。
从本书的文章构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作者先从当时的时代着眼,分析司马迁的思想起源,汉文化下夹杂楚文化、齐文化、西域诸文化,子承父业的道家文化夹杂儒家文化。
继而引出作者的中心人物的风格与人格。
这也许就是作者创新点之所在,因为在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代儒家文化已经达到顶峰,司马迁的作为史官思想也应该是儒家文化。
基本上都在追寻三纲五常及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的约束中。
这些似乎在史记中可以很轻易的看出比如说《高祖本纪》中描述:“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
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後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卻行。
高祖大惊,下扶太公。
太公曰:“帝,人主也,柰何以我乱天下法”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汉初“君为臣纲”也远远高于“父为子纲”。
关于赞美司马迁的句子
赞美司马迁的句子关于赞美司马迁的句子1. 司马迁是一个不愿屈服于任何强权的压力、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人。
2.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3. 他为了史家的成就,文学的信念,忍辱负重;他为了给世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在《史记》中留下自己独到睿智的评价。
4. 是什么使司马迁忍辱负重,勇敢地与命运抗争?是坚韧不拔的意志。
他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才成就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才铸就了流芳百世的辉煌。
5. 面对酷吏,司马迁始终不认罪;面对威逼,他丝毫不畏惧;面对厄运,永远不屈服。
6. 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
7. 司马迁就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放弃、发愤的精神,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著成了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史记》!而且这不是书都流传到现在,可谓是名扬千古,名垂千史啊!8. 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9.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10. 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
11.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12. 英雄的时代、独有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使得司马迁形成了奇伟的人格精神,形成了其潜在的性格特质,通过著史表现了他伟大的人格精神,司马迁也高扬了民族精神。
赞美司马迁的一段话
赞美司马迁的一段话司马迁,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的著作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赞美司马迁。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他的《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在著作中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他的著作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历史的解读和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著作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是对历史的思考和解读。
他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他的著作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传承者。
他的著作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和思考,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著作中充满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人类学家。
他的著作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更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他的著作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他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和思考,更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赞美司马迁的一段话
赞美司马迁的一段话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料之一,也是历史学界最受推崇的文学作品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更是一位勤勉的工作者、一位朴实的乡村村民,他以自己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勤奋的工作态度取得了创作《史记》的伟大成就,把它留存到了今天。
他的创作可以说促进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历史也有着重大的贡献。
他的精神和行为也被尊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学艺不精”的典范。
他是一位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对于历史学有着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关于司马迁的颁奖词25字左右
关于司马迁的颁奖词25字左右司马迁,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史书《史记》。
他不仅翔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而且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历史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是人们回望过去、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他深入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以全面的视角呈现了中国数千年的辉煌历史。
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充满了个性和魅力。
他将秦始皇描绘为一个伟大而且有争议的君主,展现了他开创统一大业的决心和智慧。
他描写了汉武帝的辉煌盛世,表现了帝国强盛带来的希望和挑战。
他也赞颂了伟大的名将霍去病,展现了他的勇猛与智谋。
通过《史记》,司马迁希望能够引导人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为当下和未来的决策提供借鉴。
他写道:“夫学者所以异于人者,善世略,识大旨。
故书生所学者繁,学其精者寡。
”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学者应当广泛学习,但重要的是掌握精髓,领会历史的深层次思考。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思想的宝库。
他所提倡的“夫学者,载籍之耻,非留其篇,患其言也。
”的观点,鼓励人们注重思考和独立见解。
他对翻译的追求,对古籍的搜集,对研究史料的严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总之,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史记》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他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历史的光辉和人类智慧的传承。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谈司马迁受宫刑之后的耻辱感和使命感
谈司马迁受宫刑之后的耻辱感和使命感谈司马迁受宫刑之后的耻辱感和使命感内容摘要:司马迁不但为中华名族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的身上也释放着不朽的人格魅力。
本文从司马迁受宫刑之后产生强烈耻辱感的原因,耻辱感的体现和伟大的使命感的体现这三方面写出司马迁崇高的人格,突显司马迁伟大的使命感。
关键词:司马迁耻辱感使命感《汉书》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撰述《史记》,他见博识广,精力充沛,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鼓舞着他,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先人的遗言,自然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然而,她是一位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置身于现实社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能一次有一次地迎接来自现实的考验,司马迁继承《春秋》之业,彰善贬恶,立史家的一家之言,不可避免地同汉武帝的要求背道而驰。
他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在他努力著书时,“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世。
”①司马迁陷入极度艰难的生与死,荣与辱的抉择之中。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最终在极度耻辱中接受了宫刑。
一、司马迁强烈耻辱感的原因(一)被迫接受宫刑宫刑原本是用来惩罚淫刑的,犯淫行罪,卑鄙下流,而为人所不齿。
虽然成千上万的宦官以及士大夫受宫刑并非淫行,但他们最耻辱而神秘的一体被割除,形式上与犯淫受宫刑是一样的。
《报任安书》列举历代宦官尽管为人主所亲近,但“刑余之人”却为士大夫所不齿。
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为了保持名节,不要说受宫刑,公堂对簿也受不了,如李广,萧望之等人的自杀就是例证。
一般人受宫刑后,身体惨遭伤害,精神蒙受摧残。
在中国传统宗教观念和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宫刑被视为上辱祖先,下绝后代的刑罚,遭受此刑者往往陷入为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所不齿的耻辱境地,也会因此而经受长期的精神痛苦。
天汉三年,四十八岁的司马迁正当“草创未就”之时,突然飞来横祸,司马迁出于爱国情怀和惜才意识为李陵仗义执言被判“诬罔”罪而身陷囹圄,一般情况下可以有两种方法免死。
“募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②景帝时颁法令“死罪欲腐者许之”③司马迁因为“家贫,货不足赂以赎”于是只能在死与宫刑之间选择,最终因为《史记》未完成,名还未立,司马迁选取了以宫刑代死的抉择。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长之伟大的时代我们常听人讲“唐诗、晋字、汉文章”,这就是说每一个时代各有它的特别卓绝的艺术。
假若艺术活动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顶点的话,这三种艺术也可说都是那每一个时代的各别的精华了。
在这每一种精华里,逢巧都有一个集中地是杜甫、王羲之和司马迁!我们当然可以从各方面去看司马迁,但即单以文章论,他也已是可以不朽了!试想在中国的诗人(广义的诗人,但也是真正意义的诗人)中,有谁能像司马迁那样有着广博的学识、深刻的眼光、丰富的体验、雄伟的气魄的呢?试问又有谁像司马迁那样具有大量的同情,却又有那样有力的讽刺,以压抑叹的抒情诗的旋律的呢?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再没有第二人!司马迁使中国散文永远不朽了!司马迁使以没有史诗为遗憾的中国古代文坛依然令人觉得灿烂而可以自傲了!司马迁使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活动永远常新,使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情感,特别是寂寞和不平,永远带有生命,司马迁使可以和亚历山也显得平凡而黯然无光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真的,我们只可能称我们首先想到的,乃是他那伟大的时代。
我们说司马迁的时代伟大,我们的意思是说他那一个时代处处是新鲜丰富而且强有力!奇花异草的种子固然重要,而培养的土壤也太重要了!产生或培养司马迁的土壤也毕竟不是寻常的。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在这种种氛围、种种作料、种种色彩、种种音符之中,而出现了司马迁。
大凡一种文化成自统治已久的中央地带的,多是古典的;而成自地方的,成自异域的,则是浪漫的。
齐、楚的地方文化代周而起了,稍试其锋于秦,而完成于汉。
齐人的倜傥风流,楚人的多情善感,都丛集于司马迁之身。
周、鲁式的古典文化所追求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者,到了司马迁手里,便都让他乐就乐、哀就哀了!所以我们在他的书里,可以听到人类心灵真正的呼声。
以《诗经》为传统的“思无邪”的科条是不复存在了,这里乃是《楚辞》的宣言:“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发愤以抒情!”司马迁直然是第二个屈原!老子也罢,“黄、老”也罢,齐也罢,楚也罢,他们的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
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作者: 杨小燕
作者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出版物刊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4-86页
主题词: 司马迁;人格;史记
摘要: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世界史学史上杰出的历史学家。
他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
但司马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却不仅仅是《史记》,还有他忠于理想、忠于事业、百折不挠、忍辱负重、爱憎分明的魅力人格,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司马迁有什么优秀品质
司马迁有什么优秀品质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忍辱负重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司马迁能忍辱负重,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写出了史学巨著《史纪》就值的我们学习。
坚强、清廉、忍辱负重、大公无私、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体现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
司马迁在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耗费了13年写成的巨著《史记》。
司马迁为了写《史记》而不顾个人耻辱的精神。
也可以看出《史记》对他非常重要。
还可以看出《史记》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
扩展资料司马迁遭受腐刑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
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
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
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
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
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
【写人】小谈太史公,我看司马迁 我眼中的历史名人作文600字
【写人】小谈太史公,我看司马迁我眼中的历史名人作文600字司马迁的一生几乎可以用“苦学”来形容。
他从小就立志学习历史,后来拜著名历史学家李陵为师,潜心研究历史文献和传世典籍。
他曾经在历史资料的整理、阐释和处理的工作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这种辛勤的工作也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他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他在历史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
在《史记》一书中,司马迁以其扎实的历史著作成就了他的学术声威和历史地位。
《史记》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
在书中,他对史料的搜集和整理非常谨慎、细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非常客观、公正,他的历史观点和历史方法也影响了后世的历史研究。
这一切都充分显示了司马迁作为历史学家的卓越能力和历史修养。
司马迁对待历史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基础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先驱者。
他主张史家要“广其流传,详其始末,究其所以然”。
这种历史研究的方法不仅注重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记录与分析,还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探讨与解释。
他提出的“史记”“纪事本末”的编写方法,概括了古代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对后世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看来,司马迁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文化名人。
他的学识渊博、心思缜密,他的作品《史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他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品德榜样。
司马迁在中国历史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学识、经验和学术成就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研究的瑰宝。
他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化名人。
我深深敬佩他,认为他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研究的先驱者和标杆,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将永远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闪耀。
试论司马迁的崇高人格形成
试论司马迁的崇高人格形成[摘要]就像屈原称述自己为“帝高阳之苗裔”一样,司马迁将自己的家世一直追述到颛顼的重、黎时代,而且充满着自豪感。
这样的家世,使司马迁自觉地继承了古代史官的诸多优良传统,也成为一个优秀的史官。
所以司马迁虽非“簪缨世家”,却是出身于充满着文化氛围与知识传家的史家。
[关键词]司马迁人格形成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出身于一个“世典周史”的史官家庭。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追述其家世说:“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
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
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
司马氏世典周史。
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
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
其在卫者,相中山。
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
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
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
皆葬高门。
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在这样的家世之中,对司马迁影响最大的是其父司马谈。
司马谈不但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又是一个在学术上有理想有建树的人。
司马谈对于先秦诸子有精深的研究,写下了著名的《论六家要旨》,把上古学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并公正地评价各家之优劣得失,并一一加以证明。
这不但看出他的学术造诣,而且可以看出他的方法的科学性。
有这样一位父亲,司马迁所受其影响是不在话下的。
司马迁19岁能诵读《左传》《国语》《世本》等古代史籍,又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向古文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无疑都是在其父司马谈的督促和培养下进行的。
家庭的影响和早年的教育造就了司马迁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司马迁家族中,起码在两代人身上非常强烈地存在着一种自觉的文化承担精神与历史使命感。
这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精神。
这首先是司马谈,他认为周公和孔子二人都是文化伟人,承担着王道文化建设的伟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
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作的多半是记录。
比起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得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
客观的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
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心被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司马迁的憎恶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
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纪》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
我愿意把这种真概括为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走遍神州万水千山,以最近的距离去接触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纪》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
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
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一生却告诉我们记录者的力量。
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真实的呈现对于司马迁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
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它这种对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
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
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帐,但他所经历着的汉武帝却也着实考验者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如果司马迁活在今天,他也许会做一个记者,估计还会拿到普利策奖。
而如果他仍身在中国,他的处境恐怕会更加尴尬。
司马迁死后两千多年,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实录精神究竟有多少长进?而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是否有足够的肚量去容纳实录者的存在?这些问题着实让两千年后的我们汗颜。
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
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呈现真实是一个技术活,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看看我们的记录者,我们的作家们、导演们、记者们。
他们是否在记录?如果没有,是不敢吗?还是不愿意?还有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在阻碍他们,让他们选择了服从或迁就?从这点上说,司马迁是他们的老师,也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
除此之外,司马迁的人格魅力还在于他的生死观。
终于说到了生与死的话题。
这是一个和宇宙和天空一样严肃和神秘的话题。
我觉得这不仅是将司马迁与但丁联系起来的东西,而且是将整个历史伟人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东西。
这个哲学命题在这两个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我看来,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哲学。
他们的一生向我们展示的是生之重,死之轻,肉的痛苦和灵的升华。
他们告诉人类和历史,我们应该轻蔑什么,信仰什么,对什么真诚,对什么漠视,对什么执著,对什么超脱。
这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神秘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课题。
卡莱尔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历史只是这些伟人思想的外部反应。
唯物主义者说这是一种唯心史观。
可是,当我们现代人折服于这些几千年来依然鲜活的思想,不由自主地仰视这些伟人的时候,我们清楚: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但是伟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人是要有意义的,有意义就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有意义”这是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在这里我要以之用审视的目光来斟酌一下受千古颂扬的司马迁的生死观。
一个人是否挥手道侮辱,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但如何对待侮辱,却由自己决定。
谁都有在两极之间作出自己选择的权利,而且选择的标准是由自己掌握的。
制约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一个人将如何对待尊严。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徘徊很久之后,自沉于太平湖。
这是1966年8月25日发生的事情。
两天之前,他遭遇了难以接受的咒骂和殴打,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他反复考虑,上下求索,百思不得其解。
他感到世界的肮脏。
他显然已经很厌恶它了,遂决定离开它。
在我看来,老舍先生选择了死,实际上就是选择了尊严。
当他感到这个世界不能让人尊严地活着的时候,他认为这样的世界就不值得留恋了,就可以放弃。
也许老舍先生的所想并不这样简单,也许他自沉太平湖的行为,就是他的唯一注释。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看来,司马迁是不愿意轻易地慷慨赴死,它对于自己的生与死所造成的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假如伏法受诛,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假如受死,也则无价值可言。
又会失名失节且不免受嘲笑。
所以他勇敢地坚强地选择了活下来。
司马迁处污秽之中,隐忍苟活,当然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其理想是继承父亲的,而且他曾经对父亲作了实现它的承诺。
在实现之前他必须要活着,所以当其受罪之时毅然选择了接受宫刑的耻辱,司马迁之所以能够选择这样的生存状态,是基于一个深刻的考虑,他认为光荣的建树是会抵消耻辱的。
那么司马迁到底怕死吗?实际上他是既不怕死,也不怕活着。
不怕活着的思想是中国人富于特色的思想。
有一个著名的挽联便显示了这样的思想,其上联曰:追求民主科学过了四五还有五四,下联曰:热爱光明热爱自由不怕活着何惧死亡。
然而我们却不能简单地褒贬老舍先生的轻生的价值,而只一味地高扬司马迁的隐忍苟活创造奇迹的伟大的精神和魅力。
因为每个人都有其选择生与死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由于历史的演绎和解读,人们似乎已经把司马迁上升为一种精神,那是他独特的而我们又难以深刻理解的人格魅力。
正如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那样,苏格拉底说:肉体是灵魂的坟墓,但死却能把灵魂从它的坟墓之中解放出来,并使灵魂进入一个光明的境界。
在他看来,死是哲学家最后和最重要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因为死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对法律的信仰,虽然他对这样的法律判决不屑一顾。
苏格拉底的行为并非逞匹夫之勇,而是源自更深层次的法律信仰。
这种信仰使其面对千夫所指依然能够保持”合乎理性”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使他面对即便是缺乏公正的暴民判决时,依然遵守。
维护希腊城邦的制度似乎是那么的重要,但是苏格拉底之死在却引起的是两项重大质疑的发生:一是对民主政治发生质疑;二是对大众判断能力发生质疑。
他的死是那么的震撼人心,他的精神是那么的具有冲击力,他以死换来人们对人生社会以及一切的反思以及真正地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同样都是伟大的人,苏格拉底与司马迁从各自的价值观出发,走上了各自要走的路,并完成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一个以死来寻求哲学家的归宿来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他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的反思和促进了历史的伟大发展;一个则以残躯之身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得到世人的敬仰和顶礼膜拜,他同样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历史的辉煌,不过遗憾的是,似乎人们对他的敬仰更多的是由于他的著作,而比较少重视他的人格魅力问题。
对于司马迁的生死取向,我更看到了他内在的一些品质,那便是正直勇敢和诚信,这些表现在他的直言不讳地为李陵的“辩护”以及写史的态度,那是一股清爽的泉,激情的热火,使我们好好反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