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概论课件1
![公共政策概论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f60641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2.png)
偶然失效
耗损失效 时间
• SMITH 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政策制定过程
执行机构
目标群体Biblioteka 政策理想化的政策 环境因素 反馈
紧张 处理 建制
第六章 公共政策评价
1. 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2. 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
投入工作量 绩效 效率 充分性 公平性 适当性 执行力 社会发展总目标
第八章 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系统: 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 具有一定 结构和功能, 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 体. 系统方法: 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 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系统分析: 就是系统方法的具体运用.
1. 系统的基本属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动态性 层次性 环境适应性
3.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4.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1.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 信息系统 ▪ 智囊系统 ▪ 决断系统 ▪ 监控系统
2.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 ▪个人决策模式与集体决策模式 ▪历史上出现过的公共决策体制类型
第四章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
第一章 导
论
1. 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公共政策是政党和政府依 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 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 准则。
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 整体性 (2) 超前 性 (3) 层次性 (4) 多样性 (5) 合法性
3.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 导向功能 (2) 调控 功能 (3) 分配功能
规发 范呆 化的
的 叮 叮 当 当 的 的
公共政策第4章第3讲
![公共政策第4章第3讲](https://img.taocdn.com/s3/m/78e17123e2bd960590c6771e.png)
团体政策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
团体模型的优点:
(1)它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使我们能够窥 视在多元政治体制里,如何在团体竞争中使相互对 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 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是团体间力量均衡的结果具有一 定的启示意义。
团体模型的缺点:
第一,它把注意力集中于政策形成过程中那些 重要的能动因素的同时,过分夸大了团体的重要性 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作用。 一个不能充分地接受团体影响的政府是一个专 横霸道的坏政府,一个不能充分地超越团体影响的 政府则是一个弱政府。
( 4 )政策实施产生结果,社会成员作出反应, 重新提出要求和支持,这些信息传回政治系统,执 政者再次作出对策和行动,开始新一轮输出,形成 反馈; (5)反馈并非政策过程的终点,政策过程是政 治系统与环境间持续互动的过程。
系统政策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
系统模型的优点:
( 1 )拓展了政策研究的视野,将政策制定放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
博弈规则描述了适 用于所有参与者的多种 选择。最简单的形式被 称为二阶矩阵,如图: 方案A
参与者甲 方案A 方案B
参与者乙
甲:结果 乙:结果 甲:结果 乙:结果
甲:结果 乙:结果 甲:结果 乙:结果
方案B
公路挑战的博弈矩阵
参与者甲 直行 转向
直行
参与者乙
转向
甲:-10 乙:-10 甲:+5 乙:-5
二、系统理论: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同样也被应用于公共政策 分析。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指政治系统。政治系统具 有一般系统的全部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性。
《公共政策导论》课件
![《公共政策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42ad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2.png)
动因
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因可能包括社会变迁、科技发展、政府治理需求等 。
特点
公共政策创新具有前瞻性、实验性、动态性等特点,需要不断调整和 完善。
案例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种公共政策创新,旨在推动国 际合作和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与方式
途径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主要包括自 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总结词
确定方案的实施方式和资源需求
政策方案的评估与选择
总结词
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 作性
04
总结词
选择最优方案并作出决策
01 03
总结词
比较方案的优缺点和风险 收益
02
总结词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 建议
政策的合法化与实施
总结词
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规 性
总结词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 间表
总结词
分配资源和责任,建立监 督机制
案例 例如,中国的垃圾分类政策就是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广, 通过制定法规、加强宣传等方式 推动实施。
方式 自上而下包括政策制定、发布、 推广和实施等环节;自下而上则 包括问题识别、利益诉求、政策 形成和执行等环节。
影响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扩散的因素包括政 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 平等。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与对策
障碍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僵化、社会文化差异 、资源限制等。
对策
针对这些障碍,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优化资 源配置等措施。
案例
例如,针对中国的高考改革政策,需要克服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社会 公平问题的挑战,通过加强宣传和试点推广等方式逐步推进。
0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因可能包括社会变迁、科技发展、政府治理需求等 。
特点
公共政策创新具有前瞻性、实验性、动态性等特点,需要不断调整和 完善。
案例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种公共政策创新,旨在推动国 际合作和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与方式
途径 公共政策扩散的途径主要包括自 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总结词
确定方案的实施方式和资源需求
政策方案的评估与选择
总结词
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 作性
04
总结词
选择最优方案并作出决策
01 03
总结词
比较方案的优缺点和风险 收益
02
总结词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 建议
政策的合法化与实施
总结词
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规 性
总结词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 间表
总结词
分配资源和责任,建立监 督机制
案例 例如,中国的垃圾分类政策就是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广, 通过制定法规、加强宣传等方式 推动实施。
方式 自上而下包括政策制定、发布、 推广和实施等环节;自下而上则 包括问题识别、利益诉求、政策 形成和执行等环节。
影响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扩散的因素包括政 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 平等。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与对策
障碍
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障碍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僵化、社会文化差异 、资源限制等。
对策
针对这些障碍,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优化资 源配置等措施。
案例
例如,针对中国的高考改革政策,需要克服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社会 公平问题的挑战,通过加强宣传和试点推广等方式逐步推进。
0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第4章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b42e2613192e45361066f53e.png)
决策行为是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7
传统理性模型的缺陷:脱离了混乱的“真实世界”
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与决策目标多元、模糊和相 对
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偏 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沉没成本(“成本
关键词
具体模型 抽象模型 理性主义 有限理性 渐进主义 小组意识 群体狂想症 精英理论 制度理论 博弈理论 零和博弈 囚徒困境 团体理论 系统理论 过程模型 混合扫描理论 取舍理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管理系列教材
4.1 什么是模型
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 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便于人们把握。模型来源于人类 经验,但不是经验的再现和翻版,是人们对复杂现实的一 种主观建构和人为想象。
18
“囚徒困境”:
招供 囚犯B 不招供
招供 囚犯A 不招供
A: B: 6, 6
A: B: 10, 0
A: B: 0, 10
A: B: 1, 1
靠
靠右行
1,1
-1,-1
-1,-1
1,1
八、团体理论(多元主义)---政策是团体利益 的平衡
• 戴维·杜鲁门《政府的过程》 • 政治行动的两种类型:讨价还价和博弈 • 利益集团 • 政府的功能:仲裁者
3、忽视方案中存在 风险因素
4、不能重新开始时被 否定的方案
5、情报收集中的缺陷
6、对处理手头情报的 选择偏见
7、没有制定后备方案
7
传统理性模型的缺陷:脱离了混乱的“真实世界”
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与决策目标多元、模糊和相 对
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偏 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沉没成本(“成本
关键词
具体模型 抽象模型 理性主义 有限理性 渐进主义 小组意识 群体狂想症 精英理论 制度理论 博弈理论 零和博弈 囚徒困境 团体理论 系统理论 过程模型 混合扫描理论 取舍理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管理系列教材
4.1 什么是模型
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 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便于人们把握。模型来源于人类 经验,但不是经验的再现和翻版,是人们对复杂现实的一 种主观建构和人为想象。
18
“囚徒困境”:
招供 囚犯B 不招供
招供 囚犯A 不招供
A: B: 6, 6
A: B: 10, 0
A: B: 0, 10
A: B: 1, 1
靠
靠右行
1,1
-1,-1
-1,-1
1,1
八、团体理论(多元主义)---政策是团体利益 的平衡
• 戴维·杜鲁门《政府的过程》 • 政治行动的两种类型:讨价还价和博弈 • 利益集团 • 政府的功能:仲裁者
3、忽视方案中存在 风险因素
4、不能重新开始时被 否定的方案
5、情报收集中的缺陷
6、对处理手头情报的 选择偏见
7、没有制定后备方案
最新【精品PPT】公共政策理论的模型与范式讲学课件
![最新【精品PPT】公共政策理论的模型与范式讲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ee999f852458fb760b560e.png)
程中的作用; 2. 忽视了政治过程的其它因素(如观念和制度)等对政策的影响作
用。
二、团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公共政策不代表公共利益,只代表占优势 的团体的利益。
评价: ⒈反映了美国政策过程中的事实。 ⒉否定了公共利益的客观存在。 ⒊过分夸大了团体利益的作用,否定了行
政官员的作用。
三、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
⒌评价:德洛尔的范式有一种理想化的色彩(他希望将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 整合在一起),而将各种知识融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将管理 科学和行为科学融合——两者出发点不同,管理科学的出发点是个人服 从集体;行为科学则要求集体先满足个人的兴趣、需要,两者之间存在 矛盾。
“以问题为中心”型的学科理
论建构范式
9
犒 髲郢冸鹘譾泸舔舭誟輮瑝塂
綾聃慅炌媝賝煏嚞穂笟皣餗栕
哠鸏耚藴諗岔襚璬戎椀箶欣蜡 頒排嶷织扳沤蘏阖槍砗攼攓週 橝 古杳古怪阛怪彫广告赥和殱叫姐鱞禵 2漇2222魛222割22 鲮愄 汙姐曇鞗聀陴佖惿玱 5呬5555眛555銀555虐5 眓 媗濬 和 计 化 怪毃瑌呵 较 工 个呵 斤 古駫舣呵 斤 古綒 梯呵 计 怪呵较怪豽 囯呵古惨 預斤古斤怪瓹 似諂 沣 8H浏垵 薋8h览8jj7k量9項 昱k3k力3 癵躮浏览逢玓量逩烓了 曏 C擦cggf蠫fgh賁fhhh惛f 隗鳯伴 衫佝啜沺藺 嶤垐 G11箷蜌h1h1h1愘瞇h1h1h11h篬 櫇1hhh珅 嵏旕 侣荃 帘衂 絊 101允 门01011袬 參111姿韨1111媸塉崝瓯 鄦擂氋颏撎閺驙殙襐浒噤勸撡
⒉将管理科学家提出的方法论同行为科学家提出的个人意志决定论结合起来;
⒊具体运用:1) 必须明确理解、把握社会发展方向;2) 必须与客观政策密 切相关,能够包容每一个微观具体的政策的宏观性格;3) 对时间的敏感, 把现在看作是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用。
二、团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公共政策不代表公共利益,只代表占优势 的团体的利益。
评价: ⒈反映了美国政策过程中的事实。 ⒉否定了公共利益的客观存在。 ⒊过分夸大了团体利益的作用,否定了行
政官员的作用。
三、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
⒌评价:德洛尔的范式有一种理想化的色彩(他希望将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 整合在一起),而将各种知识融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将管理 科学和行为科学融合——两者出发点不同,管理科学的出发点是个人服 从集体;行为科学则要求集体先满足个人的兴趣、需要,两者之间存在 矛盾。
“以问题为中心”型的学科理
论建构范式
9
犒 髲郢冸鹘譾泸舔舭誟輮瑝塂
綾聃慅炌媝賝煏嚞穂笟皣餗栕
哠鸏耚藴諗岔襚璬戎椀箶欣蜡 頒排嶷织扳沤蘏阖槍砗攼攓週 橝 古杳古怪阛怪彫广告赥和殱叫姐鱞禵 2漇2222魛222割22 鲮愄 汙姐曇鞗聀陴佖惿玱 5呬5555眛555銀555虐5 眓 媗濬 和 计 化 怪毃瑌呵 较 工 个呵 斤 古駫舣呵 斤 古綒 梯呵 计 怪呵较怪豽 囯呵古惨 預斤古斤怪瓹 似諂 沣 8H浏垵 薋8h览8jj7k量9項 昱k3k力3 癵躮浏览逢玓量逩烓了 曏 C擦cggf蠫fgh賁fhhh惛f 隗鳯伴 衫佝啜沺藺 嶤垐 G11箷蜌h1h1h1愘瞇h1h1h11h篬 櫇1hhh珅 嵏旕 侣荃 帘衂 絊 101允 门01011袬 參111姿韨1111媸塉崝瓯 鄦擂氋颏撎閺驙殙襐浒噤勸撡
⒉将管理科学家提出的方法论同行为科学家提出的个人意志决定论结合起来;
⒊具体运用:1) 必须明确理解、把握社会发展方向;2) 必须与客观政策密 切相关,能够包容每一个微观具体的政策的宏观性格;3) 对时间的敏感, 把现在看作是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ppt课件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fee004cc22bcd126ff0c9a.png)
• 公共政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会表现为许多种形态,其中既有相 互重叠的地方又有自相矛盾的方面,以致我们很难用一个短语或一 句话阐明其所包含的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的理解
公
共
政
策
有时是理 性的优化 选择;
有时表现 为渐进的 补充和修 正;
有时表现为利 益团体间的讨 价还价;
有时表现为精 英人物个人或 群体的选择
3
4
一批具有一定的学术素 养,同时具备相当实际 经验的学者、科学家和 政府官员深切感到,应 当建立一种既能够兼容 各相关学科的优势,又 能够解决各种现实公共 政策问题的全新的学科。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在内的诸多学科的不 断发展为政策科学的 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 论基础和实用技术。 •思想库或智库是政策 科学或政策分析的最 纯粹的组织体现,是 现代政策科学的发源 地与成长的摇篮
公共政策分析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西方的政策分析学科传入我国,一些学者对于国外 的社会科学中的这个新领域进行介绍、引进和初步 进行研究。
•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被引入到 我国大学的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 中,现在的公共管理学科中公共政策分析已经成为 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不仅仅是本科教学,在公共 管理研究生以及MPA的教学当中都是核心课程,有 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公共政策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训练学生的自学吸取知识口头表达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追求公共价值公共利益的公共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直民主公正的道德素养
多媒体课件讲义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的理解
公
共
政
策
有时是理 性的优化 选择;
有时表现 为渐进的 补充和修 正;
有时表现为利 益团体间的讨 价还价;
有时表现为精 英人物个人或 群体的选择
3
4
一批具有一定的学术素 养,同时具备相当实际 经验的学者、科学家和 政府官员深切感到,应 当建立一种既能够兼容 各相关学科的优势,又 能够解决各种现实公共 政策问题的全新的学科。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在内的诸多学科的不 断发展为政策科学的 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 论基础和实用技术。 •思想库或智库是政策 科学或政策分析的最 纯粹的组织体现,是 现代政策科学的发源 地与成长的摇篮
公共政策分析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西方的政策分析学科传入我国,一些学者对于国外 的社会科学中的这个新领域进行介绍、引进和初步 进行研究。
•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被引入到 我国大学的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 中,现在的公共管理学科中公共政策分析已经成为 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不仅仅是本科教学,在公共 管理研究生以及MPA的教学当中都是核心课程,有 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公共政策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训练学生的自学吸取知识口头表达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追求公共价值公共利益的公共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直民主公正的道德素养
多媒体课件讲义
《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政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1dedccc6c175f0e7dd13735.png)
整理课件
二、鲁克斯的观点——权力的第三向度
主张某位掌权者A对於B所行使的权力有三种: 第一种面向是A直接对B发号施令,加以控制, 这是多元论者的主张;第二种面向是A通过各种 手段设法让B所关心的议题无法进入政策议程, 这是非决策制订论者的主张;第三种面向是A设 法影响、形成或决定B的想法与价值观念,使B 能够完全接受A的统治,换言之,权力的第三种 面向是:掌权者可能利用意识型态的霸权 ( ideological hegemony),建构有利于统治者的 社会意义,型塑民众的价值观,使民众接受掌权 者统治权力的正当性。他将权力的三个面向整理 如下:
第二篇 政策形成
整理课件
第七章 问题建构
第一节 问题建构的重要性(图7-1) 第二节 政策问题的含义 第三节 政策问题的类型(图7-2) (表
7-1) 第四节 问题建构的方法 第五节 问题建构的技术(图7-3) (表
7-2) (图7-4)
整理课件
第八章 政策议程
第一节 政策议程的含义 第二节 政策议程的分类 第三节 公共问题取得议程地位的条件 第四节 议程设定过程
学术研究(表6-1) 第四节 政策分析家的类型(图6-1) 第五节 成为良好政策分析家的重要条件 第六节 政策分析家的专业角色 第七节 政策分析家的专业伦理(图6-2)
图2-1 精英主义模型
政
精英
权
策
政治基
力
结
层结构
流
果
动
一般民众
图2-2A 多元主义模型
利益团体A
利益团体B
均衡状态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低度
分析技术 高度
企业型
技术型
低度
政客型
虚伪型
表6-2 三种政策分析者类型的专业伦理
二、鲁克斯的观点——权力的第三向度
主张某位掌权者A对於B所行使的权力有三种: 第一种面向是A直接对B发号施令,加以控制, 这是多元论者的主张;第二种面向是A通过各种 手段设法让B所关心的议题无法进入政策议程, 这是非决策制订论者的主张;第三种面向是A设 法影响、形成或决定B的想法与价值观念,使B 能够完全接受A的统治,换言之,权力的第三种 面向是:掌权者可能利用意识型态的霸权 ( ideological hegemony),建构有利于统治者的 社会意义,型塑民众的价值观,使民众接受掌权 者统治权力的正当性。他将权力的三个面向整理 如下:
第二篇 政策形成
整理课件
第七章 问题建构
第一节 问题建构的重要性(图7-1) 第二节 政策问题的含义 第三节 政策问题的类型(图7-2) (表
7-1) 第四节 问题建构的方法 第五节 问题建构的技术(图7-3) (表
7-2) (图7-4)
整理课件
第八章 政策议程
第一节 政策议程的含义 第二节 政策议程的分类 第三节 公共问题取得议程地位的条件 第四节 议程设定过程
学术研究(表6-1) 第四节 政策分析家的类型(图6-1) 第五节 成为良好政策分析家的重要条件 第六节 政策分析家的专业角色 第七节 政策分析家的专业伦理(图6-2)
图2-1 精英主义模型
政
精英
权
策
政治基
力
结
层结构
流
果
动
一般民众
图2-2A 多元主义模型
利益团体A
利益团体B
均衡状态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低度
分析技术 高度
企业型
技术型
低度
政客型
虚伪型
表6-2 三种政策分析者类型的专业伦理
公共政策学 课件
![公共政策学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9ccb014028915f814dc26f.png)
(2)政策科学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理论与实践的 统一。
(3)政策科学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的学 科。
(4)政策科学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As a subject serving human activity, it integrates practice and theory.
一、理论与实践意义
I The meaning of practice and theory
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II The methods of study and research
1社会调查方法
1 social survey
2社会实验方法
2 social experiment
3系统科学方法
3 system science
1 the main types (1) the policies of distribution, the policies of adjusting ,the
4比校研究方法
4 comparison
5技术工具方法
5 technical means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概论 Chapter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Public Policy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类型 2.1 The meanings and types of public
Thirdly, with the robust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technology science , social science, compound science, peripheral science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science, policy science has great progress.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四章_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PPT课件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四章_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b9e53b4431b90d6c85c7cb.png)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一、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
第一,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 和相对的。 第二,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 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第三,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1)人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有限;(2)人的记忆能力有 限。 第四,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 第五,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 的限制。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模型的作用? 2.传统理性模型在政策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障碍? 3.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概念指的是什么? 4.林布隆提出的“渐进主义”具有哪些特征? 5.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群体狂想症”的出现? 6.试述“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 7.从团体理论的角度阐述政府的作用。 8.评述公共政策的“过程理论”。
二、模型评述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一节
模型概述
三、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
(一)排列并简化现实 (二)认定重要层面 (三)符合社会现实 (四)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五)指导调查与研究 (六)提出一定的解释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二、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
(一)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
(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 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 同的解释。 (2)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 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3)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 出顺序有关,如果A是先于B提出来的,A又是满意方案,那么 就不会再花时间去考虑B,哪怕B比A更好。
政策分析方法和政策理论模型PPT课件
![政策分析方法和政策理论模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2c7296b307e87101f696e4.png)
析的重复过程。 ❖ 图3—2 分析过程的重复性
-
7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二 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 ❖ 威廉·N·邓恩 归纳出政策问题界定的八大方法: ❖ 表3—1
方法
目标
程序
知识来源 评价标准
边界分析 估计元问题的 饱和抽样、启 知识系统 限定范围的正
边界
发问题
确性
类别分析 澄清概念
概念的逻辑划 个别分析 逻辑一致性
(5)评估方案:选择一定的(一个或多个)标准,把各种备选方案按照 优先顺序排列起来,使决策者更容易做出选择。
-
6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 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及步骤 2 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
❖ 政策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不仅是递进的,而且往往互相交叉、互相渗
透,有些阶段还要循环往复若干次。奎德 用框架图来表示政策分
的基本含义和范围等。
-
10Leabharlann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三 目标确立的方法
2 政治分析
❖ 影响政策目标的政治因素包括决策者的政治立场和 政治需要,以及各种利益团体的政治诉求。
3 处理多重及冲突的目标
❖ 奎德 认为,如果在政策目标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争论,
人们不能在目标问题上达成一致或无法确定目标, 就应努力寻找一个能取得共识的更高一级或更一般 性的目标。可以采取两种另外的途径(最优化途径 和“满意”途径)来确定一个偏好的目标。
假设评估
产生想法和 集体 评价
综合运用技 集体 术、组织和 个人观点
明确利益相 集体 关人,提出 假设,质疑, 集中并合成
合理性和重 集体 要性的评估 排序并制图
一致性 洞察力的改 进 冲突
-
7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二 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 ❖ 威廉·N·邓恩 归纳出政策问题界定的八大方法: ❖ 表3—1
方法
目标
程序
知识来源 评价标准
边界分析 估计元问题的 饱和抽样、启 知识系统 限定范围的正
边界
发问题
确性
类别分析 澄清概念
概念的逻辑划 个别分析 逻辑一致性
(5)评估方案:选择一定的(一个或多个)标准,把各种备选方案按照 优先顺序排列起来,使决策者更容易做出选择。
-
6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 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及步骤 2 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
❖ 政策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不仅是递进的,而且往往互相交叉、互相渗
透,有些阶段还要循环往复若干次。奎德 用框架图来表示政策分
的基本含义和范围等。
-
10Leabharlann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三 目标确立的方法
2 政治分析
❖ 影响政策目标的政治因素包括决策者的政治立场和 政治需要,以及各种利益团体的政治诉求。
3 处理多重及冲突的目标
❖ 奎德 认为,如果在政策目标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争论,
人们不能在目标问题上达成一致或无法确定目标, 就应努力寻找一个能取得共识的更高一级或更一般 性的目标。可以采取两种另外的途径(最优化途径 和“满意”途径)来确定一个偏好的目标。
假设评估
产生想法和 集体 评价
综合运用技 集体 术、组织和 个人观点
明确利益相 集体 关人,提出 假设,质疑, 集中并合成
合理性和重 集体 要性的评估 排序并制图
一致性 洞察力的改 进 冲突
《公共政策第章》课件
![《公共政策第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b372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c.png)
案例二:某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政策
总结词
部分成功,仍存在拥堵问题
详细描述
某城市实施的交通拥堵治理政策,包括建设公共交通设施、限制私家车购买和使用等措施,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交通拥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案例三:某地区环境保护政策
总结词
政策执行不力,环境质量未明显改善
《公共政策第章》 ppt课件
REPORTING
• 公共政策概述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 公共政策执行 • 公共政策评估与调整 •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公共政策概述
REPORTING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权威性、系统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分类
VS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如按照政策领域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 和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按照政策性质可分 为命令性、分配性和规制性政策等。
PART 0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REPORTING
政策问题的确认
要点一
政主要矛盾和关键 因素。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定、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需要经过充 分的调研和论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概论-PPT精选文档102页
![公共政策概论-PPT精选文档102页](https://img.taocdn.com/s3/m/c984e440c5da50e2534d7f34.png)
巨大抗拒
3. 重新分配性政策:政府机关将某一标的人口的 利益或成本转移给另一标的人口享受或承担的政策。 • 零和博奕
抗拒(Theodore Lowi) 4. 自我管制政策: 政府机关对某一标的人口的活 动仅予以原则性的规范,而由该标的人口自行决定 活动进行方式的政策。 • 非零和博奕
抗拒较小(Robert Salisbury)
三、公共政策的类型
1. 分配性政策:政府机关将利益、服务或成本、义 务分配给不同的标的人口(target population)享 受或承担的政策。 • 非零和博奕 (non-zero sum game)
轻微抗拒 2. 管制性政人口从事某项活动,或处理不 同利益政策。 • 零和博奕(zero sum game)
2. 开放系统理论模式
• 投入(input) • 转换 (throughput) • 产出 (output) • 反馈 (feedback) •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 context)
五、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研究途径:研究人员为探讨问题症结、了解问题本质 及处理问题,所采用的分析性架构与操作性工具。 1. 制度研究途径(institutional study approach): 也称机关研究途径,指研究公共政策运 作过程时,采取从制度的角度切入,以探讨政府机关 结构、特性、权责状况、机关彼此关系的安排、实际 运作状况等层面,深入了解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 并作适当的回应。
• 公共问题的意义与触动枢纽 • 公共问题发生的原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政策议程设立与影响因素 • 政策问题的含义与特性 • 政策问题的类别 • 政策问题认定的途径 • 政策问题认定方法 • 政策问题报告
教学方式
• 小组讨论 • 小组 PowerPoint • 案例分析 • 浏览公共政策专业网站 • 读书笔记 • Email与教师交流 • 案例分析、小组对抗 • 重点讲授
3. 重新分配性政策:政府机关将某一标的人口的 利益或成本转移给另一标的人口享受或承担的政策。 • 零和博奕
抗拒(Theodore Lowi) 4. 自我管制政策: 政府机关对某一标的人口的活 动仅予以原则性的规范,而由该标的人口自行决定 活动进行方式的政策。 • 非零和博奕
抗拒较小(Robert Salisbury)
三、公共政策的类型
1. 分配性政策:政府机关将利益、服务或成本、义 务分配给不同的标的人口(target population)享 受或承担的政策。 • 非零和博奕 (non-zero sum game)
轻微抗拒 2. 管制性政人口从事某项活动,或处理不 同利益政策。 • 零和博奕(zero sum game)
2. 开放系统理论模式
• 投入(input) • 转换 (throughput) • 产出 (output) • 反馈 (feedback) •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 context)
五、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研究途径:研究人员为探讨问题症结、了解问题本质 及处理问题,所采用的分析性架构与操作性工具。 1. 制度研究途径(institutional study approach): 也称机关研究途径,指研究公共政策运 作过程时,采取从制度的角度切入,以探讨政府机关 结构、特性、权责状况、机关彼此关系的安排、实际 运作状况等层面,深入了解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 并作适当的回应。
• 公共问题的意义与触动枢纽 • 公共问题发生的原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政策议程设立与影响因素 • 政策问题的含义与特性 • 政策问题的类别 • 政策问题认定的途径 • 政策问题认定方法 • 政策问题报告
教学方式
• 小组讨论 • 小组 PowerPoint • 案例分析 • 浏览公共政策专业网站 • 读书笔记 • Email与教师交流 • 案例分析、小组对抗 • 重点讲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博弈的二阶矩阵
方案A 参与者乙
方案B
方案A
参与者甲
方案B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路挑战”的博弈矩阵 直行
参与者甲
转向
直行 参与者乙
转向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囚徒困境”的博弈矩阵 犯人甲
在可能的情况下, 应尽量采用量化 方法将期望水平 明确地表达出来。 然而,在多数情 况下,我们不得 不求助于经验为 自己确定目标期
望水平。
试探方法 随机方法 折中方法 效益方法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3 渐进主义: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
渐进调适政策
以往政策承诺
不坦白
不坦白 犯人乙
坦白
坦白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8 团体理论: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衡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外加影响
备选 政策 位置
集团B的影响
公共 政策
政策 变化新的 均衡Fra bibliotek均衡团体理论模型
集团A的影响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精英理论对政策 分析的启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6 制度理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合法性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 三个明显特征
普遍性
强迫性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7 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选择
4.2.9 系统理论: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环境
输 要求 入 支持
环境
环境
政治系统
政策
输
和行动 出
环境
系统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社会问题
4.2.10 过程模型: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
政策终结
问题确认
政策调整 效果评估
法 家 的 系 统 理 念
墨家的理性推理 术孙
子 的 “ 知 变 ” 战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有何不同? 2.评价模型有效性的准则是什么? 3.传统理性模型(纯粹理性)所要求的“最优选择”需要具备哪些条
件? 4. 传统理性模型有哪些实际障碍? 5. 什么是有限理性? 6. 有限理性有哪些行为表现? 7. 渐进模型具有哪些特征? 8.小组意识有哪些表现形式? 9.怎样预防小组意识的出现? 10.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哪些特征? 11.精英主义有哪些基本观点? 12.根据团体理论,什么是政治体系最基本的使命? 13.取舍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有哪些启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1.2 模型评述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1.3 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2.1 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广
广
义
义
执
决
行
策
政策执行
政策采纳
过程模型
议程建立 政策规划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3 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混合扫描理论
批判性理论
取舍理论
实验性理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4 中国古代政策观
孔
老
墨
子
子
子
儒家的“中庸”之 道
道家的“无为”之 治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
(第四版)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4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4.1 模型概述
4.2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3 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 中国古代政策观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5 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们的偏好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它告诉我们公共政策不反映公众的 要求,而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
精英理论认为公众是被动、麻木和 信息闭塞的,公众的情感往往被操 纵在精英们的股掌之中,公众对精
英价值观的影响微乎其微。
精英理论认为,对支撑社会制度的基 础准则,精英集团有着一致的认识。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4 小组意识模型:源自凝聚力的群体狂想症
小组意识的特征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小 组 意 识 的 理 论 模 型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关键词
具体模型 抽象模型 理性主义 有限理性
渐进主义 小组意识 “群体狂想症” 精英理论
制度理论 博弈理论 零和博弈 囚徒困境
智猪博弈 团体理论 系统理论 过程模型
混合扫描理论
取舍理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掌握各种政策分析模型的基本含义 了解政策分析模型的实际应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1 模型概述
4.1.1 什么是模型
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或抽象化的代表。 一般来讲,模型可划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具体模型 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如示意沙盘、模型飞 机、交通地图等。这些模型对原型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 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里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型的 相似性特征。而抽象模型主要是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 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2 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决策并不能保证 一开始就有十分 明确的目标,而 环境又经常不允 许我们等到目标 完全明确之后再
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