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电影改编
红色电影
红色电影1、《开国大典》2、《林海雪原》3、《铁道游击队》4、《烈火中永生》5、《红色娘子军》6、《英雄儿女》7、《闪闪的红星》 8《开国大典》9、《周恩来》 10、《焦裕禄》11、《永不消逝的电波》12、《南征北战》13、《上甘岭》 14、《洪湖赤卫队》15、《千里跃进大别山》故事简介1、开国大典1948年底,毛主席、党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挥了举世闻名“三大战役”,除夕夜解放了西柏坡。
乡亲们欢庆胜利,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来到乡亲们中间,此时蒋介石官邸举行圣诞夜宴会,国民党要员们木然地听着张群宣读蒋介石《新年文告》。
我军“三大战役”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连连受挫。
蒋介石迫于形势,推出李宗仁作代总统。
为了保护古城北平,毛主席、党中央多次做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工作,希望率军起义和平解放北平。
经过大量工作,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顺乎民意。
蒋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飞离南京但完全抛开了李宗仁,对重要文件和人员进行了安排。
受斯大林派遣,特使米高扬秘密访华,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热烈欢迎。
一个月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我党政机关迁移北平后,蒋介石更加不安,被噩梦惊醒后,蒋介石被告之:北平正举行阅兵式。
接着周恩来与张治中开始了国共和谈,进展甚微。
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命令,打响了渡江战役。
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天险,南京解放。
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总统府,邓小平和陈毅进入南京,并制定了《入城守则》。
蒋介石最后一次拜别蒋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号悄然离开了大陆。
进入北平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起义将领程潜也接待了湖南来的老乡。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开国大典做了最后准备工作,9月30日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神圣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
2、林海雪原1946年解放军战争初期,在东北战场的我军后方,有一中分被击溃了的国民党残匪,他们逃进了深山密林,与当地的地主、恶霸、土匪、流氓、日伪特务勾结起来,线成了一股一股土匪武装,这些土匪出没无常地对我后方根据地的人民进行疯狂地烧杀抢掠,穷凶极恶地配合着蒋匪军正面的军事进攻。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军事题材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初的战争史诗片到今天的现代军事题材影片,中国军事电影创作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审美取向也发生了重大变迁。
以下将从创作发展和审美变迁两个方面来探讨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创作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题材电影以战争史诗片为主。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政治宣传为主导,军事电影也是为了表现新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和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渡江侦察记》、《志愿军》等影片,它们在史诗般的叙事形式中,展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电影技术的发展,军事电影的创作逐渐多元化。
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军事电影的创作逐渐开始关注战争背后的人性与情感。
著名导演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冯小刚的《集结号》等影片,通过战争中普通士兵和指挥官的命运和情感变化,展现了更加细腻和真实的军事题材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开放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2000年代以后,军事题材电影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影片《战狼》和《战狼2》等一系列军事动作大片,以其高超的制作水准和视觉冲击力,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的佼佼者,也激发了更多军事题材影片的创作热情。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经历了从史诗片到人性化再到商业化的变迁,呈现出多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绩。
二、审美变迁随着时代变迁和观众审美的不断更新,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叙事方式的变迁。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电影叙事方式以宣传为主,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往往强调军队英勇作战的壮丽场面,情节发展也较为单一和固定。
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军事电影逐渐注重情感细腻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多样,战争背后的普通人和家庭成为影片的重要创作元素。
近年来,随着商业化趋势的加剧,军事电影的叙事方式更加追求视觉冲击力和制作水准,动作场面和特效效果成为影片的亮点。
1949--1989年国产老电影目录
19491989年国产老电影目录一、建国初期(19491959年)1. 《白毛女》(1950年):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被地主迫害的故事。
2. 《钢铁战士》(1950年):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杀敌的故事。
3. 《智取华山》(1953年):讲述了解放军战士在华山地区智取敌人的故事。
4. 《鸡毛信》(1954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传递情报的故事。
5. 《柳堡的故事》(1957年):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个解放军战士与当地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
6. 《林家铺子》(1959年):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商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奋斗历程。
二、大跃进时期(19601965年)1. 《红色娘子军》(1960年):讲述了一支由女性组成的红军队伍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2. 《小兵张嘎》(1963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
3. 《雷锋》(1963年):讲述了解放军战士雷锋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4. 《烈火中永生》(1965年):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地下党与国民党特务的斗争。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 《地道战》(1965年):讲述了解放军战士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地道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 《地雷战》(1962年):讲述了解放军战士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地雷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3. 《南征北战》(1952年):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部队在南方和北方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4. 《闪闪的红星》(1974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革命战争时期,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
四、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9年)1. 《小花》(1979年):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在革命战争时期,寻找失散的亲人的故事。
2. 《牧马人》(1982年):讲述了一个青年在内蒙古草原上,成为一名牧马人的故事。
论新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与变迁
论新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与变迁[摘要]新时期的“红色经典”电影跳出了单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旧模式,由凸显英雄人物的“高大全”和主题的政治性,转而关注小人物来反映和刻画大主题,关注影片的史诗审美特征。
红色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逐渐融合为一体。
未来“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方向显示出人物偶像化、革命史诗化、红色国际化的趋势。
[关键词]电影;“红色经典”;主旋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属性和历史任务的改变,电影的创作主题也发生了变化。
新中国电影要担负起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巩固和加强新政权的存在。
在建国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经历了一个发展、起伏与变迁的过程。
一、“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形成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极其恶劣的国内外局势,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从各方面加强,“红色经典”电影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有力途径,在受到群众广泛欢迎的同时,在文化传播中也占据了主流地位。
“红色经典”电影作为特殊时代的精神产品,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和作用。
(一)“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是一个英雄层出的过程。
“红色经典”电影树立了诸多的英雄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伟大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为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
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经沉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英雄们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而且在道德层面上也起着表率作用。
如《红色娘子军》中无私无畏的女战士吴琼花,《南征北战》中有勇有谋的高营长,《钢铁战士》中坚毅勇敢的三位革命战士等,他们的崇高形象不但成为影片中的人物的榜样,而且也深深影响着作为观众的工农兵。
还有《地雷战》《上甘岭》等影片中,不但塑造了朴实诚恳、勤劳勇敢的农民,而且刻画了为新中国浴血奋斗的战士等,这些群体形象共同表现了革命时期中国昂扬进取的民族传统。
红色经典主题教育影片推荐
红色经典主题教育影片推荐导语:红色经典主题教育影片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作品,通过展示和讲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人们传递正能量,激发爱国情怀和为民服务的热情。
本文将推荐几部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主题教育影片,带您回顾那段可歌可泣的时光。
一、《建军大业》:永远衷心感佩解放军!《建军大业》是一部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为背景的历史题材巨制。
该片通过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战争和解放后不同阶段的军队发展历程,生动揭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伟大征程。
该影片以饱满、激励人心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当年共产党员英勇善战、团结协作、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等可歌可泣的精神风貌。
观看该片的人们都会对解放军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深感敬佩,并对祖国更加热爱。
二、《大江大河》:见证时代巨变,体悟革命情怀!《大江大河》是一部以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
该剧通过描述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长达三十多年时间里的生活经历和变化,生动展示了当时社会转型期间百姓们纷纷投身于改革建设事业中,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精神风貌。
该影片主要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艰辛历程。
观众在观看《大江大河》之后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当年的信仰与坚守,并从中获得鼓舞和启迪。
三、《亲爱的战士们》:真挚表达对抗战英雄的敬意!《亲爱的战士们》是一部根据真实抗日英雄事迹改编的影片。
该片通过叙述红军小分队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抵御侵略者、保卫祖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影片中真实而激动人心的镜头使观众深切感受到了当时壮士们英勇无畏、吃苦耐劳并坚守理想信念的精神风貌。
观看《亲爱的战士们》后,人们对于那段以生命为代价捍卫民族尊严和自由独立的历史时期将有更加深刻而真挚的体悟。
四、《前进,向着胜利前进》:感受新时代光辉启示!《前进,向着胜利前进》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为主题的电影。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电影的变化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的卡普森大街14号咖啡馆地下室内公开放映了他们拍摄的《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后来的电影研究者定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
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我们现在知道的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内容是由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
电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象征活动。
有人曾经形象地把电影比作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人们对特定社会和时代变迁的想象和记忆。
对于中国电影发展而言,改革开放具有改变走向的划时代意义。
我们小组从题材、产量、成本和受众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前后的电影进行研究。
一、题材改革开放前1、刚出现:故事片,戏剧色彩浓厚,披着一层社会教化功能外衣。
2、20s:掀起古装、无效等迎合市民趣味的拍摄热潮,但具有明显消极性。
(初期:处于两半社会,主要用于传播思想,教化色彩浓重。
戏剧色彩浓重。
故事片为主。
)3、新中国成立后:4、十七年:主要样式:革命正剧、散文样式、史诗样式、惊现样式。
5、文革:三突出。
样板戏。
改革开放后(1)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有了突破和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变化和转变就是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和样式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其突破口就是人物形象从符号变化到“人”,其创新不再简单地体现人物,而是从思维上创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现实主义品格体现电影语言现代化新时期电影涌现了一大批现实题材以及文化反思主题等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影片。
第四代导演的《小花》、《生活的颤音》、《沙鸥》、《青春祭》;第五代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第六代导演的《爱情麻辣烫》、《美丽新世界》、《留守女士》等深入现实生活,以挖掘人物性格特点为主的影片,显示了中国电影一种生长的力量和渴望。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中国军事电影经历了创作发展和审美变迁的过程。
这段时间内,军事电影根据国家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社会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取向。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经验的积累和战后国家建设的需要,军事电影创作主要呈现出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题材。
这些电影大多以英勇斗争、热血革命、英雄气概为主题,以宣传军事行动、英雄形象和英勇牺牲来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精神。
1958年上映的《林则徐》以抗英斗争为素材,展现了乾隆年间抗英斗争的英雄事迹,以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70年代起,中国军事电影开始关注描绘军人生活、讲述个人成长和情感故事。
这部分电影作品表现了军人战友情、家庭情、爱情等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使人们更加接近军队和军人的日常生活。
1971年上映的《火线追击》通过展现爱情故事和军人自我牺牲的主线来反映人民解放军在战火中的英勇豪情和爱国情怀。
近年来,军事电影在审美方向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更多的作品开始注重探讨人性、战场伦理和思想内省等主题。
2017年上映的《战狼2》通过讲述一个中国军人在非洲救援行动中的故事,既展示了军人的英勇形象,又通过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和军人的内心挣扎来深化了对战争和崇高牺牲的思考。
在技术层面,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也经历了重要的发展和变革。
从最初的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模拟摄影到数字摄影,从简单的特效到逼真的特效,中国军事电影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引入前沿科技,提升电影的观赏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和审美变迁展现了中国社会政治、军事形势以及观众需求的变化。
军事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从宣扬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到关注个人成长和情感故事,再到探讨战争伦理和内心挣扎等问题。
而在技术方面,中国军事电影也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电影的观赏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新中国战争片的六次变化
新中国战争片的六次变化作者:张智华来源:《艺术评论》 2015年第11期张智华战争片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至今仍吸引着无数的观众,特别是反映那场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和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更已成为电影史上珍贵的宝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影视创作对这一领域也有着或深或浅的探索。
由于社会环境、导演经历、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原因,新中国战争片主要出现了六次变化。
一第一次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以《地道战》《地雷战》等战争片为标志,主要表现强化我军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主旨,符合中国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创作视角多采用仰视,革命队伍是崇高而伟大的,对革命军人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乃至超人化的描绘,部分军人形象走上了神坛,具有高、大、全的倾向;较少表现革命军人的私人情感,即便涉及到其私人情感生活,往往也是一笔带过,且这种情感要服从对军人英雄气概的表现。
这一阶段战争片表现手法比较简单,视听语言处于初级阶段,有些形象比较单一乃至粗糙,缺少变化,属于“扁平人物形象”。
第二次变化以谢晋导演的战争片等为标志。
这些影片多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生动地表现了战斗的激烈场面与官兵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精神,风格真切朴实,角度新颖,塑造出一些英雄人物形象,表现出深刻的人文精神,震撼人心,如《高山下的花环》等,构成了中国战争片的反思阶段。
这一时期的战争片多角度地表现战争、反思战争。
部分革命军人的形象走下神坛,融入了正常的生活。
影片对革命军人私人情感方面的表现也逐渐增多。
如《小花》(1979)、《西安事变》(1981)、《一个和八个》(1984)、《喋血黑谷》(1984)等。
其中谢晋的战争片反思尤为深刻。
《高山下的花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芒,充满了智慧与激情,悲壮之气、阳刚之美比较明显。
谢晋说:“《高山下的花环》为国家牺牲了自己生命的战士,留下一张账单……这些都是最让我感动的人物。
烈士欠账,是这篇小说最动人的地方,是全片的核心。
柳堡的故事
柳堡的故事离我们远去的爱情童话——浅析《柳堡的故事》“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儿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香”一段时光,一个村庄,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那段已不再的时光,依然传唱着那段爱情乐章。
电影《柳堡的故事》是改编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说,由当代女导演王苹执导的一部作品。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4年的春天,新四军战士来到了宝应县柳堡地区,与百姓们打成一片。
男主人公李进在村民田学英家养伤的时候,两个人互生好感,部队离开后,恶霸刘胡子欲霸占二妹子,部队接到二妹子的弟弟小牛送来的消息,迅速又和指导员带队返回,及时救出了二妹子,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爱情这个话题,在当下可以毫不闭塞的谈论,但是在旧时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创作中,叙述爱情大多是为了革命理念而服务,超越阶级的爱情很难被表现,爱情这个纯粹的主题一度被革命的激情洪流所放逐。
影片《柳堡的故事》可谓是打开了这个先河,对于一味的革命片战争片而言,《柳堡的故事》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创作中的一个标志性的作品。
影片的开始,柳堡的村庄、河流、小船等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虽然说本部影片是黑白片,但是依然不会影响美丽的景象,加上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大胆的爱情歌唱和电影音乐的委婉多情的旋律,极具优美动人的抒情效果,让人心旷神怡,且久久萦绕不去。
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一一表现出来,李进的热情、稳重,二妹子的聪明、贤淑,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质朴、淳朴的共同特点,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特点之一。
两人的爱情故事,没有现代爱情影片惯用的亲吻来表现,多事通过人物的表演和细节来表现的,由此可见演员的演技和导演的手法都有极高的水平。
副班长和二妹子从一见面四目相触,通过对两人目光的特写,任务的真情流露,从这时开始两人就有了一个心中的认定,真是目光里的爱情,由此,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庄萌芽了。
新中国六十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整体梳理
新中国六十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整体梳理作者:姚尚凯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1期摘要: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9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影坛中有不少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并且成为经典之作。
本文就这六十年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做了简单梳理,并对领跑今年贺岁档的《花木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期望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学作品;改编电影;《花木兰》中图分类号:J9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33-02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中国的电影事业也随着中国的历史此起彼伏。
这六十年在中国影坛上出现了许多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并且各个时期都有堪称经典的作品留下。
十七年电影时期(1949到文革前)。
有展现了当时社会世态炎凉人世辛酸的《我这一辈子》、塑造了中国电影史上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龙须沟》、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儿童片《鸡毛信》、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高峰《林家铺子》、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青春之歌》、生活喜剧片的经典之作《李双双》、塑造出像萧涧秋这样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物《早春二月》……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刚刚成立,电影事业蓬勃发展,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相当丰富,并且大都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感,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影片吸取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精华,创造出一部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受到大众的喜爱。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与政治结合紧密,没有吸收国际电影艺术成就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
十年动乱,影响的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更是给国家各个方面带来一场浩劫,电影也不能例外。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七年间,没有生产出一部电影,这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人民的文化生活仅仅是几个样板戏。
1974年的《闪闪的红星》是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的,是“文革”期间在官方和群众中受到普遍好评的一部电影。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建国大业》是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该片以真实的手法还原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影片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塑造,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建国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历史细节的还原。
导演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场景,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同时,影片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生动真实,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剧情方面,《建国大业》也有着很高的水准。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串联起整个故事。
这些历史事件包括国共内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等,每一个事件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影响。
影片中的情节紧凑有力,让人热血沸腾。
《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
众多知名演员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的表演非常出色,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气息。
尤其是唐国强扮演的、刘劲扮演的周恩来等人的表演,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建国大业》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主旋律影片。
它以真实的手法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建国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影片的剧情也非常紧凑有力,让人热血沸腾。
如果大家想了解中国历史,或者想感受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气息,《建国大业》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
《建国大业》是一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它不仅回顾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更展现了老一辈爱国人士为了中国的繁荣和独立付出的辛勤努力和牺牲。
当我置身于这部电影的世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与不易。
电影从抗日战争结束开始,讲述了中国经历了从战争到战后重建,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这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
唐国强、张国立等实力派演员的精湛演技,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的疾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们的演绎下,我看到了中国从混乱走向统一,从贫穷走向繁荣的艰难历程。
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
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摘要:本文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探讨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本文认为,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在身份上经历了从妇女而战士再到党员的转变;其外在形象体现了男性化的特点;其情欲无一例外地被遮蔽,被删除;所有这些,体现出了新生的民族国家的一种自我认同。
关键词:共和国前期;女性;形象本文意在探讨共和国前期(1949―1966,通常被称为“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共和国前期的文艺政策一脉相承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文艺的原则与立场,即“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文艺服从于政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1](以上均出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些原则与立场由于新政权的确立而得到更为坚实有力地执行,在相对隔绝而封闭的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共和国前期的电影创制自然毋庸置疑地亦步亦趋于这一绝对强势的主流意识形态操控。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1949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手段推行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措施,如废除包办婚姻,取缔妓院,宣扬男女平等,鼓励妇女参加社会活动。
毛泽东主席为《新中国妇女》杂志创刊号的题词:“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从这位党的最高领导人所发出的声音,可以见出中国共产党为改变妇女地位付出了真诚的努力,因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之前的任何时代相比,新中国女性的地位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中确凿无疑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父权制度下生活了千年之久的中国人,所形成的几近集体无意识的男女观念(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却根深蒂固,难以卒除。
这种传统的男女观念不仅潜存于民众身上,亦隐藏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层。
新中国电影史
新中国电影史
风雨建国录
红色电影 - 艰难17载(1949-1966)
所谓的十七年是指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这样一个历史阶 段,这一时期的电影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老百姓则将这一阶段的 电影统称为“红色电影”。 “十七年电影”与其说“文革电影”的前声,不如说更是一种社 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实践逐渐确立的过程。作为刚刚成立的新 中国,急需在文化领域确立自己的领导权地位。也就是说,如果 说“文革电影”是文化领导权已经确立的结果,那么,显然“十 七年电影”这种 “文化革命”具体展开的过程,其中必然有协商、 有斗争,而这些都可以从电影批评中具体地呈现出来。可以说, “十七年”的中国电影像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了 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人情, 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从作品来看,“十七年”的电影创作 中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拍得最为成功。因为,中国人 民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是,是伟大、光荣的历史。
• 体育片:《女蓝五号》等
• 喜剧片:《魔术师的奇遇》(中国第一部立体故事片)等 • 戏曲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梁山泊与祝英台》等 • 爱情片:《画中人》《阿诗玛》等
• 儿童片:《祖国的花朵》、《小兵张嘎》、《鸡毛信》、《小铃铛》 、《英雄小八路》等
“那些年”的经典电影
《女篮五号》
《白求恩大夫》
第三代导演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等。他 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 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第三导 演
①1949年新中 国成立到1965 年文革前
爱国电影大全
爱国电影大全介绍爱国电影是指以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宣扬爱国主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作品。
这些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入的人物描写和引人入胜的视听效果,展现了人民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无私奉献和英勇抗争精神,鼓舞了国家精神和团结力量,同时呼吁人们珍惜和维护祖国的繁荣和安宁。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爱国电影,这些电影涵盖了各个时期和不同的题材,以展示中国电影在爱国主题上的辉煌成就。
1.《建国大业》建国大业建国大业《建国大业》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历史巨制,它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共内战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如何浴血奋战、同仇敌忾,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的艰辛过程。
影片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表演,生动地再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和伟大的历史时刻。
2.《英雄》英雄英雄《英雄》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史诗巨制,影片以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七个不同身份的英雄人物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理想,经历了各种考验和磨难的故事。
这部电影通过华丽的视觉效果、紧张刺激的情节和深入的人物塑造,让观众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
3.《集结号》集结号集结号《集结号》是一部根据钱钟书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由陆川执导。
影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107连在敌后乡亲的支持下,与日寇进行顽强抗战的故事。
这部电影通过真实、感人的剧情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斗争的英勇精神。
4.《奋斗》奋斗奋斗《奋斗》是由韩寒执导的青春题材电影,剧情围绕着几个北漂青年的生活和工作展开。
影片通过描绘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关心,体现了当代青年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这部电影以幽默、写实的方式展现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热血,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5.《战狼》战狼战狼《战狼》是由吴京执导并主演的动作电影,剧情围绕着一个中国军人的故事展开。
影片通过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紧张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无畏精神。
电影开国大典主要内容
电影开国大典主要内容电影《开国大典》是一部由中国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拍摄的历史题材影片,该片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中国成立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艰苦奋斗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影片通过展现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艰辛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向观众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伟大历程。
电影《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影片通过生动的镜头和情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
影片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日寇侵略下的艰苦生活和抵抗斗争,揭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影片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其次,影片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战争。
影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表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奋斗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影片通过展现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战斗,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最后,影片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伟大历程。
影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表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艰苦奋斗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影片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下所展现出的伟大力量和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电影《开国大典》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表现,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艰苦奋斗和取得的伟大胜利,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伟大历程。
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反映历史的影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艰辛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伟大作品。
通过这部影片,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艰苦奋斗和取得的伟大胜利,更加深刻地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伟大历程。
新中国电影塑造的英雄形象历史短文
新中国电影塑造的英雄形象历史短文
新中国电影塑造的英雄形象历史短文新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就成为了宣传革命理念和塑造英雄形象的重要手段。
从《武训传》到《英雄儿女》,从《铁道游击队》到《英雄本色》,新中国电影塑造的英雄形象历久弥新。
新中国电影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不仅是具有崇高理想和伟大品质的人物,更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代表。
他们有的是革命先烈,有的是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等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
他们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对民族复兴的热爱等,都深深地感染了观众,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心中的榜样。
新中国电影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英雄形象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精神追求,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
他们的形象不仅在电影中得到了呈现,也通过各种文艺形式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新中国电影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篇章,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英雄形象不仅是电影中的人物,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符号。
爱国类电影发展历程
爱国类电影发展历程
爱国类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当时,中国正处于殖民统治和国家危机的时期,人民对国家独立和自由的渴望日益高涨。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自然成为了表达爱国情怀和宣传国家意识的重要媒介。
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开始崛起,爱国主题的电影成为了当时的热门题材。
代表作品包括《定军山》、《孔雀》等。
这些电影描绘了中国人民对外侵略的坚决反抗和民族精神的高潮,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爱国主题的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电影工作者以革命战争和解放运动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作品,如《渔光曲》、《晚春》等。
这些电影反映了新中国的光辉成就和人民对国家建设的无限热爱。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电影产业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爱国主题的电影也逐渐与时俱进。
从1990年代至今,中国电影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观众奉献了诸多优秀作品。
如《红高粱》、《天堂电影院》等,这些电影通过扎实的文化基础和情感表达,深入人心地向观众传递着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民族精神的坚守。
总的来说,爱国类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爱国类电影不断与时代共进,传递着爱国主题的价值观和情感体
验。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爱国类电影将会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中国初期革命电影对原著的再创造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016级指导老师:摘要:红色经典作品不仅见证共产党带领之下新中国成立的不易,更是对于我国历史的一种重要的传承。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有以《苦菜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以及《小兵张嘎》等在内的诸多作品涌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对于文化追求的不断提升,这些经典的革命小说开始登上大荧幕。
可以说,质量高的电影的制作从画面、情景以及背景音乐等诸多处理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饱满,同时,由于电影的特殊性,在情节方面,电影较小说也具有删减与增补等环节。
本文对比研究电影与小说在情节、细节、人物塑造、叙事视角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分析新中国初期的革命电影是如何对原著进行再创造分析。
关键词:革命电影;红色经典;改编;创作分析A bstract:The Red revolutionary novel not only witness the difficult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but also are an important heritage of Chinese hi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China, there were many classics, including Cauliflower, The Song of Youth, The forest, etc. It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upgrading of people's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that a batch of revolutionary novels are adapted and become world-famous revolutionary film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film, in terms of plot, the film also has cut and supplement links compared with the novel. This paper,which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anges between film and novel in plot, details, characterizati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so on. Finally, it analyzes how the revolutionary film in the early New China Recreated the original works.Key words:Revolutionary film; Red revolutionary novel; adaptation; creation analysis品质一流的革命题材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红色经典,一方面是由于英雄先烈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换回新中国的安宁与繁荣,另外一方面,红色象征着共产党,这个令世界惊艳的政党,借助其先进的精神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国各族人民带来繁荣富强的生活。
这个红色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关于红军的小说就是:“红色经典”,而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就是“革命电影”。
未来的社会是需要靠媒介与平台传播精神的,影视作品是一种最为普遍、也最能打动人的一种。
结合习总书记的讲话以及我国对于文化自信的宣传力度,本文将基于“革命电影对小说的再创造分析”,围绕具体的革命电影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与论述。
一、红色经典再创作概述对于经典的红色电影的改编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不论是电视剧、动漫或是电影,关于革命历史的描述从未停止,笔者基于已有的理论研究以及文献阅读法将从红色经典的改编情况、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红色经典的传播方式新中国成立之前,也就是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由于环境的限制以及中国社会的矛盾性质,导致关于红色经典的传播以及表现主要体现在文本类的形式,最常见的是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字性的创作以及连环画等绘图表现形式。
当然,在1940s,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已经开始起步,但是那个时候的作品主要以古代经典文学的改编为主。
譬如:根据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改编的电影主要有:《刘关张打破黄巾》(1927年,天一影业)。
解放战争结束后,人们有时间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关于革命创作的素材大批涌现,可以称得上的红色经典作品最为繁荣的阶段。
文学的影像化传播呈现出以现实的政治和文化,以革命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基本面貌。
在这个阶段,关于抗战、长征、解放战争等的文学创作如火如荼,在国家的电影业发展逐步进入正轨之后,《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经典作品被搬上荧幕,由此,我国关于红色经典作品的再创作拉开帷幕。
(二)红色经典再创作的意义关于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究竟孰优孰劣的探讨至今仍在进行之中,然而,倘若宏观来看,不论是文字形式或是影视形式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红色经典内在的革命精神。
红色经典再创作一方面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必然趋势,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对于历史的缅怀。
笔者根据阅读书籍以及观赏电影的体验,总结出革命电影对原著的再创造的三个意义:1.利于革命精神的传播不论是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哪怕是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具体的人,精神所起到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对于人民的重视程度都十分的高。
革命时期文学创作的灵感也有很多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可以说,红色经典算得上是属于工农联盟的文学,其朴实的文字通过影视的生动展示,使得生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回到那段峥嵘岁月,让目睹过这段历史的人引起更深层次的共鸣,这对于革命精神的传播具有积极影响。
2.启发当下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和影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在对于革命电影改编分析的过程中,也是对于当下文学创作的一种提示。
这种提示不仅是创作内容方面的多样性,也是对于历史的尊重与深思。
当下社会处于一个真人秀独领风骚、宫廷穿越权谋类活跃、言情小说被大肆改编但是严肃文学以及现实主义作品缺乏流量的时代。
红色经典作品的改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文学创作的方向。
3.延续红色作品的创作关于历史的性质,不论在文学界还是影视界都具有多元化的认识,电影《风雨哈佛路》中曾论述:我们就是历史。
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关于红色经典的创作却并未停止。
当下的中国,作为曾经沉睡的东方雄狮,正在借助制度的优势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关于中国政府、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奇迹一直在被创造,这些新的精神与品格值得被记录。
影视作品的改编再对经典革命题材小说再创作的同时,也为当下乃至未来的红色作品创作提供了无尽资源,也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
二、再创造的理论分析革命电影的更新以及在创作历经诸多不同的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本文着重分析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革命电影,也是行业内统称的十七电影。
这一章节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理论、策略选择三个方面。
(一)发展阶段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指新中国建立后到“文革”以前的十七年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50年代是中国内地电影一个新时期,可以用”传统和新生”来概括。
电影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三个阶段:50年代是一个起伏的集中阶段,倘若按照影片的质量以及产量进行分析的话,可以简要的概述为三个阶段,也就是1.初期:这是革命电影的摸索时期,传统的模式和新兴的模式不断碰撞,改革的交接时期。
2.中期:这个时期作为革命电影发展的中间阶段,出现更多样的创作形式,但是尚未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3.后期:这是颇有成果的阶段,中国革命电影已经形成自己的创作模式以及理论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以及创作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电影再创作的理论与方法电影的改编大部分是基于原著的设定,大多数的读者希望电影是将书中的一草一木完美而又真实的还原。
但是由于二者的创作背景具有比较大的不同,所以在实际的再创作环节之中,难免具有情节、叙事方式或者是人物形象方面的改动。
更何况,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人物形象的认知也是基于读者的个人再创作。
电影的改造从宏观上来看不外乎是“忠实观”、“创造观”与“戏说观”的各种变体。
以下将就这三点理论进行进一步阐述。
1.忠实观就是从原著的视角来对待电影改编。
忠实度,对于电影架构而言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
早期对于电影的改编都是比较简单的,对于镜头的运用以及片段的剪辑并不是比较熟练。
但是经过不断的尝试以及摄影技术的提升,对从文字影像的转换积极探索,并且强调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由‘绝对’忠实走向了‘力求’忠实的改编理论。
”11孙琳.苦菜花开,歌亦为文--从小说《苦菜花》看传媒对文学的影响[J].青年与社会,2014,(18):344-344,345.2.创造观这是电影的视角来对待改编,对于这种观念的争论以及探讨可谓如火如荼。
罗伯特·沃伦认为:“把小说改编影片时,影片是新的创作,是毁是誉,都与小说作者全无干系。
”2中国电影的发展并不算领先,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不断积累以及摸索,已经具有些许的经验可以参考。
当然,批判性地来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影视作品的改编范围内,导演的自我创作以及二次创作并不是十分明显,也具有比较大的进步空间。
3.戏说观戏说观是从受众的视角对待改编。
电影的改编之所以可以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戏说观的理论指导。
基于这种理论指导,观众看到的情节是更为流畅,更为突出的。
也正是基于影片的多元化、画面感强、连续性突出等特点才会导致。
三、再创造的实际应用与举例根据笔者个人对于电影的赏析以及原著的对比,我发现在以上提及的三种理论指导当中,最常见的手段是:电影对原著情节的删减、增补;电影对原著人物形象的再创造;电影对原著叙事视角的再创造以及电影对原著细节的再创造等诸多方面。
在这个章节之中,我将着重选择《苦菜花》以及《青春之歌》两部作品进行探讨。
(一)《苦菜花》的再创作分析作为知名作家冯德英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以及代表作,《苦菜花》的成功不仅体现再印刷厂的连夜赶工,一版再版之上,也表现在其1965年被改编的同名电影,座无虚席,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追捧。
电影和原版的书籍当中在人物塑造方面具有比较大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