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word教案
教科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上册7关注弱势群体word教案(6)
走进同龄人【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由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真实图片导入,请同学们谈感想。
接着通过对身边同学的生存状况的描述,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引发学生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公平公正的思考。
特别是通过马燕的日记,请同学们谈出如果像马燕那样面临失学时的感受,以及设想失学后的将来的生活从而培养他们尊重人\关爱人的平等意识,使他们产生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责任意识。
自觉关心弱势同伴。
接着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世界范围内的弱势儿童的生活状况,使同学们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关爱弱势群体并愿为帮助弱势群体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同龄弱势群体受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境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同龄人生活学习状况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人\关爱人的平等意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同时激发学生关心弱势同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维护社会的正义,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了解因处于困境的同龄人的境况以及对他们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自主探究法【课前准备】调查本校低保学生人数;了解同龄人中弱势者的生活状况;收集世界范围内处于不利境地儿童的生活状况。
【教学安排】一课时。
【讲授新课】多媒体显示:孩子们的运动场孩子们的教室草稿纸和笔只好用“免费”的不是我爱打赤脚,而是我没有鞋可穿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略同样的年龄,却是不一样的生活:有的生活富裕,有的贫穷;有的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有的却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有的无忧无虑,有的却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负。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同龄人。
二、走进同龄人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弱势者呢?现在让我们谈谈自己了解到的身边同龄人的生存状况,特别是要谈出自己对现在拥有的生活的感想。
学生1:我了解到我们学校属于低保户的学生有三十多个,占全校学生的百分之三,他们的经济来源是政府发放的低保金。
九年级政治 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
本层次最后设计了“交流”这一活动使学生对比自己与弱势群体的生活,从而感受自己的幸福,深刻理解弱势群体的不幸,为后面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作感情上的铺垫。具有拓展主题的作用,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交流结论: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
环节四:感悟生活
展示一组我国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资料,朗读课本48页最后的文字谈感受。
第二部分:走近同龄人
环节一——观察同龄人
1、观看一组弱势少年儿童生活的视频资料及图片
交流活动:看了以上图片有何感想?
2|、观察身边的同龄人
了解自己身边的弱势同龄人的生存状况,谈谈对现在拥有的生活的感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
能力目标: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习观察研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让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教学方法与媒体
1、谈话法、活动法。通过探究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本层次即教科书49—50页的内容,用主题文、图片、活动及阅读资料等形式,一是重点介绍农村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特别提出了以马燕为代表的特困生的受教育问题;二是了解因其他原因而陷于困境的同龄人的情况,激发学生关心帮助弱势同伴的情感。
通过阅读材料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因为战争和自然灾害给儿童带来的灾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放眼世界,看到世界各地存在的需要社会和他人给予关照的人们,以激发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沟通与对话,了解弱势群体真实的生活处境,学会尊重、理解、信任人,感悟爱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弱势群体的内涵。
(知识)
2、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
(能力)
3、树立平等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课时安排
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一系列图片,以此谈话引出课题“关注弱势群体”。
二、新课教学
1、让学生看P.46第一个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什么叫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有什么特征?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哪些人群?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2、让学生看P.50马燕日记,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像马燕那样面临失学,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失学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学生分组讨论,再推荐佳者全班展示。
3、让学生看P.51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同龄人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
再提出问题:帮助弱势群体,我们能做些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再展示图片。
4、小结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一课的学习,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了解到了弱势群体真实的生活处境,知道了要关心、尊重、帮助弱势群体……。
九年级政治第7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案教科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关注弱势群体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主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以及我国存在的弱势群体的状况。
其中“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框题给出了“弱势群体”的概念,并列举了我国存在的主要弱势群体及其形成的原因和生存状况。
“走近同龄人”框题,主要介绍了我国主要弱势群体的基础上,特别地呈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弱势群体,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同龄人的生存状况,感受他们的艰苦生活以及对他们将来发展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学情分析:从知识性来讲,本课内容很简单,有些知识学生看了就能够明白。
但是,本课的目标主要是情感教育。
班级中有的学生生活优裕,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学生的自尊心,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又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给予的支持以及对自己的期望,使之树立信心,发展自己。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学会尊重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其中包括自己的同学。
3.重、难点的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本课另一个教学重点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为教学获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查找大量的资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了解体会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查找资料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弱势群体学生既认识自己的处境,又能够树立信心,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学生同龄人的生存状况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由于国家近年来很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因而相关的报道很多。
在教学中可以搜集这些报道,使教学与时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第7课教案
第17课时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弱势群体含义、特征、包括的人群及其主体。
2.理解造成弱势群体的原因,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的表现。
学习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老师板题。
二、出示目标请看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三、先学后教(一)先学1、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P46-P48“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部分,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1)弱势群体(含义),是指依靠的力量或能力无法维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需要国家给予社会群体。
(2)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以及遭受灾祸的人群等。
(3)我国为什么会存在弱势群体?(4)弱势群体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生活中弱势群体会遇到哪些问题与困难?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提醒不认真看书的同学。
3、检测请同学们找到答案的举手,若举手为少部分,再给2分钟,或讨论一下,若举手的多,先请学困生回头回答,再找中等及优生订正。
教师及时统计检测中的普遍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二)后教1、师生讨论订正,主要是学生答,教师组织讨论,不轻易给出答案(1)-(2)P46-48大字叙述学生都能找到。
第(2)题重点要引导学生明确有哪些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中哪些是主体。
提示:主体是农村与城镇的贫困人口。
(3)P46第一段我国为什么会存在弱势群体?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4)P46第二、三段注意对含义的解读与特征的归纳,对两个问题要合并来理解,减少记忆量。
四、当堂训练1、听写:弱势群体的含义是,它包括等人群,其中的主体是。
2、说一说(1)我国现阶段为什么会有弱势群体?(2)弱势群体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生活中弱势群体会遇到哪些问题与困难?五、宣布下课教后记:第18课时走近同龄人学习目标:1.造成同龄人困境的原因理解。
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九年级思品《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张掖市临泽县第四中学郭永平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本节课首先由歌曲《越来越好》导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存在弱势群体,接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主阅读,解决什么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特征?弱势群体的范围和主体?接着,交流:根据定义,你认为自己生活的周围有无这样的人?请说一说。
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然后通过学生所列举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引发他们对弱势群体的思考和关注。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46——48页的内容)假如你是农民工、是身患重病或身有残疾的人、是灾区的人。
简要谈谈,他们在生存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解决。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弱势群体的范围和弱势群体在生存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出示导学问题:如果你是(残疾少年、孤儿、身患疾病的孩子、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农民工的孩子、山区的孩子、伊拉克难民营的孩子… … )你将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个环节的设计,引发了学生对弱势群体的情感体验,然后,设计导行环节:你认为如何关注弱势群体?(假如你是李总理、是地方官员、是普通公民、是企业家、是明星、是学生、是联合国官员……),这一环节,使学生再次,关注弱势群,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关注弱势群体》是教科版九年思品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关注弱势群体,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九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样简单的社会环境之中,逐步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学问题、农民工问题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到他们的视野,引发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于感性的了解。
他们渴望对自己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则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正确看法,去了解社会各种群体的生活处境,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他人是我们思品课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框题在初三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九年级政治 3.7《关注弱势群体》第三框我们的关爱 教案 教科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第三框我们的关爱11级政治教师:邹永岗1、教学内容分析:第三框题“我扪的关爱”在前面指出了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如社会不发达、地区差异等不平等现象的基础上,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关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教科书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帮助和关心弱势群体:其一是要用实际行动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
其二是要学会尊重弱势群体,不歧视弱者。
最后,教科书以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帮助弱势群体的具体方法,使之能够将爱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对社会现象很敏感,尤其对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充满愤慨;他们充满理想,热情地追求着大同世界的实现,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亲和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够让学生客观地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培育学生的尊重、关心、同情弱者的人格,寻找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些现象,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懂得从哪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会利用社会资源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引导学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4、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5、教学过程:引入:请看教科书第66 页阅读资料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如果你是千百条小鱼中的一条,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你想对那名男子说什么?(学生回答略:感受生命的可贵,体会帮助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确立“同情心”,形成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讲:人贵在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即具有所谓的“同情心”。
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感受,就不会不为他人着想。
三、我们的关爱(板书)请同学阅读教材P66-69:思考归纳我们为什么关爱弱势群体?学生交流回答阅读教科书第67页的阅读资料,了解高耀洁为防治艾滋病所做的贡献,感受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人的伟大与无私,从中学习如何帮助他人。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七课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2、了解儿童中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客观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让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情感和价值取向2、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关注同龄人的生活状况教学重难点:1、“弱势群体”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2、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1、知识回顾: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2、导入谈话: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其中还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
现阶段的小康同时又是发展不平衡的,使得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值得我们关注的群体,即“弱势群体”新授:一、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1、什么是弱势群体?(学生朗读概念)2、指导学生从“弱势群体”的概念分析“弱势群体”的特征。
3、学生根据自己对弱势群体的理解,说一说弱势群体有哪些类型。
教师指导并板书。
4、指导学生认识弱势群体的主体师:除了以上弱势群体的类型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群体属于弱势群体?5、指导学生认识,农民工和身患疾病和身有残疾的人这一类群体。
6、交流感受(P48)交流内容二、走近同龄人1、学生看图(P49),说说我们的同龄人是什么状况?(我们的一些同龄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2、生阅读马燕日记分享: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像马燕这样的孩子再也不会因为贫困而失学,对此,你有什么感受3、讨论:你知道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列举交流4、了解国际社会中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小结:讨论: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处于困境中的同龄人的生活现状三、作业:完成本课高效课堂上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含义关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征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注范围弱形成原因势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群家庭遭遇变故的孩子体农民工子女走近同龄人被贫困困扰的孩子遭遇战火蹂躏的孩子遭遇天灾人祸等的孩子教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学案(答案不全) 教科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学生关心他人情感与价值取向。
2、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特别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3、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习观察研究法。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弱势群体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
2、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学习难点:感受幸福生活,体会弱势群体的艰难。
【学法指导】
1、认真预习第七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1、上述图片中的人物各不相同,但有一个相同的特点。
他们同属于(。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7课《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材分析】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现实生活中不同弱势群体的真实处境,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并帮助他人,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社会公平问题。
本课由“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和“走近同龄人”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两段主题文字以及其后有关阅读资料。
本层次第一段主题文字阐述了“弱势群体”的含义,第二段主题文字阐述了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以及范围。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即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及遭遇灾祸的人群。
其中每介绍一种类型的弱势群体,都提供了有关阅读资料,易于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内容。
此外,本层次最后设计了一个交流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自己与弱势群体的生活,从而感受自己的幸福,深刻理解弱势群体的不幸,为后面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奠定积极的情感铺垫。
【学情分析】随着九年级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关注的问题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逐步扩展到社会领域。
各种社会问题如下岗问题、失学问题、贫富差距等逐渐进入九年级学生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渴望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各种群体的生活处境,学会感恩生活,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并帮助他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当务之急。
【课标依据】一2.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二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2.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
三1.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进学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人、关爱人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感恩生活的同时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并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一、导入新课
学生体验:1、拿出笔和纸,闭上眼睛,听写老师说的一句话;
2、把鞋带解开,然后试着用单手把鞋带系上。
教师引导学生用爱心来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二、探究新知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46页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交流归纳含义中强调的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
2、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学生交流:对弱势群体的看法。
教师强调弱势群体的定义和特征。
(二)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
1、合作交流:
阅读教材46—48页,交流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1)了解我国的贫困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弱势群体
(2)根据你的了解,谈谈我国目前进城务工者的生活状况
(3)你所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4)交流遭遇灾祸人群的生活状况
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还有哪些?他们为什么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哪些帮助?
教师分析点拨弱势群体的类型,成因。
(三)走进同龄人
阅读教材49—50页,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了解身边弱势同龄人的生存状况,谈谈自己对现在拥有幸福生活的感想。
2、阅读完马燕日记后,想象下,如果你面临马燕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感受?失学后生活可
能会是怎样的?我们对于自己现在的拥有的幸福生活该怎样珍惜?
教师点拨:介绍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采取的措施,对失学儿童的各种援助。
交流讨论:同龄人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
教师总结。
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学习目标
1、了解弱势群体的内涵,弱势群体的处境、特点,同龄人中的弱势群体。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弱势群体是人应有的社会公德。
3、树立平等意识,践行平等的真谛,关助弱势群体
学
习
过
程
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板书课题要求规范)
2、课后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略
课后反思
略
四、先学(学生看书、找答案,并尽可能将问题能准确写在书上)
学生读书,教师行间巡视,注意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
五、后教
学生看书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学生回答思考题,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归纳。(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再由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一)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它同学更正或补充。
(二)讨论:提问,先由后进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它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强调归纳。
(三)小组合)
七、当堂训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既达标检测题)
1、背诵:1、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2、什么是弱势群体?3、弱势群体有哪些特征?4、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群?5、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是什么?
二、出示目标: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学习目标1、2、3、(学生朗读、并理解)
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P46至51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关答案,思考题1、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2、什么是弱势群体?3、弱势群体有哪些特征?4、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群?5、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是什么?6、结合教材阅读材料,谈谈我国各类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些?7、我们的同龄人中也有弱势群体,有些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原因是什么?(从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两方面谈)
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思路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部分)课件设计思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2)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
2、能力目标:学习观察研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2)学会珍惜生活。
二、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特征、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播放图片,导出第三单元及第七课的课题。
2、与学生一起通过活动,导出第一部分主题。
(二)新授1、显示弱势群体的定义,并作详细分析,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定义去发现生活中的弱势人员。
2、在伤感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播放一组弱势人员生活、工作等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弱势群体的凄凉与困难,激起学生内心的怜悯之情。
3、联系生活结合播放的图片,让学生去分辨哪些人员属于弱势群体。
4、介绍各类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以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弱势人员的艰难。
5、让学生在了解不同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基础上,去总结他们的共性,即弱势群体的三大特征,并作分析。
6、请全体女生阅读课文第48页最后一段材料,并观看一组本校图片与贫困地区学校的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自身的幸运与幸福,同时能够以感恩的心更多地去关注、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
7、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并与学生一起吟唱,在歌声中扬起内心爱的风帆。
8、以“关爱弱势群体,彰显社会公平,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结束本课。
本课件开发工具:PowerPoint2003本课件使用方法:只需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关注弱势群体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主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以及我国存在的弱势群体的状况。
其中“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框题给出了“弱势群体”的概念,并列举了我国存在的主要弱势群体及其形成的原因和生存状况。
“走近同龄人”框题,主要介绍了我国主要弱势群体的基础上,特别地呈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弱势群体,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同龄人的生存状况,感受他们的艰苦生活以及对他们将来发展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学情分析:从知识性来讲,本课内容很简单,有些知识学生看了就能够明白。
但是,本课的目标主要是情感教育。
班级中有的学生生活优裕,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学生的自尊心,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又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给予的支持以及对自己的期望,使之树立信心,发展自己。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学会尊重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其中包括自己的同学。
3.重、难点的确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本课另一个教学重点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为教学获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查找大量的资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了解体会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查找资料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弱势群体学生既认识自己的处境,又能够树立信心,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学生同龄人的生存状况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由于国家近年来很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因而相关的报道很多。
在教学中可以搜集这些报道,使教学与时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
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同时增加认同感:(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
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
(6)讲解法。
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特别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能力目标: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习观察研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学生关心他人情感与价值取向。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