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4讲宋明理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宋明理学
关闭
方法论,故B项错误;“心即理”是陆九渊提出的,故C项错误;“龙场悟道”是指
内心反省,抛弃了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故D项正确。 D
解析
关闭
答案
第十一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33讲
真题体验
宋明理学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第十一单元
第33讲
真题体验
宋明理学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0-
三、历史影响 1.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2.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 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3.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 极影响。 图示解史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第十一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33讲
真题体验
宋明理学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3-
考向一 政治变迁与儒学地位的关系 1.(2014课标全国Ⅰ,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 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 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关闭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决定宗教兴亡”的说法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后,佛教并没有走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向消亡 ,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材料信息“武则天时明令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态度的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33讲
真题体验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规范练习:宋明理学(含解析新人教版)
宋明理学1.《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
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
这表明( )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答案: D解析: 三教合归儒的实现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道家的衰微,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三教合流的目的是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D项正确。
2.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性”“太极”等形而上的概念。
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 )A.思辨化的趋向B.信仰重建的完成C.普及化的实现D.伦理纲常的弱化答案: A解析: 题干反映了孔子罕言“性与天道”发展为朱熹常提“理”“气”“性”“太极”,这说明了儒学的发展出现了思辨化趋向,故A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出信仰的重建,故B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儒学实现普及化,故C项错误;朱熹理学强化了伦理纲常,故D项错误。
3.周太王(周王朝的奠基人)长子泰伯为让位给弟弟季历而出走,《论语》称赞泰伯品德高尚,而朱熹却称泰伯出走是因为不赞成太王灭商的意图。
由此可见,朱熹( )A.重视君臣之义B.重视心性修养C.强调知先行后D.认同宗法秩序答案: A解析: 朱熹认为“泰伯出走是因为不赞成太王灭商的意图”,即认为周灭商有违君臣之道,这体现了朱熹重视君臣之义,故A项正确;重视心性是心学的主张,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故B项错误;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强调知先行后不是朱熹的主张,故C项错误;朱熹认为“泰伯出走是因为不赞成太王灭商的意图”,体现了他重视君臣之义,与宗法秩序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4.《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答案: A解析: “《红楼梦》”“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反映了《四书》的地位很重要,这是南宋以后理学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结果,故A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4讲宋明理学课后练习
第34讲宋明理学(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断相互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非常流行。
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B.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心态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推崇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解析:选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佛道两家不断争论,玄学盛行,反映出社会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正确。
各家学说竞相发展,虽然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受统治者推崇,仍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最大的,排除A、C、D项。
2.(2019·石家庄二中期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3.(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解析:选C。
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4.(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解析:选D。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含解析
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约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
据此可知,朱子学( ).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解析:选无论是日本学者的观点,还是李约瑟的观点,都指出了朱子学中蕴含着自然科学理念,故项正确。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由此可推知朱熹( ).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解析:选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材料中“理有善恶”,因此要扬善抑恶,故项正确;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非难以调和,故项错误;材料中“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未涉及纲常理论,故项错误;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而非初步完成,故项错误。
.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
这一文学特色( ).反映了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的地位.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解析:选材料中反映了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发展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不是君主专制,故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理学的影响,项因果倒置,故项错误;材料中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说明了其责任感,文学创作注重“义理”说明文学创作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不是市民阶层,故项错误。
.(·浙江月选考)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知行合一.本心即天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解析:选“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思想,朱熹强调学习要讲究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故本题选项。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34讲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前燕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政权,前燕蓟县士人李廆的墓表上刻有“永昌三年正月廿六日亡”的字样。
而永昌却是东晋元帝的年号。
类似情况在该时期的墓葬中多有反映。
这些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民族融合开始出现B.北方政权更迭非常频繁C.国家统一得到普遍认同D.儒家正统观念影响较大解析:选D。
李廆是前燕蓟县人氏,却在墓碑上刻东晋皇帝的年号,说明在儒家正统观念影响下对东晋政权的认同,故选D项。
北方民族融合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北方政权更迭非常频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现象而已,与前燕人士采用东晋年号关系不大,排除B项;前燕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为分裂时期,排除C项。
2.(2020·全国五省优创名校联考)在唐代,有人认为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抵触C.儒家伦理不被社会所重视D.佛儒两教思想出现融合趋势解析:选B。
据题干材料中佛教的传播方式和其对君臣、父子关系的态度可知,当时佛教与儒家宣扬的思想是相抵触的,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佛教社会基础,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佛教的传播,并未说明当时社会对儒家伦理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佛教与儒学的格格不入,不是二者的融合,排除D项。
3.“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的程颢指出:“佛学只是以生死恐动人”“佛之学为怕生死,故只管说不休”,并以世界为虚幻是强生事。
程颢如此评价佛教的主要原因是() A.三教合流推动佛教渐趋中国化B.佛教的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学地位C.与儒家重世间伦理的理念不符D.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解析:选C。
据题干“‘佛之学为怕生死,故只管说不休’,并以世界为虚幻是强生事”可知,他认为佛学重业生,而儒学重现世,故选C项。
材料反映的是佛、儒理念的冲突,而不是它们的融合,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佛教对儒学的冲击,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程颢对佛学的批评,但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第11单元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湖南郴州高二月考)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A.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B.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明清之际……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可知,“新思想系统”指的是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其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业阶层的兴起,B 项正确,C项错误。
“新思想系统”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与发展,A项错误;“新思想系统”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当时也不属于主流思想,D项错误。
2.(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
这一思潮( )A.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B.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C.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D.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答案 B解析王艮、李贽的思想是传统思想活跃的表现,而非来自于西学,不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可知明朝后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自我价值,故选B 项;王艮、李贽的思想是对理学思想的反叛,而非创新,故排除C项;他们的思想主要表达了对人的重视和肯定,没有表达民主政治诉求,故排除D项。
3.(2020·山东邹城模拟)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
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答案 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中,万民和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统治,万民和臣子是君主的奴仆;在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中,君臣关系应是平等的,设立学校作为监察和咨询机构,有权对君主、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学校是培养人才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情分析能力提升练习:第34讲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断相互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非常流行。
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B.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心态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推崇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解析:选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佛道两家不断争论,玄学盛行,反映出社会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正确。
各家学说竞相发展,虽然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受统治者推崇,仍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最大的,排除A、C、D项。
2.(2019·石家庄二中期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3.(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解析:选C。
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4.(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解析:选D。
2022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34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Word版含解析
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备考指导素养目标把握一个范畴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1)通过对李贽思想观点的学习,认识到其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2)运用史料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观点进行历史解释,认识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既继承了前代优良传统,又对正统理学作出批判,并有所创新,使儒学思想更趋务实,更靠近国计民生,是儒学的新发展注意四个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理解三个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知识排查教材深化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主张(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
(2)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3)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在诗文写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代表作及影响(1)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2)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
情境体验1.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
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
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
”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什么?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1)思想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②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③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④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2)评价①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②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1)思想①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②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③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后人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评价①进步: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②局限: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3.王夫之(1)思想①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人民版讲义:专题十二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含答案
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注]理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名为道学。
理学是融合佛、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哲学化阶段的儒学就是“理学”。
[辩]理学≠礼学宋明理学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以“理”为核心,但不是以“礼”为核心。
[注]王阳明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充分体现了其观点。
[拓]理学的世俗化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
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
1.理学形成的背景(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为巩固政治局势,需要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
(2)物质条件: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
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
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心”即“理”王阳明3.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讲义:第十二单元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含答案
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注]理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名为道学。
理学是融合佛、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哲学化阶段的儒学就是“理学”。
[辩]理学≠礼学宋明理学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以“理”为核心,但不是以“礼”为核心。
[注]王阳明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充分体现了其观点。
[拓]理学的世俗化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
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
1.理学形成的背景(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为巩固政治局势,需要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
(2)物质条件: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
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
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王阳明3.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3第十二单元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答案
第34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历史背景 经济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政治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黑暗,吏治腐败,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思想 文化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二、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主张(1)否定儒学权威,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提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他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斥责理学虚伪。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李贽以童心论为基础,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抨击君主专制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他反对男尊女卑,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赞扬改革;主张人人平等,尊重生命;肯定农民起义;批判“重农抑商”,主张理财,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2.历史评价(1)李贽是我国反专制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纲常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带有民主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2)李贽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成为后世之楷模,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他当作反孔的先驱。
三、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1)思想主张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思想,认为君臣之间应该是协力合作关系;主张限制君权,把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认为天下之人应该是国家的主人,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复习练习题:第34讲 宋明理学+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断相互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非常流行。
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B.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心态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推崇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解析:选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佛道两家不断争论,玄学盛行,反映出社会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正确。
各家学说竞相发展,虽然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受统治者推崇,仍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最大的,排除A、C、D项。
2.(2019·石家庄二中期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3.(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解析:选C。
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4.(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解析:选D。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3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doc
[考纲要求]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第3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2)文化: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特别提示]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当时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即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图示总结]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辨析比较]1.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三、其他思想流派 1.道家(1)春秋时期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都在不停地运动。
(2)战国时期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韩非子(1)地位: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2)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3.墨家:墨子(1)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2)地位: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辨析比较]2.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3第34讲宋明理学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
宋明理学(建议用时:分钟)一、选择题.(·合肥模拟)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
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
这种思潮的出现( ) .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导致了国家走向分裂.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解析:选。
古代中国儒学正统地位自汉武帝时期确立就从未被动摇过,故项错误;江南经济开发并不会产生玄学,项属于明显的主观臆断,故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是国家的分裂导致了玄学而非玄学导致了国家分裂,项属于明显的因果颠倒,故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正是因为国家分裂,才导致“清静无为”式的魏晋玄学的产生,故项正确。
.(·百校联盟联考)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
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解析:选。
由材料东晋“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唐代“行直何用修禅”可知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故项正确。
.(·桂林、百色、崇左模拟)近期,中国考古专家在新疆吐峪沟石窟寺发掘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写本残片(见下图),卷首写有“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后汉、隋等时期的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
这反映出( ).玄奘西行凿通了中原与西域交通.佛经翻译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文化传播.丝绸之路从汉至唐长期保持畅通解析:选。
材料“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和“后汉、隋等时期的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说明佛经翻译推动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故项正确。
.(·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9宋明理学(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9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2020吉林三模)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
这一变化( )弃儒从佛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2020广东惠州模拟)在君臣关系上,北宋程颐、程颢主张君臣一体,应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导君臣共享治权,臣子应“格君心之非”,主动参与治理天下。
二者的思想( )先秦民本思想3.(2020广东二模)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宋宁宗即位初科举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后期却追谥朱熹曰“文”,周敦颐曰“元”,程颢曰“纯”,程颐曰“正”,张载曰“明”。
这一变化说明宋宁宗后期( )4.(2020云南一模)两宋时期新建的书院分布情况表(单位:所)朝代地区直隶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广西贵州北宋3 5 1 14 4 4 3 23 4 3 8 4 4南宋16 60 47 94 12 4 26 17 15 7 1由上表可见,两宋相比( )5.(2020河北唐山一模)朱熹同吕祖谦、湖湘学派的张栻、陆九渊商榷、辩论;特别是淳熙二年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辩论。
这些活动( )6.陆九渊家族每日清晨有专人击鼓唱歌,训诫家人要勤劳、节俭、孝悌等,食后饮茶时也要击磬唱训词,教育家人“须有省,照自心,察前境”。
当时这类“家礼”较为普遍。
材料反映出当时( )7.(2020安徽蚌埠三模)宋元以来的理学思想形态中,从人到天,从家到国,从圣到王,即从人文到自然,从伦理到政治,从修养到行为,都有面面俱到的安排,而这些安排都是由“理”所主宰的结果。
这体现了宋元以来思想的( )8.(2020安徽淮北二模)宋以前的政治文化中,印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玺被视为正统王朝的象征;宋以后对传国玺多持批判态度,认为“君人者在德不在宝”。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4讲宋明理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
第 34 讲宋明理学( 建议用时: 45 分钟 )一、选择题1.(2019 ·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魏晋南北朝期间佛教获得快速流传,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停互相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特别流行。
这反应了魏晋南北朝期间 ()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B.包含和开放的社会意态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尊崇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分析:选B。
魏晋南北朝期间佛教快速发展,佛道两家不停争辩,玄学流行,反应出社会极大的包含性和开放性,故 B 项正确。
各家学说竞相发展,固然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可是儒学实质上是服务于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受统治者尊崇,仍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的社会影响力仍是最大的,清除A、 C、 D项。
2.(2019 ·石家庄二中期中) 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解说《论语》,宋朝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说明《论语》。
这类变化反应出() A.宋朝儒学回归和中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渐渐实现交融D.儒家思想渐渐走向关闭和阻滞分析:选A。
依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解说《论语》”到“宋朝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说明《论语》”可知“宋朝儒学回归和中兴孔孟学说”切合题意,故 A 项正确。
3.(2019 ·林州一中调研) 程颐以为,君子其实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特意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A.主张人应当去全力追求私利B.表现了“存公理,灭人欲”思想C.有益于妥当办理公私的关系D.为封建统治确立了理论依照分析:选C。
程颐主张“特意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合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备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 C 项正确。
4.(2019 ·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 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当是()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不过致知”分析:选D。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专题十二 3 第34讲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湖北四地七校联考)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主张的是清谈或玄谈。
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
玄学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门阀士族垄断仕途B.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C.佛教对儒学的冲击D.传统儒学的理论局限解析:选B。
根据材料“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玄学的出现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故选B项。
2.(2020·全国Ⅰ卷五省优创名校联考)在唐代,有人认为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抵触C.儒家伦理不被社会所重视D.佛儒两教思想出现融合趋势解析:选B。
材料中佛教的传播方式和其对君臣、父子关系的态度,说明当时佛教与儒家宣扬的思想是相抵触的,故选B项。
3.(2020·湖北名校大联考)某学说以“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该学说应是()A.先秦儒学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解析:选D。
根据材料“以‘圣人’为最高境界……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将儒学哲学化,上升到“理”的高度,通过明理达到由凡入圣的境地,故D项正确。
4.(2020·青岛一模)朱熹曾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事事有两册。
”他的这种读书经历() A.导致了主流意识的混乱B.反映儒学开始走向衰落C.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主张D.为理学的发展做了铺垫解析:选D。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34讲 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时作业34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某某重点名校联考)宋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孔颜之乐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
这反映出( A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解析:二程的“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反映出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故A项正确;这种至善圆满之乐,并非教人消极处世,故B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觉悟“自心”源自佛道文化,故C项错误;二程继承先秦儒学,对传统儒学进行部分改造,故D项错误。
2.(2020·某某某某二中月考)宋朱熹说:“太极只是一个理,迤逦分作两个气,里面动底是阳,静底是阴,又分作五行,又散为万物。
”可见,朱熹认为( A ) A.理就是太极的阴阳变化B.富于变化的气推动理的形成C.万事万物皆产生于气D.气后于理产生,且是不变的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极由阴阳构成,不断变化形成五行万物,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理包含阴阳二气不符,故排除;理学主X理是天地万物本原,故C项错误;D项与“动底是阳,静底是阴”、阴阳变化不符,故排除。
3.(2020·某某黄麻质检)下面为王阳明在其著作《传习录》卷一中说的话。
这表明( B )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D.陆王心学继承程朱理学核心理念解析:“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思想,但这不能完全概括材料中王阳明说的话,故A 项错误;陆王心学依然强调忠君、孝亲的伦理纲常,说明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的藩篱,故B项正确;“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根基,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三纲五常”,材料中没有完全继承,故D项错误。
4.(2020·某某某某质检)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
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讲宋明理学(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断相互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非常流行。
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B.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心态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推崇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解析:选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佛道两家不断争论,玄学盛行,反映出社会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正确。
各家学说竞相发展,虽然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受统治者推崇,仍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最大的,排除A、C、D项。
2.(2019·石家庄二中期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3.(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解析:选C。
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4.(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解析:选D。
“求之性情”是心学的主张,与程颐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故B项错误;“内积忠信”是程颢的思想,故C 项错误;程颐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故D项正确。
5.(2019·黄石高三调研)胡适说:“(程朱)理学的兴起是个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
”下列主张中与这个“自觉的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先天下之忧而忧”C.“存天理,灭人欲”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解析:选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的观点,故A项错误;“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儒家道德规范在范仲淹身上的一种体现,故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自觉复兴儒学所做的努力的体现,故C项正确;“明道救世,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故D项错误。
6.(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检测)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粗略统计A.经济发展助推伦理规范B.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C.政治统一促进思想统一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解析:选D。
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义门”不等于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故B项错误;政治统一,与材料中“义门”代表人物增多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义门”代表人物增多表明凸显孝义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故D项正确。
7.(2019·孝义高三摸底)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据此可知,南宋时期( )A.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B.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C.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解析:选C。
南宋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但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通俗教育读本与政府并不直接相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通俗教育读本”“劝导民众遵循”可知,理学在南宋日益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故C项正确;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并不是一种对人性的压抑与扼杀,故D项错误。
8.(2019·中原名校质评)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宋明理学客观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
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B.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C.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D.杂糅三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解析:选B。
A项是宋明理学的局限性,而非进步性,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宋明理学“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重视辩论教育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宋明理学“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实现三教归儒无关,故D项错误。
9.(2019·钦州高三质检)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明本心”,用“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这说明他( ) A.强调伦理道德B.主张心灵净化C.反对格物致知D.践行知行合一解析:选B。
根据题目中“剥落心蔽”“发明本心”得出,陆九渊主张向内求,主张心灵的净化,强调内在的“发明本心”,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反对格物致知”,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践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观点,并非陆九渊的观点,故D 项错误。
10.(2019·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知行如何分得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该认识出自(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解析:选C。
材料大意是主张知行不能分开,知行合一。
董仲舒没有知与行关系的主张,故A项错误;朱熹没有知行合一的主张,故B项错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故C项正确;李贽没有知与行关系的主张,故D项错误。
1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王阳明认为经典的权威在吾心之良知的权威之下,如果阅读“六经”未能体认到良知,就如阅读过账簿并不等于拥有此财产一样是毫无用处的。
这一主张( )A.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打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C.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作用D.肯定了儒学经典的价值解析:选C。
由材料可知,王阳明强调“致良知”的作用,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所以C正确。
12.(2019·宁夏育才中学高三月考)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
这表明( )A.“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的体系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D.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解析:选B。
“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思想,但这不能完全概括材料中王守仁说的话,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王守仁的话可知陆王心学依然强调忠君、孝亲的伦理纲常,说明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的藩篱,故B项正确;“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根基,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三纲五常,材料中陆王心学没有完全继承,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9·苏州模拟)宋明理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
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
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材料二由于朱熹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成了宋以后中国后期社会的主流意识,理性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的基干……使中国文化呈现理性、现实、乐观、不迷狂、不暴戾等特点。
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达观地面对当下,理性地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积极影响。
——张学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材料三近代工业分工及劳资矛盾带来的“异化”现象使人与世界的关系陷于全面的紧张与冲突,科技主义对自然的无限度征夺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谐,而当代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的说法,又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过于阴暗与狭窄;这一切都给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笼罩了浓重的阴影。
而宋明理学人格美育思想所崇尚的“浑然与天为一”的宇宙境界、“性帅天地”的宇宙意识、“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有助于当代人类保持更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境界,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
——潘立勇《宋明理学的人格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程朱理学的实质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明理学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当代应该如何理性对待宋明理学。
解析:(1)第一小问程朱理学的实质,据材料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具有封建伦理纲常……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得出封建伦理纲常;第二小问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扼杀了人的创造性。
(2)据材料二“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达观地面对当下,理性地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积极影响”、材料三“有助于当代人类保持更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境界,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概括得出。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对待宋明理学要批判继承,充分发挥理学的积极作用,理性处理现实问题,协调人际关系。
答案:(1)实质:封建伦理纲常。
消极影响: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扼杀人性。
(2)积极影响:利于理性处理现实问题;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与天人关系。
(3)略。
14.(2019·承德联校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解析:首先,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其次,通读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最后,结合所学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史实分析说明。
答案:示例论题: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阐述:中国传统儒学没有关于鬼或者神的信仰,所以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
由于中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然经济,儒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强调加强个人的修身养性,从先秦的孔子、孟子到宋明时期的朱熹、王阳明,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这成为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大众的思想工具。
意大利长期盛行有神论,是一个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社会主流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逐渐打破宗教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