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及碳的化合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要求学生至少列举5个实例,并简要介绍其原理。
3.小组合作,设计一项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案合理、操作简便。学生需要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整理成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分享。
4.针对课堂所学内容,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碳及其化合物性质、反应及应用的小论文,字数在500字左右。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举例恰当。
-知识讲解: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实践操作: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提高实验技能。
-知识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分层次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碳及其化合物研究领域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这一章节的学习,既有知识储备上的基础,也有认知发展上的需求。然而,由于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较为复杂,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

天然采集到的金刚石并不带闪烁的光 泽。需要经过仔细琢磨成许多面后,才成 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
未加工的钻石
加工后的钻石
库世 利界 南最 大 的 钻 石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 来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金属,把它装 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等。
硬度大
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为什么物理性 质会相差这么远呢?
物质的用途
反映 决定
正八面体 平面网状结构
物质的性质
反映 决定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物质的结构
3.C60
由60个碳原子构成,结构类似足球,又 名足球烯。
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
C60除了在超导方面的应用外,在以下几个方 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①有感觉功能的传感器 ②增强金属的强度 ③新型的催化剂 ④光学应用 ⑤对癌细胞具有杀伤效应等医疗功能。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用粉末状碳酸钙代替 块状大理石? 答:不能,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操作,不利于收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 人教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1节 金刚石 石墨和C60
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 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 成不同物质吗?
新课导入
水墨山水画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金刚石
石墨
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
纯净的 金刚石是一 种无色透明 的、正八面 体形状的固 体。 金刚石的结构 金刚石
请学生说出: 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些方法
化学反应原理的探讨
1、碳酸钙
高温
氧化钙
+ 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标号填1、下列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属于单质的是A.C60B.CO C.C2H2D.C2H5OH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B.金刚石作钻头C.干冰作致冷剂D.一氧化碳作燃料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C.二氧化碳灭火只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表面被烤焦的木材埋入土中,不容易腐朽5、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A.加入澄清石灰水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6、一支燃着的蜡烛放入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气体A.一定是二氧化碳B.一定是氮气C.可能是空气D.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7、一定质量碳和氧气完全反应分别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时,消耗氧气的质量A.生成一氧化碳消耗的多B.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多C.消耗的氧气一样多D.无法确定8、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A.1:1 B.11:7 C.7:11 D.14:119、下列说法符合不科学道理的是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直接点燃使用B.进入久未使用的地窖时,先进行灯火实验,目的是欲测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煤炉周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一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D.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故可做燃料10、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物质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氧气:通过灼热碳C.水中混有少量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少量二氧化锰,反应后过滤D.铜中混有少量氧化铜:一氧化碳Ⅱ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5分)11、请用C、H、O、Ca四种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写(1)人体生命离不开的氧化物;(2)能使人中毒的气体;(3)由三种元素组成,但不稳定、易分解的物质;(4)由两种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5)石灰浆的主要成分;(6)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当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可能比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大C.实验结束后,应用磁铁和稀盐酸来检验固体产物中是否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尾气应点燃或收集处理2.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3.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B.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D.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4.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 )A.点燃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石灰水D.通过灼热的炭层5.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化学组成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6.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2C+O22CO C+O2CO22CO+O22CO2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从一个容器顷倒到另一个容器8.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中考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碳的单质 1.碳单质的存在形式:碳单质有 、 、 ,由于它们的 不同,导致它们在 上存在很大差异。

3.碳单质的化学性质:a.碳的各种单质虽然物理性质差别很大,但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所以古代字画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色,但高温时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1)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2)还原性: 现象:黑色粉末中有 色物质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 ;【提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中酒精灯需加网罩,其目的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最好使用酒精喷灯。

4.氧化和还原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考点二 碳的氧化物2 (1)依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2)鉴别方法: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②通人紫色的石蕊试剂;③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④点燃。

3.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1)CO 中混有CO 2杂质:①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②通入足量灼热的碳粉。

(2)CO 2中混有CO 杂质: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法(1)药品: 。

(2)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装置:包括 装置和 装置两部分,制取二氧化碳,一般采用下面两种装置,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用 法。

(4)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 ,木条说明集满。

(5)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 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要点提示】检验CO 2一般不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的,也不一定是CO 2,N 2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有关化学方程式考点四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温室效应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任何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 则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广东广州花都区联安中学广东广州花都区联安中学(510890510890)) 梁新苗梁新苗梁新苗 一 教学背景1 1 面向学生:初中面向学生:初中面向学生:初中2 2 2 学科:化学学科:化学学科:化学3 3 课时:课时:课时: 1 14 4 课前准备:一把玻璃刀和一把阳江十八子大刀,玻璃两片,上课时让学生亲自切割玻璃,课前准备:一把玻璃刀和一把阳江十八子大刀,玻璃两片,上课时让学生亲自切割玻璃,通过对比体会玻璃刀中金刚石的硬度大。

通过对比体会玻璃刀中金刚石的硬度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第一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碳的单质,第二部分介绍碳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主要说一说第一部分的教学思路。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 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掌握了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①认识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知道金刚石、石①认识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②② 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用途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用途 ③③ 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 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 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和结合有关信息,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和结合有关信息,分析归纳出物分析归纳出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①通过对C 60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②② 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学习,树立用知识改造生活的观念。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含解析)一、单选题1.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A. B. C. D.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组装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③⑤ C. ②①③④⑤D. ②①④③⑤3.学习了Ca(OH)2的性质后,小科编了一首《新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烈火焚烧却是生(CaCO3CaO+CO2↑).用水一泼就熟了〔CaO+H2O=Ca(OH)〕,留下洁白在人间〔Ca(OH)2+CO2═CaCO3↓+H2O〕”下列对这首诗所描述的化学知识的2说法中,错误的是()A. “千锤万凿出深山”是物理变化B. “烈火焚烧却是生”是分解反应C. “用水一泼就熟了”是吸热反应D. “留下洁白在人间”该反应可以检验CO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 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B. 将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C. 将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D. 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5.不适于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是()A. B. C. D.6.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④②③⑤⑥C. ①③②④⑤⑥D. ③①②④⑤⑥7.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A. 稀硫酸反应太慢B. 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C. 生成的气体不纯净D. 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继续进行8.关于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如下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装置可用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 乙装置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C. 可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 可用丁装置收集氧气9.下列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 B. C. D.10.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A. 煅烧石灰石B.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 木炭燃烧D.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二、多选题11.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靠改变装置内部气压的方式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 B.C. D.1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必须使用催化剂B. 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做反应物C. 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 必须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13.如图中的甲装置可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所指仪器的名称是广口瓶B. 仪器a、b插入双孔橡皮塞的先后顺序是先a后bC. 甲装置也可以用作实验室制氧气和氢气的发生装置D. 将甲中a换成仪器乙,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14.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靠改变装置内部气压的方式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A. B.C. D.15.如图所示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A. B. C. D.三、填空题16.将一个充满CO2的试管倒插在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17.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某同学用C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2)通过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验证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我们应选择________法收集氧气,(3)若要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约为1.1g,至少需要10%的盐酸质量为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3、通过微课回顾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由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实验室该气体的制取方法。学生分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制取,总结该方法的利弊。
4、由于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实验室的局限性,制作小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分析,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入课题。
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例如,课题⒉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无轨电车等。
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go分子及管状碳和温室效应等内容。
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碳酸根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思考、探究,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2、总结已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2、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合作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与关键
1、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性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2、碳单质的可
第五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六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七课时:一氧化碳
第八课时:碳酸钙
第九课时:单元小结,试题分析和讲解。
说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 碳和碳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 碳和碳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人民教育版9级化学》第6单元碳、碳氧化物课程设计全章课标要求1.知识和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单质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泼性。

(3)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方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方法。

(4)了解CO和CO 2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5)认识co2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了解co的毒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元素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对O2和CO2制备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

(3)学习观察和描述有关CO2和Co性质的实验,并从实验事实中总结CO2和Co的一些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各种简单的碳物质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学会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2)通过对实验室制气理念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研究“温室效应”和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所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书分析本单元是继第二、第四单元学习空气、氧气和水以后,学习的又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单元,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

这里既是对前一阶段启蒙学习能力达成的检验――需要全面运用启蒙阶段学习所积累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是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酸和碱、盐和化肥等单元的内容打基础、作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所用的药物,产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检查和全面测试方法,使用的试剂、装置和收集方法的原因,教材应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以呈现的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教材内容与社会和高新技术密切相关;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插图而不是文本,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点背诵过关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点背诵过关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课题1 金刚石、石墨、C 60①金刚石、石墨、C 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金刚石由原子构成。

②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③ 1个C 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 60由分子构成 一、碳单质1、金刚石(钻石)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性质的固体。

①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②用来切割玻璃。

2、石墨物理性质:石墨是深灰色固体,很软,具有导电性→用作 电极。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

3、C 60物理性质:具有足球结构。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古画、碳素墨水。

1、可燃性氧气充足:22CO O C 点燃=+ 氧气不足:2CO O 2C 2点燃=+ 2、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现象:①有红色固体生成;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方程式:↑+=+2CO 2Cu CuO 2C 高温金属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32CO 34Fe C 3O 2Fe 高温2CO CO C 2高温=+ 气标前有后不标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研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料:稀盐酸和石灰石(大理石) 特指稀盐酸和石灰石,指名道姓 写名称。

反应原理:O H CO CaCl HCl 2CaCO 2223+↑+=+反应装置:固液不需要加热。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方法:将然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 2和CO 性质不同原因:分子构成不同(分子不同) 1、CO 2的性质(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

结论:①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2)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 现象:塑料瓶变瘪(变扁)原因:CO 2溶于水,瓶内压强变小。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现象: 变红 紫色,不变红 紫色,不变红 变红 分析:①水,干燥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纸花变红。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

第六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3.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最硬的物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碳的活性大大增强。

2.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3.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用于装饰品钻石,切割玻璃、钻探机的钻头。

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石墨炸弹等活性碳吸附性常用木炭与活性炭做吸附剂。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3.还原性:C+2CuO 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一、单选题1.实验室要收集一试管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A. B. C. D.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B. CO和CO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 反应CO+CuO Cu+CO2说明CO和CO2都有还原性D.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3.将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足量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 红色→紫色→无色B. 红色→无色→紫色C. 蓝色→紫色→无色D. 无色→紫色→红色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5.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6.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B.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C.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D.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7.下列关于碳和碳和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O2既可用排水法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工业上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C. 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C. 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D.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燃烧或爆炸9.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 由"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可推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C.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 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少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人工降雨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灭火D. 用作化工原料11.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 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B. 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D.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12.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装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出现浑浊,继续加热,但始终没有看到黑色固体变红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 碳过量很多B. 氧化铜过量很多C. 反应还没有发生D. 装置漏气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 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二、多选题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OH溶液 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 CuSO4溶液 H2SO4溶液加入足量的氧化铜、过滤A. AB. BC. CD. D15.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B. 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C. 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D. 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16.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某同学把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明显现象B. 烧杯中溶液变浑浊C. 试管内液面上升D. 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17.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B.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18.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A. B. C.D.19.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它来制铅笔芯B.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烧,可用于灭火C. 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作燃料D. 活性炭疏松多孔,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三、填空题20.现有① 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

2020届初三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考试测试卷(解析版)

2020届初三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考试测试卷(解析版)

2020届初三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考试测试卷(解析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II,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II,打开阀门I,紫色小花()A.变红色B.变蓝色C.变白色D.不变色2.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A. 3:4 B. 3:8C. 2:1 D. 1:23.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 2CSi+ 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A. SiO2 B. C C. Si D. CO4.我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的客观题部分实行计算机阅卷,考生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

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木炭B.石墨C.焦炭D.铅5.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6.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B.C.D.7.“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低碳生活”是指工作生活中所耗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A.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B.多用一次性消费品C.将普通灯改为节能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购物自带环保布袋,不用塑料袋8.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①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①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收集产生的气体;①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①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①9.已知:CuO+2C2Cu +CO2↑。

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1、今年我代初三1、2班化学,(1)班基础较好,对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

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薄弱点很多,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仍很多,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动手,部分学生课堂纪律散漫等问题。

2、学生答题能力有待提高。

从平时学习情况看,学生对做简答题与计算题题感到非常吃力,常常地不会组织语言,导致答题不完整,计算题做题不规范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做题的题量太少.3、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基础知识落实,教会学生一些做题方法,但在审题方面,还须针对中考有意识的进行专项训练。

由于学生人多,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不够,差生转化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二、针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1、努力探索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尽量引入学生身边的实际材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多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使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敢于直言。

2、教学中要有所侧重,详略得当,该详讲得详讲、该略讲就略讲,重点知识重点记。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身边发生的现象。

3、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课堂上设计教学环节时,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在测试中尽量选入一些近年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尽早接触到中考开放式、多元化考察能力的考试题型,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考能力考察的方向,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转为注重自己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

4、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加强教学工作,还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培养,要让自己能够熟练的驾驭教材。

效果分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 1 金刚石石墨、C60(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并能依据性质开发其不一样用途。

2、经过先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退色的事实,和高升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响的实验研究,会解说物质化学性质的开朗与稳固都是相对的。

学习要点: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复原性。

学习难点:碳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响表示碳拥有复原性。

课前预习:1.写口号和对联用的墨汁是用烟炱做的,烟炱的主要成份是,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深日久却不变色,这是因为。

2.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类物质()A. 必定是一种单质B.必定是石墨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淆物3.“钻石恒长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表现的钻石的性质是()A .硬度大B .不可以导电C.化学性质稳固 D .熔点低4.近来科学家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是由碳元素构成的,拥有空心的近似足球状构造的一种分子,化学式是 C60。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C 60是一种新式的化合物B. C 60和石墨是不一样的碳单质C. C60是一种新的碳单质D. C 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性质不必定同样B. 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性质必定同样C.不一样的单质能够由同一种元素构成D. 不一样的单质能够有同样的化学性质6.古代字画能长远保留,是因为单质碳在常温下拥有()A 、稳固性B、氧化性C、复原性D、助燃性7.轻轨电车是近来几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因为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所以接触点上的资料应当拥有现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以为接触点上的资料应采用()A.金刚石B.铝C.石墨D.铜8.以下平时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9.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特别重要的物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反应类型(1)四个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A+B+……=C 如:CO2+H2O=H2CO3②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C=A+B+……如:H2CO3=CO2↑+H2O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单化变单化)A+BC=B+AC或A+BC=C+BA 如:C+2CuO高温2Cu+CO2↑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CB(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①氧化反应:得氧的反应。

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作还原剂,显还原性。

②还原反应:失氧的反应。

失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作氧化剂,显氧化性。

如:C+2CuO 高温2Cu+CO2↑C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显还原性;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显氧化性。

2.碳的单质(1)*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如O元素组成的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P元素组成的白磷与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硬度大(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软,有油腻感,有优良的导电性。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刚石、石墨与C60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无定形碳包括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它们都属于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结构与石墨类似。

木炭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吸附性更强,可以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4)碳的化学性质①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②可燃性:C+O2(足)点燃CO22C+O2(不足)点燃2CO③还原性(与某些氧化物反应):3C+2Fe2O3高温4Fe+3CO2↑C+CO2高温2COC+2CuO高温2Cu+CO2↑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为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是化学课程中的关键部分,涉及到了“碳与碳的化合物”这一核心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将围绕碳的几种常见形态——如石墨、金刚石、活性炭以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展开,涵盖它们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对元素周期表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化学实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数据分析。

此外,学生群体对化学学科兴趣浓厚,但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和成长。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如石墨导电性、金刚石的硬度、活性炭的吸附性等;(2)掌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碳的常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学性质和用途;(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生物体中的作用以及与环境的关系;(4)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与碳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安全、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3)设计实验、进行观察、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2)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意识,使其认识到碳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3)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勇于探索的实验态度;(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教育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1初三中考复习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解析版)

2021初三中考复习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解析版)

《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图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构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2.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我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D.装置④是收集CO2的验满方法4.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

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

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5.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6.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B.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D.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毒气7.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黑色固体②是同一物质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④物理性质相似⑤化学性质相似⑥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A.①②③④B.⑤⑥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8.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9.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收集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 :
(排4)尽长集颈气漏瓶斗下中端的插空入气液,面以以便下的收原集因较是纯:净的CO2
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5)实验时,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长颈漏斗的下端未浸入液面以下
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 请改正?
2.不能用碳酸钠或碳酸钙粉末代替大理石的原因:
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
3.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易挥发,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 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H2O2和MnO2混合物 制氧气
固液常温型
加热KClO3和MnO2的 混合物制氧气 固体加热型
固体和固体反应 固体和液体反应 液体和液体反应
发生装置
反应物状态 固体 反应条件 加热
收集装置
密度 密度大于空气 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利用所给仪器以组为单位组装仪器,并讨论装置的优缺点
1、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应当注意什么?
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先固后液)、验证气体、 收集气体
2、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CO2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怎样检验瓶内CO2已收集满? 将燃着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A D
B
C
答 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A和C、A和E
谢谢
错误: A.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到液面以下
B.伸入锥形瓶内的导气管太长
C.收集方法不对
A B
改正:A.长颈漏斗末端必须伸到液面
以下
B.伸入锥形瓶内的导气管
只需露出橡皮塞
C
C.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导气弯管改成直管
知识迁移:
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 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 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甲 烷的实验装置?
人教版初三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2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1.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 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时,会生成微溶于水
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继 续进行。
灭,则集满。
某同学用下图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左边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好了之后,接着应进行的 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何进行: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得长颈漏斗的下端
浸入液面以下,堵住导管继续向长颈漏斗
中加水,如发现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实验时,加入试剂的顺序: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
(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收集装置
排 水 法
向上排空 气法
向下排空 气法
选择条件
难溶或不易溶于水 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 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 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气体的密度
气体的溶解性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
反应原理 2kMnO4△= k2MnO4+MnO2+O2↑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操作步骤: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药品、收集气体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 将燃着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