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灸法 说课
针灸疗法PPT课件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 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 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 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 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 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 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 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4
针灸处方常用选穴:
颈痛: 主穴:风池、颈夹脊、大椎、阿是穴 配穴:肩髃、肩井、天宗、曲池、 天柱、外关、 合谷、后溪
5
腰腿痛: 主穴:相应的夹脊穴、肾俞、大肠俞、 腰阳关 配穴:环跳、秩边、殷门、承扶、风市、 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 昆仑、阿是穴(压痛点)
6
中风: 主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内关、 下肢: 环跳、风市、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 悬钟 三阴交、太冲、太溪 配穴: 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牵正 吐词不清加廉泉、百会 尿潴留加关元、中极、气海、水道、委阳 肾俞、 命门、八髎
15
电针法 定义:电针将电和针两种刺激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控 制刺激,电针疗法就是通过这一原理来进行治病的。 配穴处方:一般选用其中的主穴,配用相应的辅助穴位,多选 同侧肢体的1~3对穴位为宜。 波形:疏密波、断续波 、连续波
16
密波:其脉冲频率一般在50~100次/秒,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 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等。 疏波:其脉冲频率常为2~5次/秒,其刺激强调作用较强,能引 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常用于治疗痿症,各种肌 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
针法灸法学.ppt
●关于得气的几个问题
得气的定义与表现:
若有所得 若有所失 有见如入,有见如出
经脉循环之气
针感
隐性得气 显性得气
得气的基础:
肌肉组织的肌梭内感受器—肌肉收缩
穴位神经末稍密集
穴位高密度的肥大细胞—活性物质刺激神经
得气与血型的关系: O-B-AB-A
与留针时间长短相关的因素
得气:得气的迟速 寒热: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经脉:足阳明……其脉大血多,气甚热壮,刺此者,不
经
脉
经脉走向 补泻操作
────────────────────────
手三阳──从手走头:
向心 补:针向向心
足三阴──从足走腹(胸)
泻:针向远心
────────────────────────
手三阴──从胸走手
远心 补:针向远心
足三阳──从头走足
泻:针向向心
────────────────────────
原因 体位、手法、外力、滞针
弯
现象 方向角度改变-针体活动-疼痛
针
处理 放松局部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选好体位,勿随意移动身体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针具质量、手法过重、
断
弯针与滞针处理不当
针 现象 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折断
处理 保持镇静
保持原有体位
预防 检查针具;
针刺时保留部分针身在体外
严重者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
针
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处理 出针 平卧保暖 灸治
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滞
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灸法(Moxibustion)课件56页PPT
①隔姜灸
操 作 : 定 穴 →生姜片(直径约2-3cm,厚约 0.2-0.3cm,中心穿数孔) →大中艾炷→点 燃至尽→除灰烬→5~10壮至皮肤潮红。
功能: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适应证: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以
及风寒湿痹、外感表证等,一切寒性疾病。
②隔蒜灸
操作:定穴→独头蒜片(厚约0.2-0.3cm, 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 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
冷、虚脱及产后血晕等。
④隔附子饼灸
操 作 : 定 穴 →附子研磨,用酒调和做成饼( 0.5cm~1cm厚,3cm直径,穿孔) →大 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 壮。
功能:温补肾阳。
适应证:命门火衰之男、妇科疾病(阳痿、
早泄、遗精、宫寒不孕等)、疮疡久溃不 收证。
2.艾条灸
(Moxibustion with moxa post )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灸后调摄:《针灸大成》 灸后不可就饮茶,
恐解火气,及食,恐滞惊气,须少停一二时, 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凡百具要 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物, 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 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②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操作:定穴→涂搽介质→中小艾炷→点燃
至艾炷燃剩2/5或1/4, 患者感到微痛→更换 艾炷再灸,至3~7壮 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适应证:一般虚寒性疾患皆可(哮喘、眩晕、
风寒湿痹、皮肤疣等)。
(2)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 ) 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大
中
小
中医针灸灸法ppt课件
艾灸法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一)灸法的禁忌
1、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2、颜面、五官和大血管处及关节活动部位, 不宜采用直接灸; 3、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 应慎用灸法;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23
艾灸法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二)灸法的注意事项
1.体位选择 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 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为准;需便于医生正确取 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 2.施灸顺序 先上,后下;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 阴经。如需艾炷灸多壮者,必须由少逐次渐多,或分次灸之(即 所谓报灸)。 3、施灸强度 4、施灸安全
(二)艾条类
1、悬起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2、实按灸
回旋灸 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 上方约3cm高处。艾条在 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 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 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 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 钟。移动范围在3cm左右。 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
14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实按灸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二)艾条类
1、悬起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雀啄灸 置点燃的艾条于穴位上约 3cm高处,艾条一起一落, 忽近忽远上下移动,如鸟 雀啄食样。一般每穴灸5 分钟。多用于昏厥急救、 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 乳等。此法热感较强,注 意防止烧伤皮肤。
13
2、实按灸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二)艾条类
1、悬起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2、实按灸
用加药艾条施灸。因临床需要不同,艾 条里掺进的药品处方亦异,又分为雷火 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等。之所以 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将药艾条 实按在穴位上,犹如针刺,故名。 1.操作方法 操作时,在施灸部位铺上 6~7层棉纸或布,将艾条点燃,对准穴 位直按其上,稍停1~2秒钟,使热气透 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可再点再按,每 次每穴约按灸5~7下,至皮肤红晕为度。 2.临床应用 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及 虚寒证。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
斜刺 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血管 疤痕
横刺(平刺) 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针刺的深度
部位
个体差异 病情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
年龄、体质、胖瘦 阳证、新病浅刺/阴证、久病深刺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3)行针与得气
行针
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 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针灸刺法灸法
交感 返回本节
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三角窝穴位:
4)神门 部位 在三角窝内靠对 耳轮上脚的下、中l/3 交界处
主治 镇静、安神、消
炎、止痛 、降压、戒
断综合征
针灸刺法灸法
神门 返回本节
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耳屏穴位 : 5)肾上腺 部位 在耳屏下部外侧缘 主治 三抗一低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单向捻针
滞 现象 针体捻转、提插发滞 针 处理 消除顾虑,放松肌肉,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体位移动,手法不熟练 现象 针身弯曲
弯 处理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挟住针身下端, 露出针尖约1cm,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
针灸刺法灸法
(完整版)灸法教案
① 病人仰卧屈膝,以细盐填脐;肚脐凸起者,以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填盐于其中;
② 隔以姜片,置艾柱于其上,点燃灸之。
③ 患者出现灼痛时更换艾炷再灸,灸5~10壮。
(亡阳脱证不拘壮数,灸至神清、汗止、脉起、手足复温为度。)
作用:回阳救逆,温中散寒。
适应症:亡阳脱证,急性寒性胃肠疾病,久泻脱肛等。
补法:点燃艾柱,不吹其火,待其自灭。
艾灸火力温和,持续时间长,渗透力强,使真气聚而不散。
泻法:点燃艾柱,口吹其火,使其快燃速灭,促使邪气消散。
此外,① 腧穴的特异性及灸法的作用与补泻效果有直接的关系:
如灸肾俞能温肾益元——“补”
灸太冲能平肝潜阳——“泻”
② 从艾叶的功能和灸法的作用来看:
灸法以温补为主——多用于虚证、寒证。
四、灸后的处理
1.水泡小水泡不要擦破,任其自然吸收;大水泡用消毒针刺破后放出水液,涂甲紫药水。
3.艾叶的性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
经,走三阴,理血气,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草从新》。
艾叶作用:温经散寒,祛风解表,行气活血,回阳救逆等。
选择艾绒作为主要灸材的原因为:
①便于搓捏成形;
②芳香易燃,火力温和,穿透力强,可深入脏腑或透达病所;
灸法有泻的作用——用于某些实证、热证。
如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逐瘀排脓的作用,治疗痈疮肿疖、腹中积块等。
第五节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医学入门》说:“寒热虚实,皆可灸之。”灸法的主治作用十分广泛,除了能治虚证、寒证之外,还可以治疗实证和某些热证。
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表
主 治 作 用
中医护理第八章《针灸基本技术》第二节《灸法》
教学课题:灸法的教学
教学目的:了解灸法的概念、分类、应用和注意事项,掌握灸法的基本技术和操作要点。
课时分配:1学时(45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
重点:灸法的分类、应用和注意事项。
难点:灸法的操作要点。
教学关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操作规范、安全。
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课件、灸具、干毛巾、酒精、点火器等。
教学主要方法:讲授、示范、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介绍灸法的概念、特点及灸用材料。
二、讲授(15分钟)
1.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2.灸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3.注意事项。
三、示范(10分钟)
1.灸法的准备工作。
2.灸具的使用。
3.灸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四、实践(15分钟)
1.学生自行操作灸法。
2.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
板书:灸法的分类和应用、灸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板画:灸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记灸法的分类和应用、作用和适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并完成一定数量的灸法操作练习。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灸法的概念、分类、应用和注意事项,掌握了灸法的基本技术和操作要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操作规范、安全。
但时间有些紧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好时间。
《针灸学》课件ppt灸法
2020/11/6
1
一、概述(Introduction)
灸法的概念:(书)
《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 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其民乐野 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 焫者,也从北方来。
2020/11/6
2
灸法概述
灸,烧灼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 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的一种方法。
b针灸并用
c热力可通 过针身传 入体内
防止艾火 脱落,灸 时嘱咐患 者不要移 动体位, 并在施灸 的下方垫 一纸片, 防止烫伤
4.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 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 和温灸筒。
施灸时,将艾绒点燃后放入温灸筒或温灸盒里 的铁网上,然后将温灸筒或温灸盒放在施灸部 位15—20min即可。
补法
艾炷点燃置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 灭,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壮数可 多,灸毕一炷用手指按一会施灸穴位,以使其 真气聚而不散。
直接灸 间接灸 悬起灸
瘢痕灸 无瘢痕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实按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其他灸法 灯草灸、天灸
2020/11/6
23
五、灸治的注意事项
(一)顺序
先后顺序 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 灸量顺序 艾炷先小后大
壮数先少后多
2020/11/6
24
灸治的注意事项
隔姜灸
操 作 定穴-生姜片 ( 0.2~0.5cm *2-3cm 穿 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 灰 烬 - 反 复 5~10 壮 至皮 肤 潮红(其间更换姜片)
针灸学讲座之灸法(厚朴中医学堂讲稿)
孟子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这里的七和三是说慢性的病,要用陈艾来治疗。南宋时的医家窦材,犹善灸术,著《扁鹊心书》,介绍临床艾灸,主张“须识扶阳”和“温补脾肾”。提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论断。
窦氏认为“大病宜灸”,大病“须加艾灸,方保无虞。”施灸的壮数多,会疼。窦材创立睡圣散(曼陀罗花和大麻花等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灸前服用3钱,全身麻醉,再施灸疗,赞其用心良苦。因为古人多是用艾绒直接灸,把艾绒搓捏为圆锥形的艾柱,大小或如麦粒,或如莲子。灸时,每燃完一个艾柱,叫一壮。在《说文》中:“灸,灼也。”久,是灸的古字,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说文》)为从后面灸灼治病,象人双腿后有物灼体的形状。
3月17日,面色更明润,收大效,用针灸。 守乌梅丸意,处药方: 乌梅30枚、细辛3克、炮姜30克、黄连30克、黄柏30克、当归30克、制附片10克、川椒15克、桂枝20克、党参30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3剂。
3月20日,额部较往大有效验,用针灸。处药方:乌梅30枚、细辛3克、炮姜30克、黄连30克、黄柏20克、当归30克、制附片10克、川椒15克、桂枝20克、党参30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3剂。4剂
针灸学19灸法课件
夏季(伏天)白芥子敷灸(冬病夏治消喘膏) ➢ 能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提高
➢ 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 能有所改善
➢ 能降低机体过敏状态,使在冬季未发病之 前防御功能得到加强 ~ “冬病夏治”
针灸学19灸法课件
中医教研室
痛,头痛,胃痉挛等证;其镇痛效果大多显 著,一次治愈者并不罕见。 ➢ 神经系统的抑制或兴奋
----灸治可以使机能低下、衰弱或麻痹的神 经兴奋起来—补法
----使由于过敏而引起疼痛、痉挛的神经活 动得到抑制—泻法
针灸学19灸法课件
中医教研室
灸法的临床运用
➢ 协助诊断治疗
----当内脏发生病变时,作为内脏的皮肤反射, 经络或经穴上往往出现特有的硬结带和压痛, 这时,就在该处施灸,可以立即使该硬结、压
隔盐灸:盐填神阕 ---用于伤寒重证,脱证,四肢厥冷
隔蒜灸:2-3毫米蒜头片 ---用于初期肿疡
针灸学19灸法课件
艾灸操作方法2 • 艾卷灸
---艾条灸 ---温和灸 ---雀啄灸
---温针灸
针灸学19灸法课件
中医教研室
温针灸
中医教研室
针灸学19灸法课件
中医教研室
灸法的临床运用
➢ 镇痛: ----灸法能镇痛是事实,对于神经痛,风湿
针灸学19灸法课件
中医教研室
实验研究
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施灸后骨骼系统发育显然得到促进,由于 摄取蔗糖而引起的酸中毒性骨病变得到防止。 同时,管状骨的长径延长显著增加
艾灸至阴穴后,妊娠妇女尿中17—羟皮质类 固醇及17—酮皮质类固醇数值进一步明显升 高(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
中医针炙课件讲解稿范文
中医针炙课件讲解稿范文针炙是中医针灸中的一种重要疗法,它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炙是指在穴位上用针刺的同时,施以适当的灸热刺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针炙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方法:1.选择合适的穴位:首先根据疾病的特点和病因,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针炙治疗。
2.准备工具:准备好需要使用的针灸器具,如针、灸盒、艾条等。
3.刺激穴位:用针刺入穴位后,再施以灸热刺激,使穴位产生温热感。
二、适应症:1.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2.外科疾病:如关节病、疼痛症等。
3.妇科病:如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三、注意事项:1.操作要准确:在进行针炙时,操作要准确,避免错位或过深刺入。
2.遵循规范:严格按照医师的指导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进行针灸治疗。
3.注意卫生:使用针灸器具前后应进行消毒,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通过以上简要介绍,我们对针炙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希望大家能够结合具体病情,谨慎操作,取得更好的疗效。
另外,针炙疗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疾病症状。
它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起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针炙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穴位和刺激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针炙疗法还有一些特殊的应用,比如在康复治疗中,针炙疗法可以辅助运动疗法来恢复患者的功能;在疼痛治疗中,针炙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各种慢性疼痛;在妇科病治疗中,针炙疗法有助于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
此外,针炙疗法还可以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如中药、推拿等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虽然针炙疗法有着广泛的适应症,但在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比如患有严重出血倾向、感染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等情况的患者不宜接受针灸治疗。
走进针灸之灸法PPT课件
腧穴的定位
◆ 体表定位法 ◆ 骨度分寸法 ◆ 手指比量法
针法概论
◆ 针法就是刺法。是指采用针具运用手法刺 激人体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经 络、调和气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 毫针刺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临床应用 最广,几乎全身所有穴位均可适用。
毫针的规格
针刺的适应症
◆ 呼吸系统疾病 鼻窦炎 、鼻炎 、感冒、扁桃腺 炎 、急、慢性喉炎 、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 眼科疾病 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 视眼、白内障 ◆ 口腔科疾病 牙痛、牙龈炎 ◆ 胃肠系统疾病 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 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急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
◆ 凡用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症均可用电针治疗。 其中对癫痫、神经官能症、神经痛、神经 麻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 症、胃肠疾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疗效较 好。在针刺麻醉手术中,电针更有独特的 优点。
常用腧穴(肩背部)
◆ 肩井:足少阳胆经穴。在肩上,前直乳中, 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落枕、肩周炎、颈椎炎、头疼 、 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中风后遗症 ◆ 膀胱经
常用腧穴(胸腹部)
◆ 膻中:任脉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 点。 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 、心悸、噎膈、胸部疼 痛、呼吸困难。 ◆ 中脘: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 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 、便秘, 便血,胁下坚痛 ;胃炎、胃溃疡、胃下垂。 ◆ 神阙:任脉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腹痛、便秘、久泄、脱肛、痢疾、水肿、 虚脱。禁刺,宜 灸。 ◆ 天枢:足阳明胃经穴。在腹中部,距脐心想吐
◆ 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中风后的轻 度瘫痪、周围性神经疾病、 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 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 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 肩周炎、网球肘、颈、腰 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 痛、关节炎、小儿脑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失眠(肝郁化火) 治则:平肝降火,清心除烦,宁心安神 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行间、太冲、风池
针 灸 推 拿 教 研 室 袁 智
针 法 灸 法
课程设置
教材及参考书
理论课 优点 理论课教学 期末考核评价
教学内容 学生 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教改意见
实验课 不足 实验课教学 平时考核评价
专业技能课 桥梁课
课
60学时
适 用 专 业
针灸推拿专业
课 程 性 质
课 程 任 务
程
学 时 设 置
设 置
中医康复专业
教
学
教学过程
思考解决问 题的方式 情景:正常治疗 提问:常规刺法 的弊病 复习基本 行针手法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复习旧知 温故知新 发现问题 探求新知 思考为何电 针可以代替 一般的刑侦 手法 有何操作规 定和注意事 项 小结归纳 拓展深化 强化训练 分析思考 加深理解 强调电针 原理和使 用的注意 事项 巩固双基 总结电针 的使用规 范 讲述现代 临床常见 病的电针 治疗
掌握针法、灸法
各种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教 材 及 参 考 书
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 毫针刺法、古代刺法 ↓ 灸法、拔罐法 重点:刺法、灸法、拔罐法 掌握适应临床岗位需要的针法灸 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 其他针法、耳针、头枕 难点:其他针法、穴位特种治疗技术 ↓ 穴位特种治疗技术 应用于临床实践
理
论
——引入电 针概念
适当时间 进行演示
理论知识复习
毫针纸垫练习
实
教师操作演示
毫针进针法练习
毫针行针法练习
验
课 教
学生相互练习
毫针补泻手法练习 复式针刺手法练习
灸法练习
教师指导纠错
拔罐法练习 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练习 耳针练习
操作小结归纳
头针练习
学
鉴定考核
心理特征:经验型→理论型
学
缺点:注意力不易集中,维持时间短,个性鲜明。 生 优点:操作欲望强,身体协调性好,有独特见解。
教学计划的修订 和完善
任务书
毫针进针法
针刺穴位
进针方法
针刺角度和深度 针刺感受
病案 金某,男,56岁。失眠5年余。因工作不舒 心,近几日加重,伴头痛、头晕,心烦易怒,记 忆力减退,口苦咽干,腰膝酸软并时有耳鸣。经 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每天靠服安眠药只能短睡 2~3小时,醒后头晕胀痛,严重时彻夜不眠。查 :面色暗黄,舌质略红,苔薄黄,脉弦数。
情
况
讲练结合式
多媒体
教 学 手 段
教学方法
理 论 课
讨论式
问题引导式
直观演示法
教 学 手 段
模拟教学法
练习法
教学方法
实 验 课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效果
实验课考核评价
期末操作考试
平 时 教 学 效 果 及 评 价
理论课考核评价
教学效果
期 末 考 核 及 评 价
理论期末考试
教学改革意见及方案
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