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病人的护理体会 胡玮

合集下载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采取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结果:32例患者经过临床手术治疗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后,25例患者在1周内治愈,有5例患者在2周内治愈,2例患者1个月内治愈,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手术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临床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最为多见。

粘连发生在肠管与腹壁或肠管与肠管之间[1]。

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

腹部查体可见腹胀、肠型、蠕动波或非对称性隆起,肠鸣音增多亢进,可闻及气过水音或高调金属音,如出现绞窄或穿孔时,可有腹膜炎的表现。

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等症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为(39.2±3.5)岁。

3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有手术史,其中阑尾炎手术患者11例,肠道手术患者9例,腹部手术患者3例,妇产科手术患者2例。

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2.1.1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腹痛、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的进行观察,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如出现体温持续升高、脉搏加快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出现腹痛疼痛剧烈、出现休克等症状,则立即告知医生,及时进行手术。

38例恶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

38例恶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

畅。观察 引流物颜 色 、 性质 和 量 , 并记 录 2 4h引流 液总 量。 内科姑 息治疗 。所有患者除采用禁食水 、 胃肠减压及灌肠 、 营 待肠鸣音恢 复、 肛门排气后可试 闭管 2 , 4h 观察有 无腹痛 、 腹 养支持等措施 外 , 根据患者不 同情况 , 加用阿片类镇 痛药 ( 主 胀、 呕吐等肠梗阻症 状 , 确定梗 阻症状解 除 , 拔除 胃管。拔 胃 要是芬太 尼贴 剂) 生长抑素类似物 ( 曲肽 ) , 奥 减少 胃肠分泌 , 管时 , 先将 吸引装置与 胃管分 离 , 闭或捏 紧 胃管末 端 , 钳 嘱患 缓解梗 阻近端肠管过度扩张引起的恶心、 呕吐等。 者吸气并屏气 , 迅速拔出 , 以减少刺激 , 防止患者误吸。 2 0例患者解 除梗 阻 , 病情稳定 后 出院。6例 患者症状 一 35 解痉 、 . 止痛护理 疼痛可 使 MB O患者情 绪 紧张 、 虑 、 焦 过性 缓解 , 5例患者因其他原 因住院 7— 0d后 自动出院 , 2 另 恐惧 , 护理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疼痛 的性质 、 有无 伴随症状 和 外 7例患者 临床死亡 。 患者的行 为表现 , 对疼痛作 出 比较 准确 的判 断和评 估。使用

7 6・
理塞

笙箜 鲞筻 ! 期 工 版 l… 一

3 例恶性肠梗阻患者 的护理体会 8
王金 萍
d i1 . 99 ji n 17 97 .0 2 1 .3 o :0 36 /.s .62— 6 62 1 .2 0 9 s
张春 芳
恶性肠梗阻 ( a gat o e o sut n MB 是指 原发 静 、 m ln n bw l bt ci , O) i r o 整洁 、 温馨。患者卧床休息 , 在血压稳定 的情 况下 , 采取 可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护理评价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护理评价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护理评价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护理评价:
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90%的肠梗阻发生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而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

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

一、术后护理
(一)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等。

如有腹腔引流时,应观察纪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

(二)体位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三)饮食术后禁食,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进食后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肠吻合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四)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切口处红肿,以后流出较多带有恶臭味液体,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并积极处理。

二、护理评价
(一)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组织灌注量是否恢复正常。

(二)疼痛是否减轻
(三)病人是否舒适,腹痛、腹胀、呕吐得到缓解,肠蠕动恢复正常
(四)是否补充足够的液体,脱水或电解质酸碱失衡是否得到相应的处理
(五)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或及时发现
(六)是否摄入足够的营养。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34例护理体会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34例护理体会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34例护理体会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而导致肠道和全身的病理变化。

除原发疾病的特有表现外,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或肠管痉挛、肠麻痹所致肠梗阻共同的表现是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腹胀和肛门不排气排便。

应及时治疗,解除病因,必要时手术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6~78岁,均行手术治疗。

行肠粘连松解术12例、回肠部分切除术8例、回肠横结肠吻合术6例、小肠切除术5例,结肠造瘘术3例。

伴有高血压1例,心脏病1例,糖尿病1例。

好转1例,治愈33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耐心的解释并安慰,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使患者主动配合,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陌生感,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了手术治疗2.1.2 调节患者状况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还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发现潜在疾病主动报告。

除外科手术常规准备外,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应注意心、肺、肾和肝等重要器官检查。

对一些特殊检查施行陪检,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补充电解质,预防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输血,输蛋白,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营养。

在大量补液的同时应保护血管,必要时可应用静脉留置针。

在最短时间内调整患者全身状况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

2.1.3 持续有效胃肠减压放置胃肠减压管进行有效的减压,吸出肠腔内大量的气体和有毒性的液体,能降低肠内张力,改善肠壁循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是对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最基本而重要的措施,操作前向患者讲述留置胃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了患者积极的配合。

2.1.4 口腔护理向患者解释因禁食、留置胃管,口腔内分泌物会减少,细菌易入侵繁殖,易发生口腔炎、腮腺炎等,通过解释及宣教,家属每天为患者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了口腔清洁,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发生口腔感染。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作者:兰秀珍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8例经腹部X线及B超检查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进行分析。

结果:38例肠梗阻患者,保守治愈11例,手术治愈25例,转入上级医院2例,无切口感染病例。

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要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及手术后护理,从而促进其治疗和预后。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局部运行障碍,肠腔内容物分解和咽下气体[1]。

发病急促,迅猛异常,如果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当,护理不妥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有生命危险[2]。

因此对肠梗阻患者的抢救要分秒必争,尽心尽责,去解除梗阻。

我院对肠梗阻患者37例进行护理干预,患者治愈率提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之间,在我院经腹部X检查及B超检查,可见肠内企业平面和扩张确诊的肠梗阻38例,男20例(53%),女18例(47%),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1±10)岁。

其中是完全性肠梗阻2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1例。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是各类急性肠梗阻的共同症状。

1.2 护理方法1)基本护理:为患者创作良好的环境,保持病床清洁,整齐,安静,室温保持在20~25度,湿度60%,定时开窗通风,消毒,紫外线每日照射2次,底板家俱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等擦拭,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患者禁食,禁水,半坐卧位,行胃肠减压术,缓解腹痛和腹胀。

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呕吐护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已造成患者身心痛苦,所以入院后用给与患者热情的服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耐心疏导,安慰,语言要亲切,并讲说治疗成功的病例。

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摘要】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很多因素都会引起肠梗阻,但是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肿瘤、嵌顿疝、肠套叠、肠扭转、粘连性肠梗阻。

本文就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护理;保守治疗;肠梗阻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nursingJingyu Jie,Yao Ru(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ospital,Fourth fifty-one Gastroenterology,Xi'an 710054)【Abstract】The obstruction is a relatively common abdominal surgical diseases,many factors can cause intestinal obstruction,but the most common reason is that the tumor,incarcerated hernia,intussusception,volvulus,intestinal obstruction.In this paper,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nursing for a more in-depth discussion,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Nursing;conservative treatment;obstruction【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324-01前言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很多因素都会引起肠梗阻,但是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肿瘤、嵌顿疝、肠套叠、肠扭转、粘连性肠梗阻[1]。

浅谈肠梗阻患者护理体会

浅谈肠梗阻患者护理体会

浅谈肠梗阻患者护理体会作者:卢迁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4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089-01【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探讨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128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梗阻患者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胃肠减压、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

结果:12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82例,手术治疗46例均治愈出院。

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有效治疗肠梗阻及提高护理水平的重点。

【关键词】肠梗阻护理讨论肠内容物因某种原因不能顺利通过肠道,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多发病之一,肠梗阻的症状是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积极的护理对疾病的痊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128例,其中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5例,肠套叠2例,嵌顿疝10例,肠扭转6例,其他5例,年龄1~84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非手术治疗82例,手术治疗46?例,?所有患者均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症状,有的可见肠型、闻及肠鸣音亢进,腹部膨隆,叩鼓音。

X线腹部检查可见肠腔扩大及气液平面。

2 护理2.1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2.1.1 卧床休息,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腹痛、腹胀,并有利于呼吸。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4包括精神、意识变化、体温、脉搏、血压等,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记录尿量,观察腹痛、腹胀、呕吐、肛门排气排便情况。

保守治疗主要是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

2.1.2 胃肠减压在给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指导工作,使患者心理接受,置好胃管后,在胃管末端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并妥善固定,打开开关时要缓慢,以免负压突然增大吸住胃黏膜而导致胃黏膜损伤;严密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并记录,一开始胃肠减压引流物一般是摄入的食物,以后逐渐变为墨绿色的胃肠液。

148例小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148例小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148例小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小儿肠梗阻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48例肠梗阻患儿的护理措施,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

结果:全部148例患儿中,成功治愈出院146例;仅2例新生儿患儿因基础体质差、病情危重死于手术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有效治愈率为98.65%。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肠梗阻患儿的早日康复。

标签:小儿肠梗阻;护理;体会肠梗阻是小儿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它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常以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小儿任何段年龄,起病急、进展快,易并发内环境紊乱、肠坏死、腹膜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1]。

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小儿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自2007年至今共收治肠梗阻患儿14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2007年6月-2011年11月住院部收治的148例肠梗阻患儿,男67例,女81例;年龄14 d~11岁,平均年龄(14±3.2)个月。

该14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停止等临床表现,在以上临床表现基础上,酌情进行CT检查、X线平片检查、钡剂灌肠、彩超等检查,由此确诊为肠梗阻。

在该148例患儿中,有86例患儿为肠粘连,21例患儿为肠扭转,10例患儿为肠道畸形,4例患儿为肠蛔虫,14例患儿为肠狭窄,13例患儿发生肠梗阻的原因不明。

所有患儿中,101例保守治疗,47例手术治疗。

1.2 护理方法1.2.1 除常规实施监测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护理措施之外,因为小儿肠梗阻发生原因多样,故实施护理时不可按照固定模式实行,应针对不同的病情,酌情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

1.2.2 保守治疗的患儿护理对于小儿单纯性肠梗阻,大部分患儿可通过保守处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抽血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建立静脉通路、灌肠、实行胃肠减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体会胡玮
肠梗阻顾名思义是一种由于肠道的某种原因等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肠梗阻患者肠
内含有的物体,由于患者身体的某种因素而导致肠内的东西无法正常、顺利的经过肠道,是
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导致肠道的病理以及生理等多方面发生了改变。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
疾病。

腹痛、呕吐、排气和排便的暂停是肠梗阻主要的临床表现。

导致患者患有肠梗阻的原
因是很多样化的,其中肠梗阻的患病类型也是非常多的,并且肠梗阻的病情表现较为复杂且
多变,肠梗阻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就诊,会对患者肠管本身的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等带来较大的
影响,从而会影响患者全身性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发生改变,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可能
会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的护理对肠梗阻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178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53例,肠扭转4例,肠套叠4例,嵌顿疝7例,结肠癌并肠梗阻8例,其他2例,住院时间5 d~
35 d,经过一次手术的86例,二次手术的11例,三次手术的2例,保守治疗79例。

年龄
10个月~92岁。

1.2 症状及体征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查体:腹膨隆,有压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声减弱。

x线检查示肠胀气及多个气液平面。

1.3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1)肠梗阻患者禁止进食、对胃肠减少压力;(2)保持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3)给予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静脉营养支持;(4)使用
温盐水对患者的胃肠清洁灌肠;(6)手术治疗。

1.4结果本组患者均治愈,无死亡病例
2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①禁止摄取食物和水,患者应该在静脉中输人抗生素及补液来改善水电解质失调。


对胃肠减少压力,应该关注引流液颜色、量的变化。

③对患者的腹痛性质进行检查,当患者
的腹部出现剧烈疼痛时,可以给解痛药物缓解患者腹痛。

④灌肠:灌肠时,通常是使用肥皂
水对腹部进行高压灌肠,灌肠的作用是可以帮助肠道蠕动,减少肠腔内的积气和粪便,将肠
内毒物清除。

⑤及时将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变化进行全面的记录。

⑥术野皮肤
消毒,避免术后切口感染。

⑦将麻醉床准备好,对床单被褥的选择也是有较高的要求,选择
清洁、干燥、平整床单被褥。

2.2心理护理
肠梗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烦躁的心情。

此时,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实际
情况与心情,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与患者加强沟通,并且积极的向患者普及肠梗阻的患
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减少不安的情绪,帮助患者积极的进行治疗和护理。

2.3胃肠减压护理
通常肠梗阻的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食用的食物,留置胃肠减压管,减少肠腔上段的压力。

应定期冲洗引流管,保持肠胃的顺畅,避免肠
胃发生堵塞,定时检查引流瓶内的负压,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

禁食期间给予补液,以保证营养补充及维持电解质平衡。

2.4体位护理
当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的状态下,患者应该采取半卧位的体位,有利于膈肌下降,减轻
腹胀可以帮助呼吸、循环系统的运行。

重症患者平卧,头应该往一边进行放置,因为患者的
呕吐物要是不小心吸入气管当中,患者会出现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情况。

对于术后患者,应
鼓励其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2.5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情况,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等,若患者症状与体征不见好转或反有加重,应考虑有肠绞窄的可能。

绞窄性肠梗阻的
临床特征为:①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期间仍有持续性疼痛,肠鸣音可不
亢进;②呕吐发生的情况较早、并剧烈而频繁;③不对称性腹胀,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
有压痛的包块;④经过主动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

经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早手术治疗。

2.6疼痛护理
若无肠麻痹或肠绞窄,可遵医嘱应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以缓
解腹痛。

若患者为不完全性、痉挛性肠梗阻,对腹部进行热敷,针灸双侧足三里穴,以促进
肠蠕动恢复。

2.7 术后护理
①当患者麻醉效果还未停止时,去枕平卧,头部偏向一边,当患者清醒6h之内仍旧使
用平卧位。

②及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保证患者的身体特征正常。

④室内温度
保持在18C-20C。

⑤输液时要控制好液体的速度,注意尿量观察。

⑥观察患者手术后,切口
的症状,检查患者的敷料是否还在原来的位置上,腹带的松紧是否合适。

⑧定期进行口腔护理,避免出现霉菌感染。

3.健康宣教
遵医嘱坚持治疗,定期复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度;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精神紧张;遵医嘱逐渐恢复饮食,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若出现腹痛、腹胀持续不
缓解,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应及时就诊。

4.讨论
肠梗阻的治疗通常的选择范围有两种,通常采用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属中医“腹痛”
的范围,大部分患者可采用保守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通常患者很容易得到好转和治愈。


梗阻反复发作的患者,通常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否需要采用手术是分辨患者是单纯性
肠便阻还是绞窄性肠梗阻。

通常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是粘连性肠梗阻,这种情况是进行手
术治疗也并不能消除粘连,相反还可能形成新的粘连。

当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并且加重,应该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如若患者是绞窄性时,应该
尽快手术治疗,以免大量体液丧失、感染、中毒、肠坏死等导致术后I病死率的增加。

本组病例中保守治疗梗阻解除的79例,术后肠瘘1例,肠粘连再次住院49例。

虽然粘
连是组织损伤后愈合机制的一部分,但过度粘连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预防术后粘连的
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将腹腔彻底冲洗,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
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充分有效的胃肠减压。

胃肠功能恢复后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
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池金,李文静.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11B):2351.
[3] 高枫.低位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