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作业磨蹭心理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之交的弄潮儿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力学作《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中放言: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设计的年代,那么21世纪的头十年就是注重速度的年代:谁快谁赢!可见,在工作节奏、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培养孩子的时效观,提高办事效率有多么重要!

然而,在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总能发现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她)们智力正常,接受能力不错,解题的正确率较高,但做题的速度非常慢。平时表现迟缓、安静,意愿和情绪稳定,但精神状态的外部表现不足,显得反应不够灵活,做事爱拖拖沓沓、磨磨蹭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正常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同学甚至需要花人家几倍的时间完成作业。

这群令人头疼的孩子,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现象,引起了不少人的重视,也有不少人将这群人的形成归咎于家庭环境。他们认为,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使儿童生活在相当特殊而优裕的环境之中,自然就形成了不急不慢的性格特点;他们认为,许多家长(尤其是长辈)对孩子的一味娇惯溺爱、迁就纵容,使得孩子们缺少了自主向上的意识;他们认为,家长们在生活上对孩子过分照顾,全部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从不让孩子做力能所及的事,减弱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他们认为,孩子缺少了锻炼,才变得行动缓慢、适应能力差的。因此,孩子们一到学校,学校的正规教育和存在着的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使“磨蹭”这种矛盾暴露得非常尖锐,学习“磨蹭生”也有了增多的趋势。

另外,三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的第二个阶段,与低年段的学习相比较,学习任务明显增多。仅仅语文一科,他们除了要巩固低年段学习的字词句外,还需要过多地涉及片段的训练、习作的训练,而这些,都是需要动脑筋、动手写的。因此,这种矛盾主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表现突出。笔者认为,除了三年级孩子的学习内容突然间增多外,与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分不开的。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等著作中,多次将儿童的个性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5岁,是自我中心阶段;第二阶段,6-7、8岁,是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的顺从的愿望,不考虑主观动机;第三阶段,8-10岁,是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第四阶段,10-12岁,是公正阶段。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脱离权威阶段,从可逆性阶段走向公正阶段。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开始有自己的生活领域,开始有野心,开始有个性,开始不听父母的教导,包括学习的辅导……他们,有着明显的外向,即使被批评也不会放在心上,特别容易分心,有时会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正是这些心理发展的特点,

使三年级孩子慢慢地形成了磨蹭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正是道德认识开始形成的时候,如果不扼制这种坏习惯的养成,会使孩子产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及习惯。

大量的个例、现象表明,三年级孩子作业磨蹭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自信心、缺乏责任感、学习或行为能力较困难等。为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动作训练为抓手,帮助孩子建立快速反应,并且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找准了“病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预防为先,学生就会随之告别磨蹭的坏习惯。

一、精力分散型。

案例:芳芳妈妈说她在家写作业磨磨蹭蹭,边做边玩,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还经常发呆。一个小时的作业,总是二、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正确率不高。

芳芳显然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简单说就是孩子的整个心理活动持续集中在某个事物上,而这个过程不会被外界所干扰的能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病理性的先天因素,但更多是后天习惯和环境所造成。而大多数孩子是因后者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没养成良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是因家庭环境不良或父母没有注意培养造成的。

后来跟芳芳的一次单独会谈中,了解到她每次写作业时,爸爸妈妈要么在客厅大声聊天要么看电视,她忍不住借喝水上厕所跑出去看,妈妈发现了就训斥责骂,叫她快点写,否则打电话告诉老师。她心里很生妈妈的气,又不敢怎样,于是坐在那儿发呆,有时还乱写。造成芳芳磨磨蹭蹭的外在因素是没有一个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内在因素是发泄对妈妈的不满,久而久之,习得性磨蹭。

为了提高注意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写作业时,家里不要有其它的噪音,这利于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题目上。父母可安静地坐在那儿干自己的事,给孩子一个榜样示范作用。

(2)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的次数。唠叨和训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让孩子采取一种消极应对方式,如上文中的芳芳。父母发现孩子作业拖拉,可建议孩子把作业分成几部分,分几个时间段来完成,从中学会规划和管理时间。

(3)平时多鼓励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当孩子专注他的玩具设计或观察小动物时,父母千万不要干扰,耐心等他完成“工作”,这在无意中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事后进行肯定并及时和孩子分享他的感受,让孩子有意识把做这件事情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中。

(4)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注意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一次集中的时间为10-20分钟,中年级为30分钟左右,高年级可增至40分钟以上。父母可让孩子“量力而行”,不可打“疲劳战”,疲劳后注意力易分散,而且在一个时间段只干一件事。

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老师不能再以批评、当众提醒、甚至挖苦来强化他“磨蹭”的形象,因为那样的消极心理暗示只会加剧孩子的消极心理,只会雪上加霜,强化他们的消极心理:既然你们都说我磨蹭,看来自己真是个磨蹭的人,那就磨蹭下去吧!心理学认为:要克服消极的心理暗示,必须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做任何事情都磨蹭的孩子并不是没有,但十分少见。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磨蹭学生的闪光点,增加“快、利索”的诱因来刺激他们不断地“压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他们尽早走出磨蹭的阴影。

二、过度依赖型。

案例:明明,三年级的男孩,他妈说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爱磨,吃饭磨、刷牙磨,只要是他做的事没有一样不磨。每天早上在家里起得很早,可到学校还常迟到,爸妈怕他挨教师批评就编不同的理由。长期下去怎么办?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不磨呢?和明明妈的进一步交谈中发现:明明磨蹭表面上看是“动作慢”,实际上是因多种原因造成的。

(1)缺乏适当的训练。明明穿衣脱鞋,清理抽屉、书包等,奶奶全部包干,甚至几点钟该上学也是大人督促,有时怕他自己吃饭太慢还喂。明明丧失了许多锻炼动作灵活性的协调性的机会,对时间也无明确的概念,责任心严重缺失。

(2)父母承担太多的责任。上学迟到帮着找理由,明明的行为、心理还停滞在幼儿期。不知道“磨蹭”会带来什么,更不知道“迟到”意味着什么。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这类型的孩子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去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