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 PPT
合集下载
《学记》的教育思想优秀课件
《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 篇于战国后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 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也是世界教 育史上第一篇教育学论著,被认为是“教 育学的雏形”。 《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 篇幅短小精辟,内容相当丰富,析理深刻, 是对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 概括与总结。《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的 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 原则、教学方法、教师问题等。
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说: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 可不慎也,《礼记》曰:三王四代惟其师。 此之谓乎?”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学记》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它 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 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 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君子知道求学的难易深浅、各人的品 性材质,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广博譬喻, 能博喻然后才能做老师,才能做长官,才 能做国君。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就 是教学相长原则,是《学记》对世界教育理 论的一大贡献。
总之,《学记》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和教育实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不仅对 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 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记》本文书影
一、论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继承儒家的德治思想,把教育 视为实施教化和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
《学记》作者用精美的语言阐述了教育 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安民中的作用,强调教 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突出了教育的 政治功能,把教育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紧密结合起来,这一观点成为后世学者看 待教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 篇于战国后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 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也是世界教 育史上第一篇教育学论著,被认为是“教 育学的雏形”。 《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 篇幅短小精辟,内容相当丰富,析理深刻, 是对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 概括与总结。《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的 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 原则、教学方法、教师问题等。
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说: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 可不慎也,《礼记》曰:三王四代惟其师。 此之谓乎?”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学记》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它 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 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 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君子知道求学的难易深浅、各人的品 性材质,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广博譬喻, 能博喻然后才能做老师,才能做长官,才 能做国君。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就 是教学相长原则,是《学记》对世界教育理 论的一大贡献。
总之,《学记》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 和教育实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不仅对 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 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记》本文书影
一、论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继承儒家的德治思想,把教育 视为实施教化和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
《学记》作者用精美的语言阐述了教育 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安民中的作用,强调教 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突出了教育的 政治功能,把教育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紧密结合起来,这一观点成为后世学者看 待教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学记》ppt
五、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 师,首先条件是具有“学而 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 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学记》发展了孔子这一思 想,认为“教”与“学”是 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教的 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学 半”,从而提高教学的水平。
社会环境方面,有必要在全社会重新树立尊师重道的
三、《学记》中继承了孔子的启发诱导式教学法。 “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闯, 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就是说只有当 学生进人积极思维状态时老师适时地诱导、启发,若 还不能理解就可以暂时不讲。正如 孔子所说:“不愤 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四、《学记》还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 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指出“君 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窄,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所谓"摩",即"观摩"。《学记》说:"相观而善之谓摩。" 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体的教育作用,相互观摩,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学记》主张采用启发的方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引导和鼓励,反 对强制和灌输。《学记》认为启发有三个要点: 一是"道而弗牵"。"道"即导,有引导、教导之意。 《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引导学生领 会理解教学内容,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思维线索, 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促进学生进行分析综合, 找寻探索知识结论的方向。
师道之尊
教学之伦
为师之德 从学之道
㈠尊师敬长 ㈡为学要务本 ㈢勤学
一、《学记》中的教育目的、任务和作用继承和 发展了孔子的主张。《学记》把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理 解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很明确指出教育 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统治人民的工具;主张以封 建伦理道禧去教化人民,教育的任务就是为统治阶级 培养官吏。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学记》继承了 孔子的 “诗、札、乐”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和要求。《学记》 载:“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不能安札”,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过 程和考查标准。
《学记》三则ppt课件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17课
《学记》三则
《学记》三则
《学记》
《学记》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作于战国晚期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教育专论之一。“玉不 琢,不成器”即出自《学记》一文。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 、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对中 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中所阐述的许多思想原 则,如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对启发式和循序渐进 教学的重视、对激发学生学习内因、培养学习自觉性的重视、对因材施 教的重视等,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 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三)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 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 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 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感悟
《学记》三则
读完这三则短文,你认为文中所说的教与学的 关系是怎样的?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增进学业的方 法是什么?请各用四字句概括。
答案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善学善问。
感悟
齐声诵读
《学记》三则
《礼记》
《学记》三则
(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止,有的人错在急于求成
注释
第17课
《学记》三则
《学记》三则
《学记》
《学记》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作于战国晚期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教育专论之一。“玉不 琢,不成器”即出自《学记》一文。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 、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对中 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中所阐述的许多思想原 则,如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对启发式和循序渐进 教学的重视、对激发学生学习内因、培养学习自觉性的重视、对因材施 教的重视等,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 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三)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 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 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 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感悟
《学记》三则
读完这三则短文,你认为文中所说的教与学的 关系是怎样的?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增进学业的方 法是什么?请各用四字句概括。
答案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善学善问。
感悟
齐声诵读
《学记》三则
《礼记》
《学记》三则
(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止,有的人错在急于求成
注释
学记 PPT课件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 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辅:原义为帮助,此为朋友; 译文: 这样才能巩固学习,亲近教师,交好朋友,恪守 信念,将来即使离开了师友,学业和政治上也不会 走回头路。
XXXXXXXXXXXXXXXX
XXX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脩乃来”,其此之 谓乎! 敬:认真;孙:循序;时敏:及时努力; 厥:其,那个的;厥脩乃来:学习会得到成就的; 译文: 《兑命》篇说:“对那修习的课业,能够认真、 循序、及时地努力以赴,是一定会得到成就的”, 就是这个意思吧!
XXXXXXXXXXXXXXXX
XXX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兴:重视、强调; 艺:指操缦、博依、杂服 译文: 不服习好洒扫沃盥等劳役,就落实不了学礼的 任务。这就是说,思想上不重视实际训练,就 落实不了乐、《诗》、礼的教学任务。
XXXXXXXXXXXXXXXX XXX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正业:正课教学;退息:课外;居学:课外作业;
译文: 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按时进行正课教学,课 后从事课外作业。
XXXXXXXXXXXXXXXX
XXX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安:落实(其教学任务)、体现(其教学目的) 保证(其教学功能); 译文: 不练好缦乐,就落实不了学乐的任务;不学习好 声律,就落实不了学《诗》的任务;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 )也。《兑命》曰:“学学半(前 一学代教学,后一学代学习)”。 其此之谓乎!
学记三则ppt课件
身体健康,学教育的方法,
问题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 就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候 学习,就叫做适时。不超过 学习人得接受能力而进行教 育,就叫做合乎顺序。互相 参观学习,吸取对方的长处, 叫做观摩。这四点,使教育
成功的关键原因。
问题发生了然后再禁止, 就抵 触而不易克服,超过适当的时候学 习,就要更加勤苦努力,但却难于 成功。杂乱的进行教育而不循序渐 进,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好收 拾。单独学习,没有友人的相互交 流,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交 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背师长的 教诲;同坏朋友谈不正经的事,就 会荒废学业。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 原因。
本课的三则短文
均是谈教学原则的, 每一则有一个要点。 细读全文,把每一则 短文的要点概括出来。
白话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品,不吃它 就不知道他味道美。即使有最好 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他的 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 己的不足,教了之后才知道自己 的理解不清。知道不足,然后能 反过来要求自己;直到理解不清, 然后能自己不停的钻研。所以说, 教和学能互相促进。
要点: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谢谢大家!
2005.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不要回避苦恼和困难,挺起身来向它挑战,进而克服它。——池田大作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故今天之教,宜先开其智。 什么路都可以走,唯独绝路不能走;什么路都可以选择,唯独歧途不能选择。
学记三则
《礼 记》
《礼记》主要记录了秦汉以前儒
家的有关礼(包括典章、制度、仪 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 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 有西汉戴圣编辑成书。《学记》是 《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古代教育的 论文。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的教育 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其中 有不少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 仍值得我们借鉴。
问题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 就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候 学习,就叫做适时。不超过 学习人得接受能力而进行教 育,就叫做合乎顺序。互相 参观学习,吸取对方的长处, 叫做观摩。这四点,使教育
成功的关键原因。
问题发生了然后再禁止, 就抵 触而不易克服,超过适当的时候学 习,就要更加勤苦努力,但却难于 成功。杂乱的进行教育而不循序渐 进,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好收 拾。单独学习,没有友人的相互交 流,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交 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背师长的 教诲;同坏朋友谈不正经的事,就 会荒废学业。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 原因。
本课的三则短文
均是谈教学原则的, 每一则有一个要点。 细读全文,把每一则 短文的要点概括出来。
白话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品,不吃它 就不知道他味道美。即使有最好 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他的 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 己的不足,教了之后才知道自己 的理解不清。知道不足,然后能 反过来要求自己;直到理解不清, 然后能自己不停的钻研。所以说, 教和学能互相促进。
要点: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谢谢大家!
2005.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不要回避苦恼和困难,挺起身来向它挑战,进而克服它。——池田大作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故今天之教,宜先开其智。 什么路都可以走,唯独绝路不能走;什么路都可以选择,唯独歧途不能选择。
学记三则
《礼 记》
《礼记》主要记录了秦汉以前儒
家的有关礼(包括典章、制度、仪 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 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 有西汉戴圣编辑成书。《学记》是 《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古代教育的 论文。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的教育 制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其中 有不少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 仍值得我们借鉴。
学记
《礼记·学记》的七大教育原则
■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 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 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 ——这一节说明天子及诸侯办太学的七大原则。
“学”是中华先祖圣哲教学体系
■ “学”含义:
《说文解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者,觉也。
“学”是中华先祖圣哲教学体系 教學相長——《兌命》曰:斅學半
“学”是中华先祖圣哲教学体系
“学”是中华先祖圣哲教学体系 “学”:汉学、中国学、国学
■ 教学目标:培养“觉”的“大人”,以 “化民成俗”。 ■ 教学内容:知“道”——伦理、道德(五 伦大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 友)、因果、哲学、科学。
易 解
易 解 夏天的大祭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 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 足的时间发展志向。刚刚入学的学生, 老师不会多讲道理,先让他适应学校生 活,然后时时观察他,根据他的根性来 启发他的悟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把所 学的圣哲教诲深存于心。至于初入学的 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时,要保持谦恭的 学习态度,只老实听讲而不能随便发问, 圣哲的教学不能逾越学习的次第。
《礼记·学记》
《礼记·大学·学记》
■ 《学记》是对“学”的解释、说明、补充,让我 们对“学”了解得更清楚。 ■ 《学记》跟《大学》要配合起来学习,因为都讲 “大学之道”,《学记》记载的“大学之道”, 讲的是教与学的方法、目的、效果,特别论述了 为人师教学相长的道理,跟《大学》“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所阐述的做大人的方法相为表里。
1、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礼记》——学记
学记(节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课文朗读 作家作品 文本详解 课文赏析 拓展练习 作业布置
一 课文朗读
二 作家作品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 的侄子戴圣。 的侄子戴圣。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 礼记》 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 明经书《仪礼》 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 资料汇编。《礼记》 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 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 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 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 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 它典籍。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 礼记》 仪礼》 周礼》 “三礼” 三礼”
3.请同学们讨论,划分一下第二段的层次。 3.请同学们讨论,划分一下第二段的层次。 请同学回答 三个层次:开头— 三个层次:开头—不知其善也 是故---教学相长也 是故---教学相长也 最后一句 这几个层次主要用到了什么论证方法?体 现了全文的什么特点?
五 拓展练习
1 阅读下面的段落,翻译成现代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 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 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 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 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 老师。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5];知困,然后能自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5];知困,然后能自 强[6]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6]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学学半[7]”。其此之谓乎! 学学半[7]” 。[5]自反:自我反省。[6]强:自己鼓励自 [5]自反:自我反省。[6]强:自己鼓励自 己。[7]学学半: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 己。[7]学学半: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课文朗读 作家作品 文本详解 课文赏析 拓展练习 作业布置
一 课文朗读
二 作家作品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 的侄子戴圣。 的侄子戴圣。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 礼记》 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 明经书《仪礼》 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 资料汇编。《礼记》 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 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 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 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 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 它典籍。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 礼记》 仪礼》 周礼》 “三礼” 三礼”
3.请同学们讨论,划分一下第二段的层次。 3.请同学们讨论,划分一下第二段的层次。 请同学回答 三个层次:开头— 三个层次:开头—不知其善也 是故---教学相长也 是故---教学相长也 最后一句 这几个层次主要用到了什么论证方法?体 现了全文的什么特点?
五 拓展练习
1 阅读下面的段落,翻译成现代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 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 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 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 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 老师。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5];知困,然后能自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5];知困,然后能自 强[6]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6]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学学半[7]”。其此之谓乎! 学学半[7]” 。[5]自反:自我反省。[6]强:自己鼓励自 [5]自反:自我反省。[6]强:自己鼓励自 己。[7]学学半: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 己。[7]学学半: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
礼记·学记PPT(优秀课件) 通用
·
《 礼 记 学 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 读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 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 《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 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 、礼、易、春秋”。
一、《礼记》简介; 二、《学记》简介; 三、《学记》原文; 四、《学记》释义。
教所由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过时 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 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 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 也。
14、师严道尊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 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 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 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 面,所以尊师也。
严,尊敬。尊,尊重。敬,敬重。臣,臣子,以 为臣。尸,古代祭祀时,代表受祭祀的人。诏, 通“召”,召见。北面,面向北。
7、教之不刑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 顾其 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 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 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 刑,其此之由乎!
呻,诵读。占,读zhān,口述。毕,书简。讯,审 问。数,读,shǔ,责备,数落。顾,顾及。安,安 稳,牢固。使,指使。 施,给予,教给。悖,违背 事理。求,接受, 求学。佛,读fú,违逆。隐,伤 痛。疾, 痛恨。益,益处。 刑,成,成就。
良,优秀的。冶,铁匠。裘,皮衣。弓,弓匠。箕, 簸箕。始驾,开始学驾车的。 察,清楚,明了。
18、比物丑类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 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 服,五服弗得不亲。
《 礼 记 学 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 读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 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 《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 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 、礼、易、春秋”。
一、《礼记》简介; 二、《学记》简介; 三、《学记》原文; 四、《学记》释义。
教所由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过时 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 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 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 也。
14、师严道尊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 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 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 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 面,所以尊师也。
严,尊敬。尊,尊重。敬,敬重。臣,臣子,以 为臣。尸,古代祭祀时,代表受祭祀的人。诏, 通“召”,召见。北面,面向北。
7、教之不刑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 顾其 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 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 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 刑,其此之由乎!
呻,诵读。占,读zhān,口述。毕,书简。讯,审 问。数,读,shǔ,责备,数落。顾,顾及。安,安 稳,牢固。使,指使。 施,给予,教给。悖,违背 事理。求,接受, 求学。佛,读fú,违逆。隐,伤 痛。疾, 痛恨。益,益处。 刑,成,成就。
良,优秀的。冶,铁匠。裘,皮衣。弓,弓匠。箕, 簸箕。始驾,开始学驾车的。 察,清楚,明了。
18、比物丑类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 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 服,五服弗得不亲。
017《学记》三则
《学记》三则
思考:本段论述了什么道理?联 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要
答案:本段阐明了要了解学生心理,发 展其优点,补救其缺点的教学原则。
研读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三)
《学记》三则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不善学 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③,及其久也,相说以解④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 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⑤之道也。 注 释
题,就面对全体着重回答),每次都应该让学生慢慢
把意思表达完毕,然后再作详尽回答;不善于对待学
生发问的老师的做法则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业
的方法。
《学记》三则
思考:本段论述了什么道理?联 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要
本段阐明了增进学业的方法:善学善问
交流
《学记》三则
从三则选文中,你明白了什么或得 到了什么启发
礼仪为主。
能反省自己;知道有
② [嘉肴(yáo)] 美味佳肴。嘉,美好;肴困,惑鱼的、地肉方等做,的然荤后菜能。奋发
③ [旨] 滋味美。
上进。所以说,教和学互
④ [至道] 至,好到极点的;道,道义,道相理。促进。
⑤ [是故] 因此。
⑥ [自反] 反省自身。
⑦ [教学相长] 教与学互相促进。
《学记》三则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学生有四种过失,作老师的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必知须之知。道人。之在学学也习,的或过②失程中,有
则③多,或失则寡,或失则的易人,错或在失贪则多止求。快此,四有者的,人错在 心之莫同④也。知其心,然浅后尝能辄救止其,失有也的。人教错也在者把,学习看 长⑤善而救其失者也。 得太容易,有的人错在遇到困难
《学记》导读课件
《学记》对古代文学的贡献
探讨《学记》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和贡献,揭示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文学题材
《学记》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文学才子的作品,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作家传记
《学记》中记载了许多古代作家的传记和文学思想,为了解古代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 重要资料。
文学批评
《学记》中的文学批评文献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记》的版本和翻译
讨论不同的《学记》版本和翻译,了解各个版本间的差异和翻译对理解的影响。
1
古代版本
《学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
2
现代翻译
将《学记》翻译成现代语言,提供了更易于理解和学习的版本。
3
学者评注
学者们对《学记》进行了丰富的注释和评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献中的内容。
将《学记》与其他历史文献进行比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史记》
甲骨文
帛书
《史记》是中国古代文献的另 一重要来源,与《学记》一起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 与《学记》一起揭示了中国古 代文化的源头。
帛书是一种古代书写材料,呈 现了丰富的文学和历史内容, 与《学记》有着相似之处。
《学记》导读PPT课件
深入了解《学记》这一重要的古代文献,发掘其在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 价值与意义。
什么是《学记》?
《学记》是一部中国古代文献,记录了古代学者们的思想和学术成果,是研 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学记》的概述
作为珍贵的学术资源,《学记》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学问传统和学术思想,对于理解中国的文化积淀具有 重要意义。
《学记》PPT
俗,使近的悦服,远的来归。
XXXXXXXXXXXXXXXX
XXX
tài
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
之谓乎!
yí
大:读tài; 蛾:通蚁;时:适时;术:练习,训练
译文: 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古书上说:“小
蚂蚁总是跟随大蚂蚁引导的路径走”,就是这个 意思吧!
XXXXXXXXXXXXXXXX
译文: 虽然烧了好菜,不经过品尝就领会不到它的美
味;虽然有深远的道理,不经过学习钻研就领会不 到它的奥秘。所以说,只有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 现自己知识不够;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 己教学质量不高。
XXXXXXXXXXXXXXXX
XXX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
XXXXXXXXXXXXXXXX
XXX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君子:指统治阶的人,主要包括天子、诸侯、卿 大夫、士; 民:指自由民或平民; 俗:习俗,形成良好的习俗。
译文: 统治者如果要他们都受到感化,遵守现行社会秩
序,形成良风美俗,看来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
XXXXXXXXXXXXXXXX
育失败的原因,才能胜任工作。
XXXXXXXXXXXXXXXX
XXX
qiǎng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道:dǎo,导,诱导; 抑:压制; 开:开个端倪;
XXXXXXXXXXXXXXXX
XXX
译文: 所以,有经验有修养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启发诱
之小成。 lè
lùn
比年:每年;
学记PPT
学校管理
首先,重视大学的入学教育和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 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 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 ,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 学不养等也。此七 者,教之大伦也。”
把入学教育做为大学教育的开始,开学这一天,官吏 要穿着礼服,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祭祀先圣先师,以表 示尊师重道之意。开学典礼结束后,新生入学后首先要学 习《诗经· 小雅》中的三首君臣宴乐的诗,即《鹿鸣》、 《四牡》和《皇皇者华》,为的是告诉学生,大学教育是 培养政府官员的,上了大学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 上课的时候,学生只有听到鼓声才能打开书箧,目的是培 养学生对待学业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教师上课之前应准备 好惩罚学生的教鞭,目的是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不敢因 懈怠而荒废学业。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 季大祭完毕,不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 ,为的是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但不要指手划脚说得 太多,为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 只许听,不许问,为的是使学生循序渐进而不越级学 习。这七件事是大学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 程和具体行为指南 。
其次,《学记》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 成绩考核制度,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 成绩考核要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的考核必 须有明确的标准。 《学记》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 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 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学 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学派
从正反两方面对教育进行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是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专著,也是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古代 教育从其他思想中分离出来。 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 一千八九百年。它的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公元前403 ~前221)晚期。《学记》全文1229字,分为20小节, 以简赅的文字,生动的比喻,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 作用与目的、学校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 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学记PPT
作业
比喻主要有: 1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才, 懂得大道。 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以“味美”比喻“道 善”,论说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的好坏。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3攻坚木:先枝叶后节目,比喻问题的由易到难,由 浅入深。强调了问学必需由易而难,循序发问。 4撞钟:以钟发声比喻教学的效果。首先钟要经过敲 击才能发声,强调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教 育。叩之小、大比喻教学的不同方式。“待其 从容,然后尽其声”,比喻因材施教的最好结 果。
第一段
词语解释: 君:(名作动)统治、治理。 《尚书》:我国最早的公文总集。 其此之谓乎!: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文: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 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 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 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 兑命》篇中 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 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之”的用法
之+名——助词,的 动+之——代此,它 之+动——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方位、处所——动词,去 形+之——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之+形——副词,还 名+之+不+动——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名+之+动(疑问句)——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1.锲而舍之 代词,它 2.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3.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助词, 的 5.糅使之然也 代词, 它 6.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助词, 不译
《学记》介绍
《学记》选自《礼记》,主要论述办学兴 教的意义,各级学校的设置,教学原则、 方法,教学中应当纠正的弊病,教学成功 的经验,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 等,本文节选其中的三段。 《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 礼》合称为“三礼”。
《学记》全文解释和解读 PPT
• 发虑宪,求善良,——深谋远虑(思虑规律), 物色好人(求贤纳士), • 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 —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 众。 •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 未足以化民。——如 果礼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 •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 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 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解读:古时的统治者开始发出谋虑计划和颁布法 令政策的时候,能够先时广泛地征求德行高尚人 士的体检,来辅助自己,这仅是个人的善行,只 能做到小有声誉而已,还不足以耸动群众的听闻。 如果能”卑躬屈己”礼贤下士,亲近疏远的人, 这虽然能够耸动群众听闻,但还是不足以感动群 众,”教化”人民。如果天子诸侯士大夫要以自 己的”佳言善行”感化民众,使之成为一种美好 的风俗习惯,就非要重视学校教育不可了。】
•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 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 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 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 由乎! •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 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 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 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 由废也。 •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 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 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 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 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 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 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 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 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 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 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 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 乎!
《学记》三则PPT
详细描述
《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后期或汉初。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关于 《学记》的作者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然而,《学记》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其思想与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教 育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记》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总结词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原则和方法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强调了"教"与"学"的统一 ,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
在《学记》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递者,他们 承担着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的任务。
教师是道德的引导者
除了传授知识,教师还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道德观念的责任,帮助学生成为有德行的人。
3
教师地位的崇高
在《学记》中,教师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他们 被视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推动者。
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全面发展。
03 《学记》中的教育方法
CHAPTER
启发诱导
总结词
强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详细描述
在《学记》中,启发诱导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它主张教师不应直接传授知识 ,而应通过提问、启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知识。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 要趋势,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个性化教育与终身学习
未来教育应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根据每个人的特 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 更新知识。
谢谢
THANKS
《学记》三则
目录
CONTENTS
• 《学记》简介 • 《学记》中的教育原则 • 《学记》中的教育方法 • 《学记》中的教师观 • 《学记》的影响和意义
《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后期或汉初。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关于 《学记》的作者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然而,《学记》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其思想与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教 育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记》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总结词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原则和方法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强调了"教"与"学"的统一 ,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
在《学记》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递者,他们 承担着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的任务。
教师是道德的引导者
除了传授知识,教师还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道德观念的责任,帮助学生成为有德行的人。
3
教师地位的崇高
在《学记》中,教师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他们 被视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推动者。
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全面发展。
03 《学记》中的教育方法
CHAPTER
启发诱导
总结词
强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详细描述
在《学记》中,启发诱导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它主张教师不应直接传授知识 ,而应通过提问、启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知识。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 要趋势,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个性化教育与终身学习
未来教育应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根据每个人的特 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 更新知识。
谢谢
THANKS
《学记》三则
目录
CONTENTS
• 《学记》简介 • 《学记》中的教育原则 • 《学记》中的教育方法 • 《学记》中的教师观 • 《学记》的影响和意义
《学记》
XXXXXXXXXXXXXXXX
XXX
• 《学记》对“学”与“思”的关系,认为既学且 思,学思结合。这种学思并重的思想,对于后来 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曾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历代教 育家普遍重视学生的思考活动,要求他们把“学 ”与“思”紧密地结合起来。
XXXXXXXXXXXXXXXX
XXX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韩愈
XXXXXXXXXXXXXXXX
XXX
yù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 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记问:是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而言的; 舍之:搁置、暂时放在一边; 译文:
只靠一点现学现教的零碎知识来应付学生发问,是 不能承担起教师的重任的。要做到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进行讲解。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又说不出其究 竟的时候,教师才开释给他讲。要是开释后还不理解, 就暂时放在一边,留待以后再开释。
XXXXXXXXXXXXXXXX
XXX
• 狮子般的惟我独尊
蒙田:“植物会因太多的水而溺死,灯会因太多的油而窒 息,同样,人的思想会因饱学装满纷繁复杂的东西,以致 理不出头绪,压的弯腰驼背,枯萎干瘪。”
冥思苦想,确定自己的教法。阅读感悟法。《香 菱学诗》
王崧舟:我瞎想、幻想、胡思乱想、苦思冥想、 日思夜想,就这样,《长相思》的教学轮廓变得 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朗、越来越丰满。在丹桂 飘香的时节,我完成了《长相思》的精神二变。
《学记》
——教育学的雏形
一、《学记》简介
《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全文1229个
字;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
经验与教育思想的总结。其中包括的教育内
学记三则ppt课件
❖ 等问题出现了,才加以制止,无论使用什么强硬的方法阻止和压制,也难以使问题 完全消灭;错过了适当的教学机会,再让学生去学习,学生即使勤奋刻苦,也难以 取得好的成就;教学没有条理,不按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就会让人感到头绪混乱 而难以理解;只是个人独自学习,没有同学相互切磋交流,就会显得孤独狭隘,见 识浅薄;结交那些只顾玩乐的朋友,必然会对抗老师的管束;要求不严格,经常违 反学习纪律,必然导致学业荒废。这六项,就是导致教学失败成绩下降的原因吧。
对性地)补救他们的过失。当教师的,就是
要发展他们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过失。
;.
15
思考:本段论述了什么道理?
❖ 小结:本段阐明了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其优点,补救其缺点的教学原则(长善 救失)。
;.
16
总结:
❖ 1、教学相长 ❖ 2、豫、时、孙、摩 ❖ 3、长善救失
;.
17
善于提问的老师就像砍削硬木一样会先易后难先提简单的问题再提较难的问题硬木一样会先易后难先提简单的问题再提较难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的积极性最后所有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的积极性最后所有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学记三则 《礼记》
;.
1
一、关于《礼记》 ❖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主要记录了秦汉以前儒家的有
译: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 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 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 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 庭。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 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 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 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对性地)补救他们的过失。当教师的,就是
要发展他们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过失。
;.
15
思考:本段论述了什么道理?
❖ 小结:本段阐明了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其优点,补救其缺点的教学原则(长善 救失)。
;.
16
总结:
❖ 1、教学相长 ❖ 2、豫、时、孙、摩 ❖ 3、长善救失
;.
17
善于提问的老师就像砍削硬木一样会先易后难先提简单的问题再提较难的问题硬木一样会先易后难先提简单的问题再提较难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的积极性最后所有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的积极性最后所有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学记三则 《礼记》
;.
1
一、关于《礼记》 ❖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主要记录了秦汉以前儒家的有
译: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 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 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 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 庭。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 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 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 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学记心得体会报告PPT
回顾学习历程,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将有助于 我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
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展望与期待
拓展知识领域
我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相关 领域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 的知识边界,为未来的工作
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 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自主学 习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不
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实践项目参与
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多个实践项目,如课程实验、课程 设计等。
技能提升
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我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 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应用场景拓展
我还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实际场景中,如参加竞赛、开展 课外活动等,以拓宽自己的应用领域。
04
个人成长与收获
通过课程学习和自主学习,提高了信息获取、整 理和分析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
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实验、项目等实践活动,提高了动手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实践创新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分工协作、沟通交 流和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素养层面提升
学术素养
03
我采用了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重复记忆等,以确保对
这些知识点的长期记忆。
难点问题突破
难点识别
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 点问题,如某些复杂的概念、原 理和公式等。
解决策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多 种策略,如查阅相关资料、请教 老师和同学、参与讨论等。
突破情况
通过这些努力,我成功地突破了 这些难点问题,加深了对课程内 容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层面提升
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展望与期待
拓展知识领域
我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相关 领域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 的知识边界,为未来的工作
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 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自主学 习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不
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实践项目参与
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多个实践项目,如课程实验、课程 设计等。
技能提升
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我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 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应用场景拓展
我还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实际场景中,如参加竞赛、开展 课外活动等,以拓宽自己的应用领域。
04
个人成长与收获
通过课程学习和自主学习,提高了信息获取、整 理和分析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
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实验、项目等实践活动,提高了动手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实践创新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分工协作、沟通交 流和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素养层面提升
学术素养
03
我采用了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重复记忆等,以确保对
这些知识点的长期记忆。
难点问题突破
难点识别
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 点问题,如某些复杂的概念、原 理和公式等。
解决策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多 种策略,如查阅相关资料、请教 老师和同学、参与讨论等。
突破情况
通过这些努力,我成功地突破了 这些难点问题,加深了对课程内 容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层面提升
儒家经典诵读《礼记·学记》诵读课课件
四、诵读品评,感悟意蕴。
(一)学生合作接读文段——老师指名一个学生读一句,读完一句再指另 一个学生读,直到读完为止。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自由反复诵读,感受文章的意蕴。 (三)分小组诵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讨论其中的意思并联系现实分享感悟。
四、诵读品评,感悟意蕴。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经 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感悟?——大家谈
不
;
虽 有 嘉 肴 , 弗 食 不 知 其 旨 也
虽 有 至 道 , 弗 学 不
!
其 此 之
谓 乎
:"
国 君 民 , 教 学 为 先 。 《 兑 命 》 曰
念 终 始 典 于
;
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人 不 学 , 不 知 道 。 是 故 古 之 王
: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流利、有感情地齐读文段。
2.教师范读,并作诵读指导。注意发音、吐字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
3.正音:
玉不琢:(zhuó) 兑命(yuè)
嘉肴(yáo)
自强(qiǎng)
教(jiào)学相长(zhǎng) 斅学半(xiào)
三、整体感知
(四)学生分小组诵读,在诵读中释义: (1)道:指儒家之道。 (2)建国君民:建立邦国,治理民众。 (3)兑命:《尚书·商书》中的一篇,今作悦命。兑,同"说",指的是殷 商时期的贤相傅说。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 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4)念终始典于学:要自始至终学习先王法典。 (5)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6)虽:即使。嘉肴(yáo):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知
玉
学 不不
道
记 成琢 器
讲解
1
目录
壹 贰叁肆 伍 陆
化 民 由 学
教 学 为 先
教 学 相 长
大 学 之 道
教 之 大 伦
正 业 居 学
2
壹
化民为学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
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3
壹 化民由学
意译:统治者发布施政意图和国家成法,依靠宗亲贵族中能 良的人辅佐治理国家,只能诱致一些声誉,但还不能使统 治阶层中较多的人拥戴自己; 延揽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 上层人物,可以取得较多的人拥戴了,但还不能使所有自 由民或平民顺从自己。统治者如果要他们都受到感化,遵 守现行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看来只有通过教育这条 渠道。
意译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
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
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
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
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
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5
贰
教学为先
6
贰 教学为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兑命》曰:“念 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7
贰 教学为先
意译:
璞玉不经过一番琢磨,就 成不了贵重的玉器;同样, 人不经过一番教育,就不 懂得政治和伦常的大道理。 所以,自古帝王要建立国 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 教育方面着手。《尚书》 的《说命》篇说:“统治 者要始终如一的重视教育 的作用”
贰
求善良
旧注有两种解释: 一为“招求善良之士”, 唐孔颖达,北宋周谞主其说; 一为“求为 善良之人”,北宋张载、清陆奎勋主其 说。前者指“资于人”,后者指“求诸 己”应从前说。但此“资于人”,不是 别人,而是指同统治者有这样那样血缘 关系的人。在我国早期等级界限森严、 任人唯亲的社会里,正如《左传》定公 四年记卫国祝伦所说的“选建明德,以 藩屏周”“善良之人”作为依靠对象, 必然于宗亲贵族圈子内“求”之。“选 建明德”与“求善良”义同,周公旦便 是典型人物。他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 死后,由他摄政,《左传》提到,周族 人自可安心睡觉。所以,在“亲亲”意 义上,“求诸己”也是可理解的,即寄 希望于“自己”的人。
11
叁 教学相长
至道
自反
自强
嘉肴
主要指封建
社会最高的 反躬自问。《孟子 政治和道德 离娄下》:“则君
嘉,美好。 鞭策自己努 《尔雅 释诂》: 力于进德修 “嘉 ,美也。”
规范。简义 子必自反也。”王 为深远的道 夫之解释:“自反
业。《易 熟食为肴,与 乾》:“天 “殽”同,鱼 行健,君子 肉之类。嘉肴,
理。
者,求诸己” 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好菜
12
肆
大学之道
13
肆 大学之道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 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 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
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
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
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
评说:
“玉不琢,不成器”。 把人的素质或资质比 喻为未经琢磨的玉。 颇具有性善的味道。 从这一点说,它亦符 合孟轲的观点,证明 《学记》符合思孟学 派的作品。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叁
教学相长
10
叁 教学相长
原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
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这个意思
吧不倦地学习,可以由“小成”到“大成”)”。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14
伍
教之大伦
15
伍 教之大伦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示敬道也。宵雅肄三, 官其始也。入学鼓箧, 孙其业也。夏楚二物, 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 学,游其志也。时观而 弗语,存其心也。幼者 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评说:这一章是《学记》的总纲。 它开宗明义揭示了新兴地主阶级掌 握政权后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 教育路线及其相互关系
4
壹 化民由学
壹
发虑宪
“发”是“发布”,其政治含义如 孟轲说的发虑宪“发政施仁”。旧 往说是“起发”、“发动”,不确 切。旧注有把“虑”、“宪”分为 “思”、“法”二义的。如元吴澄 说:“‘虑’,谓心所计划;‘宪’, 法也。”清纳兰成德谓“发虑”犹 言发心,“完”即宪典。也有把 “虑”、“宪”合为一义的。如民 初王树楠“虑刑贬”注:“书虑为 宪”按:“虑”“宪”分开解释。 “虑”是执政者个人的施政意图, “宪”是国家成法,二者是相互作 用的
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16
陆
正业居学
17
叁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section title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 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 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 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 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开学的时候, 官吏要穿着礼服,备办祭 菜,举行祭祀,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 学生常常再三诵习小雅,为的是使他们从开 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学生上学,要按鼓声 打开书箧,为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大学里 备有教鞭,为的是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教 官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 是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教 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点,但不 叨 唠灌输,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习 惯。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循 序渐进地而不越级地学习。这七件事就是大
玉
学 不不
道
记 成琢 器
讲解
1
目录
壹 贰叁肆 伍 陆
化 民 由 学
教 学 为 先
教 学 相 长
大 学 之 道
教 之 大 伦
正 业 居 学
2
壹
化民为学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
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3
壹 化民由学
意译:统治者发布施政意图和国家成法,依靠宗亲贵族中能 良的人辅佐治理国家,只能诱致一些声誉,但还不能使统 治阶层中较多的人拥戴自己; 延揽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 上层人物,可以取得较多的人拥戴了,但还不能使所有自 由民或平民顺从自己。统治者如果要他们都受到感化,遵 守现行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看来只有通过教育这条 渠道。
意译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
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
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
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
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
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5
贰
教学为先
6
贰 教学为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兑命》曰:“念 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7
贰 教学为先
意译:
璞玉不经过一番琢磨,就 成不了贵重的玉器;同样, 人不经过一番教育,就不 懂得政治和伦常的大道理。 所以,自古帝王要建立国 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 教育方面着手。《尚书》 的《说命》篇说:“统治 者要始终如一的重视教育 的作用”
贰
求善良
旧注有两种解释: 一为“招求善良之士”, 唐孔颖达,北宋周谞主其说; 一为“求为 善良之人”,北宋张载、清陆奎勋主其 说。前者指“资于人”,后者指“求诸 己”应从前说。但此“资于人”,不是 别人,而是指同统治者有这样那样血缘 关系的人。在我国早期等级界限森严、 任人唯亲的社会里,正如《左传》定公 四年记卫国祝伦所说的“选建明德,以 藩屏周”“善良之人”作为依靠对象, 必然于宗亲贵族圈子内“求”之。“选 建明德”与“求善良”义同,周公旦便 是典型人物。他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 死后,由他摄政,《左传》提到,周族 人自可安心睡觉。所以,在“亲亲”意 义上,“求诸己”也是可理解的,即寄 希望于“自己”的人。
11
叁 教学相长
至道
自反
自强
嘉肴
主要指封建
社会最高的 反躬自问。《孟子 政治和道德 离娄下》:“则君
嘉,美好。 鞭策自己努 《尔雅 释诂》: 力于进德修 “嘉 ,美也。”
规范。简义 子必自反也。”王 为深远的道 夫之解释:“自反
业。《易 熟食为肴,与 乾》:“天 “殽”同,鱼 行健,君子 肉之类。嘉肴,
理。
者,求诸己” 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好菜
12
肆
大学之道
13
肆 大学之道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 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 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
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
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
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
评说:
“玉不琢,不成器”。 把人的素质或资质比 喻为未经琢磨的玉。 颇具有性善的味道。 从这一点说,它亦符 合孟轲的观点,证明 《学记》符合思孟学 派的作品。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叁
教学相长
10
叁 教学相长
原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
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这个意思
吧不倦地学习,可以由“小成”到“大成”)”。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14
伍
教之大伦
15
伍 教之大伦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示敬道也。宵雅肄三, 官其始也。入学鼓箧, 孙其业也。夏楚二物, 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 学,游其志也。时观而 弗语,存其心也。幼者 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评说:这一章是《学记》的总纲。 它开宗明义揭示了新兴地主阶级掌 握政权后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 教育路线及其相互关系
4
壹 化民由学
壹
发虑宪
“发”是“发布”,其政治含义如 孟轲说的发虑宪“发政施仁”。旧 往说是“起发”、“发动”,不确 切。旧注有把“虑”、“宪”分为 “思”、“法”二义的。如元吴澄 说:“‘虑’,谓心所计划;‘宪’, 法也。”清纳兰成德谓“发虑”犹 言发心,“完”即宪典。也有把 “虑”、“宪”合为一义的。如民 初王树楠“虑刑贬”注:“书虑为 宪”按:“虑”“宪”分开解释。 “虑”是执政者个人的施政意图, “宪”是国家成法,二者是相互作 用的
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16
陆
正业居学
17
叁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section title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 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 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 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 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开学的时候, 官吏要穿着礼服,备办祭 菜,举行祭祀,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 学生常常再三诵习小雅,为的是使他们从开 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学生上学,要按鼓声 打开书箧,为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大学里 备有教鞭,为的是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教 官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 是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教 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点,但不 叨 唠灌输,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习 惯。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循 序渐进地而不越级地学习。这七件事就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