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初三化学上学期燃烧和灭火
讨论:
燃烧的条件:
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着火点)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人工降雨灭火)
2、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器)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灭火隔离带)
想想议议: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清除可燃物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思考:什么是燃烧呢?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
禾
红磷
实验二
实验三
铜片上白磷燃烧了,铜片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
红磷在加热的条件下燃烧了
燃烧条件: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6、说明灭火方法,理由: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燃烧
灭火 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燃烧的 条件:
1.燃烧的定义: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却提供了氧气,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的着火面积小,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周围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 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会更旺。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时1) 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新课引入[提问]同学们,说到燃烧你会想到什么?[回答]火。
[设问]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我们在哪些方面用到了火?火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回答,交流][讲解]介绍火与人类的发展。
[展示]课本图7-1~7-4[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请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教师]既然燃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来好好探究一下有关燃烧与灭火的问题,以便好好地利用燃烧产生的火为我们人类服务。
教学过程Ⅰ.燃烧的定义[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很多燃烧的场面,你发现通常的燃烧一般有什么特点?[学生]发光、放热等。
[教师]燃烧一般是可燃物跟什么物质的反应?[学生]氧气。
[教师]对,燃烧就像你们所说,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Ⅱ.燃烧的条件[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7-1,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
[设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回答]Ⅰ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Ⅱ中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思考]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③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交流总结,得出结论](1)结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结论: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介绍]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是可燃物的着火点。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专题17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广东专版)(原卷版)
专题17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命题点1 燃烧与灭火命题点2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燃烧与灭火本考点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①燃烧的定义和条件;②燃烧条件的探究;③利用灭火原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一般在选择题或探究题中出现。
1.燃烧(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需满足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①;②与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即可燃物的)(3)促进燃烧的方法及意义①需要足够的,如架空木材,火燃烧更旺。
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如工业燃煤时,常将块煤磨成煤粉。
意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燃烧条件的探究①铜片的作用:。
②水的作用:热源、(或氧气)。
③. 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
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入热水中液封隔绝空气(或氧气)。
④实验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铜片上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
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
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与足量的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与足量氧气接触,说明。
⑤.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三者缺一不可。
实验装置装置不足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
改进装置2.灭火原理(1)灭火的措施(满足其一就可以)①清除或使其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火灾,可设置、开辟隔离带;②隔绝(或空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加大把青菜;③使温度降到,如纸箱、油罐着火,可进行喷水。
易错点:a. 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一种属性,与本身的性质有关,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b. 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H2在Cl2中能够燃烧。
C.图1中,白磷熄灭后,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周边的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北京市2022年中考[化学卷]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北京市2022年中考[化学卷]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 40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化学与生话、生产息息相关。
回答1~9题。
1. 下列自行车构件及配件所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塑料车筐B. 橡胶车胎C. 钢制车圈D. 棉布座套答案:C2. 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A. 铁锅B. 铜导线C. 铝箔包装纸D. 金饰品答案:B3. 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橘子汁(3-4)B. 西瓜汁(5-6)C. 牛奶(6~7)D. 鸡蛋清(7~8)答案:A4.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香蕉皮属于A. 可回收物B. 其他垃圾C. 厨余垃圾D. 有害垃圾答案:C5. 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A. 元素B. 单质C. 分子D. 原子答案:A6.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A. K2SO4B. CO(NH2)2C. NH4ClD. Ca(H2PO4)2答案:A7.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煤B. 石油C. 乙醇D. 天然气答案:C8.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用于工业炼铁。
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 -3B. -2C. +2D. +3答案:D9. 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 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B.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D.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答案:B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回答下列3个小题。
10.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 78%B. 21%C. 0.94%D. 0.03%答案:B11.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 O2B. 2OC. O2-D. 2O2答案:B12. 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无味B. 沸点低C. 能支持燃烧D. 不易溶于水答案:C13.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 气焊B. 食品防腐C. 供给呼吸D. 医疗急救答案:B14.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倾倒液体C. 加热液体D. 取用固体粉末答案:B15.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蔗糖B. 泥土C. 面粉D. 花生油答案:A16.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A. 浓盐酸B. 大理石C. 浓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A1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能与氧化钙反应B. 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答案:C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能分解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D. 熟石灰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答案:D19. 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 闻气味B. 观察颜色C. 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C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精练题)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题1.(2022攀枝花)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2.(2022江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煤炭C.汽油D.一氧化碳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都属于混合物C.天然气燃烧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D.完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生成4.(2022乐山改编)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D.遇见较大火灾时,及时拨打119报警5.[家庭小实验](2022山西)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6.[劳育](2022长沙改编)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7.(2022北京)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 ℃、240 ℃。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强化】针对第7题: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实验1中根据℃中白磷不燃烧,℃中白磷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中纸片燃烧,℃中纸片未燃烧。
℃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素材来源:人教九上P148)(2022云南改编)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高分专练0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高分专练(解析版)
高分专练0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1.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下图: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眀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解析】(1)图一所示实验改变的变量是可燃物,其他条件不变,因此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③有可燃物;(2)图二所示实验改变的变量是是否与氧气充分接触,其他条件不变,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①与氧气接触;(3)图三所示实验改变的变量是温度是否到达燃点,其他条件不变,铜片上白磷到达燃点燃烧,而红磷温度没达到燃点不燃烧,说眀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②温度达到着火点;(4)因为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度,因此需要浸没在水中保存,因此选择A。
红磷的着火点较高因此少量红磷可用广口试剂瓶,密封保存,因此选择B。
故选AB。
【答案】③ ① ② AB2.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实验探究】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 用玻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蒸馏水。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结论:乒乓球碎片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烧、硬纸片后燃烧。
比硬纸片的低。
(3) 在右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_____(填“先于”“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 先熄灭的原因是:。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对燃烧条件的探究课本实验再现实验原理: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比较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产生的不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
【注意】(1)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说明实验是通过控制氧气来研究氧气对燃烧条件的影响。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从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又通过对比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现象,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拓展训练1.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B. 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者火点未必燃烧C. 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D. 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3.用如图装置(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A.此装置既操作简便,又能防止空气污染B.若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可观察到红磷燃烧C.若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可观察到白磷燃烧,对比在水中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水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说明白磷、红磷均不是可燃物4.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一段时间2O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2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2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7.1 燃料的燃烧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3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燃烧的燃烧》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
在生活中,同学们可能熟悉常见燃烧的现象,但燃烧的规律未必知晓;在学习了氧气、碳及碳的氧化物等相关知识后,学习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为学习燃料的充分燃烧做好了铺垫,长远来看本节课对高中要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也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
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更深入的学习,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能够学以致用,学习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能够重点利用的是学生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仍然有强烈的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深入认知燃烧的三个条件;2.通过灭火实验,掌握灭火的原理与常见的方法;3.在“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中理解对比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原则。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成功实施。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坩埚钳、酒精灯、烧杯、火柴、蜡烛、酒精、手帕、剪刀、水、抹布、课本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作业】1.练习与应用2.同步练习习题: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罩在一根燃着蜡烛的火焰上方。
现象:蜡烛熄灭。
铜丝没有阻隔蜡烛周围的空气,为什么蜡烛会熄灭?【教学反思】亮点:本节课的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很紧,要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体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也要让学生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故这节课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体现了如下特点:1.采用这种实验探究活动、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一定得积极表现,主动参与,效果一定会很好。
2.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活动、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使学生理解、接受有关燃烧与灭火等新知识,然后及时用习题加以巩固提高。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集团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202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科试题(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解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下列自然资源的变化和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蒸发B. 粮含酸洒C. 风力发电D. 空气液化2.空气成分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 氮气B. 稀有气体C. 二氧化碳D. 氧气3.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目,我国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下列提议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A. 有效控制CO2排放,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B. 将PVC塑料袋集中焚烧,防止产生“白色污染”C. 爱护水资源,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不随意排放D.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废弃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内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 滴加稀盐酸C. 稀释浓硫酸D. 熄灭酒精灯5.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B.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 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6. 家里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自来水(pH≈7.1)B. 酱油(pH≈4.5)C. 苹果汁(pH≈3.1)D. 厨房清洁剂(pH≈12.5)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验证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C. 检验电解水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收集气体,伸入带火星木条D.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8. 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A. 单质:CB. 化合物:KClO3C. 金属材料:不锈钢D. 合成材料:棉花9. 线上学习,居家实验。
九年级化学教案:“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
九年级化学教案:“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实验原理: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用热水给红磷和白磷加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得出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实验用品:大烧杯、小烧杯、大试管、薄铜片、金属圆柱体、镊子、药匙、白磷、红磷、滤纸、热水。
实验设计: [操作] 1.在500 mL的烧杯中放一金属圆柱体,注入400 mL热水,在圆柱体上放一小块白磷。
2.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内壁沾有水的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
4.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白磷)。
[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不燃烧,水中白磷也不燃烧。
用空试管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白磷)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结论] 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实验效果: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用内壁沾有水的烧杯罩上后,白烟不再向外逸散。
2.用试管倒扣在水下的金属圆柱体(白磷)后,白磷立即在水下燃烧,发出黄光,产生白烟。
实验解说:教材P124[实验7-1]是一个对照鲜明,现象明显,通过分析能得出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的探究实验。
但是,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会污染空气,因此,教材要求实验在通风橱中或抽风设备下进行,然而很多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其二,给水下的白磷通入的氧气需要提前准备好,或在实验时一边制氧气一边将氧气通入水中,这样操作起来就较为繁琐。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在教学中,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第一,当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时,将一内壁沾有水的小烧杯罩在白磷上;第二,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下的金属圆柱体(白磷)。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归纳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①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燃料及其利用(word版 有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2022年中考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共26小题)1.(2022•巴中)为了防止天然气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安装位置最合理的是()A.a处B.b处C.c处D.以上各处都可以2.(2022•常州)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3.(2022•鞍山)下面是关于灭火和火灾自救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档案室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4.(2022•菏泽)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雨污分流,可以保护水资源B.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D.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5.(2022•黔西南州)某中学有两名学生回到住所,闻到屋内充斥着燃气味道,他们赶紧关闭阀门后立即点燃炉灶检测,燃气罐瞬间燃爆,两人都被严重烧伤。
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立即()A.拨打电话向消防救援站报警B.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C.打开门窗通风D.拨打电话请燃气部门人员上门维修6.(2022•青岛)小明在做化学实验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这样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移走可燃物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以上原理都有7.(2022•青岛)2022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加油站接打电话B.楼房起火时乘坐电梯逃生C.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家用消毒酒精远离火源存放8.(2022•遵义)某市一家五口为避免蚊虫叮咬,在家一次性点了20盘蚊香,导致全家中毒。
出现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为避免蚊香中毒及预防火灾,正确的做法是()①点燃蚊香后,将蚊香放在通风处②将点燃的蚊香远离易燃物品③为达到更好驱蚊效果紧闭门窗④点燃的蚊香不宜靠近头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2022•丹东)为增强安全意识,我们应学会识别某些场所的图标,下列为“禁止带火种”的是()A.B.C.D.10.(2022•日照)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11.(2022•东营)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电动车应利用充电桩充电,以免引发火灾B.不因好奇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C.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立即乘电梯逃生D.避免将燃着的烟头等物品扔进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12.(2022•益阳)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列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3.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内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
下列空气成分一定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是A.N2B.O2C.H2O D.CO2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烧焦毛发的气味D.硝酸铵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5.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内的液体B.取用液体药品C .读取液体体积D .测溶液的pH 6.202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以下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多打深井多出水B .工业废水排入土壤C .有效杜绝私挖滥采D .加大使用农药化肥7.下列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的是A .公路上云消雾散B .1滴水中大约有211.6710 个水分子C .湖面上柳絮纷飞D .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8.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喝高钙牛奶可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B .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米饭、面条中主要含蛋白质D .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 9.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
结合下列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金属元素B .中子数为33C .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D .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10.胰蛋白酶是我国自主研发新冠疫苗的原料之一,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615123C H O P 。
专题10 燃料及其利用(解析版)
专题10 燃料及其利用(解析版)1.【2022北京】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煤B. 石油C. 乙醇D. 天然气【答案】C【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乙醇不是化石燃料,故选C。
2.【2022新疆】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煤B. 风能C. 石油D. 天然气【答案】B【解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煤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风能不属于化石燃料,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2022河南中考】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
下列措施中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A. 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C. 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D. 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答案】D【解析】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酸雨无关,故A错误;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防止环境污染,与酸雨无关,故B错误;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资源,与酸雨无关,故C错误;D.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防治酸雨,应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故D正确;故选D.4.【2022广西贺州中考】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A. 禁止吸烟B. 禁止燃放鞭炮C. 当心火灾D. 当心爆炸【答案】B【解析】A、禁止吸烟的标志是,不符合题意;B、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符合题意;C、当心火灾的标志是,不符合题意;D、当心爆炸的标志是,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5.【2022四川自贡】今年我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
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A、该图标是当心爆炸标志,故A错误;B、是禁止燃放鞭炮,故B正确;C、是禁止烟火,故C错误;D、表示禁止吸烟,故D错误。
备战中考2020(全国通用版):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4 基础实验及创新题
6.(2019·通辽)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是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说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2)B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得出水由组成。
(3)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4)根据D实验中得出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
答案:(1)可燃物要接触氧气或空气(2)氢、氧两种元素(3)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4)灭火【解题过程】(1)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要有可燃物;②要有氧气或空气;③要有一定温度,即要达到可燃物质着火点;从图A实验是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是隔绝氧气而熄灭,放在外蜡烛还有燃,说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接触氧气或空气。
(2)电解水实验是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4)从图D操作来看倾倒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并看到蜡烛熄灭,则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26.(2019·云南)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4)下列实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填数字序号)①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②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③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④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答案】(4)④【解析】(4)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要过量;②由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③蒸发操作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防止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
26.(2019·齐齐哈尔)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认识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吗?
练习题
• 1)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 烧,而将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的铁丝, 立即插到氧气的集气瓶中能燃烧,其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当火柴头向上竖直时,无法预热火柴梗, 温度就无法达到着火点,因此就逐渐熄灭
练习题
• 6)用铜丝编制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 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断,铜网 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上起火 • ④农村中,稻草堆起火
答案
• (1)关闭电源,用干粉灭火剂 • (2)盖上锅盖 • (3)迅速用湿抹布掩盖 • (4)用水扑灭
练习灭,这是为什么?
• 4)对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 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吹气,为何就 燃烧更旺?
• 铜丝的导热性很好,当火焰遇到铜网后, 热量迅速被铜丝所散失,所以在火焰上方 的就熄灭
练习题
• 7)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 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 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 化二锑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 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 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 帮助火柴梗燃烧的更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 题。
鞭炮
鞭炮中的火药装在一个纸筒中, 纸筒的两端都用泥封了口,当 点燃鞭炮时,火药在密闭的空 间中发生急速的燃烧,产生大 量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对纸筒产生强大的压力,胀破 纸筒而发生爆炸。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 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你理解了爆炸吗?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 里发生剧烈地燃烧,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 大量的热,使气体的 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化学变化
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 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 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等。
为什么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 “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3.向热水中的白 磷通氧气,白磷 居然在水中燃烧 起来,这再次说 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思考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 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 (1)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B ) • A.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都是可燃物 • B.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三硫化二锑达到着火点 • 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 D.三氧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分析以下的灭火原理
①用CO2气体灭火。 ②木材着火时,用水扑
灭。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
火,用锅盖盖灭。 ④扑灭森林火灾时,将
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 片树木砍掉。 ⑤用嘴吹灭蜡烛。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Na2CO3+2HCl=2NaCl+ H2O+CO2↑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答案
• 3.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燃着的油会浮 在水面上而无法与空气隔绝
• 4.蜡烛着火点较低,吹气能带走热量,使 周围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从而使蜡烛 熄灭;而燃烧的蚊香着火点较高,吹气无 法使之达到着火点以下,相反,能给蚊香 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更旺。
练习题
• 5)将一根火柴划燃后,若将其火柴头朝下 放,则能正常燃烧直至燃尽;而将燃着的 火柴竖直起来,则会发现火焰慢慢消失, 直至熄灭,试根据燃烧的条件来解释其原 因。
实验: 磷的燃烧
信息: 白磷燃烧温度较底(40度), 红磷燃烧温度较高(200度以上).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而红磷不燃烧说明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而热水中的白磷不 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氧气(或空 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以下。
隔绝氧气(或空气)
Na2CO3+2HCl=2NaCl+H2O+CO2↑
1.清除可燃物或 使可燃物与其 他物品隔绝。
2.隔绝氧气(或 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以下。
空气流动带走了蜡烛燃 烧放出的大部分热量, 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 点以下。
练习题
• 1)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 烧,而将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的铁丝, 立即插到氧气的集气瓶中能燃烧,其可能 的原因是: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够。
练习题
• 2)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灭 火?
• ①家用电器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 • ②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 ③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
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燃烧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 的剧烈氧化反应。
二、灭火的原理
你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理出灭火的方法吗?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
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 可燃物与其他物 品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