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去反应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常见的消去反应

高中化学常见的消去反应

高中化学常见的消去反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化学中常见的消去反应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通常是通过引入外部试剂,使分子内部的某些原子或基团发生消去,从而得到另一种有机物的反应。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通常会学习到一些常见的消去反应,例如醇的脱水反应、酯的酸水解反应、醛酮的羟胺消除反应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常见的消去反应。

一、醇的脱水反应醇的脱水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消去反应,通过脱除醇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羟基(-OH)基团,从而得到不饱和化合物。

脱水反应通常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常见的脱水试剂有硫酸、磷酸、氯化磷等。

乙醇(CH3CH2OH)经过脱水反应可得到乙烯(CH2=CH2):CH3CH2OH → CH2=CH2 + H2O这是一种反应机理比较简单的消去反应,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经常会接触到。

二、酯的酸水解反应酯的酸水解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消去反应,通过利用酸性条件下水解酯中的酯键(RCOOR')来制备羧酸和醇。

典型的酯的酸水解反应如下:RCOOR' + H2O + H+ → RCOOH + R'OH这种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中的酯类化合物的制备。

三、醛酮的羟胺消除反应醛酮的羟胺消除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消去反应,通过利用胺试剂(通常是羟胺)来消除醛酮分子中的羰基(C=O)基团,从而得到不饱和胺化合物。

典型的醛酮的羟胺消除反应如下: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几种消去反应,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中的反应原理和机理,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第二篇示例:高中化学常见的消去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消去反应是一类发生在分子碳骨架上的重要反应。

消去反应通常是指两个官能团之间的直接结合,同时排出一个小分子,如水分子或氨分子。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通常会接触到一些常见的消去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在有机化学中广泛应用,也在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机反应类型--消去反应 (1)

有机反应类型--消去反应 (1)

练习2
下列哪些有机化合物可发生消去反应?
A.CH3OH B.CH3CH2Cl OH CH3 F. CH3—C—CH2—OH CH3
C.CH3CHCH2CH3 D.
OH CH3 E.CH3—C—OH CH3
练习3、由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二醋酸酯,下列是
有关的八步反应(其中所有无机反应物都已略去)。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各物质结构及反应条件,可推知 各步反应类型及各物质转化如下:
答案:(1)⑥

(3)NaOH醇溶液,加热
有机反应类型之消去反应
一、什么是消去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化合物脱去小分子物质(如H2O、HBr等) 生成分子中有双键或三健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思考: 定义中有哪三个要点?
① 一定条件:有机反应一般都需要条件,条件不同,有机 反应的机理会不同,得到的产物也不同。 ② 脱去小分子物质(如H2O、HX等) ③ 结果:生成双键或叁键
反应原理:
CH2—CH2 H OH
浓硫酸
170℃
CH2=CH2↑ + H2O
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①反应条件:浓硫酸、加热
②结构条件:与—OH相连的碳的邻碳上有氢
溴乙烷与乙醇的消去反应的对比
对比 反应条件 化学键的断裂 CH3CH2Br CH3CH2OH
NaOH的醇溶液、加热 浓硫酸、加热170℃
乙醇

CH2=CH2↑ +NaBr +H2O
Hale Waihona Puke 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C— C— +NaOH H X 醇
C=C
+NaX+H2O
HX+NaOH =NaX +H2O

消去反应

消去反应
C C C Nu E C C + Nu E C
5.2 反应机理
C C H L
慢 L
根据离去基团和β-氢从分子中 离去的顺序,分为三种机理:
5.2.1. 单分子消除反应 (E1)机理
C C H L C C H C C + H
反应活性:
υ =k
C C H L
对于烷基:3°> 2°> 1°> CH3
按E1机理进行反应的实例:
CH3 CH2 CH CH2
5.4.3 消去方向与历程的关系
1、E1历程
由于消除β-H生成取代基多的烯烃所需的活化能要低于 生成取代基少的烯烃所需的活化能,因此遵从Saytzeff 规则,形成热力学稳定的烯烃; 如果空阻过大时则遵从Hofmann消除
CH3 (CH3)3CCH2 C Cl CH3 NaOH H2O (CH3)3CCH2
5.5 E2反应的立体化学
当反应按E2机理进行时,被消除的两个原子或基团 是从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掉的,其消除方式有 两种情况: 其一,被消除的两个原子或基团从碳-碳σ键的异侧 脱掉,称为反式消除; 其二,被消除的两个原子或基团从碳-碳σ键的同侧 脱掉,称为顺式消除。
从上述两种消除形式可以看出: 其一,在E2过渡态中,要求β-H和离去基团L要么处 于对位交叉式,要么处于完全重叠式,只有这样 才能有利于消除,如图所示:
2、对El , E2及Elcb比例的影响
• 当反应底物的a-碳上连有烷基或芳基时,因其能 稳定过渡态的碳正离子,反应将倾向于按E1机理 进行; • 当β-碳上连有烷基时,因其减弱了β -H的酸性,也 将使反应向E1机理转移; • 当β-碳上连有芳基时,因其能稳定碳负离子,从 而使反应向E1cb机理转移。 • 同理,当β-碳上连有吸电子原子或基团时,它不 仅可以增强β -H的酸性,而且还能稳定碳负离子, 故反应更倾向按 E1cb机理进行。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1、消去反应
a.简介:消去反应是一种含有氢原子的卤代烃的反应,它通过结构上的
键合断裂实现反应。

消去反应一般会消耗反应物内的两个氢原子,将
其相互消除,形成没有氢原子的碳烃产物,即去三氢化物或一元烷烃。

b.反应机理:消去反应是一种混合式反应,由两种原子(氢和氯)相互消去形成去三氢化物或一元烷烃,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只需要一定的
bg=温度或加催化剂就可以进行。

该反应的基本步骤是由于过渡态的形成,该过渡态的结构为4π-自由基(4π-radical),即在原始碳元素旁边缔合一个氯原子,同时另一个氢原子
在位置处做出弛豫,形成活态中间体。

2、水解反应
a.简介:水解反应是一种指将一种物质丙醇或一种之上的分子,以水或
者水的催化剂作用下,实现化学反应而分解成两个简单分子或多个简
单分子的过程。

通常,在水解反应中,水将分子中的碳氢键打断成一
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它们以水的形式释放出去。

b.反应机理:水解反应是一种由碳氢键断裂而形成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的反应,它是一种由碱性离子,如碳酸根,乙醇根和氢离子,在
水中结合形成碳─氢卤键引起的反应。

碱性离子可以激活碳─氢原子键,形成双价键,随后,碱性离子被水分解,在这个过程中,碳─氢原子键
断裂,释放出碳原子和氢原子,从而实现了水解反应。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有机物的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也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一类反应。

消去反应是由两个同系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消去而形成两个新分子的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去卤素反应。

消去反应在有机化学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用来合成多种含氢、芳香烃、二甲烷类、离子类有机物和重要的烷基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用于生产各类工业产品和重要的饮料。

消去反应的基础理论是原子理论和键以及原子键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反应中,当待处理的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官能团的电子数量发生变化时,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官能团之间的电荷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电荷变化会导致原子或官能团之间发生反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有机物。

消去反应主要有两种:碱性和酸性消去反应。

碱性消去反应一般指将一种碱原子或官能团在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附近消去,从而生成新分子的反应,例如前驱物中的羰基原子或官能团消去得到醛、酮类物质等。

酸性消去反应一般指将一种原子或官能团在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的内部消去,从而生成新分子的反应,例如前驱物中的羧基原子或官能团消去得到烯烃、烷烃等。

消去反应可分为不对称消去反应、对称消去反应、烷基消去反应、氟基消去反应、格氏消去反应、比塞消去反应等多种。

不对称消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不同的活性官能团消去给出不同的产物;反应条件若是选择性的,就可以单向地合成相应的产物。

而对称消去反应指的是两种活性官能团消去给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产物。

烷基消去反应是以有机含氢物质长度为7~15的饱和烃为前驱物,经过烷基消去反应给出烯烃类和烷烃类有机物;氟基消去反应是以氟乙烯、碳氟化物等为前驱物,经过氟基消去反应给出烷烃类和烯烃类有机物;格氏消去反应指的是由羰基和烷基消去给出乙醇和乙醚类物质;比塞消去反应是将氢硼酸作用于烷基或羰基,产生烯烃和烷烃类物质。

消去反应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例如热消去、光化学消去、电化学消去、酸性消去等,它们的用途也是广泛的,比如热消去反应常用于生产工业用有机产品;光化学消去反应常用于合成光学活性分子;电化学消去反应常用于一些氧化性复杂物;而酸性消去反应常用于一些有机衍生物的制备。

第五章 消去反应

第五章 消去反应

b. 底物结构的影响
CH3CH2CHCH3 Br
EtO
EtO-
CH3CH2CH CH2
(19%)
(CH3)3CCH2C(CH3)2 Br
(CH3)3CCH2C CH2 CH3
布雷特规则(Bredt)-双环化合物的消除反应, 除非环足够大,否则不能生成桥头双键化合物
HB r Br
若分子中含有不饱合键,消除反应朝新形成的双键能 与原有不饱合键共轭的方向进行。

Ph Ph
H H
(痕量)
CH3
CH3 CH CH CH OCOCH3 3

CH3 CH3 + CH3 CH C H2C CH CH CH3 CH3 (20%) (80%)
热消除主要生成霍夫曼烯烃,遵循Hofmann规则, 优先得到取代程度较低的烯烃。
(2) 磺原酸酯的热消除-楚加耶夫反应
SCH3 SCH3 C C S O 150o-250o S O H CHR H CHR CH C R R SCH3 HS C O + RCH=CHR
E2、E1、E1cb的关系:
E1
似E1
E2
似E1cb
E1cb
L首先 离去
L与H 5. 影响反应机理的因素:
(1)底物
E1机理
利于C+的 生成
Ar
R
稳定C- 的作用
C L
H C
R'
Ar (Y)
除此之外均 按E2机理
E1cb机理
(2)碱
碱越强,浓度越大,利于E1cb、E2机理。 反之,利于E1机理。
不利于消除反应,E/SN值减小
(6)反应温度 反应稳定升高有利于消除反应,消除反 应的活化过程需要拉长C-H键,E/SN值增 大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可以将有机物中的两个原子(通常是氢原子或氯原子)消去,形成烷烃、氢气或氯气。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以水为介质,温度为室温或略高于室温时发生,也可以和一些催化剂(如酸性物质)共同存在。

这种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简单、最常用的反应之一,也是有机物合成中最重要的基本反应。

有机物的消去反应主要发生在不饱和有机物中(也就是具有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双键),特别是具有芳烃结构的物质中,消去反应常
常用来分解烯烃到芳香烃。

由于芳香烃的分子结构较为稳定,它的分解反应得到了普及应用,其所有副产物都易于控制,反应热量也很低。

这些特性使得消去反应成为有机合成中最重要、最简单的反应之一。

消去反应有两种类型:单位消去和双重消去。

单位消去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反应,只需要一次消去反应就可以将一个烷烃分解成两个较小的碳氢化合物。

而双重消去反应则是将一个烷烃分解成四个较小的碳氢化合物的过程,需要两次反应才能完成。

消去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

它不仅可以分解烯烃到芳香烃,还可以将烯烃转化成烯烃烷烃,因此在合成有机化合物时,消去反应是关键。

除了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外,消去反应也经常被用于金属有机化学的合成过程中,可以转化无机金属物质为有机金属物质。

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实现金属的介孔功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消去反应是有机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反应,它广泛应用于有机
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的合成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分解烯烃和无机金属物质,产生稳定的有机物质和有机金属物质,为有机合成和金属有机合成提供方便。

第10章 消去反应

第10章 消去反应

化学
卤代烃对E1和E2消去反应的活性顺序: 3 ° > 2 ° > 1° 如果b-H酸性加大,有利于碱的进攻,有利于E2反应。
叔卤代烃以及仲、叔醇有利于E1反应。
(二) 进攻试剂的影响
E1与SN1历程中,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是碳正离子的生 成,进攻试剂的影响不大 试剂的碱性对E2的影响较大,碱性越强,越容易夺取 b-H ,有利于E2反应。
化学
有利于 E1 反应的因素: 有叔烃基或a-C连有芳基的仲烃基
b-C上没有吸电子基团
离去基团容易离去 试剂的碱性不强 溶剂极性强
化学
有利于 E2 反应的因素:
含伯烃基或含仲烃基的作用物
β位上有活泼氢 离去基团离去倾向不大 试剂的碱性强 溶剂极性弱
化学
有利于 E1CB 反应的因素:
β位上的氢特别活泼 β位上有强吸电子基 离去基团离去倾向较小 试剂的亲核性特别强
相应氢的酸性次序: H-CH3 > H-CH2R > H-CHR2 > H-CR3
化学
3. E2历程 在E2反应的择向与其过渡态紧密相关。 在完全协同的E2反应中,过渡态已具有双键的性质, 烯烃的稳定性大,则过渡态的位能低,反应所需活 化能小,反应速度快。 遵从Saytzeff规则 若过渡态具有更多的E1CB特征时,产物符合 Hofmann规则 。 若过渡态具有更多的E1特征时,产物符合Saytzeff规 则
化学
(四) 温度的影响
(五) 离去基团的影响
较好的离去基团有利于离子化作用,对E1或E2反应 有利。较差的离去基团或带正电荷的离去基团使反 应按E1CB进行:强的吸电子基团使b-H酸性增加。
化学
离去基团与E1和SN1间的竞争无关。 在双分子反应中,好的离去基团有利于取代反应。 离去能力顺序:OTs >I>Br>Cl>+S(CH3)2 >+N(CH3)3 , 消去产物的产率按此顺序增高。 带正电荷的离去基团,由于具有强的-I效应, b-H酸 性增加,易被碱进攻,得到消去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衣切夫烯烃)。
1
例: CH3CH2CHCH3 OH
60% H2SO4
CH3CH CHCH 3 + CH 3CH 2CH CH 2
80%
20%
醇在酸催化下脱水制烯烃的缺点:有重排现象。
为了减少酸对设备的腐蚀,避免重排现象,工业上常采用 Al2O3作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气相脱水,制烯烃。
CH3CH2CH2CH2OH
C2H5OH
CH3
CH3 CH3 C OC2H5 + CH2 C CH3 CH3
81%
C2H5ONa C2H5OH
19% + CH2 C
CH3
CH3
CH3 C OC2H5 CH3
CH3 CH3
3). 仲卤代烷
7%
93%
仲卤代烷介于伯卤代烷与叔卤代烷之间,比较复杂。 强碱有利于发生消去反应。 碱性弱、亲核性强的CN-、N3-有利于发生取代反应。
C-Br先松动按 E1。 C-H、 C-Br同时松动,π键同时也在形成按E2。 C-H先松动按E1CB。 4. 消去反应的立体化学(E2) 实验证明:大部分E2消去为反式共平面消去。
L H
L
H L
H
顺式消去
11
L
反式消去
H
L
H
稳定
例: 解释2-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 反式异构体的量是顺式的3倍。
CH3CH2CHCH3
BH + CH3CH CH2 + Br 反应特点:二级反应,没有中间体生成,一步完成,完全
协同的反应。
E2反应具有较大的同位素效应。 同位素效应:指反应体系中由于有同位素标记原子存在
而造成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9
CH3
C2H5O + H CH2 CH Br
C2H5OH
kH
δ C2H5O H CH2
CH3 CH
CH2 CH2
CH2 CH2
CH3(CH2)15CH CH2 85%
17
CH3CH2Br
NaOH / C2H5OH
CH3(CH2)15CH2CH2Br
(CH3)3COK (CH3)3COH
③. 某些含活泼β-H的一级卤代烷以消去为主。
CH2CH2Br
NaOH H 2O
CH CH2
2). 叔卤代烷 倾向于发生E1消去反应。即使在弱减(例:Na2CO3水溶液)
三. 烯烃的制备 (Preparations of Alkenes) 1. 醇脱水 醇在酸(硫酸或磷酸)催化下,加热脱水生成烯烃。
(CH3)2CCH3 OH
OH
20% H2SO4 85 ℃
(CH3)2C CH2
84%
浓 H2SO4 140 ℃
79 ~ 87% 注意:醇脱水符合扎衣切夫规律,生成较稳定的烯烃
过渡态1
第二步
CH3 CH2 C H CH3

δ B
H2C H
过渡态2
CH3 Cδ CH3

CH3 CH2 C CH3
B
5
E1反应能线图:
E
碳正离子
消去产物 取代产物
反应坐标 从图中可看出,第一步为决定整个反应速度的步骤。 由于E1和SN1的中间体都是碳正离子,所以碳正离子也可 和亲核试剂结合得到取代产物。
因此E1和SN1是相互竞争的。
6
E1反应的特点:分两步,有中间体碳正离子生成,一级反
应,若结构允许,常常伴随重排。 E1反应的区域选择性:扎衣切夫烯烃。
CH3 C Br CH3

CH3CH2
CH3 CH H
CH3 +C CH2 H
CH3 CH3 CH C CH3
7
CH3CH2C CH2 CH3
(主)
三种机理: E1(单分子消去)
1. E1(单分子消去) 单分子消去与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相似,分两步: 以叔丁基溴为例:
CH3 CH3 C Br CH3
4
E2(双分子消去)
E1cB
机理:
第一步
CH3
CH3 C Br CH3

CH3
CH3 δ δ C Br CH3
CH3
CH3 + Br C CH3
中间体
2. E1cB (Unimolecular elimination from the conjugate base)
当X不易离去, β-H的酸性较强时, β-H先离去,按E1CB历 程进行。
CH3CH2CHCH3 CH3CHCHCH 3 + CH3CH2CH CH2 C2H5OH F F F
C2H5ONa
δ Br
+ CH2 CHCH 3 + Br
CD3
C2H5O
+ D
kD
CD2 CH Br
CD3 δ C2H5O D CD2 CH
δ Br
பைடு நூலகம்
C2H5OD +
CD2 CHCD 3 + Br
由于在决定反应速度步骤中涉及C-D、C-H键断裂,D比H 重,所以kH>kD。
能线图与SN2形状相似。
10
实际上消去反应很复杂(三种典型情况)
条件下也发生E1反应。
只有在纯水或纯的醇溶液中以溶剂解反应为主, 即SN1反应。
CH3 CH3 C Cl CH3 CH3 CH3 C Cl CH3
Na2CO3 H2O
H2O
CH2 C
CH3 CH3
(主)
CH3
CH3 C OH CH3
(主)
18
CH3
CH3 C Br CH3 CH3 C Br CH3
14
2.
CH3 H Br C2H5ONa H Br C H OH 2 5 CH3
CH(CH3)2 Cl
H3C C C Br
NaOH C2H5OH
CH3 H
3. H3C
CH3
CH(CH3)2
CH(CH3)2
4.
H3C Cl
NaOH C2H5OH
CH3
CH(CH3)2
注意:先考虑反式共平面,再考虑扎衣切夫烯烃。
Br t-Bu H
t-Bu
Br
符合反式共平面消去
H
不符合反式共平面消去
例:
R H X R
NaOH C2H5OH
R H
R
例: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1.
CH3 Br H H Br CH3
C2H5ONa H3C C2H5OH
C C Br
H CH3
H3C CH3 BrH Br H
Br Br
CH3 H H CH3
+ CH2 CH2
1%
注意:①. 当卤代烷结构复杂,可能发生消去反应。
16
R Br + C2H5O
C2H5Br
C2H5OH
取代产物 + 消去产物 99 91 40 1
CH3CH2CH2Br
9 60
CH3CHCH 2Br CH3
②. 当试剂是强碱、浓碱,而且碱的体积大时易发生消去。
CH3CH2Br
NaNH2
19
CH3CH2CHCH 2CH3 C2H5OH Br
C2H5ONa
CH3CH CHCH 2CH3 2CH3 + CH3CH2CHCH
OC2H5
88%
CH3(CH2)5CHCH 3 Cl
KCN
12%
CH3(CH2)5CHCH 3 CN 70%
N3
I
NaN3
75%
20
Al2O3 350~400℃
CH3CH2CH CH2
100%
2
2. 卤代烷脱氢卤
CH3 CH3CH2CCH3 Br
C2H5OK ,C2H5OH
CH3CH C
CH3 CH3
+
CH3CH2C CH2 CH3
70%
30%
卤代烷脱氢卤主要产物是:扎衣切夫烯烃 卤代烷脱氢卤制备烯烃属于消去反应。
3
四. 消去反应的机理 ( Mechanism for Elimination Reactions) 根据两部分基团(质子,卤素负离子)离去的先后,有
H C C CH3
H CH3
H
例:顺-4-叔丁基溴环己烷和反-4-叔丁基溴环己烷发生消 去反应得到同一产物,但顺-4-叔丁基溴环己烷的反
应速度为后者的500倍,为什么?
t-Bu H Br (CH ) COK 3 3 H
(CH3)3COK (CH3)3COH
t-Bu
t-Bu H
H Br
13
(CH3)3COH
15
5. 消去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 消去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底物都是卤代烷,试剂都是带 负电的实体或多电子基团,所以试剂既可以进攻卤素 的β-H发生消去反应也可以进攻卤素的α-C发生亲核取 代反应。 1). 伯卤代烷 倾向于发生SN2亲核取代反应。 例:CH3CH2Br
C2H5ONa C2H5OH
CH3CH2OCH2CH3 99%
思路:①. 失去哪个β-H。
Br ②. 以αC-βC键为轴,画出满足反式共平面的各种构象。 Br Br H CH3 CH3 H 稳定 CH3 H CH3 H 12 H H
CH3 H
Br
H CH3
EtOK,EtOH 70℃
H C C CH3
CH3 H
H
稳定
H H Br CH3 CH3
EtOK,EtOH 70℃
CH3CH CHCH 3
CH3CH2CH CH2
(主) Hofmann烯
( 双键两边取代基较少的烯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