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盈亏问题(五年级教师版)

合集下载

第八讲 盈亏问题

第八讲 盈亏问题

第八讲盈亏问题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可能恰好分完,也可能有剩或不足。

有剩,即是盈;不足,即是亏。

从分配的盈亏,求物品的总数和参加分配的人数,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是比较古老的,但它研究问题的思路却是很有价值的。

【盈亏问题公式】(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公式:(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例1、三外附小组织部分五年级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的劳动,给校园搬花。

如果每人搬18盆花,还剩2盆;如果每人搬20盆花,就有一位同学没有花搬。

问一共要搬多少盆花?分析:只要求出参加搬花的学生人数,就可求得要搬多少盆花。

由题意知,参加搬花的学生人数,要搬的花的总数都是固定不变的。

作如下实线表示这些花的盆数。

如图可以看出,每人多搬20-18=2盆,就要多搬2+20=22盆。

显然,参加搬花的学生人数为:(2+20)÷(20-18)=11(人)所以搬的花的盆数是:18×11+2=200(盆)或20×11-20=200(盆)由例1可知,若两次分配一盈一亏,其求解公式为:例2、植树节到了,六年级同学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坑,还有3个树坑没有人栽;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其余每人各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树坑。

同学们一共挖了多少个树坑?练一练1、学前班阿姨给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就剩余16个苹果;如果每人分5个,就差4个苹果。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2 一组同学去搬花,如果每人搬4盆花,还剩2盆.如果每个人搬6盆,还差12盆,问这一组同学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盆花?3 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4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其余每人挖8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少先队员一共要挖多少个树坑?18块…例3、学前班阿姨给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就剩余16个苹果;如果每人分5个,就剩余4个苹果。

小学五年级《盈亏问题》奥数教案

小学五年级《盈亏问题》奥数教案

(五年级)备课教员:第八讲盈亏问题一、教学目标: 1. 知道“盈”与“亏”的含义,了解“盈亏问题”的特征。

2. 初步了解盈亏问题的几种情况,理解盈亏问题数量间的关系,掌握解答盈亏问题的方法步骤。

3.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盈亏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经历自主解决盈亏问题的过程,并能根据题中的具体条件和问题,正确处理一些常见的盈亏问题的应用题。

5.通过对盈亏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认识盈亏问题的特点,会正确分析题目中较复杂的数量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应用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钟)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瞧!(请看PPT)。

师:这是哪里呢?生:幼儿园。

师:幼儿园的小朋友,今天可开心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学生自由发言)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原来我们的阿博士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好吃的。

小朋友围着阿博士转,都想分到一些好吃的,甚至有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大叫起来,阿博士说:“请小朋友站好,小手背在后面,我要开始发糖了!”啊,一会儿工夫,小朋友们都站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阿博士。

阿博士给每个小朋友分了2颗糖,发现最后多出来10颗糖,阿博士想都发给大家好了,于是每人再多发3颗,也就是一人发5颗糖,又发现少了5颗糖。

这是怎么回事?一袋糖到底有几颗糖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生:(学生自由发言)师: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盈亏问题,什么是盈亏问题呢?顾名思义,阿博士给小朋友分糖,每个小朋友分了2颗,发现多出10颗糖。

我们把剩下的部分叫做“盈”,如果物品不够了,就像上面说的每人发5颗糖,那么又发现少了5颗糖。

我们把少的这部分叫做“亏”。

凡是在已知盈或亏的情况下,来确定物品总数或分配人数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盈亏问题。

第8讲盈亏问题

第8讲盈亏问题

1.解:(14+4)÷(7-5)=9(间) 9×5+14=59(人)
答:一共有旅客59人。
2.解:(480+150)÷(80-50)=21(分) 21×80-480=1200(米)
答:小刚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有1200米。
例5:王老师把一些 分给小班的同学,如果减少一个同学,每
人正好5个;如果增加一个同学,每人正好4个。求一共有多少
22×2+10=54米……绳长
答:绳子长度54米,井深22米。
操作与内化1、2、3、4、5
这样,就不难求出房间数和人数。
解:(20+4)÷(6-4)=12(间) 12×4+20=68(人)
答:有12间宿舍,有68名学生。
【例4】张华从家到学校,如果用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 走,那么就要迟到8分钟;如果改用每分钟60米的速度 行走,那么可以早到5分钟。张华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根据题意,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要迟到8分钟,也就 是还差8分钟的路程,即50×8=400(米),可以转化成 每分钟走50米还差400米。如果每分钟走60米,则可以 早到5分钟,也就是到了学校以后还可再走5分钟的路程, 即60×5=300(米)。可以转化成每分钟走60米还多300 米。两次行走的结果相差400+300=700(米)。这是因 为两次行走时每分钟相差(60-50)米,从而先求出计 划走的时间,再求出路程。
开始上课啦!
第8讲一般的盈亏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盈亏问题”的解题思路,能用算术的方 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盈亏问题; 2、初步感知算术与代数的不同解题思路; 3、体会博大精深的民族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盈亏问题”的解题思路,能用算术的方法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盈亏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盈亏问题。 考点:线段图。 突破点:借助一首儿歌让学生展开讨论,找到解决问题 的策略,并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第八讲盈亏问题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第八讲盈亏问题

第八章 盈亏问题知识导航图解思维训练题例1 东榆小学有一组同学去栽树,如果每人栽8棵则剩12棵;如果每人栽10棵则差12棵。

问:这组同学有多少个?他们要栽多少棵树?图解思路这是一道“一盈一亏”的题,从题中可知,这组同学的人数与要栽的棵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次植树方案,发现每人栽10棵树比栽8棵树要多需12+12=24(棵)树,怎么多出24棵树呢?就是因为每人多栽了10-8=2(棵)。

每人多栽2棵,就多栽了24棵,说明一共有24÷2=12(人),有12×8+12=108(棵)树。

规范解答总人数:(12+12)÷(10-8)=24÷2=12(人)总棵数:12×10-12=108(棵)答:这个小组有12人,要栽108棵树。

例2 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草莓,如果每人分9粒则差6粒;如果其中8人每人分6粒,其余每人发12粒,就刚好分完。

那么小朋友有多少个?草莓有多少粒?图解思路从条件“其中8人每人分6粒,其余每人发12粒,就刚好分完”可推出:如果每人都发12粒草莓,则差(12-6)×8=48(粒)。

实际上这是一道“两亏”问题,解决“两亏”问题一般用到的数量关系:(大亏-小亏)÷两次分配的个数差=分配对象数。

规范解答(12-6)×8=48(粒)小朋友人数:(48-6)÷(12-9)=42÷3=14(人)草莓总数:14×9-6=120(粒)答:小朋友有14人,草莓有120粒。

例3 林老师开学买进篮球与足球若干个,如果少买8个篮球,多买4个足球,则篮球与足球同样多;如果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买20个篮球,则篮球是足球的3倍。

林老师买来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图解思路第一个假设:少买8个篮球,多买4个足球,篮球与足球同样多。

由此可推出篮球比足球多12个。

第二个假设:再买20个篮球,则篮球是足球的3倍。

篮球已经比足球多12个,再买20个,这时篮球比足球多20+12=32(个)。

数学五年级第8讲:盈亏问题(最新数学课件)

数学五年级第8讲:盈亏问题(最新数学课件)
答:这个班有36个同学。
练习四
五年级同学去划船,如果增加一只船,正好每只船上坐7 人;如果减少一只船,正好每只船上坐8人。求这个年级共有 多少个同学?
每只船坐7人 还有7个人没船坐 每只船坐8人 还能坐8人
只数:(8+7)÷(8-7)=15(只)
人数: 8×15-8=112(个) 答:这个年级共有112个同学。
多共住多几几人人??
14+4=18(人) 7-5=2(人) 共有:18÷2=9(间)
住宿生:9×5+14=59(人) 答:宿舍9间,住宿生59人。
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练习二
芭啦啦综合教育学校组织所有五年级学生参加冬令营,如果 每车坐40人,就有10人不能乘上车;如果每车多坐10人,恰好多 余1辆汽车。五年级一共租了几辆车?五年级有多少名学生?
例题五(选讲)
阿博士将一筐香蕉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四年级的小朋友每 人4根,则余11根;如果分给五年级的小朋友每人6根,则缺3根, 并且四年级与五年级的人数不一样,四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4人。 求这筐香蕉共有多少根?
四年级 五四年年级级
每人4根 每人6根
余11根 缺6×4+3=27(根)
人数:(11+27)÷(6-4)=19(人)
32-2=30(张) 5-3=2(张)
多相分差几张?
共有:30÷2=15(个)
草稿纸张数:15×3-2=43(张)
答:参加竞赛的有15个同学,一共有43张草稿纸。
两次都不足(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题二
芭啦啦综合教育学校安排学生宿舍,如果每间住5人则有 14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住7人,则多出4个床位,问宿舍几间? 住宿生几人?

第八讲 盈亏问题

第八讲 盈亏问题

第八讲盈亏问题【知识点拨】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照某种标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照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会有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

÷两次所分之差=固定的对象数。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盈亏总量【典型例题】例1.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多了16个苹果;如果每人分5个,差4个苹果,那么幼儿园里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解:(1)两种方案中每人所分苹果相差多少个?5-3=2(个)(2)两种方案中所需的苹果总数相差多少个?16+4=20(个)(3)每人相差2个,总数相差20个,你能求出小朋友的人数吗?÷ 2=10(人)20(4)根据第一方案求苹果的的个数:3 ⨯10+16=46(个)也可以根据第二方案求苹果的个数,试试吧!【点金术】------两种分配方案,由于每份数量不相等,导致所需的总数不相等,一种方案被分的总量有余,;另一种方案使被分的总量不足,求分配的份数及被分的总量。

这样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的思路通常是:两种方案所需总量之差÷每份之差=份数。

【巩固训练】1、同学们去公园植树,如果每人植2棵,则有14棵树没有植;如果每人植3棵,则少2棵树。

问共有多少名学生,共有多少棵树?2、小朋友们分玩具小汽车,若每人3个,还余下14个;若每人5个,就会少10个。

请问有几个小朋友,有多少辆玩具小汽车?例2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分给各个班,如果每班分24本,要差68本;如果每班分20本。

要差16本,学校共有多少个班?买来多少本图书?解:(1) 两种分数方案,每班所分的本书相差多少?24-20=4(本)(2)两种分书方案,所需的总本书相差多少?68-16=52(本)(3)学校共有多少个班?52÷4=13(个)(4)买来多少本图书?24⨯13-68=224(本)【点金术】-----按照两种方案分配,总数都不足,但不足的数量有差额,这个差额就是两种方案所需总量之差。

第8课时 盈亏问题

第8课时   盈亏问题

第8课时盈亏问题一、复习二、新课1、李阿姨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分饼干,若每人分4块,则多出9块;若每人分5块,则少6块。

问小班有多少个小朋友?李阿姨拿来多少块饼干?2、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5颗,那么还余12颗;如果每人分8颗,那么还余3颗。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颗糖果?3、用绳子测一口井的深度,绳子两折时,多余60厘米,绳子三折时,还差40厘米,求绳长和井深。

4、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2个人各挖4个,其余的人各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全部的树坑,问少先队员一共挖了多少个树坑?5、妈妈带了一笔钱,去市场买水果,若买橙子30千克,差4元;若买桔子40千克,则多20元,两种水果每千克的价格相差2元1角,问两种水果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三、练习四、小结盈余问题:两次分配的结果差÷两次分配数差=份数1、(盈+不足)÷分配数差=份数2、(大盈-小盈)÷分配数差=份数3、(大不足-小不足)÷分配数差=份数盈亏问题1、小朋友分小红花,如果每人分4朵,则剩下20朵;如果每人分5朵,则差5朵。

求小朋友的人数和小红花的朵数分别是多少?2、一本小说计划若干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页,剩下34页没有看完;如果每天看5页,则剩下10页没有看完,求小说有多少页?计划几天看完?3、四年级一班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一些船,如果每船4人则多6人,如果每船5人则船上有4个空位,问有多少个同学,多少条船?4、四年级的几个小朋友去买足球,若每人出10元,则多10元;若每人出7元,则少4元,足球的价格是多少元?5、某读书小组的同学分一箱书,若每人分8本,则缺18本,若每人分6本则缺2本。

求这个小组共有多少个同学?一箱书有多少本?6、某班要把若干本练习本奖给三好学生,每人7本少18本,每人5本少2本。

求这个班有多少名三好学生?发奖的练习本有多少本?7、某人从A地到B地,如果用每分钟90米的速度走,那么要迟到5分钟;如果用每分钟100米的速度走,那么仍迟到3分钟,他应以每分钟多少米的速度才能准时到达/8、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车乘40人,则还剩下8人;后来减少一辆车,改为每辆车乘44人,这样还是多出20人。

第八讲 盈亏问题

第八讲  盈亏问题

第八讲盈亏问题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少分,则物品有余(盈);每人多分,则物品不足(亏)。

已知所盈和所亏的数量,求物品数量和人数的应用题叫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解法是:份数=(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的份和盈亏数求出。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然后利用基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数,进而求出物品的数量。

例1 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举一反三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每只小猴分10个桃,就多出9个桃,每只小猴分11个桃则多出2个桃,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老猴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例2 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

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举一反三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了4元。

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带了多少钱?例3 学而思学校新买来一批书,将它们分给几位老师,如果每人发10本,还差9本,每人发9本,还差2本,请问有多少老师?多少本书?举一反三幼儿园给获奖的小朋友发糖,如果每人发6块就少12块,如果每人发9块就少24块,总共有多少块糖呢?例4 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少一条船;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4条船。

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学生?举一反三学校给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8人,则少2间房;如果每间住10人,则多出2间房。

共有几间房?新生有多少人?例5 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全部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分5个,则余下10个。

如全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到8个,则缺2个。

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人,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举一反三幼儿园把一袋糖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 粒就缺6 粒.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4 粒就余4 粒.已知大班比小班少2 个小朋友,这袋糖果共有多少粒?例6 阳光小学学生乘汽车到香山春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5人不能乘上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多余了一辆车,问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举一反三幸福小学少先队的同学到会议室开会,若每条长椅上坐3人则多出7人,若每条长椅上多坐4人则多出3条长椅.问:到会议室开会的少先队员有多少人?巩固练习1、有一根绳子绕树4圈,余2米;如果绕树5圈,则差6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盈亏问题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固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因为两种不同的分配标准,导致两种不同的分配结果:一种标准分配后有剩余(盈);另一种标准分配后不够分(亏或不足)。

此类问题,要求通过两种分配结果的比较,求出物品总数量和固定对象的个数。

标准的盈亏问题就是两次分配的结果一盈一亏,所以就叫盈亏问题。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盈+亏)÷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广义的盈亏问题一般还包括以下四种情况:一、两次分配都有余(两盈);二、两次分配都不够分(两亏);三、一次有余,一次刚好够分(盈适足);四、一次分配不够分,一次刚好够分(亏适足)。

解决盈亏问题常用比较的解题策略:通过两次分配盈亏总额与分配数量的比较,先求出固定对象的个数,再求出分配物品的总数量。

此类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有:①盈适足问题:盈余部分÷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②亏适足问题:亏欠部分÷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③两盈问题:(盈多-盈少)÷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④两亏问题:(亏多-亏少)÷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⑤盈亏问题:(盈+亏)÷两种分配标准的数量之差=固定对象数量。

比较常规的盈亏问题,一般可以直接套用上面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较复杂的盈亏问题,一般需要先对题中的条件进行适当的转化,将相关问题先转化成典型的盈亏问题,再求解。

【例1】“雏鹰小队”的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栽5棵树,还剩12棵树;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

问这个小队有多少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解析】:可以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如下图:观察上图,比较每人栽7棵与每人栽5棵的两种情况,雏鹰小队总人数是不变的。

雏鹰小队栽树总棵数多出:12+4=16(棵);而每个人多栽:7-5=2(棵);所以小队人数为:(12+4)÷(7-5)=8(人)。

由小队人数和任意一种栽法,可以求出栽树总棵数:5×8+12=52(棵)或7×8-4=52(棵)。

【例2】学生春游,租了几条船让学生们划,每条船坐3人,则空2人的位置;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空出16人的位置,问有学生多少人?共租了多少条船?【解析】:这是两亏问题,每条船坐3人,空2个位置即少2人,每条船坐5人空16个位置少16人,每条船坐5人比每条船坐3人多空出了14个位置,即每条船坐5人比每条船做3人,可以多坐14人。

比较两种坐船方案,租船总条数是不变的。

可乘坐总人数相差:16-2=14(人);每条船乘坐人数相差:5-3=2(人);所以共租船:14÷2=7(条)。

根据船的条数和任意一种租船方案,可以求出学生人数,如:7×3-2=19(人)。

注:如果解题时,该题需要把题中的一种分配方案进行转化才能化为盈亏问题求解,通常在求题中的第二个未知数时,按另一种分配方案求解比较方便。

【例3】:解放军某部调动一批战士分乘一批车辆赶往汛地抗洪。

原计划每辆汽车乘32人,则多出5人,他们被安排乘坐在其中的某辆车上,行进中由于紧急任务调走一辆车,这时只好重新安排每辆车乘35人,这样多出7人,他们被安排在其中的某辆车上,问原来共有多少辆车?共派出多少名战士?【解析】:在重新安排时,每辆车35人,少了一辆车,多出7人。

如果补上这辆车,可以坐上这7个人,还可以再坐:35-7=28(人)。

所以这个条件可以转化为:仍然是原来的车辆数,每辆车35人,少了28人。

转化条件后,比较两种安排乘坐情况,车辆数是不变的。

乘坐总人数相差:5+28=33(人);每辆车乘坐人数相差:35-32=3(人);所以原来车辆数为:33÷3=11(辆)。

再根据原计划乘坐情况,可以求出战士人数为:11×32+5=357(人)。

【例4】:少先队员栽植一批树苗,如果每个队员栽6棵,还剩12棵;如果其中9个小队员每人栽4棵,而其余队员栽8棵,结果缺2棵。

问这批树苗有多少棵?参加植树的少先队员有多少人?【解析】:第二种方案中有9个小队员每人栽4棵树苗,假定这9个小队员每人也栽8棵,则需要再添树苗:9×(8-4)=36(棵)。

因此题中条件“如果其中9个小队员每人栽4棵,而其余队员栽8棵,结果缺2棵。

”可以转化为:如果所有队员每人栽8棵,就缺少树苗:36+2=38(棵)。

从而把原题转化为盈亏问题求解:少先队员人数为:(38+12)÷(8-6)=25(人);这批树苗总棵树为:25×6+12=162(棵)。

【例5】:猴子分桃子,如果有2只猴子各分5个,其余的各分3个,则还剩余9个桃子。

如果4只猴子各分3个,其余的各分6个,则剩余10个桃子。

问猴子有多少只?桃子有多少个?【解析】:第一种分配方案中,有2只猴子各分5个,假定这2只猴子和其余猴子一样也是分3个,在剩余的桃子就多出:2×(5-3)=4(个)。

因此题中条件“如果有2只猴子各分5个,其余的各分3个,则还剩余9个桃子。

”可以转化为:每只小猴分3个,则剩余:9+4=13(个)。

第二种分配方案中,有4只猴子各分3个,假定这4只猴子和其余猴子一样也是分6个,则需要再分掉:4×(6-3)=12(个)。

因此题中条件“如果4只猴子各分3个,其余的各分6个,则剩余10个桃子。

”可以转化为:每只小猴分6个,则缺少:12-10=2(个)。

从而把原题转化为盈亏问题求解:共有猴子:(13+2)÷(6-3)=5(个);共有桃子:2×5+(5-2)×3+9=28(个)。

【例6】:陈老师给小朋友分红花和黄花,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一半。

黄花每人分3朵,则多4朵;红花每人分7朵,则少5朵。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共有多少朵花?【解析】:因为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一半,即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倍。

因此题中条件“黄花每人分3朵,则多4朵;”可以转化为:红花每人分6朵,则多8朵。

把题目转化成盈亏问题求解:小朋友的个数为:(8+5)÷(7-6)=13(个);共有红花:13×7-5=86(朵);共有花:86+86÷2=129(朵)。

习题81.小朋友分苹果,每人分18个,还多出2个;每人分20个,就有一位小朋友没分到苹果,问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共有多少个苹果?2.全班同学分组劳动,每组8人。

劳动中觉得每组人数太少,因而重新编组,每组改为12人,这样减少了2组,问参加劳动的学生有多少人?3.在一次大扫除中,老师分配若干人擦玻璃。

如果其中2人各擦4块,其余每人擦5块,则余22块;如果每人擦7块,正好擦完。

求擦玻璃的人数和玻璃的块数。

4.有若干个苹果和梨,如果按1个苹果配3个梨分一堆,那么苹果分完时还剩2个梨,如果按半个苹果配2个梨分一堆,那么梨分完时还剩半个苹果,那么梨有多少个?5.学而思学校买来一批体育用品,羽毛球拍是乒乓球拍的2倍,分给同学们,每组分乒乓球拍5副,余乒乓球拍15副,每组分羽毛球拍14副,则差30副,问:学而思学校买来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各多少副?6.用一根长绳测量井的深度,如果绳子两折时,多5米;如果绳子3折时,差4米.求绳子长度和井深.习题8解答1.小朋友分苹果,每人分18个,还多出2个;每人分20个,就有一位小朋友没分到苹果,问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共有多少个苹果?【解析】:转化题中条件“每人分20只,就有一位小朋友没分到苹果”,即每人分20个苹果,就少20个苹果。

可以画出与上题相似的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比较每人分20个苹果和每人分18个苹果两种情况,小朋友总人数是不变的。

分掉的苹果总数相差:2+20=22(个);每人多分:20-18=2(个);所以共有小朋友:22÷2=11(个)。

由小朋友总人数和任意一种分法,可以求出苹果总数,如:(11—1)×20=200(个)。

2.全班同学分组劳动,每组8人。

劳动中觉得每组人数太少,因而重新编组,每组改为12人,这样减少了2组,问参加劳动的学生有多少人?【解析】:转化题中条件“每组12人,少2组”,即按原定组数分组,每组12人,少了24人。

转化条件后,比较第二次编组与第一次编组情况,编的组数没变。

总人数增加:12×2=24(人);每组人数增加:12-8=4(人);原定组数为:24÷4=6(人)。

再根据第一次分组情况,可以求出学生人数为:8×6=48(人)。

3.在一次大扫除中,老师分配若干人擦玻璃。

如果其中2人各擦4块,其余每人擦5块,则余22块;如果每人擦7块,正好擦完。

求擦玻璃的人数和玻璃的块数。

【解析】:第一种方案中,有2人擦4块玻璃,假定这两人也擦5块,就可以多擦:2×(5-4)=2(块)。

因此题中条件“如果其中2人各擦4块,其余每人擦5块,则余22块;”可以转化为:如果每人擦5块,则余:22-2=20(块)。

从而把原题转化为盈余问题求解:擦玻璃人数为:20÷(7-5)=10(人);玻璃的块数为:10×7=70(块)。

4.有若干个苹果和梨,如果按1个苹果配3个梨分一堆,那么苹果分完时还剩2个梨,如果按半个苹果配2个梨分一堆,那么梨分完时还剩半个苹果,那么梨有多少个?【解析】:第二分配方案中,半个苹果配2个梨就相当于1个苹果配4个梨,还剩下半个苹果,还需要添2个梨正好配完。

因此题中条件“如果按半个苹果配2个梨分一堆,那么梨分完时还剩半个苹果,”可以转化为:如果按1 个苹果配4个梨,就缺2个梨。

从而把原题转化为盈亏问题求解:共有苹果:(2+2)÷(4-3)=4(个);共有梨:4×3+2=14(个)。

5.学而思学校买来一批体育用品,羽毛球拍是乒乓球拍的2倍,分给同学们,每组分乒乓球拍5副,余乒乓球拍15副,每组分羽毛球拍14副,则差30副,问:学而思学校买来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各多少副?【解析】:因为羽毛球拍是乒乓球拍的2倍,如果每次分羽毛球拍5×2=10(副),最后应余下15×2=30(副),因为14-5×2=4(副),分到最后还差30副,所以比每次分10副总共差30+30=60(副),所以有小组:60÷4=15(组),乒乓球拍有:5×15+15=90(副),羽毛球拍90×2=180(副).6.用一根长绳测量井的深度,如果绳子两折时,多5米;如果绳子3折时,差4米.求绳子长度和井深.【解析】:井的深度为:(5×2+4×3)÷(3-2)=22÷1=22(米).绳子长度为:(22+5)×2=27×2=54(米),或者(22-4)×3=18×3=54(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