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力学性能检验原始记录(模板)
预应力钢绞线

3、引伸计 用引伸计测量试样延伸时所使用的引伸计标距长度 (Le)。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性能时推荐Le≥L0/2。 测定屈服点延伸率和最大力时或在最大力之后的性能,推 荐Le等于L0或近似等于L0(注L0为试样产品标准中规定 的原始标距)。 引伸计是测延伸用的仪器(包括位移传感器、记录器 和显示器)。它的准确度、稳定性直接影响拉伸力学性能 的测定。引伸计必须符合GB/T12160-2002 规定的准确度 级,并按照该标准要求定期进行检验。对于预应力钢材试 验用的引伸计示值误差应≤0.2μm,示值。当最大力总延伸 率<5%时,使用不劣于1级引伸计; 当最大力总延伸率≥5% 时,使用不劣于2级引伸计。
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组批规则
预应力钢丝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 同一生产工艺制度的钢丝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检 验规则GB/T5223-2002 在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 试验。屈服强度和松弛率每季度抽验一次,每次不少于3 根。
表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组批规则
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主要考核参数 2002年我国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国家标准 进行了重新修订。同时,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也进行了 重要修订,对力学性能指标的定义和表示符号参照国际标 准进行了重新规定。由于钢材力学性能具有屈服现象,冷 脆现象,时效现象这三大特点。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用钢 材的主要考核参数除几何尺寸以外,主要考核其强度;延 性;弹性模量和松驰性能。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产品 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有: ①弹性模量; ②规定非比例延伸力或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③最大力或抗拉强度; ④最大力总伸长率; ⑤松弛性能。 其中,①~④项通过拉伸试验测定。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先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先张法)G 2-8-2说明主控项目1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钢丝检验每批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丝中抽查5%,且不少于5 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该批钢丝全数检查;从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取5%,且不少于3 盘,从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伸长率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不合格盘报废,并从同批未检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判定为不合格。
②钢绞线检验每批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 盘,并从每盘钢绞线的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查,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检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定为不合格。
每批钢绞线的重量应不大于60 吨。
③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每批不得大于60t,对表面质量应逐根检查;检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区双倍数量试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抽样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接器》(GB/T14370 )和《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
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型号、规格等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验收批的划分:在同种材料和同一工艺条件下,锚具和夹具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以不超过500套为一个验收批。
2)外观检查: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要求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全数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分类、尺寸呢、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冷拉光园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10120—1996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GB/T 1750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YB/T 146 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YB/T 170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标准型钢绞线standard strand由冷拉光园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3.2刻痕钢绞线indented strand由刻痕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3.3模拔型钢绞线compact strand捻制后再经冷拔成的钢绞线。
3.4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的名义尺寸。
3.5稳定化处理stabilizing treatment为减少应用时的应力松弛,钢绞线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的短时热处理。
4 分类和标记4.1 分类与代号钢绞线按结构分为5类,其代号为: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2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I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1×7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过模拔的钢绞线(1×7)C4.2 标记4.2.1 标记内容按本标准交货的产品标记应包括下列内容: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部门规章) 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附件:
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本修改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2月19日批准,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
一、在表3中增加1×7结构21.60mm规格钢绞线的规定,具体如
二、在表6中增加1×7结构21.60mm规格钢绞线的力学性能规定,
三、将6.6条“盘径:钢绞线盘卷内径不小于750mm,卷宽为750mm±50mm,或600mm±50mm。
供方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盘卷尺寸。
”更改为:“盘卷尺寸:21.60mm规格的钢绞线盘卷内径应不小于1100mm,卷宽为750mm±50mm;其他规格的钢绞线盘卷内径不小于750mm,卷宽为750mm±50mm或600mm±50mm。
供方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盘卷尺寸。
”
— 2 —。
钢绞线标准(范本模板)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1960
77.0
69。3
12。00
1470
83.1
74。8
1570
88。7
79。8
1720
97。2
87。5
1860
105
94.5
注: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0.2值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m的90%。
表51×3结构钢绞线力学性能
钢绞线结构
钢绞线
公称直径
Dn
mm
抗拉
强度
Rm
MPa
整根钢绞线
的最大力
Fm
1570
60。6
54.5
1670
64.5
58.1
1860
71。8
64。6
1注: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0.2值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m的90%。
表6 1×7结构钢绞线力学性能
钢绞线
结构
钢绞线
公称直径
Dn
mm
抗拉
强度
Rm
MPa
不小于
整根钢绞线
的最大力
Fm
kN
不小于
规定非比例
延伸力
Fp0.2
kN
不小于
1860
36。8
33。1
1960
38。8
34.9
6.5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试验报告(附钢绞线合格证)

弹性模量E(GPa) 质量评定
二 化学试验
样品编 号
碳
硫
磷
锰
硅
标准值 三 试验结论
试验类别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市政基础设施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
四 备注
1.试样规程及评定依据 2. 见证人(监督员)
批准: 试验单位地址: 声明:未经本
审核:
试验:
联系电话
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第
报告编号
委托单位
送样日期
一、力学试验
样品编号
代表数量(t)
生产厂家
生产批号/日期
工程部位
钢绞线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力松弛级别
试样尺 寸
拉 伸 试 验
公称直径(mm)
实测直径(mm)
规定非比例延伸 0.2%荷载(kN)
实测值 质量指标
最小破断载荷 (kN)
实测值 质量指标
实测值
质量指标
伸长率(%)
实测值 质量指标
断口情况
页
共
页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试验报告
市
除外)。 页
。 年月日
页
;
试验单位 (盖章)
市政试—4—2
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柱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2.3.2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柱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承接的城市桥梁工程中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墩柱的安装的施工及验收。
1.2 参考标准及规范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2-200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GJJ99-2003、J281-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等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工程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相应规定。
2 术语2.0.1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柱桥梁墩柱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在工厂或其它场地先制作完成,然后运至现场安装。
3 基本规定3.0.1 预制墩柱在浇筑过程,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既要对钢筋进行修正,又要对预埋件进行看护、校正,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毕时,对预埋件进行复查其准确性。
3.0.2 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井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3.0.3 预制墩柱起吊装车前,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3.0.4 构件移运时的起吊(支承)点位置应符合设计给定位置不得随意变更其位置,如需变更必须同设计协商确定。
``3.0.5 构件运输时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
3.0.6 构件的堆放场地应排水良好。
3.0.7 雨期应避免在雨中进行预制墩柱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杯口内存有积水时,应在墩柱安装前清理干净。
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专项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报业主及监理审查。
4.1.2 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放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
4.1.3 对构件进行进场验收。
4.1.4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施工原始记录表(C表)目录、说明

第四章施工原始记录表( C 表)目录、说明及表样施工原始记录表( C 表)目录路基土石方工程1、C4.1 除去换填原始记录表. (126)2、C4.2 粉喷桩施工现场记录表 (127)3、C4.3 碎石桩施工现场记录表 (128)4、C4.4 土工格栅施工原始记录表 (129)5、C4.5 土工合成资料处分检验记录表. (130)6、C4.6 沉降期路堤回填的施工记录表. (131)7、C4.7 边坡防范锚杆(索)钻孔原始记录表 (132)8、C4.8 边坡防范锚杆(索)张拉原始记录表 (133)9、C4.9 边坡防范锚杆(索)注浆原始记录表 (134)10、C4.10 路基土石方运量运距原始记录表 (135)11、C4.11 三背回填检验记录表 (136)12、路基施工原始记录表 (137)桥梁工程1、C8.1 灌注桩挖孔记录表 . (138)2、C8.2 挖孔桩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表. (139)3、C8.3 灌注桩钻孔记录表 . (140)4、C8.4 钻孔桩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表. (141)5、C8.5 预应力钢绞线先张法记录表 (142)6、C8.6 后张法用千斤顶张拉施加预应力原始记录表 (143)7、C8.7 预应力管道压浆记录表 (144)地道工程1、C10.1 拱顶下沉丈量记录表. (145)2、C10.2 周边收敛测试记录表. (146)3、C10.3 地道锚杆(索)钻孔施工记录表 (147)5、C10.4 地道锚杆拉拔力检查记录表. (148)6、C10.5 地道锚杆(索)注浆施工记录表 (149)7、C10.6 地道超前导管注浆记录表 (150)交通安全设施1、C11.1 护栏防阻块施工记录表 (151)2、C11.2 紧固件、连接副施工记录表. (152)3、C11.3 波形护栏板施工记录表 (153)4、C11.4 波形梁钢护栏立柱施工记录表. (154)5、C11.5 电焊网隔断栅、防落网网片施工记录表. (155)6、C11.6 刺铁丝网隔断栅刺铁丝工程施工记录表. (156)环保工程1、C12.1 绿化工程施工放样记录表 (157)2、C12.2 客土喷播基材配比施工记录表(绿施-1 ) . (158)3、C12.3 喷播植生配比用量记录表(绿施-2 ) (159)4、C12.4 金属构件声屏障立柱、横梁施工记录表. (160)施工原始记录表( C 表)说明一、基本规定1、本施工原始记录表是为客观、真实反应工程施工过程而设置,要求填写中认真落实现场记录、现场核实、现场签字的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