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戌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戊戌变法》,主要介绍近代中国戊戌变法从准备、变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教材重点叙述了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突出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本课与教材上一课《洋务运动》,下一课《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本课就是这条主线上重要环节之一。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内容及初中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与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处理的方法:公车上书这一内容通过教师讲述、出示公车上书的书影,由学生观察思索来解决。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出示幻灯片,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四个方面来理解记忆并为后面突破难点做下铺垫。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变法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使学生能客观地理解变法历史意义,并在互动探究中通过学生讨论得到解决。

三、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好奇心强,思维积极性容易激发。但学校学生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趋势参差不齐,因而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梯度,尽量照顾到各个阶层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是历史学科在新课标教学模式下的一次尝试,试图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合作中,活动的参于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想在不触动清政府的统治方式的前提下是中国富强,但随着甲午战败而破产。“洋务运动”要“自强”要“求富”,可最后中国是既没有“强”更没有“富”。但是,在国家危亡之际,总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觉醒,投入到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甲午战败后,中国大地上掀起的另一次救亡图存的探索——戊戌变法。(正板书,强调“戊戌”写法)

(二)正课讲授: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32,阅读第一子目“公车上书”的第一个自然段及浅褐色小字部分,找出“公车上书”的背景及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板书……)

一、序幕——公车上书:

1.起因:

2.时间:

3.内容:

4.影响:

教师:好,有那位同学可以说出上面这几个问题呢?

(参考答案:起因: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时间:1894年

内容:反对与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结果:没有成功

影响: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教师:很好,为什么这次上书要起一个这么怪的名字,叫“公车上书”呢?什么叫做“公车”呢?有同学知道吗?

(学生思考……)

教师:“公车”可不是我们今天的“公交车”啊。“公车上书”意思是“举人上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人,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梁启超

教师:康有为、梁启超又是哪里人?

(了解: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后来又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新鲜。于是他诚恳地拜康有为做老师。)

教师:虽然“公车上书”最终没有送达光绪帝手中,但在朝野影响不小。此后,康梁等人继续四处宣传维新思想,使维新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3黑色字体部分,看一下维新运动的发展情况。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板书……)

二、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各报刊和强学会

(参考答案:《万国公报》(后改:《中外纪闻》;强学会)

(教师补充正板书:1.《万国公报》(后改:《中外纪闻》)

2.强学会)

教师:《万国公报》主要是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同时宣传维新变法。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来发行。强学会也吸引了一些官僚“赞助”和“入会”,比如张之洞、袁世凯等都捐了钱。当时李鸿章也想捐钱两千两入会的,但是因为签订《马关条约》名声太臭,被拒绝。他们还成立强学会等组织,形成了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教师: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给光绪帝,提出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光绪帝有看到列强步步逼近,康有为等维新派变法图强的呼声深深打动了光绪帝,于是光绪帝决定实行改革。最终在1898年6月光绪帝召见了康有为

教师出示幻灯片──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讨论: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学生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学生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教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出了光绪帝支持变法的原因,下面我们看看变法的具体措施:教师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

三、高潮──“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方面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任用维新派人士

军事方面编练新式陆海军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等

四、结果──失败(慈禧政变、光绪被囚、六君子被杀)

教师出示幻灯片──光绪被囚

教师:这是一次由皇帝亲自支持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又得到了那么多读书人的支持,最后成功了吗?请同学们阅读P33最后一个自然段及P34小字,看一下这次变法的结果。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板书……)

好,书上提到了几件事情,慈禧政变、光绪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历时103天即宣告失败,因此称为“百日维新”。1898年是中国的戊戌年,所以称为“戊戌变法”。

教师:戊戌六君子有哪位同学知道是哪六个人?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好,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来回答一下呢)

学生: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维新派几集倡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师:这节课学习到这里也接近尾声了,然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1895年,在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共同上书给光绪帝反对以和请求变法,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经过3年多的酝酿,在1898年,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始了变法,发布了许多有利于工农商发张的措施,达到了变法的高潮,变法极大的触动到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经历了103天后,即是在9月份,慈禧太后发动力政变,全部法令被废除,宣告变法失败。

教师:戊戌变法无疑是历史的进步,符合时代的要求,但它却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材料题,一起来总结出答案

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谭嗣同深夜只身拜访袁世凯,希望他担当起诛杀荣禄、保护光绪帝的救驾任务。袁世凯假意应允,等谭嗣同一走,他马上向荣禄告密,出卖了维新派。

——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1.没有团结社会各阶层:虽然很多读书人支持变法,但是市民、农民并不了解变法,而仍占大多数的保守派官员也不支持变法。2.袁世凯的出卖

3.顽固派势力强大

4.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5.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