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合集下载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正文:“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

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

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而言。

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今已亡佚。

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经方”,则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含有方剂的经典、典范之意。

掌握经方的药物用量,特别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与疗效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但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乃汉代张仲景所著,经方所用药量乃是汉制,与现代的度量衡制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及其与今制换算的关系。

1汉代的度量衡制1.1 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载:对出土的汉代各种“权”进行实测,最轻的1斤等于235.8g,最重的1斤等于270g,多数为250g。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正是张仲景在世的年代)按汉代权的量级程序,当是十二斤权,实测为2,996g,一斤为249.7g,约等于250g,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据以上可知:汉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铢等于0.65g。

1.2 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南京博物馆藏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永平三年(公元60年)制,实容60ml水。

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制,实容1990ml水。

山东博物馆藏东汉铜斗,实容小米2,000ml。

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斛,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制,实容小米20390ml。

再谈汉代与现在的计量单位

再谈汉代与现在的计量单位

再谈汉代与现在的计量单位仲景之方神效,我们每用之却不尽如意,直到后来才知道是用量上出现了差错,汉代的计量单位和现在已大相径庭,教科书上的用量过于保守,遂整理了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② “龠”:读yuè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郝万山老师讲解药量

郝万山老师讲解药量

郝万山老师讲解汉代度量衡的转化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伤寒论》古今度量衡换算

《伤寒论》古今度量衡换算
《伤寒论》古今度量衡换算
一、汉代剂量单位换算
重量
1斤=16两 1两=24铢
1斛=10斗
容量
1斗=10升
1升=10合
二、汉代与现代剂量折算
汉代
现代
1斤
250克
重量
1两
15.625克
1铢
0.651克
பைடு நூலகம்
1斛
20000毫升
1斗
2000毫升
1升 容量
1合
200毫升 20毫升
一方寸匕(金石药末)
约2克
一方寸匕(草木药末)
62克 56克 150克 70克 30克 22克 ≤10克 10~20克 20~30克 7克 70克 680克
约1克
三、《伤寒论》常用剂量核算
《伤寒论》药物剂量
约合(克)
半夏半升
42克
五味子半升
38克
芒硝半升
62克
麦冬半升
45克
容量
麻仁半升
50克
容量 个数
葶苈子半升 杏仁半升 赤小豆一升 吴茱萸一升 大枣十二枚 杏仁七十枚 附子一枚(小者) 附子一枚(中等者) 附子一枚(大者) 栀子十四枚 栝蒌实一枚 乌梅三百枚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三)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三)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三)今天具体和大家谈谈经方药量的换算方法。

经方中以重量计量的药物,可以直接折算为现代计量(如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的药物,可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

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粳米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今用100毫升半夏称重约50~60克;五味子半升约30克;厚朴1尺,据《医心方》、《小品方》云,当以“厚3分,广1寸半为准”,今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者称重约15克。

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如大枣、乌梅),需称重者,可按原数再称重。

如有人秤得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25克、大附子1枚=30克,野生乌头1枚=5克。

通过这样的折算,我们可以看出,经方药量比例虽然和现代用方基本一致,但每剂药的药量有多数远较今天的每剂药的计量为大。

这主要是由于煮服方法古今不同的缘故。

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45克;桂枝二两=20克;甘草一两=15克;杏仁七十个=28克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每次仅服八合药液,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也称之为“一服”。

桂枝汤方后云:“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麻黄汤方后云:“余如桂枝法将息”。

既然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所以麻黄汤原方三分之一的药量就是一次治疗量。

由于现在采取了一剂药煮一次(指解表药)一次服完的方法,所以今天的一剂药实际应当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

麻黄汤的一次治疗量大约应当是麻黄15克,桂枝10克,甘草5克,杏仁9克。

这正是今天在一般情况下所使用的药量。

桂枝汤的一次治疗量是,桂枝、芍药、生姜各15克,甘草10克,大枣4枚,这和今天使用桂枝汤的药量也基本一致。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经方每剂药并不都是含有三次的治疗量,也有顿服者,就是一次全部服下的,如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等,就是一次治疗量,今天当按原量直接折算为公制。

还有分两次、四次、五次服者,则分别是两个、四个、五个治疗量,今应分别取其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换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换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化1.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汉代1 石(读 shi,后来读dan)=四钧=29760 克1 钧=三十斤=7440 克1 斤=248 克1 斤=16 两1 斤=液体250 毫升1 两=15.625 克1 两=24 铢1 升=液体200 毫升1 合(音ge)=20 毫升1 圭=0.5 克1 龠(yue )=10 毫升1 撮=2 克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 1 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克一钱匕=1.5-1.8 克一铢=0.65 克一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 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 克葶力子一升=60 克吴茱萸一升=50 克五味子一升=50 克半夏一升=130 克虻虫一升=16 克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附子中者 1 枚=15 克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杏仁大者 10 枚=4 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枳实 1 枚约 14.4 克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厚朴 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 12 克1 斛=10 斗=20000 毫升1 斗=10 升=2000 毫升1 升=10 合=200 毫升1 合=2 龠=20 毫升1 龠=5 撮=10 毫升1 撮=4 圭=2 毫升1 圭=0.5 毫升1 引=10 丈=2310 厘米1 丈=10 尺=231 厘米1 尺=10 寸=23.1 厘米1 寸=10 分=2.31 厘米1 分=0.231 厘米清代1 石=120 斤=70800 克1 斤=16 两=590 克1 两=10 钱=36.9 克1 钱=10 分=3.69 克1 分=0.37 克1 石=2 斛=100000 毫升1 斛=5 斗=50000 毫升1 斗=10 升=10000 毫升1 升=10 合=1000 毫升1 合=100 毫升1 丈=10 尺=355 厘米1 尺=10 寸=35.5 厘米1 寸=10 分=3.55 厘米1.秦汉时计量单位:黍累铢分两斤石钧10黍=1累 10累=1铢 6铢=1分 4分=1两 16两=1斤 30斤=1钧 4钧=1石(1)秦时重量换算:1斤=253g 1两=15.8125g 1分=3.9531g 1铢=0.6589g 1累=0.06589g 1黍=0.006589g1钧=7590g 1石=30360g(2)西汉时重量换算:1斤=248g 1两=15.625g 1分=3.9063g 1铢=0.6510g 1累=0.06510g 1黍=0.006510g1钧=7500g 1石=30000g(3)新朝重量换算:1斤=245g 1两=15.3125g 1分=3.8281g 1铢=0.6380g 1累=0.06380g 1黍=0.006380g1钧=7350g 1石=29400g(4)东汉时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累=0.05729g 1黍=0.005729g1钧=6600g 1石=26400g(5)三国时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累=0.05729g 1黍=0.005729g1钧=6600g 1石=26400g2.晋以后计量单位:黍铢分两斤10黍=1铢 6铢=1分 4分=1两 16两=1斤(1)晋代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黍=0.05729g(2)南北朝重量换算:① 南朝重量换算:(包括刘宋、萧齐、萧梁、陈朝)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黍=0.05729g② 北朝重量换算:a、前期:(北魏)1斤=330g 1两=20.625g 1分=5.15625g 1铢=0.8594g 1黍=0.08594gb、中期:(北齐)1斤=440g 1两=27.5g 1分=6.875g 1铢=1.1458g 1黍=0.11458gc、后期:(北周)1斤=660g 1两=41.25g 1分=10.3125g 1铢=1.7188g 1黍=0.17188g(3)隋代重量换算:大制:1斤=660g 1两=41.25g 1分=10.3125g 1铢=1.7188g 1黍=0.17188g小制: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黍=0.05729g3.唐代计量单位:分厘钱两斤10厘=1分 10分=1钱 10钱=1两 16两=1斤唐取平均值667g大制:1斤=667g 1两=41.6875g 1钱=4.16875g 1分=0.416875g 1厘=0.0416875g小制:1斤=222.333g 1两=13.8958g 1钱=1.38958g 1分=0.138958g 1厘=0.0138958g4.宋代计量单位:毫厘分钱两斤刀圭撮勺合升10毫=1厘 10厘=1分 10分=1钱 10钱=1两 16两=1斤(1)宋代(包括辽、金):大制:1斤=661g 1两=41.3125g 1钱=4.13125g 1分=0.413125g 1厘=0.0413125g1毫=0.00413125g小制:1斤=220.333g 1两=13.77g 1钱=1.377g 1分=0.1377g 1厘=0.01377g 1毫=0.001377g(2)元代:1斤=610g 1两=38.125g 1钱=3.8125g 1分=0.38125g 1厘=0.038125g1毫=0.0038125g(3)明清:1斤=596.8g 1两=37.3g 1钱=3.73g 1分=0.373g 1厘=0.0373g 1毫=0.00373g5.中华民国:公斤市升1公斤=2市升1斤=500g 1市斤=500g 1两=31.25g。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完整word版)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完整word版)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化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中药古今剂量折算

中药古今剂量折算

中药古今剂量折算一、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汉1两=15.625g;汉1铢=0.65g二、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汉1合=20ml;1升=200ml;1斗=2000ml;1斛=20000ml三、汉代的度量《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汉1寸=57.49999999999999px ;汉1尺=575px;汉1丈=5750px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

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

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

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

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至宋代,折1两为10钱,并设钱、分、厘、毫等计量单位,皆为10进制。

16两为斤。

宋代和其以後中药计量都采用了这一新制,并与官秤一致。

宋制到清代的库平制,权量变化不大,每斤近似600克,沿用到1949年。

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度夏:1尺=10寸=18.5厘米商:1尺=10寸=15.8厘米周:1尺=10寸=23.1厘米(1墨=5尺,1丈=10尺)秦:1尺=10寸=23.1厘米西汉:1尺=10寸=23.2厘米新莽:1尺=10寸=23厘米东汉:1尺=10寸=23.4厘米魏蜀汉吴:1尺=10寸=24.1厘米西晋:1尺=10寸=24.1厘米胡汉:1尺=10寸=24.2厘米东晋和宋齐:1尺=10寸=24.4厘米梁陈:1尺=10寸=23.2厘米北魏:1尺=10寸=27.8厘米东魏:1尺=10寸=34.7厘米北周:1尺=10寸=24.5厘米隋:1尺=10寸=29.4厘米唐:1尺=10寸=29.4厘米1尺=12寸=30.75厘米(大尺)宋辽金:1尺=10寸=30.7厘米1尺=10寸=31.7厘米(俗尺)元:1尺=10寸=31.6厘米明清:1尺=10寸=32厘米今值:1尺=10寸=33.3厘米量周和春秋战国:1升=204毫升(春秋齐:1豆=4升、1区=4豆、1釜=4区、1钟=10釜;春秋陈:1豆=4升、1区=5豆、1釜=5区、1钟=10釜;管子时代齐:1(金和)=10升、1釜-10(金和)、1钟=10釜)秦:1升=215.7毫升西汉:1升=204毫升新莽:1升=200毫升东汉:1升=204毫升魏蜀汉吴西晋宋齐:1升=206.1毫升梁陈:1升=200毫升隋:1升=618.3毫升唐:不明宋辽金:1升=680毫升元:1升=917.4毫升明:1升=1023毫升清:1升=1043毫升今值:1升=1000毫升(除南齐1斗=5升外,其余时间段1斗=10升)衡春秋战国:1斤=16两=224----250克;1镒=12(金斤)=355.5克;1爰=32锊=224----250克(1两=24铢,1锊=12铢,1石=4钧=120斤)秦:1斤=16两=250克西汉:1斤=16两=268.8克新莽:1斤=16两=247----250克东汉:1斤=16两=268.8克魏蜀汉吴到陈:不明北齐:1斤=16两=299.5克隋:1斤=16两=993.9克唐:1斤=16两=640克宋辽金:1斤=16两=640克元:1斤=16两=637.5克明:1斤=16两=584克清:1斤=16两=579.2克今值:1斤=10两=500克。

伤寒论方度量衡换算

伤寒论方度量衡换算

一、汉代度量衡换算方法为出土实物实际测量的换算结果1、重量1200黍,重12铢。

24铢重一两(12铢X2,两之为两)。

16两重1斤。

30斤重1钧。

4钧重1石。

千钧一发。

石为容量读dan。

1斤=250g。

250÷16=15.625。

现在换算:1两=15g。

2、容量1200黍,1龠(yue)。

2龠为1合(ge)。

10合为1升。

10升为1斗。

10斗为1斛(hu)1升=200ml。

《伤寒论》本云“黄耳杯”=200ml。

故勘校人将原著“黄耳杯”换算为“升”。

3、长度五苓散:白饮和服方寸匕。

1黍为1分,10分为1寸,10寸为1尺。

10尺为1丈。

10丈为1引1寸=2.3cm。

1尺=23cm。

关于身高8尺=8X23=184cm。

二、晋朝晋朝沿袭汉制,只是在铢和两之间,加“分”。

6铢=1分。

4分=1两。

《伤寒论》中,只有一个方:麻黄升麻汤,使用:分。

所以,可以看出,麻黄升麻汤是晋朝人抄方时留下痕迹。

《金贵要略》不少方,用“分”作为衡量单位。

但需要区别:如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

表示比例。

如三物白散:桔梗3分,巴豆1分,贝母3分,这个分是等份。

三、宋朝晋朝到宋朝700-800年时间,度量衡发生很大变化。

1斤=600g1升=1000ml1尺=33cm宋朝以前,医药的度量衡,遵守汉制。

四、建国后宋以后到解放前,以宋制度量衡。

解放后:1斤=500g。

1钱=3g。

3钱=9g,药房为了好算费用,9g统一算10g的也有。

黑龙江1两=50g,1钱=5g。

五、举例麻黄3两(45g),桂枝2两(30g),甘草1两(15g),杏仁70粒=28g(100粒=40g)。

三次量。

故每一剂:麻黄15g,桂枝10g,甘草5g,杏仁9g。

现在每一剂熬两次(70%有效成分取药)。

张仲景是熬一次。

45%熬取药物有效成分比例。

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

经方剂量—郝万山

经方剂量—郝万山

经方剂量—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化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一)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一)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一)“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

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而言。

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均已亡佚。

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经方”,则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含有方剂的经典、典范之意。

掌握经方的药物用量和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和疗效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但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乃汉代张仲景所著,经方所用药量,乃是汉制(后面还会谈到这个问题),和现代的度量衡制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及其与今制换算的关系。

今天我就和喜欢用经方的朋友们谈谈汉代度量衡制和中国历代度量衡制的变化问题。

一、汉代的度量衡制1、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中国国家计量总局编写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对出土的汉代各种“权”进行实测,最轻的1斤=235.8克,最重的1斤=270克,多数为250克。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正是张仲景在世的年代)按汉代权的量级程序,当是十二斤权,实测为2996克,一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

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据以上可知:汉1斤=250克;1两=15.625克(为了计算方便,我下面把汉一两折算为15克);1铢=0.65克;2、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南京博物馆藏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永平三年(公元60年)制,实容20毫升水。

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制,实容1990毫升水。

汉代与现代计量单位换算

汉代与现代计量单位换算

汉代与现代计量单位换算
汉代与现代计量单位换算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 药末约2 克
=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中国古代度量衡尺(cm)斗(l)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周秦汉22.5 1.94256东汉 23.04 1.98 222.73 魏 24.12 2.023 222.73晋24.45 2.02 222.7 隋 29.51 5.944 668.19唐 31.15.944596.8宋元 30.729.488596.82明 31.1 17.037596.82清3210.355596.8 民国33.310500322斤(g)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商1尺=10寸,1寸=10分1尺=15.8,1寸=1.58 战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 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秦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引=2310,1 丈=2311 尺=23.1,1寸=2.311分=0.231汉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引=2310,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24.21 寸=2.42,1分=0.242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1寸=2.42,1分=0.242南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5,1尺=24.51寸=2.45,1 分=0.245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 唐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小尺:1丈=300,1尺= 301寸=3,1 分=0.3大尺:1丈=360,1尺=361寸=3.6,1分=0.36宋元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312,1尺= 31.21寸=3.12,1分=0.312明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裁衣尺:1尺=34,1寸=3.4东晋及十六国1丈=10尺,1尺=24.51寸=2.45, 尺=10寸,1寸=10分1丈=245,1 1分=0.245量地尺:1尺=32.7,1寸=3.27清1丈=10尺,1 尺=10寸,1寸=10分裁衣尺:1丈=355,1尺=35.5, 1寸=3.55量地尺:1丈=345,1尺=34.5, 1寸=3.45营造尺:1丈=320,1尺=32, 1寸=3.2营造尺:1尺=32,1寸=3.2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时代量制统一换算(毫升)战国齐:1钟=10釜,1釜=4区1区=4豆,1豆=4升秦:1斛=10斗,1斗=10升楚:1筲=5升三晋:1斛=10斗,1斗=10升秦1斛=10斗,1斗=10升1斛=20000,1斗=2000,1升=200汉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薛,1薛=5撮,1撮=4圭1斛=20000,1斗=2000,1升=2001合=20,1薛=10,1撮=2,1圭=0.5三国两晋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斛=20450,1斗=2045,1升=204.51合=20.45南北朝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斛=30000,1斗=3000,1升=3001合=30隋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开皇:1斛=60000,1斗=6000,1升=6001合=60大业:1斛=20000,1斗=2000,1升=2001合=20唐1斛=104,1斗=10升,1升=10合大:1斛=60000,1斗=6000,1升=6001合=60小:1斛=20000,1斗=2000,1升=2001合=20宋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1升=10合1石=67000,1斛=33500,1斗=6700,1升=670,1合=67元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1升=10合1石=95000,1斛=47500,1斗=9500,1升=950,1合=95明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1升=10合1石=100000,1斛=50000,1斗=10000,1升=1000,1合=100清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1升=10合1石=100000,1斛=50000,1斗=10000,1升=1000,1合=100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时代衡制统一换算(克)战国楚:1斤=16两,1两=24铢赵:1石=120斤,1斤=16两,1两=24铢魏:1镒=10斫,1折=20两秦: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斤=250,一两=15.61铢=0.651石=30000,1斤=2501两=15.6,1铢=0.651镒=3151折=31.51石=30360,1钧=75901斤=253,1两=15.81铢=0.69秦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石=30360,1钧=75901斤=253,1两=15.81铢=0.69汉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石=29760,1钧=74401斤=248,1两=15.5,1铢=0.651石=26400,1钧=66001斤=220,1两=13.8,1铢=0.57三国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石=26400,1钧=66001斤=220,1两=13.8,1铢=0.57两晋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石=26400,1钧=66001斤=220,1两=13.8,1铢=0.57南北朝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梁、陈:1斤=220,南齐:1斤=330,北魏、北齐:1斤=440,北周:1斤=660隋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大:1石=79320,1钧=19830,1斤=661,1两=41.3小:1石=26400,1钧=6600,1斤=220,1两=13.8唐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石=79320,1斤=6611两=41.3,1钱=4.131分=宋1石=120斤,1 斤=16两1两=10钱,1 钱=10分1石=75960,0.411斤=633,1两=401钱=4,1分=0.4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石=75960, 元1石=120斤,11斤=633,1两=401钱=4,1分=0.4明1石=120斤,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石=70800,1斤=590,1两=36.9,1钱=3.69,1分=0.37清1石=120斤,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石=70800,1斤=590,1两=36.9,1钱=3.69,1分=0.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