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一:缩胯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一:缩胯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一:缩胯缩胯是前脚至后脚的髋骨和肌肉韧带向后向内收缩,与腰腿合胯为一,而不是屈胯凸臀。
缩胯在以守为攻(前半部分为防守,后半部分为进攻)的动作中运用较多。
一般情况下前半部分做缩胯动作,既能形成身整退化,又能使下盘稳如泰山,并为后半部分进攻发劲提供足够的动力矩。
缩胯运用于揽雀尾的按势后推,及如封似闭、倒撵猴、海底针,或是其他弓步转为半马步的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二:落胯落胯是指在放松腹股沟的状态下,髋骨和肌肉韧带向下落。
落胯时前脚宜内扣一些,在胯关节松开时腹部下沉,胯以下肢体松沉至涌泉穴,胯以上肢体向上领劲(即虚灵顶劲)。
落胯要沉稳,要与脚蹬腰发协调顺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足够大的反弹力,在稳固的下盘支撑下将劲道作用于目标上,产生预期的发放效果。
落胯是放松境界的层次,而非表面姿势的技巧。
因为技巧无论多高,摆出的落胯一旦受到外力仍会习惯本能地去顶。
然而进入松透的落胯境界,外力进来时不是被吞入身体,而是被轻松化掉。
太极拳名师林文涛先生应邀在广西钦州太极推手辅导站教学中说:接劲就是落胯,落胯要敏捷。
落胯用于揽雀尾、栽捶、指裆捶等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三:坐胯坐胯是在落胯的基础上,臀部再加点下坠的意思。
臀部下坠的时候注意胯仍保持下落,不能挺出去。
坐胯时要立身中正,臀部肌肉、胯骨自然下垂,膝盖要朝着脚尖的方向微微顶一点儿,实脚脚尖有回扣之意,体悟下肢在放松状态下的对拉。
要领做对了,脚尖、小腿肚、腿弓、胯根都会有沉胀的感觉。
太极拳名家陈微明先生教授太极推手时指出:化劲首以松腰坐胯,以腰松沉之转动为主。
坐胯用于揽雀尾、搂膝拗步等动作中。
太极拳的松胯13法四:塌胯塌胯与顶头同是太极拳身法立身中正的重要规则,从作用上说它与沉劲、化劲、发劲等关系密切。
太极拳名师张义敬先生在《太极拳拳理传真》一书中谈到塌胯时说:“太极拳多用弓箭步,初练塌胯,后腿髋关节必然紧张,很不自然,这正是不松的缘故。
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作者:陈雄来源:《少林与太极》2009年第05期近期,我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有关腰胯之轶事,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全佑功夫,全佑成为吴式太极拳之始祖。
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全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没有一招留下,总之你记住‘圈内打人,圈外推人’便是。
”所谓“圈内”即盆骨发力范围之内,所谓“圈外”即盆骨发力范围以外。
太极拳不是只以柔劲化解对方来势的,它也可以发劲打人,而力量的终极来源就是盆骨,换句话说就是腰胯。
(原文该提法不够准确,盆骨系胯中一部分,并不完全等于胯——笔者注。
)人体最大块的骨头是盆骨,而太极拳正是用盆骨来打人,这是厉害之一;盆骨的发力,外表上不易看清楚,所以对方被打得折肢断臂仍不知为何,这是厉害之二。
基于如此原因,有些拳师流传“教拳不传胯,传胯师傅差”之说,把胯的练法与用法视为珍贵的守功之本,传授腰胯要领时不愿多作讲解,顾虑徒弟把胯练好了会在功夫上超越自己。
太极拳明师林泉宝先生在《武当太极拳行功心悟》一文中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前有一伙强盗在江河中抢劫客船财物,并把所有船上的人捆绑其手脚后抛向江中,船上许多人会游泳但均因手脚被捆而溺死,唯有一人用海豚式游泳自救而生。
通常我们习惯于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这些姿势都是以手脚的动作来游划,而豚泳是以身体的扭动来前进的,可以不依靠肢体的动作。
虽然游泳和太极拳并无直接的联系,但这个故事对我们练习太极拳强调“以身领手”,以身法来统帅太极拳走架揉手,是有一番启迪的。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初级时是以手领手,也就是以手指挥整个太极拳运动;然后是以身领手,就是身法主宰全身的运动,一招一式一切运动之主宰皆由胯节指挥。
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曾经有这样的比喻,以此说明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
他深入浅出地说:木偶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木偶在舞台上表演各种动作时,都是台下演员的手指挥的,演员的手拉得越好,木偶表演得越精彩。
胯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曾经有这样的比喻
谈谈太极拳先师们对腰胯练法的要求陈耀庭作者简介:陈耀庭,1937年 1月生于杭州,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我国知名材料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太极拳业余爱好者,五十年代初跟牛春明学习杨式老架,六十年代到北京,跟随吴式太极拳名家刘晚仓,学习吴式太极拳及推手十多年,七八十年代跟高占奎、朱怀元学习汪永泉传杨式老架。
曾受到老一代大师吴图南、杨禹廷、汪培生、孙剑云、郝少如等的指教,现任北京汪永泉太极拳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练好太极拳腰胯是关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综观现在许多人的练法,似乎与太极名家大师的要求练法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我把过去近六十年来跟先师们学拳时听到的、见到的关于腰胯练法的要求,写出供太极拳爱好者作一参考。
一、牛春明对松腰胯的要求牛春明是太极拳界著名的老前辈,拳艺精湛,上世纪二十年代随杨澄甫南下,后留在杭州,解放后周总理安排他给毛主席教拳。
平时在西湖边六公园给大家教拳,牛老师教拳十分认真,要求严格,是钉是铆,一丝不苟。
记得有一位中年男子,一打起势就下蹲,老师教他不要蹲,他不改,老师急了,手指着公园边的厕所说:“要蹲上那儿去!”他膝盖往前一跪,老师转过身来,对大家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要跪,回家拿块搓板,到老婆床前去跪,我这里不用跪”。
这件事,使我终身难忘,使我知道了蹲跪和松腰胯完全是两码事,对我一生练拳,收益匪浅。
二、杨禹廷要求打拳体会“毛驴拉磨”记得六十年代我与拳友陈惠良去拜访杨老,请教他如何打好太极拳时,他说“盘架子要像毛驴拉磨那样”。
为什么要像毛驴拉磨那样,当时并不理解。
随着岁月的流逝,深感这是练太极拳的原则,是基础,是方向,越来越感到这一点拨的金贵。
“毛驴拉磨”是指:我是磨,毛驴拉着我转。
这样就能松腰、活腰,随着毛驴转,我不是主动转,是被动转。
打太极拳与拳击、摔跤不同,腰不能用力。
如果腰用力,腰带手,腰就僵了,错了。
拳谱上说腰要“活似车轮”,要知道,那时候都是手推车,牲口拉的车,轮子都是被动转的,不是现在的汽车,摩托车是主动轮。
太极拳的落胯合胯
太极拳的落胯合胯谈起太极拳,我们不得不说太极拳的胯。
我们今天谈谈太极拳的落胯合胯,胯在太极拳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怎样去练习太极胯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落胯合胯。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落胯合胯太极拳的落胯是在松、静、沉着的基本上实现的,落胯不等于坐胯或者蹲胯。
其要领与辨识方法如下,膝不动,股骨及胫、腓骨不屈,由髋关节中间的髋臼受力,股骨顶点之圆头落入髋臼,就像捣米或捣药那样,只不过捣米捣药是以杵就臼,而此处则反,是以臼就杵,此时髋臼约可覆压股骨圆头低至两公分极限,极限一到立即反弹,也就是弓满箭必射之理,劲力极大,所以叫落胯。
所以行拳或应敌接力,不须低架,高架亦可。
太极拳要练,但不是苦身体。
太极拳是练大脑和心态。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是很简单舒畅的,因为他本身就是恢复人本来所具备的东西,不得法的人按常规的练习才会觉得苦。
所谓的来全不费功夫就是你完全的按原理静静的去形容他,功夫自然会上身。
学习太极拳贵在领悟,练习太极功夫要充分的松胯,在胯的一系列运动下,能实现节节贯穿。
太极拳的合,不是一般练家能体悟到的,深层次只有接触体悟,才能真正明白还必须有老师身教。
只有知体才可理解。
小架的体就是腰裆。
不要在意什么心意,什么意气,心意就是有六合了,形体不当家等于零,最终还是要归到形体到位的无意状态。
形正才能气顺,形整才能劲整。
太极拳说,用意不用力,其实初级用意,本来是指挥形体听话的,但往往乱用,浮想翩翩,失去本意,反而破坏了形体结构。
形体的结构就是框架,懂框架,是进入无意之门的唯一通道。
功夫高低是因为有结构的存在,而显示沉稳劲。
内家拳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过程很复杂,一般人很难坚持。
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身体现象的那种苦是蝶变的过程就是由铁变成钢的过程,是锻压的过程,这个是要忍受的。
学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练习太极功夫能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内外双修的目的。
太极拳得以知体不下功夫,先松柔清。
知体有方向,有重点。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的方法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的方法身心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也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药学会放松。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一:要松胯松胯则裆圆,下肢运转灵活,进退不僵滞,腰转自如。
松胯不是架势低,架高一样松,一样运转灵活,架低胯不松,则运转不灵。
有些练习者动作来回荡动,就是胯没松好,变化不能直接从转动中形成,只好在往复荡动中移动重心,从而实现招式的变化。
这个毛病很普遍,练习者应注意克服。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二:要松肩肩松则上肢灵活反应快,而且气血易达指尖,从而改善微循环,达到健身之目的。
太极拳名家陈鑫先生云:(肩)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伸屈,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
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三:知道了放松肩胯,在动作运行中,要注意上下肢体的三节变化上肢:应先出手,再出肘,再出肩;回收时,应先收肩,再收肘,最后收手。
下肢:先出脚,再出膝,再出胯;回收时,先松胯,再收起膝,最后收脚。
即口诀中,手肘肩,脚膝胯;肩肘手,胯膝脚。
在练习中,一定按这套程序运行,再快也是这套程序,再慢也是这套程序,当然特殊情况例外。
久而久之,则成自然,太极韵味自出。
外形如行云流水,平沙落雁,动作悠悠哉,心情溶于山光秋色之中,心情焉能不放松,不愉快;内气充盈,手如灌铅,立如中流砥柱,健身防身之功效又焉能达不到。
太极拳的六大放松技巧一、松开练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松,使心松,神意内含以存静养。
大脑松空,灵慧方能生长。
如有一点不松,一节不松,想达到通、灵、空是不可能的。
不但筋、骨、肉松,人的五脏六腑都应该松。
松开指的是身体各大关节松开,如上肢的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下肢的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以及身体背后的脊柱24个大关节,都要拉拔松开。
放松不是虚弱,是骨节拉长,只有骨节拉长,才能节节贯穿,气血才能流畅,经络才能通畅。
陈式太极拳走跨的正确方法
陈式太极拳走跨的正确方法
在陈式太极拳中,走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是一些正确的走跨方法:
1. 站稳重心:在走跨时,首先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要保持下盘稳固,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重心放在脚心。
2. 转动胯部:走跨的关键在于胯部的转动。
通过转动胯部,带动身体的移动,使身体与脚形成一体。
3. 沉肩坠肘:在走跨的过程中,要沉肩坠肘,保持肩部和肘部的放松。
这样可以使身体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4. 呼吸配合:走跨时要注意呼吸的配合,用呼吸来调节身体的节奏和动作的流畅度。
5. 连贯圆润:走跨的动作要连贯圆润,不能有停顿和断裂。
要保持动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 意念引导:走跨时要用意念引导动作,让意念与动作相互协调一致。
7. 持之以恒:走跨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以上是一些正确的走跨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太极拳是用盆骨来打人的!十二种松胯状态的练法与用法!
太极拳是用盆骨来打人的!十二种松胯状态的练法与用法!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了吴全佑功夫,是为吴氏太极拳之始,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吴全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没有一招留下,总之你记住?圈内打人,圈外推人?便是。
”所谓圈内即盆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盆骨发力范围以外。
太极拳不是只以柔劲化解人家来势的,它可以发劲打人。
而力量的终极来源就是盆骨,换句话说就是腰胯(原文该提法不够准确,骨盆系胯中一部分,并不完全等于胯一笔者注)。
人体最大块的骨头是盆骨,而太极拳正是用盆骨来打人,这是厉害之一;盆骨的发力,外表上不易看清楚,所以对方被打得折肢断臂,仍不知何事,这是厉害之二(基于如此原因,有些拳师流传“教拳不传胯,传胯师傅差”之说,把胯的练法与用法视为珍贵的守功东西,传授腰胯要领时,不愿多作分解,顾虑徒弟把胯练好了会在功夫上超越自己——笔者注)。
林泉宝先生在《武当太极拳行功心悟》(可在上期太极养生堂阅读这篇文章内容)一文中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以前有一伙强盗在江河中抢劫客船财物,并把船上所有的人捆绑手脚后抛向江中,许多人虽会游泳但均因手脚被困而溺死,唯有一人用海豚式游泳自救而生。
通常我们习惯于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这些姿势都是以手脚的动作来游划,而豚泳是以身体的扭动来前进的,可不依靠肢体的动作。
虽然游泳和太极拳并无直接的联系,但这个故事对我们练习太极拳强调“以身领手”,以身法统帅太极拳走架揉手,是有一番启迪的。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初级时是以手领身,也就是以手指挥整个太极拳运动。
然后是以身领手,就是身法主宰全身的运动,每一招一式,一切运动之主宰皆由胯节指挥。
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曾经有一个比喻,以说明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
他深入浅出地说:木偶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当木偶在舞台上表演各种动作时,都是用台下演员的手来指挥,演员的手拉得越好,木偶表演得越精彩。
太极拳的胯动作也是同样道理,一切动作的变化莫测全依赖胯的动作。
陈式太极拳练习步骤与方法
陈式太极拳练习步骤与方法一、熟练套路明确姿势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
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
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
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
现分两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
练陈式太级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清静,排除一切内外干扰。
只有这样才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
《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
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
2、注意身法。
初练太极拳,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就和初学写字一样,能写成横平、竖直、点、钩等笔划,组合成方块就行。
初学练拳,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
步法上只要能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收步,知道方位即可,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像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不宜深究。
但运行方位、角度、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力争做到姿势柔软、大方顺随。
每天坚持练10遍左右,两个月即可将套路练熟。
这时要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从头至足,一招一势进行纠正。
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的正确与否。
每天坚持10遍拳,再练习一个时期,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了。
二、调整身法周身放松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
要调整身法,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
为了使骨节松开,伸筋拔骨,可选练些动作,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这一阶段练习出现的主要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产生这些毛病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含意理解不够;二是腿的支撑力不足,难以放松。
太极拳之“胯”
太 极 拳 之 胯
文/ 永 平 罗
≥
诸 多太极拳 理论 中.对于太 极拳 中胯 的 问题 历来 强调不 多 .对胯 的重要 性也鲜 有 提 及, 往往 笼 统称 之 为 “ 际 ” “ 裆 ” “ 隙 ” 腰 、腰 、腰
认 为 .此 处轻 微 的变换 不仅是 重心 的转换 或 调整, 而且 是 发劲 的源泉 的变化 。 比如我 捋对 方左 手 , 自己重 心不 能 在 右腿 , 而应 在 左腿 ,
呢 ?因为太 极拳 要求 我们 以超 乎正 常 的训练
方 式 。 致 深入地 控 制到 骨骼 。 细
也 要 1 ~ 0 钟 。盘 得 这 样慢 , 5 2分 是要 体 会 “ 用 骨 不 用 肉 ” 骨骼 的节 节催 劲 。 的 如果 盘 得 快 ,
78 ~ 分钟 练 完 。是 无 法 体 会气 息 、骨 骼运 动
的 通过 这样 的修 炼 , 再复 而快 时 。 能快 得 才
顺、 快得 整 、 得浑 身都 是手 快
来. 太极 高手是 最没 有健美 的“ 样子 ” 的。
维普资讯
我们 在练 习 、教授 太极 拳 时 ,一再 要 求
“ 意不用 力 ” 而 这个 “ 用 用意 不用 力 ” 不 怎 既 么好 理解 . 也多 引起 争论 如果 我们 换一 种 说 法 。 “ 骨 不用 ( ) , 否令 人更 加 明 白 叫 用 肌 肉”是
个 不 同部位 的称谓 . 其含 义也不 同。 体现 在 腰
外, 而胯 则 隐藏 于内 。正 因为胯 的 隐蔽性 , 前
人在 阐述太极 拳要求 时往 往对 其不详 细说 或 者说 不 清 但 是太极 拳 真正发劲 打人 力量 的 来 源就 是胯骨 。 以 . 师界有 “ 所 拳 传拳 不传胯 ”
浅析太极拳中胯的练习
调。 松胯是形成混 元之 力的必要条件 。 松胯还有利于调整身法 、 步法得 是落胯 , 落胯要敏捷 。” 落胯用于揽雀尾 、 栽捶 、 指裆捶 等动作 。 机得势 . 使下肢运行变得轻灵。 ( 3 ) 坐胯 : 坐胯是指 在落胯 的基础上 . 臀冉加点下坠 的意识 。下 坠 对于初学太极拳的爱好 者来说 , 欲练松胯就先要 明白胯之所 在。 的时候注意胯仍 持着落 , 不能挺 出去。 坐胯时立身中正 , 臀部肌 肉和胯 实脚尖有 回扣 之 在 生理学上所谓 的胯 . 系指股骨上节 . 大腿 的折叠下 陷处。换句话说 , 骨 自然下垂 膝盖要朝 着脚尖 的方 向微微顶一点儿 , 我们通 常把腰和腿之间 的部位叫作胯 , 胯关节 由骶髂关 节、 髋关 节 、 髋 意 。要体悟下肢在放松 状 态下的对拉 , 要领做对 了, 脚尖 、 小腿肚 、 腿 骨与脊柱 的韧带联合 、 耻骨联合 、 骨盆等部分组成 。 弓、 胯根都会有沉胀 的感觉 。太极拳名家陈微 明先生教授太极推手 时 练松胯 的重点之一是体悟摇臀荡胯 所 谓摇臀 . 是 以臀部一侧胯 指 出: “ 化劲首以松腰坐胯 。 以腰松沉之转动为 主。 ” 坐胯用于揽 雀尾、 关 节为同心 . 以骨盆为半 径的旋转运动 : 荡胯则指弧线提胯 和弧线落 搂膝拗步掌等动作 胯运动。放松骶髂关节对加速松腰起到重 要作用 , 行拳时从大腿根部 ( 4 ) 塌胯 : 塌胯与顶 头同是 太极拳身法立身 中正 的重要 规则 . 从作 它与沉劲 、 化劲 、 发劲等关 系密切 。太极拳名师 张义敬先生在 放松 . 注意操 练髋关节 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 如此达到开活两胯的作时是以手领手 . 也就是 以手指挥整个太 极拳运动 ; 而后是 以身领手 , 就是 身法主宰全身 的运动 , 每一招一式 , 切运动之主宰皆由胯节指挥 ” 。 I 胯的练法对于练好太极拳有着 至关重要 的作 用 而太极拳胯 的 练 习侧重在松胯 . 脚把地 面的反 作用力通过膝盖送 到了胯上 . 松胯便 可在刹那间把力量送 到腰部 。 不能松胯将会瞬问断劲 . 功亏一篑 。 会 松
彻底搞懂胯!如何练习胯!
彻底搞懂胯!如何练习胯!胯”是⼈体下肢三⼤关节之⼀,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连接的重要枢纽。
胯的技击作⽤很⼤。
拳论⽇:“有不得机不得势处,⾝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腰与腿的灵活性关键在于练好胯关节。
因此,有经验的拳师讲“得机势应求腰胯”。
胯的作⽤表现在:它可以调节上下肢协调,是⾏⽓主要关卡,是产⽣爆发⼒的源泉,是体重的承担者,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研究胯与其他关节的关系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圆撑、虚撑、虚灵,实质上是对胯⾻的要求,若要开裆,胯根必须松开撑圆。
胯不开,裆为⼈字夹裆。
既不能承受体重的重压,⼜不能使⾝体重⼼下降。
上下肢必然变为呆滞,特别是对腰轴的旋转影响很⼤,影响爆发⼒的产⽣。
要使腰胯旋转⼀致,必须做到塌腰,脊柱⾻节相对松沉。
肋⾻下的腹机要放松,这样使体重落到胯⾻之上。
进⾏运动时,只须注意胯的旋转,就能带动腰部的旋转。
下肢的外撇⾥扣,也全凭胯关节的松活圆转,上下肢的灵活性全靠胯的领带。
拳势中腰胯的平⾏旋转甚多,发⼒就是在胯的旋转速度加快时产⽣。
引化来⼒也只须松转⽽避之。
拳谚讲:“裆内⾃有弹簧⼒,灵机⼀动鸟难飞。
”看似强调裆劲,实际是对胯的旋转的强调,只要久练胯的松沉、圆转,速度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鸟飞之速。
臀击和髋击是直接使⽤的技术。
臀部训练要求“敛臀”与“泛臀”两者辩证训练。
敛臀是为了内⽓团聚,通过静势的收敛臀部、提肛托腹的动作,才能使“⽓沉丹⽥”。
初练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
轻轻使臀肌⾁外下⽅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收敛。
就像⽤臀把⾻盆包起来,⼜像⽤臀把⼩腹托起来那样。
敛臀须与塌腰、松胯、屈膝、开裆、圆裆、提肛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这门功夫才能增进。
臀部的技击作⽤是平素练出来的,左臀、右臀或全臀技击要见机⽽⽤。
臀击是对付背后敌⽅⽽⽤的。
要移步进⾝,将臀部贴紧对⽅⼩腹,配合⼿法,俯⾝将臀部上挑,发短暂的⼨劲,使对⽅从我背后前翻倒地,如“闪通背”“裹变炮”“进步栽捶”等。
练习太极桩的好处及如何开胯
练习太极桩的原因人说太极拳练习是用意不用力,这是指太极拳练习中要以意识引导动作,不用拙力。
实际上练习太极拳时的力,尤其是下肢腿部的支撑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太极拳练习的同时,进行太极桩功的锻炼,十分有助于腿部的力量和提高太极拳演练的水平。
对有基础的太极拳练习者而言,更是如此。
太极桩功是属于静止性的基本功训练,好像木桩打在地面上,所以称为桩功。
它的主要作用是端正身体姿势,加强下肢力量,培养聚神人静和用意调息。
一般来讲,太极桩有以下几种:松静桩: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重心均在两脚,思想集中,两臂于胸前合抱,呼吸与神态保持自然。
调息桩:姿势同松静桩,两手经体侧缓慢上举至肩处,吸气;两手掌翻转内合体前交叉,再徐徐下落于小腹前,呼气。
起落桩:姿势同松静桩,两手徐徐前平举与肩平,掌心向下,吸气;两腿徐徐下蹲至半马步,或高低自我调整,呼气。
虚实桩:姿势同松静桩,两膝微屈,徐徐下蹲。
身体重心移于一腿支撑,另一腿逐渐涵虚成左虚步;重心徐徐移至另一腿,并左右交换。
太极桩的练习方法还有一些,要指出的是练习时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
比如,老年人或体弱者练习桩功,蹲得不要太低,也可以背靠墙,既安全又方便,待腿部支撑力加强后,再练习其的太极桩功法。
感悟太极拳的“虚实”作者:陆荣培笔者从12岁开始在上海跟随太极名家董世柞学习杨式太极拳,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了。
为了使更多的拳友打明白拳,真正感悟太极拳内涵。
我把恩师的传授以及自己几十年习练的感悟,在此与同各位老师和拳友做一交流、讨论。
练太极拳,先要明白什么叫“太极拳”。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开篇就道出了什么叫太极拳,“阴阳”也,即“分虚实”。
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在《太极拳练习谈》中说:“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如猫行。
”太极拳中的“虚实”变化包括重心的变化、内劲运用的变化等很多方面,在这里先谈重心的变化,也就是说,在行拳走架中,始终要分清虚实,在虚实的转换中完成整套拳的习练。
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的肩、腰、胯练习要点(中)
l l 第二段
囊。 舞 臻 鼍戎 孽 黧 鸯
十八 、 斜 单鞭 掌 ( 第 2 0式 ) : 承上 式 , 左脚 为实 , 右 脚为虚, 腰 胯左 转 , 带 动扣 右脚 ( 大约 9 0 度) 。 紧接着 ,
腰 胯右 转 , 扣 右 胯 。一边 垂 右 十六、 抱虎归山( 第1 8 式) : 承上式 , 由平行步变 重心 由左 脚 移 至右 脚 , 松左肩 , 一边左转腰胯 , 带动左脚往左前方走弧线 成左脚为虚 , 右脚为实。腰胯右转 , 带动左脚内扣( 大 臀、
作。
前方上一步 , 右脚跟着地 。左脚为实 , 右脚为虚 , 腰胯
带 动右 脚 内碾大 约 9 0度 。 然 后腰 胯再 向左 后方 十七、 斜揽雀尾( 第 1 9式 ) : 承 上式 , 一边 松 胯 下 左 转 ,
左脚逐渐变虚 , 右脚逐渐变实 , 松腰塌胯 , 尾阊下 沉, 一 边右 转腰 胯 , 成 为右 正 弓步型 的左 拥势 。 然后 一 转 , 沉至右脚底的同时提左脚上前小半步 , 脚跟着地 , 边下沉一边左转体 , 右脚逐渐变虚 , 左脚逐渐变实 , 扣 坠,
武 当・ 2 0 1 4 . 1 0 1 9 ຫໍສະໝຸດ 武当。 | 鑫 2 9 O期
虚领 顶 劲 、 松腰 、 松胯 、 松膝 , 身体 下 蹲 , 臀 部 不 腹股沟 , 身 势下 沉 , 沉 至左 脚 跟 , 脚掌、 脚趾( 虚脚 ) 贴 同时 , 地, 这是 腰胯 带 动 左脚 底 的被 动贴 地 , 而不 是左 脚 底 得后 翘 。
于开 胯 圆裆 , 松 腰塌胯 的同时放 松 左脚 踝关 节 , 左 这 是腰 胯带 动右 脚底 的被动 贴地 , 而不 是 右脚 底脱 离 后 ,
脚掌、 脚趾贴地。 略微右转体 , 左脚蹬地 , 右脚顺 腰 胯 的主动 贴地 。左脚 底贴 地 , 使 沉势 有 了重 心转 换 脚跟 、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要如何做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要如何做太极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
同时太极拳的松腰跨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
太极拳达到松腰胯的做法《太极拳说十要》中的第三要和第五要中指出,要“松腰”,要“沉肩坠肘”,本人理解就是“松”及“沉”。
首先是“松”,练拳时全身放松,所有的关节、肌肉均放松。
特别是要松“腰胯”。
因为“腰胯”为一身之主宰,“腰胯”松了,两足才有力,下盘才稳固,腰腿之力才能相连。
杨澄甫宗师常说,“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
”还说,“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处必于腰腿求之。
”本人多年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也深有体会,所有动作皆由腰胯带,就是腰胯先动,四肢才动。
如出右拳,不是手先动,而是腰胯先动。
要认识松“腰胯”,首先应懂得什么是放松。
要放松首先从身法上要做到肢体柔顺,不僵滞,周身非常协调;在呼吸上做到和畅自然,不短促,不气喘;在面相上不紧张;在动作上自然和谐,不是参差不齐。
能注意这几方面并尽量做到,就初步达到太极拳放松的要求。
僵滞、短促、紧张、参差不齐等,都是练习太极拳不能放松的表现。
怎样做才能达到松“腰胯”呢首先要弄清楚太极拳的腰在哪里,才好讨论腰如何来主宰。
太极拳家所说的腰,应该包括人体躯干肋下胯上部位。
具体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应是腰椎至尾椎这个范围,包括腰椎、骶椎、尾骨、双髋关节、骨盆及其附着的肌肉、神经、血管等。
要松腰胯,具体做法是先“顶头悬”,因为腰椎上接胸椎及颈椎,是上下一条线的主要负重部位,能顶头悬,这条线就能放松,上下就能无形中被拉长。
接着配合呼气、沉肩胛、松落胸背肌肉、松腹,使气落丹田、沉于骶髋,再贯于两脚心。
因脊椎拔长,腰部松活,也使周身关节和肌肉放松,腕、肘、臂、胸、腰、胯、膝等也无一处无放松,无一处留有丝毫之拘滞之力。
从而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并产生腰腿之力相连之感。
其次是意念上要放松意念上不放松,就是紧张,初学太极拳时很容易紧张,思想上紧张,动作上就僵硬。
练太极拳开胯的正确方法
练太极拳开胯的正确方法
练太极拳开胯的正确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坐: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而坐。
然后进行三次丹田呼吸。
2. 抬膝:全身放松,丹田吸气,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
3. 按膝: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面。
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
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静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分钟以上为佳。
第二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两脚开立略大于肩,两脚尖指向身体外侧,身体正直,两手叉腰。
2. 慢慢的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再慢慢的起立。
蹲起一定要慢,刚开始会有些前俯后仰,初练时可以手扶桌椅墙壁练习,慢慢的过渡到不用手扶的练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在专业太极拳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开胯练习,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胯部经络训练方法
胯部经络训练方法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贯穿全身,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穴位和经络,这些穴位和经络与身体各个部位的健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胯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位,如果经络在这里出现任何问题,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和疾病。
因此,胯部经络的训练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强肌肉力量等。
以下是胯部经络训练的几种方法:
1. 静坐冥想:静坐冥想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并且可以帮助您感受到身体的经络系统。
您可以尝试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感受到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以及经络在身体内的路径。
2.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健身运动,也是一种练习身体的经络系统的方法。
太极拳练习者可以通过缓慢的动作和深呼吸来激活和调节身体的经络,从而帮助身体保持健康,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 瑜伽:瑜伽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可以帮助练习者激活身体的经络系统。
瑜伽中的一些体位可以帮助拉伸和刺激胯部的经络,从而帮助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4. 按摩: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练习者激活和调节身体的经络系统。
您可以使用按摩棒或按摩器来按摩胯部经络,帮助放松肌肉和刺激经络,从而达到调节身体的效果。
总之,胯部经络训练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练习者可以通过静
坐冥想、太极拳、瑜伽和按摩等方法来激活和调节身体的经络系统,促进身体的健康。
太极拳的肩胯相合
太极拳的肩胯相合太极拳的肩胯相合首先习练者要明白,太极拳要求的是一种轴性灵活,不像外家拳超越身体限度大幅度伸缩,故不需专门柔韧训练,通过长期松沉盘架,自然会得到轴性灵活。
有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再来建立一个几何模型:我们把人体的两个肩(肩井穴)和两个胯(环跳穴)抽象成四个点,把这四个点顺序连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平面会因我们在转身时发生扭曲。
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减少这个平面的扭曲程度。
和别的内家拳不同(例如八卦掌),太极拳要求“腰胯一体”,即“言腰必言胯,转腰必转胯”,而这也正好为这个几何模型提供了理论根据。
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呢?我们来举个例子,读者可以试一下:当我们向右转腰时,尽量保持腰以下的部位不动,慢慢地右转,你会感觉你的左胯变得越来越死、越来越不灵活了,呼吸也受到了影响;好,现在放松腰以下的部位,让你的左胯跟上你的左肩,同时松掉左胯,怎么样?不仅身子正了,呼吸顺遂了,而且还获得了更大的转动空间!这时如果有力量施加于你的右胸,你这么一找肩、一松胯,力量自然就被化掉了。
太极拳的肩胯相合其次,我们的肩和胯在力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照应(骨骼和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肩与胯的状态总是趋于一致”,而这种照应在后天的劳动中被淡化了。
通过太极拳的训练,会逐渐恢复这种天然的照应,使之步调一致,一致又体现出协调,不论是运化还是发力,都会产生极大的效果,从而产生特有的“太极劲”。
同样,用这个几何模型也可以解释太极拳的“发力”,长方形通过下边的两个角获得两个相反的力道,同样,上边的两个角也需要一个较小的引劲儿,上下两股劲儿反弹后促使整个长方形产生抖动,而不会使身子出方圆线,这就是发力。
(具体可参见拙著《关于太极拳的发力》)当然,这种肩胯相合也存在特例,即“左肩与右胯合,右肩与左胯合”,这种斜向的合所表现的力道是出了方圆线的,被称为“四隅劲”,但这种情况都是比较短暂的,绝大多数的时候为正向的合,表现出的为“四正劲”。
太极转胯的正确方法
太极转胯的正确方法
太极转胯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它可以锻炼腰部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稳定性,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以下是太极转胯的正确方法:
1. 起势:先站直,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右脚向右迈一步,与肩同宽,双脚成一直线。
2. 转体:将上半身向右转动,同时左脚跟着右脚向右移动,保持双脚成一直线。
右手随着身体向右转,左手则随着身体向左转,呈现出左右对称的状态。
3. 转胯:接着,将身体重心向右偏移,同时右脚向右转动,左脚则向左转动,双腿交叉。
在这个过程中,右手从向右转动变为向前转动,左手则从向左转动变为向后转动,呈现出前后对称的状态。
4. 收势:最后,将身体恢复回原来的姿势,即右脚向前迈一步,恢复初始状态。
重复以上动作,左右交替进行。
总之,太极转胯的正确方法是:先转体,再转胯,最后恢复原来的姿势,注意保持身体平稳和呼吸顺畅。
练习时可以先从慢到快,然后逐渐加快动作的速度,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中“胯”的练习方法
胯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调节上下肢协调,是行气主要关卡,是孕育发生爆发力的源泉,是体重的承担者,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胯”是人体下肢三大关节之一,是下肢三节之根,胯关节是腰与腿毗连的重要枢纽。
胯的技击作用很大。
拳论日:“有不得机不失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腰与腿的机动性要害在于练好胯关节。
因而,有经验的拳师讲“得机势应求腰胯”。
怎样把握好胯关节呢?
一、研讨胯与其他关节的关系
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圆撑、虚撑、虚灵,实质上是对胯骨的要求,若要开裆,胯根必须松开撑圆。
胯不开,裆为人字夹裆。
既不能承受体重的重压,又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
上下肢必然变为呆滞,特别是对腰轴的旋转影响很大,影响爆发力的孕育发生。
要使腰胯旋转一致,必须做到塌腰,脊柱骨节相对松沉。
肋骨下的腹机要放松,这样使体重落到胯骨之上。
进行运动时,只须注意胯的旋转,就能动员腰部的旋转。
下肢的外撇里扣,也全凭胯关节的松活圆转,上下肢的机动性全靠胯的领带。
拳势中腰胯的平行旋转甚多,发力就是在胯的旋转速率加快时孕育发生。
引化来力也只须松转而避之。
拳谚讲:“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
”看似强调裆
劲,实际是对胯的旋转的强调,只要久练胯的松沉、圆转,速率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鸟飞之速。
臀击和髋击是间接使用的技术。
臀部训练要求“敛臀”与“泛臀”两者辩证训练。
敛臀是为了内气团圆,通过静势的收敛臀部、提肛托腹的行动,才能使“气沉丹田”。
初练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
轻轻使臀肌肉外下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
就像用臀把骨盆包起来,又像用臀把小腹托起来那样。
敛臀须与塌腰、松胯、屈膝、开裆、圆裆、提肛等要求有机联合起来,这门功夫才能增进。
臀部的技击作用是平素练出来的,左臀、右臀或全臀技击要见机而用。
臀击是对付背后敌方而用的。
要移步进身,将臀部贴紧对方小腹,配合手法,俯身将臀部上挑,发长久的寸劲,使对方从我背后前翻倒地,如“闪通背”“裹变炮”“前进栽捶”等。
臀部也可乘势猛坐身后敌方的髋部或膝关节,使之疼痛倒地。
用时应注意贴身猛转,寸劲击发,力点要准,速率要快,配合恰当,牢记发后即收,保持内气团圆。
用好腿关节,全凭胯根转。
胯的缠丝行气法是,逆缠丝胯催膝,膝促足,呼气并发劲;顺缠丝,胯带膝,膝牵足,吸气并蓄势。
二、胯的单势练法
1、转腰胯功
①两腿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塌腰落胯,胯根撑开而松沉。
膝微屈,两眼平视,意念集中在胯根。
②双手上升于腹前,两手背朝前,手心向身体,两中指相对,两手距离约一拳,在脐部前,成搂抱状。
③下肢不动,两脚平实踏地,要以胯带腰先向左侧旋转,双手姿势固定,向左后方转到最大限度为止。
④上下肢不变,再以胯带腰,从左侧反转回来,向右侧后方旋转,转到最大限度为止,这样反复练习20遍。
2、开合胯功
①立正姿势起势,双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后,两膝微屈,顶头悬,沉肩塌腰落胯。
②上肢不变,先提左腿松胯,重心移在右腿上,松胯。
左胯旋转里合,左脚尖领劲,合后左脚尖点地成虚步;然后,再松开左胯,脚尖领劲外撇落地,在右脚前约一尺距离,左右脚尖偏向相反,偏向都朝外,踩在统一直线上。
③接上势,重心放在左腿上,松胯提右腿,右脚尖领劲,以胯带腰,体向左侧旋转里合,右脚尖点地成虚步。
④接上势,以胯带腰带腿,脚尖领劲,外撇旋转,松胯落脚,两脚距离约一尺,重心移到右腿之上,两脚尖偏向相反,同踩一条直线,反复训练20遍。
3、高踢腿功
从立正姿势开始。
双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后,虚灵顶劲,沉肩垂肘,含胸塌腰,气沉丹田,先踢左腿,胯松开高踢,先脚尖朝下勾,脚面伸展踢,再脚尖朝上勾踢。
先左后右,尽量使胯骨松开,筋、骨、皮同时放松拉长,这样反复高踢,左右各10次。
4、摆脚转胯
立正姿势开始。
双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后,虚领顶劲,
沉肩垂肘,含胸塌腰,气沉丹田,先左高踢腿,不落再向外侧摆击。
与体侧旁齐,再着落还原位。
踢时腰要松开,通过摆脚旋转,拉长胯旁肌肉。
先左后右,反复训练,左右各数遍。
5、跌岔开胯
①立正姿势开始,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塌腰,气沉丹田,落胯屈腿微蹲。
②两手握拳交叉于裆前为下十字手,上肢躯干正直松沉,先横出左腿,左拳与腿横伸同步。
右拳上掤于顶,左脚尖上翘,脚跟后侧全都铺地,右膝屈弯成90度,里侧落地,开胯,臀部完全着地。
③上肢左拳随前弓腿前穿,左脚后跟与右脚里侧同时用力蹬地,把身体撑起,头部要领劲。
成左弓步时,再变右势,以左胯为轴,体向右旋转跌岔,臀部、右脚后侧、左脚里侧都同时着地。
右拳随右腿前伸,左拳画弧上掤,眼视前方,这样反复练习,左右各10遍。
6、旋转臀胯
①身体自然站立,两足距离略比肩宽,足尖朝前,两眼平视,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双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后,松腰落胯,裆开圆,膝微屈,两脚平行朝前,平实踏地。
②接上势,意导胯臀向左向前,顺时针旋转胯臀,要尽量画圆,向前转收臂,向后转臀,顺时针转10圈,然后逆时针转10圈。
三、走架训练胯劲
总之,腰裆要密切协分配合,活腰应松裆松胯,塌腰应开裆
开胯落胯,拧腰应扣裆转胯。
只要机动地掌握了胯关节的开合、松沉、旋转,腰裆劲的耐力、弹力、爆发力就能孕育发生,这样才能悟出太极拳技击之奥妙。
练拳架时,在体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加大运动量,身体下蹲前进、后退时迈步要大。
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时,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两胯根要始终保持窝形;迈步时,实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时旋转。
要做到外三合,有时错对相合,有时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条直线。
移重心时,实腿胯要松沉屈折,另一腿要放松随腰转前提,先合胯,后开胯。
定势时虚实分明,先塌腰,后收敛臀,胯再放松,胯裆既开又合,保持骶骨有力。
要注意的是,胯为核心,先注意上下一整体旋转,再研讨上下肢异步旋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