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视角下的《檀香刑》张亚容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之《檀香刑》(12)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之《檀香刑》(12)不知走了多久,就听到扑通一声响,轿子落了地。
晕头转向地从轿子里钻出来,抬头便看到满眼的金碧辉煌。
你爹我猫着腰,提着"阎王闩",跟随着姥姥,姥姥跟随着引我们进宫的太监,七拐八拐,拐进了一个宽大的院子。
院子里跪着一片嘴上没胡须的,都穿着驼色衣衫,头顶着黑色的圆帽子。
偷盗鸟枪的小虫子,已经被绑在一根柱子上。
这是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文文静静地,乍一看是个大姑娘。
尤其是他那双眼睛,生得真叫一个俊:双眼叠皮,长长的睫毛,眼珠子水汪汪的,黑葡萄一样。
可惜了啊,你爹我暗自叹息,可惜了这样一个好人物。
这样一个俊孩子竟被割去了三大件子,进宫来当太监,他的爹娘如何舍得?绑小虫子的柱子前面,有一个临时搭起的看台。
台子正中一排雕花檀木椅子。
正中一把椅子,特别的肥大。
椅子上放着黄色的坐垫。
垫子上绣着金龙。
这肯定是万岁爷爷的龙椅了。
你爹我还看到,我们刑部的尚书王大人、侍郎铁大人、还有一大片带宝石顶子的、珊瑚顶子的,大都是各部的官员,都在台前垂手肃立,连个咳嗽的都没有。
宫里的气派,果然是非同一般。
安静,安静,安静得你爹我心里乱打鼓。
只有那些琉璃瓦檐下的麻雀,不知道天高地厚,在那里唧唧喳喳地叫唤。
突然,一个早就站在高台子上的白发红颜的老太监,拖着溜光水滑的长腔,喊道:"皇上驾到——"台前那一片红蓝顶子,突然都矮了下去,只听到一阵甩马蹄袖子的波波声。
转眼之间,六部的堂官们和宫女太监们,全部地跪在了地上。
你爹我刚想跟着下跪,就感到脚被猛地跺了一下。
立即就看到姥姥那两只精光四射的眼睛。
他老人家昂着头站在柱子一侧,立定一座石头雕像。
我马上回过神来,想起了行里的规矩。
历朝历代的都是这样,脸上涂了鸡血的刽子,已经不是人,是神圣庄严的国法的象征。
我们不必下跪,即便是面对着皇帝爷爷。
学着姥姥的样子,你爹我挺胸收腹,也立定了一尊石头雕像。
这无上的光荣,儿子,别说是这小小的高密县,就是堂堂的山东省,就是泱泱的大清朝,也没有第三个人经历过。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之《檀香刑》(44)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之《檀香刑》(44)七遵照着有经验的老人的指示,在以后的几天里,他白天还是躲了出去,到了夜晚人脚安定之后再悄悄地溜回来。
白天他躲到马桑河对岸那一大片柳树林子里。
那里边有十几栋乡民们烤烟用的小土屋子。
他白天在那些小土屋里睡觉,到了晚上,就过河回家。
第二天早晨,用包袱包着煎饼,用葫芦头提着水,再回到土屋里去。
紧靠着他藏身土屋的那几棵大柳树上,有十几个喜鹊的巢穴。
他躺在土炕上,吃了睡,睡了吃。
起初他还不敢出屋,渐渐地就丧失了警惕。
他溜到树下,仰着脸看喜鹊吵架。
一个放羊的身材高大的青年与他成了朋友。
青年名字叫木犊,非常的憨厚,心眼子有点不够用。
他把自己的煎饼送给木犊吃,并且对他说了自己就是那个打死德国铁路技师的孙丙。
二月初七日,也就是打死德国技师的第五天中午。
他吃了几张煎饼,喝了一碗凉水,躺在土炕上,听着外边喜鹊的喳喳声和啄木鸟钻树洞的笃笃声,迷迷糊糊,似睡非睡。
突然从河对岸传来一声特别尖锐的枪响。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听到后膛快枪的声音,与土枪土炮的声音大不一样。
他的心里一惊,知道大事不好了。
他从炕上跳起来,抄起枣木子,把身体影在破旧的门板后边,等待着他的敌人。
随即又是几声尖锐的枪响。
枪声还是从河对岸传过来。
他在屋子里待不住了,便溜出门,弓着腰,过几道颓败的土墙,窜进了柳树林子。
他听到马桑镇上,老婆哭,孩子叫,马嘶、驴鸣。
狗汪汪,杂乱的叫声连成一片。
看不到对岸的情景,他急中生智,将枣木子别在腰带上,爬上了最高的一棵大树。
喜鹊们看到入侵者,结成群体向他发起猛烈的进攻。
他抡圆子,一次又一次地将它们轰退。
他站在一个巨大的喜鹊巢旁边,手扶着树杈子向对岸张望,镇上的情景,历历地摆在眼前。
他看到,足有五十匹高大的洋马,散乱在他家店前那片空地上。
一群衣衫灿烂的洋兵,都戴着饰有鸟毛的圆筒帽子,端着上有枪刺的瓦蓝色的快枪,对着他家的门窗啪啪地射击。
枪口里喷出一簇簇白烟,如团团旋转的雏菊,久久不飘散。
洋兵们身上的黄铜纽扣和枪筒上的雪亮刺刀,在阳光下散射出耀眼的光芒。
莫言檀香刑读后感
莫言檀香刑读后感莫言的《檀香刑》是一部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小说,通过对中国古代刑法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探讨,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以檀香刑这种古老而残酷的刑罚为线索,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命运的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顽强。
檀香刑作为一种古老的刑罚,其残酷性无疑令人震惊。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檀香刑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残酷和不人道。
檀香刑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它不仅仅是对肉体的折磨,更是对精神的摧残。
在这种刑罚下,人们不仅要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更要承受着心灵上的折磨。
这种刑罚无疑是对人性的一种极端挑战,它让人们在生存与尊严之间做出选择,也让人们在面对命运的考验时展现出了坚韧和顽强。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在面对檀香刑的考验时,每个人物都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存态度。
有的人选择了顽抗,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去抵抗命运的安排,用坚韧和顽强去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尊严。
有的人选择了妥协,他们在檀香刑面前选择了屈服,用自己的软弱和无奈去应对命运的安排,用妥协和屈从去换取生存和尊严。
每个人物在面对檀香刑时所展现出的不同态度和选择,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通过对檀香刑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探讨,作者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在古代社会,檀香刑这种残酷的刑罚无疑是对人性的一种极端挑战,它让人们在生存与尊严之间做出选择,也让人们在面对命运的考验时展现出了坚韧和顽强。
同时,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也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人物在面对檀香刑时所展现出的不同态度和选择,都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这部小说,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刑法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也可以深刻地反思人性在面对命运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顽强。
读《檀香刑》,谈刑罚
读《檀香刑》,浅谈刑罚檀香刑,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用于处死重要犯人,由于施刑工具用上好的檀香木制成,故美其名曰“檀香刑”。
《檀香刑》这部小说是1900年德国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的历史背景下以各种酷刑为线索演绎的一场血腥的斗争、一种残酷的刑罚和一段疯狂爱情。
主要讲述了猫腔传人孙丙之女孙眉娘,嫁给了大清首席刽子手赵甲之子赵小甲,却与高密知县钱丁私通。
孙丙领导义和团被钱丁抓获后遭赵甲父子施以檀香刑……《檀香刑》奏出的是1900年中国的哀歌!是清政府的苟延残喘!撕开了鸦片战争后整个中国被列强和卖国贼合伙凌迟的历史,揭露了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深受感触,“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
让人忍受了最大的痛苦才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是中国政治的精髓……”这是德国侵略者所说的。
回顾历史,像剥皮、车裂、腰斩、凌迟等极为残酷的刑罚数不胜数,酷刑从头至尾是小说的主角、是中国历代惩治犯人的主角!在明清时更是达到了顶峰。
这些沾满血腥的酷刑都是统治者用来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难道一个国家的昌盛就是要靠这惨无人道的刑罚吗?这真的是中国政治的精髓吗?今天,我们弘扬的是民主和法制。
文明的进步促使人们对酷刑的不满。
人们再也无法忍受这些野蛮、残忍的的折磨犯人的做法。
因此法律对这些刑罚加以了限制乃至禁止。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太赞同,比如前几年的药家鑫撞人后杀人事件、去年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最近的昆明事件和长沙事件……都让人意愤填膺,因此,有人提出,我们应该用酷刑来加以惩治,以安慰受害人,震慑犯人!但刑罚的重点是积极改造犯人,而不是报复性地惩罚犯人。
如果这样的话,与古代野蛮的酷刑又有什么区别呢?如今,在刑罚方面,法律尊重生命权和人权,有一些国家甚至废除了死刑,如澳大利亚、柬埔寨等。
我们完善法律制度靠的不是酷刑,国家的繁荣昌盛靠的更不是酷刑!现在,我们都在谈中国梦,中国梦就是要在民主和法制的环境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檀香刑》唱响的是对现实的期待,这种期待,是对法律更完善、国家更强盛、社会更美好的期待!就是对实现中国梦的期待!也正是我和你们在座各位共同的期待。
《檀香刑》阅读感想
《檀香刑》阅读感想今日春分,恰值居家隔离的第七天,阴霾的窗外忽而响起阵阵春雷,午后又下起一场雨,时下申时一刻,楼下大喇叭仍在吆喝着“下楼做核酸了”。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一口气读完了还剩三章的《檀香刑》。
打开古典音乐歌单,听着肖邦和莫扎特,回味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
很早就听闻这本书的大名,也大略知晓其情节,曾惊叹于莫言先生脑洞大开的刑罚描写,但一直提不起兴趣阅读。
读完“树上的男爵”后,决定读一些中国作家的书,于是《檀香刑》便成为了我的首选。
这确实是一本奇书,无论从文字语言、表现手法还是故事情节,都值得深入研究。
读完后,我为自己最初只因猎奇而拿起这本书的行为感到羞愧,这并不是一本“重口味”的书,而是一本可以浓墨重彩描绘的书。
书中的爱恨情仇、家国情怀、欲望与痛苦、粗犷与缠绵,将那个时代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说以媚娘、赵甲、赵小甲、孙丙、钱丁的视角展开,这种叙述方式让我仿佛置身于一部POV影视剧中。
最令人惊叹的是,莫言先生能够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视角,创作出风格迥异的语言。
读媚娘的部分,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市井彪悍、优柔缠绵又率性火辣的世界;读赵甲时,我又仿佛置身于阴森的酷刑现场;而钱丁作为知县老爷,他的篇章里充满了咬文嚼字的韵律感;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赵小甲的视角,在一个精神不正常但记忆力超群的人眼里,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神性。
读完全书,我不禁后背发凉,这或许就是真实的一百多年前的故事,既魔幻又现实。
书中穿插了戊戌变法、修建胶济铁路、慈禧、刘光第、袁世凯等历史事件和人物,赋予了这本书更强的历史意义。
一百多年前,沉闷落后的封建制度让大多数人成为行尸走肉,但在这糟粕的封建文化中,舍身取义的精神却如同一朵洁白的小花,在烂肉中绽放。
从烂肉到新生,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痛苦。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其行为的合理性和所维护的秩序。
赵甲是封建制度的坚定维护者,一生为清朝效力,虽然只是一个刽子手,但他内心的信仰让他自认为是大清朝的正义裁决之手;钱丁是虚伪的知县,鱼肉百姓,但他所学的知识让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仍受良心谴责,最终走向正义与毁灭;媚娘是个不安分的女子,风情万种,嫉恶如仇;孙丙是个粗俗的民间艺人,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名留青史的英雄梦;赵小甲是个精神有问题的傻子,但看人准,记性好,心地善良,勤劳朴实,他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读莫言长篇小说《檀香刑》一桩酷刑背后牵扯的真相
读莫言长篇小说《檀香刑》一桩酷刑背后牵扯的真相文:石陵何为檀香刑:将上好的檀木削成“剑”的形状,在香油中煮一天一夜,油全部沁到檀木上,沉而重,香而不蚀血,加上肉香,檀香木成,将檀木从股间插入至椎骨上突出,内脏已碎,却可残留存活数天而不死,加上以人参汤吊命,成生死由他人不由己的惨剧。
发生在高密东北的“战役”内忧外患的运动,产生于兵荒马乱人不为人的时期,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场极度残酷的刑罚。
《檀香刑》从书名处就清晰明了的看出是某一种刑罚,单独从名字看来略带有朴素的意味,檀香木为刑罚起始,显得那么的诗意,但现实往往反差的可怕,事出反常必有妖,越是没人听、诗意盎然带有故事的名字越残暴。
但老实说一般人没见过,甚至在影视剧作品中都少有,想想不同于一般的酷刑来的干脆,檀香刑来的更舒缓些,这种舒缓来自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残酷且要求极高,施刑之人和受刑之人的承受度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刑罚,施刑之人必须对刑罚有深度的造诣,这边看来用造诣的词汇形容一个手段显得无比的凶残。
但一切就是如此,喜好刑罚痴迷且技术高超,这是施刑之人,受刑之人必定有一腔怨气和矢志不移的意志力,很直白必须熬过最后一口气,这是刑罚来的艰难的原因,受刑之人或因为故事后续的发展或由于血海深仇,不甘放弃的决心,保留最后一口气,刑罚没结束受刑的人不死,这才是檀香刑极少浮现世间的原因,骇人听闻。
联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凌迟,凌迟又有千刀万剐的代名词,活生生在受刑者身上片片切肉,与檀香刑差异性在于一个对外,一个对内,书中描述一边施刑一边续命,一种对于生命的无力感跃然纸上,生死不能才是最大的压力,一切都不能控制的结束,显得那么的脆弱,而这正是小说的内容。
施刑人是赵甲刑狱司一代刽子手,所杀千人,阴险而忠于职责,被人称“赵姥姥”所生儿子赵小甲,娶孙眉娘。
孙眉娘何许人物,一个狗肉西施,娇媚貌美,牵扯起关于生父、干爹、公公的三者联系带,不能不说是离奇,生性浪漫的秉性,让孙眉娘私情县官干爹钱丁,也成功引出钱丁与生父孙丙,公公赵甲与孙丙的主线情节,书中多次出现眉娘极为夸张和大篇幅的内心独白,采用猫腔对仗的词汇,用地方特色的唱来表露出对钱丁的爱恋,从全文来看孙眉娘这种是遇不到真爱,所托非人的女人,既不爱丈夫又勾引他人,引发一系列的故事也由于爱情的渴望和生活的不如意,一但入网便身不由己,在自以为的爱情鼓动下私会钱丁,落了个满城皆知。
挑战阅读――评莫言《檀香刑》
挑战阅读――评莫言《檀香刑》作家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长篇新作《檀香刑》,标志着其创作的重要转向,由先锋实验转向民间,转向传统,在其创作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继余华之后又一位当今小说大家的成功转向,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新世纪中国文学创作走向的一个路标。
莫言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有意识排拒,对本土创作资源的自觉吸收和再创造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而《檀香刑》丰瞻的意蕴内涵和精妙的叙事艺术对读者构成一种挑战,它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这种挑战不仅是指解读上的困惑,也是指触目惊心的血淋淋文字对读者神经的一种折磨、考验,甚至是对阅读行为本身的一种挑战,因为它更多的是诉诸人的听觉,是声音的艺术,是“一种用耳朵的阅读,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分析这部小说。
刑场狂欢还记得令莫言声誉鹊起的小说《红高粱》中剥人皮的场面,它那津津乐道的文字为人所诟病,岂料此后,暴力、血腥、死亡成为先锋作家的共同嗜好,俨然文坛一大时尚。
与《檀香刑》中蔚为大观的刑场刑罚相比,剥人皮表演实在是莫言的牛刀小试,偶露峥嵘,也许莫言是当代“刑场文学”的始作俑者?中有余华的《往事与刑罚》、《一九八六》、《现实一种》和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的推波助澜,至《檀香刑》才集“刑场文学”之大成,叹为观止。
小说中有六大刑场处决场面:赵甲看刽子手处决犯人;刽子手余姥姥腰斩国库库丁;余姥姥和赵甲到宫内,在皇帝面前用“阎王闩”处死太监小虫子;赵甲斩首“戊戌六君子”;赵甲凌迟刺杀袁世凯未遂的钱雄飞五百刀;赵甲给孙丙上檀香刑。
行刑的场面越来越壮观,行刑者的技艺越来越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小说接连不断地蓄势、铺陈,直至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檀香刑。
莫言以神来之笔如庖丁解牛恢恢乎游刃于历史、权力、民间、人性间,酣畅淋漓地解剖了纠结在刑场行刑之上的权力、历史的幽深晦暗,刽子手处决犯人之时正是莫言剥离权力、历史之时。
《檀香刑》以刑罚命名,书中的种种行刑场景无疑是华彩乐章,它们展现了“权力的微观物理学”的奇异运作、“政治躯体”的充分表演、历史书写的吊诡和刑场(广场)狂欢节对权力的颠覆。
《檀香刑》阅读感想
《檀香刑》阅读感想《檀香刑》这部作品,文字犀利,令人深思。
它让我对刽子手这个古老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与屠夫相比,刽子手的确更胜一筹。
屠夫是先宰杀动物,然后再分割肉体;而古代的刽子手为了满足统治者“杀鸡儆猴”等心理,会想尽各种残忍的办法让犯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在这些刑罚中,作者着重描写了“凌迟”和“檀香刑”两种,其千刀万剐和求死不能的痛苦,通过作者的文字仿佛历历在目,令人毛骨悚然。
我甚至怀疑刽子手是否还能被称为“人”。
在书中,有两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大脚美人孙媚娘和小脚丑妻钱夫人。
她们都有着悲惨的命运。
孙媚娘美若天仙,却因脚大而被世人排斥,只能嫁给一个愚笨的屠夫。
她渴望爱情,追求县令成功,但也只能以偷情的方式来慰藉自己,始终未能被县令明媒正娶。
而满脸麻子且有狐臭的县令太太,虽然脚小如菱角,又是曾国藩的外孙女,但却因无法生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与孙媚娘私通,并默默接受孙媚娘这个情敌,只因她怀了丈夫的孩子。
在那个时代,女人的美丑取决于脚的大小,而女人的归宿则取决于娘家的权势。
女人无法生育,就只能默默承受丈夫与其他女人生育的孩子……钱县令作为一个普通的下等官僚,也有其可悲之处。
为了官场的升迁,他不得不遵从上级的命令,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但同时,他也顺从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尽管这同时伤害了两个女人)。
他与自己进行了无数次无声的对话和斗争,最终选择了反抗压迫(尽管是以生命为代价)。
戏子孙丙在我看来是一个愚蠢的英雄。
他胆大包天却缺乏细心,他爱国却又愚昧无知。
最初与县令比胡须时,他确实不自量力,作为一介平民,哪有资格与官府之人较量?为了反抗德国侵略者,他加入义和拳,并以唱戏的方式招募兵将。
他明知没有刀枪不入的神功,却仍然欺骗自己和亲朋好友,导致无数亲信跟随他以卵击石,最终惨死在机枪之下。
因为他的逞能,想要成为盖世英雄,导致多名丐帮兄弟为他舍身劫狱而被杀,多名追随者也被射杀。
他真是一个令人敬佩又令人惋惜的“人物”。
狂欢理论视阈下的《檀香刑》
节表演 ……这个语言无法准确地译成文字地 语言,更 不用说译成抽象 地概念语 言。不过 ,它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文学地语 言。狂欢式转化 为文学地语 言,这就是我们所谓地狂欢化。”
2 . 2在 狂 欢 中寻求 二元 统一
叛 ”。
中 国古代 的酷刑与普通死刑相差甚远 。酷刑被发 明出来 已不是为 了单纯 的处死犯 人,更 多的是 “ 让观刑 的群众受到心灵 的震撼 ,从而 收束恶念 ,不去犯罪 ”,并且供君王等统治阶级观赏 ,满足他们扭 曲 变态 的心理 。种种酷刑 的存在 ,像是生长在 中国旧社会的一颗恶性肿 瘤 ,百姓 已然意识 到了它 的危 害,但对于统治阶级来说 , “ 无论是什 么 样子 的陈规陋 习,只要 是有过先例 的 ,都 不能废 除,不但不 能废 除,还要变本加 厉”。莫言的笔杆 ,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割下 了 这一深藏在 中国古代 旧社会 的毒瘤 ,理智 、客观并充满勇气的为读者 展现其病理,剖析其病 因。 莫言大可 以选择在小说中忽略对刑罚的描写,这也并不会影响故 事 情节 的发展 ,作 品也 因此 看起来更 具有人道 主义 的悲悯情怀 。但 “ 只有正视人类之恶 ,只有认识到 自我之丑 ,只有描写 了人类不可克
巴赫 金这样定义狂欢化的: “ 狂欢节上形成了整整一套表示象征 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 的语言 ,从大型复杂的群众性戏剧到个别的狂欢 庆龄设家 宴款待 陈庚及其夫人 。陈庚 向宋庆龄畅叙 了别后十六年的工 作生活情况 。看到陈庚在十几年间从一个革命青年成长为一名身经百 战 、功勋卓著 的人 民 解放军高级将领 ,宋庆龄 同志感到由衷 的高兴。 建国后 ,陈庚先 后被任 命为 西南军 区副司令 员、云南 省主席 等 职 1 9 5 0 年 ,陈庚参加援越抗法战争 ,后又赴朝鲜战场 。1 9 5 3 年7 月朝 鲜停战后 ,担任 中国人 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陈庚 回国。宋庆龄为 了迎 接陈庚 的凯旋归来 ,亲 自到饭店订制点心 ,到果园购买葡萄,邀请陈 庚夫妇到她家作客 。宋庆龄非常高兴 ,他们在一起谈朝鲜战争,谈干 部工作和妇女工作 。随后,陈庚委托夫人傅涯给宋庆龄送去几十枚各 式各样的战役纪念章和英模代表会议纪念章 ,。据傅涯后来回忆道, “ 她高兴地接受 了这份礼品 ,当场打开,一枚一枚地仔细看。见到这 种情景 ,我很 自然地想到 ,宋庆龄 同志虽然没有直接在战场上消灭敌 人 ,但是 ,这每一枚纪念章里 ,都凝结着她的心血和热忱 。”⑤ 廖廖 数语,表达 了宋庆龄 同志对革命事业的关心的支持。 1 9 5 3 年9 月,陈庚 出任 由他筹建 的中国人 民解放 军军事工程学院院 长兼政委 。以后 ,他又担任过 中国人 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学 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等职。由于积 劳成 疾, 自1 9 5 7 年起,陈庚就得了较严重的心脏 病,经常发作 。宋关龄 同 志闻讯后,派人把她的亲笔信和一束鲜花送 到北京医院,对 陈庚表 示 亲切的问候 。此后 ,宋庆龄同志一直关心着陈庚的健康状况。1 9 6 1 年 春节前夕 ,陈庚在上海治疗期间,宋庆龄同志 曾邀请陈庚 夫妇到家里
读《檀香刑》
读《檀香刑》用作者的话说:这部小说里写的是声音。
“凤头”部分,小说的情节从主人公们的叙述中铺展开来——“赵甲狂言”、“钱丁恨声”、“孙丙说戏”等等。
猪肚部分看似用客观的全指视角写成,但是也是记录了再民间用口头传诵的方式或者用歌咏的方式诉说着的一段传奇历史。
小说中用不同人的声音和不同形式的声音吟成了两种历史的声音:一种是对于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所遭到列强的迫害的痛斥,一种是则是作者内心或者也是历史的悲鸣(就像唱腔悲凉的猫腔)。
前一种声音在小说中的几种体现有两处,一处是孙丙误打误撞的起义行动,一处则是结尾处眉娘杀死赵甲、知县杀死孙丙。
前者固然是反抗声音的典型体现,但并不能震撼读者的内心,孙丙的入狱也是作者要向我们展现的一个可悲的历史现象:在那样一个封建势力勾结外国列强的黑暗时代里,人民的放抗显得微弱而渺小,他们的结局也往往是十分悲惨的。
而第二处的体现是在小说结尾,正如作者的标题一样可说是“豹尾”。
眉娘畏惧公爹孙丙这是小说以开始就点明了的,这种畏惧不是普通的晚辈对长辈的敬畏,而是实实在在的害怕。
因此她尽管在外放浪无羁,但对孙丙确实百般讨好、一味忍耐。
眉娘最后将刀刺进他的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赵甲正在攻击眉娘的情人——知县钱丁,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赵甲是在对眉娘的亲爹实行酷刑的刽子手。
媚娘的反抗是杀死赵甲,但赵甲也不过只是一个被封建势力掌控的可怜人,这样的反抗是可悲的,也是无可奈何的。
而钱丁的懦弱也是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突出描绘的。
本质上看,钱丁是一个善良的人,作为知县,他同样要受封建掌权者的控制。
从孙丙被捕开始,他就一直处于一个无可奈何的境地。
到孙丙开始接受酷刑,他则陷入了深深地煎熬和强烈的思想斗争之中。
他想做点什么来减轻孙丙的痛苦但又什么也做不了。
结束孙丙的生命史当时钱丁唯一做得到的可以减轻孙丙痛苦的方式。
但即使做出这样的选择也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让受刑者活七天使“袁大人”亲自下给他的人物,钱丁为此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莫言檀香刑
莫言檀香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论莫言《檀香刑》中的历史与权利话语论莫言《檀香刑》中的历史与权利话语摘要:在莫言的小说中很难离开”残酷”这个主题。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洋溢着红高粱般的热情与人性的受难原则,在残酷的美中,他将原始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或纯洁,或高尚,或美丽,或卑污。
总之轰轰烈烈,热情似火。
这一点在他的作品《檀香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章结合赵甲,孙丙,刑场上的看客来阐述中国封建社会为历史背景下的人性的悲剧。
在这里”刑场”是历史的浓缩,是用来满足统治者取乐的工具和实现”看客”们原始的欲望,在通过对历史的物化展现了莫言所激赏的生命的强悍美。
同时莫言又以其故事自身的隐喻特征将小说的审美内涵延伸到中国文化的内部,使古老文明掩饰下的国家权力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受到尖锐的审视。
关键词:残酷;权力;历史;刑场;狂欢《檀香刑》讲述了二十世纪初德国强租胶东半岛,在山东地区修铁路,山东农民参加义和团反抗洋人势力的一段传奇故事。
民妇孙媚娘与县官钱丁相好,她的父亲,唱猫腔的戏子孙丙在一次与钱丁斗须中失败,被拔光了胡子改行开茶馆。
修铁路的德国人欺侮孙丙的妻子,他一怒之下杀了洋人,结义和团反抗洋人的暴行。
孙媚娘的公公,刽子手赵甲奉朝廷之命设计出名为”檀香刑”的酷刑处决孙丙。
小说的主题词是--酷刑,杀人。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与”五四”运动以来庄严的悲剧的延伸。
鲁迅先生所写的杀人的场面,是对麻木国民灵魂的鞭挞。
莫言所写的杀人是对中国传统刑罚文化的审度,反思。
刑场是生命的终结,也是正义,良知的悲壮登场。
在《檀香刑》中有三个典型形象,赵甲,孙丙,钱丁。
他们一个是受宫廷礼仪熏陶了数十年的刽子手,一个是民间文化的杰出代表,一个是熟读经史子集的进士。
这三个人物将国仇,家仇,情仇,以及种种戏剧化的方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清朝末年外敌入侵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这部作品中以刽子手赵甲一生的施刑经历展现了刑场与权力,人性的扭曲。
法律视域下的莫言小说《檀香刑》
法律视域下的莫言小说《檀香刑》
张娜;闫丽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3(0)01X
【摘要】近年来,法律和文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成为一股颇有趣味的研究潮流。
莫言的《檀香刑》以大胆笔法和奇特叙事展现了司法制度中的一大主题:酷刑作为国
家权力一种极端展现的意义。
本文在对文学和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基础上,从法律视
阈下对作品中的酷刑进行审视,并同另一部著名文学作品《红字》就作比较,探讨两
部作品中的法律内涵。
【总页数】2页(P43-44)
【关键词】法律;《檀香刑》;酷刑;《红字》
【作者】张娜;闫丽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新时期长篇小说语言、内容结构和思想性的新突破--评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J], 张英沛
2.刍议莫言小说文体叙事成熟的标志——《檀香刑》 [J], 蒋瑞
3.莫言小说《檀香刑》中的戏剧色彩研究 [J], 金佳圆
4."拱顶石"的意味
——莫言小说《檀香刑》的历史哲学寓言 [J], 张灵;师亚丽
5.“拱顶石”的意味——莫言小说《檀香刑》的历史哲学寓言 [J], 张灵;师亚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之《檀香刑》(88)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之《檀香刑》(88)四老爷扭开了死牢的门锁,嘴里连声说着快快快,朱八爷把那一包萤火虫儿往里一甩,屋子里顿时就一片绿光。
俺看到,爹爹脸色青紫,满嘴血污,门牙脱落,已经不成人样。
爹呀!俺刚喊出了半声,就被一只大手捂住了嘴巴。
俺爹的手脚都用铁链子锁住,铁链子又在牢房正中的"匪类石"上。
纵然你有千斤的力气,也难以挣脱。
借着萤火虫的光芒,四老爷开了铁链上的大锁,把俺爹解放出来。
然后,小山子脱下外边的衣裳,显出了跟俺爹穿得颜色一样的破衣裳。
他坐在俺爹方才坐过的位置上,让四老爷把他用铁链子锁起来。
几个人忙把小山子换下来的衣裳给俺爹穿上,俺爹别别扭扭,很不配合,口齿不清地喊叫着:"你们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四老爷慌忙捂住了他的口,俺低声说:"爹呀,您醒醒吧,是你的女儿眉娘救你来了。
"爹爹嘴巴里还在出声,朱八爷对准他的太阳穴打了一拳,俺爹连哼都没哼就晕了过去。
小乱子蹲下身,扯住俺爹的两条膊把他背起来。
四老爷低声说:"快走!"俺们弯着腰出了死牢,趁着外边的乱乎劲儿,跑到了狱神庙后边的夹道上。
迎面一群役提着水从仪门内跑出来。
知县钱丁站在仪门的台阶上,大声地喊叫着:"各就各位,不要慌乱!"俺们蹲在狱神庙后的阴影里,一动也不敢动。
几盏红灯笼引导着一个大员出现在仪门前的甬道上,大员的身后簇拥着一群护兵,不是山东巡抚袁世凯还能是谁。
俺们看到钱丁疾步迎上去,单膝跪地,朗声道:"卑职管教不周,致使膳馆失火,惊吓了大人,卑职罪该万死!"我们听到袁世凯命令知县:"赶快派人点验监狱,看看有无逃脱走漏!"我们看到知县慌慌张张地爬起来,带领着役,朝死囚牢的方向跑过去了。
俺们平息静气,身子恨不得缩进地里。
俺们听到了四老爷在囚牢院子里大呼小叫,还听到了开启囚牢铁门发出的声音。
俺们等待着逃跑的机会,但袁世凯和他的护卫们站在大院当中的两道上,丝毫没有走的意思。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之《檀香刑》(21)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之《檀香刑》(21)钱大老爷子笑了几声,问了半天才回腔道:"本官食朝廷俸禄,岂敢不尽职尽责?"俺老婆浪笑一阵,毫不顾忌地上前揪了揪钱大老爷的黑胡子,捋了捋钱大老爷的粗子——俺娘怎么没给俺生出一条粗大的子呢——又无法无天地走到檀木椅子后边,揪了揪俺爹的小子。
她说:"你们俩,一个是俺的干爹,一个是俺的公爹。
干爹抓了俺的亲爹,又要让俺的公爹去杀俺的亲爹。
干爹公爹,俺亲爹的命就掌握在你们两个手里了!"俺老婆说完了这些疯话,就跑到墙角上哇哇地干呕起来。
俺心痛老婆,羞答答地上前,去给她背。
俺说老婆,你是不是让他们给气病了?她直起腰,眼睛里汪着泪水,怒冲冲地说:"傻子,你还好意思问我?老娘给你们家怀上了传宗接代的种啦!"俺老婆嘴里骂着俺,眼睛却看着钱大老爷。
俺爹的眼睛仰望着屋顶,大是在寻找那只经常出现的胖大的壁虎。
钱大老爷的屁股很不自在地扭动起来,憋了一肚子稀屎的小男孩都是这个样子。
俺看到汗水从他的头发里流出来。
刁师爷上前,打了一个躬,说:"老爷,先办公事吧,袁大人还在公堂上等着回话呢!"钱大老爷抬起袍袖沾沾脸上的汗水,捋捋被俺老婆揪乱了的胡须,又学着山羊咳嗽了一阵,然后,青着脸,极不情愿地给俺爹做了一个长揖,道:"如果下官没有认错,您就是大名鼎鼎的赵甲赵姥姥了。
"俺爹手捧着那串檀香佛珠站起来,骄傲地说:"小民赵甲,因有当今皇太后亲自赏赐的檀香佛珠在手,恕小民就不给父母官下跪了。
"说完话,俺爹就把那串看上去比铁链子还要重的檀香木佛珠高高地举起来,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钱大老爷退后一步,双腿并拢,理顺了马蹄袖子,一甩,屈膝跪倒,额头触地,用哭咧咧的声音说:"臣高密县令钱丁敬祝皇太后万寿无疆!"钱大老爷敬祝完毕,爬起来,说:"非是下官敢来劳动姥姥玉趾,实是山东巡抚袁大人有请。
浅析新历史主义关照下的《檀香刑》
浅析新历史主义关照下的《檀香刑》作者:张金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4期摘要:《檀香刑》作为莫言“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透过独特的结构设置,以“施刑”为主要线索,重构动荡的历史时局,做出了深刻的文化反思,揭露出专制集权的残酷统治和民族宿命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莫言;新历史主义;《檀香刑》;猫腔;“刑罚文明”【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027-01不同于《丰乳肥臀》延伸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巨型构架与宏大线索,《檀香刑》故事叙述的核心内容——行刑,从开始到结束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作者并未采取对历史进行纵向脉络的构建与伸展,而是试图要从历史断面的横向角度切入,淡化了对于时间长度延伸的追求与界定,采用的是对于历史的横截与平铺。
就在这个横截的历史断而中,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不同国别,不同阵营,不同职业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扮演着主使者、杀人者、被杀者和看客观众等不同的角色,他们各自相异的命运和遭遇在动荡宏大的时局形势下,通过刑罚纠结缠绕在一起,共同合作上演了这样一场关于刑罚的末日狂欢大戏。
一. “文本的历史”与“历史的文本”作为一部典型的、复杂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檀香刑》通过以讲述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为中心焦点,将1900年德国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斗争、袁世凯为首的罪恶势力与国内外统治者相互勾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慈禧太后离京出逃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件,会同时代背景下纷繁复杂的政治势力纷争与文化冲突碰撞,一一串联展示出来。
《檀香刑》全篇结构分为“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借由“高密东北乡”所特有的“猫腔戏”的戏剧形式,“风头”和“豹尾”两部皆以“猫腔调”为引子,在推动情节不断发展深化的同时,通过利用不同人物的自我独白式语体,深入人物灵魂,以第一人称视角最真切的表达出“身在历史中的人”对历史的经历与感受。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论文关键词:《檀香刑》刑罚文化官场文化民间文化论文摘要:莫言的《檀香刑》侧重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层面。
小说所写的三个主要人物—赵甲、钱丁、孙丙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刑罚文化、官场文化、民间文化的“隐”性内涵。
这三个“隐”性文化层面反映和折射着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内在的素质。
莫言用文化批判的眼光对此作了具体而生动的揭示。
《檀香刑》同莫言以前的《红高粱》家族系列、《丰乳肥臀》等小说在内容意蕴上具有一脉相承之处。
它们都可以定位为一种文化小说。
所不同的是,《红高粱》家族系列等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些为人所熟知的部分,而《檀香刑》所着重发掘的是其中更隐秘的部分。
换句话说,它所着重发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文化层面。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显”和“隐”两个层面,而被一般的人们所熟知的或者说是进人文化研究视域的大多是“显”文化层面。
“隐”文化则往往隐藏在’.显”文化下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许多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所掩盖着,人们只有从大量的、具体的、细微的历史生活深处才能把它剔剖出来。
但是“隐”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生活和精神的存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对一个民族性格的塑造同样起着巨大作用。
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先驱曾经用一种对于民族文化的强烈反思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清理,在着重批判以礼教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显”文化的同时。
对于传统“隐”文化的内容也有所涉及,但所发掘的力度和深度都不够。
鲁迅后来对传统“隐”文化的内容及其影响给予了较多的注意,如看客的间题、妇女缠足的问题、宫刑的问题、乞丐的问题、鬼神的问题等等。
鲁迅在这方面的努力对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确实具有独到的贡献,但遗憾的是鲁迅的这一努力方向没有得到后来者的充分重视与继承。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反思思潮之中,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发现了传统文化许多新的内涵,对于‘’隐”文化的问题也有所关注,但缺乏更深人的探讨和更有力度的表现。
刑法视角下的《檀香刑》张亚容
浅析《檀香刑》中刑罚描写的意义莫言的小说一向充满对惨烈刑罚的描写,尤其是在《檀香刑》中,他将刑罚放到主要位置,前后描述了七次行刑过程,分别使用?斩首?、?腰斩?、?阎王闩?、?凌迟?、?檀香刑?等刑罚。
莫言为什么要描写这些血肉横飞、惨绝人寰的酷刑呢?首先,关于刑罚应该这样来理解,?刑罚带给人的是一种极端体验……相对和平、美好等人类理想来说,暴力、刑罚理应受到批判,但见诸文学作品时,我们不应该停留于社会伦理层面,而应该透过刑罚,以刑罚为中介去探讨人性、历史、政治等问题,去探索它的深刻意义与美学追求。
? 我认为莫言是试图通过刑场背后的历史文化,实践对人的本质思考。
首先,莫言在《檀香刑》中成功地塑造了刽子手赵甲的形象。
莫言以一个刽子手的眼光来探询人性的黑洞,确实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本文首先试图从文本和文化的双重视角中探析《檀香刑》刽子手赵甲这一人物,从而思考刑罚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本质所具有的意义。
先来看,莫言对赵甲的身世一段描写。
其中写到赵甲还不满十岁时,第一回遇见京城执行任务的行刑队就对刽子手这个职业十分仰慕。
?我不错眼珠地盯着他们,一颗心完全被他们的风度迷住了。
我也想做一个可以不动声色地砍下人头的人,他们冷酷的风度如晶莹的冰块,在我的梦想中闪闪发光。
?在这里,我们看到,童年的赵甲就已经产生了一种从恶的心理。
卡西尔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永恒人性,人的本质是永远处在制作之中的,它只存在于人不断创造文化的辛勤劳作之中。
可以这样理解,?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
?所以赵甲的?本质?确立首先就规定于当时的中国的文化。
而中国的文化又是存在于中国人不断创造文化的劳动中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甲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员,对他的文化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建构的探析,不仅对于了解中国的刑罚文化,而且对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中的某些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浅谈《檀香刑》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浅谈《檀香刑》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檀香刑》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阿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品以1800年代末的中国北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充满神秘和魔幻元素的故事。
本文将从《檀香刑》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角度出发,探讨作品的风格特点、魔幻元素的运用以及其在文学领域的意义。
我们来谈谈《檀香刑》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风格特点。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将现实世界与奇幻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小说世界。
《檀香刑》便是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它通过时空错综、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叙事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和不可思议的世界。
作品中的魔幻元素主要体现在对时间、空间和人物命运的扭曲和重塑上。
在《檀香刑》中,时空交错、现实与梦境交织,使得故事情节充满了神秘色彩。
人物的命运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或成或败,或悲或喜,命运的转折让人感叹不已。
这些魔幻元素的运用,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我们来分析《檀香刑》中的魔幻元素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中的。
作品中的魔幻元素主要体现在人物、情节和场景的塑造上。
在人物方面,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神秘的身份和超凡的能力,他们承载了魔幻元素的传递和表现。
书中的主角慕容弘便是一个具有特殊能力和命运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与命运的纠葛。
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些神秘的角色和生物,如神秘的檀香使者、神秘的猫神等,这些角色的出现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魔幻色彩。
在情节方面,作品中的魔幻元素通过情节的变化和转折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充满了悬念和惊奇。
在作品中,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情节设计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体验着一场奇幻的冒险。
在场景方面,作品通过对古代北方城市的刻画和对神秘瑰丽的场景描述,增强了魔幻元素的表现。
作品中的场景充满了古老的神秘气息和瑰丽的色彩,这些场景的描写为作品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韵味,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经典散文欣赏檀香刑
经典散文欣赏檀香刑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以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感染读者的心灵。
在众多经典散文中,有一篇被誉为文学瑰宝的作品——《檀香刑》。
它由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创作,故事情节曲折精彩,语言优美动人,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故事的背景是明代的封建社会,描写了一个充满残酷和压迫的世界。
主角周仁因查出官吏贪污受贿的事实,被陷害进入了监狱。
监狱内阴森恐怖,羁押的犯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冯梦龙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周仁与其他犯人们的生活状态,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陌生却真实的世界。
作品中,冯梦龙巧妙地运用了“檀香刑”这一元素。
檀香是一种贵重的香料,被称为“香中之王”,大多用来熏香祭祀。
但在监狱中,檀香成为了一种刑罚工具。
犯人们被关在狭小而拥挤的牢房里,周仁则被绑在柱子上,整个身体构成了用来熏香的炉床。
每当监狱官员需要享受檀香的香味时,就点燃檀香,在烟雾中毒打犯罪分子,痛苦万分。
通过檀香刑这一形象的描写,冯梦龙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在那个封建社会,贪官污吏任意妄为,欺压百姓,而善良正直的人却遭到无情的打压。
作品中,周仁坚持正义,不辱使命,但最终却受到了惩罚,这无疑是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刻揭示。
《檀香刑》的语言艺术也是毋庸置疑的。
冯梦龙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其深厚的写作功底。
他通过形容词的运用,将监狱的环境描绘得如同鬼域一般:“阻绝寒气,照临当头,见人而不见物”,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悬疑和恐怖感受。
同时,冯梦龙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人物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令读者产生共鸣。
这篇散文通过对封建社会黑暗一面的描绘,引起了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冯梦龙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官吏的腐败、社会的不公,使人们深感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尽管《檀香刑》以悲剧结局结束,但在社会道德沦丧的背景下,作者透过作品向读者传达了对正义和坚持的呼吁。
再次回顾这篇经典散文《檀香刑》,我们不禁为故事情节和文学价值所折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檀香刑》中刑罚描写的意义莫言的小说一向充满对惨烈刑罚的描写,尤其是在《檀香刑》中,他将刑罚放到主要位置,前后描述了七次行刑过程,分别使用‚斩首‛、‚腰斩‛、‚阎王闩‛、‚凌迟‛、‚檀香刑‛等刑罚。
莫言为什么要描写这些血肉横飞、惨绝人寰的酷刑呢?首先,关于刑罚应该这样来理解,‚刑罚带给人的是一种极端体验……相对和平、美好等人类理想来说,暴力、刑罚理应受到批判,但见诸文学作品时,我们不应该停留于社会伦理层面,而应该透过刑罚,以刑罚为中介去探讨人性、历史、政治等问题,去探索它的深刻意义与美学追求。
‛我认为莫言是试图通过刑场背后的历史文化,实践对人的本质思考。
首先,莫言在《檀香刑》中成功地塑造了刽子手赵甲的形象。
莫言以一个刽子手的眼光来探询人性的黑洞,确实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本文首先试图从文本和文化的双重视角中探析《檀香刑》刽子手赵甲这一人物,从而思考刑罚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本质所具有的意义。
先来看,莫言对赵甲的身世一段描写。
其中写到赵甲还不满十岁时,第一回遇见京城执行任务的行刑队就对刽子手这个职业十分仰慕。
‚我不错眼珠地盯着他们,一颗心完全被他们的风度迷住了。
我也想做一个可以不动声色地砍下人头的人,他们冷酷的风度如晶莹的冰块,在我的梦想中闪闪发光。
‛在这里,我们看到,童年的赵甲就已经产生了一种从恶的心理。
卡西尔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永恒人性,人的本质是永远处在制作之中的,它只存在于人不断创造文化的辛勤劳作之中。
可以这样理解,‚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
‛所以赵甲的‚本质‛确立首先就规定于当时的中国的文化。
而中国的文化又是存在于中国人不断创造文化的劳动中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甲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员,对他的文化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建构的探析,不仅对于了解中国的刑罚文化,而且对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中的某些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在《檀香刑》中,酷刑文化中的代表即赵甲,而赵甲就是在一次次刑罚中建构起自我的文化心理认同的,并且最终完成其自我本质确认的建构的。
而本文将重点分析几次重要的刑罚。
先来看他第一次的施刑,是和师傅余姥姥对小虫子施以‚阎王闩‛。
在这个过程中,赵甲一面作为施行者,强忍住臭气和恶心,逐渐显得有担待,体现刽子手行刑的‚职业精神‛。
而刽子手的‚职业精神‛首先表现在那种行刑中的‚不紧不慢‛、‚冷静‛,以此体现皇权的威信。
另一方面,他作为一名看客,散发出邪恶的审美趣味。
‚这道‘阎王闩’的精彩之处,全在那犯人的一双眼睛上。
……‛在这里,一方面刑罚对统治者来讲,满足了统治者一种病态的娱乐心理。
皇上就称赞这是一出‚好戏‛。
另一方面,对臣民来说,则是一种血淋淋的警告:看,这就是触犯权威的下场!‛赵甲这次刑罚得到最终启示是:看透了这些大官们的本质——所有的文武百官,乃至臣民,对皇上的敬畏都是出于对刑罚的恐惧。
于是,赵甲懂得,无论是权力地位,还是金钱荣誉,都在于他的刑罚,在于他手上的一把刀。
第二次是同师傅余姥姥凌迟一名妓女。
在这次刑罚在文本中的叙述相对最少,但是却叙述这刑罚文化的本质。
一方面,作为施行者的赵甲从这里开始接受行刑中要把人体看作一堆材料。
与他来说,人不再是人。
换一个角度来看,就像卡夫卡的《变形记》,从这种‚理性‛的材料选择中,赵甲已是非人,他已经被他所处于文化异化。
卡西尔说,人的劳作怎样,人的本质也就怎样。
而赵甲的‚劳作‛首先就是异化的。
关于异化,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异化的探究,从反面说明了人的类本质。
劳动实践是人的类本质的对象活动,对象化区别于异化,它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是对人自我的确证。
异化则是随着社会分工和分化,在私有制和阶级存在的社会条件下发生的,是对人的类本质的否定。
他进一步指出,人的类本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
赵甲的行刑是一种‚异化劳动‛,而刑罚文化不仅使他将这种异化变成个人生存的手段,而且还规定他把这种异化作为的自我本质的确认。
其次,另一方面,赵甲从刑罚的观赏者那里获得自我价值的判定。
正如余姥姥所说,刑罚就是‚刽子手和犯人联袂演出‛,犯人‚适度地、节奏分明的哀号,既能刺激看客的虚伪的同情心,又能满足看客邪恶的审美心‛,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两面兽,一面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一面是男盗女娼、嗜血纵欲。
‛这是他的师傅余姥姥多年的行刑经验得出的结论。
这里揭示了人类是既有人性又有兽性,而刽子手的职业精髓就在于通过施行予受刑者,激发看者的兽性情绪达到一种集体狂欢。
赵甲所谓‚职业精神‛的树立其实就是对自我价值的判定。
以上的两次施刑,赵甲在对判刑者与看客的认识过程中完成了对刑罚文化本质的把握,进而完成着对自我本质的确立。
第三场刑罚大戏是赵甲对钱雄飞施以500刀的酷刑。
如果说以上的施刑是赵甲对判刑者和看客本质的认识,那么赵甲对钱雄飞的施刑则可以说是赵甲与受刑者的一场战争,在这种战争的程中,刑罚的极其残忍消解了一切英雄气概和一切崇高的理想,剩下的只是刑罚的残忍性,刽子手的冷酷性。
如果钱雄飞还称不上英雄,那他应该算是硬汉。
钱飞雄的大义凌然、临刑不惧的英雄气势让赵甲心虚,而钱的恐惧使他充满着职业自信与荣耀。
这里,我们看到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而莫言通过这场较量不在于向我们展示两股力量的孰强孰弱,而在于揭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态。
且看赵甲如何树立自我的‚信心‛。
在这之前,他自己也认为刽子手是猪狗不如的东西,而刘光弟拔高过他,‚……国家纵有千条律法,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你那一刀上‛。
而这正是中国的统治者:他们向臣民推崇儒家文化的道德仁义,却推行着法家的酷刑暴力,暴力成为皇权的核心。
这对刽子手赵甲来说,他与皇权是一种双向的建构。
在这种双向的建构中,二者各得其利:统治者通过酷刑对民众施以震慑力, 使统治下的臣民不敢造次, 而终日活在恐惧之中:刽子手则享受到职业的荣誉感和物质的富裕感。
于是,他只要想想身后统治者所期待着的和百官所惧怕的,他就确定了‚……自己是至高无上的,我不是我,我是皇上皇太后的代表,我是大清朝的法律代表。
‛这种心理的自我确认使他抛开正义、道德、崇高,自发自觉地进入人性的黑洞之中。
如果说,他在执行六君子时面对刘光第这样一位圣贤之才,他曾流露出人性,在这里他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而沦为兽性的动物了。
在这种刑罚中,赵甲一直期待着钱雄飞的号叫声,‚遇到了钱雄飞这样能够咬紧牙不出声的硬汉,耳边的清静,反而让他感到心神不安‛。
他不安的是不能满足统治者和看客们的邪恶趣味,使表演变成缺乏感染力的哑剧。
而‚哑剧‛意味着他地位权利的得而复失,荣耀的一败涂地。
统治者满足他对金钱权利的欲望,那些高官百姓即看者又满足了他十足的虚荣心,他怎么使表演变成哑剧呢!中国的刽子手面对钱雄飞这样的犯人历来就有对策。
‚师傅说根据他执行多年的经验,男犯人最怕的不是剥皮抽筋,而是裆中的宝贝。
原因并不是这个部位被切割是会有特别的痛苦,而是一种心灵的恐惧和人格耻辱。
‛而赵甲对钱雄飞施予这种极刑后,钱飞雄的喊叫声让他如释重负。
赵甲表现出刽子手‚高度的敬业精神‛,而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实际是权力、荣誉、金钱、地位的集合体。
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足以让赵甲将刑罚实施的残酷无比,以此消解所有的英雄气概和美好理想。
所以,当他明白作为刽子手在刑罚表演中所要达到的效果时,他就深谙了刑罚文化中的意义,同时他也向人性的黑洞陷得更深。
檀香刑是小说的核心,也是高潮部分。
在这一部分,莫言对刑罚的过程描写同样是十二分的详尽,而赵甲俨然已成为一部杀人机器。
这里首先需要指出一个情节,应该是莫言有意为之的结构。
钱丁应袁世凯之命传请赵甲,二人发生了冲突。
钱丁自认为是一代文官知识分子,对赵甲这样一个猪狗不如的刽子手十二分的瞧不起。
而赵甲身上则表现出无上的高贵和权威,对钱丁一介全不放在眼里。
赵甲为什么会答应袁世凯重操旧业?赵甲告老还乡,准备手持佛珠,清清静静的安度晚年。
这绝非他的打算,因为他深知自己永远无法‚立地成佛‛。
正如让自己说的,刑罚‚代表着朝廷的精气神儿。
这行当兴隆,朝廷也就昌盛;这行当萧条,朝廷的气数也尽了。
‛这里,我想说的是,钱丁和赵甲的闹剧,与其说是莫言安排两种文化即知识分子文化和官场文化的的对立,不如说是揭示刑罚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评论家摩罗说:‚中国文化及其冷酷无情,极缺乏人文气息。
无论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文而言,还是日常生活形态而言,内心隐藏着对生命尊严的漠视和对于人性的敌意。
存在于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中的普遍暴力倾向,就是在这种敌意的刺激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最后与这种敌意形成相辅相成、相生相长的恶性循环。
‛中国的刑罚文化就在于这种‚敌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檀香刑是作者莫言在阐释刑罚作为一种文化何以长存不衰竭的深层原因,以及他对于人性善恶所具有的意义。
在檀香刑中,本是赵甲主刑,莫言安排用赵小甲的口吻来叙述全部的过程,其目的也许就在于实现零度感情的叙述。
赵小甲在行刑的过程中一直称道赵甲技艺的高超,行刑的冷静。
这里,我们看到赵甲所表现出来的‚理性‛。
在康德、黑格尔那里,理性就是人的本质。
康德提出‚人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理性。
‛黑格尔直接表明‚人的本质就是理性‛。
但是我们看到赵甲,他俨然是十分‚理性‛的,它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套‚刽子手哲学‛。
然而赵甲绝对是兽性的动物。
卡西尔说:‚理性能力确实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固有特性‛ , 但‚人的督力决不是一种自我依赖的独特能力。
‛可见, 把人的本质看作是理性或精神性的东西, 仍然是片面的, 或不正确的。
人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从其现实性上说,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言通过赵甲这一人物揭示着人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上述几次刑罚,莫言建构了刽子手的文化心态,在这个建构过程中,我们看到莫言向我们诠释着一种文化下的人的本质是怎么样的。
我们知道,‚对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摒弃,与对生命的尊重,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莫言一面通过描写这血肉横飞、惨绝人寰的酷刑,通过对人物、对刑罚过程的精细刻画来完成他对中国刑罚文化的批判的;一方面莫言试图借助其他的力量来解构这种刑罚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人的意义。
比如死亡。
文本中无论是施刑者、还是判刑者、还是看客、甚至受刑者,都还没有闹明白死亡是什么,他们通过施刑、判刑、受刑和观刑完成了死亡的表演。
然而酷刑或说死亡就是表演吗?正如朱利安〃格林的名言:‚永远不要把人判为死刑,因为我们不知道死是什么。
‛又比如莫言将眼光投向民间,试图从民间文化中建构人的本质。
在《檀香刑》中,莫言在小说的结尾处安排一批民众于孙丙被受刑的高台前表演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