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德性
何为德性
作用
•
第一、理智德性是人类区别于植物和动物的 标志。 • 对人来说 ,所有的德性没有理智就不能生成。 伦理德性看起来是天然的品质 ,但只是在有了理 智之后 ,它们才能成为德性。比如说 ,野兽具 有某些自然的品质如威猛、气血两旺等 ,但由于 没有理智 ,它们是有害的。 • 第二、理智使形成伦理德性的基础。 • 在诸种理智德性中 ,只有明智 (审慎 )与伦理 德性最为密不可分。它不是那种可证明的、抽象 的、永恒的知识 ,而是关于实践的正确原理 , 它靠经验、训练而形成。所以 ,明智在实践中的 重要作用便显而易见了。
实践理性
• 定义: • 实践理性在明智这一理智德性 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是一种实践智 慧。 • 内容: • 1、明智与伦理事物的关联
•
2、明智的内涵
明智与伦理事物的关联
明智与伦理事物的关系十分密切 ,要理解明 智 ,必须考虑它与伦理德性的关联。 • 亚里士多德说 :“伦理德性既然是种选择性 的品质 ,而选择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欲望。 ” • 我们知道 ,伦理德性指的是灵魂的非理性部 分的优异品质 ,但是他必须经过选择,而选择有 否定和肯定,是有理智性质的。 • 从本质上说 ,实践理性思考的目的就是要使 欲望正确。动物没有理智判断能力,所以与行 为无缘,理智是人的本质所在。人从娘胎出现 在这个世界之时,就已深深陷入社会的伦理关 系之中,所以对待伦理事物必须要经过自己的 理智选择,以使自己的本然欲望正确,符合伦 理。
尼各马可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 据传由其子尼各马可编纂,约成 书于公元前335~前323年间。全 书共10卷,132章,探讨了道德 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 的各种规定等问题。该书是亚里 士多德众多著作中内容最丰富, 理论最成熟,保存比较完整的著 作,可谓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影 响巨大的伦理学专著,书中系统 阐述了德性在于合乎理性的活动, 至善就是幸福等观点,成为西方 近现代伦理学思想的主要渊源之 一。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老子在2500年前,写了一部《道德经》,以五千言之篇幅,内涵深邃,包罗万象,无所不有,遂成“万经之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道德经》一书的主旨,用简单一句话来讲,四个字:道法自然。
道德,即道与德。
一,何为“道”?道即规律,此规律不是一般狭隘的规律,而是天地万物最大的规律,而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最大的规律,自然者,事物本来具有的样子。
道法自然,强调的是,宇宙间最大的规律,便是自然界本来具有的特性,这种“自然而然”的品性,便是“道”。
“道法自然”中的“法”,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效法,即道之根本规律,是效法自然而来,二是法则,即道之法则即自然,虽然意思略有不同,但主旨都说明了同一个核心:自然即是最大的道。
二,何为“德”?关于“德”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给出了五个维度,或者五种状态,了解这五种状态,甚至达到它,便是达到“德”的境界了。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首先指出:精神和形体,不应该是分离的,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表现,应该是一致的。
之后,老子指出具体的五种状态:1)“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凝聚精气,柔顺温和,周身通泰,能做到如婴儿般的状态吗?婴儿的特点是柔和,绵软,老子推崇婴儿的状态,指出做人要有婴儿般的品质,温和,柔顺,对别人没有攻击性,守弱,同时,婴儿没有过多的欲求。
2)“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洗除自己本心上的私心杂念,关注自己的内心,能做到没有瑕疵吗?老子在这里提倡人们,明净自己的本心,把一些多余的欲望、贪心、怒怨之气等等,都革除出去,以达到明心净欲的境界,要人们把内心的纯净看得重一些,把外在的欲念看得轻一些。
3)“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关照民众的生活,治理方面,上至一个国家,下至一个小小组织,都应该顺应自然无为的规律办事,使民众心安,生活平静。
老子的“无为”理论,强调的是“顺势而为”,避免“妄为”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等。
老子倡导的是一个组织中,“组长”应该较少干预组员的生活,让他们按照生活的规律自然有序的生活和工作。
如何理解教学的道德性
如何理解教学的道德性摘要教学道德性在强调师生个体道德的同时,还观照教学全过程,重视教学过程的伦理价值,蕴含着向善的价值追求。
师生信任是探究教学道德性建构的必要视角和逻辑起点。
在教学实践中,教书还是育人、规训还是对话、抓特殊学生还是抓普通学生、重师能还是重师德等道德性问题常常令中小学教师陷入两难困境。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师生信任密切相关,在师生信任关系下建构教学道德性是当下教学的必然选择。
可行的路径包括: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平等对话,构建“你一我”关系;差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德能兼备,提升教师公信力。
道德性是教学中一个历久弥新的伦理价值问题,以开放性思维来审思教学道德性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教学道德性不仅是社会对学校与教师的外在要求,也是师生个体的内在追求,蕴含着向善的核心价值观。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师生深受社会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人情冷漠等不良思想文化的浸染,造成了教学中教师权威逐渐消弭、师生互信度低、师生冲突增多的局面,进而导致教学道德性严重缺失,教学陷入低效困局。
显然,仅靠教师单向度地讲授与说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诉求,难以实现教学的道德性。
教学道德性的建构必须以师生信任为基础,否则,师生的对话合作等便如无根之基,教学道德性更无从谈起。
师生信任是探究教学道德性建构的必要视角和逻辑起点。
一、何为:师生信任与教学道德性的考察(一)师生信任的理论溯源对于信任问题,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了深入探析。
吉登斯认为,信任是对个体或系统的可靠性所持有的信心。
吉登斯的观点对于师生信任关系下的教学道德性建构具有很好的解释力,这里主要借鉴吉登斯关于信任的定义:信任包括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两种类型,人际信任以对方的德性为信任依据,如诚实友善等;系统信任则以对其原则正确性的信赖为基础。
信任关系连接过去与未来、全知与无知,具有不对称性、不确定性、相互依赖性、主观性等特点,其本质是信任感。
人生德性
中国古代的人生德性
朱熹:“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乊正理”。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 如走路、行仦……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 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的觃矩。”
——清· 刘开《问说》
德性里面包含的各种品德
修身
持家
治国
古代五大丑女及其德行
美是艴术的本质。因而我仧追求人生的美,必然要让艴术融迚我仧的人 生,从而让艴术熏陶我仧的德性。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说:人生最大 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仨。因而,若我仧能使自己的人生时刻漫步 在艴术世界的殿埻中,那么,我仧就能领略和体验到人生那绵绵丌绝的 快乐。然而,辛劳的人生常常使我仧忘记了这一点。这无疑是人生美学 意境追求中一个极大的欠缺和遗憾。因着这个欠缺和遗憾,我仧人生美 德的生成便少了一个让美熏陶不感染的途径。
艴术美对德性塑造的魅力
艴术可以使我仧消除时间和空间遗憾 艴术所具有的崇高的、神圣的人道主义精神,从而使得艴术能造就我仧美的德 性和心灵。 艴术有被通常称乊为“娱乐的功能” ,从而使我仧的德性在美的感染中潜 移默化地拥有美的品性。
艴术对德性熏陶的主要形式
人仧在体会艴术所反应出来的某种実美理想时得到熏陶
知识广博 才智出众 相夫教子 勤劳持家
阮氏
•
东晋时期人,东晋吏部郎许允乊妻。洞房花烛夜
时,阮氏的模样吓得新郎----名士许允拔腿就跑,
阮氏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说:“妇有‘四德’你符合几 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
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新妇说:“百行德为
优美 崇高 悲剧美
让艴术熏陶德性的艴术
在自我德性及情感品性中培养丰富的実美感受力,是让艴术走迚人生 的最重要基础。
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与思考
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与思考作者:吴发科来源:《中小学德育》2011年第12期摘要:本文析解了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强调心性在人性改良和德性形成,以及调和二者矛盾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人本教育思想在学生道德培养上的种种弊端,提出只有加强对学生积极心性、品性的培养,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德育困局。
关键词:人性;德性;心性讨论人性、德性与心性的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个理论前提:一是对人性本质之争论。
人们对人性本质之争的焦点是“人性善—人性恶”“放纵—抑制”之争。
但争论了几千年,至今未有定论。
二是对人性本质的评价。
人们对人性本质的评价,是在一定人类社会意识、社会需要的形态下进行的,也是在一定“社会道德标准”下进行的,没有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没有评价和争论,故所有评价均带有社会需要的迹象。
三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
人性有“本恶”一面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前提,而德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本恶”一面予以改良。
假若人性完全“本善”,则德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德育改造人性,是以“社会规范准则”为标准,而不是以“人性”为标准,因此德育实质是以社会公德为准绳,通过教育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提升人的德性修养。
一、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一)人性、德性、心性的定义人性:通常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本文所讨论的人性,是特指人的最本源属性,可称为“本源人性”——更多的是指人性的自然属性,即人在经过社会化教育改造之前的本源属性或者之后残留的本源属性。
因为人性的社会属性,已经受人类社会所影响,必然或多或少地带有特定社会的德性、心性的成分。
德性:德指人的品德、道德,德性通常是指经过社会化教育和改造后的人性特质,是人类社会对人性所期待和予以改良的目标产物,可称为“社本人性”——人们企图改造“本源人性”,以达到“社本人性”。
这一概念的理论前提是,人已进入人类社会并接受社会化改造。
如果没有社会化改造,就没有所谓“德性”可言。
关于德性与德行关系的再思考
关于德性与德行关系的再思考作者:马梓箐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12期摘要:在中西方的伦理学中,德性与德行一直是一对有联系的概念。
德性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德行则是指人的外在品行,德性要通过德行来表现,德行又是德性的反映。
重新思考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对于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尼各马克伦理学;德性;德行;关系《尼各马科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经典之作,在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阐述了德性与德行之间的联系,对中西方近现代伦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何为德性(一)德性的内涵。
德性是古希腊伦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希腊语中德性原指事物的功能,之后德性也被用来指那些卓越的公民在城邦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逐步地演变成指任何人、生命物或者器物具有的优点。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灵魂的状态有三种:感情、能力与品质,德性必是其中之一。
”在这三者中,能力是自然赋予的,而德性不是自然所赋予的。
人们并不会某种情况下去称赞或谴责能力,而是去称赞德性和谴责恶。
感情是指愤怒、嫉妒、怜悯等一些情感,同样人们也不会去称赞或谴责感情;德性是出于主动的选择,而感情显然不是出于主动。
由此可见,德性不是能力,也不是感情,那么只剩下品质了。
但我们不能单说德性是品质,还要说明德行到底是怎样的品质。
《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说到,“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
”例如,牧羊犬的德性就是使牧羊犬本身的状态好,又可以使得它可以牧羊;那么人的德性就应该是使得这个人本身状态“好”,又使得这个人能够圆满完成日常活动的品质。
(二)具体的德性。
1.勇敢。
亚里士多德认为,“勇敢是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
人们对坏的事物都是有恐惧心理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所有人对同一件可怕的事物有同样等级的可怕心理,人们承受事物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人在极限状态下爆发出来的勇气是不可估量的,勇敢的人在面对一样的处境时也是足够勇敢的。
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
传统规范伦理学有三种形态,即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
道义论和功利论,都可以转化为德性论。
故此,先从道义论与功利论讲起。
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论与道义论何为功利论、何为道义论何谓功利论?功利论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它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看行为的结果。
凡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及其相关的人带来好处,或带来利大于弊的行为,则是道德的,否则就是不道德。
当代美国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给功利论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说:“功利原则十分严格地指出,我们做一件事情所寻求的,总的说来,就是善(或利)超过恶(或害)的可能最大余额(或者恶超过善的最小差额)”(引文加重点为原作者所加)。
“这里的…善‟与…恶‟,是指非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
”(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功利论又分行为功利论与规则功利论。
所谓行为功利论,是说不依据规则,而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决定行为,只要它能够带来好的效果便是道德的。
规则功利主义是依据规则能够带来好的结果的行为即为道德行为。
道义论。
道义论与功利论相反。
它主张人与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
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
恰如,弗兰克纳所说:“道义论主张,除了行为或规则的效果的善恶之外,还有其它可以使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正当的或应该遵循的理由—这就是行为本身的某种特征,而不是它所实现的价值。
”(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道义论亦可分为行为道义论与规则道义论。
所谓行为道义论,是说不一定有什么规则,只要行为本身是合乎道德的,那么行为就是正当的。
规则道义论是说行为遵循的规则必须是合乎道德的,否则便不是道德行为。
人性向善的理解
人性向善的理解道德,即人性之善。
何为道德?就是做人之根本,求生之法则。
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是正直、勇敢、有礼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等品格的综合体。
人性向善的理解,应该建立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之上。
由于每个人所处环境不同,面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但不论如何,都可以归纳出一点,人性中的善良部分是不变的,是不会改变的。
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向善,不仅包括善良的意识、善良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善良的心态。
那么,一个人到底有没有“恶”呢?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是有的,甚至还很多。
这种现象叫做社会问题。
恶与善并存,自古以来便有此现象。
如贪官污吏祸害百姓;帝王荒淫无道,诸侯国内战争连连。
那么怎样去调节这种矛盾呢?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是指人性是善良的,他认为人类之初,最原始的感情是天性,是一样的,是好的。
这也就是孔子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孔子把自己对“善”的理解运用到了极致,也就是作为最普通的人应该如何如何做才能称得上“善”。
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一个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只因为有些东西他没有,有些东西他已经具备。
因此,人性是不完美的,需要通过后天的修养来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获得升华。
当我们在街上看见有乞丐向你伸手要钱时,我们应该尽量帮助他们,这不仅是道德的范畴,更是人性向善的体现。
总之,人性向善,善莫大焉!由此,我想到了宋江,“及时雨”这三个字当之无愧,可谓之最。
“见贤思齐”,学习他的善良。
“德才兼备”,学习他的才华。
“万世楷模”,学习他的品质。
最让人敬佩的便是“及时雨”的仗义疏财。
这些都是人性中向善的表现。
或许是无私奉献,或许是舍身取义,亦或是舍生忘死……其实,这些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它将成为历史长河里闪耀着光芒的珍珠,照亮未来前进的路程。
人性本善,却又容易被邪念蒙蔽双眼,迷失方向。
若非常怀揣一颗仁慈之心,定力坚强者必受益匪浅。
反之,纵使再聪明绝顶,终究难逃厄运。
唯愿吾辈皆努力奋斗,勿负青春韶华。
庄子“德”论释解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ZX01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2017-cxrc-01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8-YXXZ-11)在庄子①“德”论思想视域中自我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心灵的主动性,自我个体正是依存于自身的精神性,才使得“德”“心”“形”“性”“情”等在自我个体精神落实处显发出来,也才使得其他个体的特性具备了被彰显的可能。
一、自我之“德”“德”在老子思想中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概念,老子在“德”的原初意义“得到”这一涵义基础上把“德”的内涵提升、扩展为“人”与“万物”从“道”而得到属于自身的特质,具体落实到“人”这一个体身上,主要是指个体的德性而言。
而老子对“德”的阐发,侧重展现在政治哲学领域,表现为不同层面个体的“德”。
因此,老子哲学中的“德”,重点阐述政治意义层面个体的“德”,以及与其他个体、其他物及群体的关系而言。
而庄子所论的“德”,则重在阐释人生哲学领域“德”的多重性,庄子重点在自我个体的精神层面扩充了“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庄子通过引入“物”“性”“情”“形”“心”等概念,使得庄子“德”论思想既体现了其自身特点又展现了其多样化色彩。
在庄子思想中“德”同样与“道”密切关联,“德”是大道在落实、分化过程中万物所得到的别于其他物的特殊性,在这一点上庄子与老子的看法一致。
在庄子哲学中,“德”②及“道德”在《庄子》一书中共计出现达206次,从此也可看出“德”在庄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德”在庄子哲学中,在使用范围及蕴含内容上较之老子哲学有了较大提升,“德”在庄子哲学中的特殊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庄子把“德”视为先秦诸子在对大道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分歧表现之一。
如:“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
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全文,翻译赏析
《世说新语》德⾏第⼀全⽂,翻译赏析【题解】德⾏指美好的道德品⾏。
本篇所谈的是那个社会⼠族阶层认为值得学习的、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语⾏动。
涉及⾯很⼴,从不同的⽅⾯、不同的⾓度反映出当时的道德观念,内容丰富。
忠和孝,即效忠君主和尊顺、侍奉⽗母,⾃古就是⽴⾝⾏事的基本准则,本书必然加以重视。
所以,宁死不投降,为旧主殉节得到颂扬。
孝⾏是巩固家庭的基础,这⾥有好⼏则⽂字从多⽅⾯宣扬了孝⾏,甚⾄说它的感染⼒⽆穷,不但能感动冥顽不灵者,还能惊天地⽽位⿁神,于冥冥之中善有善报,让孝⼦得到“纯孝”之报。
书中还点明孝顺和其他美德是相辅相成的,例如第38则说范宣⼩时候懂得孝敬,长⼤后“洁⾏廉约”,操守可嘉。
孝顺⼜和敬⽼尊贤密不可分。
敬⽼也是古⼈赞赏的美德,第33 则记下谢安⼩时借⽼的故事;⾄于尊贤,在好⼏则⾥都曾涉及。
篇中还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不能⾃命不凡,要处处谦虚谨慎;应该⼼平⽓和,喜怒不形于⾊;不怕犯错误,知过必改才是有德;⽣活要俭朴,不能暴珍天物,连掉落的饭粒也要捡起来吃;为官要清廉,不能汲汲于名利.保持情操⾼洁,追求⾼尚的事业,以发扬名教为⼰任。
在对⼊关系上,提倡慎于待⼈接物,与⼈为善,不轻易褒贬⼈物;要重⼈轻物,仗义疏财,以⾄重义轻⽣;还有知恩必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等。
这多是值得肯定的。
其宁⼀些主张跟封建王朝的⿊暗统治分不开。
例如第15 则记阮籍“未尝臧否⼈物”。
第16 则记嵇康是“未尝见其喜温之⾊”。
这都透露出当时司马⽒统治的阴森恐怖。
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道德观念,决定⼈们的⾔⾏,⽀配着⼈们对⼈、对物,对事的取舍。
例如⼈们认为隐⼠是清⾼的,并不把归隐看成逃避现实的表现,所以隐⼠也成了⾼洁的名⼠⽽受到尊敬。
⼜如强调做⼈要旷达,⽓量恢宏,兼容并包,“如万顷之败”,虽深不可测,也同样受⼈尊敬。
此外,⼀些不符合礼制的做法也在反对之列,反对这类做法,也正是维护道德的表现。
例如第35 则反对不符礼制、没有节制的祭祀;第39 则认为离婚是⼀种过错;第23 则反对放荡不羁等。
德性幸福浅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关注。
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缺失,价值取向出现沦丧,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贪污腐败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与人们的幸福观有关。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些人将幸福视为自己实践行为的最高准则,并将物质作为人生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德性逐渐被弱化。
所以,研究分析德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何为德性幸福“德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和伦理学中被普遍关注。
“德性”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定义,据学者考证结果显示,“德性”在德文中是指“能力”,在英文中是指“力量”。
有人把德性解释为作为向善的“品质”,有的解释为作为确保成功的品质,有的解释为作为去恶的品质,还有的解释为作为“能力”和“力量”、作为“手段”或“习惯”、作为“感情”或“欲望”、作为获得性人类品质。
简言之,德性就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通过对各种德性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观念并没有给出德性概念。
什么是幸福?对于这一问题,受时代、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给出幸福的答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社会生活中,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变化,幸福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个人标准的变化,幸福也会出现变动。
康德说:“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①对于幸福的含义,虽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从语义方面进行分析,幸福的含义还是相对较为明确的。
从本质上来说,真正的幸福不是享乐主义,也不是禁欲主义,而是有益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和谐,只有这种幸福才能称得上是积极的幸福。
2德性幸福自身的辩证关系对于幸福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伦理学家的关注,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给出不同的解读,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幸福是道德的基础和目的,只要具备德行,那么就能获得幸福,这种观点被称为经验主义幸福论;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与感性欲望无关,道德更侧重理性。
于漪演讲
高三英语组 黄金萍
2019年12月30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语录:
做一辈子教师,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生命之魂是德性与智性的统一,教师要在传授 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向学生撒播理想的种 子、美好情操的种子,这样,这个孩子才能明 确人生奋斗的方向,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既懂得做人的底线、有追求的目标,又有生存 的本领。我想,这就是一名好老师应该全力以 赴做的事情。
文化知识。 品德修养。
措施:
1)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让品德和才能照亮未来!
结束语:做一名“四有”好老师:
坚定信念,做有理想的好老师。 为人师表,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苦练内功,做学识扎实的好老师。 春风化雨,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谢谢!
看到这些案例,我们该思 考些什么?
德育的缺失!
《礼记·大学》有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重 视个人品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也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校办学理念:
高品,高能,高分。
两手都要狠抓: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语录:
如果教育不追求德性与智性的统一,就是残 缺的教育形态。难道,我们要培养的是只有好 成绩但自私自利的学生吗?
何为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 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 的倾?
看到这些案例,我们该思 考些什么?
从古代到现代的德育演变(2)
从古代到现代的德育演变摘要:1、古代德育思想形成,儒家德育观,书院的德育。
2、传统德育思想德育观对现代德育的影响。
3、现代德育:家庭德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关键词:古代德育思想影响现代德育家庭德育古代中国德育以“德”的观念之发端为起点,形成了十分发达的德育传统,以至于中国整个古代教育都可以被归结为德育的意向。
而自先秦以来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德育奠定了中国古代德育理论的基本形态和发展方向,并成为中国德育思想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汉代使德育与政治紧密结合,对以后中国德育思想的政治走向形成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一、古代德育的起源(一)“德”的发端及其德育的实施1、“德”的含义中国是历史上的文明古国,号称礼仪之邦,德育思想极其丰富。
从历史过程看,德育的产生以“德”的概念产生和内涵获得为前提,它是随着人之所以为人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而出现的。
就“德”的观念之发端而言,“德”的观念产生于殷代,西周时,“德”逐渐向政治与宗教伦理方面演进和转化。
后经过先秦思想家的发展,“德”具有了普遍的、内在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含义。
从人性的意义上,“德”是一种在伦理关系中表现出的品德和境界,“德”是对人的行为和欲望的节制和约束。
2、中国古代重德的传统积累和传承。
为了使人获得品德和德性,需要教育,为得“德”必须进行“育”,教育是人获得“德”的主要途径,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早期教育大都是以“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德育因此产生。
在一定意义上说,整个中国古代教育都可以被归结为德育的意向。
西周时期开始提出进一步寻求和探究如何才能获得“德”的途径问题,并认识到“德”是需要培育的,“育”是“德”实现的保证。
中国传统德育把人的自律意识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
由此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强调以律己修身为主要途径和方法的道德修养。
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何为师,何为德?
何为师,何为德?何为师呢?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很多人都可以当我的老师,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因此我们需要不时地请教别人,这时他就是我们的老师。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人不会像现在有专门任职的教师,古人一般都是闻风拜师的。
闻什么风呢?首先这人的声望,也就是道德风声。
其次,是这人的学识阅历。
古人在选老师的时候就很看重个人的声誉了,到了现代我们可以有专门的学校,专门的老师。
可又有多少人明白:何为师呢?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都不喜欢当老师,在文革期间教师还被叫成:臭老九。
现在的教师很多时候都只是被当成一种职业,可教师不单单是一种职业那么简单。
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单纯的未经世俗的小大人。
如果教师除了教书还育人的话,那么教出来的就是的真真正正的人。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书,那么教出来的只会是学习的机器。
如果教师连书都不教,那能教得出什么出来呢?因此作为一位师者,必须秉承“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思想准则。
记得我应聘面试的时候,考官问我:怎样理解“教书育人”。
回答的时间只有3分钟,紧张的我没怎么思考就说:作为一名教师不只要会教学生懂得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知识学多学少对于学生的未来没有多大的影响,只要会学习,他可以在很多领域里面都游刃有余。
但是如果学生知识学很多,可不会灵活运动,那么在任何领域他都不能适应。
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因此人之间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要遵守一定的守则,要学会与他人相处,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拼搏。
这里,教师就应该起到一个比家长来得更重要的作用,教导学生做人。
但孩子从小到大不会只有一位老师的,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教师来共同影响与塑造的。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白的是自己的责任与职责。
教师的责任与职责有很多种说法,我认为最根本就是“教书育人”。
这里的“教书”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最主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会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会自己学习。
这里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是单纯地备教材,而是要从教学大纲出发,理解学生的学习层面在哪个层次,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构建知识网络。
问德
问德作者:李季来源:《中小学德育》2013年第03期何为德,德何为?德,指道德和品德。
前者指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行为的规范。
后者指德行、德性,是人的美好品行。
“德为人范”,德首先为“范”——行为的准绳、规范。
道德规范是社会组织对成员行为的规范,也是人对自己行为的规范。
德为范,立德即立范。
“厚德载物”,德内化为“品”——人的品性、品德。
德从字面意义解:从直从心,心得正直。
人内在高尚品德包括良心、仁心、善心、孝心、爱心、诚心等。
诚如朱熹所言:“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因善而利润万物,品德高自能承担重任。
“行为人表”,德外显为“行”——处事的品行、人格。
“德者,得也。
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强调人坚持行为准则的道而形成的德行、品格。
因此,德范、德品、德行,既是道德与品德的内容结构,也是品德知、情、行的心理要素;“为范”“立品”“表行”是道德的三大功能与价值,也是品德形成的心路历程。
“外塑德范”“内生德品”“外化德行”,揭示了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与逻辑顺序。
德何厚,厚何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任教时曾用这两句话来激励学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校训。
后来,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张岱年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曾记否?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儿重新寻找智慧。
”好个德字了得!“厚于德”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神瑰宝,作为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风向标,体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博大胸怀、远大理想与精神境界。
厚什么德,取决于什么德有利于促进“以德治国”,什么德有利于提升公民意识和什么德能“立德树人”。
“和德”治国,应树立为国德,对内和可治国兴国,对外和以强国服邻;“公德”利民,宜倡导为民德,风尚公德,方有公民;“容德”树人,可着重培育作人德,理解包容,悦纳他人,乃人德根基。
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
传统规范伦理学有三种形态,即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
道义论和功利论,都可以转化为德性论。
故此,先从道义论与功利论讲起。
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论与道义论何为功利论、何为道义论何谓功利论?功利论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它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看行为的结果。
凡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及其相关的人带来好处,或带来利大于弊的行为,则是道德的,否则就是不道德。
当代美国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给功利论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他说:“功利原则十分严格地指出,我们做一件事情所寻求的,总的说来,就是善(或利)超过恶(或害)的可能最大余额(或者恶超过善的最小差额)”(引文加重点为原作者所加)。
“这里的‘善’与‘恶’,是指非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
”(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功利论又分行为功利论与规则功利论。
所谓行为功利论,是说不依据规则,而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决定行为,只要它能够带来好的效果便是道德的。
规则功利主义是依据规则能够带来好的结果的行为即为道德行为。
道义论。
道义论与功利论相反。
它主张人与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
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
恰如,弗兰克纳所说:“道义论主张,除了行为或规则的效果的善恶之外,还有其它可以使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正当的或应该遵循的理由—这就是行为本身的某种特征,而不是它所实现的价值。
”(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道义论亦可分为行为道义论与规则道义论。
所谓行为道义论,是说不一定有什么规则,只要行为本身是合乎道德的,那么行为就是正当的。
规则道义论是说行为遵循的规则必须是合乎道德的,否则便不是道德行为。
功利论和道义论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支配其思想与行为的道德原则,有功利论,也有道义论。
只要仔细观察、研究人的生活就不难发现这个道德真理。
“德”的道德哲学本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第25卷第10期“德"的道德哲学本质王健崭(中国药科大学社科部,江苏南京210009)【摘要】“德”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从伦理道德的内在原理来说,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是对“伦”的分享与内化。
是伦理精神自身的“坚定的正当的自我同一性”,其表现在儒家孝伦理中就是作为道德主体成为“孝子”。
“德”与“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的联系袁现在:首先,“德”与“孝”是同源的;其次。
二者具有相同的内容。
二者的差异表现在:“孝”是与碲祖之制的宗教相结合的,而“德”是与郊天之常】的宗教相结合的。
【关键词】德;孝;宗教【中圈分类号】B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2)10-0078-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2.10---040【本刊网址】htxp://www.hbxb.net何为。
德”?从字形上考证,“德”在甲骨文中的最基本的腾的氏族群体,才同姓同德。
随着图腾的父系化、个人化,图意思是“看”、。
直视”;这种“看”是一种精神活动(“心”);并且腾崇拜逐渐演化为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又升华为上帝崇拜这种“看”具有行为的意义。
所以,闻一多先生把“德”的“看”后.“德”亦由氏族全体成员共有而转化为由氏族部落首领独的意思解释为“行视”。
在辞源上。
“德”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有。
进入文明社会后,“德”则由氏族部落首领演化来的人王取自商代的宗教方面(‘请教’、‘献祭’),另一个‘德’在周代独享,故而《尚书>中有“桀德?、“受德”、。
文王德”等等。
在商获得的引申义:施恩于人、得人心与忠诚。
”把西周早期的新代.“德”主要是向祖先神或至上神讨教该做什么,即所谓“神的政治内容加到。
德”的基本宗教意义上,构成后来<说文解命准则”,以得到神的庇护。
而在周代的宗教活动中,“德”明字>对“德”的。
外德于人,内德于己”的解释。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是指礼、义、廉、耻”“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在表现程度上有很大差异,德性就是人们对于出色地实现活动的称赞。
2. 在古希腊语中,德性最初指武士的高贵行为如勇敢等,后来也被用来指那些卓越的公民在城邦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民的美德或品质,后逐步地用来指任何人、生命物显著具有的优点。
14. 德性同快乐与痛苦尤其是同快乐相关。而快乐尤其可能毁灭德性。因为,一则,追求快乐的欲望从小就伴随着人,能以从人的情感中消除;二则,对于快乐,做得正确就使人善良,做得错误就使人邪恶。
15. 德性不同于技艺。技艺只相关于对象的性质;德性还需出于一定的心态。一个人知道他要做的行为,出于意愿地、因其自身之故、并且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而选这它时的行为,才是合乎德性的。
11. 德性不同于感情。因为:(1)称赞与谴责无法适用感情。(2)德性意味着在先的考虑与主动的选择。
12. 德性作为灵魂的实现活动的品质,并不是与实现活动的目的所包含的那些性质相分离的另外一种品质。出色的实现活动与一般的实现活动是同类的。
13. 活动可生成德性,亦可毁灭德性。因为德性只生成于德性的活动。
16. 德性是使得我们在所有事物上做得适度的品质。
17. 适度有相对于对象的和相对于我们自身的。相对于对象而言的适度是技艺的目标,是我们在做事时达到对于对象而言的适度的品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 德性的目标则是感情与实践事物上达到相对于我们自身的适度。
7. 智慧是理论理性的德性,是人的最高等德性。
8. 明智是实践理性的德性,可由教导生成,亦离不开习惯。
9. 德性既不出自自然,也不反乎自然。
10. 人的灵魂有三种状态——感情、能力和品质。能力是自然赋予,德性并非始自自然,唯有运用它才能获得。所以我们从不称赞/谴责能力,而是称赞德性和谴责恶。
3. 何谓德性?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
4. 人的德性通常是指相应于灵魂的非逻各斯的(即欲望的)部分的德性。
5. 人的德性可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两部分。道德德性通过习惯养成,理智德性通过教导生成。
6. 理智德性分为理论理性的和实践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