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单元教学教案语言文字应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六课语言的艺术语言色彩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六课语言的艺术语言色彩
牢记语言不光有语义,还有多种意味
课堂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
课件展示,四道高考题
拓展
理解
布置
作业
课后练习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练习检查导入
修辞练习,导入色彩
检查、强调仿写技法
掌握仿句要领,大胆尝试,并要求在以后的训练中加强训练
阅读
了解
读书108-110,了解语言有多种色彩
引导体会,语言色彩的妙用,鼓励今后在实际中大胆应用,增强语言表现力
1、划出重点
2、理解几种色彩
3、体会各种色彩的效果
小结
褒贬,语体
运用、及辨别的注意事项
科目: 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 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本节课题
语言色彩
三维目标
1、了解语言有多种色彩,运用色彩的效果
2、了解高考中的考法
3、重点练习高考中两种色彩的运用
提炼的课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表达效果,难点在于运用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表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起源与发展1.1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2 汉语的起源与发展1.3 语言文字的演变与改革2. 第二章:词汇与语法2.1 词汇的构成与分类2.2 词组的构成与分类2.3 语法的基本规则与运用3. 第三章:修辞手法3.1 比喻的作用与运用3.2 比拟的作用与运用3.3 借代的作用与运用3.4 对偶的作用与运用4. 第四章:文学写作4.1 散文的写作技巧与欣赏4.2 小说的写作技巧与欣赏4.3 诗歌的写作技巧与欣赏4.4 戏剧的写作技巧与欣赏5. 第五章:口语交际与演讲5.1 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与技巧5.2 演讲的准备与表达技巧5.3 辩论的基本技巧与策略5.4 主持与访谈的技巧与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和应用语言文字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语言文字应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演讲、辩论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教材。

2. 参考书籍:相关语言文字应用的著作和论文。

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和在线课程。

4.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等。

5. 实践活动资源: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

六、教学安排1. 每周课时:2课时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2个课时。

高二语文:第六单元 语言的艺术 单元教学教案(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二语文:第六单元 语言的艺术 单元教学教案(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二语文: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单元教学教案(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一. 教学内容:《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第三节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第四节入乡随俗—-语言和文化二.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掌握选词炼句的方法.2。

了解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正确使用修辞。

3。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了解语言和文化的相关知识.三. 教学步骤:(一)语言的锤炼1。

锤炼词句的要求例1: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初稿:另一位先生听的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掷到街心.修改稿:另一位先生听的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

例2:鲁迅《无题》原稿: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修改稿: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1)准确贴切。

例3:苏联电影《难忘的一九一九》有人报告斯大林说:“英国兵舰撤退了!”斯大林纠正说:“不,他们逃跑了!"①选好关键词。

例4: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例5: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要用好修饰词.例6:彭荆风《驿路梨花》我们开始烧火做饭。

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单元知识整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单元知识整合

单元知识整合一、掌握选词和炼句的特点与要求,做到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

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

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则包括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境等。

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2.语言连贯题是高考语文的热点,这种题型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三个条件: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上下文语意的呼应。

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首先,要熟悉常见修辞格的特点,明辨易混辞格。

虽说单独考查修辞格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及易混修辞格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其次,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和明确效果。

比如有的使表达更鲜明生动形象,有的使表达更充实丰富。

掌握修辞手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第三,要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

因此,近年来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既考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思维能力。

要回答得出,回答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

有些考生想不出恰当的比喻,不是因为不懂得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也不知表达怎样一个主题。

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和想象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6课语言的艺术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6课语言的艺术
族文化。 5.形成解答语言运用题的基本能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练重点 1.说话和写文章都要讲究遣词造句,注意选词和炼句。 2.能够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熟练并恰当地运用常
见的修辞手法。 3.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中国小说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单元概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程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选词和炼句、修辞手法、语言的色彩及语言和文
化四部分内容。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选 择和锤炼词语、句子。第二节主要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 格)。掌握各类修辞格的特点,学会在语言运用中准确、灵活 地运用它们。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语言的各种色彩意义。 它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第四节的主要内容 是讨论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载体。一方面,语言深刻反映和记录了民族的文化风貌;另一 方面,民族文化对语言的意义和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程目标 1.说话和写文章都要讲究遣词造句,使语言富有生命力。 2.熟练熟练识别并恰当选用不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
的词语,使语言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4.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传承民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主题展示引子感悟母鸡”与“鸡蛋―→恰当地使用修辞⎩⎪⎨⎪⎧使语言表达生动、鲜明、有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活动探究要点归纳1.常见修辞手法的使用(1)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的作用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借喻与借代的区别与联系①相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②不同点:借代的重点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重点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借代的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对偶与对比的区别①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②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①对称性与平列式。

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②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③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5)反问与设问的区别①反问是“问中有答”,设问是“自问自答”。

②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是启发思考。

(6)回环与顶真的区别①回环只有两个语言片段,而顶真则不限于两个。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1. 语言与文字的定义和区别2. 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3. 语言文字的种类和特点第二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1. 汉语拼音的构成和规则2. 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3. 普通话的语法和词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表达能力。

3.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 课时: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2. 教学顺序:按照章节顺序进行教学。

3. 教学进度:每个章节的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

六、教学内容第三章:词语的构成和分类1. 词语的构成原则2. 词根、前缀、后缀的运用3. 词语的分类和用法第四章:句子的结构和类型1. 句子的基本成分2. 句子的类型和特点3. 句子的扩展和缩减七、教学方法1. 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词语、句子的用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规律。

2.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口头表达:评估学生在口头表达中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3. 作文写作:检验学生对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能力。

1. 课时: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教案优美的汉字语言文字运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教案优美的汉字语言文字运用

《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选修--语言文字运用)一、教学设想:“梳理探究”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专项活动,“梳理”是指学生对多年接触和积累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整理,通过梳理,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并从中掌握一些规律;“探究”是指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看来,“梳理探究”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长期以来接触和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且做到条分缕析,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把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梳理整合、探究发现的能力。

1、教师要找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前提。

本节内容以梳理整合为主,重在提高学生梳理整合的能力,感受汉字的优美,掌握汉字的多种特点,形成对汉字全面、系统的认识。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指导学生做好梳理整合的前期准备、帮助学生确定梳理整合的大致思路、为学生在梳理整合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点评,而不要包办代替,教师包办得越多,学生获得的知识及体验越少。

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主阵地,如果教师把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那学生只能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和完整的有关于汉字的知识体系。

2、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践行者,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关键。

课前要组织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搜集有关“汉字”的资料,思考筛选,再经过个人或小组梳理整合,在课堂上汇报展示,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汉字的音、形、意的优美。

这样就能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就会日益提高。

3、在组织学生进行梳理探究过程中要讲究技巧,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基础。

高中语文关于梳理探究所涉及的内容都十分宽泛,本身都是一个内涵比较庞大的知识集合体系,如果不从引导学生开展梳理探究的技巧上下功夫,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导致最终把教学活动做成一锅夹生饭。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课件: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4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课件: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4课时)

三、第 1 题的电报是一种“字字珠玑”的通讯方式,费用是按 字数计算的。电报的写作,言简意赅尤为重要,称呼、敬辞等 常常可以省略。练习中发报人的主要目的是要公司的人接机, 但电报语言啰嗦,信息重复且多余。拟改如下:“13 日 11 时白 云机场接。”第 2 题的短文主要强调一个人的自制力,但句子 成分赘余,语义重复。拟改如下:“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制力, 就不能抵制坏的影响。”
二、修改建议的第①处改动较好,“鲁迅先生说过:‘野人怀土, 小草恋山。’”紧接这句的“土”与“山”,以“故乡国土” 作主语使前后句之间衔接紧密,而且过渡也很自然。把“怎能 不怀念落入敌手的故乡国土”改成“背乡离井的人怎能不怀 念”,长句变短句,反问的力度也因为语言节奏的加快而明显 增大,从而更好地强调了人们对故土的依恋。修改建议的第② 处改动不太好。这一句之前讲的都是“怀乡之情”,这一句之后 则开始讲家乡口味了。从语意和文思的贯通上来看以“‘怀乡’ 之情”作主语是比较自然流畅的,而改成“家乡口味”在前, “‘怀乡’之情”在后就文气不通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精品课件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语言,不仅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艺术性。有生命力的文 章,往往都需要经过对词句的推敲琢磨。为了使语言更准确、 生动、有趣、鲜明,离不开修辞和语体色彩。语言还是一种文 化,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是紧紧相连的。
①掌握辞格的定义和分类,能
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②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 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修辞手法 在仿写中 的应用
①体会和掌握增强语言的色彩
3
淡妆浓抹总 相宜——语
的方法途径。
语言色彩 方面的题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教学设想语言文字应用的第一节,除了要落实本节内容外,还要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书其他章节内容,形成进一步走进汉语、探究汉语、更好地应用汉语的学习欲望。

为此,本课试着穿插多种故事,安排有趣的练习,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难重点1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时间2课时一、导入1出示幻灯,问下图怎么读才能成一首七绝?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

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

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

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

2材料一:汉语热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

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15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

高二语文选修的语言文字运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

高二语文选修的语言文字运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

第六课语言的艺术【教学目标】⑴引导学生掌握选词炼句的方法。

⑵了解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正确使用修辞。

⑶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⑷了解语言和文化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⑴了解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正确使用修辞。

⑵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学目标】⑴引导学生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

⑵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选词和炼句。

【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新课诗圣杜甫曾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意思是说,我平生特别喜欢追求最能表情达意的诗句,达不到语不惊人的地步,我是决不罢休的。

这两句诗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们在语言运用上对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的追求,它也启示我们,选词炼句不仅仅是一个技巧的问题,更是一个写作态度的问题,只有怀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推敲锤炼,才能达到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的效果。

古往今来,文学史上注重选词炼句的故事不胜枚举。

“苦吟派”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推敲”;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改换十余次,得来不易;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满纸荒唐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吟安一个字”而“拈断数茎须”,甚至“知音如不赏”,就要“归卧故山秋”了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选词和炼句的魅力。

二、语言的“生命”(一)什么是选词炼句1.什么是选词选词就是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恰当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2.什么是炼句炼句就是对句子进行锤炼,要求我们不仅把句子写得准确流畅,还应该在句子中表现出丰富的情味。

(二)如何选词炼句1. 解读文本(阅读课本P97~100例子)2. 明确要求:⑴要注意修饰语与中心语。

写作中词句的选择,并不需要词藻多么华丽,句式多么复杂,而修饰语也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装饰”。

恰当准确地使用修饰语对表现文章内容和表达作者的感情都有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文字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1. 语言与文字的定义及关系2. 语言的构成要素:语音、词汇、语法3. 文字的种类及其特点第二章:汉语拼音1. 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2. 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3. 汉语拼音的应用实例第三章:词汇与短语1. 词汇的分类及特点2. 短语的类型及结构3. 词汇与短语的运用技巧第四章:句子与句型1. 句子的基本成分及分类2. 句型的变化与运用3. 句子的修辞手法第五章:文章的构成与表达1. 文章的构成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2. 各类文体的特点及表达方法3. 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阐述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语言文字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的程度等。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教科书2. 辅助教材:相关论文、案例、练习册等3. 网络资源:语言文字相关的网站、论坛、文章等4.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六、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七、课后作业1. 每章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扩大知识面。

高中语文第六章语言的艺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第六章语言的艺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自我核对]修改建议的第(1)处改动较好,“鲁迅先生说过: ‘野人怀土,小草恋山。’”紧接这句的“土”与“山”,以“故 乡国土”作主语使前后句之间衔接紧密,而且过渡自然。把“背 井离乡的人怎能不怀念落入敌手的故乡国土”改成“故乡国土, 背井离乡的人怎能不怀念”,长句变短句,反问的力度也因为语言 节奏的加快而明显增大,从而更好地强调了人们对故土的依恋。 修改建议的第(2)处改动不太好,这一句之前讲的都是怀乡之情, 这一句之后则是开始讲家乡口味了。从语意和文思的贯通上来看, 以“怀乡之情”作主语是比较自然流畅的,而改为“家乡口味” 在前,“怀乡之情”在后,就文气不通了。
第 20 课 选词和炼句
1.理解选词的基本内涵,体会选词的重要作用。 2.掌握选词的一些基本方法,能运用相关知识鉴赏作品。 3.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选词和炼句的方法。
1.细细品味一字一句,提高鉴赏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2.组内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1.掌握使语言准确、鲜明、连贯的方法。 2.根据语境选用最恰当的词句。
方法总结:新闻的标题特别要求用词简约而有分量,重要词 语一般只是一两个字,所以要注意精心锤炼动词和形容词。 2.试比较分析下面几组句子,说明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 ① A.他知道非让他去不可。 B.他知道让他去。 A.我赞成你的意见。 B.我不反对你的意见。

答:
[自我核对]①中 A 句 “非让他去不可” 是双重否定,比 B 句“让 他去”语气更强烈,坚定。②中 A 句“赞成”是肯定的说法,B 句 “不反对”是否定的说法,后者语意轻弱,语气缓和。
3.下面的示例,一个是原文,另一个是某人提出的修改建议。你认 为这些建议合理吗?是原文的句式好,还是改动后的句式好? 原文: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下,四川人常 称的“下江人”大批涌到重庆。鲁迅先生说过:“野人怀土,小草 恋山。”背井离乡的人怎能不怀念落入敌手的故乡国土?这“怀 乡”之情中,也包括从儿童时代就培养出来的家乡口味。(曹靖华 《小米的回忆》) 修改建议:(1)把第三句改为:“故乡国土,背井离乡的人怎能不怀 念?” (2)把第四句改为:“儿童时代就培养出来的家乡口味,也包括在 这‘怀乡’之情中。” 答: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教案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教案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2. 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语境下恰当使用语言。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语言的分类与特性- 修辞手法的运用- 句式结构的多样性- 段落发展的连贯性- 文章整体布局的策略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开始上课,教师可以从日常交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入手,引出语言的重要性和丰富性。

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文章片段,激发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兴趣。

知识点讲解:1. 语言的分类与特性:介绍描述性语言、议论性语言、说明性语言等不同类型,分析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使用场合。

2. 修辞手法的运用:详细解释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修辞手法,强调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

3. 句式结构的多样性:分析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灵活变换句式,避免单一乏味。

4. 段落发展的连贯性:讲解主题句、支撑句的设置,以及过渡词的正确使用,确保段落之间的自然过渡。

5. 文章整体布局的策略:从宏观角度出发,教授如何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预期来组织文章结构。

互动探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某一修辞手法或句式的理解和使用体验。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写作实践:布置一次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

短文的主题可以是近期热点事件、个人经历或想象创作,重点是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巧。

作业与反馈: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需及时批改并提供具体反馈。

指出学生在语言运用上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他们在下一次写作中继续进步。

四、教学评价通过定期的写作练习和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语言运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同时,教师应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五、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导学案之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导学案之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

第六课《语言的艺术》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选择和锤炼词语和句子。

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

2.梳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格)。

3.学习语言的各种“色彩意义”。

正确运用语言的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4.从汉语现象透视背后汉民族文化的含义,从汉民族文化的角度体会汉语的特点。

【重点难点】1.学习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选择和锤炼词语和句子。

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

2.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格作更细致的描述,以及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3.了解汉语和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从汉语现象透视背后汉民族文化的含义。

【学法指导】第一节,阅读“课堂活动”提供的文段,与同学交流阅读后的体会,分析文段的写作风格和选词造句的精妙。

第二节,阅读“课堂活动”中的广告词,逐条辨认这些广告语都用了什么修辞格,想想自己作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并说明使用了修辞格后,都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三节,按照“课堂活动”的指示对12个例句独立进行分析,找出例句中的色彩词,并按“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象征义、引申义”等5个方面为例句分类。

第四节,诵读“课堂活动”部分中提供的文段,找出描写性的语句。

根据课文指导,摘录这些描写性语句中和“吃”有关的文字,讨论并说说它们各自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探究思考】1.如何进行选词?请举例说明。

2.如何进行炼句?【基础达标】1.写作中的遣词造句,首先是和词语。

选词要做到和。

2.准确就是,选择最能表达你要说的意思的那个词;生动就是,要善于使用的词语,形象地表情达意。

3.锤炼句子的基本要求就是________和________。

前者说的是要用最经济的句子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力求;后者说的是前后句子在和上要恰当地衔接,做到行云流水。

4.选词炼句并没有绝对的技巧,一方面要在平时阅读别人的文章时,,另一方面自己动手写文章的时候,也要不断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语言的定义与特点文字的起源与发展语言与文字的关系2. 第二章:汉语拼音与普通话汉语拼音的组成与发音规则普通话的声调、声母、韵母拼音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3. 第三章:词汇与短语词汇的分类与构成短语的类型与结构词语的搭配与运用4. 第四章:句子与句型句子的分类与结构句型的变换与运用句子的表达与修辞5. 第五章:口语交际与写作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与技巧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方法常见文体的特点与写作要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知识点,阐述重点难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与应用语言文字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和写作训练,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思考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教材。

2.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资源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语言文字应用》官方指定教材,提供基础知识和学习指导。

参考书籍:包括但不限于《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权威工具书,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学术文章、语言学习网站等,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音频、PPT等multimedia 资料,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校内外专家讲座:邀请语言学专家或行业内有经验的人士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高考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应用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四高考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应用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辞格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比喻、比拟、借代、通感、镶嵌的特点和用法3、运用修辞格知识分析其应用教学重难点掌握并应用辞格特点对诗文时文进行辨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指出下面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证监会忠告股民:近期不要进入股市,否则,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西服进去三点式出来;老板进去打工仔出来;博士进去痴呆傻出来;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鳄鱼进去壁虎出来;蟒蛇进去蚯蚓出来;牵狗进去被狗牵出来.....(排比、借代、比喻、夸张)二、历年高考要求掌握的8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比喻、比拟、借代、各自有哪几种?2、比喻与比拟的如何区别?3、借喻与借代的如何区别?要点:1、比喻的种类(1)明喻。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喻词“是”“成了”“变成”。

例如:有时候爱是粉红的羽毛,谁捧着都有微笑的眼角。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2、运用比喻要注意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②.比喻要合乎事理。

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感觉别扭。

③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A同类相比。

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B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C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D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中华文化的xx之花——熟语(成语)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内涵、格式和来源2.掌握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3.让学生能够对xx传统文化有所喜爱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辨析成语的方法,并能正确应用成语三、教法与学法引导、讨论、PPT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设计<一>导入:师:近几年有一个叫《疯狂猜成语》的游戏风靡手机界,同学们玩过没有?(有/没有),不管你们玩过没有,现在想不想体验一下?(想)那好,看这里(PPT展示《疯狂猜成语》图片,学生猜)好玩吗?喜欢吗?觉得成语有意思吗?(学生:有)那想不想对成语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呢?(学生:想)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成语)》(PPT展示标题)<二>析题师:这里出现的熟语是什么意思?(生:熟悉的语言)师:解释的很好,那是什么样熟悉的语言?随便什么都可以吗?(生:不是,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固定的短语或句子。

)师:对了,那成语和熟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把熟语比作一个大家庭,那么成语是这个家庭中的什么人呢?(生:大哥)师:那它的兄弟姐妹都有谁呢?(生: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这个家庭中的老大哥——成语(板书)<三>成语1.含义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76页,找出成语的含义?齐声读出来(板书:含义)(生:找含义并且齐读)师:重要的是哪几个字呢?(生:固定词组)2.来源师:到目前为止,同学们知道的成语应该不少了吧,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成语是怎么来的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本77页第二部分内容,找出成语的来源有哪些并为每一个来源列举两个成语?(板书:来源)(生:默读,请一位同学回答成语的来源,<PPT展示>另外请几位同学为每个来源举例。

)师:其实,除了这些来源,还有三个来源(PPT展示)口语(一干二净、五花八门)外来文化(五体投地、回光返照)新创造的(自力更生、百花齐放)3.格式师:原来成语的来源如此丰富啊,通过刚才展示成语,大家有没有发现成语的格式是怎样的呢?(板书:格式)(生:四字格式)师:那是不是所有的成语都是四字格式的呢?(生:不是,如百闻不如一见、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物以稀为贵、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师:那么可以这样说:“成语以四字格式为主,还有其它格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单元教学教案(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一. 教学内容:《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第三节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第四节入乡随俗——语言和文化二.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掌握选词炼句的方法。

2. 了解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正确使用修辞。

3.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了解语言和文化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步骤:(一)语言的锤炼1. 锤炼词句的要求例1: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初稿:另一位先生听的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掷到街心。

修改稿:另一位先生听的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

例2:鲁迅《无题》原稿: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修改稿: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1)准确贴切。

例3:苏联电影《难忘的一九一九》有人报告斯大林说:“英国兵舰撤退了!”斯大林纠正说:“不,他们逃跑了!”①选好关键词。

例4: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例5: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要用好修饰词。

例6:彭荆风《驿路梨花》我们开始烧火做饭。

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2)简练精粹。

例7:原稿:在游行的地方,曾来了地方警察,拘捕了八个游行示威的人。

修改稿:八人被捕。

(3)生动形象。

例8:鲁迅《故乡》:“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①要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更准确、更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9:高风《金黄的大斗笠》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起来的一道道浪头。

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他看管着一头雪白的小山羊,小山羊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

风来啦!庄稼的叶子翻过背,闪现出一片片灰绿。

小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

小男孩脸上的汗珠被吹干,换上调皮的笑意。

例10:英国哲学家培根: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潢。

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方能办到。

②适度地引经据典。

例11:杨朔《荔枝蜜》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可见荔枝的妙处。

③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能随意落笔,切忌写得大而空。

例12:原稿:二八女多娇,风吹落水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修改稿:谁家女多娇,何故落水桥。

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2. 提高语言水平的方法(1)重视语言基础知识,逐渐深厚自己的语言功底。

(2)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随时“记录”生活。

要善于学习生活中各阶层人物的语言。

例1:老舍《茶馆》:“如今有了花生仁儿,可牙没了。

”(3)摆脱庸俗和低级趣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例2:十年前,老作家、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在听说一位同事丢了一千元钱时,毅然从自己本不多的工资中拿出500元送给那位同事,并说:“只当是你丢五百,我丢五百。

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承担,不是可以减轻一半吗?”(4)善于向高手学习,善于模仿。

(5)多读多写多想。

(二)修辞1. 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例1:那姑娘像花一样。

例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例3: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 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例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2)拟物①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 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 反问(反诘)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2)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3)具体代抽象。

例:南国烽烟正十年。

(陈毅《梅岭三章》)(4)工具代本体例: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5)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10.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例: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1.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13. 通感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例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三)词语的色彩1. 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指说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

从词汇分类来分,一般分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两大类。

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各有特色,又密切联系。

2. 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

褒义词是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尊崇、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

中性词是不带褒义和贬义感情色彩的词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

3. 形象色彩词语的形象色彩是词语指称的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生动具体的反映,是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在语言运用中,词义的形象色彩对增强词义的明晰性,构筑丰富的同义关系,强化语言的表现力有重要的作用。

(四)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模拟试题】1. 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