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山行·淮中晚泊犊头

合集下载

宋元文学背诵篇目

宋元文学背诵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作品(宋、元)序号作者篇目体裁达标层次备注2 王禹稱《村行》诗熟读3 林逋《山园小梅》诗背诵4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词背诵5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词背诵、默写填空6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词读7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词背诵8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词读9 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词读10 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词读11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词背诵、默写12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词熟读13 欧阳修《醉翁亭记》文背诵14 欧阳修《画眉鸟》诗读15 欧阳修《戏答元珍》诗读16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词熟读17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词背诵18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背诵19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文读20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诗读21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熟读22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词读23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背诵24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背诵、默写赏析25 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词读2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词背诵28 梅尧臣《东溪》诗读29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诗读30 苏轼《贾谊论》文读31 苏轼《日喻》文读32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读33 苏轼《石钟山记》文读34 苏轼前《赤壁赋》文背诵35 苏轼《荔枝叹》诗读36 苏轼《题西林壁》诗背诵37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熟读38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读39 苏轼《游金山寺》诗自读40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背诵41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词背诵填空4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背诵4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词背诵、默写赏析44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词熟读45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词背诵46 黄庭坚《寄黄几复》诗读47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诗熟读48 黄庭坚《登快阁》诗读49 陈师道《示三子》诗读50 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其一诗读51 曾几《三衢道中》诗读52 晁补之《盐角儿》词自读53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词背诵填空54 秦观《减字木兰花》词熟读55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词背诵56 贺铸《六州歌头》词读58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词背诵59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词读60 周邦彦《兰陵王·柳》词熟读61 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词熟读62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熟读63 李清照《点降唇·蹴罢秋千》词背诵64 李清照《如梦令·尝记溪亭》词背诵65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词背诵、默写填空66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熟读67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背诵、默写赏析68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词熟读69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词读70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词读71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天》词熟读72 陆游《关山月》诗背诵、默写填空73 陆游《书愤》诗背诵74 陆游《游山西村》诗背诵、默写75 陆游《沈园》诗熟读76 陆游《金错刀行》诗熟读77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词背诵78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熟读79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词熟读80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读81 杨万里《小池》诗背诵82 范成大《后催租行》诗熟读83 范成大《州桥》诗读84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读86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背诵、默写赏析87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词背诵88 辛弃疾《西江月》词背诵89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词背诵、默写90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词读91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背诵9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背诵填空93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读94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词自读95 刘过《沁园春·斗酒髭肩》词自读96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词读97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词熟读98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背诵99 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词自读100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词熟读101 王沂孙《眉妩·新约》词读102 张炎《解连环·孤雁》词背诵103 蒋捷《虞美人·听雨》词背诵104 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词读105 刘克庄《军中乐》诗读106 赵师秀《约客》诗读107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背诵108 戴复古《江阴浮远堂》诗读109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背诵110 谢翱《效孟郊体七首》诗读112 汪元亮《醉歌》其五诗读113 关汉卿《窦娥冤·法场问斩》曲背诵赏析114 关汉卿《南吕·不伏老》曲熟读115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曲读117 王实甫《西厢记·拷红》曲读118 白朴《梧桐雨·三煞》曲读119 白朴《双调·渔父》曲读120 马致远《汉宫秋·梅花酒》曲读121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背诵、默写填空122 马致远《双调·秋思》曲读123 郑光祖《倩女离魂·越调》曲读124 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曲读125 乔吉《中吕·渔父词》曲读126 金仁杰《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二折》曲读127 杨梓《敬德不伏老》曲读128 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曲熟读129 王和卿《仙吕·咏大蝴蝶》曲熟读130 卢挚《双调·秋景》曲读131 张可九《黄钟·春晚次韵》曲熟读132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曲背诵、默写填空133 睢景臣《般涉调·高祖还乡》曲熟读134 刘因《白沟》诗熟读135 虞集《挽文山丞相》诗读136 杨载《京下思妇》诗自读137 王冕《墨梅》诗熟读。

鲁山山行淮河怀中晚泊读头原文

鲁山山行淮河怀中晚泊读头原文

鲁山山行淮河怀中晚泊读头原文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春天的阴云笼罩着草色青青的原野,偶尔有一树野花冒出头来,在眼前豁然一亮。

晚间将小舟独泊在古庙下边,只见满河风雨,潮水渐渐上涨。

注释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

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两句则是说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

淮中晚泊犊头全诗译文

淮中晚泊犊头全诗译文

淮中晚泊犊头全诗译文淮中晚泊犊头全诗译文:晚泊犊头,渡淮水。

金陵津渡何人夜。

江秋渐老,草木凄凉,碧波漾漾,烟波浅浅,渔浦渐渐归鸥点头。

轻舟飞渡,似行云流水,沙洲倒影几处明皎。

错杂渔歌之音,青枫林间潺潺细流。

望穷不得归程梦,百里草堂放羊犬。

归,归也,田园何玩耍。

条棒经过门前过,不曲其涯丝态那遥。

策杖倚门欲闭关,专以渔归醉后闲谈抱犊头。

岭外音书欲断绝,河源消息独僻邀。

辽东底事讯远而尤,石羊人禾袋行世熟。

口号馀弦初听怨,妻牛雨衣五断韶。

芦叶荻花纷纷去,朱阮似约若恩重。

又听鼓楼风叫绝。

日晚年蒲桐萧萧,江头泥者问鞍高。

店饭间儿欢笑多,稍稍霜消星落凋。

石桥头人去人来,庐岳邺山波荡翘。

倒卧南云逆潮归,归来渐觉他方寰球。

野草花除马颇多,离别天宇暮山岛。

临岸扑得进山脚,早于猨走谁云小。

闲洲棋子女何在,百媚千声不显车道。

何时更逢膨狂吟,望穷交情竟何事也有。

转归九天人务在,只重将山海相契。

南国瓢酒为名族,洞庭纤帆览名壁。

载酒西江漫向东,罗衣弹指难成子,卷绵云尽热轻柔微。

月映桂子照南寰,南主策羸襟年壮,音书旌鼓有归馆。

词针一遭岂轻车,东峻石窟猿声歌。

归迎东楼爽几何,蓬草萧萧春未过。

谁谓中流分泊每渡,霭观观猎民迟麽。

雁散乌鸦衔戈去,红石丹霄东北波。

扇泛园春垒未央,方胜东方肝胆中。

倚门许诺无时迈,名利堂前且寄风。

东风卷土山脉高,羸瘦文书羁旅草。

收声思入生人休,茶屋悄悄典当到。

清ん宁芙蓉交旧往,秋复阳山一点摇。

垚陂一水微滾烟,朱牛读书千户尧。

翡兰香葩生离别,绣带鸣环归与去。

糜床金锁十三刀,苍山绿水旅行毛。

飞甘批红心蓟花零,木兰船上风山向。

舺舶瓦洲招风雨,挂关东势势堂。

宋元诗词

宋元诗词

宋元诗词前赤壁赋宋,苏轼1、明妃曲王安石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2、题西太一宫壁王安石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3、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4、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5、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6、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8、桂枝香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9、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六年级上册诗词默写

六年级上册诗词默写

六年级上册诗词默写六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默写1、《宿建德江》中点明诗人所乘坐的船停泊的地点和时间的诗句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2、《宿建德江》中运用对比的描写方式写景,同时也暗含了诗人淡淡的哀愁的诗句是:野旷天低树,XXX近人3、XXX《宿建德江》中,采用直抒胸臆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4、《宿建德江》这首诗中表达诗人旅途中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5、《宿建德江》运用对比的描写方式写景,同时也暗含了诗人淡淡的哀愁。

野旷天低树,XXX近人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写雨来势凶猛的诗句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7中写雨过天晴西湖风光的诗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描写云开雾散,万物焕然一新的诗句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写突然间,暴风囊括大地,湖面上霎时间雨散云飞的诗句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中描绘出一幅优美月夜图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XXX。

1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词人采用丰富的联想,为农家感到由衷喜悦,陶醉于丰收在望的欢乐中的句子是: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采用动静结合来描写云层几乎布满天空的词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3、、XXX《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视觉捕捉夏夜景物,给人留下美好景象的词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个中解释词人泛论丰收的欢乐之情,奇妙运用嗅觉和听觉,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康年,听取蛙声一片.1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采用动静相映的手法描写乡村夏夜优美风景的诗句: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XXX1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诗人突然发现避雨地点时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旧时XXX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淮中晚泊犊头译文

淮中晚泊犊头译文

淮中晚泊犊头译文
《淮中晚泊犊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如下:
犊头夜泊翠微间,月落星沉广寂天。

孤灯挑尽未成眠,报国欲歌泪满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河中游的犊头港夜晚泊船时的情景。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译文:
犊头夜泊翠微间,
(在犊头港夜晚停靠船只,周围是苍翠的山峦。


月落星沉广寂天。

(月亮已经落下,星星也隐没,广阔的天空显得十分寂静。


孤灯挑尽未成眠,
(独自一盏灯火快要燃尽,我却还未能入睡。


报国欲歌泪满巾。

(想要为国家做出贡献而激发的愿望让我想要高歌,但是泪水已经湿满了我的头巾。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使命感的强烈表达。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还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时的孤独、忧国和感伤。

宋诗选

宋诗选

欧阳修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人,有“文忠集”。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梅尧臣和苏舜钦对他起了启蒙的作用,可是他对语言的把握,封字句和音节的感性,都在他们之上。他深受李白和韩愈的影响,要想一方面保存唐人定下来的形式,一方面使这些形式具有弹性,可以比较的畅所欲言而不致于削足适屦似的牺牲了内容,希望诗歌不丧尖整齐的体裁而能接近散文那样的流动萧洒的风格。在“以文为诗”这一点上,他为王安石、苏轼等人奠了基础,同时也替道学家像邵雍、徐积之流开了个端;这些道学家常要用诗体来讲哲学、史学以至天文、水利,更觉得内容受了诗律的限制,就进一步的散文化,写出来的不是摆脱了形式整齐的束缚的诗歌,而是还未摆脱押韵的牵累的散文,例如徐积那首近二千宇的“大河”诗。
○无题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梅尧臣
梅尧臣(一○○二~一○六○)字圣俞,宣城人,有“宛陵先生集”。王禹偁没有发生多少作用;西昆体起来了,愈加脱离现实,注重形式,讲究华丽的词藻。梅尧臣反对这种意义空洞语言晦涩的诗体,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他对人民疾苦体会很深,用的字句也颇朴素,看来古诗从韩愈、孟郊、还有庐仝那里学了些手法,五言律诗受了王维、孟浩然的启发。不过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他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经的用些笨重干燥不很像诗的词句来写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例如聚餐后害霍乱、上茅房看见粪蛆、喝了茶肚子里打咕噜之类。可以说是从坑里跳出来,不小心又恰恰掉在井里去了。再举一个例。自从“诗经”“邶风”里“终风”的“愿言则嚏”,打嚏喷泡算是入诗的事物了,尤其因为郑玄在笺注里采取了民间的传说,把这个冷热不调的生理反应说成离别相思的心理感应。诗人也有写自己打嚏喷因而说人家在想念的,也有写自己不打嚏喷因而怨人家不想念的。梅尧臣在诗里就写自己出外思家,希望他那位少年美貌的夫人在闺中因此大打嚏喷:“我今齐寝泰坛外,侘傺愿嚏朱颜妻。这也许是有意要避免沈约“六忆诗”里“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那类套语,但是“朱颜”和“嚏”这两个形像配合一起,无意中变为滑稽,冲散了抒情诗的气味;“愿言则嚏”这个传说在元曲里成为插科打诨的材料,有它的道理。这类不自觉的滑稽正是梅尧臣改革诗体所付的一部分代价。

部编版语文六上古诗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六上古诗知识点整理

古诗复习1.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1.选自《孟浩然诗集校(jiao)注》,孟浩然,襄州襄阳人,唐代诗人。

2.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

3.暮:傍晚4.客:诗人自指5.旷:空旷注释: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

天色渐渐的昏暗了,在外做客的愁思又缕缕地涌起。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木更低些。

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上,好像月亮倒映在人身边似。

小结:本诗描写的是建德江中烟雾朦胧的小洲边泊船所见的景色,时间是从日暮到傍晚,表达了诗人羁旅之思、异乡愁绪。

拓展:1.绝句:共四小句(一句七字为七言绝句,一句五字为五言绝句)2.律诗:共八小句(一句五字为五言绝句)3.长律:大于8句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1.选自《苏轼诗集》,醉书:饮酒时书写的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2.翻墨: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翻译: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一样,尚未遮住群山。

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般乱蹦乱跳窜上船。

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

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非常生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

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啊!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注释:1.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词人。

2.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3.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5.见:同“现”。

显现,出现译文:明亮的月光照在横斜突兀的树枝上,惊起枝上的鹊鸟。

蚕鸣随着半夜清爽的凉风飘送过来。

在一片稻花香气里,可以听到悦耳的蛙鸣,它们好像在谈论着丰收的喜悦。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秋季班)-第3课《鲁山山行》《淮中晚泊犊头》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秋季班)-第3课《鲁山山行》《淮中晚泊犊头》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秋季班)最新讲义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秋季班)辅导讲义复习并默写《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儿女情长梅主簿梅询是通过读书走上仕途的,当然希望侄儿也走这条路,可一年又一年过去,科场中的梅尧臣屡战屡败,直到老大不小,连举人的头衔也没挣上。

梅询想,科举误前程,可不能误家庭,于是在梅尧臣26岁那年,替他完了婚,娶的是当朝名宦谢涛的闺女,谢涛当时是西京(洛阳)留守。

北宋时,朝廷设在东京,又叫汴京,即开封;西京是陪都,即洛阳。

可见,梅尧臣岳丈手中的权力是很大的。

成家立业了,精力势必更为分散,考虑到读书的路更难走,梅询不得不决定让梅尧臣走门荫之路。

不久,梅尧臣很不情愿地成为桐城县主簿。

这是个县官,主要是掌管一县公共财物的出纳,户口、账簿的注销等。

新婚不久,梅尧臣可能还有点儿女情长,好在宣城与桐城相隔不远,他可以骑着马常常往返其间,但路上的惊吓也不小。

一个秋天的傍晚,梅尧臣带着一名仆人,走进山区。

俯视脚下,云雾缭绕。

山间的小溪,深不可测。

走到半山腰,山风紧吹,惊得树丛中的鸟儿突然起飞,身后飘下片片树叶。

长长地藤蔓攀附在老树上,蓊蓊郁郁。

石缝中长出的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实,着实可爱。

松鼠见有人来,飞奔在树梢上。

行走间,马突然收住蹄子,竖起两耳,屏住微喘的鼻息,浑身瑟瑟发抖——尧臣知道,这是马嗅到老虎气息的反应。

尧臣吩咐仆人立即就近投宿在山民家,解鞍下马,早已吓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天大亮了,尧臣才敢起身。

回到家,把这惊险的一幕告诉妻子,谢氏也替丈夫害怕,便嘱咐尧臣说:“山路遥远,又不安全,以后尽量少回来几趟吧。

”所幸尧臣在桐城干了两年后,就调往河南县了,这里离洛阳已经很近,声望显要的岳丈大人也在这里,因此,职务虽然依旧是主簿,但事实上是一种升迁。

在这里,他认识了从此成为挚友的欧阳修。

看了尧臣的诗,欧阳修写道:“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

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

”真正自叹弗如。

圣俞,梅尧臣的字。

(完整word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1

(完整word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1

古诗文默写(1)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日暮客愁新。

(2) 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七八个星天外, _____________(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按照时间顺序写从黑云翻墨到急雨骤降的诗句(6) 《宿建德江》中描写诗人在行舟时看到的极具特色的景物的诗句是7.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 __________________ 浪淘沙)(其一)是代诗人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他被白居易推赞为(9)《江南春》是___ 代诗人—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的前两句抓住了等几个江南的常见景物,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绮丽画面,后两句抒发了之情。

(10)《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作者是 _________ 。

写法是从写至H ___ ,由赞美_____ 至V赞美______ ,表现了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11)《浪淘沙》(其一)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黄河的句子是—(12)《江南春》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江然南明丽景色的句子是(13)《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运用典故的结两句诗是(14)《浪淘沙》(其一)的作者—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之称。

(15)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16)稻花香里说丰年, ____________ ( 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7)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中写风吹骤雨去,望湖楼下汪洋一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巧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19)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绘望湖楼的美丽雨景的两句诗是(20)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美好乡村生活场景的句子是(21)杜甫的《绝句》(其二)中,写春末夏初景色非但没有引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诗人漂泊的感伤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梅尧臣(22)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山山行》(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川风雨看潮生。

六年级上册诗词默写

六年级上册诗词默写

六年级上册诗词默写1.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点明了诗人停泊的地点和时间。

2.诗人在《宿建德江》中采用对比的描写方式,写出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既美丽又带有淡淡哀愁的诗句。

3.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直抒胸臆,用“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这句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4.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在《宿建德江》中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5.在《宿建德江》中,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既美丽又带有淡淡哀愁的诗句。

6.李清照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描写了雨来势凶猛的景象。

7.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表现了雨过天晴后的西湖风光。

8.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描写了云散雾消、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

9.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表现了狂风席卷大地、雨散云飞的景象。

10.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绘出了优美的月夜景象。

11.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现了词人为农家丰收喜悦的感受。

12.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诗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云层几乎覆盖整个天空的景象。

13.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视觉捕捉夏夜景物,给人留下美好景象。

14.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现了词人畅谈丰收的欢乐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

15.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采用动静相映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夏夜优美景色。

钱钟书《宋诗选注》①

钱钟书《宋诗选注》①

钱钟书《宋诗选注》①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

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

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

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

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革爆发,受冲击,当年11月与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

1972年3月回京,8月《管锥编》定稿。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

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柳开柳开(九四六~九九九)字仲涂,自号东郊野夫、补亡史生,大名人,有“河东集”。

他提倡韩愈和柳宗元的散文,把自己名字也弄得有点像文艺运动的口号:“肩愈”、“绍先”。

在这一方面,他是王禹偁、欧阳修等的先导。

“河东集”里只保存了三首诗,也都学韩愈的风格,偏偏遗漏了他的名作,就是下面的一首。

○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郑文宝郑文宝(九五二~一○一二)字仆贤,宁化人。

他很多才多艺,对军事也颇为熟练,“好谈方略”。

宋代收集他作品最多的人说他有文集二十卷。

2023-2024年上海黄浦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年上海黄浦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年上海黄浦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1.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答题时请不要使用铅笔,红笔以及涂改工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1.默写①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绝句(其二)》②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③霜落熊升树,________________。

《鲁山山行》④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

《淮中晚泊犊头》⑤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

《浪淘沙》(其一)【答案】①.江碧鸟逾白②.两山排闼送青来③.林空鹿饮溪④.晚泊孤舟古祠下⑤.同到牵牛织女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碧、逾、闼、鹿、溪、牵。

二、基础知识(4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狂奔.(bēn)似.(sì)的B.嘴唇.(chún)瞟.(piǎo)着窗外C.奴.(nú)仆.(pú)戛.(gá)然而止D.菜畦.(wā)稻秧.(yāng)【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似.(sì)的——shì;C.戛.(gá)然而止——jiá;D.菜畦.(wā)——qí;故选B。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月光照下来,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

D.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条长龙。

【答案】C【解析】【详解】C.没有喻体,不是比喻句。

故选C。

三、阅读(46分)文言文部分(1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四年级必背古诗100首

四年级必背古诗100首

四年级必背古诗100首以下是100 首适合四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16. 《凉州词》- 王之涣17. 《出塞》- 王昌龄18.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19.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20. 《别董大》- 高适21. 《古朗月行》- 李白22. 《望天门山》- 李白23. 《赠汪伦》- 李白2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25.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26.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27. 《春夜喜雨》- 杜甫28.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29. 《枫桥夜泊》- 张继30. 《滁州西涧》- 韦应物31. 《游子吟》- 孟郊3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33. 《塞下曲》- 卢纶34. 《望洞庭》- 刘禹锡35. 《浪淘沙》- 刘禹锡36.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37. 《池上》- 白居易38. 《忆江南》- 白居易39. 《小儿垂钓》- 胡令能40. 《悯农》(其一)- 李绅41. 《山行》- 杜牧42. 《清明》- 杜牧43. 《江南春》- 杜牧44. 《乐游原》- 李商隐45. 《蜂》- 罗隐46. 《江上渔者》- 范仲淹47. 《元日》- 王安石48. 《泊船瓜洲》- 王安石49.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51.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52.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53. 《题西林壁》- 苏轼54. 《夏日绝句》- 李清照55. 《示儿》- 陆游5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57. 《四时田园杂兴》(选一)- 范成大58. 《小池》- 杨万里5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60. 《春日》- 朱熹61. 《观书有感》- 朱熹62. 《题临安邸》- 林升63. 《游园不值》- 叶绍翁64. 《乡村四月》- 翁卷65. 《墨梅》- 王冕66. 《石灰吟》- 于谦67. 《竹石》- 郑燮68. 《所见》- 袁枚69. 《己亥杂诗》- 龚自珍70. 《凉州词》- 王翰7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7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73. 《从军行》- 王昌龄74. 《鸟鸣涧》- 王维75. 《暮江吟》- 白居易76.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78. 《嫦娥》- 李商隐79. 《夜雨寄北》- 李商隐80. 《过故人庄》- 孟浩然81. 《渡荆门送别》- 李白82. 《金缕衣》- 杜秋娘83.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贺知章8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85. 《逢入京使》- 岑参86.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87.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88. 《贾生》- 李商隐89.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90. 《约客》- 赵师秀91. 《鲁山山行》- 梅尧臣92.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93. 《村晚》- 雷震94. 《论诗五首》(其二)- 赵翼95. 《泊秦淮》- 杜牧96. 《赤壁》- 杜牧97. 《秋夕》- 杜牧98. 《夜雨寄北》- 李商隐99.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100. 《商山早行》- 温庭筠这些古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背诵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升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得分:一、积累运用(共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shùn间无处寻觅。

①轨ɡuǐ②shùn瞬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①7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②各地援鄂医疗队逆行出征,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了医护人员不惧生死、敬佑生命、为民族担当高贵品格之内涵。

③线上学习令我们获得了应对学习困难的经验, 历练了我们自主学习、自律自制的品质。

A.欺凌揭示反而B.凌辱揭示反而C.欺凌诠释而且D.凌辱诠释而且导析:C “欺凌”指欺负,凌辱;“凌辱”指欺侮,侮辱。

根据句意,第一空应选语义更重的“欺凌”。

“揭示”指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诠释”指说明,解释。

根据“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的提示,第二空应选“诠释”。

“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而且”表示递进关系。

“获得了应对学习困难的经验”和“历练了我们自主学习、自律自制的品质”是递进关系,所以第三空应选“而且”。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C )A.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购买的关键。

B.面对观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正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

C.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和选择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D.近段时间“地摊经济”火遍大江南北,摆摊儿、逛夜市的热度也随着气温飙升。

导析:C C项,语序不当,将“使用”和“选择”调换位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淮中晚泊犊头古诗文

淮中晚泊犊头古诗文

淮中晚泊犊头古诗文
《淮中晚泊犊头》
一、把淮中平野,添满草木青青。

野芳千飘万缕,月柳几缕潇潇。

二、犊头闻雷牛,古寺楼台青。

寺前夕阳斜,月色满江城。

三、把马驻小桥,好风吹细草。

林中犊头走,古声萦清波。

四、攒上林边店,红泥烟火芳。

灯桥绿烟深,茶尊月山明。

五、问犊头何处,古泊淮浦漾。

清风和煦暖,月光色更凉。

六、古寺深处去,日暮暝色浓。

苍鹰展翅下,犊头留明灯。

七、犊头快慢行,时学淮浦沙。

彼此星空中,轻歌自撩斜。

八、渡江归故乡,巴山远濛濛。

征路入秋尽,淮中古犊头。

【鲁山山行原文】翻译赏析

【鲁山山行原文】翻译赏析

【鲁山山行原文】翻译赏析朝代:宋代作者:梅尧臣原文: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鉴赏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旅行。

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家人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本诗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

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小路迷糊了的优雅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

“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

带树字古诗

带树字古诗

带树字古诗100首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2、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唐·贺知章4、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池》宋·杨万里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沧海》汉·曹操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唐·韩愈9、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迹。

《墨梅》元·王冕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晏殊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1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短歌行》魏晋·曹操1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唐·崔颢1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1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16、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17、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古朗月行》唐·李白1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1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20、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山亭夏日》唐·高骈2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野望》唐·王绩2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23、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24、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山山行梅尧臣
【文学常识】
梅尧臣(1002~1060):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州 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人。 主张诗文革新,对社会生活有 广泛的反映。诗风古硬平淡。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Company Logo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 ”妙在哪里? “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幽静的鲁山, 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 ,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 的意思。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 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 ,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 “迷”了。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 出来了。
苏舜钦(1008—1049)北宋诗人,字子美,梓州铜山 (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 、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 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 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 请宾客。(因参加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为人所弹劾 ,以“监守自盗罪”削职为民,闲居苏州沧浪亭。)后再 起用为湖州长史,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 ,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其 诗反应社会现实,针砭时弊,感情比较激昂。语言比较 畅达。有《苏学士文集》。
“适与野情惬”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 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
“适与野情惬”的意思是恰好满足了 我热爱山野风光的情怀。(2分)“适 与野情惬”体现在:峰峦起伏变化,山 间小路幽静,使人迷乱;秋霜叶落, 熊爬上树干,山林空旷,野鹿在溪边 饮水,野趣盎然,使人陶醉。(4分) (意思对即可)
诗歌以“云外一声鸡”收尾,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5分)
诗中一、二句写远景,写苍茫开阔 的原野景色,三、四句写近景,交 代时间已近傍晚,本来迷茫阴沉的 天色更显朦胧;一、二句写静景, 草色青青,春阴迷离;三、四句写 动景,夜泊孤舟,看满川风雨凄迷 ,春潮乍起。整首诗视角忽远忽近 ,有面有点,变换交叉,富有立体 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写景中寄寓着身世之叹,表 现了诗人抑郁沉闷,惆怅、忧思的 思想感情。
沧浪 亭是现 存最古 老的一 座园林 之一, 由苏舜 钦创建 。
译文
春天的阴云,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 时而可见在那幽静的地方,有一树红花正 在开得鲜艳耀眼, 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 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眼看着潮 水渐渐升高。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4分)
在阴云低垂,野苹青青的背景下 ,岸边不时有一树盛开的鲜花; (2分),明丽的色彩打破了沉闷 的气氛,令人眼前豁然一亮。(2 分)
参考译文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高高低低,蔚为壮观, 恰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走到一处可 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 一种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 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竟迷失 了方向。山林空荡,能看到熊爬到光秃秃的树上; 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幽 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 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 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 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 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呢。
这首诗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主要运用了动中有静的写作手法。山林空 荡,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很 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 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 、非常幽静的境界, 尤其“云外一声鸡” ,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 于言外”的感觉。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 写法。
请从动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 孤舟古祠下,满寂凄迷为静景;风雨 满川,江潮汹涌为动景,画面动静 对比鲜明(1分)。诗人静中观动,看 风雨吹,潮水起伏,(1分)表现出诗 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2分)。( 或“表现出诗人孤寂、失意的不平静 心境”)
本诗写景很有层次感,试作分析。
以动(声)衬静,引发联想和想象:一声 鸡鸣打破了山野的寂静,使人想象到山野人 家;(3分)含蓄表达出诗人的喜悦心情, 与诗歌首句照应,余味无穷。(2分)(意 思对即可)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文学常识
被赞为宋诗“开山祖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