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教案(附练习)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五单元《黄州快哉亭记》。
本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快哉亭周围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品质。
教学时,需重点讲解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3. 学生能够领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难点:文中难点词汇和句式的讲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课文译文;3. 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苏轼的生平事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文学地位和作品风格。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同时纠正发音和语气。
3. 课文翻译:让学生根据课文译文,自行翻译课文,遇到难点时教师给予讲解。
4. 内容讲解: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如“亭者,停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
5. 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品质,如面对困境时的乐观、自强不息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体裁、作者;2. 课文难点词汇和句式;3. 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课文;2. 根据课文译文,自行翻译课文;3. 完成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如《赤壁赋》、《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进一步了解苏轼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课文翻译1.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例如,在翻译“亭者,停也”时,教师可以解释“者”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以及“停也”的意思是“停下来休息的地方”。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等;(3)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3)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黄州快哉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3)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3.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2.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心态。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相关背景资料;3. 重点字词解释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黄州快哉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景色描写;1.2 简介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1.3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快哉亭”吗?请大家谈谈对亭子的印象。
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2.2 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互相讨论;2.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3.1 小组内讨论:请大家谈谈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3.3 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4. 朗读与默写4.1 组织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4.2 让学生默写课文,检查背诵效果;4.3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和默写情况,鼓励优秀学生。
5. 课堂小结5.2 强调课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5.3 布置作业: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黄州快哉亭的游记。
6. 课后反思6.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6.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运用文中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黄州快哉亭记》。
(2)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文中的重要内容。
(3)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生准备:(1)预习《黄州快哉亭记》。
(2)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做笔记。
(3)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小组,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介绍苏轼的背景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兴趣。
(2)学生朗读《黄州快哉亭记》,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理解文中的内容和主题。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讲解与分析:(1)教师对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文中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写作练习。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运用朗读、讨论、解读等方法,深入理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和背景。
2. 深入理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 运用朗读、讨论、解读等方法,深入理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文中的描绘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文言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向学生介绍《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通过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 探究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通过解读,深入理解文中的主题和思想。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黄州快哉亭记》全文的文本材料。
2. 准备相关的注释和工具书。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乐等。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感,提高文学素养;(3)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自然的情感;(3)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关注人生与社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文中部分生僻字词的理解;(2)文中抽象意境的把握;(3)苏轼思想内涵的深入剖析。
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及其文学地位;(2)概述《黄州快哉亭记》的背景及意义;(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文化常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2)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苏轼的写作风格;(3)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2)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感;(3)剖析苏轼的思想内涵,联系现实生活,启示学生。
5. 创意写作:(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创意写作: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表扬,提升学生的写作信心。
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感,提高文学素养;(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客观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乐观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懂得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黄州快哉亭记》的重点字词及其释义;2.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2. 对苏轼思想内涵的深入理解;3. 如何在现代语境下传承和发扬苏轼的乐观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和用法,共同解决难点。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梳理文本脉络,深入解读苏轼的思想内涵。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联系现实生活,分享自己的感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苏轼的乐观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3. 推荐一本关于苏轼的书籍,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例,阐述其乐观精神;3.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苏轼与其他文学家的差异;4. 利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古代文化环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七、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即时评价;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其进行评价;4. 分享环节:评价学生在分享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内容、表达等方面。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黄州快哉亭记》教案汇编《黄州快哉亭记》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一单元基本阅读第二课《黄州快哉亭记》教材简析:1.快哉亭是张梦得所建,由苏轼命名,苏辙作记。
当时这三人都被贬了官,身处逆境,但都很达观。
亭名很潇洒,文章很洒脱。
2.文章主旨:它从写景入手,以浩荡的长江带出快哉亭,接着写登亭观览的快意,然后转入议论,揭出文章主题:心中坦然则无往而不快。
3.艺术特点:写景气势雄浑,视野开阔,种种自然景观,尽收笔底,又各具特色。
议论则层层递进。
先说“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后说“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再申说亭子的主人张梦得胸襟旷达,不以贬官为患,而逍遥于山水之间,故“无所不快”。
文章纵横开合,淋漓尽致。
前段寓情于景,夹带叙事;后段议论中带写景,借说理以抒怀。
全文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教学目标:1、了解文体特征;2、能筛选信息,并疏通文意;3、体会文中所寄寓的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2、难点:引录宋玉《风赋》中的故事的作用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安排:一、导入并初步感知1. 导入:以人生遇到挫折将如何面对,引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导出课题。
2.文体与作者:①.了解本文文体“记”。
回顾以以前学过的带有“记”字的文章内容,然后归纳:“记”是怎样的一种文体。
②.简单了解作者。
3.读课文(范读或录音),正音并注意句读。
4.初步感知①.填空:快哉亭涉及了三个人,分别是、以及,三个人的共同点是。
(帮助理解主旨)②.“快哉”一词贯穿全文,是本文的“文眼”,划出含有“快”的句子二、再读课文,重点研讨1、从以上七个句子入手,整理出文章的脉络、思路,了解作者的感情。
2、深入探讨“快哉亭”命名的原因。
3、文中第三段为什么要引用宋玉《风赋》中的故事?三、拓展与小结本文作者认为“不以物伤性”将无往不快。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3)理解并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乐观、豁达的心态。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黄州快哉亭记》全文的理解与背诵。
2. 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3. 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2. 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勾画出生僻字词,查找其含义。
3. 讲解: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快哉亭”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六、课后作业:1. 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七、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
八、教学资源:1.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
2. 生僻字词的含义解释。
3. 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注重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景物的方法。
(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思维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注重实践、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全文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景物的方法。
3.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苏轼及其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全文,对不懂的字词进行标记。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成语和典故,解析文中的比喻和描绘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体会。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全文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 收集并整理文中的成语和典故,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对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体会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的效果。
3. 单元测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下册《黄州快哉亭记》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对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提高文学素养。
3.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黄州快哉亭记》是一篇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的文言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面对篇幅较长、内涵丰富的文言文,学生在理解、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欣赏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同时注意字音、停顿等。
2.文言文基础知识讲解:对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起承转合,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人生哲理。
4.修辞手法与论证方法: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意识、探究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难点是文本中涉及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以及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
-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基本知识,能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8.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优质教案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优质教案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是历史名篇,也是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优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2、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整理,积累文中主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教学工具课教学过程一、听录音,正音,朗读全文。
沅(yuán)沔(miǎn)子瞻(zhān)东西一舍(shè)风开云阖(hé)变化倏(shū)忽舟楫(jí)草木行(háng)列皆可指数(shǔ)睥(pì)睨(nì)骋(chěng)骛(wù)飒(sà)然而风何与(yù)焉会(kuài)计蓬户瓮(wèng)牖(yǒu)濯(zhuó)长江之清流,揖(yī)西山之白云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shēng)者二、分析各段内容。
分析第一段1、字词、句式讲解2、概括段意明确:记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
3、内容分析(1)本文第一段是从什幺事物写起的?其目的何在?明确:江水。
由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写起。
目的在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及造亭的目的。
(2)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景象、眼界与心境、视角的变化?明确:“奔放肆大”“其势益张”“波流浸灌”始宽渐宽全开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千里江流图。
分析第二段1、字词、句式讲解2、概括段意明确:记叙快哉亭上之所见。
(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
)3、内容分析(1)从第二段里,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景象?明确:使人快意的江景。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一、教案简介《黄州快哉亭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黄州游赏快哉亭时的所见所感。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领略苏轼散文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黄州快哉亭记》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深入领会文章主旨,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
2.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和领会。
四、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一些特殊词汇的解释和理解。
2.文章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读。
3.对苏轼散文风格的把握和鉴赏。
五、教学准备1.教师讲义:《黄州快哉亭记》的译文和注释,以及相关的文学背景知识。
2.学生用书:《黄州快哉亭记》原文,以及相关的阅读材料。
3.教学设施: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出《黄州快哉亭记》的背景和意义。
2.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原文,注意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3.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内容,解释文中的特殊词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苏轼的写作手法。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主旨。
5.总结拓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苏轼的写作特色,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七、练习与作业1.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以及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练习答题:评估学生对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3.作文作业:评价学生的作文,关注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等。
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亭”、“快哉”、“风”、“云”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
2. 教学难点:理解并鉴赏文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运用比较法,分析《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苏轼及其背景。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理解文意。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中出现的景观和历史背景。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修辞手法。
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中的修辞特点。
4. 探究学习:学生对比《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分析异同。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 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
3. 结合课文,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兴趣培养,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学生喜欢上中语文课。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黄州快哉亭记》的文化背景和作者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1.1.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1.1.3 领会文中的寓意和哲理,提升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文本解读:《黄州快哉亭记》是苏轼在流放黄州期间所作,描绘了快哉亭的美景和作者的心境。
1.2.2 文化背景:介绍苏轼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平经历,理解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3 语言特点:分析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快哉”、“的变化”、“的比较”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文化背景、语言特点和寓意哲理。
2.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1.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来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
2.2 教学手段2.2.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信息。
2.2.3 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资料和提问。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3.1.1 导入: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黄州快哉亭记》的写作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3.1.2 文本解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3.1.3 文化讲解:讲解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寓意和哲理。
3.1.4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写作和表达,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
3.2 时间安排3.2.1 导入:5分钟3.2.2 文本解读:15分钟3.2.3 文化讲解:15分钟3.2.4 实践环节:2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4.1.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讨论积极性。
4.1.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淡泊名利、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中的难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苏轼及其作品《黄州快哉亭记》;(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2)分享学习心得,体会文本之美。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修辞手法;(2)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背景。
5.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练笔。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课外阅读。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2. 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精美的语言和表达技巧;(3)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升语文素养;(3)学会从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出发,理解文本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2)理解并欣赏文本中的精彩语言和表达技巧。
难点:(1)分析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从时代背景出发,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黄州快哉亭记》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黄州快哉亭记》,感受文本的韵味;(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精美语言和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出发,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2. 分析并总结文本中的精美语言和表达技巧;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熟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文本中精美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苏轼人生态度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黄州快哉亭记》的文本副本,以及相关的苏轼生平背景资料;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进行课堂教学;3. 准备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思考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教案:《黄州快哉亭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黄州快哉亭记》。
本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主要描绘了黄州快哉亭的美景,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黄州快哉亭记》。
2. 能够理解文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体会作者的豁达人生态度。
3. 能够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自然景色的短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 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去过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
3. 讲解课文: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重点解释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汇。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中的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自然景色的短文。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并完成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黄州快哉亭记苏轼景色:山、水、亭、风情感:豁达、向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请将《黄州快哉亭记》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略2. 请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自然景色的短文。
答案: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像在向人们招手。
天空中的白云朵朵,仿佛在和小草玩耍。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让人感觉十分舒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加以巩固。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1. 《黄州快哉亭记》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黄州快哉亭记》。
2. 相关资料:苏轼的生平介绍、文言文翻译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快哉亭”吗?请大家谈谈对这个名字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理解文意。
(2)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并查找工具书进行翻译。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章的写作技巧。
4. 课堂讲解(1)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的含义。
(2)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快哉亭,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景色。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写作特点。
7. 作业布置(1)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写一篇以“我心中的快哉亭”为主题的短文。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1)让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文,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2)分析比较这些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方式。
2. 创作练习(1)邀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创作一篇以自然景色为题材的短文。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黄州快哉亭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积累文中主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品味畅达明快、平易自然的语言,培养文言语感,领悟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教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苏洵、苏轼、苏辙;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2、已学苏轼的诗文:必修模块:第二册《赤壁赋》第三册《念奴桥.赤壁怀古》二、作者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晚年隐居颍水之滨,自号颍(yǐng)滨遗老。
卒,谥文定。
苏轼因为作诗讽刺新法,被人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偓佺wòquán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
曾筑亭於住所之旁,用以观览江山形胜,抒发情怀,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提到他。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zhúbǎi)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1.2《黄州快哉亭记》 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附练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三、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一、宋代的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非常突出,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去读懂和欣赏这一类文章,将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为了使课堂教学符合“增效减负”的目标,要求学生充分利用预习稿和小组学习形式进行课前学习,提高预习的效率,增强自学能力。
1、阅读文章,搜集资料,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配合预习稿翻译文章,实现第一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2、充分利用学生小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实现第二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3、通过课堂点拨和课后订正,师生交流,彻底解决遗留问题,实现第三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三、教学方法:运用预习稿、讲学稿和习作稿整合课内外资源,力求实现落实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四、教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授课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阶段:扫清障碍(课前预习+第一课时)1、利用预习稿,使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和文章翻译有较清晰的掌握,并在各学习小组之内和之间取长补短,合作解决遇到的基础知识方面的疑难问题。
2、通过预习稿训练中有目的的引导,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堂上点拨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等,巩固预习阶段的学习成果。
4、学生利用预习稿的订正,彻底解决所有预习遗留的问题第二阶段:品读和赏析(第二课时)1、整体把握文章,以“快”字为线索,迅速理顺文章脉络。
2、以文本阅读为基础,读懂和欣赏文章。
3、比较阅读,充分感受和理解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
第三阶段:延伸阅读(课后完成)1、通过课后阅读,加强对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写作特色的认识。
2、写作是语言表达的有效延伸,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附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三、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一、宋代的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非常突出,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去读懂和欣赏这一类文章,将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为了使课堂教学符合“增效减负”的目标,要求学生充分利用预习稿和小组学习形式进行课前学习,提高预习的效率,增强自学能力。
1、阅读文章,搜集资料,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配合预习稿翻译文章,实现第一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
2、充分利用学生小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实现第二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
3、通过课堂点拨和课后订正,师生交流,彻底解决遗留问题,实现第三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
三、教学方法:运用预习稿、讲学稿和习作稿整合课内外资源,力求实现落实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四、教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授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阶段:扫清障碍(课前预习+第一课时)
1、利用预习稿,使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和文章翻译有较清晰的掌握,并在各学习小组之
内和之间取长补短,合作解决遇到的基础知识方面的疑难问题。
2、通过预习稿训练中有目的的引导,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堂上点拨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等,巩固预习阶段的学习成果。
4、学生利用预习稿的订正,彻底解决所有预习遗留的问题
第二阶段:品读和赏析(第二课时)
1、整体把握文章,以“快”字为线索,迅速理顺文章脉络。
2、以文本阅读为基础,读懂和欣赏文章。
3、比较阅读,充分感受和理解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
第三阶段:延伸阅读(课后完成)
1、通过课后阅读,加强对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写作特色的认识。
2、写作是语言表达的有效延伸,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
《黄州快哉亭记》预习稿
【作者和背景】
▲苏辙,字,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其兄,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
【题解】
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所建,所命名,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字音】
沅()沔()子瞻()东西一舍()风开云阖()变化倏()忽舟楫()
草木行()列皆可指数()
睥()睨()骋()骛()
飒()然而风何与()焉
会()计蓬户瓮()牖()
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翻译与理解】
【1】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黄州),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诵读后思考:此处描写从西陵到赤壁的江流景象发生怎样的变化?
【2】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通“”)。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⑴。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⑵。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⑴(句式:)
▲⑵:
▲这一段介绍了快哉亭命名的哪几个原因呢?
【3】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⑴,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⑵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⑴(句式:)
⑵
▲本段引用的故事大概讲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快乐的关键是(引用原文):
【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⑴,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⑵,乌()睹其为快也哉?
▲⑴(句式:)
⑵
▲此段引入张梦得的事例目的何在呢?
【思考】苏辙的人生观深受哥哥苏轼的影响,他们既是一往情深的手足兄弟,又是互相欣赏的文坛挚友,搜集他们两人之间的故事,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作品,再一次细细品味,或许我们会有所启迪!(位置不够可在页背作答)
篇名佳句
《》
《》
《黄州快哉亭记》预习稿
【作者和背景】
▲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
【题解】
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字音】
沅(yuán)沔(miǎn )子瞻(zhān )东西一舍(shâ)风开云阖(hã)变化倏(shū)忽舟楫(jí)
草木行(háng )列皆可指数(shǔ)
睥(pì)睨(nì)骋(chěng)骛(wù)
飒(sà)然而风何与(yù)焉
会(kuài )计蓬户瓮(wâng)牖(yǒu )
濯(zhuó)长江之清流,揖(yī)西山之白云
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shēng)者
【翻译与理解】
【1】江(长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开阔浩大不可阻挡),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更加阔大)。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水势浩荡),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黄州),即(靠近)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命名)之曰“快哉”。
▲诵读后思考:此处描写从西陵到赤壁的江流景象发生怎样的变化?3次变化,“奔放肆大”“其势益张”“波流浸灌(始宽-渐宽-全
开),视角是由远及近的
【2】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30里)。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通“合”)。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⑴。
变化倏忽(忽然),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赏玩)几席之上,举目而足(饱览)。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排列成行),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一一指着数出来),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
⑵。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伺机争夺),周瑜、陆逊之所骋骛(纵横驰骋),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⑴(句式:状语后置)白天能看见船只出没在亭子前,夜里能听见鱼龙悲鸣于亭子下
▲⑵:这就是亭子取名“快哉”的原因了。
▲这一段介绍了快哉亭命名的哪几个原因呢?2个原因: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亦足以称快世俗。
【3】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⑴,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生得逢时)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之所以觉得快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⑵士生于世,使其中(心中)不自得(不舒畅),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⑴(句式:定语后置)有飒然吹来的一阵风⑵楚王之所以觉得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伤,这就是因人而已,与风有什么相干呢?
▲本段引用的故事大概讲的是什么(请复述):
▲作者认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快乐的关键是:士生于世,使其中(心中)不自得(不舒畅),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利用)会计(征收钱粮的公事)之余功,而自放(放达游乐)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洗濯)长江之清流,揖(迎送)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自我安乐)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⑴,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不能忍受的景象)⑵,乌(哪能)睹其为快也哉?
▲⑴(句式:倒装句)受清风的吹拂,明月的照射。
⑵这些都是文人游子之所以引起悲哀痛苦而不堪忍受的景象。
▲此段引入张梦得的事例目的何在呢?借张梦得的具体行为来对“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人生态度的肯定。
【思考】苏辙的人生观深受哥哥苏轼的影响,他们既是一往情深的手足兄弟,又是互相欣赏的文坛挚友,搜集他们两人之间的故事,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作品,再一次细细品味,或许我们会有所启迪!(位置可在页背作答)
篇名佳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