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馆教案老舍茶馆教案
老舍《茶馆》(教案)
老舍《茶馆》(教案)教案:《茶馆》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七课《茶馆》。
该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所著,通过描绘茶馆内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社会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茶馆》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关系。
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学习《茶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茶馆》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关系。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茶馆》、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茶馆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茶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茶馆》,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茶馆这个舞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实例讲解:以课文中的具体人物和事件为例,讲解老舍的写作技巧和人物描写方法。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茶馆:社会变迁人物命运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课文《茶馆》的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谈谈你的感受。
3. 请列举出课文中的三个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茶馆》,学生了解了茶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例讲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紧密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茶馆》教案(大全5篇)
《茶馆》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茶馆》教案《茶馆》教案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他对于多种文艺体裁都进行过广泛的实践。
小说作品中短篇与中篇不乏佳作,而尤以长篇小说最有影响,与茅盾、巴金齐名,同为现代长篇小说大家。
此外,还写过杂文、鼓词、新诗、旧剧、民歌……解放后,他考虑到“以一部分劳动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
可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
”(《老舍剧作选·序》)“剧本排演出来,就连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明白。
”(《我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感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深入群众,写了一批话剧作品,因而蜚声文坛。
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王踢传》、《离婚》、《四世同堂》等。
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等。
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刻画和描写,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与罪恶,对世人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这样说:《茶馆》是老舍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凭借对北京市民社会的熟悉,带着对旧社会的满腔憎恨,为它唱出的一曲挽歌。
全剧共五幕,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
《茶馆》不是以一个主要人物和事件贯穿全剧的纵式结构,而是用截取横断面的手法,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展示出来。
剧中人物的活动,只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
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
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一个人的台词都不多,在茶馆中也是一闪而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或相互交织,或平行发展,共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茶馆初中课文教案
茶馆初中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老舍及其作品《茶馆》的艺术特色,感受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
2. 掌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3. 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色,体会北京话的艺术美感。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作品的情节及人物关系2. 作品的语言特色3. 作品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2. 体会北京话的艺术美感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老舍的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了解作家的文学地位及艺术特色。
2. 提问:《茶馆》这部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二、课堂讲解(30分钟)1. 讲解作品背景:老舍生活在民国时期,见证了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通过《茶馆》这部作品,老舍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相。
2. 分析情节:介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如王利发、刘麻子、苏文纨等。
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3. 讲解语言特色:老舍擅长运用北京话,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幽默、讽刺,如“讲究实惠”、“七拼八凑”等,体会北京话的艺术美感。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象征手法有哪些?如何体现作品的主题?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老舍作品《茶馆》的艺术特色。
2. 课后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体会作家的文学风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茶馆》这部作品,使学生了解了老舍的文学地位及艺术特色,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关系,理解作品的主题。
同时,强调作品中的语言特色,让学生体会北京话的艺术美感。
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初中茶馆课文教案
初中茶馆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旧社会的黑暗,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必要性。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情节的掌握。
(2)作者写作手法的分析。
(3)时代背景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深刻含义的理解。
(2)对旧社会黑暗面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老北京茶馆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茶馆的文化背景。
(2)简介课文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茶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2)全班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3)阐述课文中反映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旧社会的黑暗。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编写一段茶馆的描写。
(2)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人物情感。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美好生活。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课文内容,调查了解我国茶馆文化的现状,下节课分享。
3. 推荐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茶馆》这篇课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茶馆(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茶馆(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茶馆》剧本的结构特点和人物形象。
2. 分析《茶馆》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3. 提高阅读和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剧本概述:《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茶馆的故事,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挣扎。
2. 人物介绍:分析剧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王利发、秦仲义、刘麻子等,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3. 情节梳理:通过阅读节选部分,理解剧情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老舍先生和他的作品《茶馆》。
2. 阅读剧本:学生自主阅读节选部分,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剧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2 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剧本的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对剧本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的分析能力。
3.2 教学反馈1. 学生对剧本的理解和观点分享。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材:《茶馆(节选)》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老舍先生的生平和作品的资料。
3.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辅助教学。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1. 教学计划1. 课前预习:学生自主预习剧本内容。
2. 课堂讲解:教师对剧本进行讲解和分析。
3. 分组讨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
4.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作业和阅读。
2. 时间安排1. 课前预习:1课时2. 课堂讲解:2课时3. 分组讨论:1课时4. 课后作业:2课时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活动设计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茶馆》 教学设计
《茶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老舍及其作品《茶馆》的相关文学常识。
(2)梳理《茶馆》的剧情结构,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3)分析《茶馆》的语言特色,体会其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2)品味《茶馆》的语言艺术,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2、教学难点(1)理解《茶馆》的主题思想,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
(2)探究《茶馆》的艺术特色在表现社会现实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老舍的生平经历、《茶馆》的创作背景和文学地位,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作品的语言特色等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选择《茶馆》中的片段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茶馆》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经典的茶馆场景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茶馆的印象和了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作者及作品介绍(1)简单介绍老舍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主要作品。
(2)详细介绍《茶馆》的创作背景、故事梗概和文学价值。
3、初读文本(1)学生自主阅读《茶馆》的文本,初步了解剧情和人物。
(2)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如:茶馆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的身份和性格是怎样的?4、分析人物形象(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茶馆中的主要人物,如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
老舍茶馆教学设计
老舍茶馆教学设计老舍茶馆教学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目标: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及幽默风格,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了解戏剧反映的时代背景,认识《茶馆》作者以特殊的戏剧冲突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把握阅读要点,包括了解戏剧反映的时代背景,了解《茶馆》结构的独特性,与曹禹的《雷雨》作比较,认识《茶馆》作者以特殊的戏剧冲突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介绍老舍的生平和作品,以及《茶馆》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标注出不理解的地方。
3.深入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深入分析,如常四爷与二德子的矛盾冲突、刘麻子拉纤、康六卖女等情节,让学生了解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特殊的戏剧冲突。
4.对比阅读:将《茶馆》与曹禹的《雷雨》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点,加深对《茶馆》艺术结构特点的理解。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并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6.教师答疑:针对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7.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8.教学评价: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和阅读兴趣是否提高。
总之,老舍茶馆教学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原著,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茶馆》教案两篇
秦仲义乡下有地产,城里有买卖,他雄心勃勃地计划着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都卖了,开顶大顶大的工厂。以为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是有爱国心的,他代表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他梦想着用民族工业对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拯救国家命运。他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市民
茶馆老板王利发正像他自己说的也是苦命人,为了维持经营,处处赔小心,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连唐铁嘴那样讨人厌的下三烂,他也不愿得罪。房东来了,更是嘴甜如蜜。他的经营,非常艰难。
常四爷所遭遇的是政治压迫。在封建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没有丝毫言论自由。
还有那个做小买卖的老人,82岁了,没人管,所谓幼有所长,老有所养的社会理想荡然无存。
农民
这一幕康六卖女是重头戏,无独有偶,又有乡妇要卖十来岁的小妞。康六把女儿卖给老太监,自己也明白这是丧失了人性,但是无可奈何: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么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方,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地打死!东家逼债,举家断炊,在死亡线上挣扎,他的命运悲惨到连亲情、人性也顾不上的地步。
王利发是挺会耍嘴皮的。他跟房主秦仲义说话,或者是顺着说,讨好人家,或者是把求人家的话看成有家就有这份好心,真是巧于周旋。
常四爷
常四爷是旗人,他爱大清国,怕它完了,他真是忧国忧民。由刘麻子身上的洋货,忧虑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由康六卖女儿,忧虑乡下是怎么了?会弄得这么卖儿卖女的!由乡妇卖小妞,忧虑大清国要完!
总而言之,这幕戏反映了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封建顽固派的猖獗,预示着清王朝的崩溃。
第二课时
主要人物分析
王利发
这一幕,王利发还年轻,看他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话又怎么说,可以看出,他为生计,时时处处都很用心思,他八面玲珑,谨小慎微,他总是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唯恐出什么岔子。
茶馆语文备课教案
茶馆语文备课教案1.茶馆语文备课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本剧的情节,明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
2.鉴赏本剧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1.概括情节2.鉴赏语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学生中是否有知道老舍的剧作《茶馆》的,如果有,是否看过人艺的话剧《茶馆》,如果看过,请同学简要叙述一下故事情节。
1.老舍剧作《茶馆》简介——(课件展示)【说明】此处简介只给学生展示剧作的第一、三两幕,为的是让学生进入到《茶馆》的情景之中,引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教师在介绍时,应该尽量以客观叙述为主,不要添加任何感情色彩,以免先入为主。
2.诵读,梳理情节,明晰卷轴式结构特点。
(课件展示)【说明】在学生诵读完后,让学生对本幕剧的情节作概括。
可先让学生大致叙述一下情节内容,然后根据展示的课件概括情节内容。
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相同的句式来概括同一表现内容的情节,比如“人民生活苦难”部分用名词性词组,而“黑暗势力横行”部分则用主谓短语,第三部分则是用对仗的句式。
不过不必拘泥于所给的答案,所给的答案只是参考,如果学生有概括的更好的,则应选用学生的概括。
学生的概括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纯粹的客观叙述,如:康顺子的求工;另一种是加上了学生的感情色彩,如:“难民的哀告”。
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
3.朗读,品味语言特点。
【说明】此过程应该与上述的梳理情节结合起来,在学生概括到一个情节时(一共九组故事),让他们找出他们认为精彩的段落朗读给大家。
这样使得学生一边熟悉了课文一边又可以赏析本文的语言。
此处只需要学生朗读出感情即可,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师没有必要做分析总结,但如果学生有话要说,则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4.活动布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他们喜欢的一幕(本剧的一个情节),并选出合适的人选排练出来,下节课课上演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表演和话剧录像的对比,揣摩语言。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教学过程:1.学生表演《茶馆》的片断【说明】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结束后,让大家对表演作一简要评述,重点针对语言表述能否充分展示人物的形象特征。
茶馆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茶馆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茶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作品,2、掌握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及独特的戏剧冲突,3、了解剧本所表现的社会现实,4、把握剧本塑造的人物形象,5、鉴赏剧本个性化的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的语言。
教学重点1、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2、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分析剧本独特的结构形式,2、分析剧本独特的矛盾冲突。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家作品,2、了解剧本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语(略)二、作者介绍(略)三、《茶馆》剧情介绍(略)(以上内容见《优秀教案》高二下99-100页)四、学生分角色朗诵剧本五、了解剧本人物,理清全文情节1、剧本共写了那些人物?这些人物可分为哪些类型?人物有:李三、王淑芬、王利发、巡警、大兵、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康顺子、崔久峰等。
人物分类(见下面板书):工作人员:王利发王淑芬李三茶下层人民:康顺子常四爷茶兵痞流氓:巡警大兵吴宋唐铁嘴刘麻子等馆客满清遗民:松二爷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小结: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中集中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
2、剧本写了这些人的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情节)(1)李三的抱怨,(2)难民的哀告,(3)巡警的索贿,(4)大兵的勒索,(5)常松的境遇,(6)特务的敲榨,(7)康顺子求工,(8)唐铁嘴租房,(9)刘麻子的生意,(10)崔久峰的悲哀。
六、作业:课后朗读剧本,思考剧本独特的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剧本所表现的社会现实,2、剧本独特点矛盾冲突,3、剧本独特点结构形式。
一、分析剧本所表现的社会现实(在上节课概括的情节的基础上分析)李三的抱怨难民的哀告人民生活的苦难康顺子求工军阀混战巡警的索贿大兵的勒索黑暗势力的横行唐刘的生意常松的`境遇满清遗民的命运二、讨论剧本独特的矛盾冲突1、《茶馆》中众多的人物之间有没有正面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学生讨论后明确:《茶馆》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茶馆》中出现的人物很多,但他们之间也大多没有正面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茶馆(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茶馆(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章节一:茶馆(节选)背景介绍教学目标:1.了解《茶馆(节选)》的作者老舍及其创作背景。
2.掌握《茶馆(节选)》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理解《茶馆(节选)》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教学重点:老舍及其创作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茶馆(节选)》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PPT。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老舍及其创作背景。
2.讲解:《茶馆(节选)》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讨论:《茶馆(节选)》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章节二:《茶馆(节选)》的艺术特色教学目标:1.了解《茶馆(节选)》的戏剧结构。
2.掌握《茶馆(节选)》的语言特色。
3.理解《茶馆(节选)》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戏剧结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茶馆(节选)》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PPT。
教学过程:1.导入:老舍的戏剧创作特色。
2.讲解:《茶馆(节选)》的戏剧结构。
3.分析:《茶馆(节选)》的语言特色。
4.讨论:《茶馆(节选)》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章节三:《茶馆(节选)》的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茶馆(节选)》中的人物形象。
2.掌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塑造手法。
3.理解人物形象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塑造手法;人物形象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塑造手法。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PPT。
教学过程:1.导入: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2.讲解: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塑造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章节四:《茶馆(节选)》的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理解《茶馆(节选)》的主题。
2.掌握主题的体现方式。
3.探讨《茶馆(节选)》的主题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主题的体现方式;主题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主题的体现方式。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PPT。
教学过程:1.导入:探讨戏剧的主题。
2.讲解:主题的体现方式。
3.讨论:《茶馆(节选)》的主题现实意义。
(完整版)《茶馆》教案
(完整版)《茶馆》教案《茶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2.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
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3.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4.注意台词的动作性。
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5.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课文中许多语言都不限于它们字面上的意思,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请大家看一则去年的海报:话剧《茶馆》时间:2004年5月19日-2004年5月29日场馆:首都剧场票价:80/100/120/150/200/二、简介作家作品1.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艺的节日。
中国民族话剧的彪炳之作《茶馆》,迎来了它第500场演出的辉煌之日。
曾经在上一版《茶馆》中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温、朱旭、吕中等二十余人,和观众一同在裕泰大茶馆的茶香中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茶馆》是中国话剧的丰碑。
它1958年3月首演于首都剧场,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1980年,该剧应邀赴法国、瑞士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1992年7月,随着老一代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茶馆》举行了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历史将它定格在374场。
1999年10月,北京人艺以全新阵容重排《茶馆》。
从焦菊隐、夏淳到林兆华,从于是之、蓝天野、郑榕到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茶馆》成就了一代代艺术家。
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茶馆》优秀教案设计
《茶馆》优秀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是每个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必须要准备好的,阅读这篇《茶馆》有怎样的感谢和体会呢?下面请欣赏网络编辑为你带来的《茶馆》优秀教案,希望你能够喜欢!《茶馆》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
2.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教学设想1.课外阅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阅读要点;(1)了解戏剧反映的时代背景。
(2)了解《茶馆》结构的独特性,与曹禹的《雷雨》作比较。
(3)认识《茶馆》作者以特殊的戏剧冲突表现主题的方法。
3.做“思考和练习”。
教学时数 1个半教时(课前预习)。
阅读要求课外阅读。
设计思考练习题(可由学生设计):一、导入话剧《茶馆》是老舍在1956年完成的作品,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
《茶馆》诞生始末及命运那时老舍先生正在写《茶馆》,受当时公式化、概念化影响,写起来不顺畅。
老舍先生说,在美国时就考虑写一个北京的茶馆,写一个时代。
他描述了第一幕情节,大家一听叫好,第二幕写了民国、国民党时代。
老舍发愁的是怎么写下去:“最大的问题是解放后的茶馆怎么写?现在茶馆少了,没有生活了。
想去四川看看,但不能把四川搬到北京来。
戏拿不出来呢?”我们说:“老舍先生,别写这一幕了。
”他很惊讶:“不写可以吗?”“当然可以。
”“不写就不写。
”他把手杖一立,起身说:“走,解决了我一个问题,我要回去写了。
”老舍躲在家中埋头写作,还没写完,就着急地把于是之找来,兴致勃勃地谈了笔下快呼之欲出的王利发这个角色。
他说:“我这个掌柜的,可是从小演到老,二十几岁演到七八十,一共得有好几百句台词呢!”被老舍这么一说,于是之就有了一股创作冲动。
等剧本一公布,他赶紧写了一篇很长的申请书,一再恳切地希望:“就让我演吧。
”听老舍朗读新作《茶馆》,是在剧院前厅二楼北侧会议室。
大家一致认为一幕超出一般水平,曹禺反复说了这么一个意思:“古典”、“够古典水平”。
《茶馆》教案(通用2024)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Chapter
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论述
肖像描写
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的刻画,塑 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如王 利发的精明干练、常四爷的豪爽
正直等。
语言描写
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揭示人 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如王利发的 圆滑世故、唐铁嘴的狡猾无赖等
。
动作描写
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展现其性 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如松二爷的 懒散无能、刘麻子的狡诈狠毒等
教师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 力。同时,建议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作品,加深对《茶馆》的理解和感 悟。
THANKS
感谢观看
刘麻子
人口贩子,专干缺德事,最终被押 赴刑场。
唐铁嘴
江湖骗子,吸食鸦片,最终落魄潦 倒。
语言风格及特点分析
大量运用北京方言和儿话音,体 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揭示社会黑暗 面,对时弊进行辛辣的讽刺。
语言风格 地域性 形象性 讽刺性
老舍运用地道的北京方言,生动 形象地展现了清末至民国期间的 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语言简练 明快,富有节奏感。
。
辅助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论述
1 2 3
侧面烘托
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和评价,间接地塑造主要 人物形象,如通过李三的忠诚老实衬托出王利发 的精明能干。
环境描写
通过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人物 活动的典型环境,从而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 命运遭际。
对比手法
运用对比手法,将不同人物或同一人物的不同方 面进行对比,突出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个人内心冲突
通过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与多面。
如
王利发在经营茶馆与追求个人幸福之间的纠结,体现了 生存与理想的矛盾。
《茶馆》教学设计(通用2024)
《茶馆》教学设计(通用2024)教案:《茶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民邮电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茶馆》。
本课主要内容为:通过阅读老舍先生的《茶馆》,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品味经典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时代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茶馆》中的经典片段;2. 能够分析并欣赏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塑造技巧;3. 通过对《茶馆》的阅读,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茶馆》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难点:分析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和人物塑造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茶馆》的电影片段,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注意人物关系和语言风格。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的理解,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课堂练习:通过回答问题、填空、翻译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茶馆》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茶馆》的故事情节。
答案:《茶馆》是一部描绘晚清北京市民生活的话剧,通过茶馆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故事以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家的命运为线索,贯穿了整个晚清的历史。
在茶馆里,各种各样的人物聚集一堂,有官僚、商人、文人、艺人等,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2. 请分析《茶馆》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人物是王利发。
他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市民,善良、憨厚、乐观,尽管生活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茶馆》教学设计
《茶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茶馆》是现代戏剧大师老舍的代表作,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乡愁乡情"的课文之一。
选录的片段主要讲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北平裕泰茶馆众人的悲欢离合和家国情怀。
作品以茶馆为背景,以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反映时代风云变幻,既有浓郁的京味风情,又蕴涵深刻的现实主义内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通过对人物情感变化的细腻刻画,表现了老北京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和家国情怀,揭示了民族危机下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的紧密关联。
作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戏剧艺术特色,感受浓郁的京味儿,学习老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情分析】现代戏剧阅读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
他们对传统戏曲可能有所了解,但对现代戏剧的认知较为局限。
《茶馆》作为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手法上都颇具特色。
剧本以茶馆为背景,通过众多小人物命运变迁折射时代变革,对学生把握人物、理解主题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细致研读人物语言,探究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利用舞台剧、电影等直观展现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换位思考,在互动中加深理解与感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老舍生平及创作概况,了解《茶馆》的创作背景。
(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及语句的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人物命运变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感受作品的现实主义内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人物语言,探究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命运。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人物命运与时代的关系,领悟作品主题。
(3)通过讨论交流,畅谈阅读感受,在互动中加深理解、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略现代戏剧的艺术魅力,感受浓郁的京味儿风情。
(2)学习老舍笔下小人物的质朴善良,感悟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
老舍茶馆幼儿园教案
老舍茶馆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能:1.理解《老舍茶馆》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2.能够感受作者对那个时代社会的描绘和思考。
3.情感方面,进一步认识人生、命运、友情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听懂故事,理解人物命运的多样性。
2.体会友情的感人之处。
难点1.学生理解《老舍茶馆》所要表达的思想。
2.学生开始认识社会、人生、命运和友情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互动讨论,以及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的不同命运。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老舍茶馆》中的人物及基本情节。
2. 导入(5分钟)首先展示一张《老舍茶馆》的海报,让学生看一下人物的造型和整个场景的气氛。
请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 正文(30分钟)1.带学生一起阅读《老舍茶馆》中的主要章节,向他们介绍每个角色及其命运。
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2.请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你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你认为故事中传递了什么信息?–你认识到了什么?3.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思考,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导他们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
4. 拓展(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幼儿们可以理解的故事或场景教学,向学生展示不同命运的人和事。
课后,老师可以请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例如《平凡的世界》,让学生感受更丰富、更多元的情感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了解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习惯,了解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了解。
3.老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校和教学的满意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感受。
如果学生缺乏认知、思考等能力,需要通过课堂相关的阅读材料等方式补充。
最后,老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思考、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感悟。
老舍茶馆的教学设计
老舍茶馆的教学设计在茶馆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有趣的故事呢?你想要去了解一下吗?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老舍《茶馆》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老舍《茶馆》的教学设计一、知识教育目标1.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2.了解剧本独特的、被人称为“卷轴画式”的结构及人物形象。
3.鉴赏剧本浓郁的北京方言特色。
二、能力培养目标1.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2.训练学生朗读剧本的能力,掌握不同角色的语言分寸。
三、德育渗透目标1.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
2.认识人民与时代息息相关的道理。
四、美育渗透目标通过典型语言,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
一、重点、难点剧本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人们的悲惨遭遇和命运,折射出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大的或小的冲突都暗示着:这是人物与时代之间的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就是这篇课文的重点。
《茶馆》的结构较之其他话剧比较独特,它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统一的情节线索,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因此,在分析课文时,不能硬性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这就是学习课文的难点。
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该剧本第二幕剧情及结构。
2.了解《茶馆》中的众多人物。
二、整体感知1.课文为三幕话剧《茶馆》中的第二幕,第一幕与第三幕的剧情见课文注解①2.简介作者及其艺术成就。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17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小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员等职。
“五四”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
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
解放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茶馆的活动教案
老舍茶馆的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老舍茶馆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老舍茶馆的表演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老舍茶馆的文化内涵。
(2)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通过学习老舍茶馆,使学生学会尊重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老舍茶馆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2)欣赏老舍茶馆的表演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老舍茶馆的文化内涵。
(2)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老舍茶馆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老舍茶馆的了解和感受。
2. 教学内容:(1)讲解老舍茶馆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2)观看老舍茶馆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其表演艺术。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老舍茶馆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4)展示交流:让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交流,其他同学提问和补充。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尝试模仿老舍茶馆的表演艺术,进行简单的表演练习。
(2)让学生收集有关老舍茶馆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老舍茶馆的信息。
4.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茶馆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 理解《茶馆》这部话剧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2. 把握节选部分中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3. 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课堂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入,如:“同学们,你们对老舍先生有怎样的了解?他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什么贡献?”2. 介绍作者:简要介绍老舍先生的生平及其作品,特别是《茶馆》这部话剧。
3. 提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二、课文阅读与分析1. 阅读课文:学生自行阅读《茶馆》节选部分,教师指导阅读方法。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茶馆》的艺术结构特点是什么?- 话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话剧中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3.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角色扮演1. 角色分配: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分配角色。
2. 角色练习:学生进行角色练习,熟悉台词和动作。
3. 角色扮演: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话剧表演。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茶馆》的理解程度。
2. 针对上节课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和总结。
二、深入分析人物形象1. 人物分析:对《茶馆》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如王利发的矛盾心理、秦二爷的悲剧命运等。
2. 对比分析:将不同人物进行对比分析,如王利发与秦二爷的对比。
三、品味语言风格1. 语言分析:分析《茶馆》中的语言特点,如个性化、动作化、幽默风格等。
2. 例句赏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进行赏析,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
第三课时一、总结《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1. 思想内容:总结《茶馆》的思想内容,如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探讨等。
2. 艺术特色:总结《茶馆》的艺术特色,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
二、欣赏《茶馆》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1. 播放片段:播放《茶馆》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茶馆教案老舍茶馆教案精品文档老舍茶馆教案老舍茶馆教案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
体会本剧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和平面化的独特的戏剧冲突。
2. 学习本剧对剧情巧妙的衔接与穿插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3.了解基本的戏剧欣赏常识,向学生介绍中国话剧的简单历史。
能力目标1(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
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能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掌握有关戏剧冲突,并能认识主要矛盾冲突及其实质。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
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
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3(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通过剧本提供的多方面信息剖析重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进而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主1 / 32精品文档要特征德育目标1(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2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学习剧本,应通过茶馆这个特殊的舞台了解更广阔的背景上所反映的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认识全剧的冲突实际上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进而认清那个时代的腐朽性。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为本课的重点1. 学习品味老舍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根据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2. 分析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揭示课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导语:我们这堂课讲话剧《茶馆》,请看过话剧的同学请举手,去过茶馆的同学也举下手。
话剧是舞台艺术,更是现场的艺术,只有坐在剧场之中,才能真正体会话剧感人魅力,而茶馆也一样,只有臵身其中,熙熙攘攘的茶客,三教九流的言谈举止,你才能体会老舍先生所说的“小茶馆,2 / 32精品文档大社会”。
在最近的一次北京之行中,我去了向往已久的一个地方——老舍茶馆PPT展示:老舍茶馆的相关图片,配合音乐和讲解。
讲解:老舍茶馆是中外游客到访北京的一个重要景点,自1988年开业至今接待了近47位外国元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
而这个茶馆闻名遐迩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和他的不朽之作——《茶馆》二、解题PPT展示:作者简介,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他对于多种文艺体裁都进行过广泛的实践。
小说作品中短篇与中篇不乏佳作,而尤以长篇小说最有影响。
此外,还写过杂文、鼓词、新诗、旧剧、民歌……解放后,他考虑到“以一部分劳动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
可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
”“剧本排演出来,就连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明白。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深入群众,写了一批话剧作品,因而蜚声文坛。
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3 / 32精品文档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王踢传》《离婚》《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
2、《茶馆》简介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写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茶馆》全剧共三幕,各写了一个时代。
第一幕的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
那时的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
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路。
剧中描写了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生活奢华,而且还可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4 / 32精品文档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
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即课文节选部分。
第三幕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裕泰茶馆已破烂不堪,王利发无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
与此相对照的是恶势力异常活跃,地痞、特务如鱼得水。
最后茶馆被人霸占,掌柜的悬梁自尽。
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要灭亡。
剧中通过康大力等人投奔西山解放区的描写,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茶馆》的经典性:《茶馆》的之所以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之作,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剧本的经典性和北京人艺演绎的经典性。
剧本剧本,乃一剧之本,剧本对老北京民间风貌的细致描写和群像式的戏剧结构是技巧上的经典,而老舍选取北京作为中国的代表,选取茶馆“这个三教九流汇聚”之所作为北京的代表,本身就是典型性的体现。
再谈人艺的表演,剧本呈现给读者的只是文字,而话剧演出呈现给观众的事表演,所谓表演,包括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台词声响,根据老舍剧本的北京风貌,北京人艺老艺术家5 / 32精品文档的京腔京韵本身便具有的表演的色彩,使人物的语言也有了表情,听其声,便能晓其情,这样经典的演绎成就了这部戏剧作品,也成就了北京人艺。
三、课文分角色朗读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由老师扮演剧中一个人物,可以担任主要人物如王利发。
其他角色由学生担任。
在朗读开始前,提醒学生:有朗读人物的同学要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讲话的语气和特点。
没有朗读任务的同学要认真听同学朗读,并把每个人物有代表性的语句做记号、一个人物至少有三句话,朗读完要提问。
角色:难民、王利发、巡警、大兵、唐铁嘴、报童板书: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唐铁嘴,留足空间待同学补充:王利发:“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唐铁嘴:“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你说对不对,”“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个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6 / 32精品文档常四爷:“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您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松二爷:“我想大哭一场~”“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宋恩子、吴祥子:“我们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铁杆庄稼” “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四、梳理剧情,分析人物语言特点板书:时代:舞台提示中的内容地点:舞台提示中的内容人物:提问同学,板书学生总结的主要人物特点,最后老师PPT汇总展示。
PPT展示:王利发——裕泰茶馆的掌柜,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
精明、干练、自私、圆滑、善于应酬。
对不同人取不同态度:对逃难的饥民:强硬、少怜悯;对大兵警察特务:讨好、巧应付、怕得罪;对唐铁嘴之流:厌恶仍笑脸相迎。
这样一个多说好话、到处作揖的小商人,最终仍落个家业破落、悬梁自尽的下场。
7 / 32精品文档常四爷——旗人。
对清王朝不满,对洋人痛恨。
坐过清朝的牢,出狱后参加义和团。
卖菜为生,敢作敢为,有正义感,最后仍穷困潦倒,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
松二爷——旗人。
满清遗老。
胆小怕事,懒散无能。
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唐铁嘴——麻衣相士,算命骗人,甘愿沉沦。
宋恩子、吴祥子——蛮横霸道,傲慢无礼,为当权者迫害老百姓,乱抓无辜,老牌特务的代表。
方案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
体会本剧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和平面化的独特的戏剧冲突。
2. 学习本剧对剧情巧妙的衔接与穿插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3.了解基本的戏剧欣赏常识,向学生介绍中国话剧的简单历史。
能力目标1(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
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能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掌握有关戏剧冲突,并能认识主要矛盾冲突及其实8 / 32精品文档质。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
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
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3(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通过剧本提供的多方面信息剖析重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进而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德育目标1(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2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学习剧本,应通过茶馆这个特殊的舞台了解更广阔的背景上所反映的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认识全剧的冲突实际上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进而认清那个时代的腐朽性。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为本课的重点通过导入部分的师生互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正确引导学生对剧中人物进行深入的赏析和评论。
学会欣赏话剧,分析人物性格。
9 / 32精品文档教学步骤一、导入课前布臵学生熟读课文,课代表安排好有一定表演天赋的、自愿参加互动的同学,并简要布臵场景,如在讲台摆放几把椅子,桌上放几件简单的道具。
上课时,课代表首先上台介绍:今天,我们把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先生请到了我们课堂,下面有请王掌柜上场~老师扮演王掌柜,穿大褂,上场。
老师:呦,诸位都在呐,诸位爷,您吉祥。
这位客官这位客官,敢问一句,这是哪啊,我的茶馆呢,课代表:王掌柜,这就是您的茶馆啊~老师:这就是茶馆,换样了啊~我这个茶馆昨天刚整修完,是没少改良,可这一觉睡起来,改的连我自己都不认得了啊~麻烦您,我那内掌柜的,栓子他妈呢,哎,怎么没说话就走了……难民: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三、朗读课文进入朗读课文,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课后第一题的朗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