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翻译的得与失

合集下载

林纾翻译思想评价

林纾翻译思想评价

林纾翻译思想评价在中国近代史上,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开拓者,与严复齐名。

他合译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等多部西方小说。

林纾(1852-1924),福建岷县人。

林纾出生于普通家庭,父亲是小商人。

但林纾志存高远,可惜仕途坎坷。

31岁中举,后七次考进士。

林纾所处时代,中国正在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列强瓜分对方。

林纾的爱国思想贯穿于其翻译思想之中。

时过境迁,但是对林纾翻译思想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评论家们对其思想亦是褒贬不一。

首先,林纾讲究翻译作品的救世功能和启发民众智慧的作用。

林纾深受梁启超文学思想的影响,倡导多译小说。

他指出国外作家多靠小说启发民众智慧,因此要大量介绍小说,发展翻译事业来‚开民智‛。

林纾提出此点,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其一颗赤子之心。

因此,使其译品的受众更广,这一点十分可贵。

林纾翻译作品,有其爱国救世的崇高目标。

并从这一目标出发,选择翻译作品的类型。

林纾多选择西方小说进行翻译,便更加专注和专业。

因为译者即使拥有良好的双语能力,但是都有其所擅长的风格和领域。

其次,林纾经过长期艰苦跋涉和探索,其有关译学思想的论述都集中在翻译目的与功能上。

在近代翻译家中,他是对翻译目的和功能强调最多的一位翻译家。

既强调译品要能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要求译作能够完成其所肩负的任务。

而林纾的翻译目的就是爱国与救世。

林纾认为救国要靠‚实业‛,因而在他的译品中也关注对兴办‚实业‛思想的宣传。

然而,首先,林纾的翻译思想并未形成体系和框架,而只是在其译品的译序和后记之中有所涉及。

即使他提出了注重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但是其并未将其系统化,形成翻译理论框架体系。

其在翻译思想上贡献也不及严复。

其次,林纾过分注重其因译文中救国思想的宣传,对原文的内容则是有删有减,这一点没有达到对原文忠实的要求。

《快肉余生记》(《大卫科波菲尔》)是林纾最满意的译作之一。

1981年商务印书馆林纾版重译本字数为29.7万,而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庄绎传译本字数为80.6万。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的翻译问题林纾,号称“龙虎门”的民族文化名家,曾经推动汉语教育的发展,推崇文学翻译,尤其是他的“翻译补血”学说,催生了新中国文学翻译的兴起。

在他看来,文学翻译通过将不同文化中优秀文学作品国门之外传入国门之内,从而有效地拉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为各民族文化的互相了解与和谐共处搭建了桥梁。

然而,他也指出,文学翻译有其固有的问题,需要我们学会妥善处理。

首先,林纾提出了“文字换汤不换药”的翻译理念。

他认为,翻译的根本任务不是对原文的简单照搬,而是要尽力保留原文的精神内涵,照顾中外文化的特色,及时把握原文的精义和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翻译。

其次,林纾认为,翻译是有限的,要求翻译者善于把握原文正义才能正确地将原文的精神传达给读者。

第三,林纾认为翻译要注重文化背景,对于原著作者使用的言辞和文化概念,只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够完成精准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理念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共鸣,但他也有自己的若干弊端。

首先,他以“翻译补血”来比喻文学翻译,虽然强调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与功能,但也表现出他对跨文化交流的缺乏实践性的认识。

此外,林纾的翻译理论在文本系统分析上也比较偏颇,他认为,文本“原文本身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而忽略了文本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含义,因此,他的翻译理论在实践中有较多的局限性。

尽管林纾的翻译理念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他的理论仍然在当今的文学翻译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认为文学翻译应该是艺术,而不是“文字替换”,应当以真实精准的翻译,传达作品的原意,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进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

今天,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学翻译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林纾对文学翻译的理论研究,也一直是当今文学翻译理论界的中心思想。

总之,林纾牢记着“翻译补血”的理念,把文学翻译作为传播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努力地推动文学翻译领域取得质的飞跃,他的理论仍然是当今文学翻译理论界的重要参考。

林纾,号称“龙虎门”的民族文化名家,是新中国文学翻译的先驱者,他给予了许多新的思想,为新中国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

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东西方文化关系课程论文: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学号:A0839001 :杰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从古到今,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思想及理论层出不穷,关于翻译的标准也不一而言。

就翻译本身而言,一般的翻译人员无需有复杂的翻译思想,只要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境外作品,用通达、符合本民族文化的要求的语言描述即可。

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活动千百年间从未停止,但是翻译这门职业并未获得世人应有的尊敬,也并未承认他在文化交流中应有的价值。

若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讲,原作与译作的等值、可译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中争论的焦点,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发展,近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各持己见。

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这样描述翻译:什么是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将原作在文本里的表达的含义通过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但林纾的翻译若只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看,是不能够用翻译标准来衡量其成功或失败的。

林纾的翻译与他所在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

所以只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林纾个人和林纾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活动前后可大抵分为两个时期,辛亥革命之前,与辛亥革命之后。

林纾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社会本身处在变革的年代,且自身政治腐败,经济科技十分落后,面临着外国列强的经济文化的双重侵略。

林纾作为一个受过封建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思想中有进步的东西,也有落后的东西。

《闽中新乐府》是林纾公开发行的第一本诗集,诗文通俗易懂,号召民众反帝救国,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方式十分不满,因林纾生活贫苦,在他的作品里很多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疾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林纾鲜明的民族思想。

与维新派不同的是,他不但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看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和昏庸。

这也是后来林纾从事翻译的思想基础。

林纾本应该是一个极其成功的翻译家,翻译阶段前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后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林纾笔锋渐老,且坚持自己的古文章法,为当时文化潮流所不容。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描述极为贴切:“一个老手或能手不肯或不能再费心卖力,只倚仗积累的一点熟练来搪塞敷衍。

人物不通外文的“歪”译家:林纾

人物不通外文的“歪”译家:林纾

人物不通外文的“歪”译家:林纾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大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风行大江南北,人们称之为外国《红楼梦》。

此书的译者,是一位古文家,同时也是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他完全不通西文,却又是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的第一人。

仅凭着“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林纾家庭照林纾,1852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

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

晚称蠡( lǐ )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

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而后七次进京会考皆不第。

后决意放弃仕途,潜心学问,专攻古文,后一次偶然机会与王寿昌合作翻译了《茶花女》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逐渐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集文言之大成者林纾性情急躁,思想属保守派,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如陈独秀、胡适等意见相左。

不过胡适对他的评价依然甚高,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中提到,“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的小说。

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和狄更斯的作品。

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和《迦因小传》等书。

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亚瑟·威利评论说:“狄更斯所有过度的经营、过分的夸张和不自禁的饶舌,(在林译里)都消失了。

幽默仍在,不过被简洁的文体改变了。

狄更斯由于过度繁冗所损坏的每一地方,林纾都从容地、适当地补救过来。

”1921年四月林纾先生70大寿与老友罗云章先生在北平合影留念后世影响深远「林译小说」也影响着后来许许多多的现代作家,包括早期的鲁迅及周作人两兄弟。

当时他们在日本留学,只要林纾的译作一出,他们便从书店买回,看完后还拿到订书店去改装成硬纸板书面,青灰洋布书脊的精装书,以便于收藏。

郭沫若也说他少年时最嗜好的读物便是「林译小说」。

翻译奇才-林纾

翻译奇才-林纾

有可与我国的太史公相比肩的作家;
提高了小说在中国文学文体中的地位,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翻译
世界文学作品之风气。林纾的许多翻译理论观点至今仍有很大
的参考价值。
谢谢观赏
增减,改写。
①选择文言文作为翻译的语言
对先秦的词法、句法、语序等进行模仿,灵活运用。
有时他的文言文翻译会比原作更胜一筹,具有通顺的文法 。 例如:林纾往往会使用一些中国古代的习惯表达,如 向人问候曰:“晨来纳福”,谦称自己丈夫为”拙夫“; 年长者自称”老朽“等。
②原文进行保留
例如:在《黑奴吁天录》直接涉及到“上 帝”“天主”的内容被保留。以及那些被认为 琐碎无意义的人物内心的呐喊,也绝大多数被 译出来。举个例子,:“天主啊怜悯我们! “永不惧怕,可怜的女人们,相信天主吧!” 这些都被全盘译出。
Shop”f翻译为《孝女耐尔传》,把可怜耐尔的形象转化
成了一个伟大孝女的化身,而孝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所大力倡导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美德。
3.采用独特的翻译方式---合译
林纾翻译过程中的译者由两部分成员共同担任,各司其职:一为精通
外文的口译者,如王守昌、魏易等人,由他们负责理解原作;二为具有较
林纾不懂外文,会出现一些误译,漏译(例如:把儿童读物
当做名著原作,把剧本译成小说,把易卜生的国籍译成德国
等。)
五、林译小说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林译小说-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和视野,使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
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真切地了解了西方社会内部的情况;
使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不仅了解西方文学,而且知道西方,亦
译作品数量多哦,质量高,好评如潮。例如:《块肉余生
述》、《滑稽外史》、《鲁滨逊漂游记》等。
第三个时期为低谷时期(1910-1915):产出数量非常之少, 翻译速度下降,翻译质量逊色于山歌时期。译作有:《离恨天》、 《黑楼情孽》、《鱼海泪波》等。 第四个时期为退潮时期(1916-1924):林译的风光不再,此 前的追捧已杳无踪影。此时的林译无精打采,灵光不再,翻译质 量差强人意。

浅谈《林纾的翻译》

浅谈《林纾的翻译》

浅谈《林纾的翻译》作者:王晓锐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09期【摘要】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大家,其一生建树颇多,在译学方面也拥有杰出造诣。

本文通过浅析《林纾的翻译》一文,对钱钟书“化”、“讹”、“诱”三个主要翻译观点进行解读,且对其间接提出的译者所应具备的部分素质进行挖掘、借鉴。

【关键词】《林纾的翻译》化讹诱译者素质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化史上名震国际的大学者。

他既晓畅中国古经典籍,又精通多种语言与学术,著有《围城》、《管锥编》等重要作品,被盛誉为“文化昆仑”。

其实,关于译学的研究仅是钱钟书巍峨学识中的冰山一角,却在我国译学界熠熠生辉,影响巨大。

钱钟书所作《林纾的翻译》一文,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他的翻译思想。

在该文章之初,钱钟书便巧妙引用了《说文解字》中的一段关于翻译的训诂来展开下文。

“囮,译也。

从‘口’,‘化’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

”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

钱钟书利用这段丰富的意蕴,将翻译的最高境界“化”,难于避免的毛病“讹”以及所起的作用“诱”,都一一展示出来了。

第一点是“化”。

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但同时,他又指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

换言之,钱钟书只把“化”作为译者理应追求的翻译的最高境界,而非必须实现,且由于主客观因素,根本也不可能实现。

第二点是“讹”。

由于“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

”因此,译文在意义和口吻上总有失真之处,这就是“讹”。

在该文章中,钱钟书还进一步指明了“讹”的类别。

从林译中的弊病谈林纾在中国翻译史的地位

从林译中的弊病谈林纾在中国翻译史的地位
关键词%林纾翻译弊病评价地位
林纾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一
位举足轻重的翻译家5翻译引进 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带领中国读
者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界。
然而5 —个举世皆知的事实是林
纾既不懂外语5更不懂翻译。林纾
走进了中国翻译史5 —方面5林译 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道
独特而亮丽的风景5另一方面,林
译中有目共睹的弊病也被译界严
巾8遂视
&
三&
& 生平抚
摩,故银焕发是+其
者,有
,上有
「赐大&
&
8” [&对原文,以

有对 删&有改&
的地方都改
8
一是三
()发 不

生平抚摩 & 是
的; 是大


&


8
&译
,这一
点连他 也 不讳+
原因

弊 以归
因于 的
文的
的译
8
&
&

& 的纾望通过译著呼
吁 向西方学习,从而改变
家的局势8因&纾 译名
格指摘L然而5通过梳理林纾的生
平和林纾跻身译界的背景5 3
林译小说
者的特

5揭示一代翻译奇
家对当今学术界、翻译界以 中
外文学文化 的
5 有一

L
一 •不懂外语的林纾
林纾中举7
进皆

5
5
文学翻译 5 是个

道的 者。1897 5 事 的翻译 了林纾的译
5

林纾的人物评价

林纾的人物评价

钱锺书说林纾的翻译起到了“媒”的作用,他就是接触了林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而且读了林译以后增加了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

实际上林纾译作中的那些“讹”,正出于他的明知故犯。

因为在有些“讹”中,林纾或添油加醋,或补充润饰,或添个波折,使场面平衡,因而也就使语言更具体,情景更活泼,整个描述笔酣墨畅。

林纾以优美的文言体来译小说,这种形式使得正统的文人和平常的读者都容易接受。

虽然是用旧瓶装新酒,但在心理上不会因为其标新立异而加以排斥。

一是在原作基础上,作了他认为更为合情合理的改动,这种修改更符合小说笔法,将败笔改为神来之笔,具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这也往往是林译小说的魅力所在。

二是对小说凭空地作了中国式的阐发。

这种阐发符合中国传统的接受习惯,也与时代需要合拍,对于小说的流传功不可没。

林译小说尽管以古文来包装新的思想内容,但却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表现形式和接受习惯;同时,又在意识形态上符合中国时代的国情和读者心理的需要。

可见,林纾是以中国文化背景和读者的接受需要为准则来进行翻译,他的译作赢得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原作在中国延续了生命或得到了新生。

林纾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翻译大家。

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翻译,仍然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

对部分近现代作家产生过直接影响;激发过国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促进过国民思想的觉醒;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改变了中国人唯中国有文学的观念。

至于林纾,我们应注意到,他属于过渡时代的人物,是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下、在中西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下探索文学的。

从林译中的弊病谈林纾在中国翻译史的地位

从林译中的弊病谈林纾在中国翻译史的地位

从林译中的弊病谈林纾在中国翻译史的地位作者:冯洁赵亚珉李佳悦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9期内容摘要:林纾不懂任何外语,凭借“耳受手追”的翻译方法踏入译界,将外国文学与中文进行神奇的结合,尽管按照传统翻译标准,林译小说颇多弊病,然而,林纾译坛泰斗的地位无以撼动,其译作也成为中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对我国近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林纾翻译弊病评价地位林纾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翻译家,翻译引进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带领中国读者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界。

然而,一个举世皆知的事实是林纾既不懂外语,更不懂翻译。

林纾走进了中国翻译史,一方面,林译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另一方面,林译中有目共睹的弊病也被译界严格指摘。

然而,通过梳理林纾的生平和林纾跻身译界的背景,分析林译小说备受读者欢迎的鲜明特色和时代精神,揭示一代翻译奇家对当今学术界、翻译界以及中外文学文化交流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不懂外语的林纾林纾中举后7次考取进士皆以失败告终,政治上属于守旧派,但在文学翻译上,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先锋者。

1897年,《巴黎茶花女遗事》的翻译开启了林纾的译书生涯,之后的20多年里他将西方多国出版的各类书籍,如小说和传记、史籍、剧本等一百八十多部作品译成中文,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林纾被尊称为翻译家,但令人称奇的是作为闻名中外的翻译大家,林纾却完全不懂任何外语。

那么,林纾如何进行翻译呢?二.林纾的“翻译”1897年是林纾人生中值得纪念的一年。

这一年,这位双目不识“蟹行文字”的落第举人,奇迹般地踏入译界的大门,开启了其漫长、繁复而硕果累累的翻译之旅。

(一)跻身译界——《巴黎茶花女遗事》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描述了巴黎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对青年人的爱情悲剧。

翻译该作品时,林纾正置丧妻之痛,无尽的思念使他更加同情女主人公——马克格尼尔的遭遇,将其全部的激情倾注在这部作品中。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语言新探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程攀西南大学摘要:林纾是近代重要的翻译家,其译作对我国近现代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林译作品在广受褒誉的同时,译作中的大量误译也受到质疑和诟病。

林纾在翻译时常常增添或删减原作内容,有学者认为林纾不懂外文且翻译“落纸如飞”,从而信手增删以至于减损了作品的情味;也有学者认为林纾此举使林译作品别具一格,令这些独具特色的译本广受读者欢迎。

林译作品中的确存在大量的误译,这其中的相当部分都是译者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时国情而作出的调整。

这些误译可视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作,赋予了译文新的审美价值与实用性。

关键词:林纾;误译;再创作翻译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以称之为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

关于翻译的关注核心应当是文本风格和文学性,还是语言的语义功能,这个争论直至今日也未尝有定论。

从文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自然应当以美学功能为首,翻译文学亦不例外。

一般来讲,两种语言的结构和习惯用法是不尽相同的,翻译时也就难以寻求两种语言的完全对等。

这样一来,译者必定也就根据各种因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换与再创作。

林纾在翻译时,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林译作品必然会与原作文本有出入,这是误译的一种情况。

至于林纾翻译时有意为之的改写和创作,则是误译的另一种情况,这也值得探究和关注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林纾误译的原因首先,林纾翻译中的大量误译与他不通外文且翻译极快速有一定关联。

林纾并不通外文,他的所有翻译工作都是和他人合作:通晓外文的人向林纾口述翻译,再由林纾落笔成文。

“他不懂得任何的外语,他的译书,乃由一个懂得原文的译者,口译给他听,他便依据了口译者的话写成了中文。

”①在此过程中,原文本经过口译者已是第一道语言的转换;林纾根据口述再写成中文,这又是第二道转换。

经过这两道程序后,译文与原文除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差别外,还难免多添了林纾主观上的些许改动。

同时,林纾翻译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快到“往往口译者尚未说完,他的译文已写完毕。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的翻译问题林纾(585689),中国传奇翻译家,曾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翻译家,林纾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多么多元化的外来文化,他有着数不清的傲人成就,其中最令人折服的莫过于他在翻译领域的出色表现,而此时此刻,它促使我们深入的思考,他的翻译问题究竟是什么?首先,林纾始终把翻译视为创造性的劳动,他提出翻译应该“走通道,跨步去死”,即把原文表达的意义原封不动地译出,只有这样才能将西方文学精髓完整地传达给当时的中国读者,这样的翻译方式充分体现了林纾的才智和技巧,而他的翻译技术也深受后人的肯定和承认。

其次,林纾从不将翻译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他在翻译中坚持以“贴近原文,还原本意”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林纾几乎把原文一字不漏地抄述下来,而不去思考或者加以修改,他把这种方式称作“短句翻译”,这种翻译法即把原文中的短句从口语转化为文字,而不是从文字转换为口语,以此来保留原文的韵律,而不是去改变原文的语义和意思,这一翻译技术的艺术深深打动了翻译界,使林纾在这里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再者,林纾不惜劳动,在翻译过程中,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究原文的意思,他会通过台币法、拆字法等,将原文翻译出来,用中国文字表达出西方文学精髓,他把每一个字都当成一个宝贝,努力搜索到原文中暗藏的秘密,他甚至以台币法把英语转成不同的汉语,以实现他的翻译技巧的要求。

最后,林纾的翻译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影响,他的“紧贴原文,还原本意”的准则给当代翻译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也为现代翻译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位英雄,他的卓越成就,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他的翻译问题一直令人赞叹不已。

作为一名追求卓越的翻译家,林纾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有力的榜样,让我们坚守此道,努力探索翻译的路径,这也是我们永远要追求的。

林纾翻译的启示

林纾翻译的启示

3. 认真的翻译态度 《不如归》:“其人姓小川,名清子,司某地育婴堂。(地 名以英文,译音不能类,故缺之。)(不:94) “Her name was Kiyo Ogawa, and she lived at Miguro in charge of a large family of orphans, …” 翻译时要持认真、负责的的态度,不因翻译而翻译。
• 4. 翻译不忠于原文:林纾译文中不忠的部分大都采用了 增减改的翻译策略。 • Eg. 《黑奴吁天录》 44章 林:92000 vs. 王家湘 324000 • 《巴黎茶花女遗事》 林:51000 vs. 郑克鲁158000
• 5. 翻译的政治目的,爱国情怀 • 《黑奴吁天录》“美利坚……迩又寝迁其处黑奴者,以处 黄人矣。……因之黄人受虐,或加甚于黑人。而国力既弱, 为使者复馁慑不敢与争,……” • “我愿书场、茶肆演小说以谋生者,亦奉此《吁天录》, 竭其平生之长,以描绘其酸楚之情状,残酷之手段,以唤 醒我国民”(阿英,1960:282)。 • 开民智,抵启示:
1. 译者深厚的国学功底
“一日未尝去书”; “余四十以前,颇喜读书,凡唐宋小说家,无不搜括。”(林 纾,1913:l)
翻译要注重国学的深入学习考究。
2. 外语的重要性 “挤七诸译著,均恃耳而屏目,则真吾生之大不幸矣。”(司 各特,1981:2一3) “予颇自恨不知西文,恃朋友口述,而于西人文章妙处,尤不 能曲绘其状。”(钱谷融,1999:41) 华述华译 ;原文—汉语白话—汉语文言 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学堂中果能将洋汉两门,分道扬镳而指授,旧者即精,新 者复熟,合中西二文熔为一片,彼严几道不如是耶?”

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浅析林纾和林纾的翻译

东西方文化关系课程论文: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学号:A0839001 :杰浅析林纾及林纾的翻译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从古到今,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思想及理论层出不穷,关于翻译的标准也不一而言。

就翻译本身而言,一般的翻译人员无需有复杂的翻译思想,只要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境外作品,用通达、符合本民族文化的要求的语言描述即可。

无论是西方还是,翻译活动千百年间从未停止,但是翻译这门职业并未获得世人应有的尊敬,也并未承认他在文化交流中应有的价值。

若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讲,原作与译作的等值、可译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中争论的焦点,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发展,近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各持己见。

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这样描述翻译:什么是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将原作在文本里的表达的含义通过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但林纾的翻译若只单从翻译学科的角度看,是不能够用翻译标准来衡量其成功或失败的。

林纾的翻译与他所在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

所以只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林纾个人和林纾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活动前后可大抵分为两个时期,辛亥革命之前,与辛亥革命之后。

林纾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社会本身处在变革的年代,且自身政治腐败,经济科技十分落后,面临着外国列强的经济文化的双重侵略。

林纾作为一个受过封建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思想中有进步的东西,也有落后的东西。

《闽中新乐府》是林纾公开发行的第一本诗集,诗文通俗易懂,号召民众反帝救国,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方式十分不满,因林纾生活贫苦,在他的作品里很多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疾苦,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林纾鲜明的民族思想。

与维新派不同的是,他不但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看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和昏庸。

这也是后来林纾从事翻译的思想基础。

林纾本应该是一个极其成功的翻译家,翻译阶段前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后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林纾笔锋渐老,且坚持自己的古文章法,为当时文化潮流所不容。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描述极为贴切:“一个老手或能手不肯或不能再费心卖力,只倚仗积累的一点熟练来搪塞敷衍。

林纾翻译的得与失

林纾翻译的得与失

浅析林纾翻译的得与失摘要: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人,享有“译界之王”的美称。

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 多种,达1000 万字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小说,囊括了英、法、美、俄、日本、西班牙等11个国家90 多位作家的作品。

林译小说不仅开启了中国文学翻译史的新时代,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国民,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由于他自身水平的有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林译小说也常被人们所诟病。

本文主要分析林纾翻译的不足与可取之处。

关键词:林纾;文学翻译;小说;林纾(1852-1924),字琴南,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人。

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多本,其中大部分为小说,包括英、法、美、俄、希腊、西班牙等11个国家90 多位作家的作品,世人把它们命名为林译小说。

林纾的翻译作品不仅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改变了中国人对外国文学的看法,而且促进了中国文学的革新。

1899年,林纾翻译了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从而掀起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

在之后的20余年中,林纾以很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翻译了180多本文学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欧文的《旅行述异》等等。

由于林纾自己不会外语,所以必须跟他人合作才能进行翻译。

他人口述情节,林纾以极快的速度用文言文笔述出来。

这种翻译方法,使得林纾的翻译速度非常快,在短短20年间,竟译出了180多本文学著作(张俊才,1992)。

这个数量,至今仍然无人能比。

但是,这种翻译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缺点成了人们攻击林纾翻译的主要目标。

林纾的翻译,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但它们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林纾翻译的优点。

第一,近代中国人缺少世界常识,他们对于欧美人总是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去看,不是称他们为蛮夷,就是称他们为高超的人种(巴金,1989)。

从目的论看林纾翻译的合理性

从目的论看林纾翻译的合理性

从目的论看林纾翻译的合理性
在汉英文翻译时,由于中英文文化的不同,有时会出现翻译难题。

如果没有正
确把握目的论,那么翻译结果很可能出现偏差;相比之下,林纾的翻译却深藏不漏,很能够体现精湛的语言才能和良好的翻译技巧。

从目的论看,林纾在文章翻译中采用了“重译-精译”的2步翻译路线,例如
他对《九吊桥》的翻译中,重译之前,以原文的审美吸引读者的注意,把原作的涵义层层完善,使得其更加细致入微,再将原句特征浓缩、再创造、完善还原,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诗歌的内在意境和主题内涵,从而使读者能够享受到其富有情趣的多层次主题。

而在宏观上,经林纾翻译杰出了英文作品带有繁体中文特色,更便于海外华裔
阅读者以及世界其他读者们领略中国文学及文化勃兴,使文学翻译更加贴近读者所能接受的范围,因而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文化的接轨。

综上所述,林纾翻译的文章高效、完善,转变了之前翻译的思路,有效地解决
了文化冲突的问题,很好地诠释出作品的内涵,使翻译更加符合目的论的要求。

作为汉英文翻译中的翘楚,林纾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林纾翻译生涯简析

林纾翻译生涯简析

生平简介
1879年入县学, 1882年中 举 。 “ 七上春官,屡试屡 败”因而从此绝意 于仕途,专心于文 学创作的道路。
1899年《巴黎茶花女遗 事 》 问世。因其叙事新 奇生动,译笔凄婉传神 ,受到读者赞誉。
自1903年在京师大学堂译书局 工作,同时承接商务印书馆大量 约稿后,一个以独特方式专事小 说翻译的翻译家出现在清末民初 文坛上。在数十年的翻译生涯中 ,共译述了180余种(共约 1200万字)西洋小说,其中包 括世界名著40余种。
从《黑奴吁天录》窥林纾翻译方法
保 留 法 节 略 法 删 除 法 增 译 法
保留法
“把保留作为翻译方法,按常理是不合适的,因为忠实原文,把原文的形式和内容 最大化地保留在译文中是译者的天职。笔者之所以把保留作为林纾的翻译方法之一, 是因为他的翻译常常因删除太多而遭受非议,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他在译文中保 留下的内容可以对他的翻译目的有更好的把握,更深层次地理解他的翻译活动。” (文永超)
翻译思想——救国图存
甲午中日战争后,国内掀起了变法以救国的维新思潮。林纾与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等人一样是中国最早一批主张维新变法的学人,他在大量著作及林译序跋中为向西 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经济及政治制度大声疾呼。林纾强调: “救时良 策在通变,岂抱文章长守株” “亦冀以诚告海内至宝至贵亲如骨肉尊如圣贤之青年学生读之,以振动爱国之志气。人 谓比即,畏庐实业也”。 --林纾《爱国二童子传》 林纾翻译时心情悲伤,用他的诗来概括就是“依微黄种前程事,岂独伤心在黑奴” --( 《醒狮诗》) “我读《吁天录》,以哭黑人之泪哭我黄人,以黑人以往之境,哭我黄人之现在。” ---林纾《黑奴吁天录.序》
翻译思想——救国图存
“启民智,振兴教育”。林纾把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他说: “学生, 基也; 国家,墉也。学生先为之基,基已重固,墉何由颠?”他对朝廷为抵 御列强侵略而“争云立海军”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说: “未育人才,但议 船炮,以不习战之人,予以精炮坚船,又何为者”,认为没有掌握这些先 进技术的人才,而空有“精炮坚船”也是于事无补的。可以说是认识到了 “因落后而挨打”的症结之所在。 基于此,林纾积极投身新式学堂的教育之中,如 1897 年林纾就担任 了“苍霞精舍”的汉文教习,其后又在金台书院、五城学堂、京师大学堂 ( 今北京大学 ) 、高等实业学堂、闽学堂、正志学校等学校担任讲席、总 教习、教务长等,为振兴中华教育而辛勤“舌耕”。

林纾:对外语一窍不通,却译外国小说180多种,被赞“译界之王”

林纾:对外语一窍不通,却译外国小说180多种,被赞“译界之王”

林纾:对外语一窍不通,却译外国小说180多种,被赞“译界之王”说起中国的翻译大家,翻译《天演论》的严复绝对是首屈一指,提倡翻译要达到“信达雅”,至今仍是翻译的至高境界,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翻译大家,却对一个名不经传的人大加赞赏。

此人是谁?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翻译大家林纾,他曾翻译外国小说200多种,被赞“译界之王”,可是神奇的是,这样的奇才,却对外语一窍不通。

最后,还在《新青年》上,被人指着鼻子骂是“桐城谬种”,落得一身骂名。

自幼嗜书如命暂且不谈林纾被人在《新青年》上指着鼻子上骂的事情,他对于读书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实在是让人敬佩。

林纾小时候家里很穷,而且年少失孤,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读书,五岁时他终于满足了读书的心愿,在私塾当了一名旁听生,私塾的老师薛则柯,见他勤勉又爱读书,对他照顾有加,他也因此深深的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即便后来奔于生计,在乱世艰难生活奔波,也仍然坚持读书,校阅古籍,据有统计称:13岁至20岁期间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

这样的人,既有天分,又勤勉,自然还是要成才的。

转眼到了1882年,这一年是林纾命运转折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

中举使得他终于摆脱了贫困,也是他开始结交师友,更加的勤奋读书,读以前接触不到的书,并且对国家抱有热忱之心,七次进京参加礼部会试,在“七上春官,屡试屡败”后,他终于放弃了做官建设祖国之心,专心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果然是,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到了1897年,四十五岁的林纾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一扇窗。

那年,他的母亲去世,不幸的是妻子也病故,至亲的接连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的好友魏翰、王寿昌为了让他走出消沉,邀请他一起翻译外国小说,原本林纾是不愿意的,毕竟至亲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无心他事,但是挚友的再三诚挚邀请,他也不是不识好歹就接受了。

可是,林纾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士大夫,自小读的是圣贤书,看的是八股文,又不会外语如何翻译呢?解决的办法很快就有了:由一个懂外语的把原著意思说来,再由林纾整理成文言文。

译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译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译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本文转自:珞源国学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

《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

从‘口’,‘化’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

”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

“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manifold 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经过翻译似的。

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

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

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

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

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Traduttore traditore)。

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释赞宁《高僧传三集》卷三《译经篇·论》:“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这个比喻使我们想起堂·吉诃德说阅读译本就象从反面来看花毯(es como quien mira los tapices flamencos por el reves)。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作者:程攀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4期摘要:林纾是近代重要的翻译家,其译作对我国近现代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林译作品在广受褒誉的同时,译作中的大量误译也受到质疑和诟病。

林纾在翻译时常常增添或删减原作内容,有学者认为林纾不懂外文且翻译“落纸如飞”,从而信手增删以至于减损了作品的情味;也有学者认为林纾此举使林译作品别具一格,令这些独具特色的译本广受读者欢迎。

林译作品中的确存在大量的误译,这其中的相当部分都是译者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时国情而作出的调整。

这些误译可视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作,赋予了译文新的审美价值与实用性。

关键词:林纾;误译;再创作翻译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以称之为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

关于翻译的关注核心应当是文本风格和文学性,还是语言的语义功能,这个争论直至今日也未尝有定论。

从文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自然应当以美学功能为首,翻译文学亦不例外。

一般来讲,两种语言的结构和习惯用法是不尽相同的,翻译时也就难以寻求两种语言的完全对等。

这样一来,译者必定也就根据各种因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换与再创作。

林纾在翻译时,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林译作品必然会与原作文本有出入,这是误译的一种情况。

至于林纾翻译时有意为之的改写和创作,则是误译的另一种情况,这也值得探究和关注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林纾误译的原因首先,林纾翻译中的大量误译与他不通外文且翻译极快速有一定关联。

林纾并不通外文,他的所有翻译工作都是和他人合作:通晓外文的人向林纾口述翻译,再由林纾落笔成文。

“他不懂得任何的外语,他的译书,乃由一个懂得原文的译者,口译给他听,他便依据了口译者的话写成了中文。

”(1)在此过程中,原文本经过口译者已是第一道语言的转换;林纾根据口述再写成中文,这又是第二道转换。

经过这两道程序后,译文与原文除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差别外,还难免多添了林纾主观上的些许改动。

同时,林纾翻译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快到“往往口译者尚未说完,他的译文已写完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林纾翻译的得与失
摘要: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人,享有“译界之王”的美称。

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 多种,达1000 万字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小说,囊括了英、法、美、俄、日本、西班牙等11个国家90 多位作家的作品。

林译小说不仅开启了中国文学翻译史的新时代,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国民,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由于他自身水平的有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林译小说也常被人们所诟病。

本文主要分析林纾翻译的不足与可取之处。

关键词:林纾;文学翻译;小说;
林纾(1852-1924),字琴南,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人。

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多本,其中大部分为小说,包括英、法、美、俄、希腊、西班牙等11个国家90 多位作家的作品,世人把它们命名为林译小说。

林纾的翻译作品不仅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改变了中国人对外国文学的看法,而且促进了中国文学的革新。

1899年,林纾翻译了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从而掀起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

在之后的20余年中,林纾以很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翻译了180多本文学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欧文的《旅行述异》等等。

由于林纾自己不会外语,所以必须跟他人合
作才能进行翻译。

他人口述情节,林纾以极快的速度用文言文笔述出来。

这种翻译方法,使得林纾的翻译速度非常快,在短短20年间,竟译出了180多本文学著作(张俊才,1992)。

这个数量,至今仍然无人能比。

但是,这种翻译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缺点成了人们攻击林纾翻译的主要目标。

林纾的翻译,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但它们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林纾翻译的优点。

第一,近代中国人缺少世界常识,他们对于欧美人总是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去看,不是称他们为蛮夷,就是称他们为高超的人种(巴金,1989)。

所以,中西之间,总有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

通过林纾所翻译的多部小说,近代中国人才知道西方人同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19世纪末,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严复曾说道“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陈衍在《林纾传》中说道“《巴黎茶花女》小说行世,中国人所见未见,不胫走万本”(钱钟书,1981)。

这些都说明《巴黎茶花女遗事》在当时的流行。

通过这部小说,近代中国人发现,西方社会跟中国的社会,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

顾燮光称《巴黎茶花女遗事》堪比《红楼梦》,这充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钱基博,1989)。

第二,以前的中国文人,不仅看不起小说,而且看不起小说作者。

所以许多有名气的作家绝不会去写小说,写了小说的也绝不以真姓
名示人。

林纾则完全打破了这个传统的见解。

自他之后,一部分中国文人才敢于以小说家自居。

林纾的翻译,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催生出许多优秀的小说家。

第三,林纾在翻译小说的过程中,加入了许多道德色彩。

林译小说的标题有不少以“孝”命名,如狄更斯的小说《老古玩店》译为《孝女耐儿传》,哈葛德的《蒙特祖马的女儿》译为《英孝子火山报仇录》,《两儿童周游法国》译为《爱国二童子传》。

林纾对西方名著进行了中国化的道德解读。

通过林纾的翻译,原来的标题增加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儒家的“忠”“孝”思想,在中国占有统治地位。

通过为西方作品加上道德色彩,小说中千里寻亲、为母报仇的故事得到了道德上的肯定和升华,小说中单纯的父子亲情转译为儒家伦理色彩浓郁的教化读物(巴金,1989)。

这种做法,使得中国人更好的接受了西方的小说,而林纾也宣扬了儒家思想的精华。

这些优点,正是林纾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部分林纾的作品到现在仍然充满魅力的原因。

然而,从翻译的角度,我们还应该看到林纾作品的许多不足之处。

他的缺点主要有两点。

第一,林纾一共翻译了180余种作品,但是在他所译的这些作品中,仅有六七十种是著名的,其他的书却都是第二三流的作品,本来是没有翻译的意义的。

这个缺点不能全部归咎于林纾,因为他不懂得外语的,选择权全在于与他合作的口译者身上。

林纾一大半的
精力都被那些毫无价值的书所虚耗了,这真的是一件很惋惜的事。

第二,林纾的翻译,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任意删节原文。

比如林纾翻译了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九三年》,原文是很厚的一本书,但林纾的译文,只是一本薄薄的册子。

这样的翻译已经体现不出原文的风格与特点,原文丰富的文学性也所剩无几。

林纾所犯的错误,其实实属无奈。

林纾自己也说过,“鄙人不审西文,但能笔述,即有讹错,均出不知”。

在当时的条件和社会环境下,这些错误都是难免的,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

总之,林纾的文学翻译从整体上是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的,所以吸引了五四前后一大批读者,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输入了新的营养。

林译小说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文学,而且还启迪了许多现代的著名作家,如郭沫若、茅盾、胡适等。

林纾是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巨人,不愧被称为“译界之王”。

他的辛勤创作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