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儿童感染性腹泻细菌谱与耐药性变迁分析
婴幼儿腹泻病原菌的流行情况与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婴幼儿腹泻病原菌的流行情况与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腹泻在婴幼儿中十分常见,其病原菌种类繁多。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菌的流行情况以及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成果。
一、婴幼儿腹泻病原菌的流行情况1. 腺病毒腺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该病原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目前,腺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中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2. 阿德诺病毒阿德诺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该病原菌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引起腹泻、高热等症状。
据研究显示,阿德诺病毒感染在冬季呈现高发季节。
3.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也是造成婴幼儿腹泻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菌包括念珠菌和霉菌。
真菌感染通常与抗生素应用过多、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1. 耐药性的产生原因婴幼儿腹泻的治疗中常使用抗生素,然而,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此外,病原菌的基因突变和传统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也是导致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2. 抗生素耐药性的流行情况抗生素耐药性在婴幼儿腹泻病原菌中普遍存在。
在婴幼儿腹泻病原菌中,耐药性最严重的常见病原菌是沙门菌和霍乱弧菌。
这些病原菌已经发展出多重耐药性,增加了婴幼儿腹泻的治疗难度。
三、应对婴幼儿腹泻病原菌抗药性的策略1.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医生和家长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包括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抗生素、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等。
2. 鼓励免疫系统发育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对抗病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母乳喂养、定期接种疫苗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发育。
3. 加强公共卫生教育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腹泻病原菌的传播。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的认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婴幼儿腹泻病原菌的流行情况与抗生素耐药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分析
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555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查看门诊及住院电子病历,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
结果本组555例患儿,5岁以下患儿患病率占92%;男女患儿比例分别是59%和41%;检出病原422份,检出率为76.0%;轮状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及志贺菌的检出率依次为30%、25%、11%、4%,其他不明原因病原体占24%。
轮状病毒是儿童腹泻主要病原,以秋冬季(9、10、11、12月及次年1月)为主要发病季节。
细菌性腹泻以夏秋季(6、7、8、9、10月)为主要发病季节。
小儿细菌性腹泻以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鼠伤寒沙门菌、宋内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其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均存在较高耐药率。
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环丙沙星耐药率低。
结论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病原及耐药性,显示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环丙沙星耐药率低,临床可以作为优先选用,可为小儿感染性腹泻正确诊治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儿童;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耐药性小儿感染性腹泻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小儿胃肠炎,仍然是当今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其进行主动监测及精确的诊治,仍是众多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所检出的病原菌中,志贺菌仍处首位,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尤以5岁以下患儿为多,新生儿也可感染,第三位为非伤寒性沙门菌,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
病毒性以轮状病毒为首位,其次是腺病毒,但各个区域有不同的特征,尤其细菌方面,现将本院的病原学资料研究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555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0~14岁,男329例、占59%,女226例、占41%。
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p a r t m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S h a n g h a i C h i l d r e n’ s Ho s p i t a l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d i a r r h e a we r e t r e a t e d i n t h e o u t p a t i e n t a n d i n p a t i e n t o f Sh a n g h a i Ch i l d r e n’ s Ho s p i t a l b e t we e n 2 0 0 8 a n d 2 0 1 3 . An t i mi c r o b i a 1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i n g wa s c o n d u c t e d b y d i s k d i f f u s i o n me t h o d f o r S a l mo n e l l a a n d S h i g e l l a wi t h 6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a g e n t s .Re s u l t s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7 8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7 7 0 8 ( 2 0 1 4 ) 0 3 — 0 2 3 5 — 0 5
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1 年 4月第 3 卷第 4 00 1 期
It a n JLbMe, 00V 13, . dApl 1 ,o.0No4 2
・
论 著
・
小 儿 细 菌 性 腹 泻 的病 原 茵 分 布 特 点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李代 昆 , 黄 勇 府伟 灵 , , 张德 纯。 (. 1 第三 军 医大学 西南 医院检 验科 , 重庆 4 0 3 ;. 东省 广州 市儿童 医院检验 科 5 0 2 ; 00 82 广 1 1 0
[ src] Obet e To raiemao a h g ncb cei n h i d u u c p iiyi a g h ui r e o po ierl— Ab ta t jci v e l j rp to e i a traa dt er r gs s e tvt nGu n z o no d rt r vd ee z
b ce il g , o we eh s i l e n Gu n z o i r n S Ho p t l n u p c e o c t h b c e il n e t u ir h a Re ut a t ro o y wh r o p t i d i a g h u Ch l e s i d s s e td t a c a t ra i f c i sd a r e . s l az d aa o s
c l, e sel p e mo iea d s iel lx eia d t erd u u cp ii sg o o jr a tbo is i e pt ft e d — otKlb il n u na n hg l fe n r n h i r g s s e t t wa o d fr mao n iit n d s ieo h e a a vy c
儿童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志贺菌属的耐药性分析
细 菌性痢疾 是我 国发病率较 高的传染病 之 一, 也是我 国重 点防治的疾病 ,在儿 童肠道 传染病 中发病率最 高 ,占 1% 严重 威胁儿童 的健康 【 。 5, 近年 来 ,由于抗菌药物 的大 I 量使用g  ̄l 临床上细菌性痢疾常 以非典型 『或慢性等症状 i J起I 生 出现 , 临床诊断和治疗增 加了困难 。 给 为了解温 州地区志 贺
表 1 两组 分娩后 体温 异常 、血 常规 异 常 、C 反应 蛋 白异常 、 一 会 阴 创 口感染 、子 宫 压 痛 、产 褥 感 染 ( 数 )的 比较 例
T ab. 1 C m r o o ab o m t m e t r a d bn r al o pa is n f n r al e p ra u e n a o m b o d i t r a d b o ma c r a ti n p o e n a d e i e l l o p c u e n a n r l — e c o r t i n p r n a i isi n i e i a d u er ne s res p n a p r nc o nf ct on n t i t s ai nd ue - pe al i f ct on b t e t g ou in r n e i e we n wo r ps pos pa u t rt m
维普资讯
第 37卷 第 4期 20 0 7年 7月
温
州
医
学
院
学
报
Vo1 . 37 NO 4 . J v. 00 l 2 7
J u n lofW e zh u M e i alCol g o r a n o dc l e e
严春 ,刘 彩 霞 李 向 阳 z 葛小 红 t , ,
儿童腹泻的细菌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05
儿童腹泻细菌药物敏感性影响 因素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关系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过度使用或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治疗儿 童腹泻的效果降低。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耐药细菌的 Nhomakorabea播可能增加儿童腹泻的治疗难度,甚至引发更严重的 感染。
抗菌药物的选择
针对不同细菌,抗菌药物的选择对治疗效果和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有 重要影响。
加强病原菌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病原菌监测网络
医院和疾控部门应共同建立完善的病原菌监测网络,对儿 童腹泻病例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病原菌的 变化和流行趋势。
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通过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原菌对药 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预警机制
能力,包括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用药选择等方面的能力。
03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医护人员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
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
的医护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THANK YOU
根据病原菌监测结果和耐药性数据,建立预警机制,对可 能出现的耐药性问题和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以便及 时采取应对措施。
推广快速、准确的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
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
积极引进和开发快速、准确的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 如基因测序、生物芯片等,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
对医护人员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的培训,提高他 们的检测水平和能力,同时积极推广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 用。
患儿年龄
01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可能存在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及耐药性分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m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20年第4卷第12期2020Vol.4No.12□预防保健/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及耐药性分析李盛勇,周方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深圳518028)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及耐药性。
方法择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细菌性腹泻患儿78例,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验,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统计不同年龄段患儿感染率。
结果经过检验78例患儿均检出病原微生物,总检出率为100.00%,其中志贺菌的占比(48.72%)高于大畅埃希菌(23.08%)、气单胞菌(8.97%)、弧菌(11.54%)和其他菌种(7.69%)(P<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节西林存在极高的耐药性;弧菌对氨节西林存在极高的耐药性;气单胞菌对氨节西林存在极高的耐药性;志贺菌对头抱哌酮、氨节西林、头抱三嗪存在极高的耐药性;M3岁患儿总感染率显著高于年龄<6月、6月~2岁患儿(P<0.05)o结论志贺菌是导致细菌性腹泻患儿主要诱发因素,需要加强病原体监测,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对患儿进行治疗,禁止滥用抗生素,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性,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验;细菌性腹泻;价值;药敏试验;耐药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在临床儿科中最常见疾病是细菌性腹泻,若未能给予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患丿冰电解质失调、嗜睡性昏迷、休克、脱水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闪。
由于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儿童自身的各个器官以及系统均处于发育状态度,自身抵抗力差,所以为了保证儿童的个人生命安全,早期确定引发患儿出现腹泻的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21o致腹泻病原体的流行状况常显示出地域、季节的差异,本研究选取78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及耐药新分析应用于细菌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中重要性,报道如下。
2010~2014年岳麓区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0~2014年岳麓区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探讨近5年来岳麓区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2014年被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腹泻病患儿的118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结果在5年中的568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检测出病原菌118株,总检出率为20.77%,其中志贺菌21株,占17.79%,大肠埃希菌56株,占47.45%,沙门菌6株,占5.08%,副溶血性弧菌11株,占9.32%,其他菌24株,占20.33%。
在分离到的118例菌株中,其中2~6岁检出率均较高,2岁内大肠埃希菌感染最显著,各年龄组检出病原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离的肠道致病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均较高,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氯霉素耐药性较低;不同菌属有不同的耐药谱。
结论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其中大肠埃希菌是儿童敏感性的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肠道细菌耐药率。
标签: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儿童腹泻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持續性腹泻易导致营养不良,治疗不当或者病情严重者可致患儿死亡[1]。
引起儿童腹泻的因素较多,主要致病因素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临床常见多为感染性腹泻,因其发病率高,影响较广[2]。
感染性腹泻基本均由致病菌引起,因此抗生素是治疗其的有效措施之一[3]。
此外,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明确本区域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常见致病菌种类和其耐药性情况非常必要。
本研究对2010~2014年在我中心诊断的细菌性腹泻病患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568份儿童细菌性腹泻病粪便标本进行了病原菌检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2014年5~11月我中心共收集到568份粪便标本,患儿均来自于岳麓区,以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因就诊的24 h腹泻≥3次,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且未服用抗生素及其他化学品的腹泻患儿便标本,通过Cary-Blair半固体培养基保存,并送至检验科检测。
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观察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规律。
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464例急慢性腹泻患儿作进行研究,就西宁粪便标本培养,总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各药物耐药率。
结果:≤1岁儿童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3岁及4-6岁儿童为志贺菌属,>6岁儿童发病率最低,致病菌分布也比较平均。
主要致病菌志贺菌属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曲南等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则对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仅头孢他啶、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
结论:腹泻为儿童常见病,需引起重视,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结合患儿病菌感染类型及其耐药规律进行,强化治疗效果,更好防治儿童肠道感染所致腹泻,提高临床用药科学性。
标签: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耐药肠道感染所致腹泻为临床常见病,尤以儿科发病率最高,在未明确感染病原菌之前,临床为控制腹泻多根据经验用药。
腹泻病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之一[1]。
据WHO统计结果,全球每死于腹泻病5岁以下儿童在76万左右,其中主要肠道病原菌包括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2-3]。
统计显示,肠道感染所致腹泻问题可能引发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生长发育迟缓等,危害儿童健康与生长发育[4]。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
及时对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规律进行总结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对于确保儿童健康成长、挽救儿童生命意义重大。
本文以我院收治肠道感染患儿为例,观察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规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464例急慢性腹泻患儿作进行研究,进行粪便标本培养并分离病原菌。
得到188株病原菌。
所有入选患儿致病菌培养基结果均为单一病原菌,未见其它可疑致病菌落。
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分析
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分析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本研究对598例在2008~2010年度本院门诊的急性腹泻患儿进行志贺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
结果在分离的病原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占27.5%、26.9%和23.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均>5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和红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头孢噻肟、氨曲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对志贺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结论肠球菌是主要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病原菌;细菌性腹泻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腹泻中占一定的比例,应重视病原菌的分离。
标签:儿童;社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仍是我国儿童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部分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发病率达157.9/万。
本研究对2008~2010年度本院门诊的急性腹泻患儿598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了病原菌菌谱及其耐药性,以了解小儿社区获得性腹泻病原菌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98例患儿均为我院2008~2010年度门诊的急性腹泻患者。
临床症状除少数患儿伴有体温升高外,其他主要为腹泻、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急性肠道感染症状。
患儿年龄分布:2~4岁组179例,4~6岁组181例,6~8岁组238例。
1.2 方法所有患儿在初次就诊时做粪便志贺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分离及鉴定。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收集一定量的新鲜粪标本,2 h内送至细菌室并立刻分别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SS平板、麦康凯平板,置35℃培养箱中培养18~24 h。
145例细菌性腹泻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145例细菌性腹泻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目的:探讨细菌性腹泻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5例细菌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培养,并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分布及耐药性。
结果:145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中检出病原菌者44例,阳性率为30.34%,其中大肠埃希菌36株,占81.82%,弧菌属5株,占11.36%,其他菌种3株,占6.82%。
对耐药性进行分析,其中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美洛西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左氧氛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
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引起细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不同,治疗细菌性腹泻应注意敏感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
标签:细菌性腹泻;病原菌;耐药性感染性腹泻是5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而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细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等原因,引起腹泻的各种致病细菌的耐药率均明显升高,同时也造成非致病菌引发感染的几率升高[2],致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增多,而如果不注意分辨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根据经验滥用抗生素,则会使耐药率和非致病菌的感染率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细菌性腹泻的患儿实施细菌培养并分析其耐药性对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共收治腹泻患儿506例,其中细菌性腹泻145例,占28.66%;145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中,男75例,女70例;年龄30 d~10岁,平均(4.58±1.05)岁,其中5岁以内115例,占79.31%;发病至就诊的时间1~10 h,平均(5.98±1.66)h。
1.2 诊断标准患儿呈急性发病,伴有发热、腹痛或哭闹不止、脓血便、黏液便等症状;大便镜检可发现高倍视野中白细胞>10个;粪便培养可检测到细菌。
以上3条诊断标准中至少符合2条则可明确诊断。
1.3 细菌培养方法琼脂、平板和培养基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目的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对小儿细菌性腹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疑似患有小儿细菌性腹泻的患儿病例若干例,对其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学方法的相关检验。
根据结果对该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小儿细菌性腹泻在婴幼儿人群中比较常见,且在夏季和秋季的发病者较多,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克雷伯菌是该病的三种主要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敏感性正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结论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对临床对该病进行更好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该病的病原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性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应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
标签: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引起小儿出现腹泻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其病原菌也有很多[1]。
由于该类患者的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不能对食物的质和量明显变化进行很好的适应,很容易导致其消化功能出现紊乱的现象;再加之其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抵御功能不是很好,减弱了其对入侵病原的拮抗能力,从而导致肠道感染病症的发生;有研究显示,采用人工喂养,会使肠道感染的感染率大大增加[2]。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通常将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3],其中前者较为多见,在婴幼儿人群中比较常见,且在夏季和秋季的发病者较多。
虽然目前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是婴幼儿出现死亡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能够导致该病发病的病原菌很多且分布广泛,细菌、真菌、病毒甚至寄生虫都可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将病原体带入消化道,被污染的日常用品、手、玩具等都可以作为该病致病菌的传播途径。
为了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对小儿细菌性腹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笔者进行了本研究。
小儿感染性腹泻临床特征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小儿感染性腹泻临床特征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中小儿感染性腹泻疾病表现的临床特征,在医治过程中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面的研究。
方法:对于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600例住院的患儿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住院患儿统一划分至实验观察分组,针对于这些住院的患儿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患病儿童新鲜的粪便作为标本展开细菌培养,分析出病原菌具体的分布情况,同时,通过纸片扩散的方法对耐药性展开分析。
结果:据实验数据表明,本文当中实验观察组的住院患儿其病原菌的种类主要有三种,检查的概率16%,(96株/600株),这些病原菌的标本当中,沙门氏菌有36株,志贺氏菌有32株,弧菌有17株,少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11株,另外,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病原菌,对于氨苄西林药品、环丙沙星药品以及头孢唑林药品的耐药性相对比较高,其中志贺氏菌对于药品的耐药率比沙门氏菌的耐药率更高,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临床医学检验过程当中,小儿感染性腹泻疾病在检验的标本中,病原菌的种类主要有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其中,志贺氏菌对于药品的耐药率比较严重,需要规范化的用药以及耐药方面的检测,如此才可以高效地提升临床小儿感染性腹泻疾病其病原菌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临床效果明显。
关键词:病原菌;小儿感染性腹泻疾病;临床医学;耐药性前言:当前小儿感染性的腹泻疾病基本是由多种微生物感染后造成的结肠炎性腹泻或者小肠腹泻,该疾病在儿科临床资料中发病概率相对比较高,通常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且不够完善,婴幼儿的机体抵抗能力相对比较差,病毒细菌以及支原体的感染皆会造成患病儿童出现腹泻或者呕吐的的现象,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会出现休克的现象,根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小儿感染性腹泻是造成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障碍以及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针对于此类疾病需要医护人员加强预防和医治。
某地区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构成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某地区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构成及其耐药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贵州地区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结构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药治疗。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儿科收治的190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的大便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分析病原构成及其耐药性。
结果1900例标本中共检出268株病原菌,检出率为14.1%,常见的病原菌共261株。
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平均>70%),第3代头孢菌素及加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平均<25%,美洛培南无耐药菌株,各类抗菌药物对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均较低。
结论贵州地区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为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和变形杆菌,第3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等药物是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有效药物。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耐药性感染性腹泻是世界各地发病率较高的流行性胃肠道疾病,也是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1]。
感染性腹泻在贵州地区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中居前列,这与当地经济、文化、卫生、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了解贵州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构成及耐药性对疾病的防控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对3年我院收治的腹泻儿童的病原菌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儿科收治的190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大便标本常规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常见病原菌共培育出261例,其中男152例,女109例;年龄≤14岁,<1岁检出86株,1~3岁96株,3~5岁48株,5~14岁31株;发于春季29株,夏季101株,秋季103株,冬季28株。
1.2 病原菌检测方法1.2.1 分离鉴定在未用药前采集患儿的新鲜粪便,采用SS琼脂、沙保罗和中国蓝琼脂对带血粪便接种培养基,置于35°中培养24h,挑选出主要病原菌并采用TDR-20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根据细菌类型运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确证和分型[2]。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张海玉【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防治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42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点,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426份粪便培养共检出病原菌5种73株,检出率17.14% (73/426),分别为沙门氏菌24株(32.88%)、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15.07%)、志贺氏菌20株(27.40%)、致病性大肠杆菌12株(16.44%)、铜绿假单胞菌6株(8.22%).沙门氏菌中,O4群为优势菌型(11株,45.83%),其他依次为O2群(9株,37.50%)、O7群(4株,16.67%).志贺氏菌中,福氏志贺菌(B群)为优势菌型(9株,45.00%),其他依次为宋内志贺菌(D群)(7株,35.00%)、鲍氏志贺菌(C群)(3株,15.00%)、痢疾志贺菌(A 群)(1株,5.00%).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对氨苄西林(66.67%、75.00%)、环丙沙星(45.83%、50.00%)、头孢唑啉(37.50%、40.00%)的耐药性均较高,志贺氏菌的耐药率较沙门氏菌高.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以及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以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为主,志贺氏菌的多重耐药问题较为严重,临床应规范合理用药,加强病原菌谱和耐药性检测.【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022)023【总页数】4页(P88-90,94)【关键词】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耐药性;流行病【作者】张海玉【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3.11小儿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小肠及结肠炎性反应,是儿科临床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的传染病[1]。
儿童感染性腹泻细菌谱及耐药性变迁临床分析
儿童感染性腹泻细菌谱及耐药性变迁临床分析时花;杨晓云;周瑞;诸宏伟【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3(034)005【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腹泻细菌谱的改变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股泻患儿大便培养阳性分离菌株设为A组,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菌株设为B组,比较2组细菌谱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共分离菌株10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G+)149株(14.24%),革兰阴性菌(G-)860株(82.22%),念珠菌37株(3.54%);主要菌株及构成比(%):大肠埃希菌65.68 %、肠球菌12.24%、克雷伯杆菌4.78%、肠杆菌3.73%.B组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A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增加.结论小儿消化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有逐渐增长趋势;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明显.【总页数】3页(P571-573)【作者】时花;杨晓云;周瑞;诸宏伟【作者单位】233004,蚌埠,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33004,蚌埠,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33004,蚌埠,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33004,蚌埠,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住院儿童感染的细菌谱与耐药性分析 [J], 林雁;黄永茂;钟利;向成玉;林燕英2.医院感染性腹泻菌群及耐药性变迁的研究 [J], 李光庭;林湛;柯水源;冯家伍3.医院临床标本2285株细菌谱型变迁及耐药性调查 [J], 吴宝印;谭巨莲4.儿童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细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J], 刘仕哲; 付桂兵; 唐盛平5.山西省儿童医院2014-2019年小儿感染性腹泻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分析 [J], 冯莉茹;赵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腹泻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100%
水源传播
饮用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源也是儿 童腹泻的重要传播方式。
80%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或 表面,再触摸口、鼻等部位而感 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儿童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 、呕吐、腹痛等症状。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粪便常 规、病原学检查等。
程度。
耐药表型检测
03
结合药敏试验和临床用药情况,对病原体的耐药表型进行检测
和分析。
05
儿童腹泻治疗策略与建议
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治疗方案
细菌感染
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的有效方法。然而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病原体种类、药物敏感性以及患 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病毒感染
对于病毒性腹泻,通常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治疗重点在于 通过补液和饮食调整来缓解症状,预防脱水。
促进合理用药
研究儿童腹泻病原体的耐药性 ,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 考,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 用,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完善预防措施
通过对儿童腹泻病原体的研究 ,可以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 降低儿童腹泻的发病率和传播 风险。
推动科研进展
对儿童腹泻病原体的分布及耐 药性研究,有助于推动相关领 域的科研进展,为开发新的治 疗方法和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耐药性现状
系统评估了儿童腹泻病原体对常 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现某些 病原体存在较高的耐药率,对临 床治疗构成挑战。
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了儿童腹泻病原体感染及耐 药性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 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新型病原体研究
随着检测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应关注新型儿童腹泻病原体的发现 和研究。
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分析报告
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分析报告【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情况。
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细菌性腹泻患儿,收集患儿的排泄物进行细菌培养,统计细菌的分布并对抗生素的耐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从153名细菌性腹泻患儿中分离出10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1株,占77.14%,主要为沙门菌,占30.4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21.9%,志贺菌,占20.95%;24株革兰氏阳性细菌(22.8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91%);沙门菌中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43.75%,其次为环丙沙星40.63%,头孢克圬与头孢他啶同为21.88%。
结论引起腹泻的细菌有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对各种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药性。
【关键词】细菌性腹泻;粪便;病原微生物;耐药性腹泻已导致全世界超过一百余万人死亡,并且成为5岁以下儿童中的第四大死因,其中细菌感染占一成左右,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
细菌性腹泻会使儿童在短期内失去大部分的营养并产生脱水现象。
细菌培养是实验室诊断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金标准,但是培养时间长,如果出现重度腹泻,还会导致患儿脱水从而威胁生命。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相对迅速的临床初诊和对于抗菌药物的快速合理使用。
早期的诊断和使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对改善儿童排便、减少排便次数、加快排便速度至关重要[1]。
小儿粪便样本中的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临床上,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对临床上常见的致泻病原菌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鉴别,但鲜有报道。
本文通过对细菌性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性进行了分析,以指导临床用药,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细菌性腹泻患儿,其中女童60例,男童93例,年龄7~11岁,平均(9.17±1.04)岁,患病时间在一周以内,平均(4.37±1.24)d。
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菌流行趋势及耐药性分析
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菌流行趋势及耐药性分析黄艳飞;李修远;顾海彤;孙宇峰;鲁辛辛【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8(36)4【摘要】目的了解感染性腹泻患者常见病原菌的流行趋势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4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本院肠道门诊12 15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增菌及分离培养,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分型,K-B纸片扩散法测定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12 156份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1 218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0.02%,其中弧菌属7.62% (926/12 156)、气单胞菌属0.79%(96/12 156)、沙门菌属1.46%(178/12 156)、志贺菌属0.15%(18/12 156).2012-2017年致病菌年检出率分别为9.2%、11.9%、13.4%、7.0%、11.3%和7.2%.志贺菌属检出率维持较低水平,但其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唑存在较高耐药现象.其余病原菌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5种抗菌药物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弧菌属,耐药性最高的为志贺菌属,整体感染呈散发态势,应加强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菌及耐药性的检测.%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tendency and drug resistance of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e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arrhea,and then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diarrhea.Methods The feces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12 156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arrhea in our hospital during April 1,2012 and October 31,2017.Then,they were cultured,and theobtained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the Vitek 2 Compact system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The serotype and drug resistance of the obtained bacteria were analyzed by the agglutination test and K-B disk diffnsion method,respectively.Results A total of 1 218 strains (10.02%,1 218/12 156)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12 156 feces specimens,including 926 (7.62%,926/12 156) strains of Vibrio,96(0.79%,96/12 156) strains of Aeromonas,178 (1.46%,178/12 156) strains of Salmonella and 18 (0.15%,18/12 156) strains of Shigella.The detection rate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per year were 9.2%,11.9%,13.4%,7.0%,11.3%and 7.2%,respectively,from 2012 to 2017.The detection rate of Shigella was low,but it had a high resistance to ampicillin and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SMZ-TMP).Other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more sensitive to SMZ-TMP,ceftriaxone,aztreonam,gentamycin and quinolones except ampicillin.Conclusion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um in the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arrhea is Vibrio,and Shigella has the highest resistance to most drugs.The overall infection tendency is sporadic.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their drug resistance in the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arrhea.【总页数】3页(P314-316)【作者】黄艳飞;李修远;顾海彤;孙宇峰;鲁辛辛【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相关文献】1.腹泻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J], 王静霞2.儿童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志贺菌属的耐药性分析 [J], 严春;刘彩霞;李向阳;葛小红3.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菌检测分析 [J], 庄爱玲;刘松山;管恩聚;赵淑凤4.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患者50例临床特征及其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J], 陈云波;吴微珍;鲁海峰;杨介钻;王保红;孔海深;李兰娟5.急性腹泻患者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J], 金国贤;王丽萍;刘金璐;范杰;王楠;徐丹;杨倩;董晓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1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61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12-31T06:51:44.9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月17期作者:张佩[导读]61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张佩(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安顺561000)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以及耐药性提高临床科学使用抗生素的水平。
方法:调阅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61例治愈细菌性腹泻患儿的病例,分析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等检测结果。
结果:本次研究结构显示61例患儿粪便标本中有38例培养出阳性病原菌,阳性菌株46株,阳性率为62.3%。
其中肠杆菌属10株,占比21.7%;埃希菌属11株,,占比23.9%;志贺菌属10株,占比21.7%;酵母样真菌2株,肠球菌属3株,非发酵菌属3株,变形杆菌属2株,克雷伯菌属2株,拘橼酸杆菌属2株,摩根菌1株。
由此可见,其中占比最高的为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肠杆菌属,占比67.4%,显著高于其他菌属占比32.6%,X2=15.36,P<0.05。
所有的阳性菌株中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耐药率最低的药物是氨曲南。
其中埃希菌属和志贺菌属对氨曲南以及头孢他定的耐药率较低,其他的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儿童细菌性腹泻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常见的菌株包括。
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进行耐药分析,科学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耐药性目前治疗儿童细菌性腹泻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的方式,科学合理利用抗生素,能够提高细菌性腹泻的治愈率,但是当前存在着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增加了细菌性腹泻的治疗难度[1]。
另外细菌性腹泻的耐药性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为研究本院收治的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以及耐药性,本文回顾分析了细菌性腹泻病例,为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细菌性腹泻患儿病例共61份,患儿首次在我院治疗,治愈后保存完整病例,患儿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大便性状改变明显,入院后确诊为感染性腹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a n u a y r 2 0 0 8 t o D e c e mb e r 2 0 1 2 a s g r o u p B .R su e l t s 1 1 2 8 s t r a i n s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Ma j o r s p e c i e s w e r e a s f o l l o w s : E .c o l i ,
E n t e r o c o c c u s ,a n d S h i g e U a e t c .Th e p a t h o g e n s a n d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w e r e c h a n g i n g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E x t e n d e d — s p e c t r u m b e t a 。 l a c t a ma s e s — p r o d u c i n g s t r a i n s w e r e i n c r e a s i n g ra g d u a l l y . Co n du si o s Amo u n g p e d i a t r i c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a r r h e a ,g ra m— n e g a t i v e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t a k e u p t h e mo s t ,a n d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g r a m p o s i t i v e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h a v e i n c r e a s e d g r a d u a l l y .B e -
离出菌株 1 1 2 8株 , 主要细菌有大肠埃希菌 、 肠球菌 、 志贺氏菌等。其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在不 断发 生变化 , 产超广谱 B . 内酰胺 酶菌株逐渐增多 。结论 儿童感染性腹 泻致病菌以革兰 氏阴性菌为 主 , 但 近年来革 兰 氏阳性 菌感染逐 渐
增 加。细菌 的耐药率较 高, 且有上升趋势 。
t i o u s d i a r r h e a f r o m 2 0 0 3 t o 2 01 2,a n d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c l i n i c a l u s e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s .M e t h o d s A r e t os r p e c t i v e s u r v e y w a s c a r r i e d o u t o n s t o o l c u l t u r e p o s i t i v e b a c t e ia r i n ed p i a t r i c i n p a t i e n t s i n a h o s p i t a 1 .A n t i b i o t i c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o f b a c t e ia r
【 关键词 】 儿童 ; 腹泻; 细菌 【 中图分 类号 】 R 7 2 5 .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3 6 7 9 ( 2 0 1 5 ) 0 5 - 0 4 8 1 - 0 4
D O I : 1 0 . 1 6 4 6 2 / j . c n k i . z h j b k z . 2 0 1 5 . 0 5 . 0 1 4
中华 疾 病控 制 杂 志 2 0 1 5年 5月 第 1 腹泻细菌谱 与耐药性变迁分析
马家明, 都 鹏 飞
【 摘要 】 目的 了解 1 0年 间儿 童感 染性腹泻细菌谱 与耐药性 变迁 , 为I 临床合 理使 用抗生 素提供 依据 。方 法
An a l y s i s o n b a c t e r i a s p e c t r u m a n d t h e c h a n g e o f b a c t e ia r l d ug r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c h i l d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a r r h e a d u in r g t h e
p a s t en t y e a r s MA J i a — mi n g , D U P e n g — f e i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e d i a t r i c s , t h e S e c o n d A f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A o n h u i Me d i c a l U -
回顾性调查 2 0 0 3年 1 月 一 2 0 1 2年 1 2月某 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大便培养 阳性菌株 , 将2 0 0 3年 1 月 ~ 2 0 0 7年 l 2月 分离菌株设为 A组 , 2 0 0 8年 1 月~ 2 0 1 2年 l 2月分离菌株设 为 B组 , 并用 纸片扩散 法进行药 敏试验 。结果 共分
n i v e r s i t y , H e f e i 2 3 0 6 0 1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ct e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b a c t e i r a s p e c t r u m a n d t h e c h a n g e o f b a c t e r i a l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c h i l d i n f e e —
W s a t e s t e d b y d i s k d i f u s i o n me t h o d, wi t h i s o l a t i o n s t r a i n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3 t o D e c e mb e r 2 0 0 7 8 5 . g r o u p A, wh i l e t h a t f r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