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化料分类
染料化学 第01章 染料概述
§1.3 染料命名与商品化
四、一些尾称的含义
B——蓝光(德文:Blau) BW——棉用(德文:Baumwolle) C——耐氯∕棉用∕盐酸盐 Conc.——浓 D——用于染色∕用于印花(德文:Druckerei) Double——双倍浓 E——表示浓度∕匀染性好 EX.——特浓 F——坚牢度高∕匀染性好 FF——甚亮 G——带黄光(德文:Gelb)∕带绿光(Green) H——热固型(活性) H.C.——高浓 I——相当于还原染料的牢度 J——荧光(法文:Jaune) K——冷染法(德文:Valt)∕活性热固型 X——活性低温型∕高浓度 KN——活性乙烯矾石凤型 L——耐晒∕可溶 Liquid——液状 M——双活性基∕混合物 Micro Pdr——细粉状 N——新型∕标准染法∕色光特别 P——印花用 Pdr.——粉状 Paste——浆状 R——带红光(德文:Rot) S——升华牢度好∕水溶性∕标准品 SE——海水坚牢(德文:Salz-echt) T——深 U——混绿用 V——带紫光 W——羊毛用∕温染法 Y——带黄光
同学们好! 今天内容 《染料化学》之 第1章 染料概述 请准备…
Tcwang© 1
第1章 染料概述
讲授如下内容: §1.1 引言 §1.2 染料的分类 §1.3 染料的命名与商品化 §1.4 染色牢度 §1.5 染料发展简史 侧重点是:染料概念 分类 命名 染色牢度…
Tcwang© 2
§1.1 引言
偶氮类 : 酸性橙 A
蒽醌类 : 酸性蓝 B
Tcwang© 5
§1.2 染料的分类
一、染料的应用分类
应用分类依据染料的染色工艺和应用性质,我国将染料的应用类别分为 11大类,外加 5 个另类,与 C.I. 基本相同。 1.直接染料(Direct Dye)—— 2.冰染染料(Ice Dye)—— 3.还原染料(Vat Dye)—— 4.硫化染料(Sulphur Dye)—— 5.酸性染料(Acid Dye)—— 6.媒染染料(Mordant Dye)—— 7.活性染料(Reactive Dye)—— 8.分散染料(Disperse Dye)—— 9.碱性染料(Basic Dye)—— 10.有机颜料(Pigment)—— 11.增白剂(Brightener)—— A.氧化染料(Oxidate Color)—— B.酞菁染料(Phthalocyanin Color)—— C.缩聚染料(Polycondensation Color)—— D.暂溶性染料(Temporary soluble Color)—— E.荧光染料(Fluorescent Color)——
染色分类(按染化料)
染⾊分类(按染化料)印染⼯作者对染料的分类与染料合成者不同的是以使⽤⽅法和纤维种类进⾏分类。
根据染料的特性,可将染料分成以下⼏类。
(⼀)直接染料(包括直接耐晒染料、直接铜盐和直接重氮染料)直接染料可溶于⽔,绝⼤部分是含有磺酸基的偶氮染料,在染料分⼦中⾄少含有⼋个直线型共轭双键长链,连同芳核在内的整个分⼦处于⼀个平⾯,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强的亲和⼒。
能在弱碱性或中性溶液中直接上染纤维,染⾊⽅便,但由于湿处理牢度较差,⽬前在棉织物的染⾊中已较少应⽤。
⼀般将耐晒牢度在4级以上的直接染料称为直接耐晒染料,⽽以铜盐作后处理的直接染料称为直接铜盐染料,需要作重氮化——显⾊后处理的直接染料称为直接重氮染料。
(⼆)还原染料(包括可溶性还原染料)---indigo⼜称⼠林染料。
是不溶于⽔的有⾊物质,染⾊时需⽤保险粉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成可溶性的隐⾊体钠盐。
被纤维吸收,再经空⽓或氧化剂氧化成原来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纤维上,由于这类染料在应⽤过程中要经过还原反应,故称作还原染料。
可溶性还原染料是将还原染料的还原体进⾏酯化,制成硫酸酯的钾盐或钠盐从⽽溶于⽔,不但简化了染⾊⼯艺,⽽且提⾼了匀染性。
可溶性还原染料⼜称印地素染料。
(三)硫化染料(包括硫化还原染料) sulfur这类染料⼤部分不溶于⽔和有机溶剂中,需经硫化钠(Na2SO4)还原,⽣成可溶性的隐⾊体钠盐才能上染纤维,氧化后回复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硫化染料主要⽤于棉纤维的染⾊。
某些⾼级的硫化染料,需⽤硫化钠与保险粉混合溶液还原,其应⽤⽅法与还原染料相似,故⼜称为硫化还原染料,⾊光及各项⾊牢度均较佳。
(四)酸性染料(包括弱酸性、酸性媒介和酸性络合染料)酸性染料分⼦中⼤多数含有磺酸基,极少数含有羧基,它们的钠盐很容易溶于⽔,由于它们在发展初期都需要在酸性介质中染⾊,故称之为酸性染料。
后来逐渐发展⾄⼀些品种可以在中性染⾊,极少数品种还可在弱碱性介质中染⾊,故根据染⾊时⽤酸的强弱,⼜可分为强酸性染料和弱酸性染料。
染布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染布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染料的分类染料是染布过程中的关键材料,根据化学结构和应用特性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碱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等。
1. 酸性染料:酸性染料分子中含有酸基或酸性基团,适用于动物蛋白纤维和尿素纤维的染色,对植物纤维染色效果较差。
2. 中性染料:中性染料分子中同时含有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适用于动物蛋白纤维、植物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染色。
3. 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呈离子形式,适用于酸性纤维的染色,如羊毛、丝绸等。
4. 分散染料:分散染料是一种非离子性染料,它分散在水中而不成为悬浮颗粒,适用于合成纤维和纤维素酯的染色。
5. 还原染料:还原染料主要用于染棉、麻和粘胶纤维,染色效果鲜艳牢固。
6. 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适用于阴离子基团丰富的纤维,如酚醛、醋酸纤维等。
7. 阴离子染料:阴离子染料适用于阳离子基团丰富的纤维,如蛋白纤维、尼龙纤维等。
二、染布的工艺流程染布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预处理、染色和收尾三个阶段。
1. 预处理阶段:包括浸渍、漂白、煮炼、精炼等过程,目的是去除织物上的杂质、油脂和颜色,并为后续染色做好准备。
2. 染色阶段:根据不同的染色工艺和染色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和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方法包括浸染、细鼠、印花等。
3. 收尾阶段:在染色完成后,要对织物进行定型、洗涤、整理等工艺处理,以确保染色效果的稳定和织物的质量。
三、染布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染布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染色不均匀、染色色度不足或过深、褪色、色牢度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1. 染色不均匀:染色不均匀主要是由于染料分散不均匀或染色条件不当引起的,可通过混合染料、增加搅拌时间和温度、控制酸碱度等措施解决。
2. 色牢度差:提高色牢度可从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的调整和后整理工艺等方面入手,以提高纤维与染料之间的结合力。
3. 褪色问题:褪色主要是由于染料在光、水和化学药剂的作用下而脱色,可通过选择光牢度好、耐水洗耐干洗的染料,采取适当的定型和整理措施来解决。
染料分类
染料分类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还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上染后具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
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
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染料)。
染料的特点:1.有颜色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3.上染纤维4.有一定牢度染料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一、化学结构分类:1.偶氮结构(-N=N-)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钠盐存在,在酸性染浴中,能与蛋白质纤维素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结合而染着。
结构上主要为偶氮和蒽醌所组成,亦有部分为三芳甲烷结构。
3.金属络合染料(pre-metallised dyes),在结构上一般为含有可与金属鳌合基团的偶氮和蒽醌的染料。
4.不溶性偶氮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由种氮组分和偶合组分直接在纤维上反应形成色淀而染着于底物上。
各类染料的性能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进行下列分类。
按状态分水性色浆油性色浆水性色精油性色精按用途分陶瓷颜料涂料颜料纺织颜料塑料颜料按来源分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按用法分..图册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分直接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硫化还原染料酞菁染料氧化染料缩聚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介及酸性含媒染料碱性及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这类染料因不需依赖其他药剂而可以直接染着于棉、麻、丝、毛等各种纤维上而得名。
它的染色方法简单,色谱齐全,成本低廉。
但其耐洗和耐晒牢度较差,如采用适当后处理的方法,能够提高染色成品的牢度。
铬化含金染料——秦珠颜料铬化含金染料——秦珠颜料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
这类染料是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染料。
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活性基团,在适当条件下,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
它可以用于棉、麻、丝、毛、粘纤、锦纶、维纶等多种纺织品的染色。
硫化染料这类染料大部分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能溶解在硫化碱溶液中,溶解后可以直接染着纤维。
但也因染液碱性太强,不适宜于染蛋白质纤维。
这类染料色谱较齐,价格低廉,色牢度较好,但色光不鲜艳。
分散染料这类染料在水中溶解度很低,颗粒很细,在染液中呈分散体,属于非离子型染料,主要用于涤纶的染色,其染色牢度较高。
酸性染料这类染料具有水溶性,大都含有磺酸基、羧基等水溶性基因。
可在酸性、弱酸性或中性介质中直接上染蛋白质纤维,但湿处理牢度较差。
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个合成染料--马尾紫,使有机化学分出了一门新学科--染料化学。
20世纪50年代。
Pattee和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上面所介绍的各类染料,不但数量多,而且每类染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又各不相同。
高中有关染色剂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有关染色剂的知识点总结高中有关染色剂的知识点总结染色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化妆品等各个领域。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染色剂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
本文将对高中有关染色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染色剂的定义与分类染色剂是一类可以通过吸附、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等方式,将颜色转移到其他物质上的化学物质。
根据染色剂分子的结构,可以将其分为染料和颜料两大类。
1. 染料:染料是一种可以被物质吸附或溶解,并且能够与织物等基材形成牢固结合的染色剂。
染料可以分散在染液中,被染物吸收后,在染物分子内部或表面吸附并形成染料-染物复合体,从而实现上色效果。
2. 颜料:颜料是一种不溶于介质的染色剂,通常以粉末或颗粒的形式存在。
颜料通过机械混合或涂覆等方式,将颜料粒子分布在基材上,通过吸光、反射等作用产生不同颜色的效果。
二、染料的基本理论染料的上色效果与其分子结构的一些特性密切相关。
以下是染料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点:1. 色度和亮度:色度指染料颜色的深浅程度,越深颜色越浓。
亮度指染料颜色的明亮程度,与颜色的相对饱和度有关。
2. 易溶性和稳定性:染料的溶解度与其结晶结构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有关。
稳定性指染料在染液中的稳定性,如溶解度、抗水解性等。
3. 温度和pH对染料上色的影响:温度和pH值的变化会影响到染料与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或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染料的上色效果。
4. 同颜色染料的选择:同颜色的染料可以由不同的化学结构组成,而不同的结构可能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选择染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染料的毒性、环境影响等因素。
三、染料的应用领域染料在社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染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概述:1. 纺织染料:纺织染料用于纺织品的染色,能够给织物赋予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图案。
2. 食品染料:食品染料用于食品加工中,能够增加食物的色彩,提高食欲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3. 化妆品染料:化妆品染料用于化妆品制造中,能够为化妆品赋予各种吸引人的颜色,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1. 染料的定义和分类染料是一类能够通过吸附或化学结合将颜色转移到纤维或其他材料上的化合物。
染料通常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天然染料主要来自植物、动物或矿物,例如蓝莓、茜草和蓝靛。
合成染料则是人工合成的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和稳定的性质。
2. 染料的结构和颜色原理染料的分子结构对其颜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染料分子通常包含芳香环结构,并且可以存在不同的共轭结构以增强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
染料颜色的形成与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以及分子结构的共轭性有关,分子中的不同基团也会影响其颜色。
例如,共轭双键能够增加吸收光的范围,从而改变染料的颜色。
3. 染料的制备和合成合成染料通常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的。
染料的合成过程可以从天然化合物出发,也可以从基础化学品出发,如苯乙烯和硝基苯。
在合成染料的过程中,化学家需要考虑反应的选择性、产物的纯度以及环保性等因素。
常用的染料合成方法包括偶氮化、重氮化、醚化和酯化等。
4. 染料的性质和应用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良好的亲和性和稳定的耐洗性等优良性质。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油漆和墨水等领域。
染料的性质包括温度、PH值、光照、洗涤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其在材料上的固着和稳定性。
5. 染料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染料化学领域也在不断地寻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目前,染料的环保性主要包括降解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方面。
化学家正在不断寻求新型绿色染料的合成方法,以及新型染料在纺织品的应用研究。
6. 染料的分析和检测染料的分析和检测是染料化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分析染料需要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
色谱法可以将染料分离,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
光谱法则可以通过吸收、发射、拉曼等光谱技术,快速准确地对染料进行鉴定和分析。
7. 染料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染料的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染料将在纺织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染料的定义及分类染料是一种具有色彩并能着色其他物质的化学物质。
它是一种化合物,通常是有机物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亲和力。
根据其颜色、化学结构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染料可以分为许多种类:1. 酚类染料:这类染料通常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经过酚醛缩合反应制得。
酚类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性,常用于棉、麻、丝绸、纤维素等植物纤维的染色。
2. 偶氮类染料:偶氮类染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染料,其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和着色力。
这类染料通常用于染色锦纶、丙纶、聚酯等合成纤维。
3. 酮醇类染料:这类染料通常是由芳香族化合物中酮醇基团自发形成配合物而得,具有优异的耐洗性和耐光性,常用于合成纤维和皮革的染色。
4. 分散染料: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在合成纤维表面均匀分散并着色,常用于染色涤纶和醋酸纤维等合成纤维。
5. 酸性染料:酸性染料呈带负电荷,易溶于水,通常用于染色动物纤维如蛋白纤维或含有羧基的纤维。
6. 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呈带阳电荷,通常由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经过偶联反应得到,常用于染色酚醛纤维和丙烯纤维等合成纤维。
二、染料的合成原理染料的合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合成反应、精制和染料性能测试。
原料选择的关键在于选取适合染料颜色和性能的化学物质作为起始原料,如偶氮化合物用于合成偶氮类染料,酚醛化合物用于合成酚类染料等。
合成反应中,通常采用偶联反应、酰化反应、缩合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来将起始原料转化为染料分子。
精制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溶解性、分子量等性能测试,以保证染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合成染料的关键在于精制过程,需要充分控制化学合成反应的条件和材料的性质,以保证合成染料的颜色和性能的稳定性。
三、染料的应用染料是纺织、皮革、塑料等行业中的重要化学品,被广泛用于这些行业的染色工艺中。
染料的应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纤维染色:染料被广泛用于棉、麻、羊毛、丝绸等纤维的染色,可使纤维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满足各种时尚需求。
沥青混合料分类 代号
该类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施工温度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可以降低20~40℃,
可以大大减少燃料消耗和沥青烟尘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沥青路面仍
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还可以延长路面的施工季节。可用于各类道路沥青
路面结构中,特别是道路维修养护中的薄层罩面甚至超薄罩面。
温拌沥青混合料
LB-19、LB-16、LB-13、
AC-13
再生沥青混合料是将回收的旧料,掺加部分再生剂或新料充分拌和而成,具有
节能环保等特点。通过优选再生剂和矿料级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
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在沥青路面结构中可同等使用。
密级配及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
ARAC-25、ARAC-20、
RAC-16、ARAC-13、ARAC-10
温不开裂,还具有抗老化性能好、摩擦系数大、制动性能好、与周围景观协调
特点。彩色沥青混凝土可以广泛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公园、小区以及路口、
人行步道等地的路面表层,尤其是在旅游景点,彩色沥青混凝土与自然景观相
映成趣,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温拌沥青混合料
AC-25、AC-20、AC-16、
AC-13、AC-10、SMA-16、
LB-10
冷拌沥青混合料通过选择合适的乳化沥青品种并调整矿料级配达到提高混合料
耐久性的目的,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低价格、易施工等特点。可以用于在道
路养护工程中。
等手段,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同时保证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稳定
性以及耐久性的沥青混合料。由于其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主要应用
于不同等级公路、城市道路的路口、停车港湾、收费站、重载交通及长上坡路
段。
钢渣沥青混合料
印染化学知识点总结
印染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染料的分类染料按用途可分为织物染料、皮革染料、纸浆染料、油漆染料等;按染色机理可分为实体染料、颜料染料、含铜染料、金属复合染料等;按染料结构可分为分散染料、分子染料、甲酸染料、硫化染料等。
1. 实体染料:指直接进入纤维内部,并与纤维形成一定的化学结合的染料。
实体染料容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作用于纤维时,不需经过染料分子的分解和重组,于是对颜色的快度就比较好,广泛用于棉、麻、毛、丝织物的染色。
2. 分子染料:是在染料分子内部包含各种化学键的染料。
色质分子权原子易于形成双键,氧化尚不强的染料色质分子是含双键,这种染料的染色过程中破坏分子结构所需的氧化力较弱。
这类染料色质分子中未见硫原子,分子结构中有深色氮、羟基者,染色易剥落。
这类染料多用于染丝和线。
二、染料的性质和选择染料主要有四种性能:色泽、牢度、耐光性和耐热性。
1. 色泽:是指染料的颜色。
对于染料来说,色泽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2. 牢度:是指染料牢固地粘着在纤维上的程度。
牢度是衡量染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3. 耐光性:是指染料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不褪色的能力。
4. 耐热性:是指染料在高温条件下能否保持稳定的颜色。
选择染料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纤维和染色要求来进行选择。
比如对棉纤维染色,需选用能在碱性条件下染色的染料,对于纯羊毛的染色,需选用耐酸染料。
三、助剂的种类和作用1. 分散剂:分散剂的作用是将固体染料分散到悬浮状态,增加染料与纤维的接触面积,使得染料更容易渗透到纤维内部,从而提高染色的均匀性和牢固度。
2.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促进染料与纤维的化学反应,加快染色速度,提高染色的牢固度。
3. 精炼剂:精炼剂可以改善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使得染料更容易与纤维结合。
4.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防止染料在染色过程中被氧化而失去颜色。
5. 显色增白剂:显色增白剂可以增加染料的亮度和透明度,使得染色后的纺织品更加艳丽。
四、染色过程的基本原理1. 粘附:染料分子通过各种各样的化学键与纤维表面发生亲和作用,染料向着织物表面迁移,形成染浆。
颜料分类
适用于粉末涂料的颜料按其性能和作用大致可分为:着色颜料、金属颜料、功能颜料、体质颜料等四大类。
它们是粉末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涂层绚丽多彩的色泽、改进涂料的机械化学性能、或降低涂料的成本等。
着色颜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几乎能涵盖所有的色相体系。
金属颜料主要包括浮型和非浮型铝粉、各种色调的铜金粉和珠光颜料、金属镍粉和不锈钢粉等。
功能颜料主要包括荧光颜料、夜光颜料、耐高温颜料、导电颜料等。
体质颜料广义地讲有钛白粉(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碳酸钙(轻质和重质等)、硫酸钡(沉淀型和天然重晶石型)、滑石粉、膨润土、石英粉等。
配制高质量的粉末涂料离不开选择高质量的颜填料。
颜填料对粉末性能的影响见表1。
2 颜填料选择的一些基本原则2.1 颜料的选择·颜料种类繁多,性能不一,并非什么颜料都能用在粉末涂料中。
粉末涂料由于自身的工艺特殊性,选择颜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颜料分散性要好,最佳分散粒度为0.2~0.9?m,不易结块。
·颜料遮盖力和着色力要强。
·热稳定性要好,至少需耐温160℃以上。
·颜料要具备一定的耐光耐候性,如不易褪色,抗粉化,物理性能要持久。
·颜料吸油量适中,抗渗色性要好。
2.2 填料的选择在粉末涂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填料可增加涂层的硬度等机械性能,并能降低成本,是调整粉末涂料成本的有效途径。
粉末涂料中应用的填料主要是碳酸钙和硫酸钡,而像膨润土、滑石粉、石英粉等可看成功能性填料,总体用量非常少。
根据生产工艺和原料等因素,碳酸钙可分为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两类,这两类碳酸钙在粉末上都有应用。
硫酸钡也有两类:沉淀型和重晶石型。
前者为化学反应制成,后者由天然重晶石研磨而成。
选择填料应注意的问题是:·填料白度要高,可减少钛白粉的用量。
·杂质要少,考虑到粉末涂料的工艺特殊性,填料中杂质多将影响涂膜的表面装饰性(涂层表面颗粒多,流平差)。
染料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酸性染料
分子结构复杂,能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带负 电荷,价格昂贵,一般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染色,染色对象为:蛋白质纤维,锦纶等, 染色时与纤维形成离子键。染色后色泽鲜艳, 牢度较好。
分散染料
分子结构中不含水溶性基团,微溶于 水的非离子型染料。染色时,不溶于 水的染料不能上染纤维,只有溶于水 的那部分染料才能上染纤维。染色对 象:涤纶,由于分散染料与涤纶之间 的亲和力很大,因此分散染料很容易 上染涤纶,由于涤纶的玻璃化温度约 为80度,而染色温度为130度,一旦染 料进入纤维后,回来常温状态,染料 就不易出来,则染色后各牢度很好。
染料的分类和基本特点
染料的定义
• 是色素的一种,指采用适当的方法,使纤
维材料染成鲜明而坚固的颜色的有机化合 物。 状态:固体粉末状,液体状(山川科技生产 的分散黑-混合染料)。 与涂料(或颜料)的区别:涂料不溶于水, 对纤维没有直接性(即它没有上染纤维的 能力)
染料的一些基础知识
• 染料的命名:分散红3B,冠称分散,色称红,词
还原染料
该染料不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C=O, 染色时,需在碱性条件下,用保险粉将其还原成 隐色体后,才能溶解到水中而上染纤维,(1、 不溶于水的染料应该叫颜料,只有溶于水的染料 才能上染 纤维,才具有直接性,2、在碱性条件 下,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大,在酸性条件下,氧化 剂的氧化性增大)。染色对象为纤维素纤维,一 般做轧染。染色后,由于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则 色牢度都很好。
阳离子染料
该染料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能溶 于水,化料时常加入醋酸作为稳定 剂,染色温度为:100度,由于上 染速度过快,一般加盐或缓染剂, 染色对象为:腈纶和改性涤纶,染 色时与纤维形成离子键。染色后牢 度好。
染整工艺培训材料(染色,印染,整理,面料)
染整中的纤维分类天然纤维类:1、纤维素纤维:棉、麻(亚麻、苎麻)、木棉纤维2、蛋白质纤维:羊毛、丝绸、兔毛•化纤类:(合成化纤、复合化纤)•利用各种不同原料,经化学处理人工制造的纤维,其长度、细度、截面、外观等可以人工控制。
合成化纤:1、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纤维)特点:强度高、耐冲击性好,耐热/腐/蛀,耐酸不耐碱,耐光性很好(仅次于腈纶),曝晒1000小时,强力保持60-70%,吸湿性很差,染色困难,织物易洗快干,保形性好。
具有“洗可穿”的特点2、锦纶(聚酰氨纤维,俗称尼龙)运动衣工装及与棉混用特点:耐磨最优。
密度小,织物轻,弹性好,耐疲劳破坏,化学稳定性也很好,耐碱不耐酸/耐日光性不好,织物久晒就会变黄,强度下降,吸湿也不好,但比腈纶,涤纶好。
3、腈纶(聚丙烯腈纤维)多用于针织物特点:耐日光性与耐气候性最好,吸湿差,染色难。
4、氨纶(聚氨酯纤维)多用于泳衣、紧身衣,以及与棉及其他纤维包芯特点:弹性最好,强度最差,吸湿差,有较好的耐光、耐酸、耐碱、耐磨性5、维纶(多用于针织物,运动装)、特点:最大特点是吸湿性大,合成纤维中最好的,号称“合成棉花”。
强度比锦、涤差,化学稳定性好,不耐强酸,耐碱。
耐日光性与耐气候性也很好,但它耐干热而不耐湿热(收缩)弹性最差,织物易起皱,染色较差,色泽不鲜艳6、复合纤维: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体,以熔体或溶液的方式分别输入同一喷丝头,从同一纺丝孔中喷出而形成的纤维。
又称为双组分或多组分纤维。
复合纤维一般都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卷曲,体积高度蓬松,弹性好,抱合好,覆盖能力好如:T400纤维-聚对笨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海岛纤维(是将一种聚合物分散于另一种聚合物中,在纤维截面中分散相呈“岛”状态,而母体则相当于“海”,从纤维的横截面看是一种成分以微细而分散的状态被另一种成分包围着,好像海中有许多岛屿海岛纤维分离后,单丝纤度仅0.05D,属超细纤维)再生纤维类:1、再生蛋白质纤维:聚乳酸纤维PLA(大豆纤维、牛奶纤维)2、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富强纤维、竹浆纤维、木浆纤维(天丝--Tencel/Lyocell、3、丽赛纤维Richcel&Polynosic,莫代尔Modal)、圣麻纤维印染加工方式1.连续加工2.采用将面料首尾相连的方式,以连续退浆、烧毛、煮练、丝光、染色、后整理加工手段完成坯布到成品面料加工过程的方式。
染化料可燃性或危险等级分类
涂料 活性染料(GW) 分散染料(GL) 分散染料(GL) 活性染料(GL) 分散染料(GL) 活性染料(GL) 分散染料(GL) 活性染料(GL) 分散染料(GL) 活性染料(GW) 活性染料(GL) 活性染料(GW)
涂料 活性染料(GW)
第 3 页,共 5 页
规格
25 25 25 20 25 30 30 30 25 25 25 25 20 25 25 25
20
25 20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KG 30 25 25 30 25 30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活性染料(GW)
活性染料(GW) 活性染料(GW) 活性染料(GW) 活性染料(GL) 分散染料(GL) 活性染料(GW)
第 2 页,共 5 页
规格
25 120 18 50
50
120 130 120 130 120KG/桶 120KG/桶 55 120 120 150 120 120 120 200 120 120 25 25 120 125 120 125 125 60 125KG/桶 120KG 120KG 50KG 50KG 125 25KG
序号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印染助剂分类
印染助剂分类一、引言印染助剂是指在印染工艺中使用的一类化学品,其作用是改善印染品的性能和品质。
根据其功能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印染助剂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对印染助剂的分类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分类方法根据印染助剂的功能和化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染料助剂染料助剂是一类用于改善染料的溶解度、渗透性和色牢度的化学品。
常见的染料助剂有: - 分散剂:用于改善染料颗粒的分散性,使其均匀分散在染液中,提高染料的上染性能。
- 稳定剂:用于提高染料的耐光、耐洗和耐温性能,使染色后的织物色牢度更高。
- 碱性助剂:用于调节染料的酸碱性,改变其色相和上染性能。
2. 印花助剂印花助剂是一类用于改善印花品质和效果的化学品。
常见的印花助剂有: - 流变剂:用于调节印花浆料的流变性能,使其在印花过程中具有适宜的粘度和流动性。
- 固化剂:用于固化印花浆料,提高印花品质和耐久性。
- 胶粘剂:用于增加印花浆料的粘度,提高印花的粘附性和清晰度。
3. 整理助剂整理助剂是一类用于改善印染品整理效果和性能的化学品。
常见的整理助剂有: - 柔软剂:用于提高织物的柔软度和手感,改善穿着舒适度。
- 防皱剂:用于减少织物的皱褶和褶痕,使其更易于熨烫和整理。
- 防缩剂:用于减少织物的尺寸变化,防止洗涤后的织物缩水。
4. 辅助助剂辅助助剂是一类用于辅助印染过程的化学品。
常见的辅助助剂有: - 增白剂:用于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光亮度,改善视觉效果。
- 去渍剂:用于去除织物上的污渍和污垢,提高清洁效果。
- 抗菌剂:用于抑制织物上的细菌和真菌生长,保持卫生。
三、印染助剂的应用印染助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的印染生产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印染助剂在不同的印染工艺中具有不同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1. 染料助剂的应用染料助剂在染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染料助剂,可以改善染料的溶解度、渗透性和色牢度,使染色效果更加均匀和持久。
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品种(Mu)
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品种Structural Types and Varieties of Organic Pigments天津大学穆振义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品种内容1.序言2. 偶氮类颜料2.1 汉沙类颜料 2.2 联苯胺类及吡唑酮类颜料2.3 β-萘酚类及色酚AS 类颜料 2.4 偶氮缩合类颜料3. 色淀类颜料3.1. 偶氮类色淀颜料 3.2. 三芳甲烷类色淀类颜料4. 杂环类有机颜料4.1 苯骈咪唑酮类颜料 4.2 二噁嗪类颜料4.3 1,4-二酮吡咯骈吡咯(DPP)类颜料 4.4 喹吖啶酮类颜料4.5 异吲哚啉酮与异吲哚啉类颜料 4.6 喹酞酮类颜料5. 稠环酮类有机颜料5.1 苝系颜料 5.2 还原染料类有机颜料6. 酞菁类颜料7. 结语有机颜料结构类型及品种1. 序言1.1.有色物质类别自然界有色物质分类, 可按性质、也可按颜色特性分类.按性质分为:无机类有色物质/ 有机类有色物质.按颜色特性分为:彩色系列: 黄、橙、红、紫、蓝、绿、棕色有色物质;白灰黑色系列: 荧光增白剂; 白色, 灰, 黑色有色物质;无机类有色物质, 包括无机颜料(黄、红、蓝、绿、白、黑不同色谱)及金属颜料.有机类有色物质按溶解特性分为:可溶性(水/溶剂): 有机染料(Organic Dyes); 溶剂型染料(Solvent Dyes) ;非溶性(水/溶剂): 有机颜料(Organic Pigments);颜料定义:在着色介质中以不溶性的微细粒子对物质着色,具有符合要求的各种应用特性的有色化合物.性能无机颜料有机颜料色谱品种专用剂型颜色特性着色强度耐热稳定性耐久性(耐光)耐酸、碱性耐溶剂性毒性成本品种少,色谱较窄专用剂型少鲜艳度低,颜色较暗~有机颜料1/3~1/10多数品种较高多数品种耐久性良好部分品种变色、分解优良较多品种有毒性(Pb,Hg,Cr)较低色谱品种多商品专用剂型品种多颜色鲜艳,明亮着色强度高于无机颜料一般较低,高档品种优良高档颜料耐久性良好较好,优良中等至优良无毒、毒性低于无机颜料较高无机颜料与有机颜料性能对比表1-1 无机颜料与有机颜料比较1.2 C.I.通用名及CAS登记号C.I.通用名(C.I. Generic Name):C.I.通用名,是染料索引(Color Index)通用名(Generic Name)的缩写.每一个有机颜料、有机染料品种, 均有相应的编号名称.有机染料按应用分类, 再注明颜色编号为C.I.通用名;如: C.I. 直接黄12(直接冻黄G); C.I. 酸性橙7(酸性橙II);C.I. 分散红60(分散红3B); C.I. 活性蓝19(活性蓝KN-R) 等;有机颜料品种则只按色谱编号为C.I.通用名;如: C.I.颜料黄139; C.I.颜料红179; C.I.颜料蓝15:3; C.I.颜料绿7 等。
染料 分类
染料分类一、引言染料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品。
它们可以为纺织品、皮革、塑料等物品提供各种颜色。
染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染料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二、按用途分类1.纺织染料纺织染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染料。
它们可以被用于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和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等)的染色。
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这些染料可以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等。
2.皮革染料皮革染料是专门用于皮革制品的一类颜料。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光泽度,能够确保皮革制品长时间保持美观。
这类染料通常包括酸性染料和还原性染料。
3.塑胶及涂层材料用色素塑胶及涂层材料用色素主要应用于塑胶制品和各种涂层材料中。
这些染料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光、耐热性能和较高的色泽度。
常见的塑胶及涂层材料用色素包括有机颜料和金属颜料。
三、按化学结构分类1.酸性染料酸性染料是一类带有羧基和磺酸基的有机物,它们通常溶于水但不稳定于碱性介质中。
这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如棉、亚麻等)的染色,但对蛋白质纤维(如丝、毛等)具有很小的亲和力。
2.直接染料直接染料是一类分子量较大、带有苯乙烯基团或氨基甲酰基团等结构单元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可以直接与纤维素纤维发生作用,因此适用于棉、亚麻等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如涤纶、锦纶等)的染色。
3.分散染料分散染料是一类不溶于水的有机染料,它们通常以粉末形式存在。
这类染料可以通过分散剂的作用在水中分散,然后渗透到纤维素纤维中进行染色。
分散染料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光、耐洗性能和较高的色泽度。
4.还原性染料还原性染料是一类以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等为还原剂,在碱性介质中被还原为可溶性物质的有机染料。
这类染料通常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色泽度,可以用于皮革、纺织品等各种材料的染色。
四、按来源分类1.天然染料天然染料是从动植物或矿物中提取出来的颜色素。
这些颜色素通常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因此对人体环境无害。
大学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导论染料是一类可溶于溶剂或水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将其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纺织品等领域,从而给这些产品赋予颜色。
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天然染料是来自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的有机化合物,而合成染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一、染料的分类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和着色机理可以将染料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如下:1. 酚酞染料酚酞染料是一类含有酚酞结构的染料,常用于纺织品的染色。
酚酞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性,颜色明亮鲜艳。
2. 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是一类含有偶氮基团的染料,也是常用的染料之一。
偶氮染料颜色鲜艳,但对光和洗涤的耐久性较差。
3. 醌染料醌染料是一类含有醌结构的染料,常用于棉织品的染色。
醌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性,但颜色较淡。
4. 金属染料金属染料是一类含有金属离子的染料,具有高度的色彩稳定性和耐光性,常用于特殊要求的颜色。
5. 原料染料原料染料是一类用于颜料和涂料颜料的染料,通常颜色较浓烈且颜料粒子较大。
二、染料的合成1. 基本合成路线染料的合成通常采用有机合成的方法。
常见的合成路线包括偶氮偶联法、分散染料法、直接染料法等。
2. 偶氮偶联法偶氮偶联法是一种常用的染料合成方法,该方法利用芳胺化合物与芳酚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
3. 分散染料法分散染料法是一种合成颗粒粒径较小的染料的方法,该方法将染料颜料颗粒分散在水相中,然后通过化学方法使其形成分散染料。
4. 直接染料法直接染料法是一种合成浓缩染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子内氢键或离子键的形成来增加染料颜色的强度。
三、染料的着色机理染料的着色机理是指染料颜色的产生原因和机制。
一般来说,染料的着色机理主要包括吸收光能、分子结构和对染料的稳定性。
1. 吸收光能染料颜色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染料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激发分子内的电子跃迁从而产生颜色。
2. 分子结构染料的分子结构也是决定其颜色的重要因素,通常含有共轭结构的染料颜色较深。
医院医疗废物分五类
医疗机构医疗废料分类之羊若含玉创作A、医疗废料的分类一、沾染性废料1、被病人血液、体液、渗出物污染的物品2、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造就基、标本4、各类放弃的医学标本5、放弃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二、损伤性废料1、医用针头、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如手术刀、备皮刀等3、玻片、试管、安瓿等三、药物性废料过时、淘汰、蜕变或者被污染的放弃的药品包含:一般性药品、免疫抑制剂、放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四、化学性废料1、影像、实验室放弃的化学试剂2、放弃的化学消毒剂3、放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五、病理性废料诊疗进程中产生的人体放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B、医疗医疗废料收集、贮存工作流程1、医疗废料由产生部分的医务人员分类入袋,沾染性废料→专用黄色包装袋;损伤性废料→防渗漏、耐刺的利器盒,盛装至3/4时严密封口→贴上标签,检讨完好性→交保洁员过称登记、签名→保洁员从医疗废料的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料,沿指定的线路或专用电梯,采取专用的运送对象运送→医疗废料暂存间;凡病理性废料中有血性或液体样,且易于泄漏的废料,务必单独严格包装好,如采取小袋包装,加用两层包装袋,扎紧,帖上标记,注明产地、时间、名称(用红笔写上病理性或血性废料),单独存放一处,便于运送人员的运送.2、天天由广东省生活情况无害化处理中心专车运送,并做好记载3、垃圾房在医疗废料送离后每次均要进行消毒、清洗.C、医疗废料治理实行全进程掌握产生——分类收集——贮存——运送——处理1、产生:做到减量化(不要将生活垃圾如一次性用品的外包装、输液瓶放入沾染性垃圾袋内)2分类收集:禁混,不合类此外放弃物分离用不合标识的容器收集,对容器的要求:锐器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3、贮存:贮存地有显著标记,时间不克不及过久,容器绝对密封,特殊放弃物特殊处理.4转运:杜毫不相符包装要求的废料运出产生地,转运进程应密闭,病理性、血性废料最后放在不容易破损的地方,防止压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化料分类
1、酸性染料
1、1酸性染料是一类结构上带有酸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绝大多数酸性染料是以磺酸钠盐的形式存在,极少数是以羟酸钠盐的形式存在,最初这类染料都在酸性条件下染色,因而称为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是燃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染料,主要用于羊毛、真丝等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染色和印花,也可用于皮革、墨水、造纸和化妆品的着色以及食用色素。
酸性染料对于纤维素的直接性很低,只有少数几只结构复杂的染料可以上染纤维素纤维。
酸性染料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等特点。
其湿处理牢度和日晒牢度随品种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其中结构简单、含磺酸基较多者湿处理牢度较差。
1、2酸性染料的分类
按染料性能和应用分类,酸性染料可分为强酸浴、弱酸浴和中性浴三种
1、2、1强酸浴酸性染料:它们的分子结构简单,分子中磺酸基所占的比例高,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在常温染液中基本上以离子状态分散,对羊毛纤维的亲合力较低,染色需在强酸浴中进行(PH=2.5-4)。
湿处理牢度较好,色泽鲜艳,匀染性良好,因而又称为匀染性酸性染料。
1、2、2 弱酸浴酸性染料:它们的分子结构:复杂,分子中磺酸基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溶解度稍差,在常温染液中基本上以胶体分散状态存在,对羊毛纤维的亲合力较高,染色需在弱酸浴中进行(PH=4-5)。
湿处理牢度较好,匀染性稍差。
1、2、3中性浴酸性染料:它们的分子结构更复杂,分子中磺酸基所占的比例更低,疏水性部分增加,溶解度更差些,在常温染液中基本上以胶体状态存在,对羊毛纤维的亲合力更高,染色需在中性浴中进行(PH=6-7)。
匀染性较差,色泽不够鲜艳,湿处理牢度较好。
2、酸性金属络合染料(略)
3、中性染料(略)
4、新型酸性染料(略)
5、不溶性偶氮染料(略)
6、阳离子染料
在我国习惯上将这些染料的老品种称为碱性染料,将腈纶纤维出现后专为其研究的染料品种称为阳离子染料。
7、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最大的特点是其直接性。
直接性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7、1染料的溶解无需借助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的作用,可以直接溶解于水中
7、2对于纤维素纤维的上染,只需无机盐(食盐与元明粉)和温度的作用可直接结合
7、3在纤维上的得色无需媒染色剂及其他氧化、还原作用而直接得色,正是这几方面的直接性,给予染色者以巨大的方便,使其在纤维素纤维(棉、麻、年胶纤维)和蛋白质纤维(蚕丝、羊毛等)上均有应用,但是,直接染料在这两类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纤维上进行染色的机理是不同的。
8、分散染料
8、1分散染料是一种疏水性强和水溶性很小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染色,而现在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
8、2染色工艺
调PH=4.5-5.5------40度化料-------导染剂1.5克/升--------升温80度(2度/分)------升温130度(1度/分)---------保温(浅40、中50、深60)--------降温------排放
9、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是一种在化学结构上带有活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它在染色过程中与纤维分子的羟基或氨基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共价健结合,亦称反应性染料。
9、1染料的特点
9、1、1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是一种化学的共价键结合,在一般条件下,这种结合键不会离解的,所以活性料在纤维上一经染色,就有很好的染色牢度,尤其是湿牢度,此外染料染着于纤维后,不象某些还原染料那样产生脆化。
9、1、2色泽鲜艳度、光亮度特别好,有的超过还原料。
9、1、3生产成本低,要比还原染料、溶靛素染料便宜得多
9、1、4色谱很齐全,一般不要其他类染料配套应用
9、1、5国内已能大量自制,可节约外汇支出,不象其他类染料,尚须依赖进口
9、2分类
9、2、1厂家分类
美国亨斯迈(汽巴公司)、日本住友、日本稻田、日本化药、德国德司达等,国产宁波MZ,上海B型染料,湖北“楚源”牌活性染料等
9、2、2特性分类
浅三元:代表日本住友3RF系列,中三元:美国亨斯迈TS系列,日本稻田SC系列,国产宁波MZ 系列,深三元:美国亨斯迈S系列,高日晒:美国亨斯迈FN系列,分散料:CF系列
9、2、3活性料染色工艺
前处理工艺
前处理处方
螯合剂/(mL/L) 1
稳定剂BS/(mL/L) 2.0
渗透剂JFC/(mL/L) 1
净洗剂/(mL/L) 0.5
片碱/(g/L) 1.5
双氧水/(mL/L) 5.0
去碱剂NA-AC/(mL/L) 0.5
酵素除氧酶KDT/(mL/L) 0.1
续缸时,补充2/3用量的前处理助剂。
前处理工艺流程室温加入前处理助剂→高温处理(110 ℃×20 min)→保温(80 ℃×8 min)→中和(加入去碱剂40 ℃×8 min,溢流2 min,pH值控制在7)→加入除氧剂(40 ℃×10 min)→水洗(室温×8 min)
染色工艺
染色处方/(g/kg)
浅红色
MZBD艳蓝 2.44
MZBD红 0.05
MZBD藏青 0.2
螯合剂 1.5
元明粉 30
纯碱 10
棉用匀染剂L-450 1.5
粉红色
MZBD黄 1.5
MZBD红 2.7
MZBD藏青 0.1
螯合剂 1.5
元明粉 10
纯碱 5
棉用匀染剂L-450 1.5
染色工艺流程室温加入染料→促染(加入元明粉,60 ℃×30 min)→固色(加纯碱和匀染剂60 ℃×50 min)→排液水洗(60 ℃×8 min,溢流2 min)
后处理工艺
处方/(mL/L)
净洗剂0.5
平滑柔软剂 1.5
去碱剂 1.5
工艺流程皂煮(加入净洗剂,98 ℃×15 min)→水洗(60 ℃×8 min,溢流2 min)→柔软(加入去碱剂,40 ℃×15 min→加入平滑柔软剂,40 ℃×20 min)→排液
10.还原染料
10、1还原染料是一种牢度优异的高级染料,这类染料品种繁多,色谱较全并色泽鲜艳,但是用技术比较复杂,并且价格昂贵,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只要是纤维素纤维染色。
10、2还原染料染色工艺
1、预悬浮体工艺
1、1染液配制:在15-20度水中加入润湿剂、染料循环均匀
1、2悬浮体冷染:入纱、循环染色10分
1、3加碱循环:加入烧碱循环10分
1、4加入保险粉循环10分
1、5升温还原上染:1度/分到规定温度60度
1、6保温须染30-40分。
1、7降温吸收:如保温温度超过50度,在保温结束后慢慢降温到40-50度,以增加染料上染率
1、8水洗氧化:按不同的染料采用不同氧化剂
1、9皂洗:肥皂或合成洗涤剂,有时加入氢氧化钠
1、10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