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微生物检测是医学理论研究、生产实践中的常见工作内容。
那么,医学微生物的检测方法都有哪些呢?微生物的检测作用是什么?1.诊断临床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的检测可以检测各种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监控病原微生物动态信息,助力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2.监控药品质量。
微生物检测可以发现药品中微生物限度、生物负载、细菌内毒素是否超标,确保药品质量。
3.监控医院环境质量。
微生物检测可以发现医院水、空气环境中有害微生物浓度、成分,为医院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一)快速检测法快速检测法是医学微生物检测常用方法,主要是借助不同形式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快速检测,包括抗干扰培养基和微生物数量快速检测仪器瓦勃氏呼吸仪、微量量热计等以及BACTOMETER全自动各类总菌数及快速细菌检测系统等。
(二)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计数法是传统微生物检测手段之一,根据计数载体、对象的差异,可以划分为血球计数板法、比例计数法、染色计数法、液体稀释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等。
1.血球计数板法。
血球计数板法主要是在划分网格结构稀释血液后,利用专门的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直接计数,是以往较为常用的技术方法,具有直观、快捷、简便、仪器损耗小的优良特点,但也存在无法区分死菌、活菌,计数结果高于实际含菌数量的缺点。
因此,血球计数板法仅适用于单细胞状态病原微生物所产生孢子计数。
2.比例计数法。
比例计数法是在液体颗粒浓度已知情况下,将其与待测细胞浓度菌液成比例混合后借助显微镜观察计数的方法。
比例计数法可以避免个人因素引起的考评误差,适用于痰液、粪便、血液、体液等存在多种细菌时需要将其中一种细菌分离的情况,但因所测得结果为死菌体、活菌体的综合,不适用于运动性较强的活菌计数。
3.染色计数法。
病原微生物体形体积微小,大多无色半透明状。
染色计数法是借助不同染料对菌体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活菌计数的方法。
根据计数对象的差异,可以选择的染色剂也具有一定差异。
微生物限度检验
微生物限度检验1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
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其他完全溶解并能通过滤膜的样品,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精制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其他不完全溶解或无法通过滤膜的样品,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检查。
2设备、仪器及用具2.1 设备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恒温水浴锅、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180℃~300℃)、电冰箱、高压蒸汽灭菌器、365nm紫外灯、显微镜、集菌仪、薄膜过滤装置等。
2.2 用具2.2.1 玻璃器皿用前应洗涤干净,无残留抗菌物质。
于180℃干热灭菌2小时以上或250℃干热灭菌30分钟以上(仅适用于玻璃器皿或不锈钢用具),或高压蒸汽121℃湿热灭菌30min,50~60℃烘干备用。
2.2.3 无菌衣、帽、口罩、手套(洗净后配套,用牛皮纸包严)、移液管、试管、接种环、孔径0.45UM且直径50的微孔滤膜灭菌,备用。
也可用一次性无菌口罩、手套。
2.2.3 酒精灯、乙醇棉球、打火机、实验记录纸等。
2.2.4经灭菌处理的用具存放时间不超过48小时,否则需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
3稀释液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
4培养基及试液4.1 细菌检查用酪蛋白大豆营养琼脂培养基。
4.2 霉菌、酵母菌检查用沙氏培养基、(玫魂红钠琼脂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PD)。
4.3 大肠埃希菌检查用胆盐乳糖(BL)培养基、MUG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靛基质试液、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枸橼酸盐培养基。
4.4 大肠菌群检查用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4.5稀释液 0.9%氯化钠溶液或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4.6 培养基制备应注意:4.6.1 配制的培养基应测定PH值,确保灭菌后培养基的PH值符合相关培养基的要求。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在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中,对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执行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一、培养法。
培养法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它通过将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分裂和形成可见的典型菌落的特性,来检测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培养法主要包括菌落计数法、膜过滤法等。
菌落计数法是将样品均匀涂布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根据菌落的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膜过滤法是将样品过滤到孔径为0.45μm的膜上,然后将膜放置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培养,根据在膜上形成的菌落数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二、生物学法。
生物学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培养微生物或者利用生物学试剂来检测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生物学法主要包括酶标记法、PCR法等。
酶标记法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来检测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其原理是将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微生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然后通过酶反应产生显色物质或荧光物质来进行检测。
PCR法是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通过扩增微生物的特异基因序列来检测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三、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产物或者利用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检测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ATP生物发光法、流式细胞术等。
ATP生物发光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ATP来进行检测,通过测定样品中的ATP含量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流式细胞术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微生物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和鉴定,通过测定微生物在流式细胞仪中的光散射和荧光信号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综上所述,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测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执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微生物化验方法
微生物化验方法
微生物化验的方法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1.琼脂平板培养法:因培养基不同,琼脂平板法分为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法和显色培养基检测法。
选择性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选择性抑制剂来抑制非目标微生物生长;显色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的显色底物,以菌落颜色区分目的菌落与非目的菌落。
2.显微镜镜检法:将待测样品中的微生物富集后,于油镜下直接计数。
显微镜镜检法通常与琼脂平板培养法结合使用,通过琼脂平板培养法对菌落进行定性分析,再用显微镜进行定量计数。
3.微生物测试片检测技术: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测试片由印有网格的聚丙烯薄膜和覆盖有培养基和显色物质的聚乙烯薄膜组成。
待测样品经过处理后可直接接种在微生物测试片上,然后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使固定在测试片上的显色物质与待检微生物生长产生的特异性酶发生显色反应,形成有颜色的菌落,通过对这些菌落进行计数便可实现检测。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微生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而准确、快速地检测微生物是保障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和医疗健康的重要手段。
微生物检测技术可分为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新颖快速的方法也不断涌出,比如阻抗法、免疫磁性微球、电化学基因传感技术、流式细胞术、代谢学技术、自动旋转平板和激光菌落扫描计数法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1.传统微生物培养法传统培养法是微生物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化学培养基和其他条件,将来自感染部位或其他来源的微生物细胞在人工环境中进行培养的方法,并通过形态、染色、生理和代谢特性等来鉴定和分类。
在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出现菌落并进行计数和形态鉴定,从而得到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信息的一种方法。
传统培养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易于操作,能够获取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及药敏信息。
然而,该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3—5天或更长),不能检测异常生长的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休眠状态,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1.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是一种利用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为基础,通过分子水平的技术手段来检测目标物质的一系列方法。
在微生物检测中,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通常是指可以直接从样品中提取微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检测,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DNA芯片以及下一代测序等技术。
其中,PCR是一种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之一,它可以扩增特定的DNA片段并进行定量和质量分析,适用于微生物数量检测、菌株检验、病原体检测等。
qPCR技术是PCR的一种改进,可以进行实时检测,具有快速、高效、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定量分析。
DNA芯片是另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在一个小型的芯片上集成多个不同的核酸探针,可以同时对多个微生物进行检测。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1. 菌落计数法: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计算菌落数量来估计微生物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菌和真菌的定量分析。
2. 涂片染色法:将微生物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经过固定、染色、清洗等步骤,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这种方法常用于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鉴定。
3. 荧光染色法:利用荧光染料对微生物细胞进行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
荧光染色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专一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微生物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4. 核酸分子检测法:通过提取微生物的核酸(DNA或R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扩增、检测和分析,可实现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检测微生物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实现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ELISA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感染病的诊断和监测。
6. 生物发光法: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生物发光反应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生物发光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可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适用于对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
7. 侵袭性检测法:通过无菌操作将微生物接种至实验动物体内,通过观察动物的病理变化和死亡情况来评价微生物的毒力和致病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8. 培养法:通过将微生物样品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通过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和变化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为疾病诊断、病原体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以下是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一、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建立在经典微生物学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快速等优点,但易受主观因素和经验限制,且无法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准确鉴定。
1、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是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
该方法主要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观察。
2、培养基培养培养基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3、生化鉴定生化鉴定是通过测定微生物对各种生化试剂的反应,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从而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鉴定。
二、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快速化和高精度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1、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对样本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等领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或RNA等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核酸分子的序列、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特异性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3、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将色谱分离与质谱鉴定相结合的检测方法,通过将样本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了解其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的鉴定。
微生物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是指针对各种生物体,从样品中筛选出有关体内微生物种类、数量及其对宿主的病因学、生理和代谢等特性的检验方法。
微生物是人体内外、环境中最为复杂和广泛的生物种类之一,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准确性对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工艺的应用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细菌检验法细菌检验法是检测样品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样品选择适用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1)常规培养法:是指将样品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中,然后使用相应的检测手段对生长出的菌进行鉴定和定量。
(2)直接显微镜检测法:通过直接观察样品中的细菌形态和数量,可以快速的获得有关细菌的基本信息。
(3)酶联免疫吸附法:该方法通过检测样品中的细菌特征抗原或抗体,来间接地检测细菌存在的数量和种类。
2. 真菌检验法真菌检验法是针对样品中真菌种类和数量的检测方法。
真菌的检测方法相对于细菌来说要更为复杂,一般需要分离纯化后,再建立适当的培养条件进行鉴定。
其中常见的方法有:(1)常规培养法:对于不同的样品所需要选择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不同,建议先进行前处理,减少其他微生物对于真菌的影响,然后进行分离纯化。
(2)荧光定量PCR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地检测样品中的真菌数量和种类,同时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3)真菌特异性抗体法:通过检测样品中真菌的抗原或抗体,来间接检测出真菌的存在。
3. 病毒检验法病毒检验法是指对样品中的病毒种类和数量进行检验的方法,由于病毒的特殊性和生长需求,病毒的检测方法相对于微生物要更加复杂,其中常见的方法有:(1)细胞培养法:对于部分不易检测到的病毒,可以进行细胞培养的方法,当病毒感染到细胞后,会产生相应的细胞变化,从而进行病毒检测。
(2)PCR法:PCR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在病毒检测的过程中,可以使用PCR反应寻找患者体内的病毒基因。
(3)西方印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可以间接地了解病毒的某些特征。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是指用于确定特定微生物在某种产品中的存在情况的检测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菌落计数法、培养方法、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1. 菌落计数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样品加入适当的培养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观察产生的菌落数目来估计微生物的数量。
可以通过直接计数,也可以通过稀释系列来测定数量。
2. 培养方法:培养方法是将样品加入含有适宜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微生物,通过观察生长情况、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来确定微生物的存在与否。
常用的培养方法有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
3. 生化方法:生化方法是通过检测微生物生长过程中释放的代谢产物来确定微生物的存在与否。
常用的生化方法有气体生成法、乳酸生成法、酶活性测定等。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利用特定微生物的DNA或RNA序列进行检测。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PCR、核酸杂交等。
以上是常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不同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检测要求和需求。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等,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的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生长量测定法1、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
原理: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2、称干重法:原理:利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
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
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3、比浊法:原理:微生物的生长引起培养物混浊度的增高。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值,判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该法主要用于发酵工业菌体生长监测。
4、菌丝长度测量法:方法:对于丝状真菌和一些放线菌,可以在培养基上测定一定时间内菌丝生长的长度。
二、微生物计数法1、血球计数板法:这种方法简便,直观,快捷,但只适宜于单细胞状态的微生物或丝状微生物所产生的孢子进行计数,并且所得结果是包括死细胞在内的总菌数。
2、染色计数法:为了弥补一些微生物在油镜下不易观察计数,而直接用血球计数板法又无法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的不足,人们发明了染色计数法。
3、比例计数法:将已知颗粒(如霉菌孢子或红细胞)浓度的液体与一待测细胞浓度的菌液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在显微镜视野中数出各自的数目,即可得未知菌液的细胞浓度。
4、液体稀释法:对未知菌样做连续十倍系列稀释,根据估计数,从最适宜的三个连续的10倍稀释液中各取5毫升试样,接种1毫升到3组共15只装培养液的试管中,经培养后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生长的试管数,然后查最大或然数表MPN(most probably number)得出菌样的含菌数,根据样品稀释倍数计算出活菌含量。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是一种检测和鉴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
毒等)存在和数量的方法。
这种检验可以用于各种领域,
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生产、医疗卫生等。
在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1. 培养法:将样品接种在含有适合生长微生物的培养基上,通过观察和计数培养基上的菌落来鉴定和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2. PCR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放大特
定的微生物DNA片段来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3. 免疫学方法: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通过免疫
学试剂盒或免疫染色法来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4. 流式细胞术:利用激光流式仪对微生物进行单个细胞的
鉴定和计数。
5. 蛋白质检测:通过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蛋白质来判断
其存在和数量。
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判断环境卫生状况、食品的卫生安全、药品的纯度和无菌性等。
这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检验科微生物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微生物学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微生物学的检测与分析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生理、生化、遗传、生态和应用等方面的学科,而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则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鉴定、分离、培养、检测和分析微生物。
1. 培养法培养法是最常用的微生物检测与分析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离并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或生长条件下,以便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长情况。
常用的培养方法包括平板法、液体培养法和深层培养法等。
平板法是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然后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一定时间,使微生物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可见的菌落。
液体培养法则是将待测样品加入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液体培养液中,通过摇晃或搅拌等操作使微生物均匀分散并生长。
深层培养法是将待测样品深置于固体培养基中,以观察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以及产生的可见代谢产物。
2. 基因检测法基因检测法是一种通过检测微生物的基因序列来确定其种类、数量和功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微生物的基因组DNA或RNA,通过PCR扩增、核酸杂交、克隆和测序等技术手段来检测和分析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PCR扩增法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引物将待测微生物的DNA模板进行放大的方法,通过PCR扩增可以快速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核酸杂交法则是将标记有特定探针的DNA或RNA与待测微生物的基因组DNA或RNA 进行杂交,通过探针的特异性结合来确定待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克隆和测序法是将待测微生物的DNA序列进行克隆,并利用测序技术确定其基因组的序列信息。
3. 免疫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是一种通过检测微生物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鉴定和分析微生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抗体的特异性识别来检测和分析微生物的存在和特性。
免疫荧光法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与待测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的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中的微生物污染。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涂片法、培养方法、PCR等。
1. 菌落计数法
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基于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菌落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饮料、水等中的微生物数量。
菌落计数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定量检测微生物数量,但缺点是需要时间较长,且对于某些菌种可能不适用。
2. 涂片法
涂片法是将样品在玻片上涂抹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数量、分布等特征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涂片法的优点是快速、简便,但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3. 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是将样品放置在含有适宜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
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微生物的检测,但需要时间较长。
同时,培养方法还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纯化。
4. PCR
PCR是一种基于DNA扩增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微生物的存在。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高度敏感、快速、准确,但存在样品的预处理和设备的昂贵问题。
总之,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验是指通过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的一种过程。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是最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之一。
它是将样品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促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通过对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进行观察和鉴定,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直接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是一种快速检测微生物的方法。
它是将样品制成薄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
直接涂片法适用于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例如食品中的致病菌。
3. PCR法
PCR法是一种基于DNA扩增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它是利用特定的引物扩增样品中微生物的DNA片段,通过检测扩增产物来确定微生物的种
类和数量。
PCR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极少的情况。
4. ELISA法
ELISA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反应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它是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微生物抗原结合,通过检测结合产物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ELISA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极少的情况。
5.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细胞表面分子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它是通过将样品中微生物标记上特定的荧光染料,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标记细胞进行定量和分析。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性,可以检测到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极少的情况。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检验食品或药品中微生物水平的一种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规程》的标准要求,目前常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总菌落数测定法:通过菌落计数法,检测某一样品能够培养出的所有微生物数量。
2.大肠菌群检测法:通过检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来判断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3.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法:通过培养样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来检测食品是否存在霉变。
4.致病菌检测法:通过检测样品中致病菌的存在与数量,来判断食品是否受到污染。
5.细菌耐热菌数量检测法:通过检测样品中细菌耐热菌的数量,来判断食品加热杀菌处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对食品或药品中微生物水平的一种常规检测方法,其结果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主要包括直接镜检、检测特异性抗原或病原体成分、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体外药敏试验等。
(一)直接镜检标本经涂片染色或制备湿片镜检,有些标本如尿液、脑脊液等经过离心浓缩后镜检出其初步结果对有些病人标本有诊断参考价值。
直接镜检对于确定进一步检出步骤及鉴定方法也很有帮助。
另外,直接镜检还可评价标本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二)快速诊断快速检测病原体成分主要是指特异性抗原和核酸检测。
特异性抗原检测包括免疫荧光技术、胶乳凝集试验、酶免疫技术、对流免疫电泳、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等。
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探针杂交、PCR技术。
其他快速检测法还有气-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测定法和基因或蛋白微型阵列芯片技术等。
(三)直接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即在分离培养病原体的同时,直接将临床标本接种于平板,用抗生素纸片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在18~24h内可获得结果。
但因其在试验时接种量难以标准化,且对混有杂菌和混合感染的标本不易明确其结果,故分离出纯培养物后应再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四)常规检验 1.分离培养:通常由正常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接种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10%CO2的气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h生长良好。
若原始培养为阴性,但据镜检结果和临床信息提示可能有病原菌存在,则应再采集大量标本,离心浓缩或溶解离心法处理,取沉淀接种营养丰富的需氧或厌氧培养基来培养。
对于存在正常菌群部位采集的标本,分离时应采用选择培养基以利于病原菌生长,也可加某些抗生素抑制污染菌的生长。
对于某些感染标本中发现的细菌,如尿路感染的尿液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可能是病原菌,也可能是污染菌或正常菌群,其临床意义的确定有赖于定量培养法。
即取一定量的标本如液体标本用液体培养基作一系列稀释;组织标本称量后制成悬液,并稀释成l0-1,10-2,10-3等,分别取涂布于血琼脂平板或倾注培养,35℃24h后计算每克标本所含细菌数。
检验科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解析
检验科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解析一、引言微生物检测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在医药、食品安全、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检验科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解析,包括培养法、PCR法、质谱法以及流式细胞术等。
二、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最为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通过将样本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和统计出生长的微生物数量。
培养法具有如下特点:1. 耗时长:培养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得到可靠结果。
2. 易操作:培养法相对简单,操作过程容易掌握。
3. 高度可靠:培养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然而,培养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于无法培养的微生物无法检测,并且对于未培养出来的微生物种类无法确定。
三、PCR法PCR法即聚合酶链反应法,是一种基于DNA复制的方法,通过扩增微生物的核酸片段来检测其存在。
PCR法的特点如下:1. 高效快速:PCR法在几小时内即可完成,相比于培养法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2. 高灵敏度:PCR法可以检测到微生物的极低数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3. 精确定性:PCR法可以准确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然而,PCR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对于样本中的抑制物质敏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四、质谱法质谱法是通过检测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质谱特征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一种方法。
质谱法具有如下特点:1. 快速准确:质谱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多种微生物进行检测,并确定其种类和数量。
2. 高灵敏度:质谱法可以检测到微生物的极低数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3. 高通量:质谱法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微生物样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质谱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配合特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同时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五、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细胞形态、大小、染色质含量等特征的花流式技术,通过细胞的单个或多个参数进行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测。
流式细胞术具有如下特点:1. 高通量:流式细胞术可以实现快速、高通量的微生物检测,适用于大样本数量的检测需求。
微生物检测的方法
微生物检测的方法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也有些微生物的存在可引起多种应变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会对人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会使食品及原料腐烂和变质。
在空气或液体中,对于微生物的采集,选择合适的试验仪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微生物检测方法(1)应用于液体中微生物检测—滤膜法将灭过菌的过滤装置连接到抽滤瓶上,用无菌镊子夹取滤膜,将滤膜放至滤器底部。
无菌吸取一定数量液体样品或样品稀释液至滤器内,打开真空泵进行抽滤。
当全部样液通过滤膜后,用20mL-30ml灭菌生理盐水轻洗滤器边缘至少两次。
关闭真空泵,打开滤器,用无菌镊子移取滤膜。
将滤膜置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
一般需要较多过滤器装置,采用多联过滤器最好,这样减少试验次数,节约时间,提高试验准确性,减少试验的误差。
(2)应用于气体的空气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我公司根据Anderson撞击法原理研制的空气浮游菌采样器,可以有效地评价空气质量。
冯福民等在《医院空气中微生物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一文中,通过用平板沉降法、监测仪法和采样器法分别对医院门诊大厅和母婴同室病房进行为期一天的连续采样 ,数据经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三种采样方法的捕获率差别显著 ,采样器法优于监测仪法 ,也优于平板沉降法;说明了采样器法监测空气细菌捕获率最高 ,是一种最佳的采样方法。
2.微生物检测的必要性(1) 食品食品因含有微生物可依赖生长的营养成分,因此食品会受到微生物不同程度的污染。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
为了食品的安全,人们的健康,微生物检测极其必要。
(2)医院医院感染都和微生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加强医院的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空气室内空气是微生物污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室内舒适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相对密闭的室内更为各种有害微生物滋生创造了条件。
只有有效地检测微生物的含量,才能采取有效地措施,才能保证人体健康不受微生物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落总数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三、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2.无菌操作:操作中必须有“无菌操作”的概念,所用玻璃器皿必须是完全灭菌的,不得残留有细菌或抑菌物质。
所用剪刀、镊子等器具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样品如果有包装,应用75%乙醇在包装开口处擦拭后取样。
操作应当在超净工作台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无菌室进行。
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
3.采样的代表性:如系固体样品,取样时不应集中一点,宜多采几个部位。
固体样品必须经过均质或研磨,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
4.样品稀释误差:为减少样品稀释误差,在连续递次稀释时,每一稀释液应充分振摇,使其均匀,同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支吸管。
在进行连续稀释时,应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以免吸管外部粘附的检液溶于其内。
为减少稀释误差,SN标准采用取10mL稀释液,注入90mL缓冲液中。
5.稀释液:样品稀释液主要是灭菌生理盐水,有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或0.1%蛋白胨水),后者对食品已受损伤的细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对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如酱油)进行稀释,可以采用灭菌蒸馏水。
(二)倾注培养1.操作方法: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2.倾注用培养基应在46℃水浴内保温,温度过高会影响细菌生长,过低琼脂易于凝因而不能与菌液充分混匀。
如无水浴,应以皮肤感受较热而不烫为宜。
倾注培养基的量规定不一,从12~20ml不等,一般以15ml较为适宜,平板过厚可影响观察,太薄又易于干裂。
倾注时,培基底部如有沉淀物,应将底部弃去,以免与菌落混淆而影响计数观察。
3.为使菌落能在平板上均匀分布,检液加入平皿后,应尽快倾注培养基并旋转混匀,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检样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时间不宜超过20min,以防止细菌有所死亡或繁殖。
4.培养温度一般为37℃(水产品的培养温度,由于其生活环境水温较低,故多采用30℃)。
培养时间一般为48h,有些方法只要求24h的培养即可计数。
培养箱应保持一定的湿度,琼脂平板培养48h后,培养基失重不应超过15%。
5.为了避免食品中的微小颗粒或培基中的杂质与细菌菌落发生混淆,不易分辨,可同时作一稀释液与琼脂培基混合的平板,不经培养,而于4℃环境中放置,以便计数时作对照观察。
在某些场合,为了防止食品颗粒与菌落混淆不清,可在营养琼脂中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培养后菌落呈红色,易于分别。
(三)计数和报告1.操作方法:培养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
2.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
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3.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
4.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
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
有的规定对上述几种情况计算出的菌落数按估算值报告。
5.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
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6.当平板上有链状菌落生长时,如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无任何明显界限,则应作为一个菌落计,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不要把链上生长的每一个菌落分开计数。
如有片状菌落生长,该平板一般不宜采用,如片状菌落不到平板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匀,则可以半个平板的菌落数乘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
7.当计数平板内的菌落数过多(即所有稀释度均大于300时),但分布很均匀,可取平板的一半或1/4计数。
再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该平板的菌落数。
8.菌落数的报告,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按四舍五入计算。
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平方厘米(cm2)报告。
大肠菌群及检验一、大肠菌群介绍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
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
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
二、大肠菌群检验方法:由于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因此大肠菌群的检测一般都是按照它的定义进行。
目前国内采用的进出口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
两个标准方法在检测程序上略有不同。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
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
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
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
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具体操作参见GB4789.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等效采用美国FDA的标准方法,用于对出口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
本方法采用两步法:推测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LST肉汤。
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