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微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类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类课题研究报告近年来,美术类课题研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美术类课题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关键观点和建议。
一、美术类课题研究的意义美术类课题研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参与美术类课题研究,学生能够培养创造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此外,美术类课题研究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
二、美术类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在实施美术类课题研究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设计适宜的课题: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设计适宜的美术类课题。
课题应该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导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导师应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经验,能够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课题研究。
3. 自主学习和实践: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美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美术类课题研究的效果评价针对美术类课题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效果评价:1. 学生作品:通过观察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创作的作品,评价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课题研究进行详细的报告,评价其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
3.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学术交流场合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术氛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美术类课题研究的挑战与对策在实施美术类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学生对课题理解不足、导师指导不到位等。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设置清晰的目标和要求,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要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题。
2. 增加导师指导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鼓励和支持。
3.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美术类课题研究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美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美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美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
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
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主要价值在于让学生从小养成有想法、有思维、有逻辑、大胆想像,能通过美术语言勇于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创造性思维。
二、研究目标:我将积极对校园及校外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考察、开发,并通过关于水粉、水彩等绘画颜料的实践、运用与研究,系统地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直观的条件。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欣赏美术佳作,结合作品分析,评价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简单的色彩、图案、手工等,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他们动手、动脑习惯。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为培养学生想象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研究内容:1、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方式。
(1)观察生活可以想象。
(2)内容情节可以想象。
(3)物体形象可以想象。
(4)图案可以想象。
(5)色彩也可以想象。
2、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联想的方法。
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要点。
4、观察生活中喜欢的感兴趣的各种事物特征。
5、让课堂更加生动的和生活联系起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通过作品欣赏激发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创设情景,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头脑中产生的丰富的意象,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4篇)
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4篇)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价值(一)研究背景:__年新课改实施以来,美术课程改革已逐步走向成熟,课程资源开发及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要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但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我国地区间美术教育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主要依靠少数学科专家,关注初中阶段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并没有引起一线学校一线美术教师足够的重视。
在各校开展的校本课程研究中由于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对于美术课程资源的研究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原生性和零散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缺欠连续性,大量作为课程要素________的课外课程资源被埋没,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广大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感参考性的系统、可行、合理、有效的与本地区密切联系的课程资源的不足。
农村及边远薄弱学校缺乏对课程资源-特别是美术学科课外活动课程资源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还没有能够很好建立。
特别是面对美术学科各校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文资源等)有限的事实,加强城乡校际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将xx地方美术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引进课堂、个人简历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突出美术课程学科地位的活动教学方式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二)研究价值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课外课程资源作为课堂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虽然必须服从学校课堂美术教育的需要,但具有相对独立性,甚至有些完全独立,只有经过认真整合,才具备教育资源的功能。
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通用6篇)
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通用6篇)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篇1我校《学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讨论》课题是从20xx年9月开头进行试验的。
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讨论,在实践中乐观探究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讨论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
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
特殊是现在,学校的同学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老师往往对同学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熟悉,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进展。
如有的同学虽然学习成果好,绘画、唱歌力量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怜悯心和毅力,自信念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心情急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
这些现象在肯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养教育关注同学全面进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内,促进同学的可持续进展,我校非常重视同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究,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学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讨论》课题。
二、课题讨论的依据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依据课题组讨论的内容结合我校同学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学校生年龄特点和共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讨论的目标和重点学校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同学身心进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对全体同学与关注个别同学相结合;敬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进展相结合;老师的科学辅导与同学的主动参加相结合。
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同学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加他们的自我调控力量,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力量,培育同学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同学人格的健全进展。
重点:人际沟通,学习适应及共性辅导。
四、课题讨论的内容依据学校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班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同学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学校生身心进展规律的同时,各班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美术小微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小微课题研究报告美术小微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随着对美术教育的推行,许多学生感到艺术的门槛很高,很难入门。
因此,如何提高美术教育的普及性和趣味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在美术教育中引入小微课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设计和实施小微课题,探索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教学实验的方法,选取一所小学的两个六年级班进行实验。
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引入小微课题;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继续传统的美术教学。
研究者在实验组中设计了一系列的小微课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创作,同时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发散性思维。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持续了一个学期,每周进行一次实验课。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观察了学生的参与度、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并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实验结果显示,引入小微课题的美术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表示,小组合作和自主创作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加乐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同时,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和认识也得到了提高。
五、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小微课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2. 小组合作和自主创作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3. 小微课题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六、建议基于本次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在美术教育中引入小微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自主创作。
2.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学校应加大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设施。
七、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本研究的样本较小,仅选取了一个小学和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因此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
《美术学科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学科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问题(一)研究目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更加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融合的方式方法,把微课和美术课程结合开发,更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研究意义由于微课的选题与制作是就美术教材的某一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而进行,内容聚焦,时间仅5-8分钟,所以可以让学生用很少的时间就突破难点。
课前看可以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的开发还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使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三)研究假设假设通过微课开发和应用,让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式引领下,寻求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新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主动学习、让学习更和谐、更自主、更创新。
让学生发展兴趣特长,因材施教,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一)提出背景:通过探讨历年来的课改理念,就是要不停的改变教学方法,从而适应千变万化的学生需求,新时代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来自家庭、社会等等方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就可以完成这一转变,微课的出现,将信息化的课程理念及时推广,是教师和老师们共同需要的产物,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大大的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了教师教学热情及对教材整合的能力。
(二)理论基础:“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美术类课题研究报告模板
美术类课题探究报告模板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选题背景: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其对于培育同砚的审美能力、创设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美术教育的课题探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选题意义:本探究旨在探讨美术课程在同砚个性进步、审美素养提升以及创设力培育方面的作用,以期为美术教育的改进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探究目标和问题探究目标:本探究旨在分析美术课程对同砚进步的影响,探讨美术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探究问题:1. 美术课程如何增进同砚个性进步?2. 美术课程如何提升同砚的审美素养?3. 美术课程如何培育同砚的创设力?三、探究方法本探究接受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所中学的美术课程开展调查探究。
问卷调查将涵盖同砚对美术课程的态度、进修效果以及对个性进步、审美素养和创设力培育的感受。
实地观察将把焦点放在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同砚的进修实践上。
四、探究结果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美术课程对同砚个性进步起到乐观作用。
同砚在美术课上可以呈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设力,培育自信心和自主性。
2. 美术课程可以提升同砚的审美素养。
通过进修美术作品的观览和分析,同砚能够培育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美术课程有助于培育同砚的创设力。
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活动,同砚能够练习创设力和想象力,培育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探究结论与启示探究结论:美术课程在个性进步、审美素养提升和创设力培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探究启示:1. 美术课程应重视培育同砚的创设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 美术老师应接受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同砚的进修爱好和创设力。
3.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美术进修环境和资源。
六、探究的局限性和展望探究局限性:本探究仅对一所中学的美术课程进行了调查探究,样本有限。
探究展望:将来可以扩大探究样本,进一步探讨美术课程在不同年龄段。
美术课题调研报告
美术课题调研报告
一、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调研目的
1.3 调研方法
二、美术课题的定义和重要性
2.1 美术课题的定义
2.2 美术课题的重要性
三、美术课题的发展历程
3.1 古代美术课题的发展
3.1.1 古代美术课题的内涵
3.1.2 古代美术课题的表现形式
3.1.3 古代美术课题的影响和意义
3.2.1 现代美术课题的特点
3.2.2 现代美术课题的表现方式
3.2.3 现代美术课题的应用领域
四、美术课题与教育的关系
4.1 美术课题对学生的影响
4.1.1 提升学生创造力
4.1.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4.1.3 增强学生自信心
4.2 美术课题在教育中的应用
4.2.1 美术课题的教学方法
4.2.2 美术课题与跨学科教学的结合
4.2.3 美术课题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案例
五、美术课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5.1.1 虚拟现实技术在美术课题中的应用
5.1.2 人工智能技术对美术课题的影响
5.2 美术课题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5.2.1 国际间美术课题交流与合作
5.2.2 跨国美术项目的兴起
六、结论和建议
6.1 美术课题的发展前景
6.2 对美术课题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三,美术课题的实践与研究,2018年。
2.李四,美术课题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2019年。
3.王五,美术教育中美术课题的应用与探索,2020年。
美术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课题研究报告美术课题研究报告1. 引言美术课题研究报告是对美术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一份报告。
本报告旨在探讨美术课题的重要性、目标、方法和结果。
通过这个报告,我们将全面了解美术课题的现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 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讨美术课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重点考察美术课题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方面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关注美术课题对学生情感表达、社交能力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3. 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学生、美术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看法。
实地观察则是通过实际参与和观察美术课题的教学实践,了解学生在课题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果。
4. 研究结果根据调查和观察的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美术课题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非常有效。
通过课题的设计和实践,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能够将创意转化为艺术作品。
- 美术课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并培养对美的独特感知和理解。
- 美术课题对学生的情感表达、社交能力和认知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绘画和表演等形式的艺术创作,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和他人的合作和交流。
5. 建议和改进措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来推动美术课题的发展:- 加强美术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提高教师对美术课题教学的理解和把握。
- 提供更多的艺术资源和设施,如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坊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艺术学习和体验空间。
- 鼓励学校和社区组织艺术展览和比赛,给学生展示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 加强家校合作,提供家长对美术课题的支持和理解,共同促进学生的艺术发展。
6. 结论美术课题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美术课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认知发展。
美术活动的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活动的课题研究报告美术活动的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美术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研究美术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二、研究背景美术活动作为一种以视觉艺术为主体的艺术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普遍较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态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美术活动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兴趣的有效方法,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结合实际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五、研究结果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美术活动的观察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 美术活动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参与美术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他们能够通过绘画、剪纸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同时,美术活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2. 学生参与度和兴趣的提升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观察结果,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1)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通过创造性的题材和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融入游戏化元素: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游戏化的设计,如竞赛、角色扮演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六、研究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美术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融入游戏化元素和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兴趣的有效方法。
七、研究展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美术活动的有效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美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美术小课题总结[精选五篇]
美术小课题总结[精选五篇]第一篇:美术小课题总结小学美术课上如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研究课题已进行半年多了,在这一学期以来,我们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着重在创设良好课堂环境,课外活动时间按开办美术兴趣小组作了一些尝试。
探索了课题,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下面对此作简要地概括。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点面结合。
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宏观规划,本阶段研究的重点是探索了课题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的研究。
为此,我们在开学之初就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促进提高儿童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及想象创造能力是儿童绘画训练的主要目的。
要达到的效果: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有效地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提高孩子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我,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地创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教师在实验中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研究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兼顾其它子课题的研究,做到了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二、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1、认真搜集有关理论书籍,做好读书笔记。
2、同组教师间相互听课,课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评价。
3、积极上研讨课,与其他实验教师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积极参与评课。
4、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毫无拘束地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发表的意见,包括幼稚荒诞的意见,延迟评价;用开放性的而不是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提问,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想象,允许学生独立地学习;容纳学生的错误和失败;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绘画,让学生有自己发现和自行运用所学知识的时间,感到有创造的自由与兴趣。
三、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四、注重发展个性,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五、通过讲趣味故事培养儿童想象力。
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5篇)
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1一、研究的缘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
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
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
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
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
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美术教育教研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教育教研课题探究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美术教育教研课题探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次探究报告旨在探讨美术教育教研课题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增进美术教育的进一步进步。
起首,我们对美术教育教研课题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文献资料分析,我们发现美术教育教研课题探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探究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全面性和深度性;二是教研效果应用不足,无法有效推动美术教育的改进和创新;三是老师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教研合作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起首,应加强美术教育教研课题的多样性和深度探究,增进教研效果的全面进步。
其次,要加强教研效果的应用与推广,鼓舞老师将探究效果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同时,建立起老师沟通平台和教研合作机制,增进老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美术教育教研课题探究的进步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美术教育教研将更加重视数字化、网络化的探究手段和平台应用。
同时,跨学科探究和国际化合作将成为将来美术教育教研的重要进步方向。
我们鼓舞美术教育教研从传统的单
一学科探究向跨学科和综合性探究转变,以推动美术教育的创新和进步。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教研课题的探究是增进美术教育进步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探究内容的多样性和深度探究,推动教研效果的应用与推广,建立老师沟通平台和教研合作机制,以及重视跨学科探究和国际化合作,我们信任美术教育教研课题的探究将为美术教育的进一步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期待着美术教育教研课题探究能够不息取得新的冲破和进展,为培育更多有创设力和艺术素养的人才做出贡献。
美术研究报告3篇
美术研究报告3篇【导语】美术讨论报告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3篇优秀的美术讨论报告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名目》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术讨论报告,仅供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名目第1篇学校美术课例讨论报告第2篇美术教学讨论课题开题报告第3篇幼儿美术教学讨论开题报告【第1篇】学校美术课例讨论报告学校美术课例讨论报告学校课题讨论:《学校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讨论》讨论报告《学校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讨论》课题,于年2月底开头在我校正式讨论。
经过近二年的讨论,现已完成预定的讨论任务,现将讨论报告如下: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在肯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下,是以老师在讨论教材、讨论同学、讨论教学环境、讨论媒体等诸多的前提下,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途径。
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将这些方法、途径上升为策略。
它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体现课改理念的有效手段和直接保证。
就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是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途径与方法,促进美术教育课程XX向纵深推动。
有效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有效果。
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全都,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也就是说,同学有无进步或进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仔细不仔细,而是指同学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同学学得好不好。
二是教学有效率。
高效利用教学时间指教学时间利用的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教学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般认为完成肯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
教学效率应是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比值。
教学投入是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人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总和;教学产出是指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同学学问、技能的增长,身心素养的进步、成熟,共性的成长,制造力的培育以及老师素养的培育和教学力量的提高等方面。
三是教学有效益。
美术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模板
美术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模板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研究背景美术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当前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创作能力不足、技法运用不到位、审美能力缺乏等。
因此,进行美术教学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观察教学现场,获取实际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研究的结论。
四、研究内容(一)学生创作能力通过分析学生的创作作品,研究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构图不合理、表现力不足等,并提出改进的教学策略,如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刻画、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等,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技法运用分析学生在美术技法运用中的问题,如色彩运用不当、线条处理不准确等,并制定相关教学策略,如掌握基本的技法,注重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技法运用水平。
(三)审美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学生的审美作品,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从而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研究结论(一)通过对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升,并且创作作品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技法运用方面的改进,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和个性化。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的审美观点得到了拓展,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六、研究建议(一)教师应注重细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
(二)教师应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法运用。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多角度的审美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结尾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相信,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美术教学质量将得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将得以提升。
美术小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小课题研究报告篇一:美术小课题研究计划表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计划书篇二: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小课题研究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背景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与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画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老师,我不愿画这个,我想画自己想画的,这个我画不好??面对孩子们无奈的表情,听着孩子们那童真却又带有一丝埋怨的唠叨,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束缚太多,以至使他们怨声载道。
比如: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鸟,孩子们就必须画鸟,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鱼,孩子们就必须画鱼??而在现实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欢画鸟或画鱼。
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思想上的酝酿,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个班级画册,让孩子们冲破教材的束缚,画你想画的,表现你所想的,用绘画表达你的心声,用画笔捕捉你喜欢的瞬间!我想这一做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支持,也一定会调动起学生的绘画热情,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学生的绘画能力!(这一活动我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完成。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理论依据兴趣先导原理。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导。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效率比吗啡还要高出500倍。
英国吉伯特?哈特教授说过:如果你教的班级有30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一起费力地向知识的山峰攀登,这时你若能合理地给他们一些享受,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好几倍。
因此,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记忆、理解、创造等方面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美术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报告
美术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报告美术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以美术教师微型课题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教学环境,通过对美术教学的艺术性和教育性的探讨,探索了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艺术鉴赏和绘画技法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绘画技能,促进学生成为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关键词:美术教育;微型课题;创造力;审美能力第一章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1.1 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本课题以美术教师微型课题研究为出发点,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艺术追求和创造力。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微型课题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绘画能力。
具体目标有:(1) 探索有效的美术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2)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绘画技能;(3) 促进学生成为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第二章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2.1 美术教育的艺术性和教育性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通过让学生参与自由创作,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美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欣赏和评价艺术品的能力。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构建微型课题,设计相应的美术教学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记录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师的教学评价。
之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意见。
收集数据后,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第三章研究结果与分析3.1 微型课题设计与实施本研究以自由创作、艺术鉴赏和绘画技法学习为主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相应的微型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进行自由创作,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和绘画技法的学习。
美术微研究报告
美术微研究报告
标题:美术微研究报告
摘要:
美术微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微观视角下的美术研究。
通过对美术微研究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本报告旨在为美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引言:
美术微研究是一种从微观视角出发的美术研究方法,强调对艺术作品的细节、构图、色彩和材料等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
与传统的宏观研究方法相比,美术微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诠释艺术作品的内在美学价值。
方法:
美术微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视觉分析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描述,从中寻找出作品的细腻之处;二是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相关文献,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三是实践性研究法,通过亲自进行艺术创作,理解并体验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应用:
美术微研究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提高创作质量和观赏体验;同时,它还可以用于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结论:
美术微研究为美术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微观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美术微研究的应用也为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了美术创作和教育的发展。
建议:
在今后的美术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拓展美术微研究的方法和应用。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美术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美术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美术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700字)一、题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二、引言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我国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我国美术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培养艺术人才、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
三、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经历了从束缚到解放、从简单模仿到创新发展的历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美术教育受到了许多限制和束缚,主要以宣传美术为主,缺乏创造性和多样性。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美术教育开始向多元化和创新发展的方向转变,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得以引入。
同时,美术教育从基础教育逐渐延伸到高等教育,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美术教育体系。
四、美术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首先,通过学校美术教育的普及,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他们为我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再次,美术教育的开放和多元化,促进了文化传承和艺术交流,丰富了我国的艺术生态。
五、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尽管我国美术教育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美术教育资源不均衡,许多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美术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其次,美术教育还存在内容过于论文化、缺乏实践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最后,美术教育与就业问题也亟待解决,如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
六、结论与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和进步,并促进了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
然而,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美术教育支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其次,注重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小学生美术活动与美术课堂结合提升学生美素养的研究报告》
作者:哈尔滨市新成学校美术教师:李静
一、课题的由来: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美术课程的性质决定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素质教育展示活动,活动会分配到各个学年组。
我们美术组除了完成学校的工作还会独立承担展示节目。
我们将节目定位在和美术相关上,每一年的演出都是纸艺结合环保材料制作道具和服装的音乐剧。
化妆和音乐制作、舞蹈编排全是我们组来完成,整个活动会请学生参与其中。
每
一次的音乐剧都成为素质展上的亮点。
后来每当要素质展的时候,学生就会主动来帮助我们,并表示要参加的意愿。
要知道,因为是全校性的活动,大家四处的“抢”学生参加自己的节目,而到我们选择学生时,可以说是被选“剩下”的。
这些孩子看不到什么特长,缺少音乐或是口才、表演才能。
但是,在2次的素质展后,我们选择的30名学生后来竟变成了班级受同学瞩目的人,学生的整个人都变了很多。
胆子小的,变得大方了,调皮捣蛋的显现出了领导才能,不合群的变得主动能来关心老师、帮助同学……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对于以上原因,我和组内的老师们决定想办法让丰富的活动更多起来,让小学生美术活动与美术课堂结合提升学生美素养开展研究。
结合在美术课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快乐,让同学间变得有默契……使美术的学习不是单一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独挡一面出一份力。
三、方法、步骤:
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访问法
四、研究的过程:
(一)学情研究,制定学习计划:
第一学段: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造型表现: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
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设计应用:低段年级的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尝试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在1-2年级中,能从对事物的形和色有一定的了解,从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中的兴趣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简短的话语表现自己的感受受。
综合探索:在低年级,综合探索的内容是以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通过过造型游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
小学三四年级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
造型表现:三四年级的学生的造型游戏的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也增加了包含构成意识的造型游戏。
设计应用:学生开始引入一些知识系统的学习,如果“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稀”等组合原理,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旨在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3-4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进行造型游戏活动,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自己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
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
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二)、在高年级对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座谈调查。
在低、中年级进行访问调查、座谈调查。
*调查法的步骤:
1、调查的课题:你愿意在美术课中制作学校活动中的用品吗?
2、调查对象:低、中、高年级
3、调查的具体方法: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座谈调查
4、调查计划:负责低、中、高年级的美术教师分别在班级与与学生交流。
5、调查的实施:与班主任沟通好,利用班级班会时进行调查。
*问卷法:
1、在四、年级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美术课教学内容和学习的需求。
部分问卷如下:
美术课堂你作主调查问卷
(在你喜欢的答案上画<)
*你希望在美术课中学习哪些内容?
A美术教材中的
B自己说了算的
C美术课中学到的能马上帮到自己
其他(写下你心中的答案)
*学校的艺术活动非常多,想不想把活动的内容在美术课中也可以学习?
A 想
B 不想C随便
*你想把在美术课中学到的知识用在哪?
(写下你心中的答案)
*你觉得美术课的知识对你有哪些帮助?
A 可以画喜欢的画
B 能自己动手制作工艺品
C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趣味
*学校丰富的美术活动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希望获得什么样的回报和效果。
(写下你心中的答案)
2、观察法、访问法
在1-3年级进行观察和访问,了解学生对美术课的需求和对活动参加的积极性。
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对美术课的期待。
(三)、实施方法:
1、我校美术课为两节连上的大课。
学生能充分的将作品完成,而不是走马观花。
2、日常教学不变,但在开学初根据学校学期工作安排,了解学校将要进行的活动。
3、研究美术教材中哪些课程与之相关,以此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各种节日,将节日相关的内容写入教学计划中。
4、学习内容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的要求下进行设计和实施。
5、认真开展校本课程《趣味剪纸》。
6、开展美术社团活动,培养美术特长生。
以特长生带动其他同学共同提高。
五、研究的结果:
小学阶段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
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交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
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研究表明,10岁左右大脑前额皮层发育完善,孩子玩的天性开始消退;相反,大脑的抑制功能加强,儿童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变得有意识;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文字反应能力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一题多解的数量增加。
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其关键,而独立性和发散性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所以小学阶段尤其是第二学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关键期。
超越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的教育会妨碍孩子的成长。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恰如其分地给以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学习兴趣变强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学间的摩擦减少了,学习效率上来了。
学生身上多多少少有了一定的变化,向好的方向发展中。
六、结论:
具有可操作性
七、参考文献: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8)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的局限性。
因为学科、时间、管理等因素,实施中需要不断的摸索更多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