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
有关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
关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学习方法篇一: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心思想摘要: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近现代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试图从方法论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主义方法、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法打通,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启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冯友兰把历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和其他学科的方法相结合,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
他一生孜孜以求,所著的“贞元六书”和“三史”成为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名篇佳作,所创立的新理学形成了与熊十力、梁漱溟所建构的新心学相对峙的哲学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创新发展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所提出的“正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与“负的方法”(直觉主义方法)、“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释古”方法、“抽象继承法”等在探索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进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现代化。
这里仅从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冯友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
20世纪20年代初,他初涉哲坛,就明确把比较方法、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作为治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
例如,1920年底作的《与印度泰谷尔谈话》一文,其中谈到要把中国的旧东西(当然包括中国哲学)当事实来研究,所用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他所作的《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文,主张分析方法与直觉方法的统一;《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之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一文运用的是以西释中、以今释古的比较方法;1923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天人损益论》,于1924年由上海印书馆出版时改名为《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已初步提出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可编辑)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可编辑)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年第.文章编号: ?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葛斐 ,余泽娜.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德育教研室,广东广州摘要: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世纪西学东渐潮流影响下的产物,体现了对方法论的自觉,是推进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近代化的经典文本之一。
本文试图结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所运用的主要方法,如西学观照、逻辑分析、历史主义、哲学与哲学史相结合、唯物史观等作出评述。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在《中国哲学史世纪初,较早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著作是谢无大纲》的影响和启发下诞生的,但又毫不逊色,它与《大纲》共同推进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上的近代化,量的《中国哲学史》。
但这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史,因为它对“哲学”、“哲学对象”的界定比较并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上的另一个经典文本,与胡模糊,文学、史学、哲学界限不明,在学术方法上也仍适各领风骚。
未能脱离传统经学史学的窠臼。
“五四”前后,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 胡适的《大纲》虽然使中国哲学史研究豁然开在救亡图存的口号声中,西学东渐的浪潮大有席卷朗,但由于只有上卷没有下卷,于是冯著的《中国哲一切之势。
以西学为武器批判中国传统、中国社会, 学史》便成为中国近现代第一本运用现代学术方法以西学为方针改造中国传统,中国社会成为时代的研究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在《中国哲学史》中,体现了明显的方法论自觉。
主流。
于是,重估传统价值、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也随之被列入了世纪初急于寻找中国社会新出路的一西学的观照人们的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西学导入中国哲学,并从整体上看,这套《中国哲学史》明显是以西方用以重新整理中国哲学史,也成为了可能。
哲学为参照系的。
西学的观照主要表现在:这种哲学上的援西人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首推 .以西方的哲学涵义和内容为选材标准法论层面的变革。
冯友兰_中国哲学史_方法论述评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冯友兰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中国哲学史》是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哲学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下面我将从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思想内涵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他从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各种思想流派开始,逐步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对每个思想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和主要观点进行了介绍,还通过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
其次,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对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他通过对各种思想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核心思想的阐述,使我对中国哲学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如,他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对儒家思想的丰富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他还通过对道家的自然观、墨家的兼爱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使我对中国哲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欣赏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
最后,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对中国哲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他通过对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智慧精神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哲学对当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比如,他指出中国哲学的仁爱精神、兼容并包的思想、和谐共生的理念等,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
总之,通过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思想内涵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部著作不仅使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探析
第17卷第4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17,N o .42015年8月J .o fW u h a nU n i .o f S c i .&T e c h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A u g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2015 收稿日期:2014-12-05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113010202). 作者简介:罗贵绒,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探析罗贵绒(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已有一段历史,但直到近代以来,其研究方法论的确立才使得中国哲学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㊂研究方法的选定首先在于厘清研究的态度与研究的目的,并把握中国哲学的特质㊂胡适等为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树立了典范,但他们的研究方法主要在于用西方的哲学概念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诠释中国哲学,然而研究中国哲学史是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典范或方法的,因为典范具有时效性,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方法需要适时修正,可谓法无定法㊂关键词: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史;胡适;冯友兰;侯外庐;劳思光;典范;方法论中图分类号:B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15)04-0391-06一尽管作为一门学科意义上的 中国哲学史 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的,但从先秦开始就已有学者对中国哲学史进行了研究,而研究中国哲学史,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研究的方法问题㊂ 先秦时期的哲学史方法主要是以荀况 解蔽 方法为代表的批判方法,这种方法反对学术思想的片面性,以批判否定对立的学术观念来确立自己的思想理论为特征 [1]㊂明清时期则有考辨方法,它包括史料的真伪考辨㊁史料的校勘与解释等㊂近代自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开风气之先,冯友兰等类似论著相继推出,这些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但这些论著都存在着一个显著的问题,正如傅伟勋所说: 论述或疏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何仍要使用两千多年来无甚变化的语言表达?为何永远脱离不了大量的引经据典?假如从这类著作去掉经典引句,剩下多少著者本人真正的观点或创见?为什么这类著作很少看到一种具有锐利的批评精神?尤其在儒家系统,为何多半的现代学者只能做到伸论孔孟思想的伟大,而不愿平心静气地探讨所谓儒家圣人的思想的功过之两面? [2]290-291这一批评是有见地的,因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仅仅是为了颂扬先哲们的思想如何伟大,也并不是要回到以前的时代,而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深刻的了解,继承优良的东西,剔除其糟粕,是要接着前人的路走下去,而不是照着他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㊂由此,我们在研究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确定的目标,这样我们所使用的方法也就能依次选定㊂那么,我们研究之前的态度应是怎样的呢?我们研究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几千年的民族延续,使得中华民族积聚了深厚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传统㊂而 思想活动的美好光明,及其深邃㊁奥秘,正足以引导人类走向更伟大㊁更理想的心灵自由与开放的境界,这是每一位爱好探研宇宙人生问题㊁从事哲学思考的人们所追求不懈的目标[2]189㊂所以我们在研究先哲们的哲学思想时的心情 应该和游览博物馆不同,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古董可以使你神游上古,对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赞叹不已,但限于实物,却不容易激起我们的共感和共鸣㊂思想的表达就不同,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所处理过的问题和遭遇过的难题,依然是我们正面临的问题和难题㊂历史的特殊事件不会重演,但人类却一直被一些基本的问题和难题困扰着㊁挑战着[2]155㊂比如人生的价值意义㊁人的安生立命之道以及我们从哪里来㊁我们又要到哪里去等一系列关乎人自身内在而又深刻的问题㊂虽然我们和前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像这些他们思考过的问题和难题,我们也还要继续思考,因为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只是适合他们那个时代㊂不过,对于我们今天来讲,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人的思考还是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的价值,毕竟我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㊂在对前人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是 要很客观地承认此一思想,并当着手研究之际,是要先顺着前人的思想去思想,随着前人思想之展开而展开,才能真正了解他中间所含藏的问题,及其所经过的曲折,由此而提出怀疑㊁评判,才能与前人思想的本身相应,否则仅能算是一种猜度 [2]121㊂同时,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所以研究前人的哲学思想时还 必须了解一家之哲学产生的时代和文化的背景是什么,所感受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什么,独特的哲学心灵尤其需要独特的处理, 狄尔泰说,只有一个诗人的心灵才能够了解诗㊂同样,只有一个哲学的心灵才能够了解哲学观念的意义㊂而我们在评价以前,首先必须有深刻的同情的了解,而后再加以批评,这才可能是比较深刻的批评[2]173㊂因不曾无私而尽己,所以会流于不敬;因为肆无忌惮,所以不会忠于前人的思想,也不会对前人的思想有所敬意,这是研究思想史的一大禁忌①㊂当然,对以往的哲学史进行研究,并不是简单地叙述前人说了些什么,考察清楚思想的来源㊁发展脉络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更重要的是要对其思想进行批判地吸收,最终成一家之言,这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㊂如冯友兰所说,我们要接着前人的思想讲下去,而不是照着前人的思想讲下去,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培曾以康德的 命令 为基础,来说明如何能从哲学史的研究中,去把以往的哲学变成我们自己的㊂这三条命令是:为你自己而想;在你的思维中,把自己摆在每一个其他人的位置上(去想);与自己目的一致地去想[2]157㊂这三条命令也是从事哲学思想研究的一个过程,更是从事哲学思想研究的一个目标㊂第一条是引发研究的兴趣,开启漫长的心灵之旅;第二条则是要对别人的思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同情的了解;第三条是要有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由此突出自己的思想,成自己的一家之言㊂而司马迁在著‘史记“时也有过类似的看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㊂这样我们的思想长河才不会枯竭,而是日益的汹涌澎湃㊂二研究哲学史的态度与目标已经确定,那么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又是什么呢?这一问题的解答首先在于厘清中国哲学的特质㊂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重体验,因而相对于西方的哲学传统而言,中国缺乏逻辑和知识论,因缺乏逻辑和知识论,使哲学的表现只有简单而粗陋的形式[2]24㊂但是中国哲学也有其独特性,其独特性也是中国哲学的魅力㊁中国哲学的精神和中国哲学的特质,这特质即 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很强,不停留于 概念王国 ㊂这不是说中国哲学没有 概念 ㊁ 逻辑 ㊁ 理性 ,恰恰相反,中国哲学有自身的系统,中国哲学的 道 ㊁ 仁 等一系列的概念㊁范畴,需要在自身的系统中加以理解 [3]7㊂不过,我们也得承认,中国哲人在对哲学概念㊁范畴㊁命题和体系进行分析时确实不如西方哲学那么严谨,存在着模糊之处,可以说是一旦鸳鸯绣出,金针遂隐,甚至更多的时候关注点在鸳鸯上,而不是金针,对金针没有自觉的意识㊂然而,这一问题自近代以来开始得到改观㊂自从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通过暴力打开之后,一方面西方的各种思想潮流涌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陷入了深刻的民族危机㊂为了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㊁政治制度等,以达到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目的,但结果却是制夷不成㊁振兴中华民族无望,经过反思,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学习西方思想的重要性,观念的更新与改进是当务之急㊂在哲学研究领域中,中国哲学研究者认识到中西方哲学的不同, 西方哲人通过理性思辨的方式来考察㊁探究形上学的对象,如理念㊁实体㊁本体㊁自由㊁不灭的灵魂等,因此知识论发达,格外看重作为对象的外在世界与主体认识能力的研究㊁形式概念的分析㊁客观的知识系统与理论的建构 [3]7,西方哲学有着悠久的方法论研究,这是其长处所在,也是国人自叹不如的地方㊂自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之后,中国哲学研究者逐渐有了方法上的自觉,并借鉴西方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开始有了自己的方法论研究,而 方法论问题仍是对传统哲学的理解问题,有所理解之后即是体系建构的问题,即是方法论的研议问题,中国哲学有其根本问题,因此即有针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哲学基本问题,就着这些哲学基本问题以建立方法论解释体系以诠释中国传统哲学,这就是中国哲学当代化的重点工作,即是对于传统哲学主张及价值立场的体系化推证工作[4]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首开中国哲学史研究之风气,其后有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两人的研究在当时影响很大,特别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堪称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中国哲学史研究2932015年第4期罗贵绒: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探析的 典范性 之作 [5],而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是西方哲学研究的方法:胡适借用的是实用主义,冯友兰借用的则是新实在论㊂这在当时的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其效果究竟如何呢?刘述先对此的评价是: 但是这书(指胡适的‘中国哲学史“)从后来的眼光看来,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正像金岳霖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说的,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像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不像是一个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㊂这是因为胡适的立场根据是杜威的实用主义,不免把许多现代的观念运用到中国古代哲学材料的解释上去㊂ 可是有趣的是,冯友兰也犯了和胡适相类似的毛病,他又把新实在论的观点运用到史料的解释之中,这未必与中国哲学的精神相应㊂ [2]15这也就是说,运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史存在着一个是否恰当的问题㊂其实,并不是西方的方法都能拿来研究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概念与中国哲学概念并不是都可化约的,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哲学理论来框定中国哲学㊂而胡适㊁冯友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后果则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是 指鹿为马 ㊁ 牛头不对马嘴 ㊂所以,劳思光对两人的著作评价为 若以哲学史著作应具有的条件来衡度胡先生这部书本身的价值,则我们只能说,这部书不是 哲学史 ,只是一部 诸子杂考 一类考证工作 ,而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虽有哲学的成分,却仍然并未接触到中国哲学的特性㊂它是一本哲学史,但并非一本成功的哲学史 [2]136-137㊂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指导方针㊂而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领域中,侯外庐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诠释中国哲学史的领袖人物和先驱,他所建立的典范从20世纪50~80年代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支配着中国哲学史的研究㊂侯外庐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建立的典范和方法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格外强调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对于任何历史人物思想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㊂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 五阶段论 ,同样将中国历史划分为 原始社会 ㊁ 奴隶社会 和 封建社会 ,这是其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第一步㊂第二步就是再区分出 唯心主义 与 唯物主义 两大阵营㊂每一位中国古代的哲学家都必须以如此的标准来被检视,从而被划分到 唯心主义 与 唯物主义 这两个对立的阵营中㊂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的具体和细微的内涵,都应该在这样一种组织结构中来分析㊂这一方法在20世纪50~80年代不仅侯外庐运用到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而且也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者所广泛运用的方法,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典范与方法才受到检讨,逐渐被边缘化[6]㊂与此同时,劳思光则通过对系统研究法㊁发生研究法㊁解析研究法等方法②进行批判以及对前人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后,明确提出了 基源问题研究法 ,所谓 基源问题研究法 就是: 以逻辑意义的理论还原为始点,而以史家考证工作为助力,以统摄个别哲学活动于一定设准之下为归宿㊂ [2]148劳思光把这一方法运用到了他的‘中国哲学史“写作当中,使得他的中国哲学史不同于前辈们的哲学史,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哲学史进行了诠释㊂但他的这一方法是不是就是完美无缺的呢?是否能把中国哲学史研究得十分透彻到位呢?韦政通认为,劳思光的这个方法用来研究某一家或某一派的哲学思想是可以有一定的效果的,但 如果用这个方法去处理几千年的哲学史,它的限制也是很明显的,因为哲学史上有许多哲学家和许多不同的学派,哲学家与哲学家之间的思想可能完全对立,学派与学派之间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假设与前提,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了解他们之间经由互相刺激㊁互相论辩以促进思想史的发展,也是哲学史家的重要工作,这就不是基源问题研究法能完全处理了的 [2]11㊂而劳思光在‘中国哲学史“第二卷的 后记 中写到: 第二卷的写法基本上和第一卷相同;唯一的差异是我不曾处处明显地标出各家或各派的 基源问题 尽管我所用的方法并无大改变㊂ [2]11他为什么不再处处标出各家或各派的 基源问题 ?尽管他也说他的写作方法并没有多大的改变㊂在复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是不是他可能已经感觉到了他的方法的限制呢?这恐怕只有他本人知道了㊂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自胡适㊁冯友兰之后,西方哲学成为研究中国哲学不可或缺的学术背景和理论指南㊂彭国翔指出,中国哲学史一开始就是一种 比较哲学 ,即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涉及到西方哲学[7]㊂很多西方哲学的流派已经成为或可能成为研究中国哲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框架㊂刘笑敢就将这种 自觉地以西方哲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框架来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称为 反向格义 ,将自觉地用现成的西方哲学概念来对应㊁定义中国哲学观念㊁术语的方法称为狭义的反向格义 [8]㊂在刘笑敢看来,自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来,反向格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无可否认的中国哲学研究的主流方法,只是中国哲393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学界对这种方法一直没有认真的反思和探索㊂但他指出这种方法也是有其弊端的,因为西方与中国有着不一样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背景,各有其特殊之所在,那么各自的哲学研究也是有其侧重点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哲学理论和思维都能与中国哲学理论和思维相提并论的,也不能一味地用西方哲学理论来诠释中国哲学,二者存在不可通约之处,而刘笑敢的这一看法可以说是对张岱年关于哲学方法研究思想的继承㊂张岱年指出: 中国现在所需要的哲学必须是综合的㊂保守旧哲学的传统或根本唾弃旧哲学而企图作西洋哲学系统下的一分子,都不能应付现代中国之特殊需要的㊂ [9]对此,他主张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中国哲学之批判与继续;二是对于西方哲学之迎头赶上㊂张岱年还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是 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 的出发点㊂对于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哲学与思想的涌入,张岱年认为对创造 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 有着重大意义,但他强调 在吸取西方哲学的同时,决不能搞照搬照抄,决不能强欲取来以为己用㊂西洋诸国的哲学思想本是为适应西洋诸国的具体需要而产生的, 不赞成中国的新的哲学创造简单重复西方哲学走过的发展路径,更不赞成把西方哲学的局限和弊端也当作宝贝加以接纳,而提出对于西方哲学应取迎头赶上的态度 [10]㊂由此,在哲学研究方法上,张岱年强调两种思想方法:一是辩证的方法;二是分析的方法㊂这两种方法,也就是新的中国哲学创造在内容上必须具备的 对理的 与 批判的 两个特征[10]㊂刘笑敢与张岱年所提出的研究方法,都是因为看到了用西方哲学的观念和范畴来解释中国哲学,存在着不少限制㊂但并不是说他们就反对用西方的观念来对中国哲学进行有效研究,而是说如何做到恰当的解释㊂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应用西方哲学概念解释中国哲学且取得显著成果的莫过于余英时和傅伟勋两人㊂余英时借用柏林的 狐狸 与 刺猬 的分类,来分析章实斋与戴东原的异同,并兼及朱熹与陆九渊的异同;而傅伟勋则援用现代美国哲学的方法论来解析孟子的性善学说及其与告子的辩论③,两人的研究成果使得运用西方观念来诠释中国哲学成为可能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应用西方哲学概念来诠释中国哲学不但应该而且必要,而关键则在于如何做到恰当的运用㊂三不可否认,随着与西方思想的不断交流与对话,中国哲学史研究不仅受到了西方理论的影响,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是自觉地应用西方的哲学理论来诠释中国哲学㊂不过,运用西方理论来诠释中国哲学的前提是要对中国哲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还要有着很好的西学素养,不然只是瞎子摸象,乱说一通㊂除此之外,现在的中国哲学已不再是只有中国人自己研究,放眼全球,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日本的学者,还是西方的㊁欧洲的或美国的学者,都在中国哲学这个领域做出了很多优秀的成果㊂如果我们不以中文世界自限,希望在国际上站在中国人文学科研究的一线,就必须充分吸收和消化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7],借用他们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但我们内心一定要清楚:虽然当今西方的文化思想是强势的,这跟他们强大的政治经济后盾有关,但是 中华文明中的哲学智慧决不亚于西方,需要我们在与西方哲学的比照㊁对话中,超越西方哲学的体系㊁框架㊁范畴的束缚,确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传统㊁哲学智慧与哲学思维的自主性或主体性 [3]5,不能迷信西方的方法㊂在西方,思辨与体验可以分道而行,但中国传统哲学是重体验和重实践的,与人的安身立命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我们传统哲学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未来应该继续发扬的特色㊂虽然运用西方严谨的理论来诠释中国哲学,可以使我们传统的哲学概念明晰,令人耳目一新㊂但 愈有思辨能力的人,离体验愈远,在这个连人格都被市场化的时代,又如何能唤起中国学者道德实践的愿望?缺乏这种愿望又如何去体验传统的内圣之道 [2]26?所以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上,需要对前人的方法进行批判的继承,也要有创造的发展㊂我们不能迷信西方的方法,也不能迷信我们自己已有的方法㊂ 每一种适合自己运作的方法,都必须靠自己积累的经验去构想出来,但也只能是一个大抵的概念,随处遇到不同的问题,都须要表现出史家的匠心独运,墨守任何一种方法,无异是为自己预设陷阱 [2]11-12㊂每一种方法在遇到新的问题时,都需要改进,不管我们用的是西方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法无定法㊂因为方法论架构必须是一个活的言说系统,必须在更多的哲学对象中进行分析,必须具备更多的分析经验才能进一步地充实它自己的分析效力㊂托马斯㊃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曾提出 典范 (又称 范式 )这一概念,而他所说的典范是指像亚里士多德㊁牛顿㊁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及物理学某分支学科中所建构的理论,这些典范性理论的特点是:被某一时代的科4932015年第4期罗贵绒: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探析学家们作为基本的理论前提,成为这一时期学者公认的权威性著作,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界定了合宜的问题及基本的研究方法,成为该学科研究者信守的规则和标准㊂托马斯㊃库恩认为所谓科学革命的发生,首要的就是典范的革命,即先前的典范在革命后为另一典范取代㊂同样,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上也存在着各种 典范 ,早期的胡适㊁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写作方式就为后来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树立了一个典范,特别是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所运用的方法具有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五大特点:释古的立场㊁近代的史观㊁宋学的方法㊁同情的了解和阐明的态度㊂由此确定了中国哲学史教科书体系的代表人物和基本派别,提出了重要的学术论断和哲学分析㊂如提出法家应分为三派,中国哲学中的 天 有五种含义,孔子有正名主义,孟子为理想主义,墨子为功利主义,朱子主性即理,陆九渊主心即理,朱子系统中理离心而独存,王阳明系统中无心即无理,清代汉学之义理学表面上反道学,实际上仍是道学之继续等[5]㊂这些提法㊁观点㊁分析和定位至今仍为学术界沿袭,大部分已成为该学科研究的 典范 ㊂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哲学史本身是处于发展中的,任何一种研究典范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㊂陈修斋在关于哲学本性问题的思考中,曾提出了 哲学无定论 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哲学定义无定论,哲学是否有或能有公认定义问题无定论,所以哲学所探讨的许多问题也都无定论[11]㊂借用这一说法,我们也可以说 研究方法无定论 ,前人所开创的典范总是在被后人打破,但这不是说就可以完全抛弃前人的典范,而是借鉴吸收最终超越前人㊂所以我们不能固守某一个典范或方法,而是不断探索寻求适应时代的解释方法㊂注释:①史华慈认为: 思想家的基本信条是,无论我们如何深入地探讨我们所研究的为何问题,在未完全了解别人的思想倾向以及思想路线以前,我们要避免加入自己的观点,当然这是假定我们都有自我超越的能力㊂ (参见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第252页)这主要在于我们在对前人的思想进行研究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我们自己的信念㊁动机㊁需要和希望等一些主观的因素,要做到毫无偏见㊁绝对中立的立场来研究,这的确很难㊂无怪乎 章学诚曾悲观地指出,一个真正思想卓异的人无法期望在死后可以被人完全理解,即使在所有古代注家的帮助下,司马迁和班固的思想也仍有三四成不为我们理解㊂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 人之所以异于木石者,情也,情之所以可贵者,相悦以解也 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他所处的时代被理解㊁接受或成功,可以寄希望于被后世理解,但他最好不要期望得太多,因为理解他的人必须既 有其理 又 有其事 ,必须 接以迹 又 接以心 ,而对一个人来说,完全做到这些是不太可能的㊂ (参见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即使如此,但这也不能阻挡我们对思想本然的追求,即使做不到完全的理解,但也要努力为之,这才能向思想的本来面貌靠近㊂②系统研究法就是将所叙述的思想作系统的陈述的方法㊂就哲学史而言,我们在哲学史中的陈述,既然要求所陈述的成为一个理论,则系统研究法自然是有其长处的㊂可是取这种态度来讲述前人思想的时候,常常只注重了哲学问题一面,而忽略了事实一面㊂所谓发生研究法,即着眼于一个哲学家的思想如何一点点发展变化,而依观念的发生程序作一种叙述㊂采用这个方法来叙述一家思想时,研究者可以将所研究的思想一点一滴地依照发生的先后排出来,假如研究者有足够的资料可用,则这种叙述自然是最详尽了㊂ 事实上,如此的研究结果每每不能P r e s e n t一个理论,而只能纪述一大堆资料㊂解析研究法事实上还很少有人用过,但它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用解析法来研究哲学史,基本态度是较客观的㊂因为,当一个研究者采取解析研究法的时候,他的主要工作只是解析以往哲学家所用的词语及论证的确切意义㊂ 解析的方法本身只能整理已有的材料,而不能提供材料,凡是涉及知识内容的判断,就必须有一定的材料作为此种内容之根源㊂(参见劳思光:‘论中国哲学史之方法“,选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0-145页)㊂③傅伟勋认为: 任何一个国家社会要有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突破与发展,绝对需要一批见识深远而态度忠诚的知识分子,提供建设性的且有善意的批评;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㊂ 所以他提出了 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 理论,但他认为当代新儒家学者 急于打开一条合乎时代需要的儒家外王之道,但是对于传统的美化绰绰有余,经由严格的自我批评谋求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却大大不足㊂ (参见傅伟勋:‘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哲学与宗教二集“,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社,1986年,第2-4页)这道出了我们在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中的心态问题,要么全盘西化,用西方的一套理论框架来研究并改造中国哲学;要么就是过分的华夏优越感,排斥外来思想,以这样的心态来研究中国哲学,就很难做到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田文军.中国传统哲学史方法发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9-14.[2]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93。
[学术]四不象的冯友兰——评冯教授《中国哲学史》
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这已是哲学界争论很久的一个问题了,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哲学,而国内学界马上反驳说中国有哲学,他们随后便把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搬了出来,并遵循西方的思维模式,在这些圣人的理论中去寻找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的踪迹。
到底什么是哲学呢,好像历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敢站出来理直气壮的说我对哲学理解的很透彻,这个词是我们普遍使用,随口拈来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弄懂其真正涵义。
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最初来源于希腊文,philo是爱的意思,sophy是智慧的意思,那么philosophy的意思就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意思,而西方哲学的主线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探求,所以哲学也变为其代名词了。
而中国哲学主要是讨论的是关于人性的问题,或更精确的说是关于内在道德性的问题,特别是孔子,发展出了一套关于仁的理论体系,以后的思想家便开始围绕其或者批驳或者赞赏。
如果要谈本体论的话,也许老子可能会有发言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认为不应该拿西方的哲学标准来生搬硬套的套在中国思想里,每个国家的思想都有其特点,我们不能苛求思想的一致性,之所以说中国没有哲学,是没有像西方哲学那样的哲学,但中国有自己本有的哲学,有自己的思想。
中国有没有单纯意义上的哲学中国有没有单纯意义上的哲学。
你提出于丹在百家讲坛上讲的庄子“周庄梦蝶”就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哲学问题,这里涉及三个问题。
其一、百家讲坛并不是一个学术论坛,而是一个知识普及的讲坛。
于丹讲<<论语>> 不是在讲哲学,也不是在讲学术。
她自己也说"对于国学,我从未说过研究,我只是站在学术之外谈个人感受。
因此,“心得”与“感悟”都只是我个人对《论语》的感悟。
"。
所以她讲的“周庄梦蝶”不是从哲学上去分析它,而讲的是她个人对于庄子的“周庄梦蝶”的思考。
这与我们讨论的“中国有没有单纯意义上的哲学”是没有联系的。
探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
探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中国哲学观指有关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既包含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也包含对中国哲学具体内容的看法。
作为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开创者之一的冯友兰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哲学史》和40年代的《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中就明确表述了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形成了自己的儒学观、道家观、佛学观等。
冯友兰是按照西方哲学的框架来解读中国哲学的,他对中国哲学的精神、特点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冯友兰指出,所谓中国哲学即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所谓中国哲学家即中国某种学者,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家名之者。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或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既入世又出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有了这种精神,中国哲学可以说既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并不肤浅。
一般来讲,入世与出世、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
如何统一起来?中国哲学的精神正是体现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中。
中国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人格示范,这就是圣人,它既入世又出世,内圣而外王,它所体现的也正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肯定了中国哲学的发展性,并对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特点有些是长处,有些是缺失。
1中国哲学是发展的,进步的冯友兰指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中国哲学史也是这样。
比如说,就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和范围来看,汉代以后的哲学不如汉代以前的哲学所涉猎的多和广,但就其明晰或清楚的程度来看,汉代以后的哲学确实超过了前代。
有人以孔子讲尧舜,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讲孔子,戴震、康有为仍然讲孔子,遂觉古人有一切,而今人一切无有,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董仲舒只是董仲舒,王阳明只是王阳明。
如果我们懂得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只是董仲舒的哲学,王阳明的《大学问》只是王阳明的哲学,也就懂得了中国哲学总在进步之中。
一部冯友兰研究的创新之作——《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研究》读后
展 中作 出卓越 贡献 的冯 友兰先生来 说是很 不公 平 的。
因 此 . 书 的研
论加 以分 析 。 当说 ,研究》 应 《 的将哲学 观 、 哲学 史观作 为哲学 史方 法论 逻辑 前提 的思 路 , 是合 理 的 。 照马 按
讲 ” “ 象继 承 法 ” ) 、抽 等 的分 析 . 停 留在对 冯 友 兰 中 或 国哲 学史方 法论发展 中某些 时段 (0 2 世纪3 年代或 建 0 国后 ) 的考察 。 未有 学 者将 冯先 生一 生不 同阶段 的 从 中国哲 学史方 法论 加 以 总体考 察 。 友 兰本 人 讲 , 冯 他
兰 中国哲 学史研究 的成就 。研 究》 书则在此 方 面提 《 一
出更为 系统 的思路 , 那就是从 哲学观 、 哲学史 观 、 哲学 史 方法 论三 个层 面对 冯友 兰一生 的 中 国哲 学史 方法
是说 , 者们对 哲学 家冯 友 兰关 注 较多 。 学 而对 作 为哲 学史 家的冯友 兰关注 不够 。 这对 在 中国哲 学史 学科发
什 么样 的世 界观 就有 什么 样 的方法 论 。 因此 , 究哲 研 学史 方法论 , 就不 能不 对哲学 观和哲学史 观先 加 以探 讨 。 观《 究》 通 研 全书 , 不论 是对 冯友 兰 研究 中 国哲 学
史成 就卓著 的时期 (0 纪3 年代 的“ 2世 0 大哲 学史 ” 时期 和2 世 纪8 年代 后 的“ 编 ” 0 0 新 时期 ) 还是 对冯 友 兰学 ,
也从未 作通盘 的考察 ,研究 》 《 对此 问题 则进 行 了系统 分析 。 此 , 对冯 友 兰中 国哲学 史 方法论 的研 究 来 因 就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木
高秀昌
( 西南大学哲 学系, 重: 冯友兰 曾撰写大量的评孔 、 论孔文章 , 以真心尊孔 、 扬孔为主而兼有违心批孔 、 反孔的言论 。在
涉及孔子研究 和中国哲学史研究 的方法论 问题 时 . 尽管 冯友 兰一度也采取“ 唯书” 、 “ 唯上 ” 的教条主义方 法, 但从 总体上说 , 他既 主张 “ 同情理解” 与“ 修辞立诚 ” 的态度与方法 , 又持守“ 抽 象继承法” 和“ 普遍性形
中图 分 类 号 : B 2 6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6 2 X( 2 0 1 5 ) 0 3 — 0 1 1 4 — 0 0 7
在2 0世 纪 的孔 子研 究 中 .冯 友 兰 可 谓 独树
一
动 对 以孔 子 为 代 表 的儒 家 传 统 文 化 所 作 的最 严
作者 简介 : 高秀昌( 1 9 6 2 一) , 河南 邓州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武汉大学哲学 院博士后研究 人员 , 主要研究方 向: 道家哲学 、 2 0 世纪 中
国哲学 。
1 1 4
从 冯 友 兰论 孔 子 看 中 国哲 学 史 研 究 方法 论 问题
里, 冯 氏实 际上 已经确 立 了孔 子 在 中国历 史 上 的
中 国的第 一 位 私人 教 师 。 而 不是 中 国的第 一 位 私 人 著作 家 。然 而 , 孔 子不 是 普通 意义 上 的“ 儒” , 而 是 以“ 以述 为 作 ” 的精 神 重 新 解 释 了古 代 经 典 并
负的方法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负的方法:中国哲学的方法论——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资科1702刘埙颖年初制定的读书计划,唯一一本明确列入阅读名录的,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
这本书不同的人先后推荐,遂我放下手头准备读的多本书,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读完。
本书是冯友兰先生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用的教材,赵复三先生翻译。
因是冯先生为外国学生讲述,因此不仅能看到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还能了解到西方哲学一脉相承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西方哲人研究哲学主要是采用“正的方法”,中国先哲则用的是“负的方法”。
也就是说,西方哲人愿意讨论形而上学的形象,穷尽事物的本质,探寻其“是什么”,而中国哲人对形而上学的对象不直接讨论,只说它“不是什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诺斯洛普教授说,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来自直觉,一种来自假定。
来自直觉的概念指向某个事物,它的完整的意义可以立即从某个事物中领会到;而由于假设得出的概念,它的完整的意义是根据一个假设,用演绎法推演而来,从而认定的。
不同于西方哲学始于“公设的概念”,中国哲学便是从“直觉的概念”开始的。
由于这个缘故,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即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我认为也可以称之为积极的方法和消极的方法,一个积极推演,一个仅限提示。
制约中国哲学内容及其方法论的原因,则源于农民思想。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是依靠农业为基础和根本。
读书人通常出身于“耕读世家”,家庭的兴衰和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联系在一起。
因此,他们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主要反映农民的思想。
而他们的教育基础,使他们得以表达农民自己无法表达的思想,而这反映在哲学上则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哲学内容和哲学方法论。
“农民日常与之打交道的,诸如田地和庄稼,都是他们一看就认识的东西。
他们处于原始和纯真的心态之中,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宝贵的东西。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2 0 1 3年 3月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王向清, 黄 玉 兰
( 湘潭大 学 哲 学与历史 文化 学院 , 湖南 湘潭 4 1 1 1 0 5 )
摘
要: 冯友 兰先 生 的 中国哲 学 史著 作 不但 继 承 了儒 家 经 典 的 解 释 学 思 想 和 方 法 , 而且 有 所 发 展 和 创 新 。 对 孔
写而 已 。 ” j 】 而且 由于写 的历 史 是 主 观 的认 识 , 哲
的出版 , 再 到生命临 终时 的《 中 国哲 学史新 编 》 七册
的完成 , 冯 先 生 的 中 国哲 学 史 研 究 可 谓 是 硕 果 累
学史是 有关 哲学 的历史 , 那 么写 的哲 学史 也 见解 , 所 以, 写 的哲 学 史其 实 是 对 本 来 的 哲 学 史 的
继 承和 发展 。对 孔 子“ 述 而不 作 , 信 而好 古 ” ( 《 论 语
・
述 而》 ) 的儒 学经 典解释 学思 想 的继 承 和发 展 , 形
其所认识 的客观对 象完全 符合 。所 以 , … …写 的历 史也不 能与本来 的历史完 全符合 , … …写 的历史 永 远要重 写 。 ” [ 】 哲 学史是哲 学 的历 史 , 因此 哲学 史 也要不 断地重写 , 这在冯友 兰《 中国哲学 史 》 有 明确
所发 生的事情 的总名 。一是写 的历史 , 即 以历史 家
就 是哲 学史作 者对 哲学 的历 史 的解 释 过程 , 反 映了 作 者 的解释 学 理念 和方 法 的形 成 过程 。三 个 版 本 的中 国哲 学史 著作 , 反 映 了冯 先生 解释 学 思想 和 方
法 不断 发展 、 成 熟 的过程 。冯 先生 解释 学 的思 想 和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018】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诺斯洛普教授曾提出:概念可分两种,一种来自直觉,一种来自假定。
“来自直觉的概念指向某个事物,它的完整的意义可以立即从某个事物领会到。
”
例如:蓝色是人对某种颜色的感觉,它是由直觉得到的概念。
“至于由假设得出的概念,它的完整的意义是根据一个假设,用演绎法推演出来,从而认定的。
”
例如:蓝色,用来描述电磁波的波长数字时,它是一个假定的概念。
诺斯洛普教授将来自直觉的概念分为三种:
在连续审视中已予区分的概念;
连续审视而还未予区分或称不确定的概念;
以及区分的概念。
而中国的哲学源于这片土地及人民,那么反映这些人民思想的哲学家,就会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哲学思维的出发点。
如:儒家的思想可以界定为一种精神状态,其中不明确的概念以直觉、多重的运动构成思想的背景;而具体的区分的概念则以相对的、人文主义的、过渡性的往复形成哲学内容。
如:道家的思想则是以连续审视而不确定或未区分的概念构成哲学的内容。
这也就可以解释认识论在中国哲学里从未得到发展的原因。
认识论的问题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已经有了明确的界限。
而在一个连续审视过程之中,还没有明确区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界限,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还是浑然一体的。
这也有助于说明,中国哲学的语言何以是提示性的而并不明晰,因为它不代表用理性演绎得出的概念。
中国哲学家只是告诉人们,他看见了什么,用简短的语言,述说丰富的内容。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评价
太虚:冯著《中国哲学史》略评冯君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曩尝稍一翻涉,顷始阅尽,其殊胜处诚有如审查所言者,然于佛学未能与子学俱重,故于向未之儒道拘蔽,未尽解脱,以视蔡孑民先生“不以一派之哲学一家之教义梏其心”,似有未逮。
中国民族文化,哲学乃是主脑,竖承三千年来子学佛学之结晶,而横吸欧美各国近代现代之思想,始足复兴且充实恢弘之。
汉末来之道教与北宋来之道学,则最为锢闭削弱中国民智者也。
而此书反多奖许,将汉武以来划为经学时代。
致儒道对佛之误解偏见,不能去除,陈君寅恪且谓以完成宋明新儒家为惟一大事因缘,尤使言固有文化者,仍落宋儒窠臼,与蔡孑民先生“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来墨守孔学之旧习”,何其反耶。
此其故皆由于中国传承之佛学,未能充分详述,于佛学莫见其全之所致。
冯君亦知“东晋至唐季第一流思想者皆为佛学家”,则此数百年之佛学,实应与春秋战国数百年之子学并重,划为另一时代,故我于冯君此书上编之子学时代,大致赞同,而愿为之商请者,则改下编经学时代使三倍其量,而全书划为“诸子分途竞兴时代”(即子学时代)、“诸子分期独盛时代”(秦为法家独盛时代,但秦统一人另一时代,汉初为黄老独盛时代,汉武为今文独盛时代,东汉为古文独盛时代,魏晋为老庄独盛时代)、“佛学传受化成时代”(东晋到唐季应详叙昆昙俱舍法相诸有宗义及三阶教等救世苦行与君相之佛教治化等,最少应不灭于子学时代之叙述)、“子佛融合道学时代”(宋至明清)。
窃观明代之兴起,根器原颇雄大,追隆汉唐而非宋可比,然其后仍渐弇陋者,受宋儒拘锢之所致也。
今欲复兴民族者,不可不注意于此。
(原载《读书周报》第22期,1941年3月)牟宗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五四前后,讲中国思想的,看中了墨子,想在墨子里翻筋斗。
其他皆不能讲。
既无兴趣,也无了解。
原来中国学术思想中,合乎西方哲学系统的微乎其微。
当时人心目中认为只有墨子较为接近美国的实验主义。
实则墨学的真精神,彼等亦不能了了。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后感——兼论庄子思想摘要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中西哲学方法论和出发点不同,中国哲学自成体系,百家林立,在哲学思想的继承上没有西方哲学明确。
冯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采用西方哲学研究的思路,梳理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哲学思想,并做出深刻见解。
本文在简略阅读《中国哲学史》的基础上,对该书内容进行简单概述和评论。
并就自身感想与书中描述,对自己感兴趣的庄子思想进行详述。
关键字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庄子1. 引言《中国哲学史》不仅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通史,还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中国哲学史。
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多新解”。
尽管中国哲学界对冯友兰的评价呈两极化,但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存在惊人的一致:在目前所有中国哲学史著作中,还未能有任何著作能在整体上胜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该书在中国哲学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2. 内容概述该书上半册从先秦梳理到董仲舒,以诸子为核心,相比之前诸人,能系统的有意识的利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如黑格尔的矛盾三段论,边沁的功利主义等等无疑是一种推进,从中可见比较哲学的雏形,可惜后来的发展多拘泥于简单的比较。
同时很多注也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如对梁启超评价先秦思想繁荣原因,人民生活空前痛苦,作者即认为中国历史根本无时无刻人民均水深火热,此理由无法成立。
下半册自董仲舒开创独尊儒术之时代始,历数两汉之古今文经学之争,魏晋南北朝之玄学佛学,唐朝之佛学以至宋明理学,最终以康有为等人为中古时代之结束。
中间各种图表,各种解释固无一一细论之必要,其实我很怀疑为什么要对诸如董仲舒的天地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之类的东西详加描写。
但是魏晋以至唐朝的佛学确实是能展示作者深厚学术功力之处。
对佛学的一点浅薄理解多半来自古龙武侠小说的“手中无环,心中有环”至于阿赖耶识就只能想起沙加和婆罗双树园,这里对玄奘、天台宗、华严宗等的介绍让我第一次触及了这个思想系统。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第34卷 第2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4 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Mar.2013 DOI: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1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王向清,黄玉兰(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 要: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不但继承了儒家经典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儒学经典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
对孟子“知人论世”历史解释学方法论和“以意逆志”的心理解释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的具有“设身处地”之了解及哲学史家之见的“释古”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解释学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3)02-0001-06作者简介:王向清,男,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玉兰,女,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于其整个的学术生涯。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问世,到四十年代《中国哲学简史》的出版,再到生命临终时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的完成,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
而冯先生之所以终其一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进行不断挖掘,逐层深究,对自己的哲学史著作不断调整、改写和升华,这都源于他对“哲学史”的理解。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说:“历史有两个意义。
……一是本来的历史,即人类社会在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总名。
一是写的历史,即以历史家对人类社会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研究为根据,把过去本来的历史描绘出来,把已经过去的东西重新提到人们的眼前。
……本来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写的历史是主观的认识。
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_高秀昌
2007年5月中州学刊M ay,2007第3期(总第159期)A cade m 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 o.3冯友兰研究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高秀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近现代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试图从方法论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主义方法、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法打通,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启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冯友兰把历史学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和其他学科的方法相结合,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冯友兰;方法论;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3!0164!04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
他一生孜孜以求,所著的∀贞元六书#和∀三史#成为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名篇佳作,所创立的新理学形成了与熊十力、梁漱溟所建构的新心学相对峙的哲学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创新发展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所提出的∀正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与∀负的方法#(直觉主义方法)、∀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释古#方法、∀抽象继承法#等在探索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进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现代化。
这里仅从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一、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冯友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
20世纪20年代初,他初涉哲坛,就明确把比较方法、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作为治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
冯友兰先生重写《中国哲学史》简评
On Rewriting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by Feng
Youlan
作者: 高秀昌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出版物刊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38-41页
主题词: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编写;精神独立;思想创新
摘要:冯友兰先生重写<中国哲学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反映了他一生所追求的'阐旧
邦以辅新命'的学术志向,及对哲学前途和命运的极为深切的忧患意识.本文通过探索冯友兰先生
重写<中国哲学史>的心理历程,认为知识分子必须要有独立、批判的精神,惟有保持精神独立、
自由思想,才能从事真正的学术研究和伟大的思想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冯友兰 的《 中国哲学史》 2 是 0世纪西学东渐潮流影响下 的产物 , 体现 了对方法论 的 自觉 , 是推进 中 国哲 学史方法
论 近代化 的经典 文本 之一 。本文试 图结合胡适 的《 中国哲学史大 纲》, 冯友 兰《中国哲学 史》 对 所运 用 的主要 方法 , 如西 学观
照 、 辑 分 析 、 史 主 义 、 学 与 哲 学 史 相 结合 、 物 史 观 等 作 出 评 述 。 逻 历 哲 唯 关 键 词 : 友 兰 ; 国 哲 学 史 ; 法论 冯 中 方
认 宗教为 诗 之 说 , 释 儒 家 的 ‘ ’ 富 于诗 味 , 解 礼 之 说
法似 较新颖 。 ”
洋名 词 , 欲讲 中 国哲 学史 , 主要 工 作 之一 , 就 今 其 即
一
冯友兰的《 中国哲学史》 两卷本 ) ( 是在《 中国哲学史 大纲 》 的影 响和启 发 下 诞 生 的 , 又毫 不 逊 色 , 与 但 它 《 纲》 同推 进 了 中 国哲 学 史 方 法论 上 的近 代化 , 大 共
并成 为 中 国哲 学 史研 究 上 的另 一 个 经 典 文 本 , 胡 与
适各 领风 骚 。
胡适 的《 纲 》 然 使 中 国哲 学 史 研 究 豁 然 开 大 虽 朗 , 由于只 有上 卷 没有 下 卷 , 但 于是 冯 著 的 《 国哲 中 学史 》 便成 为 中 国近 现代 第 一 本 运用 现 代 学 术 方 法 研 究 的完 整 的 中国哲学 史 。在 《中国哲 学 史 》 , 中 体
法论 层 面 的变革 。胡 适 的《 国哲 学史 大 纲 》 以 中 ( 简称《 大纲 》 和冯 友 兰 的《 ) 中国哲学 史 》 便是 其 中 典 型代 表 。前 者 打 开 了 中 国哲 学 史 研 究 的 新 视
,
与 西 方哲 学 概 念 清 晰 、 证 严谨 而 富于 逻辑 性 论 的优点 相 比, 统 中 国哲 学 的短 处 表 现 为 概 念不 明 传 确 、 义模糊 , 不重 论证 。而有 关 中 国哲 学史 的 书 意 且 ( 格来 说应 称 为 “ 国思 想史 ” 一 般 又显 得 比较 严 中 )
文 章 编 号 :6 4— 25 2 1 ) 6— 0 5— 5 17 9 3 ( 00 0 0 0 0
冯友 兰《中 国 哲 学 史》方法 论 述 评
葛 斐 余 泽娜 ,
( .广 州 城 市 职业 学 院 旅 游 与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0 ;.广 东 行 政 职 业 学 院 德 育 教 研 室 , 东 广 州 50 5 ) 1 广 14 5 2 广 10 3
2 .余泽娜 (9 7一) 广东饶平人 , 17 ,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德育教研 室副教授 , 主要从 事伦理学方面的研究 。
・
5・
青 海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育 科 学 版 ) 教
在 写作哲 学史 之前 , 友 兰先 对 中 国哲学 作 出一 个 冯
梳 理 。他 在 书 中开 宗 明义 地 指 出 : 哲 学 本 是 一 西 “
杂 乱 , 乏 内在 的逻 辑 性— — 这 为后 人 阅读 和 研 究 缺
提 供 了后世 研 究 中 国哲 学 史 的 范本 。它 的伟 大
义 不仅在 于打破 了传 统 哲 学 史 书代 圣 贤立 言 、 为
传作 注 的状 况 , 在 于它 在 方 法 论 上 运 用西 方 哲 还
方法 ( 实验 主义 ) 解 释 中国哲 学 。毋 庸 讳 言 , 如 来
青 海 民族 大学 学报 ( 育科 学版 ) 教
J R OU NAL OF Q ̄ G HAI NAT ONA I I S U VE S T I L T E NI R I Y
( d ct nS i c dt n E u ai ce eE io ) o n i
21 0 0年 第 6 N 6 2 1 o .0 0
现 了明显 的方 法论 自觉 。
( )西 学 的观照 一
切之 势 。以西 学为 武器 批判 中 国传统 、 国社会 , 中 以西学 为方 针改 造 中 国传 统 , 国社 会 成 为 时 代 的 中
主 流 。于是 , 重估 传统 价值 、 新审 视 民族文 化也 随 重
之被 列入 了 2 0世 纪 初 急 于 寻 找 中 国社 会 新 出路 的 人们 的 日程 。在这 种情 况下 , 学导 入 中 国哲 学 , 西 并
收 日期 :0 0— 8 3 稿 2 1 0 —0 作 介: 者简 1 .葛
前人 的思想 带来 了种 种 不便 , 是 造 成对 前 人 文 本 也
的解 释 多而 混乱 、 难分 孰 是孰 非 的一个 根 源 。因此 ,
斐 (98一) 山东荷泽人 , t7 , 广州城市职业学 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 主要从 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 ;
中 图分 类 号 :0 6 B2
文 献标 识 码 : B
2 0世 纪初 , 早研究 中 国哲 学史 的著 作 是谢 无 较
量的《 中国哲 学 史 》 。但 这 本 书并 非严 格 意 义 上 的
哲 学史 , 因为 它对 “ 学 ” “ 学 对 象 ” 哲 、哲 的界 定 比较 模糊 , 文学 、 史学 、 哲学 界 限不 明 , 在学术 方 法上 也仍 未 能脱 离传 统经 学 学 的窠 臼 。 史 “ 四” 后 , 国 处 于 新 旧交 替 的历 史 时 期 , 五 前 中 在 救亡 图存 的 口号声 中 , 学 东 渐 的 浪潮 大 有 席 卷 西
用 以重新 整理 中国哲学 史 , 成 为 了可能 。 也
从 整体 上 看 , 套 《 国哲 学 史 》 这 中 明显 是 以西方
哲 学 为参照 系 的 。西学 的观 照主 要表 现在 : 1 .以西方 的哲 学涵 义 和 内容 为选 材标 准
这种哲 学 上 的援西 人 中所产 生 的广 泛影 响首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