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考研笔记-地大(北京)行管考研资料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考研笔记-地大(北京)行管考研资料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考研笔记-地大(北京)行管考研资料

育明教育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八年专注于中国地质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7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包括解xie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382分)、李chang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372分),霍学员(二本,育明1对1学员,389分)、田xinyu学员(二本,育明1对1学员,364分)。

更有8+2(少干)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通过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共管理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注:中国地质大学是211学校,工科类的学校,考试难度并不是非常大,难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难度相当,关键是掌握住地大自主命题专业课的考试信息、出题的

难点、以及最新变化的信息。其中科目三大家可以选考610高等数学或者619管理学概论,工科背景跨考的话选择610是有优势的,但是要尽量考到120分以上,地大的录取分数线近几年都是维持在360分以上。育明每年都有二本、三本的学员考上,也可以帮助学员发表论文,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育明教育!考研咨询热线400-6998-626 ,QQ1559022430

2015年地大公共管理考研参考书(官方版)

619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第十一版),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37行政管理学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三版),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公共政策学》,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初试备考须知

一、出题老师简介

赵连荣:女,1965——,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社会保障

近年来教学工作情况: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学原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认证,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市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

二、复习方法和经验推荐

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14年8月)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对书中提到的大标题概念要能记住属于哪一章哪一类内容。

三、强化提高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对《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做到识记基本概念,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能基本做到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做到举一反三。

四、冲刺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要对基本问题的答题模式驾轻就熟,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育明教育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育明全套复习资料都有相应的解析。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以下由育明教育考研考博辅导中心提供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考研精编笔记

未来预测

1、预测:一种程序或方法,它依据先前政策分析的各阶段所掌握的关于政策问题、目标和方案的今年或知识、对政策(方案)的未来前景做出估计、推测或判断。邓恩将预测分为推断、预言和猜测。

2、预测的意义?

答:是政策分析后来阶段的前提,是政策手段更好实现指导和控制社会过程的一个条件。但是,预测十分困难,难以准确。

(1)提供关于政策的未来变化及结果的信息。

(2)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以前的政策及其结果,提高我们对未来社会状况的控制能力。

(3)是传统的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一种有益补充。

3、预测的过程(程序)。

(1)预测目标,分析其所处的环境。

(2)搜集与整理数据,编制假想成本。

(3)选择预测方法,建构预测模型。

(4)总结预测结果,编写预测报告。

4、预测的方法论基础及其逻辑依据。

答:预测的方法论根据是一系列用来建立对现有的或新的政策、新政策的内容和政策参与者行为的似真性假定数据。主要基础是趋势外推、理论假设和判断三种。分别与推断、预言和猜测相联系。

(1)趋势外推的逻辑――推纳推理。

(2)理论预测的逻辑――演绎推理。

(3)灵通判断的逻辑――回溯推理。

5、外推预测:持久性、规律性,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古典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其要点是将预测目标的历史数据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成为时间序列,然后分析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外推预测目标的未来值。有四种变动形式:长期趋势、季节变化、周期性波动、不规则运动。

(2)回归分析方法:线性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

6、理论预测:其假定是过去出现的东西将在未来重现或可能在未来发生,根据各种理论中所包含的因果关系进行预测。包括理论图示、因果模式和回归分析。

7、直觉预测:所依据的判断、直觉、灵感、洞察力,其程是回溯揄过程。即分析者从一个猜测的事态出发,然后寻找支持这一猜测的数据和假定。包括德尔菲技术、交互影响分析和情景描述法。

第七章、方案的比较和择优

1、方案比较的内容。

(1)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或方法能否使得目标的实现可能;备选方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

(2)经济可行性的比较:既指一项政策方案的执行能获得财经资源的充分支持,又指方案或项目的执行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率或效益。

(3)政治可行性:可接受性、适当性、回应性、合法性、公正性。

(4)行政可行性:权威、制度承诺、执行人员的能力、目标群体的支持、财政资源。

2、方案抉择应注意的事项:

(1)不要期望找到一种绝对优势的或完美的政策备选方案。

(2)不要把一项偏好的政策和一些“虚拟的”或“稻草人”式的备选方案对立起来。

(3)在根据所有目标评价完所有的备选方案之前,不要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备。

(4)确保备选方案互相排斥。

(5)备应提供真正的选择。

(6)应避免“厨房水池”式的备选方案。

(7)备选方案应当与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司法权和可控变量一致。

(8)记住政策备选方案是具体的行动集(提醒自己目标与政策的差别)。

3、方案比较的方法。

A、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倾向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效益是人们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

(1)成本与收益的不同类型。

①直接收益与成本,间接收益与成本。②收益与成本,外部收益与成本。③有形收益与成本,无形收益与成本。

(2)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①首先规定谁将为政策和项目投资,谁将从中受益。②目标组确定后,必须把输入和输出冠以货币价值。③大多数的成本-效益分析要对一段时间之后的费用和效益“打折扣”。④计算成本-效益率。

(3)成本-效益分析的技术:贴现的方法,非贴现的方法。

(4)成本-效益分析的作用与局限性。①作用:有助于纠正那些只顾需要,不顾成本的倾向;有助于纠正那种只考虑成本,不管效益如何的倾向。②局限:范围有限,对主要是经济性质的、有形的、可用货币测量的公共政策更为适用。

B、成本-效能分析。

(1)特征:①避开用货币形式计量收益的问题;②集中体现了技术理性。③很少依靠市场价格,很少依赖私营部门利润最大化的逻辑。④适于分析外部性和无形的成本与收益。

⑤解决固定成本与固定收益问题。

(2)步骤:①确定决策目标。②以货币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各备选方案收益问题费用并予以加总。③按费用的高低顺序排序,供决策者选择。

(3)形式:①完全有效性程度需要多少成本。②只计算达到某一有效程度的成本。③在不同有效性程度情况下成本的差异。④在固定成本下,比较具有各有效性程度的方案。

(4)优势:易于应用,善于处理集体或准集体物品,适于分析外部性和无形成本。

局限性:不易与社会总体福利问题挂钩。它对成本-效能衡量局限于特定的项目、区域或目标群体,也不能用画衡量社会成员感受的总体满意度以计算净收入收益。

C、风险-效益分析:效益总量-风险的总量。基本方法为风险评估与成本-效益分析相结合。

4、方案抉择的决策方式。

(1)全体一致规则:其特征为一票否决。缺点――成本过高;鼓励“策略行为”。

(2)过半数规则:其特征为决策效率高且“少数服从多数”。缺点――“多数剥削少数人”,“决策结果未必可靠”,“投票悖论”。

5、投票悖论。

(1)孔多塞悖论:在多数票规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而是在各种选择中循环的现象。

(2)阿罗悖论: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能够使个人好通过多数票规则转换成社会偏好。

6、过半数规则的变异形式。(这几个形式的概念最好背下来)

(1)过半数规则。(2)占多数规则。(3)孔我塞标准。

(4)博尔达计数。(5)淘汰投票。(6)赞成投票。

7、决策方式的改进。

(1)公共选择学者论投票方式的改进。

①需求显示过程:通过对个人征收某种税收的办法来促使个人真实显示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从而确定给投票者带来好处最我的方案。其最大优点是鼓励投票者正式表达自己的偏好,从而避免人为增加决策成本,提高了决策效率。

②投否决票:投票者间的“策略行为”会减少。

(2)作为一种决策方式的民主集中制的完善。

①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

②借鉴现代决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实现民主集中制及其运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③加强法制建设。

第八章、政策执行与监测

1、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

(1)“自上而下”(以政策为中心的途径,政策制定者透视途径):关注的焦点是政策制定者。

(2)“自下而上”:以组织中的个人为出发点,政策链条中的较低或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强调政策或项目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参与执行项目的行动者的承诺与技巧。

(3)“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以“权力”为焦点。

(4)工具选择途径。

2、执行运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尤其是美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场研究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声势颇大的“执行运动”。执行研究的学者们写下了大量的论著,提出了各种关于执行研究的途径、理论及模式,拓展了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政策科学的理论内容。

3、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诸因素(答题时每点里的小点后面要适当地解释一下如何影响的)。

(1)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问题的性质、目标团体行为的多样性、目标团体人数、目标团体行为需要的调适量。

(2)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的正确性、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政策资源的充足性、政策上安排执行机关与人员。

(3)政策以外的环境:目标团体的服从、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执行机关的特性、机关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政策监督、政策环境。

4、政策协调:是管理组织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三个层次:执行机构内部的协调、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执行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协调。

5、政策工具研究的基本途径与分类。(公共管理学笔记有)

6、影响政策工具的选择的因素。

(1)政策目标:目标单一,就要明确目标是什么;目标多重,就要明确目标构成;政策工具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要考虑政策目标是否已转变。

(2)工具的特性:每种工具都有优缺点,有不同的适用范围,用于解决不同问题。

(3)工具应用的背景:执行组织、目标团体、其他工具、政策领域的其他因素。

(4)以前的工具选择:从纵向看,以前的工具已内化为组织的执行路线,可选择的其他政策工具不被考虑;从横向看,它以其他工具或执行活动交织在一起。

(5)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选择不同的政策工具。

7、政策监测:是用来提供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信息的一种分析程序,或者说是测量和记

录政策运作信息一类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说明和解释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评估其执行效果,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包括事前监测、事中监测、事后监测。

8、政策监测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①事前政策分析: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施政策的决策指标、选项、优势劣势、预期结果,实施和评价必要的步骤。

②政策维持:在实施中对政策或计划的分析来确保它按照设计得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出现无意的改变。

③政策监测:在政策或计划实施之后对变化的记录。

④对政策目标是否完成和政策是否应该继续执行、修改或终止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2)作用。邓恩认为包括:监察、审计、核算、解释。

政策监测的目的是描述政策如何运作的,记录政策实施之后出现的变化,说明政策实施情况与结果的关系,并评估其执行结果。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测,可以找出政策目标与执行手段之间、预期政策目标与实现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发现问题之所在,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新办法。如,调整政策目标、加大执行力度、重新配置资源。

9、政策监测的方式与技术。

(1)社会系统核算:允许分析人员对主观和客观社会变化进行监测的一种方式和一套方法。主要分析因素是社会指标。

(2)社会实验。

(3)社会审计:监测投入过程、产出及影响的关系。

(4)综合实例研究:对执行公共政策的过去努力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对比和评价。

(5)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有规律地提供关于政策或项目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来监测政策或项目过程。

(6)绩效监测系统:结果为本、绩效评估。

第九章、结果评估

1、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

据。

2、政策效果:政策执行后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其内容包括: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政策的非预期影响;政府行动引起的环境变化;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直接效果:政策实施对主体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及相关人员所产生的作用。必须确定政策目标和政策对象。

(2)附带效果:政策执行后产生的政策制定者预料之外的效果。

(3)意外效果:政策执行后所产生的政策制定者预料之外的结果。

(4)潜在效果:短期不易察觉,今后长期表现出来。

(5)象征性效果:符号输出、政策输出。

3、政策评估的意义:政策评估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克服政策运行不弊端和障碍,增强政策的活力和效益,提高政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是检验政策的效益、效率和效果的基本途径。

(2)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依据:政策继续、政策调整、政策终结。

(3)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

(4)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4、政策评估面临的困难。

(1)政策评估目标的不确定性。

(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4)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5)评估信息和评估经费缺乏。

(6)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

其中,人为的抵制是最直接、最严重的困难。

5、政策评估的过程。(看案例分析总分)

(1)准备阶段:①确定评估的对象。②制定评估方案:包括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③挑选和培训人员。

(2)实施阶段:①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惧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②综合分析政策信息。③综合运用适合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

(3)结束阶段: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6、政策评估的模式。

A、效果模式:目标达成模式、附带效果模式、无目标模式、综合评估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

B、经济模式:生产率模式,效率模式。

C、职业化模式:职业人员根据他自己的价值准则和执行的质量标准来评估其他人员的执行情况。

7、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

(1)政策投入不够。资金短缺、执行不力。

(2)目标团体不配合。

(3)政策本身的问题。①政策在目标、内容和管理上彼此冲突。②有些问题纷繁复杂,解决难度大。③政策超前或滞后。

(4)解决某些问题的代价大于利益。

(5)外在因素的干扰。

8、评估的基本方法。

A、前后对比法:简单“前-后”对比分析;“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有-无”政策对比分析;实际与规划比较。

B、实验和准实验模型。

(1)实验模型(实验评估):社会实验是系统控制政策行为的过程,对实验处理的直接控制;对照组;随机分配。

(2)准实验模型(准实验评估)。

①当先难事测试不能进行或者太花时间时就可以运用“真实控制组织进行后验测试”的形式。

②当实验者无法把主体随机安排到控制组时,就可以采用“实验前后不对等的控制方案”的形式。

③当控制组无法建立,而同样的测量可以在一组人或事物在项目完成之前或之后多次运用时,采用“单一小组多次实验方案”。

④“无控制组前后测验方案”检验影响。

C、影子控制法――也叫判断方法。

(1)专家判断法:通过请专家访问政策或项目实施地点测量该政策或项目,专家非正式地搜集数据并提供判断意见。

(2)管理者判断法(自评法):政策执行人员自行对政策的影响和实现预期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3)参与者判断法(对象评定法):由政策参与或政策对象通过亲身感受和了解对政策及其效果予以评定的方法。

第十章、政策变迁

1、政策调整:在政策评估与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2、政策调整的内容。

答:问题的重新界定、目标的重新确定、方案的重新拟定,同时包括政策效力、政策主体和客体的调整。

3、政策调整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即政策环境及政策问题酉身的发展变化。

(2)主观原因是指人们对政策问题、政策方案、政策环境等认识的深化。

4、政策调整的作用?

(1)有利于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化。

(2)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有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但是,在不同程度上浪费部分已投入的政策资源;挫伤部分公众的积极性;对公机机构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5、政策调整的程序(功能活动):获取反馈信息;确定调整方案;实施调整。关键的因素在于有一个合理完善的调节机制。

6、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政策)行为。具有强制性、更替性、灵活性。

7、政策终结的作用。

(1)节省资源。(2)提高绩效。(3)避免僵化。(4)优化政策。

8、我们在政策终结上存在的问题。

(1)终结工作不规范,政策终结的程序不合理。

(2)对终结的重视不够。

(3)政策终结的力度不大。

9、政策终结的原因。

A、一般原因:(1)财政困难。(2)政府的低效率。(3)政治意识形态。(4)行为政府的变化。(5)学习。

B、政策系统本身的自我更新的特征:(1)政策系统量个不断新陈代谢的系统,推陈推新。(2)政策系统是个不断与周围环境运动、修正自身的过程。

10、政策终结的类型(它们所遇到的阻力依次递减)。

(1)功能的终结。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1.1复习笔记 一、政治的定义 1.中国的解释 (1)古代 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不以强制的手段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因此,政治是对国家的治理,有教导、指正的含义。 (2)近代 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西方 “政治”源于古希腊,是指有关国家的事务。 3.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主要有: (1)价值性解释:政治就是追求和实现“善治”的活动; (2)神学性解释:政治就是实现“天道”或“神意”的努力; (3)权力性解释:政治就是权力的分配和使用,如中国古代的法家、马基雅维利、马克斯·韦伯、拉斯韦尔等; (4)管理性解释:政治就是组织管理的活动或过程。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其具有如下特点: (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两重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国家政权决定和支配着经济需要的实现方式,所以,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斗争的核心主要围绕争夺国家政权展开。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政治也随着阶级斗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 5.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政治的主体多种多样,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二、研究政治的原因 1.确立基本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 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理念可能导致不同的实践。所以,研究政治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最基本的政治理念,识别各种既有观念的本质,尽可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陈振明等著《公共管理系统学(第二版)》2017年版知识点吐血整理

科目:公共管理学 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振明等,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版。 1.组织的含义。 P28: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 2.组织结构的横向差异。(部门化和专业化) P38:组织结构的横向差异是指一个组织成员之间受教育和培训的差异程度,专业方向和技能、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等方面的差异程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组织部部门与部门之间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3.组织结构的纵向差异。(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P38:组织结构的纵向差异是指组织结构中纵向垂直管理的层级数及层级之间的差异程度,这就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单位或部门的数量。 4.完整制。 P45:完整制又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指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机关受一个机关或一位行政首长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完整制下的组织实行分工协作,以取得协同一致的效果。优

点:权责集中分明,组织结构简单统一,机构之间分工合作好,有利于领导机构的全局统筹和行政命令的贯彻执行,并能人尽其用,发挥专业优势。缺点:行政首长权力过分集中,属下单位缺乏自主性,容易造成因循守旧的工作作风。 5.公共组织的变革要实现的目标。 P56:一是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即公共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在提高适应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公共组织及其人员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的更新,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使公共组织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或更好地完成公共事务管理的任务。 6.组织变革的环节。 P:57:一是对违纪的感知,即组织成员意识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二是对变革方向的确定,即通过分析环境变化,确定组织变革的目标及方案。三是变革,即变革方案的实施,对变革所影响到的成员进行沟通,推行新的组织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四是监督调整,即根据变革进程调整相关措施,并将变革成果固定下来,实现新行为模式的“在化”。 7.全球治理的概念。 P66:全球治理指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其特点主要包括:①治理主体是世界围的公共行动者。②治理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包括公益问题和公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公共管理学笔记陈振民版

公共管理学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1.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 治理与善治 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 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 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形

《政治学十五讲》笔记

政治学十五讲知识要点 序言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 ◇政治学提供的知识 政治学涉及两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合和政治操作原理。 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 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他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护。 政治学为三种人提供帮助:①政治从业人员;②政治学从业人员;③普通公民。 第一讲政治学:学科定位与知识体系 一、政治的定义 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情,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情便是政治。 人们对政治的解释和定义来历不同,对政治概念的解释的大体思路有:①价值性解释;②神学性解释; ③权力性解释;④管理性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如下特点: 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两重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关之间的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二、为什么要研究政治 1、确立共同的政治理念,形成广泛的政治共识 2、探索合理的政治安排,合理的规划政治生活 3、寻求文明的政治原则,文明的解释政治冲突 4、了解他人,学会与别人打交道 三、政治学科的定位和知识体系 要了解政治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首先需要从人类文明以及知识的构成谈起: 文化(文明)构成及政治学知识结构 文化构成文化结构政治学知识结构 物质形态的文化:物质文明观念形态的文化:精神文明物质技术政治技术和技能(政治的物质条件和政治术)组织制度政治程序和规则(政治制度) 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学说、政治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心理民情、风俗和习惯(政治心理或国民性) 在我们广义的文化或文明的概念中,作为其构成以素的物质技术→组织制度→思想观念→社会心理呈

公共政策学00318学习笔记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整个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1)积极目的:①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②明确政策的可行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③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度与技术;④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下次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过程准备一定的有利条件。(2)消极目的:①炫耀工作业绩,为本级政策或相关政策部门歌功颂德,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②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政府活动预算,增加工作机构和人员;③规避责任; ④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 ※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2)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3)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4)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5)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6)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政策评估的主体:除了立法机关、政党组织、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外,比较重要的评估主体是: (1)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全貌、评估结论容易被采纳。容易受到固有观念和利益的束缚,同时因为往往缺乏评估专业训练,所以影响评估质量。包括五方面的工作:①政策调查报告②政府工作报告③公民意见投诉④政策听证会⑤政府效能考评或绩效考评。(2)专业机构和人员:机构系统内部的评估者和受托者:评估结论易受重视,但是容易受到牵制和暗示,而影响评估质量。独立观察者和研究者:不带偏见,但是材料困难,结论不易受重视。(3)大众传播媒介: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政策评估主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一)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二)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外部评估分为两种类型:(1)受委托进行的评估,最主要的外部评估方式(2)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估,这类评估包括:①立法机关评估②司法机关评估③大众传播媒介评估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育明教育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八年专注于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成功考上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包括初试第二名侯liyuan(1对1学员,374分,二本)。 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 人指导一对一指导!

2015年北邮行管考研参考书(官方版) 615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为主);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郑航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为主); 北邮参考书复习特点解析: 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框架非常明晰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列出整体框架笔记 《社会学》关注重点概念的定义重点理论的内容 张成福的《公共管理》条目较多我认为公共政策是重点一定要熟练背诵可能有些问题会混淆注重重点概念的区分 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在近两年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能因为翻译的问题或者外国人思路的不同

以下由育明教育考研考博辅导中心提供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了解)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重点) 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一)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1.背景: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 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 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 1)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 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 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 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世界秩序与全球化【圣才出品】

第十三讲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13.1复习笔记 一、文化与政治文化 1.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内涵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文化就是“人文化”的过程和结果,它体现为“人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人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的生存方式,包括在“人文化”改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从狭义的角度讲,文化是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对自然与社会的精神反映,即所谓的“精神文明”。 (2)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 2.政治文化的特性 (1)稳定性 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 (2)延续性 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使一国文化有可能代代相传,也使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呈现出长期的差异性。 (3)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一方面,它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将现实政治生活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下来,并随着政治生活的变化和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 二、政治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 政治学对政治文化的研究体现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前者主要说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政治行为和政治决策之间的一般关系,分析政治文化的形成过程,归纳政治文化的不同类型;后者则通过民意调查、数据分析,预测民众政治行为的可能倾向和对某一政策的可能态度。总结政治文化研究成果,可以将政治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文化分布研究 (1)同质文化 通过社会调查,如果发现大多数公民对某些基本问题持有大体一致的看法,那就说明该社会的政治文化是高度一致的,属于同质性文化。同质性文化一般产生于社会沟通广泛、社会流动频繁、信息分布均匀对称的社会,它为一致性政治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质性文化也说明该社会不存在明显的深刻裂痕,社会不同力量和团体之间容易产生合作,社会秩序基本稳定。 (2)极端文化 如果大多数公民对某些基本问题呈现出极端对立的看法,那就说明该社会的政治文化两极分化。在政治文化两极分化的社会中,大多数公民处于两个对立的极端(极左和极右),社会裂痕和社会矛盾严重,政治领导人的任何政策建议都可能遭到相当部分的公民反对。在这种社会,各政治力量之间难于达成妥协,社会内部纷争不断,并极有可能导致政治分裂。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对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主要部分和核心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公共: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行政:处理事务、指导或监督执行、运用或引导。本质上包含为……服务的含义;管理: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控制事务的过程,照料或看管。意味着控制或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公共行政学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指示办事及内部取向,更多关注的是结果(以最低成本取得目标)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A、联系:(1)所有组织管理都包含合作团体的活动; (2)所有大型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B、差别: (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没有更多有效运作的诱因。(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划分比较清楚;公共部门对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寻求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与私部门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复杂的政府活动,公共管理也在政治环境中运作。 3、“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概念 (1)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_试题_题库(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 蔡立辉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蔡立辉主编 第1章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 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二章教学文案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二章

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 1、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地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 2、公共组织:广义上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上仅指国家机关组织。 3、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的差异(43页,表1-1,了解就好)。 4、公共组织的类型 (1 和福利组织、 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 会。 (2 A、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 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 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起诉;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 种行业协会等。 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非强制性与服务性。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 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 务机构。 (3

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 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特点: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②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③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④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 ⑤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⑥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理性――合法权威。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 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 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 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 ④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 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 ⑥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 特点:①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 ②“代理人”政府; ③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不可随意利用行政命令取消合同; ④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

公共政策学00318学习笔记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稳定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公共政策稳定的内涵:是现行政策在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影响下,任然保持其既定的目标,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施。※但政策稳定是相对的,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时间上看,政策稳定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2)从空间上看,政策稳定是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 ※政策稳定的意义:(1)政策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2)政策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或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的成效。(3)政策稳定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政策效果。(4)政策稳定有利于降低政府成本。(5)过分注重稳定的政策可能使其趋于保守,甚至导致政策僵化。 ※影响公共政策稳定的动力因素:(一)决策主体和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二)政策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三)政策本身的稳定:(四)政策环境的稳定 ※政策变动: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的一种常态表现,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 ※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①决策者的变动②政策环境的变化③政策资源的现值④政策的失效或低效⑤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 ※公共政策变动的类型:(1)按照变动的强度:①断裂型②渐变型(2)按照变动的程度:①部分变动、②重大变动③完全变动(3)按照变动的内容:①目标变动②计划或项目变动③资源变动④机构或人员变动⑤政策本身的变动(4)按照变动的形式:①替代②合并③分解④废止⑤创新(5)按照变动的规律性:①周期性变动②不规则变动(6)按照变动的动力:①主动变动②被动变动 ※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①周期型②Z字形③学习型。 ※公共政策创新的内涵: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或功能,创造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即可能发生在政策过程的所有环节,又可能仅发生在某一环节中。

公共管理学 笔记

第一章绪论 【关键术语】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行政学 非政府组织 公共物品 研究范式 市场失灵 凯恩斯主义 政府失灵 1.1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 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1.1.2 公共管理的主体 西方国家公共组织构成vs.中国公共组织的构成 公共组织的特性:公共性、非营利性、合法性、组织性、服务性 1.1.3 公共管理的对象 1.公共物品及其分类2.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必然性3.公共组织成为公共管理对象的必然 1.1.4 公共管理的特点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比较的不同特点 管理目标不同;管理手段不同;管理结果的衡量标准不同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比较的不同特点 管理理念不同;管理主体不同;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同;管理方法不同;管理目的不同 1.2 公共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2.1 公共行政学的诞生 1.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背景 2.公共行政学的传统范式 1.2.2 传统公共行政学遇到的批评与转变 1.传统范式受到批评的社会原因

2.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 1.2.3 公共管理学的新框架 1.公共管理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2.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1.3 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传播与发展 1.3.1 新中国领导人的行政管理思想 1.毛泽东的行政管理思想 2.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 3.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行政管理思想 1.3.2 从行政管理学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1.行政管理学的恢复与发展 2.公共管理学研究范围 3.公共管理研究队伍的扩大 1.3.3 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 1.中国的国情特点 2.当前的学科建设的特点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1.4.1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1.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2.是促进社会协调进步发展的需要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4.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1.4.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实践抽象法 4.实体分析法 第一章练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含义?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4.如何认识公共管理运动的现实意义? 5.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6.为什么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讲)【圣才出品】

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1.1 复习笔记 一、政治的定义 1.中国的解释 (1)古代 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不以强制的手段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因此,政治是对国家的治理,有教导、指正的含义。 (2)近代 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西方 “政治”源于古希腊,是指有关国家的事务。 3.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主要有: (1)价值性解释:政治就是追求和实现“善治”的活动; (2)神学性解释:政治就是实现“天道”或“神意”的努力; (3)权力性解释:政治就是权力的分配和使用,如中国古代的法家、马基雅维利、马

克斯·韦伯、拉斯韦尔等; (4)管理性解释:政治就是组织管理的活动或过程。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其具有如下特点: (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两重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国家政权决定和支配着经济需要的实现方式,所以,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斗争的核心主要围绕争夺国家政权展开。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政治也随着阶级斗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 5.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政治的主体多种多样,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二、研究政治的原因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就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流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试图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主体不同、目标不同、后者欲取代前者。 【公共管理学学科基础】 一、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二、工商管理学理论。 三、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传统行政模式(官僚制)】:指的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初形成的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模式,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以及私人部门的管理理论。 【传统行政模式的特征和弊端】(6大特征,5大弊端) 特征: 1,分工以形成专门的公职管理; 2,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3,管辖权有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既定规则; 4,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5,根据能力、专长及表现出来的业绩决定升迁; 6,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条例,它们是稳定、全面、可以学习的。 弊端: 1,官僚制的人事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导致该体系效率低下; 2,官僚制的消极控制形式着力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提高效率; 3,官僚制僵化的组织形式、不透明的行事方式违背民主精神; 4,官僚制有一种不受责任机制约束的趋势,并企图对市场和个人实施全面的控制; 5,官僚制强调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6大不同点) 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环境、权力不同。

严强《公共政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共政策决策)【圣才出品】

第七章公共政策决策 7.1 复习笔记 一、公共政策决策实质与作用 1.政策决策的实质 公共政策决策就是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1)调节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公共政策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政策决策就是决策者依据一定的约定规则和程序,在特定的情景下,对适用的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调节器”的选择。 (2)确立主导性意志和利益。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价值和立场经多方博弈、不断妥协和折中的产物。在现实的决策活动中,决策权力及其影响力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作为社会主导力量的执政党、政府和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力量联盟在政策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 (3)提供集体行动的规则。政策决策是国家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治理社会的一种核心活动。政策决策的任务是为社会提供集体行动的规则,从而为整个社会生活的运行和发展指明目标和确定方向。 2.政策决策的作用 (1)固化利益表达的结果。公共政策决策的一个作用就是对各种已经表达的利益做出选择。政策决策表示的是在政治过程中已形成的目标,反映的是决策联盟期望的社会结果,

确认的是领导人认为可用以取得这些结果的手段。 (2)提供政策执行的基础。公共政策决策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政策的实施做准备。公共政策是为公共生活提供的某方面的集体行动规则或活动范本。因此,政策决策的又一基本作用就是为社会公共生活确定集体行动的框架,为后续的政策执行提供前提和基础。 (3)产生权威性政策产品。政策决策还有一个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它是建构政治产品的基础。政策制定的基本目标是在不断完善的政策供给活动中向国内或国际环境输出提取性、分配性、管制性和象征性的政策,进而产生福利、安全和自由等政策产品,而这些政策产品则是构成政治产品的基础,也是评估政治体系生产力的根本要素。 二、公共政策决策的主要模型 1.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是以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经边沁、密尔等功利主义者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科学家的概括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决策理论。古力克和厄威克在建立组织行为与公共管理科学的尝试中将其发展为“最好决策模型”。 (1)理论前提: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为“经济人”,他们总是追求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利益和最佳的活动效果。 (2)特征:理性决策的特征是决策者能够搜集一切决策所需的资料,获得一切决策所需的资源,通过思考能够排列出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并选出最佳的方案。理性决策模型认为,政策实施的结果就是使社会效益最大化。符合理性的政策是那种能够赢得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策。政府在进行政策决策时应放弃成本大于收益的政策选择。 (3)在政策决策中要运用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必须严格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①建立各种完备的运作排序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