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六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六)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解析:选D 根据材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并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政权得以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A项错误;B项表述绝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C项错误。
2.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组织屯田( )
A.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推动了农业技术的革新D.推进了北方的统一进程
解析:选D 据题干可知,曹操组织屯田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力增强,从而推进了北方的统一,故选D项;A、B、C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3.(2019·宜昌调研)下图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
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解析:选D 根据题干图为甘肃出土犁地画像砖,且图中信息为一人一牛耕作技术,魏晋的河西走廊可能性最大,故选D项;这种技术在汉代以后才大规模使用,故A项错误;因为材料所提供的出土文物来自甘肃,故B、C两项错误。
4.(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 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
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
解析:选D 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手工业技艺不得外传,只能传之于男性家族成员,说明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故选D项。
5.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历代政府加强对民间手工业的管理,主要是为了恢复与发展经济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间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品的社会需求,排除C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是材料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6.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解析:选C A项材料无从体现;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B项错误;据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可知政治军事重心并未南移,故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军事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C项正确。
7.下图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 )
A.促进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B.体现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
C.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利于播种和土壤肥力的保持
解析:选B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故选B项;曲辕犁的出现没有改变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封建社会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没有完成,排除C项;曲辕犁的出现,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与保持土壤肥力无关,排除D项。
8.《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解析:选C 据材料可知口分田在农民死后由政府收回,再分给其他农民使用,可见均田制有利于土地和劳动者结合,C项正确;均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属于北魏均田制的作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
9.中唐后,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楚州(淮安)、广陵(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
A.运河航运的兴盛B.长江航运的发达
C.江南经济的发展D.对外贸易的兴盛
解析:选A 材料中呈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的附近,故A项正确;长江航运发达与材料中强调的汴州(开封)、宋州(商丘)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江南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北方城市的发展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对外贸易上,唐朝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带动的是沿海地区,故D项错误。
10.唐代官员经商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有效统治。因而,唐朝采取了诸多措施来解决官员经商问题。其具体举措有:禁止官员与市场、商人接触,禁止官吏兼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