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复习过程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通过对这个片段的阅读,让学生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二是从中体会作家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写人的方法。
另外,还要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现、质疑、创新。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四、教学关注点感受严监生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五、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课前准备了解《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教材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同学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读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我们一起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于严监生你已经了解了什么?生:监生的意思。
严监生家财万贯。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但是清朝时期的语言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
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生:自读课文。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把课文读通顺。
生:轮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师:通过刚才的自读,轮读,你想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生:灯里有两茎灯芯,太浪费了。
师:我有没有听错,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想的是两茎灯芯。
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生:亲人,故友……师:是呀,两茎灯心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整体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你从严监生的哪些表示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这两茎灯芯,请划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随机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2、感受严监生“爱钱甚命”的心态: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预设:生:严监生病得很严重,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中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严监生的病为什么会病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出示:在《儒林外史》的第五回这样写道:1、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精选4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精选4篇)临死前的严监生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塑造人物的习作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设计理念: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守财奴的形象入木三分。
作者仅仅抓住严监生的几个动作,但也正是这种个性化的动作,将他爱财如命的卑微个性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作者刻画人物的成熟笔调,正是学生习作的一个绝佳蓝本。
“取法其上,得法其中;取法其中,得法其下。
”秉着这样的观念,我想将本文的教学重点落在学习作家写作的技巧上,让学生在读悟中掌握描写人物的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人物身份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认识一位家喻户晓的,在世界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人物——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谁会读这个名字?师随机正音并简介“监生”。
(严监生,注意“监”读四声,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
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2、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特别是他临死前的那一幕,奠定了小说《儒林外史》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板书补充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的导语。
二根据提纲,自主学习,交流感悟1、(展示字词)这是篇半文言半白话文,许多字词比较生僻,只有将这些字词读对了,才能读好并读懂文章。
诸亲六眷(juàn)、严监(jiàn)生、登时、两茎(jīng)、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灯盏、挑掉一茎(tiǎo,意思:“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比如把火挑开,挑了挑灯芯,挑刺”。
)(“已后、那里”不是错别字………指名读——正音——齐读2、(展示朗读)指名朗读,正音,评价3、(展示初读感受)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4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请同学们默读短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教案题目: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小说《李自成》中的主要人物严监生,并掌握其临死前的思想感情变化;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通过分析严监生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1. 分析严监生的人物形象以及其临死前的思想感情变化;2.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1. 分析严监生的人物形象;2.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说《李自成》的背景和主要情节;2. 回顾严监生之前的形象和对李自成的忠诚。
二、分析严监生的人物形象(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严监生在小说中的形象特点,并归纳整理;2. 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阅读严监生临死前的情节(15分钟)1. 教师分发严监生临死前的关键段落,要求学生默读;2. 学生小组讨论严监生临死前的思想感情变化,每组总结一份讨论结果。
四、学生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请每组学生派一名代表上台,将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2. 其他组的学生对展示内容提出问题和疑问,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严监生的人物形象、经历和临死前的思想感情变化出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2. 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观点,并进行讨论。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严监生的人物形象和临死前的思想感情变化;2. 学生进行反思,思考本节课对于自己的帮助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清小说以及相关作品,拓宽自己的阅读广度;2. 学生可以撰写小论文,分析严监生的人物形象以及其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感悟。
最新五年级语文《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设计(精品)
五年级语文《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侄”、“痰”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等词语,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知道严监生1、古人云,观其言,察其行而知其人。
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描述,迅速抢答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2、这些人物大家一猜即中,说明这些人物描写得极其成功,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将来认识一位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叫严监生。
3、板书课题,强调“监”的读音及写法,与“临”的区别。
介绍“监生”的意思。
4、了解人物背景,初知严监生出示: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自《儒林外史》5、你了解到他家庭怎么样?就是这样一个有钱的财主,在临死前(补充板书,揭题)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举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走近严监生1、打开书,好好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和我们现在文章的有些字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老师帮助可以举手。
2、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严监生的一件什么事情?临死前的严监生怎么个不可思议的.表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精读课文,感悟形象,走进严监生1、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师范读,生思考。
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究竟还有什么放不下呢?这两个伸着的指头是要向诸亲六眷交代些什么呢?2、品读猜测。
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他旁边的诸亲六眷是怎么认为的?用画出大家怎么猜的,严监生又如何反应呢?A、出示:“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教案、反思李复习课程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第二小学李芳一、单元重点简析1、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二、文本简析严监生是名著《儒林外史》里经典的吝啬人物。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
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
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三、学习对象分析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六.设计理念1、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我力求落实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我从学生真实阅读的角度,不求深,不求远,扎扎实实领会编者的意图,扎扎实实投入文本的学习,扎扎实实体味人物形象,扎扎实实感悟文章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运用和语言素养的提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临死前的严监生》篇1教学目标:1、认识片断中的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子”、“监生”、“郎中”等词语,理解其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检查课前预习。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临死前的严临生。
(老师故意把“监”写成“临”,让学生区别易混淆的字“临”和“监”)监生是人名吗?(出示注释)同学们读读题,再轻轻读一遍。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叙事文?说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2、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昨天的课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多音字、作者资料等)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吴敬梓和《儒林外史》资料)3、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读的情况(选几个学生分层读)。
(根据学情适当板书生词、多音字)二、初读,了解片段主要内容。
1、同学们预习得不错!这个片断有点难读,请大家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结合注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生交流片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师范读句子,生想象画面)2、请把眼睛睁开,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是怎样的?(让学生轮流说)3、你们真会想象!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名师教案集萃:《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集萃:《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名师教案集萃:《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名师教案集萃:《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五年级)教学目标1、品读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揣摩严监生内容世界,并说、写几句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结识文中人物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于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出示《儒林外史》书本的封面)儒林,就是众多的读书人。
他的名字叫----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 出示后学生认读jiān(监考)(监督)监: Jiàn(监生)严监生,何许人也。
(出示)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儒林外史》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读通课文请一位平时读书机会比较少的同学来读课文,我们边听他的正音情况,边思考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 2、正音解词出示:诸亲六眷、严监生、郎中、哥子、登时、穿梭的、一声不倒一声、不得断气、灯盏、挑掉一茎、“诸亲六眷”指的是:大侄子、二侄子、赵氏、奶妈等家人、亲属。
tiāo:扁担等两头挂上东西。
挑tiǎo:用细长的东西拨。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明:读到“诸亲六眷”时了解“指的是:大侄子、二侄子、赵氏、奶妈等家人、亲属;读到赵氏时说明这是监生的第二个妻子;“登时”的意思就是立刻、立即、马上、顿时……)3、概括文意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一)举一-----抓关键词语,展开想象1、出示句子,朗读。
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tán)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2、走进人物内心我们通过他的神态和动作去揣摩。
先自己想一想,再相互交流。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第一篇:《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同学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读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我们一起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于严监生你已经了解了什么?生:监生的意思。
严监生家财万贯。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但是清朝时期的语言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
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生:自读课文。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把课文读通顺。
生:轮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师:通过刚才的自读,轮读,你想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生:灯里有两茎灯芯,太浪费了。
师:我有没有听错,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想的是两茎灯芯。
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生:亲人,故友……师:是呀,两茎灯心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整体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你从严监生的哪些表示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这两茎灯芯,请划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随机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2、感受严监生“爱钱甚命”的心态: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预设:生:严监生病得很严重,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中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严监生的病为什么会病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出示:在《儒林外史》的第五回这样写道:1、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五年级语文教案)《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五年级语文教案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二个片段,选自《儒林外史》。
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死前牵挂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运用艺术夸张的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学情分析:本片段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学生的学习,一是通过悟、想、观感悟严监生的形象;二是通过抓住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动作、神态的句子,猜想他的内心活动,从而在内心深化形象,并体会作者描写此人物的写法;三是学习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在读、悟、想、观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句子,加以品析,并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全班合作交流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品析中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美的光辉,鄙弃那些丑恶的东西。
重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1、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2、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由读人到写人。
教法与学法:师:创设情境,讲解法、引导法;生:感情诵读,边读边想象,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课件学生:了解有关作品,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以你们的生活经验你们认为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师:一个大地主,他拥有十多万两银子,请大家设想一下他临死时会是怎样一种情景?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语文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语文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监、煎、渐”等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导入、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珍惜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严监生临死前的心理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介严监生,引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学习生字词。
3.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分析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严监生临死前的心理变化。
4.小组讨论(1)小组讨论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2)小组讨论严监生临死前的心理变化。
5.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严监生及其家人。
(2)表演严监生临死前的场景,体验角色情感。
(2)反思严监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严监生的人物简介。
2.以“假如我是严监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严监生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
优点:1.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勇于表达。
3.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严监生的心理变化。
不足:2.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不够自然,需要加强引导。
改进措施:1.调整教学时间分配,确保各个环节的充分展开。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_3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实录本文是关于《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导入师:一个大地主,他拥有十多万银子,请大家设想一下他临死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生:一定有很多人来探望他!他一定舍不得自己的亲人,气息微弱地分配遗产。
师: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
相信通过我们自己的阅读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严监生临死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生自由朗读数遍后,教师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师:看见你们读得如此投入,我也想试着读一读,好吗?生:好!师:我读的时候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师:请把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介绍给大家,好吗?生:严监生他骨瘦如柴,气息奄奄地躺在病床上,望着两茎灯草,死不瞑目。
生:严监生不停地咳嗽,喉咙里的痰响得一声接一声,对于家人不着边儿的回答,他心里急得不得了,可又说不出来。
生:严监生的脸干瘪干瘪的,一双眼睛竭力睁得滴溜溜的圆,望见床旁的烛台,使尽浑身的气力伸出两根手指,看见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心思,他气得一声连一声地咳嗽。
……师:你们真会想象!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按要求读文后在小组内交流)师:谁能对照课文具体谈谈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生: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总不得断气。
开始,大侄子以为是他牵挂哪两个不曾见面的亲人,来问他时,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说明大侄子没有说中。
接着,二侄子猜问是不是有两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时,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精品公开课教案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的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
教学设计:一.入题1.指导读“监”,并介绍“监生”“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
就像秀才,进士之类的。
(指一学生,举例)2.过渡:这严监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在死前有什么特别的呢?我们要到课文中去了解,相信大家已经预习了,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生:)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师:现在要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
在读课文之前呢,老师有些建议给大家:这篇课文在语言和用字上和我们现在有些不同,请大家一字一句读,努力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反馈交流4.默读,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临死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都没猜着,后来赵氏猜出是两茎灯草,挑掉一茎后,严监生登时就死了。
)师:其实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这些人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来概括(诸亲六眷)过渡:来看看临死前的严监生是怎样伸起这两个指头的?三.体会写法,感悟人物形象1.(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生读。
2.此时的严监生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什么?——朗读(奄奄一息病入膏肓命悬一线等)师:已经奄奄一息了,却总不得断气,是为什么呢?(生:心愿未了等)那到底还惦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并填一填表格。
3.学生填表格4.交流5.总结神态,动作描写,可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6.小练笔四.拓展1.了解《儒林外史》出示简介2.课后阅读《死前的葛朗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同学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读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我们一起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于严监生你已经了解了什么?生:监生的意思。
严监生家财万贯。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但是清朝时期的语言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
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生:自读课文。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把课文读通顺。
生:轮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师:通过刚才的自读,轮读,你想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生:灯里有两茎灯芯,太浪费了。
师:我有没有听错,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想的是两茎灯芯。
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生:亲人,故友……师:是呀,两茎灯心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整体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你从严监生的哪些表示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这两茎灯芯,请划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随机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2、感受严监生“爱钱甚命”的心态: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预设:生:严监生病得很严重,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中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严监生的病为什么会病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出示:在《儒林外史》的第五回这样写道:1、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2、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私豪富,足有十多万银子。
师:他是因为没钱吃药吗?生:不是,他是因为舍不得银子。
师:那么在他的眼里银子与性命熟轻熟重?生:是银子。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
3、通过“指”感受到严监生焦急的心情,初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师:你还感受了到什么?生:严监生开始是“伸着两根手指,接着是指得紧了,最后是指着不动了”他在随时都可能一命呜呼的时候,心里只有油灯。
生:头摇了两三摇,狠狠摇了摇,闭着眼睛摇了摇。
师:他心里想的是那油灯吗?生:不,他想的是有两根灯芯的油灯非常浪费。
师:他觉得浪费的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他平时的生活情况。
请看屏幕:第五回节选:不瞒二位老舅,象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师:他连平时买点猪肉都舍不得,他觉得他浪费的是什么?生:是银子。
师:从这些动作中,你知道严监生心情是怎样的?生:焦急的,着急……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课文。
师生共读。
4、补白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师:可怜的严监生,生命危在旦夕,偏偏一大帮亲人在身边,却猜不出他的心意,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你可以选择一句,把他的心理补充完整。
(写一写。
)师:大侄子的话。
生:唉,大侄子,我就你们这几个亲人了,我担心的是灯,灯里有两根灯芯,你发现没有。
生:我的侄儿诶,你怎么就不明白你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灯里燃着两茎灯芯,多费油啊!这哪里是油,分明燃的是银子啊!这样白白地糟蹋钱财,叫我如何断得了这口气?生:奶妈,亏你还在我家待了这些年,竟然连我的这些心思都不懂,真是气死我了。
师:这就是可怜的严监生,看着课文的插图,你有什么要对他说的?生:钱哪有生命重要啊。
生:你家有十万银子,却到死,还为几根灯芯牵肠挂肚,真是守财奴。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对严监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带着自身的感受再来读读课文吧。
生: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阅读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能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或者一个词语概括一下严监生的形象?生:守财奴、吝啬鬼、小气鬼……师:受到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在以往的评论中,人们常把严监生列入到了世界文学吝啬鬼的长廊之中,在很多文学史评中、和电视、电影里都把他视为一个贪婪成性,视钱如命的吝啬鬼而大加抨击。
但是,看了下面的这些补充资料后,你对严监生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出示补充资料一。
)师小结:是呀,吝啬鬼第一个特点就是严酷和不近亲情,对财富的占有欲,使他们失去了常人行为和心态。
我们看到的严监生并不如此。
他“钱过百斗,米烂成仓”自身平时连一斤猪肉都不舍得吃,但他却舍得花银子请他人喝酒,自身有病舍不得吃药请医生,老婆病了却“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和子”,自身从不肯轻易为自身破费钱财,但却肯送给两位舅子大笔银子。
吝啬并没有割断其亲情关系,泯灭其人性。
不能说严监生不吝啬,可他的这种吝啬只是一般小生产者的吝啬,并没有使他由人变成了鬼。
吴敬梓仅用了五句话就把严监生过分俭省的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与严监生相比,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时间来不和,方案二:果戈里笔下的波留希金、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就是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吝啬鬼。
(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相关的书籍,出示作者书名)下面。
就让我们来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吝啬鬼。
请同学们默读《欧也妮·葛朗台》这个片段(出示补充资料二),同样是写他在临终前片段,先请同学们从文章中划出表示人物吝啬的语句。
然后考虑一下,同样是写人物临死之前的情景,它与课文节选的片段描写的偏重点有什么不同?生:交流写葛朗台吝啬的句子。
生:严监生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第二篇文章的主人公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
师:吴敬梓为什么不通过语言来描写人物呢?这样不是能更直接的表达作者内心的想法吗?生:因为严监生病得很重,不能说话了。
师:是呀,所以我们要根据人物的实际情况的不同来选择描写的偏重点,这样的描写更逼真,下节课,我们将走进红楼梦,进一步学习精妙的人物描写手法。
五、练习请你自身选择一个心理活动写一写:当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伸着两根手指,他想:当大侄子问他是否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时,严监生心想:当二侄子问他是否还有两笔银子没有吩咐明白时,严监生心想:当奶妈问他是否两位舅爷没有见面时,严监生心想:【补充资料】一、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回对闯祸逃跑的哥哥:严致和见差人来说此事,他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见哥哥又不在家,不敢轻慢。
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
……严二老官连在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已了。
对结发的妻子:生病时: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的重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和子,总不见效。
去世后: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不必细说。
对妻子的兄弟:因把小斯都叫出去,开了一张厨,拿出两封银子来,每位一百两,递给二位老舅:“休嫌轻意。
”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二位喜形于色去了。
二、选自《欧也妮·葛朗台》末了,终于到了弥留时候,那几日老头儿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
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
他把身上的被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侬说着:“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在那里呢,父亲。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小朋友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小朋友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费劲的笑意。
有时他说一句:“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三、练习划出表示人物吝啬的句子。
然后考虑一下,同样是写人物临死之前的情景,它与课文节选的片段描写的偏重点有什么不同?《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2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师:上周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篇课文……生:(齐答)《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
师:胖墩和小嘎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小嘎子机敏、淘气、倔强;小胖墩呢,沉稳,也是个摔跤能手。
师:嗯,他们两个各有特点。
你还有其他收获吗?生:文章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十分细致。
生: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小胖墩和小嘎子竞赛摔跤时的动作、神态,让我们感觉他们都有血有肉。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 jiàn,大家齐读。
生:(齐读)监!师:知道什么是“监生”吗?生:监生是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号。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预习时看了书页下的注释。
师:你真会预习!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
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他家中十分有钱,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同学们设想一下,这样一个人,临死前应该是怎样的情形?生:我想他临死前一定有许多人来看他,而他想着要花很多的钱来办自身的葬礼。
生:他会死得很安宁,因为他有很多钱,他的儿子不愁钱花。
生:他一定忙着分遗产,好让家人过得幸福。
生:也许他不想死,舍不得离开亲人。
师: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师:轻轻地再来一遍。
生:(再读)临死前的严监生!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师:翻开语文书,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看注释或查查工具书。
(同学认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谁能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前两句。
)师:你读得非常通顺,谢谢。
谁接着往下读。
(生读二侄子说的话添加了字。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
不能添字,请重读一遍。
(生重读。
)师:很好。
读书可别慌张,一定要读准确。
谁读后面的局部?(生读完。
)师:读得真熟练,不过在这些句子里有一个多音字,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板书:挑生:它可以读 tiāo和 tiǎo。
(师板书两种读音。
)师:在文中该读哪一个音呢?请教一下你们的万能老师。
(同学查字典,老师巡视。
)师: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得根据意思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