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改变教与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文论文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文论文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理念,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出更多能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学生。

可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改善教学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教师就是知识宝库。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教学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

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复制教师授课内容,其结果是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分享彼此之间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上课时,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不是单项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不拘泥于预先设计的、机械的和程序化过程,师生以平等的生命体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教师无所羁绊,心中只有学生,跟着学生的思路,顺着学生的心理,随机调控,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改变教学习惯以往教学中,教师常把学生当做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讲的深、广、多、寡,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

教师只要有教材、教学参考书,就进入程序化教学中,甚至参照现成教案进行教学,这种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已扎根于某些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肯定不够终生享用。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摘要】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是每位小学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

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一、整合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都指向人的发展。

“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这个统一体而单独优先发展。

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

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细节,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

(1)教师自身树立强烈的三维目标意识,从备课到上课,从教法选择到课堂活动,始终保持目标整合意识,以此指导教者言行,贯穿教学始终。

(2)改变以孤立的“知识点”为基础设计教学目标,要以“单元”为基础,以未来发展为目的设计教学目标。

(3)灵活地利用课堂内外有意义的情节,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

(4)尽可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身边的资源,组织数学活动,引起学生广泛积极地参与。

(5)转变教与学方式,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传授与发展的关系。

二、活用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加工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

(1)加工教材。

教师要根据教学设想对教材提供的情境进行创造性地改进和加工,让教学更适合学生。

(2)丰富教材。

教师要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拓展和引伸。

在教师教导学生学习一年级课段“用数学”时,可利用教材情景图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会很快说出“水里有8人,岸上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并列出算式:“8+6=14”。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与学是并重的关系,两者对立又统一、协调又互补,过分向一个方向倾斜,都会导致课堂的失衡。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育主导地位依然突出,是“教”的主体,而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的完成者。

离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则失去意义,离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无从谈起。

因此,我们在重视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教”与“学”开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加快,教育也在进行着现代化改革。

在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教育问题随之而出,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教与学”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分析“教与学”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实践证明:教与学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既注重于教师的“教”,又不能忽视学生的“学”,科学平衡两者的关系至为重要。

我们知道,为了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方案。

在新课程方案中,对“教与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和要求,要求教者以人为本地实施教育,要求学者有尊重生活的学习态度。

因此,在现代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中,师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自身的引导、启发作用,以生活为基础、以兴趣为途径,营造“教与学”的新理念、新氛围。

所以,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的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等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两大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行为是教导与学习,因此,表面上教师与学生是对立的关系,但实际上教导与学习是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因此,为了促进教导与学习达到一种最统一的境界,从而形成最佳的结果,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高度和谐、融洽。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高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教”与“学”的关系最合理、最紧密、最和谐,产生出来的教育结果也最好。

所以,“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关系,这种统一的关系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表现出来。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法,尽可能把教学内容表
达得清楚,说明到位,而学生则要积极主动地认真听讲,努力记忆并理解教
学内容,多加练习,尽心尽力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当教与学达成良好的关系,能够让教学活动朝着预想的目标发展,能更
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教师能更有条理地组织
课堂活动,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而学生也能根据教师的讲授更认真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更利于未来的学习。

想要实现教与学之间有效的沟通,因此,教师代表教育者,不仅要有恒心,耐心、灵敏、坚韧,还要融入贴心、贴切、开放、包容的温暖,学会不
断观察学生,抓住机会,争取和孩子达到“互动、互惠、互利”的境界。


生的学习自有自律,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学习情绪,竭尽全力地认真看书,善
于学习,加强意志力,切实把学习放在首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与教要形成统一的学习体系,加强沟通,以期达
到互惠互利的境界,而教师和学生双方同样要共同努力,积极创造良好的内
外教学氛围,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更加顺利。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关系的顺利发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双
方的努力,彼此要互相配合,协作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生的学习和教师
的授课。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
新 校 园
X i n X i a o Y t l S l ' l
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
王 玉娜
( 齐河 县第三实验小学 , 山东 德州 2 5 1 1 0 0 )

要: 数 学是 一 门基 础课 , 浓厚 的兴趣 和 良好 的学 习习
的预 习方法 , 通 过预习方法的指导 、 训练 , 使学生学会 预习 , 并
天所讲课进行预习 , 预 习时要有 目的性 , 认 真阅读课本 内容 , 找
出重 点 、 难点, 并认 真做笔 记。对 于疑难 问题要进行 仔细地研
当然 , 对数学课而言 , 课 件不能代替传统的板书。 在教学过
程中 , 教师还得要 板书 , 要有验算 步骤 , 要有学生上黑板验算 的 教学环节 , 从而实现对教学重 点和难点 的突破 。只要能最大 限
多媒体教学 比传统的教 学手段更 富有 表现力 和感染 力 , 它
可使学生快速 、 高效地获取知识 , 发展思维 , 形成 能力 , 又可 以 适当增加课堂容量 , 充分体现 “ 教为主导 , 学为 主体 ” 的教学原
学过程 中, 教师可 以通过多媒体课件 , 充分利用模 型 , 使问题直
观形象 , 学生掌握起来也就顺利多了。 如在教学“ 平行 四边形 的 面积 ” 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 首先 让学生动手操作 、 剪拼, 将平 行 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 形成表象 , 然后 在学 生观察 、 交流
动 性
无论是在 日常生 活中 , 还是在生产中 , 都要用 到数学知识 。
教师应 明确指出数学在一个人 的学习和生 活中所处 的地 位和 所起 的作用 ,以及本 门课在 以后 的实 际工作 中的巨大作用 , 引

如何处理小学数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小学数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如何处理小学数学中教与学的关系第一篇:如何处理小学数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如何处理小学数学中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要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即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是教学的关键。

那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呢?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能不能有效地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关键是教师能不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正是这种关系的内涵。

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个人的想法。

一、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促进的过程。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形成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

因为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基于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愉快的学习环境。

而环境的营造和求知欲望的激发有赖于教师的操作,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能让学生自我表现、展示才能的表演机会,创设帮助学生发展的条件,让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在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产生自觉、积极、进取的心态进入学习。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程序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与方法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那么,在教学中就便于学生寻找规律、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新的情景中来,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如:教学“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先出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及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当同学们猜对了课题后,又启发学生想一想:过去学习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主要研究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促使学生把过去学过的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为新课的学习作出很好的心理准备。

浅谈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浅谈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浅谈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的学习涉及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各方面。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阶段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为广大教师进一步优化教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法;学法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一方面他们求知欲强、爱表现自我,但同时专注时间相对较短,容易走神。

因此,在小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强的时期,教师通过合理引导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能力,此时通过优化教法才促进学法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养成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爱上学习、学会学习[1]。

一、教法和学法的辩证关系“教”与“学”是两个不同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两种不同的活动,二者具有独立性,无法相互取代,同时二者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课堂整体教学活动。

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前者是主导,后者是主体。

二者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主要根据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二者的任务与目的显著不同。

另一方面,教与学相互促进。

早在《论语》中便有对教学相长的论述,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改进教法,创新学法已成为重要内容,教师的教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也不再是单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

教师通过教法改革,可以促进学生学法的进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达到以学促教,以教促学的效果。

二、“优化教法,创新学法”的实施路径(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需要通过数学习题来体现,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点,在做题时仍会出现做不对、不会做的问题,这就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很多时候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1 O 2
@锤


2 0 1 3 年第1 l 期( 总第2 0 3 期)
・ … ・ … ・ ’ … ・ … ・ ●
小学语文教 师如何确定 教学 目标
李 秀娟 永城 市 第二 小学 ,河 南
国主 义 教 育相 互 渗透 、 提 高 小学 生 综 合素 质 的 目的 。
时, 他们便会 附和他人的答案。只听别人分析、 讲解, 养成
惰性 , 以致失去学习的信心。 其实, 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 。 在教学 中, 老 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地参与到问题解决、 思维策 略 的优化活动 中来,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用 已有的数学知识 和生活经验 , 在大脑中建构解决 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 这样 , 每个学生都会有 自己的思考、 解题策略和 问题结果( 不管正 确 与否) 。然后 , 教师再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这样, 就不会
二、 独立 思 考— — 有 心
我有一种思想 , 我们彼此交换思想, 那我们将 同时拥有两种
思想 。 ” 萧伯纳的话对我们在教学中适时引导提 问、 促进课 堂交流, 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很大 的启发。 因此, 在教 学中, 教师要适时引导提 问, 关注学生的课堂交流, 让学生 真正去倾听、 接纳、 赞赏、 分享 、 互助等 。长此 以往, 学生便 能从“ 新” 的角度去思考 问题 。这样 , 既可 以避免学生形成 思维定势, 训练学生动脑、 动 口和动手的能力 , 又可以培养 学生不迷信 、 不盲从、 独立质疑 的探索精神。 四、 补 充作业——有度
④ 鹱


磺熊 蓦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彭 志远
பைடு நூலக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2发 挥 小 学 低 年 级 记 忆 力 强 的 特 点 , 以 . 可 性、 重要 性。最后让他们欣赏 了英 语歌 曲 A C B 又 如做操 , 师做示 范 , 教 学生排 成 队列 , 模 学得更多的词汇 , 增强语感 sn 。 og 学生在新奇的学习氛围中 ,洗 ” “ 了一遍耳 仿教师的动作 及发音 , 并放磁带音乐 , 进行人体 如教英语数字时 , 利用准备好 的数字 1 1 —0 朵, 他们感觉到英语并不难学 。他们在 第一节 部 位 和 器 官 的英 语 名 称 练 习 。站 队 时 , 如 的 crs 教师指 着数 字 , ad , 口中发 出桐应 的英语 T r l t T r g tG t i t ha ! un e [ un r h! s a h f i o r g aed 如果 英语课 上 , 听懂 了老 师 讲的大部 分 内容 , 就 和 读音 , 学生跟着读 , 当学生能用英语按顺序熟练 老师配合得很好 , 从而产生 了成功 的喜悦 , 使今 有 的学生转错 了方向 , 就引起哄笑 , 他就 会努力 读后 , 联 系实物 , 配合 即指 出 与数 字 相 同 的 实物 , 后 的学 习 有 了一 个 良好 的开 端 。 去记住哪个是左 , 哪个是右 。 由丁配: 有音乐和动 如 l1  ̄ 0支铅笔 、~ 0个苹果等 , 11 这样把数字与 二 、 用 学 生 心 理 特点 开展 英 语 教 学 利 作学 生很有兴趣 , 若记不准确就马上纠正 , 如此 实物 联 系起 来记忆 , 也 乐 意接 受 、 学生 效果 也好 。 低 年 级 学 生 心 理 特 点 较 明 显 的 有 : 仿 能 模 反复练习 , 在很 短 的 时 间 里 都 能 记 住 而 长 时 间 或编成顺 口溜 的形式 , 这样帮助 不忘 。 力强 , }力强 , 乙 好奇心强 , 把这些特点 , 引导应 然后配合 歇曲 , 用 在 学 习 英语 上 , 习 效果 是 f 学 ‘ 苦的 。 分

浅谈小学与中学数学教与学的改变

浅谈小学与中学数学教与学的改变

质 的飞 跃 .但 我们 教学 的主体 —— 学 生他 们 的认 知 能 力却
再加上 小学数 学题 型较 少 ,教师 有充 分 的课堂 时间 进行 反 复训练 。 学生 只需在 课堂 上被动 接受 听讲 , 模仿 教 师的解题 过程就 能轻松 获取 不错 的成绩 。 了中学 , 着教学 内容 的 到 随
在 教学实 践 中有 很大 比例 的初一 新生 都感觉 到 ,进人
增 加不可 能与小 学一 样 , 一切 经验 方法
中学后数 学学 习成绩 明显 下 降 。学 生进 入 中学感 到主。 中学学 在 生 不能 只 作为 最终 的接 受 者而 不参 与
初 中数 学 对学 生 的学 习方 法 及 学
习能力也 提 出了不 同的要求 。 中学数 学
对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要求是
江 I
跳跃式的, 而大多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 屠 展程度却还是渐进式的、 缓慢式的, 还 量 停留在小学机械的记忆和直观形象的 要
思维 上 。 由于/学 数学 知识 是生活 数学 J 、 前预 习。在 中学 数学学 习时 , 学生 不 若 际生活是 越 来越 远 。 当学生在 数 学课 堂上 所学到 的 知识 不
能纳入到 他们 的生 活体 系 中去 ,不能在 生 活 中找 到 与所 学
验 北
的归纳, 所以/ J 师很少要求学生课 生 屿墩
进行 澡前预 习 , 么教师 课堂 讲解 的 内 那
容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 那么学生
就无 法把 新 知识 与 自己 的思想 挂 起 钩


知识 相呼 应的 事 实。那 么学 生就会 感到 这些 知识 离他 们是 那么的遥远 , 们会 觉得 自己是 这 些在知 识 的旁观 者 , 他 而不

如何看待教与学两者的关系?

如何看待教与学两者的关系?

如何看待教与学两者的关系?一、传统的教学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幼儿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幼儿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幼儿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幼儿就无法学到知识。

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

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二、教育家如是说。

教育家马拉古奇认为:在教与学之间,我们尊重的是后者,这并不表示我们嫌弃教的部分,而是声明:“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地观察幼儿在做什么,然后,假如你也能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和从前大不相同。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应让幼儿从主动探索过程中学习。

教育的目标是要为幼儿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去创新和发现。

三、新型的教与学。

新型的教与学强调,教与学是交往、是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仍然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已经认可并实施新型的教与学的观念和方法,但还存在主观的民主与实际的不民主的矛盾。

很多时候她们的行为仍然受到不民主的方法的主导,如拘泥于形式的步骤、固定的评价系统、强调现成的模式等,实际上使老师们处于一个不经思考的阶段,形成一个思维惰性,即,已有的成果、模式都是对的,无需改变,一旦这样的组合课程或评价体系的缺点真正出现时,一切就太迟了,因为伤害已经造成。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湘阴县白马寺镇中学魏焕君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合作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齐进步、共成长的过程。

师生之间融洽的氛围有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数学教学任务顺利高效完成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现实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繁多的定理公式,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很多,这些致使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与信心。

与此同时,考试的压力又促使教师不断逼迫学生学习数学,从而引发了师生之间的一系列矛盾,这表现在:一、师生关系紧张大量的不为学生所接受的背诵记忆工作,使得学生的学习毫无激情。

机械的学习,糟糕的成绩使得教师常使用“高压”政策进行逼迫。

这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了冲突,使得他们对数学越发反感,师生关系进入一个怪圈——学生不想学,教师逼着学;教师越逼着学,学生越不想学。

师生之间剑拔弩张。

二、师生关系陌生连结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就是学生的学习。

学生对数学学科不感兴趣,对数学教师感情漠然,教师对所教学生失望愤怒,这些因素导致师生之间没有了情感的交流,没有了关怀与照顾,没有了必要的沟通,师生形同陌路人。

师生关系的紧张恶化使得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进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当师生关系加强时,双方所爆发出的强劲的能量,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反之,不但会造成教育投入的损耗,而且,其隐形的影响也是恶劣久远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它深刻地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语言上的沟通则是心灵上沟通的前提”。

那么,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和谐发展呢?一、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曾有人将教师比喻为警察,学生比喻为小偷。

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

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

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摘要: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全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要从学生与教师双方面来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明确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要更新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还原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身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兴趣;主体;开放;合作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素质教育必须走进课堂,而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

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去,不仅要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一、设置生动的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

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这说明了“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将数学知识在数学情境中合理进行呈现,既体现了数学的真实存在性,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活动方式,课堂上教师应努力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

如果教师只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和学,而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会导致课堂枯燥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处理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处理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关系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处理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关系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相反,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学应以培养他们的能力为目标,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践操作和自主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的目标是探讨如何处理新的教与学关系,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与学引言:在不断推进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深远的变化。

其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新课改下处理小学数学教与学关系的基本原则,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处理小学数学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新课改下处理小学数学教与学关系的基本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处理小学数学教与学关系的基本原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是其中最为基本的原则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应围绕学生展开,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及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来实现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各个知识点之间进行有机关联,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动态多元化评价评价不仅仅关注学习的成果,还应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同时,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此外,多元化评价方式还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多种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雷波县白铁坝乡中心校四川雷波 616550)新的课标理念,注重人的发展,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合作者,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构建的过程,把知识的传授从课内引向课外,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教师们探讨的问题,下面谈个人观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注重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师生对知识的共同探讨、教师帮助学生去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自主开展学习活动,让其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师:请欣赏一段动画片—认识人民币、按动画中的方法来试试……。

评析:整节课的设计都将教师角色定位在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上,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者关系,课堂气氛和谐、宽松。

教师温馨的话语、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学生享受到尊重的快乐。

从而建立起自信心,消除了师生关系中许多消极的因素,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从而推动学生自觉的进行创新。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①要体现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

也就说,要以学生为本。

关于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要驾御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课程剪裁。

同时也要处理好教师和备课或者教案的关系。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和基础,真正互动式教学是师生的互动。

因此不能完全把教案作为本本,完全按照教案做,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这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

②要强化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所谓自主学习是在课堂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观摩“复杂分数的比较”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中改变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数学教学过度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使学生以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

新课程提倡和强调自主,合作学习。

而传统教学过度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

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催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所以,我认为以下几点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改变数学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单一、被动和陈旧的数学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动的一大障碍。

一个学生如果对数学的公式,定义死记硬背。

而对公式,定义不理解,对问题不思考,对题目不举一反三,那么他对所学的内容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

例如:我在叫学生训练《6的乘法口诀》时,某些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不加于思考、理解,而是机械地背诵,从头背到尾,一字不差,自以为什么都懂了。

但如果叫他们把口诀应用到乘法算式中去训练:6 X 2=,6 X 3=,他们就不懂等于多少。

转向全面学习,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

我在训练学生学习《7的乘法口诀》时,先播放音乐让学生听,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习内容的思考。

出示7棵小树,让学生认真
观察每棵小树叶子有几片。

很多学生都懂7片,引导学生讨论,在合作1棵7片;1 X 7=7,2棵14片;2 X 7=14、、、按此类推学生很快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努力提升学生课内活动效率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有着“学习效率低,学业负担重”的现状。

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状况,教师有必要着眼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着力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着重于提升学生课内活动效率,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教与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行的。

学生的理解活动主要靠教师启发诱导。

因而就教的方面言,教师应起主要的引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应表现为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步骤、有方向地调控、推动教学过程,并使构成教学过程的各因素相协调,使学生的理解活动持续处于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由知识到技能和水平的动态平衡之中。

同时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使学生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变成自己需要的独立理解活动,使学生爱学、会学。

就学的方面言,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独立理解活动的主体。

对教师所教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的形成与发展都得靠学生自身的内驱力。

其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知识为中介,沿着准确的思路,拾级而上,循序渐进,学得活泼、主动,
乐学而思学,思学而善学。

总来说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有教师的善导,才有学生的善学。

要使学生学之得法教师必先导之有方。

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我在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实行了以“教师主要导,学生主动学”为其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

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分为六个主要环节:
1.教师在制定教学目的、分析重难点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与新知识关系最直接的准备性知识。

2.教师在分析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找准并向学生揭示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关系形式。

3.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实际和思维水平出发,提出有一定启发性、思考性、方向性、逻辑性的问题。

紧紧围绕这些问题或讲解或适当、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商议。

4.教师适时、即时地引导学生用比较、分析综合、类比、判断、推理等多种方法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中受到简单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培养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所学内容、表述思维过程,调整思维过程。

6.教师为学生提供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过渡的应用性练习题,并用多种方式组织练习和评价,而后再做部分练习题(变式题或思考题)或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以上环节不是固定不变,而是相联系、可增可减。

常适用于新授课
三、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

新课程改革强调主动性学习,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 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要我学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有两个例子,某老师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第一个例子:先让学生背公式、定义8分钟,接着还要求学生把公式抄10遍,此时学生已昏昏欲睡,最后又叫学生利用公式实行计算,因为学生是在被动,没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所以对公式不理解,对公式应用于计算无从下手,这样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二个例子:教师叫学生到外面的操场去观察,篮球场有多大?是什么形状?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联系书本知识解决,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这时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有所独立和
发展。

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独立学习水平,不但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水平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过程,而传授学习的方式有着依赖性,学习整天在老师指导和包围的状态下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训练和接受,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

对学习不懂的地方总是问老师,而很少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或其他方法解决,可见学生的学习对老师的依赖很大。

这就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持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对待学生独立性和独立学习,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是从依赖到独立过程。

总来说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水平。

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

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四册数学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