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基本知识介绍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之源
➢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以言志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柔敦厚
风雅传统
内容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热情关注,以及直面苦乐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 怨情与悲愤之作并未导致对生的彻底厌倦和否定,以及对政治王权的全面否定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史记》
汉四家诗
名称 齐诗 鲁诗 韩诗 毛诗
传者
辕固
申培 韩婴 毛亨 毛苌
国别 今古文 流传情况
齐
今文(汉 代隶书)
亡于三国
鲁
今文
亡于西晋
燕
今文
亡于北宋
鲁
古文
流传至今
赵
“诗大序”和“诗小序”
毛诗中每篇诗前都有“小序”,指出诗义及其作 者的背景,一般只有几句话,只有第一篇《关雎》之 前有一段较长的文字,除开头和结尾各有几句话是说 明《关雎》的创作意图外,中间一大段文字论述了诗 歌的形成和社会功能,并有“六义”、“变风变雅”、 “四始”等提法,是一篇重要的诗论。后世称这段文 字为“诗大序”,称《关雎》首尾数语及其它各篇序 文为“小序”。“诗序”的作者,历来有多种说法, 据《后汉书·儒林传》记载,认为大序、小序都是东 汉卫宏所作。现在一般都同意这种说法。
十五国风次第歌
周南召南邶鄘卫, 继以王郑及齐魏。 唐秦陈桧与曹豳, 十五国风之次第。
内容:
征夫之苦 劳人之怨 黍离之悲 宴饮之欢 亲朋契阔 男女哀乐
•徭役诗 •农事诗 •思乡诗 •燕飨诗 •祭祀诗 •怨刺诗 •爱情诗
用诗:
赋诗言志、修身典范、科考教参、爱情小抄
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迩之
体例:
风 (160)
明快活泼
雅
典雅庄重
颂
(5)
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 唐、秦、陈、桧、曹、豳 大雅
小雅 周颂 商颂
肃穆徐缓
鲁颂
根据音乐分为风、雅、颂 风:音乐的曲源自文库,国风即各地区的
乐调——地方土乐。 雅:正。朝廷、王畿的乐调。周
王朝直接统辖区——中央的音乐。
颂:宗庙祭祀的音乐。“美圣德之 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六义——《毛诗序》说:“诗有六 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 兴,五曰雅,六曰颂。”六义也叫六诗。
•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 论语·为政》)
• 《诗经》存目311篇,实际存诗则为305篇, 另有六篇所谓“笙诗”,有目而无辞,故不 计。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 《白华》、《华黍》和“南有嘉鱼之什”中 的《由庚》、《崇丘》、《由仪》等六篇, 都是以笙为乐器吹奏的乐曲,故称“笙诗”。 关于“笙诗”,历来有“有义亡辞”与“有 声无辞”二说,多以后说为信。
(《毛诗序》)
•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 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 “风”,有诗160篇;
• “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
•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 “周颂”的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 周初年的作品; “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 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 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迁后至 春秋中叶的作品。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赋诗言志
夏四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
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子齹赋《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 望矣。”子产赋郑之《羔裘》(邦之司直、 邦之彦兮 )。宣子曰:“起不堪 也。”子大叔赋《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 之狂也且)。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宣子曰: “善哉,子之言是!不是有事,其能终乎?”子游赋《风雨》(既见君子,云 胡不喜),子旗赋《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子柳赋《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宣子喜 曰:“郑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宣子 皆献马焉,而赋《我将》(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 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子 产拜,使五卿皆拜曰:“……”
——《左传·昭公十六年》
《诗经》的用途: 典礼、讽谏、娱乐-----教化的工具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远之事君,迩之事父。”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地位:
五经之首 文学之源
五经之首
五经四书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毛诗传笺》 《毛诗正义》 《诗集传》
不学诗,无以言。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经》基本知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 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这些诗歌在先秦时 代通称为“诗”、“诗三百”,汉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诗》于是被官方尊 奉为垂教万世的经典之一,从此便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的 光环,称为《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反 映了殷周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上赋、比、兴 的运用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其章法结 构、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显示出我国早期诗歌创作的巨 大成就。《诗经》关注现实的精神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 生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编订:
采诗 献诗 删诗 乐正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
以闻天下,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食货志》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国语·周语》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
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
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
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
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
• 《诗经》的成书:
• 采诗说: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 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 献诗说:周代公卿献诗、陈诗, 以颂美或讽谏。 删诗说:《论语·子罕》: “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 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