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满江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瑾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词的语言魅力。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分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对比等。

2、教学难点(1)理解秋瑾词中所表达的女性解放意识和爱国情怀。

(2)感受词的时代意义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词的内容。

2、讲授法:讲解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重点词句等,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秋瑾的视频或展示秋瑾的图片,介绍秋瑾的生平事迹和她在革命中的重要贡献。

(2)提问学生对秋瑾的了解程度,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满江红》,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内容和情感。

(3)点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背景介绍(1)介绍秋瑾创作《满江红》的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地位以及秋瑾个人的经历和抱负。

(2)让学生了解词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为理解词的内涵奠定基础。

4、词句解读(1)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重点词句,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等,理解其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5、情感体会(1)引导学生思考秋瑾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对女性解放的渴望、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等。

(2)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细节描写,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6、艺术手法分析(1)探讨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四面歌残终破楚”)、对比(“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等,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感受她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2、引导学生理解《满江红》的词句含义,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秋瑾的思想情感,把握《满江红》的主旨。

分析词句的艺术特色,如用典、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体会秋瑾作为女性革命者的独特心境和抱负。

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讲授法:讲解秋瑾的生平、创作背景和诗词的重难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中的关键语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特殊的英雄——秋瑾。

她不仅是一位英勇的革命者,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满江红》,感受她的壮志豪情!2、作者及背景介绍(1)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

她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2)这首词是秋瑾在 1903 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当时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心投身革命,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3、初读诗词,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词的情感。

(3)请几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研读词句,理解诗意(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开篇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小住京华”说明作者在京城居住的时间不长。

“早又是”三个字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这几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篱下的菊花盛开,秋景明净如洗。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满江红》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所作的《满江红》。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满江红》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作者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

2. 通过分析《满江红》的词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满江红》中汲取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满江红》中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意义。

重点:分析《满江红》的词句,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满江红》的音频,让学生感受这首词的激昂情绪,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秋瑾的背景和革命事迹,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3. 分析:分析《满江红》的词句,解释其中的历史和革命意义。

4. 讨论:分组讨论《满江红》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5. 练习:让学生朗读《满江红》,并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6. 欣赏:让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满江红》板书设计:满江红秋瑾革命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满江红》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请学生找出其他有关秋瑾的资料,了解她的生平和革命事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满江红》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但对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秋瑾纪念馆或者进行相关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秋瑾和她的革命事迹。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革命历史的小说、诗歌等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满江红》教学设计

《满江红》教学设计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岳飞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欣赏诗词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等。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通过诵读感受诗词的节奏和情感。

4、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满江红》的词句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教学难点(1)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理解诗词中用典、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爱国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情感。

2、讲解法: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词句含义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如《精忠报国》,营造出浓厚的爱国氛围。

(2)提问学生:“在你们心中,爱国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词——《满江红》。

”2、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岳飞:通过多媒体展示岳飞的图片和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精忠报国,却被奸臣陷害。

(2)创作背景:讲述当时南宋面临金兵入侵,国家危在旦夕,岳飞满怀悲愤,写下了这首《满江红》,表达了他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壮志。

3、初读诗词(1)教师范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词,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3)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朗读诗词,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指出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全班齐读:全班学生齐读诗词,要求读得整齐、响亮、有感情。

《满江红》(秋瑾教案

《满江红》(秋瑾教案

《满江红》(秋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秋瑾的《满江红》,教学章节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部分。

主要内容为分析《满江红》的背景、意境、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瑾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满江红》所表达的家国情怀。

2. 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瑾的画像和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满江红》。

2. 课文朗读:全班同学齐读《满江红》,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背景介绍:讲解秋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家国情怀。

4. 诗歌鉴赏:a. 分析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画面美。

b. 讲解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比喻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c. 逐句解析,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表达。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满江红》的鉴赏题,指导学生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满江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分享解题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内容:a. 诗歌背景:秋瑾生平、创作背景b. 诗歌意境:分析诗中的画面美c. 修辞手法:对仗、拟人、比喻等d. 情感表达:剖析作者的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满江红》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谈谈你的感悟。

2. 答案示例:a. 意境:诗中描绘了一幅英勇抗争、壮志凌云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b. 修辞手法:通过对仗、拟人、比喻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秋瑾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她的思想和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怒发冲冠”、“潇潇雨歇”、“仰天长啸”等。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2)诗人的情感抒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岳飞及其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诗文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赏析环节:(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学生背诵诗文,感受诗文韵律美。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 分析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下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满江红》教案

《满江红》教案

《满江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满江红》。

该诗是岳飞在北宋末年所作,表达了作者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满江红》的背景和意义,体会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满江红》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满江红》的诗意和作者的情感。

难点:分析诗中的典故、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岳飞抗金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2. 朗读:让学生朗读《满江红》,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气势。

3. 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如“怒发冲冠”、“潇潇雨歇”等。

4. 讨论:分组讨论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体会。

5. 练习:让学生默写《满江红》,并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板书。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满江红》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满江红》1. 背景:岳飞抗金2. 意象:怒发冲冠、潇潇雨歇等3. 典故:精忠报国、临安春雨等4. 修辞:比喻、夸张等5. 主题:爱国主义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满江红》读后感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满江红》,让学生了解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诗中的情感表达仍存在理解障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岳飞的历史事迹,观看相关影视作品,进一步体会《满江红》的内涵。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古代诗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满江红》的诗意理解和作者的情感体会。

难点:分析诗中的典故、意象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内容详细补充1. 诗歌背景:《满江红》是岳飞在北宋末年所作,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抗外敌的豪情壮志。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满江红(怒发冲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理解诗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词知识的掌握。

2. 诗文内容的理解。

3. 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

三、教学难点:1. 诗词意境的感悟。

2. 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魅力。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飞及《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感知诗词意境。

3. 课堂讲解: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分析诗文内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词中的关键字词、意象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问题解决能力等。

《满江红》优秀教案

《满江红》优秀教案

《满江红》优秀教案《满江红》优秀教案 作为⼀位不辞⾟劳的⼈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作,借助教案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编整理的《满江红》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满江红》优秀教案1 【教学⽬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者的情感。

2、从历史背景中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概和爱国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导⼊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课⽂课题叫什么?(齐读课题) 1、介绍满将红 《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

这⾸词是谁写的呢? 2、介绍岳飞 PPT展⽰岳飞图⽚:岳飞,抗⾦名将,精忠报国 3.PPT展⽰学习⽬标,学⽣齐读 ⼆.学习新课 (⼀)初读词作,读准字⾳ 发、冠、车、缺、⾎、朝、阙 (⼆)再读词作,知⼈论世,读出节奏 1.了解作者PPT展⽰ 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

从⼩天资聪悟,爱读《左⽒春秋》,《孙吴兵法》。

臂⼒超⼈,⼗⼀岁随⼑枪⼿陈⼴学武艺,成为⼀县⽆敌的枪⼿。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三百⽄,左右开⼸箭⽆虚发的本领。

⼆⼗岁,⾸次从军,带兵⾸战告捷,活捉贼⾸。

⼆⼗四岁,转⼊开封宗泽部,带兵⼀战汜⽔关,⼆战⽵芦渡,清⽔亭⼀仗杀得⾦兵横⼫⼗五⾥,斩获⾦军⼤⼩军将⾸⼀百七⼗五颗,在建康南⾯的⽜头⼭设下伏兵痛击⾦兵,斩⾸三千余,⽣俘三百余,收复了⼤⽚国⼟,岳家军威名⼤振,⼈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祠祭祀。

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已达⼀万⼋千⼈。

同年九⽉九⽇,⾼宗在临安召见岳飞⽗⼦,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

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仅⽤⼋天时间,⼀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岳家军,扩充了抗⾦⼒量。

《满江红》(秋瑾)教案

《满江红》(秋瑾)教案

《满江红》(秋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和革命精神,通过诗词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主题、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秋瑾的生平和革命精神2. 诗词《满江红》的主题、意象、情感等分析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秋瑾的革命思想和诗词创作的关系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诗词《满江红》的译文和注释2. 学生教材:诗词《满江红》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秋瑾的照片、革命事迹图片和相关视频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引导学生了解秋瑾的革命精神。

2. 诗词鉴赏:让学生朗读《满江红》,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教师对诗词进行逐句解析,分析诗词的主题、意象、情感等。

3.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秋瑾的革命思想和诗词创作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诗词《满江红》的主题和秋瑾的革命精神,强调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瑾和《满江红》的读后感,深入思考诗词中的革命思想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深入了解秋瑾的其他诗词和革命事迹,进一步感受秋瑾的革命精神。

2.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词,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交流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读后感作业:评价学生在作业中对秋瑾和《满江红》的理解和感悟,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满江红》的文学背景,领会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满江红》,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主要知识点:介绍《满江红》的作者、背景、诗词内容。

2. 技能点:朗读、背诵、分析诗词。

3. 教学资源:《满江红》原文、诗词鉴赏文章、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满江红》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

2. 互动讨论: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分享诗词感悟。

3. 角色扮演:模拟古人吟诵诗词,体验诗词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满江红》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主题。

3.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满江红》,体会诗词韵律美。

4. 诗词分析:讲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诗词意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感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按小组形式排列,方便讨论和互动。

2. 课堂纪律:强调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2. 小组讨论:分享诗词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词的分析和感悟。

八、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阅读相关诗词鉴赏文章,拓宽知识面。

2. 课后作业: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感悟。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设定的细节1. 知识目标:确保学生理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补充说明:应详细阐述《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包括作者岳飞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

学生能够背诵《满江红》。

学生能够欣赏《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

通过背诵、默写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满江红》的记忆。

通过欣赏、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欣赏《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

背诵《满江红》。

欣赏《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欣赏《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

讲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讲解《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满江红》,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

让学生朗读《满江红》,感受词的情感和意境。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

组织学生讨论《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讨论《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满江红》的书法作品。

1. ◦ ◦ ◦2. ◦ ◦ ◦3. ◦ ◦ ◦ 1. ◦ ◦ ◦ 2. ◦ ◦ 1. ◦ ◦ ◦ 2. ◦ ◦ 3. ◦ ◦ ◦4. ◦让学生欣赏《满江红》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欣赏《满江红》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岳飞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和《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岳飞是谁吗?你们知道《满江红》是谁写的吗?引出课题《满江红》。

讲授新课讲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

讲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讲解《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满江红》,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

让学生朗读《满江红》,感受词的情感和意境。

讨论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

组织学生讨论《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讨论《满江红》的艺术特色。

满江红教案设计

满江红教案设计

满江红优秀教案设计教案《满江红》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1.1.1 《满江红》是岳飞在南宋抗金战争中所写的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词。

1.1.2 这首词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展现了他抗金的决心。

1.1.3 通过学习《满江红》,可以使学生了解岳飞的爱国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知识点讲解2.1 词的背景2.1.1 解释《满江红》的背景,包括南宋抗金的历史背景和岳飞的生平。

2.1.2 分析词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敌人的反抗精神。

2.1.3 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文本内容讲解3.1.1 分析《满江红》的词牌和词律,讲解词的基本结构。

3.1.2 逐句讲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释词中的难点词汇。

3.1.3 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内涵。

第四章: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词的基本结构。

4.1.2 学生能够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释词中的难点词汇。

4.1.3 学生能够理解词中的爱国情怀和对敌人的反抗精神。

第五章:教学难点与重点5.1.1 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抗金战争的复杂性。

5.1.2 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5.1.3 词中的爱国情怀和对敌人的反抗精神的内涵。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设计,每个章节都包括了背景介绍、知识点讲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与重点。

的五个章节将继续深入讲解《满江红》的词牌特点、词中的情感变化、词人的创作风格等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的词作品。

第六章: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教学PPT,包含《满江红》的文本、词牌结构、修辞手法等要点。

6.1.2 视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与《满江红》相关的历史背景视频。

6.1.3 词牌模板,用于让学生体验创作词的乐趣。

6.2.1 学生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要点和感悟。

6.2.2 参考书籍,包括《宋词三百首》、《岳飞传》等,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参考。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

2. 学生能够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3. 学生能够欣赏《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2. 教学难点:欣赏《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欣赏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秋瑾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秋瑾是谁吗?她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学生自由回答)3.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秋瑾的一首词《满江红》,这首词表达了秋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吧!(二)讲授新课1. 教师介绍《满江红》的词牌名和作者秋瑾。

2. 教师朗读《满江红》,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3. 教师讲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

4.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让学生感受词的情感力量。

5. 教师介绍《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让学生欣赏词的艺术魅力。

(三)巩固练习1. 教师让学生朗读《满江红》,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3. 教师让学生欣赏一些关于《满江红》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感受词的艺术魅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满江红》的词意和意境、秋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等。

2. 教师强调《满江红》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学习和欣赏这首词。

(五)布置作业1. 教师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和背诵《满江红》,并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2. 教师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秋瑾的资料,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并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3. 教师让学生欣赏一些关于《满江红》的音乐作品和舞蹈作品,感受词的艺术魅力,并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教案:《满江红》(秋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首近现代诗词《满江红》,作者是秋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渴望,以及对旧社会制度的批判。

我们将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秋瑾的思想感情,以及她所倡导的女性解放和民主革命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满江红》。

2. 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秋瑾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满江红》,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秋瑾的革命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音频资料,介绍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让学生对秋瑾有初步的了解。

2. 诗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满江红》,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3. 诗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让学生理解诗文的意义。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秋瑾的思想感情,理解她倡导的女性解放和民主革命精神。

5. 随堂练习:教师出题,学生现场作答,检测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秋瑾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板书《满江红》板书内容:近代秋瑾男儿列,女儿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犹记,烽火扬州路。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满江红》的内容,谈谈你对秋瑾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答案:秋瑾在《满江红》中表达了她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批判了旧社会的制度。

她勇敢地挑战了当时的封建礼教,倡导女性解放,为国家民主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她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难点与重点”和“教学过程”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是教学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满江红》教学设计(5篇)

《满江红》教学设计(5篇)

《满江红》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满江红》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吟诵《满江红》,激发学生朗诵、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课前温故师: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其中很多诗人写的爱国诗篇更是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你可以选择一首爱国古诗背诵给大家听听吗?(一稿:课件出示两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庐山瀑布》,两首现代诗《乡愁》《只要明天还在》,注明诗题、作者。

齐读之后,又师生互动一起回忆《论语》中的有关名句。

座谈时,我们主要提出异议:这样的导入,会不会喧宾夺主?回顾这么多内容,对本课知识点有无辅助?讨论后,决定精简,学生自由选诵爱国古诗。

这样做有两个明确目标:1、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诗歌积累容量;2、通过背诵,可以为新诗词的学习铺垫一下爱国情调。

)一、介绍背景资料,初识岳飞。

过渡:孩子们的积累非常丰富,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继续穿越时空来到宋朝。

(板:宋)1、师介绍背景。

师:宋朝时期,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非常强大,而宋朝统治者无能,因此,宋朝一直受到外族的侵犯与掠夺,当时(图片)战火纷飞,狼烟四起,老百姓生活流离失所,在这民族存亡、国家危难之时,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抗金英雄,岳飞(板:岳飞)就是其中的一位,你能从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谈谈你对岳飞的了解吗?2、生介绍资料。

师: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就在即将完成抗金大业时,奸臣秦桧勾结金兵,陷害岳飞,使得岳飞抗金被迫结束,他壮志未酬,痛心疾首,仰天长啸,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壮词——(板并齐读:满江红)(一稿:课件出示“战乱”画面,师提问:假如你是那位骨瘦如柴的老人,你心里会怎么想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汉子,一位男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学生简单回答后,老师引语: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跟你们一样,也有满腔的热血想去保家卫国,他写下了《满江红》这首诗词。

满江红教学设计方案

满江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满江红》这首词的背景、作者及词牌知识。

- 掌握词中关键词汇的含义,如“靖康耻”、“犹未雪”等。

- 学会分析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岳飞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 体会古典诗词的韵味,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满江红》的词意和情感。

- 掌握词的朗读技巧和背诵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词中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情感。

- 分析词的艺术特色和韵律美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岳飞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岳飞的事迹和爱国精神。

2. 提问:你们知道岳飞为什么写《满江红》吗?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满江红》,理解词的大意。

2.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关键词汇,如“靖康耻”、“犹未雪”等,并解释其含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词的结构、韵律特点以及表达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1.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展示对《满江红》的理解。

2.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3. 提问:这首词为什么被称为“满江红”?它有哪些艺术特色?(四)巩固练习1. 学生跟读、背诵《满江红》,巩固对词的理解。

2. 教师选取词中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朗读技巧。

(五)拓展延伸1. 学生收集有关岳飞和《满江红》的资料,进行班级分享。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词,表达爱国情怀。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满江红》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创作诗词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以下问题:1.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对《满江红》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3. 如何更好地结合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涵?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优质课《满江红》教学设计满江红教学设计

优质课《满江红》教学设计满江红教学设计

优质课《满江红》教学设计满江红教学设计《满江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理解词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分析鉴赏本词的艺术手法,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精忠报国》,创设情境。

这首歌的歌名是《精忠报国》,听到这四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谁?(岳飞)2、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这首词,首先让我们走近作者,了解岳飞,了解他的写作背景。

谁来谈一谈对岳飞的了解?(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3、教师出示课件,总结。

岳飞,字鹏举。

抗金名将,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收复河山,洗雪靖康之耻,因反对议和,被秦桧害死。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因担心救回父兄后,自己要让出皇位,所以一心议和,连发十二道金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二、整体把握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请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并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大意。

第一文库网教师提示以下字的读音。

靖康耻(jìng )胡虏肉(lǔ)朝天阙(qùe )...2、解答疑难,同学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请学生解读整首词的大意。

3、反复吟诵,品读宋词的语言美(1)听配乐范读——方明朗诵的《满江红》,学生小声跟读。

(2)划分朗读节奏,注意节奏和重音,整体上语气要豪迈,上阕要舒缓一点,带点悲壮,下阕要语速要稍微快点,带点急切的语气。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教学设计平遥县香乐二中郭亚珍【教学纵横】《满江红》是20XX年中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4篇之一,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教学目标】1、 2、 3、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翻译全诗。

赏析诗词,把握该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1、 2、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教法学法】1、借助“二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2、学法:“知人论世”【教具学具】1、 2、电子白板问题解决评价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步骤】1、导入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1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满江红》。

二、朗读秋瑾《满江红》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⑤⑥③④①②1、教师范读补充: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2、学生初读3、教师介绍作者秋瑾及其家庭背景【作者】秋瑾,浙江绍兴人,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背景】秋瑾不幸生于一个封建家庭,自幼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子王廷均为妻,两人志趣不合,婚后情同冰炭。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她不愿在贵夫人的脂粉堆里虚度一生,正如词中所说: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是她们夫妻之间的矛盾,以致后来发展到使她终于写下这首《满江红》词而远走高飞,踏上人生征途,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

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孙中山和宋庆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

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

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

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

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

1979年8月宋庆龄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2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4、请同学们再读该词,结合背景和下面的注解试着自己理解诗意,完成解决评价单,然后小组内对学。

学生可以将自己独学和对学中难以解决的诗句写在黑板上。

【注释】①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

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

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刚烈。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词意】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1)每个小组出一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

2)每个小组出一名学生进行诗词赏析3)全体师生集体或个体评议展示结果,打分,并进行适当补充。

【明确主旨】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内容分析】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

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

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

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

这种担心和忧虑。

3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赏析】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

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4)集体解决学生在独学和对学中难以解决写在黑板上的诗句,完成赏析。

⑴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

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⑵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三,学生带着秋瑾的参加革命前的苦闷彷徨和凌云志向再来品读这首词。

四、连读三次后,尝试当堂背诵这首词。

五、尝试完成以下练习,各小组各出一人在小组黑板上展示。

1、深入浅出的写出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的诗句是-----------------------2、写秋瑾终于摆脱不幸婚姻家庭牢笼的句子是-----------------------3、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的句子是-----------------------4、秋瑾写中秋秋景的句子是-----------------------5、表明秋瑾不屑过贵夫人生活的句子是-----------------------六、集体批阅并打分,总结这节课的优胜组作出鼓励。

【板书设计】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新增篇目,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完全是出于教学需要,当然不乏个人爱好,诗歌的教学一直是个困惑,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但对于学生不解的东西,如作者本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我认为是必须补充的,那正好应了“知人论世读经典”的读书方法。

这无疑对学生理解课文有着极大的帮助。

但对于注解里有的可以不讲,或者在别的诗文里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同样可以不讲,这需要根据诗文的具体情况而定。

4⑦⑤⑥③④①②说课稿一、说教材《满江红》是20XX年中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4篇之一,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翻译全诗。

3、赏析诗词,把握该诗的主旨。

三、说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说教法学法1、借助二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2、学法:知人论世五、说学生情况首先学生对于讲解课外诗词感到好奇,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不甚理解,但在加入了秋瑾本人的介绍及其家庭社会背景之后,慢慢有了理解,开始理解秋瑾的不幸婚姻,开始理解那个不她在允许新型女性自呼吸的沉闷的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开始理解秋瑾的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意识,开始理解她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5平遥县香乐二中郭亚珍6平遥县香乐二中郭亚珍【教学纵横】《满江红》是20XX年中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4篇之一,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教学目标】1、 2、 3、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翻译全诗。

赏析诗词,把握该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1、 2、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教法学法】1、借助“二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2、学法:“知人论世”【教具学具】1、 2、电子白板问题解决评价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步骤】1、导入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