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6

态度真正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托 马斯(William Thomas)等人的研究开始的。 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 ,1935)在当时有关态 度的定义基础上,总结归纳出6个要素: ①结构; ②行为的难备状态; ③心理基础; ④持续性; ⑤学习性; ⑥评价性。
17
(四)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的关系
态度
情感
价值观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8
二、何谓品德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的道德现象 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 则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或倾向,是个人的 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为稳固的心理 特征。 它决定着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的价值取 向与行为方式的选择。
“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1)第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倾向阶段
第二阶段:朴素的工具性享乐主义阶段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4
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2)第二级水平:习俗的道德水平 第一阶段:人际协调的倾向阶段
第二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倾向阶段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0
(三)认知说服理论——霍夫兰(C.Hovland, 1959)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1
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 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 效应。此效应是凯尔曼和霍夫兰在研究“信息高低可靠性的 影响有多久可保持,会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时 发现的。 研究者向两组中学生被试出示一篇“司法制度应从宽 处理少年违法者”的读者来信,阅读者在甲组扮演一位知识 渊博、公正无私和值得信赖的人,在乙组扮演一个无知、有 偏见和不负责任的人。然后让被试表态。结果发现,高低可 信性信息源对被试的态度具有不同影响,前者大,后者小。 三周后,研究者再次询问上述被试对来信内容所持的 态度。这次只让两组中各一半被试重复信息传达者,另一半 则不提及。结果发现,两组中回忆传达者的被试,其赞同程 度都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差不多;而两组中另一半不为提及 的被试,赞同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者下降,后者上升 几乎不存在差异。
班杜拉把儿童分成两组,让一组儿童看成人拳打脚踢塑料娃 娃。成人边打边叫:“揍它鼻子!”“把它打倒!”“扔到外面 去!”他采取真人真打、电视录像和图片显示三种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当儿童独自和塑料娃娃在一起时,他们会模仿成人 的行动,拳打脚因塑料娃娃。其攻击性行为远远高于第二组无示 范的控制组。而且,直接观察成人示范行为和观看电视录像的效 果是一样的。班图拉由此推断,“坏”的行为既然能有效地被儿 童所模仿,也必定能有效地使儿童去模仿“好”的行为。
▲ 双重态度模型 的五个基本假设 ⑤ 双重态度模型与态度的矛盾 状态以及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之间的不协调是不同的,亦即 具有双重态度的人并不比其他 人表现更多的矛盾心理和认知 情感成分的不协调。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3
3.三维度态度模型
态度的三种成分
认知
情感
行为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心理学
第十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态度的由来,态度的特点,态度的种类, 态度的结构,态度的功能 了解态度的实验与研究进展 掌握品德的含义,结构。 品德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关系 掌握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
在两间墙壁上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只猩猩。 一只猩猩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就高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 许多“同伴”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就很快地和 这个新的“群体”打成一片,奔跑嬉戏,彼此和睦相处,关系十分 融洽。直到三天后,当它被实验人员牵出房间时还恋恋不舍。 另一只猩猩性格暴烈,自从它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就被镜子里 面的“同类”凶恶的态度激怒了,于是它就与这个新的“群体”进 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斗。三天后,它被实验人员拖出房间,因为这 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巳因气急败坏、心力交瘁而丧命。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8
(二)态度概念的界说

3. 第三类定义偏重行为方面,强调行为的准备状 态,如奥尔波特(1935)认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织 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 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
4. 第四类定义力图包容所有方面,将认知、情感和 行为都纳入态度之中,如弗里德曼(Freedman,1984) 指出,“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是 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情感的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的持 久体系”。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2
(四)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五)品德与态度的关系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3
第二节 态度与品德心理的基本原理
一、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的主要理论 1. 条件作用理论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雷哈布(Rahab,1940)和杜布(Doob,1947) 等人 (2)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希尔苏姆(Hilsum)、布朗(Brown), 1956年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8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
费斯汀格(L. Festinger ,1957)
▲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一般会表现出3种情况: ①协调 ②不协调 ③无关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9
★ “被迫依从”实验
该实验以大学男生为被试,每次一个人轮流进入实验室,从事一种 事前并不知情的单调乏味的工作。历经一小时的工作内容是将盘中12把 汤勺一把一把地拿出,然后再一把一把地放回去。 结束后,研究者要求被试出门时对在外等侯的人(助理员)说:“工 作非常有趣。”并按两种标准付给被试报酬:一半人付给美金1元,另一 半人付给美金20元。但是被试彼此之间并不知道报酬有差异。被试在心 理上产生了两种认知:其一,他知道工作是单调乏味的,这是他真实的认 知。其二,他对别人说工作是有趣的,这是他因接受了报酬不得不这样说。 另一个实验者私下询问每一个被试,要他们坦白表示工作是否有趣。按常 理推断,接受高额报酬者应该说假话才是。实则不然,接受20美元的被 试多数表示对工作无兴趣,承认他告诉别人的话是假的;接受1元报酬的 被试,多数仍表示对工作有兴趣,维持了他们出门后告诉别人的他对工作 的态度。 结果显示,前后两个认知不一致时,将在心理上产生认知不协调而 促使个人改变其中之一,从而维持其态度的一致性。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9
1.评价性 2.方向性
(三)态度的特点
3.稳定性 4.内隐性
5.复杂性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0
二、态度的结构、种类与功能
(一)态度的结构
1.单维度态度模型——费斯本和阿吉增(Fishbein & Ajzen,
1975)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1
2.双重态度模型
14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5
1.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
(二)态度的种类
2.一般态度与具体态度
3.认知性态度、情感性态度、 行为性态度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6
(三)态度的功能
1.知识功能
2.社会适应功能
(1)调节适应功能 (2)价值表达功能
(3)自我防御功能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①对同一态度客体,外显态度 和内隐态度可以在记忆中共存。
▲ 双重态度模型 的五个基本假设
②双重态度存在时,内隐态度 是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 更多的认知容量从记忆中提取。
③内隐态度决定人的内隐反应, 甚至在人们从记忆中提取外显态度 的时候也存在这种情况。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2

外显态度容易改变,而内隐 态度不容易改变,因此,改变 态度改变的常常是人的外显态 度,而不是人的内隐态度。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心理概述
一、态度的含义
(一)态度概念的由来
一是行为的主观或心理 的准备状态;
态度 attitude来源于拉丁语aptus 二是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 物外在的和可见的姿态。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4
美国心理学家斯彭斯 (Kenneth Wartinbee Spence)
7. 谎言 8. 冲动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40
四、品德不良
(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
1. 道德认识无知,行为消极盲目 2. 道德情感匮乏,情绪消极多变
3. 道德意志薄弱,难以约束自己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41
(二)导致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1)家庭的不良影响 (2)学校教育不当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4
2.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Bandura)
观察学习
▲ 两个核心概念
模仿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5
3. 认知理论——凯尔曼(H. C. Kelman,1961)
(1)模仿或服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6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8
(二)中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主要特征
1.自我意识的独立性
2. 品德发展的矛盾性 3. 道德观念的可塑性
4. 对外交往的封闭性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9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心理表现形式
1.反叛性自我 2. 寻证行为
5. 怀疑
3. 固执
4. 疏离感
6. 适应性自我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19
(二)品德的结构
1. 品德的形式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0
2. 品德的内容结构
3. 品德的能力结构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1
1. 社会性 2. 稳定性 3. 统一性
(三)品德的特点
4. 差异性 5. 调节性
6. 自觉性
(3)主动性对内疚(4~7岁)
(4)勤奋对自卑(7~12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对孤独 (18~25岁)
(7)创造性对自我专注(25~50岁)
(8)完善对绝望(50岁以上)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7
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充气娃娃”实验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5
★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朗格(1888)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可以 算是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研究。他在实验中发现, 被试若将注意集中在反应动作上,其反应时间要比 特注意集中在刺激上的反应时间短。 实验说明,有精神准备和没有精神准备,其反应 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人的精神准备影响了 人对刺激的反应。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7
(二)态度概念的界说

1. 第一类定义偏重认知方面,将态度纳入认知体 系中,把态度看作是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复杂的认知体 系,强调内在的信念组织,如罗卡奇(Rokeach,1968) 认为“态度是个体对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 组织”。

2. 第二类定义偏重情感方面,将态度看成是 情感的标志,强调态度是赞成或不赞成的表达,如爱 德华兹(Edwards,1957)认为态度是“与某个心理对 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情感的程度”。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5
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3)第三级水平:后习俗的道德水平 第一阶段:法定的社会契约的道德阶段
第二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倾向阶段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6
3. 埃里克森的个性品质发展阶段理论
(1)信任对怀疑(0~2岁)
(2)自主对羞怯(2~4岁)
1. 先天遗传因素 2. 个体自身因素 (1)个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个体的知识结构 (3)个人的价值观 3. 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 (2)同伴 (3)社会团体 (4)文化因素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27
二、态度的改变
(一)认知平衡理论
海德(F. Heider,1946) “P—O—X”模式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2
三、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外品德发展主要理论
1.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9岁~10岁) (4)公正阶段(11岁~12岁)
心理学
第十四章
态度与品德心理
33
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