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合集下载

人际传播第三章

人际传播第三章

三、态度的功能
1、功利性的功能
2、适应性的功能
3、动机产生和情绪变化的功能
4、价值表现的功能 5、工具性功能 6、知识性功能 7、心理防御功能
8、促进摹拟功能
四、态度改变的类别和内、外因
1、态度变化的类别
(1)正向变化:向原有态度相同方向变化; (2)反向变化:向原有态度相反方向变化; (3)中立变化:由原来的极端态度转向缓和的变 化; (4)转向变化:由原有态度退回到出发点,向别 的方向重新前进的变化。
4、自我表露的几种理论 (1)交换论 (2)吸引论 (3)信息论 5、自我表露的价值 (1)对自己的进一步了解与认可; (2)对别人进一步了解; (3)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 6、提高自我表露能力 (1)承认自我是不断变化的; (2)承认他人是不断变化的; (3)提倡适当的自我表露; (4)勇于承担风险; (5)及时地反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自我呈现(自我表现) 1、涵义: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借助自己的言语、 表情、姿态,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我的过程。 2、自我呈现的主要方式(5种) (1)真实呈现;(自我表露) (2)虚无呈现; (3)夸大呈现; (4)收敛呈现; (5)投好呈现。
&2 人际认知
一、人际认知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人际传播过程中个人对他人、对自 己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2、类型: (1)对他人的认知; (2)自我认知; (3)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4)角色认知;
8、个人价值观的差异
9、相悦因素 10、个性因素
11、仪表因素
二、人际关系
1、含义:人际传播过程中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2、人际关系的形成 注意阶段——吸引阶段——适应阶段——依附阶段 3、人际关系的恶化 漠视——冷淡——疏远——分离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 传播的基本类型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   传播的基本类型

组织传播就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了应付 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具体而言,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 具体而言,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之间 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组织内传播 和组织外传播. 和组织外传播. 组织传播的功能: 二,组织传播的功能: 1,内部协调形成整体. ,内部协调形成整体. 指挥管理,鼓舞士气. 2,指挥管理,鼓舞士气. 3,控制环境,决策应变 ,控制环境, 4,形成共识, 进行情感交流. ,形成共识, 进行情感交流.
公关 范围: 范围:除新闻写作之外还 包括许多面向的工作, 包括许多面向的工作, 如事件规划和议题管理 的咨询 目标:提供信息只是手段, 目标:提供信息只是手段, 改变受众的态度和行为 才是目的 受众: 受众:分别针对不同的区 隔受众 管道: 管道:整合多元化管道接 触不同的公众
III,组织传播 ,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组织: 组织:人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 角色分工, 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 的持续性体系.(狭义) .(狭义 的持续性体系.(狭义) 组织的特点: 组织的特点: 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3,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内省式思考 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内省有两种:一种是日常的, 内省有两种: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 活动: 吾日三省吾身" 内省不疚, 活动:"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 何忧何惧".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 何忧何惧" 另一种是短期的, 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式思考. 内省式思考. 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内省式思考 内省式思考只是在人遇到困难, 内省式思考只是在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问题 状况,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 状况,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 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 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 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联系. 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联系. 个人会将有关该问题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 都调动起来,就此创造出新的意义和行为. 都调动起来,就此创造出新的意义和行为.

传播学教程新版分章节重点

传播学教程新版分章节重点

传播学教程分章节重点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3)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0)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5)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9)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22)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25)第七章大众传播 (30)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33)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38)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41)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46)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53)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58)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61)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68)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
(三)人内传播的相关理论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 “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说明,人不但与社会上的
他人进行传播,也同自己本身进行传播,而且这种传播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自我传 播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上认识自己, 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1.历史与逻辑
人传 类播 传学 播的 的研 历究 史史
2.形态与类型
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3.结构与功能
传播的五大要素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研究、传播效果)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 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收到影响,怎样互相 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第五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1)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所传播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播更为丰富和复杂。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在传播关系上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第五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小结: ➢ 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 ➢ 这种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
第五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二、人际传播
第五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二)人内传播的特征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 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

第三讲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三讲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动机
1,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满足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要。
库利“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
•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 一书中,提出镜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 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 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 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 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 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 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 传播不仅需要微观、线性的考察,更需要中观、 宏观的综合考察,即进行传播系统研究。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1959年,美国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传播系统模式,并指 出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 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 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 个个体系统,他们进行着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 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 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构成群体传播;4,群 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组织和总体社会 系统中进行,构成组织传播,它与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意识形态保持着互动关系。5,传播的 信息,与大众媒介的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 大众传播受众的基本特征有多、杂、散、匿。受众接触媒 介的动机包括获取信息、娱乐消遣、文化传承。
• 施拉姆曾提出一个受众媒介选择的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 然率=报偿的保证(credibility)/费力的程度(Easy to contact)。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 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 刊、广播、电视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 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的特点
1.媒介获得的低门槛性。 2.媒介利用的全时性。 3.媒介空间的海量性。 4.传受两极的连通性。 5.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 6.信息文本的非线性。 7.信息组织的层次性。 8.媒介属性的复合性。 9.媒介使用的个性化。
三、互联网与组织传播
与传统的宣传活动相比,网络宣传具有以下特点: 1.组织在宣传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掌握主动权。 2.组织在网络中宣传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其网站的影响力。
第四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 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 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一、群体及群体传播的概念
群体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群 体,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结合 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 体;狭义上的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 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集。
二、网络中的群体
网络中的群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群体是 在物理世界已经存在的,它通过网络来发展群体 成员间的关系。例如,由班级论坛来形成另一种 形式的班级。而另一种情况,则是通过网络形成 新群体,如一些兴趣社团。
四、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一)对物理世界人际交流的影响 (二)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三)人际传播网络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网络的很多应用都促进了人群之间频繁的交 流互动,在这种交流基础上,网络中的很多人群 的交流不再是偶然的、临时的,而是逐渐变为固 定的、持续的关系,这些人群进而演进为具有社 会学意义的群体。这些群体的出现,在各个方面 影响着网络社会的稳定性,也对网络意见的形成、 网络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言语交际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认为,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完成一定 类型的行为,这种言语交际可以分为五类: 一、对事物的真相或价值作出判断的那些言语交际。 二、是那些行使权利施加影响或运用权利的言语交际,诸 如任命、表决、劝告或警告。 三、是说话者承担某种行动义务,诸如允诺、保证、表明 信仰或信念。 四、主要与社会行为有关,诸如道歉、祝贺、慰问或挑战。 五、是表示对某事所持态度的言语交际,如争论、答辩、 让步、假设或推测。
一、人际传播的。 其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 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播 的一个基本动机。 人际传播的第三个基本动 机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第四,满足基于人的社会 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人际传播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大致可分 为两种,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 种有形的物质媒介(如信件、电话、电报等等) 的传播。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 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 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内传播不外乎个人内部 的意识、思维或心理活动,这个过程是由以下几个主 要环节或要素构成的: 1、感觉 2、知觉 3 3、表象 4、概念 5、判断 6、推理
结合以上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 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 持着衔接关系;作为一个个体系统,它的输入源 泉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这里 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 的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 社会性和实践性。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人内传 播与其他动物的体内传播就没有本质区别。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详细描述
一个著名的思维定势例子是“鸟类研究者的偏见”,描述了一个鸟类研究者因为长期研究鸟类而形成了对 鸟类的思维定势,导致他无法正确识别其他动物。这个例子表明,思维定势会影响个体的思考方式和判断 力,使其难以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
案例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总结词
情绪的自我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和调 节的能力。
创新研究方法,结合心理学、 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 论和方法,采用实验、观察、 调查等多种手段,对人内传播 与人际传播进行深入研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联系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个体内部的信息处理和心理活动过程会影响 到人际传播的效果,而人际传播也会对人内 传播产生反作用。
区别
人内传播是个体内心的心理活动过程,不涉 及其他个体,而人际传播是两个或多个个体 之间的信息交流;人内传播是非言语性的, 而人际传播是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结合;人 内传播主要是个体对自我认知和情感的处理, 而人际传播主要是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人内传播是人际传播的基础,人际传播反过来也会 影响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都涉及到信息的编码、解码和 反馈等过程。
区别
01
02
03
04
人内传播是个人内部的自我传 播,信息在个人内部进行传递 和交流,没有涉及到其他个体 。
人内传播是个人内部的自我传 播,信息在个人内部进行传递 和交流,没有涉及到其他个体 。
详细描述
一个著名的自我暗示案例是“皮革马利翁效应”,它描述了一个名叫皮革马利翁的雕塑家,通过强烈的自我暗示, 将自己的雕塑作品赋予生命。这个效应表明,强烈的自我暗示可以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其朝着暗示的 方向发展。

第三章 传播的类型与功能

第三章 传播的类型与功能

传播机制之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传播机制的种类: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 “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 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 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集合行为中的暗示 更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集合行为的参加者 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 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 信和盲从。而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 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的过程。 集合行为中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 机制的制约。
群体传播—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 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 的一个基本准则,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多数意 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 性判断作出的。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 来错误的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 阿什在50年代进行的小群 体趋同行为实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形成原因:一是信息压力,二是趋同心理。
第三章
传播的类型与功能
传播的类型 传播的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类型
以传播层次划分的类型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
定义:又称内向传播,是在人的个体思维中进 行的传播活动。 作用:1、有助于人们作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 判断与认识。2、有助于人们说服自己实事求 是地看待问题,坚持或放弃某一观点。3、有 助于人们求得心理平衡。4、有助于人们整理 自己的思维,保证正常进入外向传播。 特点:随时性;随意性;无保留性;记载性差。
负面影响:

传播学复习题

传播学复习题

传播学复习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传播学》复习题绿色字体表示没有找到第一章关于传播的基本概念1、关于传播概念的几种学说——共享说、传递行为说、影响说、社会互动性说,具体含义。

答;共享说:着眼于传播的内容信息的共享。

传递行为说:着眼于思想情感的交换,传播就被描述为信息的“传递行为或过程”。

影响说或劝服说:把传播描述为影响他人的过程,认为传播是有意识地影响他人的劝服行为或过程社会互动性说:传播必然使双方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传播是社会关系的体现)2、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传播学通常把传播分为哪五种类型答: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3、传播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体外化的过程: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再现的媒介系统,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机器媒介系统,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4、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及其主要理论。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1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提出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SW模式:搭建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Who 谁控制分析Say what 说什么内容分析In which channel 通过的渠道媒介分析To whom 对谁说受众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效果分析2卢因“把关人”研究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

“把关人”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和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3霍夫兰与劝服效果实验把心理试验方法引进传播学领域。

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习杂性,以否认早起的“枪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4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他是对穿鼻血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实证主义方向)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传播学科的创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报刊的四种理论》①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是传播学的创立者;②他是集大成者;③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④他建立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的着作;⑤1949年出版《大众传播学》;⑥1956报刊的四种理论5、传播中意义交换的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学概论9-10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9-10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 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 How we think
David Krackhardt, 1987. Cognitive social structure
• The Looking Glass Self
– video
3. 人际传播的特点
• 特点?
– – – – – – 直接性:不经过他人 渠道多、灵活性 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随意性:没有“传-受的固定角色”(利于说服和沟通) 私密性:不便公开 非制度化的传播
– 建立社会协作关系
• 人际关系,社会化的过程
–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 认识自我 • “镜中我”库利
– 满足人的精神与心理需求
2.3 库利 “镜中我”
• 查尔斯· 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 – – – 1864-1929 美国社会学家 经济学的文学学士学位(1887年)密歇根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1894年)密歇根大学
人的能动的 意识和思维 活动
社会心理 过程
3.1 生理学过程
• 人的身体具有一般信息传播系统的特点:
– – – – – – 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 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 记忆和处理装置(人的大脑) 输出装置(发声等表达器官及控制这些器官的肌肉神经); (郭,P63, 图5-1,人的视听觉信息处理模式) 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和机体反应
– 自我Self-schema
• traits, competencies, and values
Mind map
• 思维导图、心智图、脑图、脑力激荡图、树 状图 • 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 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 心智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 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 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利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人们的想法,如 引题式,可见形象化式,建构系统式和分类 式。它是普遍地用作在研究、组织、解决问 题和政策制定中。(wikipedi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背景:私人飞机坠落在荒岛上,只有以上6人存活。 这时逃生工具只有一个只能容纳一人的橡皮气球吊篮,没 有水和食物。 游戏方法:针对由谁乘坐气球先行离岛的问题,各自陈诉 理由。根据陈述自身理由充分的人,自行决定可先行离岛 的人。
16
作为生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作为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3
二、作为生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生理传播装置
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 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 记忆和处理装置(人的大脑) 输出装置(发声等表达器官及控制这些器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肌 肉神经)
人通过感官系统接收外部消息,通过大脑来处 理这些信息,并把处理的结果转化为输出前的 预备状态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与“客我”之间 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
7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在 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 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 对自己采取行动。 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 人期待的印象,“自我互动”本质上来说 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 。 “自我互动”理论也是对人对传播的社会 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5
四、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6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 个方面:
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 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Me)——自我意识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15
训练: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传播
角色分配:
1、 2、 3、 4、 5、 6、 孕妇:怀胎八月 发明家:正在研究新能源(可再生、无污染)汽车 医学家:经年研究爱滋病的治疗方案,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宇航员:即将远征火星,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新星球 生态学家:负责热带雨林抢救工作组 流浪汉
10
第二节 人际传播
11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 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 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人际传播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传播 活动,它是一种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 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12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
获得信息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识和相互认识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第三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1
一、什么是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 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 体内部进行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内传播帮助人对周围变化的环境作出调 解。 人内传播帮助人认识社会。
2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人内传播:
4
三、作为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是人内传播区别于其他动 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 人内传播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或要素构成
感觉 知觉:感觉的集合 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思维活动 推理:从已知事物属性和关系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 的思维活动
13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 灵活 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 高 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 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14
三、与人际传播相关的一些因素
外表 相邻接近 个人品质 相似性与互补性 社会关系
9
五、对人内传播的总结
人内传播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 的活动,而是一个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活动, 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 反映; 这种反映又不是对社会关系或实践的消极、简单 的“复制”,而是一种具有独自的特殊规律的能 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人内传播反过来会对现实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
8
(三)内省式思考
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
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目的是完善个人的修养,
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 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称为 “内 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内省式思考不是封闭的,与周围社会环境和他人 有密切联系,而且会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 内省式思考说明人内传播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 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